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作家哈蒙(John Cassavetes饰)和他的妹妹莎拉(Gena Rowlands饰)生命中的几天。电影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在哈蒙的家里发生的,他们在生活中挣扎:哈蒙过着极其颓废的生活,靠酒、烟、以及一段段短期的和女人的关系度日:或者是工作关系认识的女人,或是娱乐场所认识的女人。他也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父亲,把自己12岁的儿子扔在酒店的旅馆里里,甚至还教他学喝酒。而他的妹妹莎拉因为她的疯狂的言行正在和自己的丈夫离婚,她的女儿想要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这给她极大的伤害,几乎精神崩溃。在电影的结尾,莎拉离开了哈蒙的家,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而哈蒙走到银幕前给观众说再见,也和自己的生命告别。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爱的激流》,下面请看前线苦命兄妹们面对生活着魔般的评价了!
Catcatcatyang:
Cassavetes怎么拍Gena都太欲了吧。
一一:
Gena Rowlands的表演令人难以忽视。
Spy Liu:
电影对爱的刻画很浪漫,所以没有人陪的小朋友不喜欢。
松野空松:
妹妹和哥哥是两个不同方向湍急了的激流,只有当他们在一起才会出现最大的毁灭性,才会意识到激流中的沉重,只是对我而言,也太湍急了。
迷幻松饼:
混乱又癫狂。如果说妹妹爱如激流一般,哥哥就是卷席在激流里什么都抓不住的落叶。几处的光影非常美。我这里用到李安的一句话: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旺仔小狗:
怎么说呢,卡萨维茨加上他老婆,戏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二。/另外,卡萨维茨爱破墙的原因可能的确是因为他知道他离观众的皮肤和肢体有多么接近,这让我永远喜欢他电影里那股神经质的无理。
Pincent:
音乐与疏离感的镜头设计以及演员神经质情绪化的表演形成的氛围很喜欢,如此孤独,破碎的生活映在暴风雨夜的迷离灯火下。改编自戏剧,必然具有戏剧感,“爱是……”的口号就要借主角之口讲出来,那段梦境直接是音乐剧了,戏剧演绎想到《爵士春秋》。
盆满钵满赵+:
混乱、孤独、无解、绝望…随着双重梦境和一场大雨将整个戏剧推向高潮,惊叹这场大雨的设置。或许梦境是真正的解脱,唯一一个可以像激流一般涌进自己的意识,而那些寻求过的方法都是徒劳,而这样的梦境是属于幸运的人的,激流般的爱也属于幸运的人。突然中止又出现的音乐太恶趣味了。
大钊:
卡萨维蒂可能是最会描写中产阶层社交生活的导演,你们在电影里看到爱的暴力,我更多感受到低配版的《闻香识女人》,也就是说,我对男主哈蒙是有认同共情的,他的生活不是简单的“颓废”,相反,他在“爱的激流”中更像一个冲浪者,妹妹莎拉则卷入爱的漩涡,精神崩溃。不敌《面孔》惊艳,再多看几部。
Donnie:
他始终不明白,在她心中,家庭的基础是爱,可最后她已经无法离开家庭生活,于是明知自己如小丑一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去。 他也不会明白,她是一个如此坚守纯粹之爱的人,不是神经症是爱之切,她的爱如激流源源不断互相冲撞。最后梦那两段真是神来之笔。这是一个缓缓流淌越陷越深的故事。
我们敏熙:
爱是激流,胆敢踏入的人必将粉身碎骨。Like siblings, like lovers. 爱情的暴力性,观影过程中被暴力性的影像和情感不断击溃,非常痛苦,但当抵达至最后的暴风雨夜时,却又有如枯井生泉,好似登山,道阻且长,但当你真正到达顶点时,整个人都会被所有的情感吞噬。是真正把影像拍出物理质感的影片,不流畅,但如激流汹涌扑面而来。Still too much for me.
