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HD

五魁

剧情片大陆1994

主演:张世王馥荔王澜王玉梅顾宝明高明俊

导演:黄建新

剧照

五魁 剧照 NO.1 五魁 剧照 NO.2 五魁 剧照 NO.3 五魁 剧照 NO.4 五魁 剧照 NO.5 五魁 剧照 NO.6 五魁 剧照 NO.13 五魁 剧照 NO.14 五魁 剧照 NO.15 五魁 剧照 NO.16 五魁 剧照 NO.17 五魁 剧照 NO.18 五魁 剧照 NO.19 五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0:02

详细剧情

  一部纯粹表现大陆黄土高原风味的文学电影,由大陆导演黄建新执导,台湾演员张世担纲扮演男主角五魁。全片制作严谨,阐事手法亦颇有味道,可惜片中很多仪式性的场面安排却有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浓厚影子,使本片的艺术价值打了不少折扣。

长篇影评

1 ) 《五魁》:戈壁悲歌

   文 / 沉冰
无非是控诉封建礼教、倡导婚姻自由、追求人性解放,但拍得大气、深沉、凝重。故事简单,人物也不多,最可取之处是画面精美,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画,构图、用光、色彩都十分考究。音乐比起画面来稍逊一筹,渲染得不够。演员调度合理,拍摄手法多样,十分符合电影美学的要求。台词不多,每一句对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都很关键。
柳家大院里几乎人人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包括太太:她的悲剧性在于到死也没能认识到自己人生悲剧的根源。守了二十年寡,不做任何反抗,反而想把这种悲剧延续下去,也不允许别人反抗。死后赢得的贞节碑也改变不了她令人唏嘘嗟叹的命运。她始终不能理解少奶奶所走的与她截然相反的路,直到少奶奶最终走出柳家大院,她被逼上吊时,还是如此,只说了一句“下贱!”此句实为点睛之笔,也符合人物性格的稳定性。
片名似乎不应叫五魁,因为这个人物在片中并不十分突出,个性并不十分鲜明。反而是少奶奶意志坚定,不屈服于礼教束缚,与整个柳家大院甚至鸡公庄的人都形成鲜明对比。柳太太虽锁住了她的人,却锁不住她的心。由她坚定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从来不曾动摇,哪怕被砍断脚筋。
太太在少奶奶被处治之后,眼睛是那样迷惘,那样无神,从这双眼睛里可以看出不可侵犯尊严背后是一颗干枯脆弱的心。她嘴里小声嘟囔着:“怎么就没守住呢?”这是对自己未能尽到责任的责怪,也是唯一的一次反思,可惜她受礼教荼毒至久、至深,这仅有的一次反思亦是徒劳。上吊前,五魁嘱咐下人为太太留个全尸,再一次表明太太的行为有着深刻的背景,故在惩罚之余应得到一丝宽恕。太太毕竟还帮少奶奶说了话,至少她心地还善良,只是在礼教的压抑下扭曲了。
虽然最后五魁迎娶了少奶奶,整个影片的悲剧性却丝毫未减。少奶奶为争得这点自由付出了太大的代价:终生残疾,满门抄斩。而结尾那块贞节碑使影片的悲剧气氛更加不可动摇,而且使影片得到了升华,悲剧范围扩大到了全村甚至旧中国的整个社会。
五魁把少奶奶背进柳家又背出柳家,这一照应却让人生出许多悲苦。背进时,已注定少奶奶坎坷的命运;背出时,五魁已不是那个五魁,少奶奶也不是当初那个少奶奶了,女主人公身残心亦碎,五魁的心也早让岁月磨硬。他们还能体味到原来的甜蜜吗?他们不过是履行心中的承诺罢了。这样的时代只能造就这样的结局,仅当事人无力改变那时的社会状况。
张世在本片中的表现还算可以,其形象看起来老实巴交,很适合演长工。但这个人物开始非常懦弱,后来一下子变得强悍异常,略显唐突。最后看女主人公时眼神中应有一丝爱怜,不该只是凶狠和愤怒。
女主角还行,稍木了点。
王玉梅的表演可圈可点,不愧为老演员,经验丰富,十分老到,一出场就能看出当家太太的威严。深刻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理,使人物不仅停留在丑恶面上,而让她更丰满。
王馥荔跑了个龙套,因为只是配角戏份不多,也不出彩。编导都没有着力刻画。也许是她演太太太多了,怎么看都不像个下人,仿佛一不小心风头就可盖过太太。
凡电影都十分注重细节,大院里的丫鬟一直穿红,结尾却于红袄外套了一件黑坎肩,预示了悲剧的发生。
主创人员的精雕细琢使影片意境悠远。柳太太去了,柳家大院也化为废墟,但废墟上能否再建起高楼,戈壁悲歌能否化为田园牧歌却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思索。
2002-08-28

