李清照

剧情片大陆1981

主演:谢芳冯福生

导演:张景隆

剧照

李清照 剧照 NO.1 李清照 剧照 NO.2 李清照 剧照 NO.3 李清照 剧照 NO.4 李清照 剧照 NO.5 李清照 剧照 NO.6 李清照 剧照 NO.13 李清照 剧照 NO.14 李清照 剧照 NO.15 李清照 剧照 NO.16 李清照 剧照 NO.17 李清照 剧照 NO.18 李清照 剧照 NO.19 李清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1

详细剧情

  李清照(谢芳 饰)是李部员外郎之女,在献诗会上,她用她的才华吸引到了宰相之子赵明诚的注意,很快,心心相惜的两人就走到了一起,然而,结婚后没多久,赵明诚就离开了妻子,踏上了旅途,致力于金石考古之学,而李清照在丈夫失去音信之后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带着侍女香菱也踏上了寻夫之路。
  金人的铁蹄踏破了中原的宁静,张汝舟(江庚辰 饰)为了保全利益暗中投敌,还害死了赵明诚。不仅如此,他还掠走了李清照,最终,为了救主,香菱奉献出了自己的性命,目睹了亲人们的不断死去,心如死灰的李清照开始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将全部的愤怒都寄托在了创作之中。

长篇影评

1 ) 央视六正在放。有兴趣的人不妨看看。

看了再说。

“请你再给李清照一个总的评价(从差到好)”——不评发不了。那就选个“还行”,希望还行。

2 ) CCTV6播的李清照,1981年的片,时代局限啊

CCTV6昨晚播的李清照,我看完了,虽然谢芳不年轻,受时代局限吧,那年代女演员少,有演技有知名度的更少,年轻漂亮的就更少了,当然,也想过,怎么没让刘晓庆,陈冲,张瑜,奚美娟等等经常在大众电影上看过的当红演员来呢?
或许是因为担心她们把握不了中老年的戏?因为她们太年轻

开篇,老公就连连发出感叹,这女人年纪太大,怕有50岁了,我说,老是老了点,也不到50啦,40岁是有,看那腰身,还是可以的,脸蛋也漂亮,虽然有点眼角纹,有眼袋。
片子结束后的流金岁月采访,主创人员回忆,75岁的老太太11月1日这天生日,正是这天做流金岁月的节目,化妆后,皮肤白白红红,没有老人斑,没有很多皱纹,眼睛依然炯炯有神,还是挺漂亮的,在同龄人中,真的风采斐然了........当然,下巴厚了点,双下巴。

相比之下,男主角出场也太老了,肥肥的书生服装,显得也是装嫩,赵明诚出场就是善良,有文采,有眼力,买了一个急需用钱的老人家的珍贵的玉瓶....女主角远远地见了,就看上了
倒是后来李清照荡秋千的时候,还是不错,在漂亮的后花园里,有一点点少女的影子,而赵明诚穿大红朝服,在殿堂上力谏康王抵抗金兵,慷慨陈词的时候,有风采!

虽然,主角的年龄感十足让人不舒服,但是,我还是为了情谊,为了主仆情谊,周大人的为了气节而自刎,我忍不住哭了,哭得眼泪不止,赵明诚头一歪病故的时候我没有哭出来,感觉赵明诚那是的妆容还是太健康,没有病人样子,也没有造出悲情气氛。
片子最大的败笔是朗诵李清照的词的声音和声调....声嘶力竭还有些鬼哭狼嚎,似乎朗诵者把国仇家恨都融入了诵读中,无法接受

3 ) 声声慢,胜胜慢?李清照写的到底是哪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相信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这首词来源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宋词里的地位颇高。开篇就连叠七字,直接叠成千古名句,反复出现在后人的诗评词话中,一溜看下来,全是大写的服字。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

“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词家叠字之法。”

夸奖的话相信李清照本人都听厌了。但是!广受好评,也不能掩盖这词里的一个大“bug”,据说李清照这首词本来填的词牌名叫《胜胜慢》,后人流传下来弄错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词牌,正确说法应该是调名。在唐宋时期,原本没有词牌这一概念,直到明代,随着散曲的越来越流行,大家正式定义了曲牌:“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也一同确定了词牌这个概念。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调名与词的内容一开始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渐渐地两者有了脱离,便基本上不相关了。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调名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

《声声慢》这个调名,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是他有感于家妓荣奴离去而作的一首慢词。慢词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抒情歌,“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

晁补之为了表明自己对荣奴的不舍离情,所以给他的词定名为《胜胜慢》,就是说他的词曲比一般的慢曲还要曼声缠绵!