欧.尹:
84年片单中最期待的一部,所以也是最失望的一部。兄妹各自站在爱的天平的两端,导演通过这两个人物反复挖掘对爱的索求与对爱的背离后面的无力感,然而So What?我无法从远离实际的人物、索然无味的关系设定、似乎毫无重心的文本以及奇怪且不好看的运镜剪辑中获得共情,音乐也不好听。至于广受好评的吉娜•罗兰茨的表演,感觉她好像是全程在某个表演类综艺上给影坛后进们做导师示范。
苍山古井空对月:
渴望爱却缺乏爱之能力的人,爱如河流,并不汹涌却会细细流淌。有明暗层次的布光、大量门框以及遮挡构图传递出人与人的距离感,一些对话场面使用固定镜头除了同样衬托距离感,还使得角色的表情与肢体成为画面的焦点,使得这些元素成为观众走进角色内心的窗口。不过影片较为着重于刻画角色的爱之能力的缺失,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前因着墨较少,所以对于角色的情绪状态的感知与体会总有抽离感。
子夜无人:
几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孩子的头破血流,Gena打保龄球,然后是他们兄妹之间达成了谁也照顾不好别人的默契。我看见的依然是关于“爱无能”之人的困局,华丽都是支离破碎的、浪漫都是稀里糊涂的、生活是需要把自己灌到烂醉如泥才能过下去的,那种颓废的人物状态不断冲击着影像被动树起的防御力,在结尾的舞台剧和暴风雨中终于彻底瓦解,无论是灵魂发出共鸣的爱也好,还是肉身直接注满的麻醉剂也好,都活不到下一夜。
DAY7的主竞赛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纯粹的抽烟喝酒吸毒买性等等行为,为了迷惑心灵上从未停止过空虚黑洞的多愁善感浪漫想象力。看看他们还剩下什么,身体体力、时间、金钱,男女主角,兄妹相称,相互靠拢,共同感受着最为响亮的人生哀歌。
女主角,迷失于她的焦虑、满足的希望,以及一个梦想帮助所有人不可捉摸的陌生的自己。迷失于爱这字是动词还是名词的理解。在她充满母性般又稚气的话语中,一边宣称爱的现实胜过肉欲的现实,一边却无法找到一条自我出路。
男主角,让我想到几个认识的人,听说他们睡觉必须要身边有人,必须要吃药,不然睡不了觉。让我感到一种僵化的、死气沉沉的热烈。
1984年美国独立电影先驱约翰·卡萨维兹执导了他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爱的激流》。
他于1989年去世,享年六十岁。他在片中出演男主角罗伯特·哈默,从这部电影中,无论是角色还是他本人,都已看到他的身心俱疲。爱人罗兰丝出演女主角罗森。有意思的是,他们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是一对被爱情所伤的兄妹。
2个小时《爱的激流》的叙事手法,显然与主流的好莱坞电影风格大相径庭,非线性的故事演绎,看似没有一个主线的延伸,其实有着更令人揪心的情节,反而在表现爱情、友情和亲情上,更能契合观者的内心。
生活在洛杉矶的罗伯特·哈默,是一个生性不羁的作家,每天混迹于酒吧和女人中,回到大宅的空落与无依,又让他寂寞无比。有天前妻送来了他从未谋面的10岁儿子,让他带一夜。儿子惧怕这位冷峻的父亲,吓跑后被逮了回来。哈默对儿子说“我离开你妈时,并不知道有你”,以此来安慰儿子。
这时已离婚的妹妹罗森带着一大堆行李从芝加哥远道而来,哈默喜不自禁,让她永远住下去。他则带着儿子去拉斯维加斯度假。可儿子从未放开过身心。哈默在酒店客房对着儿子说“我是大人,大人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于是他去外面找女人。回来时,孤独的儿子说想回到妈妈那里。哈默只好连夜载他回到家,还挨了儿子继父的一顿拳脚。皮开肉绽的他回到住处,妹妹罗森悄悄起来,看到他在擦拭伤口后正听着爵士乐扭着身子,罗森也跟着扭了起来。
实际上,妹妹罗森的生活更糟糕,13岁的女儿跟着前夫在芝加哥生活,她惦念女儿,还爱着前夫,只是因为歇斯底里的神经性情,让前夫无法接受。为此,她还住过几年医院治疗,虽然离婚后有所缓解,但经常性的昏迷与错乱,让她痛苦不已。