2 ) 只算《红高粱》的仿作

《红高粱》在国际上得奖之后,引起了中国作家和编导们的心灵地震,每个人也都想试试。选择相似的题材,相似的背景,是一种“超近儿”的办法,那几年连续出现了很多仿作。

讽刺的是,仿作的风潮,十几年后又汹涌了——原因是,李安的《卧虎藏龙》得了奥斯卡。

西部、灯笼、红色,本片都在刻意模仿张艺谋,还有故事框架。

贾平凹比莫言差一些,黄建新明显不如张艺谋。和《红高粱》相比,差距最大的是演员,本片的男女主角一直默默无闻,而姜文、巩俐享誉国际。

大学时看过部分原作,还记得五魁说女人是“白虎星”的细节。这是贾平凹投机取巧的代表作——性+怪异。

当年的电影海报,印象也很深。

编剧杨争光,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以为他和当时CCTV的台长杨伟光是兄弟。

3 ) 文明的丑陋一面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任何人和事都有两面

号称拥有光辉灿烂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背后又是怎样一副惨烈、丑陋、悲苦的面孔。

悠久的文明建立在无数人间悲剧之上,其虽获得了长生,但又泯灭了多少生命?!

伦理、道德、秩序、仪礼使我们区别于动物,并谓之“文明”,且自豪于心。

但是,我们又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亚圣说,食色,性也。可儒家伦理又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压抑、束缚人的天性。

知书达理、守德重孝、贞洁礼教……一重重枷锁将人又虐待回甚于动物的变态之境。

《五魁》原著中的残废少爷对少奶奶的摧残,五魁带少奶奶逃走后的人畜乱伦,成为土匪后的五魁抢了11个新娘的扭曲变态。

我们自诩的“文明”催生这样的惨剧,我们自认为使我们远离畜生的“文化”结出这样的恶果?!

我们还怎么能够沾沾自喜呢?!

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打破封建礼教的五魁最终解救少奶奶的美好结局。

可现实仍是悲剧重演,日益沉沦。

礼教越盛,人生越悲。

4 ) 病中观《五魁》杂记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号“小民码字儿”


之前蜜汁自信,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然而一切都是数学问题,概率终于算到我头上。当晚烧至39.2℃,一天半后体温回落并趋于稳定,然而又大意,做了体力活并洗澡,于是症状上升,如今第四天,终于感觉稍好,鼻孔也通气了,精神略有提振。局限一室什么也不做时间过得太慢,于是看了几部电影,想多说几句的是黄建新导演的《五魁》。

电影肯定不能如所有人愿,倘或同样身处病痛中的你们,同样无事可做并愿意翻出来看一看,恰好如你所愿,那是很好的。如不满意,然而随手翻看了其他电影,或做了别的什么事打发了时间,获得了慰藉,也是很好的。

看豆瓣简介过于简略,并说片子有很多《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子,艺术价值打了折扣。又见底下评论说跟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很不以为然。这三部片子的确在此片之前,我也都看过,然而提不起什么兴趣,也记不清什么情节,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红高粱》里日本鬼子的残忍画面,生猛强悍一如莫言的文字风格。

并不一定前三部就差。只是我不够喜欢而已。也有可能我看它们在前,当时还没办法想太多,如今看到《五魁》,有了前面的积淀,能够体会更多一点。我以为今之所想仅仅由这部片子所激发,也许不然。之前所看所想并不烟消云散,记忆深处都投有它们的暗影,如梦亦如幻,这一次《五魁》的影像摄入,因为某种相似,激起了这所有的泡影,它们不断飘荡,排列组合,它们暗示、引导,终于在我头脑中凝成今之意念。也许我只是无法看清内里无数跳动着的,不知何以联系的小小泡影。