上面我们也说了,其实正式的词牌名这个概念是明朝才有的,所以在当时,一个调子会有很多文人按照曲调填词,各家叫各名,导致一个调有的时候就会拥有好几个调名(词牌)。比如,晁补之叫《胜胜慢》,同期的贺铸写了一首,虽然是同一个调子,但是他就要叫《寒松叹》,因为词里有“能勤彩凤求凰”一句,也叫《凤求凰》。这个调子很有名,南宋吴文英也填了一首,因为词里有“人在小楼”一句,所以他取的名字叫《人在楼上》,元代丘处机还叫它《神光灿》

而《声声慢》又是怎么干掉了这几个词牌名,逐渐成为正宫呢?靠的是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

蒋捷是南宋末代词人。一般带着这个身份的人,总是有点不一般。而且蒋捷本身写词风格就独树一帜,“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两句更是直接把蒋捷捧上了当时的词人王座。

那时候的蒋捷还写了一首《声声慢·秋生》: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声声慢》,宋蒋捷赋秋声,俱用‘声’字收韵,故名之”。所以,《声声慢》慢慢超过了《胜胜慢》等词牌的“声望”,并且一直流传到后代,到了明朝的时候,大家就基本上用《声声慢》作为调名了。

你喜欢《声声慢》、《胜胜慢》,还是《寒松叹》呢?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词牌的小故事呢?欢迎来留言区和螺蛳君分享呀~

4 ) 有点用力过猛,缺乏人性描绘

无意贬低谢芳老师,只是演的时候她年纪还是太大了,演少女李清照挺违和的,配音也是话剧腔太重。

整个片子更是太苦大仇深太讲家国仇恨了,李清照早年的欢快风采和卓绝才艺体现得不足。还有那种不让须眉的豪放也不够,过于突出了后期的悲凉和忧国忧民。

总体造成了渲染悲情过度,不够接地气,除了开头那段都是各种大节大义,赵明诚和张汝舟都有点两极化,一个美化过甚,一个丑化太多。造成两段婚姻也是平平无奇和样板戏一般,没把李清照作为普通人特别是一个思想开放女性的鲜活一面体现出来。

短评

看不下去,从剧本到表演都太做作,这根本不是宋朝,而是社会主义下人们刻板印象里的封建社会。

8分钟前
  • June Witt
  • 较差

电影画面不咋地,但那是81年啊,至少比现在的强多了

9分钟前
  • zb331
  • 推荐

本片拍摄于文革刚结束不久的1981年,编导的观念还陷在“好与坏”的二元模式之中,这种非常狭隘的历史观,加上对人物的理解过于表面,导致人物形象扁平,脸谱化,不丰满。而且拍得也散,东一笔,西一笔,没有重点。

14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演员服装用的戏曲服装,全片戏曲风格浓重,李清照演员年龄看起来至少35+

16分钟前
  • 曾照彩云归
  • 还行

童年,郑州,影院?

19分钟前
  • 鸟甲
  • 推荐

易安比常规想象的有点老,有点圆!

20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本来想着从前的总该严谨点,没想到竟然在搞阶级斗争,林道静味儿的李清照,黄世仁味儿的上层人士,无产阶级味儿的老百姓,还戏曲化严重

22分钟前
  • 阿兰若
  • 较差

文革后,老演员们纷纷复出,努着劲儿地演了一大批古代文化名人的剧情片。但确实还是太老了,谢芳演中老年李清照绝对好,但青年时代用个年轻演员就好了,比如要让赵静演谢芳的青年时代,不辱没了吧?

23分钟前
  • 高玉宝
  • 推荐

谢芳拍此片时已经46岁了,确实太老了点,但是最后的凄凉晚景还是很到位,不得不让人想起张爱玲

24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推荐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逼死周大人啊!

25分钟前
  • 海德文
  • 还行

中国 电影 人物 传记 剧情 李清照 张景隆 谢芳 冯福生 1981

29分钟前
  • steersman
  • 还行

满满的戏剧感;李清照太老啦

30分钟前
  • 穆豆
  • 还行

今天古代文学老师放给我们看的;电影内容未遵史实,摄影,音乐,节奏,都不太好,时代所限吧。

33分钟前
  • 波罗礼赞
  • 较差

易安居士,好悲惨的一生啊!

36分钟前
  • seeku
  • 推荐

小时候觉得这个片子好惨!最后凄凉透了~~~BTW:那个年代的历史剧真的很好看

39分钟前
  • 千岍
  • 力荐

史实有理想化的成分,女主显老。

40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还行

201011082006-CCTV6

41分钟前
  • nokia2100
  • 力荐

晚年凄凄惨惨戚戚

42分钟前
  • 我突然
  • 还行

有些看不大下去。妆容还是如第二次握手中有些惊悚。

46分钟前
  • 米兰
  • 还行

喜欢古代文化或者诗词歌赋看一下,饰演女主李清照的演员是谢芳,我查了下资料1935年生,电影是1981年上映。四十几岁演十几岁的少女,坐秋千,还得表现出娇羞之气,确实老气了一点。谢老师的演技感觉蛮好,几场哭戏都是哭得情真意切,眼泪呼呼就下来了。那个时候的影视还不是市场经济,所以服化道台词都很考究。喜欢。

48分钟前
  • 夏日山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