她在大宅无事可做,空虚无聊之时,她出外竟然买来小马、小羊、鹦鹉和狗,希借此带来快乐,这让哈默哭笑不得,兄妹为此闹得不愉快。罗森激动中晕厥,哈默在她耳边发誓要好好善待这些动物们。而罗森听不到,因为昏迷后的她一直在幻梦中与前夫和孩子相会。
狂风暴雨中,哈默不得不去外面拖回小马和小羊。当罗森醒来时,她却要执意返回芝加哥。她相信爱的激流,不进则退。目送妹妹离开后,哈默静静伫立在模糊的窗前,看着不歇的雨水,他在想:爱是激流,人生何尝不是激流。愈挫愈勇的人生,冷暖自知,对错谁又在乎呢。
一直难得的是,与后来的独立电影导演不同,约翰·卡萨维兹的电影并不过于生涩、混杂和诡谲,从他于1959年首导的《影子》到1973年震动影坛的《权势下的女人》,似乎都让我们看到卡萨维兹创作的清晰脉络。往往主人公在不堪的窘境中,总能找到突围的方向,且弥漫着绵绵的温情,给人感觉又是顺理成章,从不煽情和矫情。
这从他拍于1962年的电影《父母心》亦可了然。爱人罗兰丝出演一个好心做了坏事的母亲。即或拍于1980年的惊悚片《女煞葛罗莉》(由他爱人罗兰丝出演女主角葛罗莉),也是着力于葛罗莉与友人孩子在逃亡路的相处上,如何达至老小的默契与心灵上的交融,正因为此片在人物心理刻画上的成功,才被《电影手册》列为1981年度十大影片。而《爱的激流》则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马丁·斯科塞斯早年拍片时,因喜欢卡萨维兹的电影,常求教于他。而他很喜欢斯科塞斯的《谁在敲我的门》,并鼓励马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问题是,斯科塞斯之后拍了商业片《大篷车博莎》,卡萨维兹对他说你如果再拍这样的片子会毁了自己,你还得拍你想拍的,就如同你以前做的那样。于是斯科塞斯拿着剧本《穷街陋巷》给他看,卡萨维兹说我非常喜欢,对,你就要拍这样的片子。1973年公映的《穷街陋巷》大获成功,为斯科塞斯赢得了真正的荣誉。
为此,马丁·斯科塞斯特别感谢卡萨维兹这位他永远尊敬的前辈。事实上,斯科塞斯就是沿着这一条属于自己的电影之路走下来的。这与卡萨维兹一脉相承。稍后的吉姆·贾木许、昆汀·塔伦蒂诺和费拉拉等独立电影人,也一直遵循这位前辈走着属于自己的电影路,这在好莱坞独霸全球的美国电影界构成了一道风格迥异的独特风景。
2013、1、23
选自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影评集《看不见的电影》
切勿转载
Dennis Lim / 文 歧义学 / 译
影片片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宣言,是用物理定律来阐明发自肺腑的祈望。“爱是一股水流——它连绵不绝”,离婚的莎拉·劳森(吉娜·罗兰兹饰演)对心理医师如此说道,尽管他无法感同身受。这是卡萨维茨的最后一部杰作《爱的激流》(1984)中的场景。此后,莎拉在一次徒劳的通话中,重申她的信念,质问前夫杰克(西摩·卡塞尔饰演):“你相信爱是一股连绵不绝的水流吗?”杰克无视她的质问,但他的言行明确地昭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这股水流已然干涸。卡萨维茨生前(1989年去世)执导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喜剧《小心眼大阴谋》(Big Trouble 1986),这部影片在开始制作后几经波折,才转由他接手。[1] 所以《爱的激流》被普遍认为是他的告别之作;在影片中他对最牵挂的主题进行了一次最终总结。在《爱的激流》片场中拍摄的纪录片《我近乎常人…》(I’m Almost Not Crazy…)中,卡萨维茨如此说道:“我可是很执拗的”。“我所关切的,是爱。”哲学(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智慧或知识的热爱;在同一个采访中,卡萨维茨在词源学上将它曲解为“爱的学问”。“想要拥有爱的学问”,他断言,“要懂得如何去爱,并知道将它安放在何处”。