然而《五魁》的故事确更能打动我,几欲泪下。

梗概如下,大西北戈壁上柳家娶媳妇,接亲回来的路上少奶奶被白风寨马匪劫走,负责背少奶奶的小伙五魁孤身进入匪窝要人,寨主看重他为人,放回了他们。先前逃回的人报告少奶奶被抢,柳家少爷情急之下仓库取枪不慎走火击中弹药篮,自己也被炸死。柳太太为少奶奶和死去的儿子举行冥婚。少奶奶不甘守寡,勾引五魁,最后被族长施以家法切断双腿跟腱。一年后成为马匪头领的五魁回来报仇,逼柳太太自杀,背走少奶奶。

五魁的扮演者张世,虽然来自台湾,口音略带台普的小腔小调,然而我仍然十分相信五魁的存在,土生土长在大戈壁上,憨厚而又精力十足的小伙子。我甚至很乐意想象他快乐而热闹的童年,总觉得在我的童年里似曾相识。

这部电影虽呈现男女情欲的一面,然而男主人翁五魁却并不完全代表情欲,或者说爱情的一面。他有很多面,或者说让我相信并认同的很多面。前面提到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里面所呈现的情欲,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看着不舒服。也许就是这一印象破坏了观感。作品再好,还得看人,观众是最难伺候的。

五魁执意去救少奶奶,理由是“那女人救了我的命”。白风寨主说如果不放人会怎样,五魁说那我也没办法,因为打不过。寨主就没真想对少奶奶怎么样,说只要喝了“毒酒”(骗他酒能聋了耳朵)就可以走。五魁犹豫了一会真把酒喝了。这个地方我就很佩服毒酒只作用于耳朵,留有余地。轻浮的电影让人喝送命酒,莽撞的英雄往往也一饮而尽。十分没趣味。

五魁在磨坊顶晾麻布的时候偶然瞥见下面柳家院子里的少奶奶,眼睛里有好奇,兴奋,欣赏,但是你不会认为猥琐。后来帮少奶奶打水洗衣服,无意间瞥见了少奶奶颈下未扣住的部位,痴痴地望了一阵直到少奶奶发觉,抬头,他才尴尬一笑转头走掉,即便如此我也相信你不会认为他有情欲的想法。

有人可能要问,你认为五魁对美丽女人没有表现出情欲,且认为这样更好,这是反人性,或者说反正常精壮大小伙德性的吧?回答:我更喜欢这样的方式。

我丝毫不怀疑五魁的男性气概,只是明白他是一个极其纯厚的人。他当然很喜欢少奶奶,然而不会做非分之想。少奶奶发现并抬头的时候,他发觉到自己不对,尴尬一笑,转头,果断、磊落、没有不舍,没有偷窥被发现的羞怯。

少奶奶倒是敢爱之人,她找出柳家少爷生前穿过的一条裤子洗了,与五魁的磨坊麻布晾在一起。然而纯憨的五魁并没看出少奶奶的心意,收了麻布留了那条裤子孤零零在磨坊上头飘荡。

张艺谋的《菊豆》里,男主人翁给我的印象就是时刻心心念着那点事儿。本片不是,五魁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没有那么细腻的心思,或者说生活上的其他事在他心里分量差不多。两种方式无对错优劣,人物不同,任务也不同。我更喜欢五魁而已。

少奶奶第一次离家出走被找回来后,他们也发生了第一次身体接触。少奶奶起身,面向五魁,两人抱在一起,这里剪辑很快,少奶奶张开双臂,紧接着下一个画面两人抱在一起,但还是能够分清五魁承接了少奶奶的拥抱。到这个时候五魁还是怀着安慰的意思。他抱了一阵摩挲着搂到少奶奶的肩膀,显然想分开,然而他发觉有一股力度在抗拒,他醒悟似的睁大了眼睛。两人分开,五魁望着少奶奶重又搂住了她,这一回他感到脖颈处似乎多了一份热气和缠绵,他们慢慢退回到炕边。

这一场戏处理得很好。五魁并非怀着情欲的目的接近少奶奶,他喜欢这个女人,同情这个人。五魁纯厚并不傻,所以当然能明白对方的引导。正如上面所说,五魁是一个正常男性气概的小伙,所以在情节冲突的推进和少奶奶的引导下,床戏就顺理成章了。这一场戏的好处还在于没有让少奶奶表现出火热的情欲。所以少奶奶的引导看起来带一种求助,依依不舍。场景温柔而悲伤。