《爱的激流》剧本由泰德·埃伦(Ted Allan)创作,1981年曾在洛杉矶上演。由于埃伦对卡萨维茨作品的狂热痴迷,《爱的激流》就像复写本,观众能在其中能看到卡萨维茨其他电影的许多影子。莎拉和杰克的形象令人联想到罗兰兹与卡塞尔在《明妮与莫斯科威兹》 (Minnie and Moskowitz 1971)中的表演;不过这次他们老了一些,遭受生活的磨砺。在《爱的激流》中,莎拉被丈夫与女儿拒之千里;而她的哥哥,风流不羁的小说家罗伯特·哈蒙(卡萨维茨饰演)游戏人间,逃避任何建立长久关系的可能性。影片中兄妹俩的核心关系,回归到《影子》(Shadows 1959)中对兄妹关系的探讨。他们在罗伯特的好莱坞山庄豪宅中重聚,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卡萨维茨与罗兰兹夫妇的爱巢。在卡萨维茨的好几部影片中,这个居处可谓存在感十足,尤其是在《面孔》(Faces 1968)中。男女角色对于影片的主体至关重要,从不同角度来看莎拉与罗伯特,他们就是终极的卡萨维茨式的女性和卡萨维茨式的男性。莎拉是一个活跃但情绪化的人,类似于《受影响的女人》(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1974)中的美宝儿和《首演之夜》(Opening Night 1977)中的茉特尔,用尽力量去争取爱,她们都“懂得如何去爱,并知道将它安放在何处”。嗜酒的罗伯特是一个万人迷,他身着起皱礼服,能轻而易举地把社交变成交易,就像《谋杀地下老板》(The Killing of a Chinese Bookie 1976)中夜总会老板科斯莫,却更有教养才华;他又可以是《夫君》(Husbands 1970)中城郊居民的变体,只不过他更为成功却也更加空虚。
历数卡萨维茨作品中时刻存在的不可预测性,我们发现《爱的激流》开辟了一个永续流转的世界。电影在一场歇斯底里的争吵中开场,一个女人向罗伯特大喊大叫(“你这个懦夫!你真令人反胃!”),此刻罗伯特与挂在他肩膀上的小女孩正在踱步,我们推测这是女人的女儿,可能也是他的。在下一场景中,年轻女士们纷纷出镜,罗伯特大步流星穿过屋子,向每一个人介绍着自己。他为宾客们递上酒,骚扰般地向其中一个蛮横问道:“你的卖点是什么?”,“告诉我,你的欢乐时光是怎样的”。导演花了一小段时间赋予这个场景叙事上的意义(罗伯特拿出的录音机暗示着这是他某种古怪的研究方法),并使之契合主题(如果这些问题无关现代消费文化的基础,那还能是什么?)。面对他的咄咄逼人,这位不大情愿的女孩回答:“如梦境一般”,导演随即切换至一束刺眼的舞台灯光。我们发现自己已置身昏暗的酒吧中,周围大多是同性恋者和异装癖者。舞台上苏珊(戴安娜·阿伯特饰演)吟唱着鲍勃马利的歌曲,牵动着罗伯特的心,很快地,她便成为罗伯特短暂的约会对象。
顺遂远没有琐碎波折来得多,这就是《爱的激流》如何推进的,这些不守成规的角色们踉踉跄跄,摸爬滚打,从情绪化的一极走向另外一极。当罗伯特蜻蜓点水般耗在易逝浮华中,莎拉却死命地抓住她最重要的那根稻草。在争夺监护权的听证会上,莎拉紧张地指控杰克寻花问柳,而自己如圣徒般工作,去医院做探望,去出席葬礼。她希望法官能够推迟判决,而她未成年的女儿黛比却选择了与父亲一起生活。在询问关于性生活的问题之后,心理医师告诫莎拉不要沦落,以免沦为“精神病院”的一员,并提议让她进行一次欧洲康复之旅。(影片也在此处简单地切入下一个镜头。)直到现在我们仍未知道莎拉与罗伯特之间的联系,但电影的这种平行结构暗示着一个他们之间有着意味深长的关联。在某些方面上他们南辕北辙:莎拉爱得彻底,罗伯特打心眼里不会爱;但他们都能同时发散出吸引力场与排斥力场。罗伯特在夜总会和赌场中与他的同伴们挥金如土;莎拉滑稽地依靠着搬运工人和的士司机们搬运一堆行李。两个人时常被人群围绕,但都是孤家寡人。