少奶奶的第二次离家出走很快到来,当场被阻。这一切都被五魁看在眼里,他心痛,愤恨,当夜就收拾行李要离开磨坊,不为柳家打工。

驱使他的是义,正如白风寨主看重他的“有情有义”。然而他只能做到独自离开。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少奶奶出现了,希望五魁带着她一起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是促使五魁日后愤起复仇的重要心结:是你把我背来的,你得把我再背走。然而并没有,正在他们相拥在一起的时候,柳太太出现了,绑了少奶奶,赶走了五魁。

族中长老判决“断足跟,以示教益”。

断足的少女用铁链终日绑在屋内的炕上,与木雕的丈夫一起。

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现在终于也丢了门风的柳太太,她疲惫不堪:我守了几十年的寡,她怎么就守不住呢?

该恨柳太太吗?看完电影我的头脑里突然冒出这个问题,并十分感兴趣。

痛苦是具体的,受害者是具体的,造成痛苦的柳太太当然也是具体而明确的,当然该痛恨。

然而她也只是鸡公寨的一份子,曾是柳家的媳妇,现为柳家的太太。她也曾是少女,也一定有过自由烂漫。一旦嫁为人妇,从此一切都要纳入鸡公寨的宗族女德规范。也许有过不解,或者反抗,“我守了20多年的寡,也是从苦水里熬过来的,我懂你的心思”。

柳太太也年轻过,也从媳妇过来的,怎么就不能理解少奶奶呢?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会有人持有这样一种想法。不少人总是会对影视剧里人物明显荒谬的行为感到气愤。跳出圈外看别人总是冷静的。我们总是对世事怀有痴心妄想。然而处于现实中,人往往无知而又理性。所思所想无一不在社会风气之内而不自知是为无知,一切决定均自动以约定俗成为准,决不损害到集体利益是为理性。这里无知和理性均为被动的。

统治人类社会的是风俗,常年累月,每分每秒捶打着人的头脑。故每个人都将拥有一副合乎标准的脑子。在一个稳固的社会里,个人耳濡目染长久以来的习俗仪式,内心潜移默化,必将趋于一统。在鸡公寨的社会里,柳太太已经被锻造为一个一切所思所想都符合约定俗成的人,绝不会做出损害鸡公寨这个集体的事情。

她由一个外姓媳妇,变成守卫柳家门风的家长,属于鸡公寨的一份子,坚决的卫道者。

最后五魁复仇登门,柳太太知道是为了少奶奶,临死前骂了一句“下贱”。她至死也无法理解女人的另一种选择。鸡公寨的女人根本就没有见过其他任何选择。

那么,再来看五魁当初对少奶奶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与少奶奶有了第一次身体接触后他为什么对算命先生说“很后悔”,为什么对少奶奶说“不要逼我”,说自己是“畜生”。为什么当初没有带走少奶奶。

还是因为鸡公寨的道德。怎么能与有夫之妇产生感情呢,即使她的丈夫还没过门就死了?少奶奶的丈夫死了,守着一截木头是理所当然的。少奶奶过得不愉快想逃,是不应该的。五魁没有办法脱离鸡公寨的道德范围作进一步发问。人性的伸张遭到鸡公寨道德铁墙的碰撞,会自动扭曲缩回到安全范围之内。

然而当他脱离了鸡公寨,这是他改变的第一步。他要去寻马匪,那是另一种文化范畴了,一种破坏的文化,反抗的文化。长久的单一的社会风俗,会固化人的头脑。别样风气的注入,人的头脑有了疑问,对比,冲击,也有了选择。五魁领略了别样的人生,带着反抗和救赎重新回来了。他救赎了自己,背走了少奶奶。

然而鸡公寨没有得到救赎。末尾,鸡公寨为柳老太太立了一块贞洁牌坊,逢年叩拜。风俗依旧,前赴后继。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次重复,社会还是那个社会。这是我更为推崇《五魁》的原因。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号“小民码字儿”

5 ) “人过留名,燕过留声”

原以为黄导只中意拍当代社会的小人物,没想到这种旧社会题材的电影更是了得。 说实话,我被震撼了,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心理的描写, 各种罕见的风俗场景的呈现,还是一些有指导意义的处事手段。

-人物:

一, 柳氏: ”人呐,最要紧的是要留个好名声。“

在五魁和少奶奶缠绵的时候,柳太太和管家说,”麻嫂,看看是什么响啊?“ 麻嫂开了自己的房门,朝着少奶奶的房间问到,”少奶奶,睡下了吗?早点歇着吧“ 。 但并没有进少奶奶的房间揭穿她们。

次日午饭,柳太太语重心长的和媳妇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也常听老人们说,人过留名,燕过留声。 “ ”我守了20多年的寡,也是从苦水里熬过来的,我懂你的心思。“
”人呐,最要紧的是要留个好名声。“

后来,他们被处置,五魁被驱逐,少奶奶被钻了足底。

事后,柳太太坐在床上痛苦的说到, ”我守了几十年的寡,她怎么就守不住呢?“

再后来,五魁回来了,背走了少奶奶,给柳太太一根绳子,留了全尸。

”下贱。“ 在被逼上吊时,柳氏略高傲的说到,这是她生平最后一句话。

最后,柳氏被立了贞节牌碑,供后人祭拜。

柳太太如愿以偿,留了个好名声。


二, 少奶奶: 五魁,你是我的黑娃。

少奶奶被父亲"卖"到柳家,半路上遭遇土匪,五魁背着她跑了一路,被土匪追到后用自己救了五魁。 虽不情愿,但没法子,去做压寨夫人。
大胆五魁,舍命相救,少奶奶心存感激。
到了柳家却要和一个死人成亲,每天伺候一个木头人,晚上还要抱着木头人睡觉。

年纪亲亲的花花大闺女,如何能受得了一个木头人。 对五魁示好, 将少爷的裤子拿给五魁,未想到运到了魔高一丈的柳氏,断了少奶奶通过物质想五魁示好的念头。 (柳氏威武!)

无法忍受的少奶奶开始发飙, 摔木头人,往娘家跑。 木头摔了,柳氏再请一个回来,跑回娘家,其父又给送回柳家,还能带回一块豆腐。

后来,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小娥和黑娃,哦应该是少奶奶和五魁。情不自禁的在一起了。虽然被柳氏发现,但是并未当场揭穿她们。

翌日早晨,少奶奶开门带着笑,心甘情愿的抱着木头人出房晒太阳。好像突然对木头人的所有成见和不满都丢了。 不得不让人想起那部《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和那句”老娘要是外面没几个相好,谁心甘情愿为你洗内裤! “

麻嫂,”少奶奶,听个劝,见好就收吧。“

少奶奶呆在柳家,如果五魁不在,她也不想活下去。

少奶奶和柳氏不一样,她不要名声,一心要和五魁走,最后五魁终于把她背出了柳家。



三, 五魁: 有勇有谋又有情有义, 少奶奶/少太太们理想中的长工。

”那女人救了我的命,你知道不?“
”你个狗日的,挨抽!“ 五魁父亲大声对向白风寨跑去的五魁。

五魁有情有义,因为女人救了她,他要去将女人救出来; 又有勇有谋,独闯白风寨,并成功救出,且还和白风寨的头头们称兄道弟。

”我要见寨主。“
”有什么事快说。“
“我是来和寨主说个话的。”
“ 白风寨没有秘密,讲。”
“我饿了。”
“讲。”
“我两天水米没沾牙。”
“你吃吧。 没事了,你们退下。” 众人退下(五魁的坚持成功逼退了众人。)。
“我来要讨回我的女人。”
“我要是不给呢?”
“你不给,我也没办法啊,我又打不过你。” ”寨主,你那里寻不到一个好女人,偏要你一下身没毛的白虎星。“

”我明着跟你说,这酒里有毒,会聋了你的耳朵,喝了它,我成全你们。“

”大哥,各位大哥,饶了我吧。 我五魁只会种地,当不了梁子啊。“

”少奶奶,你在柳家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了,你可要放宽心,别再自寻短见了。“

少奶奶被众人拖回房间,五魁在豆腐坊里无奈的用头撞柱子。

“先生,我很后悔。”

”少奶奶,你别逼我。“

”给她留一个全尸。“


黑娃和小娥的故事那里都有发生,小娥们不是老公太老不重用就是老公死了,而黑娃们又年前力壮,无处发泄; 小娥们都和漂亮,黑娃们总和痴情。 最后被发现,双双受罚。 真是悲剧。


-场景:

荒芜贫瘠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零星点缀着几个穷迫的村庄,这里到底生活着一群怎样的人,在这种自然条件下,他们怎么养活自己? 他们留下来在这里生活需要多大的勇气,为什么不去一个环境好一些得地方? 这里的自然环境又造就了他们怎样的特质?