在电影将近一小时的时候,莎拉与罗伯特才得以相遇:莎拉和两辆满载着行李的的士停在罗伯特的车道上。两人热烈又五味杂陈的拥抱似乎要一扫阴霾。不过,莎拉的行李才刚卸下,罗伯特就决定与八岁的阿尔比(雅各布·肖饰演)一同前往拉斯维加斯。前妻刚刚把阿尔比遗弃在他门口,罗伯特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人。作为一颗人型弹球,罗伯特将思维特征中的游移不定的演绎已臻化境。伴着米尔翠·贝莉《你身在何处?》(Where Are You?),莎拉与罗伯特在点唱机前相对无言,翩然起舞,这是电影最美的场景之一。但当莎拉向他提起苏珊曾来过电话时,他打破了沉默,转向了身边的电话。夜里,这对兄妹第一次长对话被框定在一扇门当中,莎拉出现在场景里,而罗伯特并没有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他的手臂偶尔会伸进画框。事实上,直到此刻,电影才向我们揭露两人的兄妹关系。
这对近乎灵魂伴侣的兄妹中间横亘着无望的沟壑,拉扯感和断裂感弥漫在他们的交谈中,赋予了电影绵长又低沉的感伤气息,以及闹剧般的切分节奏。[2] 角色间的不稳定具有传染性;这个世界本身似乎也并不安稳。莎拉幻想着驾车碾过杰克,用小道具逗乐全家人。这些幻想一次次溜进电影所呈现的现实中,而又不加以标示,以至于观众随着她在虚实之间摇摆。电影中的某些场景加入了梦境般的元素,像夜总会和莎拉行经的火车站,都是极为简单的抽象元素。给卡萨维茨贴上“现实主义者”的标签是否过于局限?那么最后一幕的中莎拉买下动物收容所,把两匹迷你马、羊、鸭子、鹦鹉、几只鸡和大狗吉姆带回家,则让卡萨维茨摇身变成一个超现实主义者。
借用批评家、电影制作者索恩·安德森(Thom Anderson)的话来说:“他以喜剧直面悲剧,并断然拒绝之”。卡萨维茨的影片序列中,找不到第二部能够如此饱满、令人动容地诠释这句话。影片的演员们为人所熟知,但这是卡萨维茨和罗兰兹最后一次同台合作,合力上演一出悲喜交加的闹剧。罗伯特醉醺醺地逗留在苏珊家门前,导致他在台阶上摔了大跟头;经历了灾难般的拉斯维加斯之旅,将受苦的儿子送回家之后,罗伯特又遭到了儿子继父的殴打。至于莎拉,面对不愿接受的消息,她不止一次选择瘫倒在地上,让自己进入一种无为的反抗状态。(正如《首演之夜》中茉特尔拒绝起身,中断了排演。)[3] 对于莎拉和罗伯特来说,生活中的不顺遂,往往会激起有心的旁人们发自内心地伸出援手和表露情愫。
《爱的激流》选择了与埃伦原剧本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将莎拉与罗伯特的关系在一开始就和盘托出,而是直到上映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才点明。这可不单单是忸怩作态——兄妹关系排除了刻板的浪漫结局,(尽管剧作本身强烈地暗示了一种有悖伦常的关系),而且让卡萨维茨能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对爱进行剖析。作为电影设计的一部分,角色们都是不受约束的,以此来坚持这种观点:我们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流体,短暂且易被重塑。电影开场的那位女性,一开始我们都下意识认为她是罗伯特的前任或者情人,最终被称为“这是我的秘书、我的朋友、我的会计”。莎拉一度声称她没有任何亲属,后来又提到罗伯特是“我最亲密和我最亲爱的朋友”。在诡奇魔幻、稍稍令人感到触电的电影氛围中,几乎每个角色都是悬而可得的。当罗伯特深夜造访苏珊家,他最终却与即兴用床单裹住自己,头发间插着花朵的苏珊母亲共舞。最怪异的情节滑移是,在动物收容所,莎拉被告知大狗吉姆是“温暖的、美妙的、优秀的人”;而在最后的一个场景里,罗伯特眼中的吉姆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赤着胸膛的男人,他对罗伯特报以会心一笑。