罕见的民族色彩的婚礼场景, 专人背新娘,专人背灯笼,骆驼送亲队。

土匪抢亲,更是常见的事情。

最令我震撼的是,活人和死人的婚礼, 灯笼换成了白色,使用木头人拜亲,仪式结束,送棺材入土,活人抱着木头人洞房。 WTF!!

还有后来,族人在处置少奶奶,断足跟的场景,令人震撼。



- 手段

这部影片还给我两个有启发意义的片段,
一个是清风寨为了试探五魁,有假毒酒试探五魁。 也许寨主在想,假毒酒没有毒,若是五魁喝了,试探成功,称兄道弟; 若是五魁不喝,那就也就算了;

第二个是柳太太知道少奶奶将少爷的裤子给五魁的时候,去豆腐坊看了看五魁,“还是挺合身的,过年在给你做几件。” 但回去对小翠说到,“ 五魁穿的那条裤子,虽说是少爷穿过的,可是只穿了一水,原先是四块大洋扯得布,就从他两担麦子里扣两升,让他捡个便宜吧。” 这显然是说个少奶奶听的,对于五魁和五魁的整个家来说,五魁一年长工换来的两担麦子是很珍贵的,因为你送给了五魁一条裤子,年收入就少了两升,如果少奶奶还要送东西给五魁,就是给五魁降工钱, 这样从根本上断了少奶奶从家里那东西补给五魁的情况。
不动声色,釜底抽薪, 柳太太威武。


最后,为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女性致敬,为黑娃致敬,感谢黄导。



2015.03.14
-阿太

6 ) 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

1、黄土地的亲切吸引了我,我喜欢看,拍得撇一点我也喜欢看;2、贾平凹的同名小说,这个标签也很好,我很喜欢贾平凹的作品;3、说到仪式,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仪式,很庄重的仪式,比如供养的那个木人,比如从土匪窝里回来搞的那个验身的事情,比如举行的丧事的礼仪,喜事的礼仪,尽管很多仪式有一些落后,或者有点折磨人,但都是曾经流传过的文化的东西;4、视觉上的感受,荒凉或者贫瘠,都是属于那个土地的,飞沙的或者黄尘漫天。而红到白,喜到丧,那种突兀的转换,更是有一种视觉的和心灵的冲击力。

7 ) 10年写的,当时还不会用豆瓣

下午看完了[五魁],直到电影结束我也没听到片花中那段史诗性的音乐,我去了。原声跟整个电影很配,无调性得很美。我一直很不解,比如,这电影讲述民国时候大西北往事,纯纯粹粹就是民族的东西,但是用现代技术一配就能出来很棒的效果,why。如果用民族乐器配一下效果可能就打折了,我猜,而且也不见得用西方技法配出来的东西都能很好的烘托画面和剧情,败笔大有可说,总之这片子很赞。94年的老片,贾平凹的原著黄建新导的。演员名气不大,演法很学院派,但是整部片子感觉上很紧凑,一路下来酣畅淋漓。我挺讨厌用大牌来演史诗剧,也讨厌一部片子有不能理解的起伏跌宕,很做作。而片子在这两点上处理的很不错,加上牛逼的配乐,算得上经典。我没看过贾的原著,王八很喜欢贾的文字,我已经给他推荐了。

短评

赶“第五代”趟儿的片子

5分钟前
  • 堅定de錫兵
  • 还行

可以和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串连起来看,都是表现年轻女子不情愿地出嫁,丈夫或病、或老、或死,无法真正体会新婚之乐,都在描绘旧社会里的风俗糟粕,然后都要和年轻相仿的帮工干柴烈火。黄建新比张艺谋拍得要平静,情绪上没有那么激烈,四平八稳相对节奏慢些。连土匪头子都是爱扮青衣唱戏的文艺青年。找来两名台湾男演员来主演,口音听着是很明显。

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最后的抢亲给打击封建礼教给了一分正义的力量

14分钟前
  • 心缘静水
  • 力荐

在电视上看的。补注。记得是五魁接新娘到夫家,抢匪把她劫走了,五魁很拼命地把她要了回来,后来新郎好像是死的还是怎的,然后新娘和五魁好了,新娘让五魁带她走,五魁好像还是有点犹豫,然后事发了新娘就被打断双腿囚禁起来了,然后五魁去当了土匪,有一天他带着兄弟们回到大宅,踢开门把断了腿的新娘抱走了。演婆婆的是那很有名的谁,那个最初的劫匪头子很有诗意。

15分钟前
  • jessiestone
  • 推荐

特乡土 特别根儿!~

16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虽说对原著改动颇大,但也自有表达的主题和一番快意恩仇。感觉处处都有黑娃和小娥啊。原来五魁一家人都是从台湾移民到西北的,也不知道他们住得惯不?张世,真没看出来,小气的眉目,身量却是个车轴汉子。也只有外国观众才会给张世一个奖,他们不知道中国南北差距是个啥味道。王兰的表演死腻味人。

20分钟前
  • smalldie
  • 还行

电影中的故事很乡土 也很传奇 由于它充满了浓郁的西部风情 里面的一些情节也就越发典型与另类 因而在视觉与感官上便具有了极强的冲击力 同时 也将一个遥远的故事拉近在观众的眼前 仿佛就发生在今天 里面人物的呼吸与脉动好像都能够让人听得见 或者是感受得到 影片在渲染主题的手段上 还是表现的有张力

25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老太婆有儿子可以守寡一辈子,因为有盼头,而新娘子没有孩子,离开自己家去一个陌生的家守一个木头人,没有精神支柱,怎么守

29分钟前
  • Яανeη
  • 力荐

中国火的精神分析。

31分钟前
  • 严彬
  • 力荐

改编自贾平凹的小说,戏剧上同《菊豆》有异曲同工之妙。教条主义下的上下尊卑压制着的男女情感,「挑断筋脉」代表着爱情的残缺,又以「反叛过后」才能全的结尾产生对道德伦理的思考,这结尾的转变来得有些想当然,缺乏过渡。请不要忘了,最后歌颂的仍是柳老太太这位贞洁烈女,那么五魁和少奶奶的故事可能早已成为负面教材传颂了。

3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谁言寸草心

36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很匠气,没啥意思,这玩意儿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有啥联系?我看不出来。

41分钟前
  • 哪吒男
  • 较差

城市文艺导演黄建新不仅出了把西口而且路子比张艺谋还野:居然用三个同姓大陆女演员(王澜王馥荔王玉梅)搭配了两个台湾男艺人张世和高明骏!为什么要用“艺人”?因为高明骏是唱歌的!史上最文青的山寨头子。……不过个人赶脚:“毒酒试胆”那段的逻辑偏弱,仪式感和奇趣度均比不上稍后的柳太太关起门来“洒灰拔毛验处”。尽管我们也知后者属于那种被置于贬义叙事情景的封建糟粕,但就像怪谈中裸身画符拒鬼,总是看着有趣!

42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黄建新的片,贾平凹的小说,改编后的电影,比小说更有观赏性年轻时的 王澜是真漂亮,是可爱的,有特色,虽然没那么红,只要每个人开心就好她穿红衣服的样子真是惊艳18.6.25 晚12:00

47分钟前
  • 卡片
  • 力荐

看小说红高粱时突然想起这部电影,小时候看的,印象还挺深刻

50分钟前
  • 娜娜nana书荒了
  • 力荐

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应该是黄建新的跟风之作,比起张艺谋还是差点意思。结尾有点扯,张世那个气质显然做不了枭雄。

54分钟前
  • 凤尾狐
  • 还行

黄建新还确实是我早年间瞧得上眼儿的第五代中的异类,《五魁》,没记错的话是贾平凹的作品,张世这个愣头愣脑儿的小台湾演的还真不坏,鞭炮放那块儿还确实是高难度,弄不好,这辈子就全毁了。。。

59分钟前
  • 哪吒
  • 推荐

总觉得欠了点啥

1小时前
  • :-O一觉醒来
  • 较差

又是一个铁/lian/女,女性的命运有更改过吗?何至于沦落至匪,何至于解救女性的是匪,被逼到无路可走只能冲天一怒反抗了;顶着温良恭顺牌坊的是吃人老虎,朝着权势一方下跪的是麻木帮凶,落草为寇者反倒有情有义,虽不无标签化,但今日看来竟也殊途同归。第五代痕迹过于明显,几乎无个人风格可言,但冥婚一段实在够阴森;启用张世和高明骏倒意外地效果不错。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命运

1小时前
  • 吉卜赛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