电影的结尾构成一个谜团,不只是因为这个“狗—人”幻影。(某种程度上这是导演的一个小玩笑,这个演员在本片的戏剧版中也扮演了狗的角色)。莎拉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切如一部万事俱备的歌剧,她将会与丈夫杰克,女儿黛比重归于好。受此感召,她决定在风雨交加中离开。这回罗伯特成为被遗弃的那个人,比以往更加落寞,他的后宫胜地如今沦为一个荒谬的动物饲养所。即使他们似乎发生了角色转换,也很难说这次如流水般的重逢是否让他们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改变。我们也很难明白是什么让莎拉忽然下定决心;很难体会在精心设计的布满雨痕的最后一镜中,罗伯特拿着帽子致意的幽微意味。但在这令人捉摸不透的暧昧中又透露出某种平静。正是如此,《爱的激流》在反复无常的角色们身上找到了抵达平静的视角。卡萨维茨的其他影片很多都是家庭悲剧;而《爱的激流》中弥漫的情绪是后末世风格的。他的早期作品聚焦于人际关系中的危机。《爱的激流》中的角色们已经在个人的危机之中幸存下来,并且很可能会经历更多。影片的开放式结局印证了莎拉的人生哲学。当罗伯特从画面中隐去的时候,自动唱机传来的歌声是这样唱的:“我不知如何是好,就让你来决定吧”,这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完美的告别词,他深知爱并无定论。
译注: [1] 卡萨维茨通常只执导自己的剧本,一开始不乐意接手《小心眼大阴谋》,在好友彼得·法尔克邀请下才答应。 [2] 切分节奏,乐理相关。旋律在进行当中,改变常规节奏规律而出现的节奏变化。 [3] 茉特尔同样是由罗兰兹饰演。
你本就不曾拥有,又何谈失去?爱是溪流,涓涓流淌永不停,但爱强到如洪水就会让人窒息。。。电影的音乐那么好,风格是那么的即兴而写实。。。
膜拜卡神!生活就是不断的自我毁灭,而爱则是奔腾不息的激流,仍然是卡萨维茨家庭录像带式的风格,但其中每个画面每个片段都饱含深情,对情感的探讨如此地冷峻犀利醇厚又激烈,仿佛一次来自心灵深处的暴风骤雨,镜头看似随意却又精心架构,这般混乱又优雅,迷茫又迷人的电影只属于卡萨维茨
勉强及格。能明显感到卡萨维茨扔出了一些情景,让演员沉浸、发挥。在屋里纠集一堆女人同居、临时照顾从未谋面的儿子时又令后者崩溃的浪荡兄长,和他离婚时遭遇丈夫、女儿双重抛弃引发精神障碍的妹妹重逢了,两个爱无能的孤寂人物,并未让彼此生活有好转,倒是引发了哥哥一些似有似无的顿悟(其实这也可能让哥哥面临之后的失控,毕竟这些年的胡作非为才是他的正常态)。卡萨维茨依旧不循章法无法预判,这也是他的电影自有悬念吸引人看下去的原因,而在一些外景或者大群演场面上,其实完成的都是毫不含糊,作为导演他有真正的对风格的掌控力,不过这片子令角色始终纠结对“爱的激流”的执念,可这套说辞在全片内容上并未得到什么支撑,也没得到阐述,更多是依附人物状态的障眼法,脱不了无病呻吟的意思。另外那只红狗总在罗兰兹身边鬼头鬼脑的偷窥挺有趣了
纪录片的拍摄,舞台剧的表演。能拍出这么郁闷电影的导演,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自嘲,还是深陷其中悲观厌世的泄愤。我觉得是前者,当你还能感觉到生活的负担和疼痛,说明你还活着,你的棱角还未被时间抹平,你的情感还能体味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激情而绝望,能量好强大。爱之谜和人的孤独本质是卡萨维茨最深的恐惧吗?他好悲观,却又好sentimental呀。室内戏大爱。[edit]后劲儿太足了,几天后改五星...【btw某热门短评真的笑pee,连卡萨维茨和卡索维茨都分不清楚,还一顿瞎几把给人家安排童年阴影嫌人家自怨自艾了,“我这个弱智理解不了的就是阴影和畸形,empathy玩儿蛋去吧” 傻逼】
20190616@影城重看 4.5 片如其名,如激流湍急,放飞到近似狂妄放肆,人生是“自杀、离婚、破碎的誓言、酗酒的小孩”,无人陪伴无法入睡,只能相信对自己没有所求的上了年纪的女人,行李累赘堆积如山,日夜买醉,狂风暴雨般写尽时代的精神危机,我唯一的疑问是这位作家究竟在什么时候写作……
角色太自恋,尤其是卡萨维茨本人的演出,受不了。卡萨维茨是表现化的自然主义,骨子里有种做作。2.5
爱是什么?如此宏大的问题,没有人有可能给出终极答案。但在所有勇于尝试的人之中,卡萨维蒂走得最远。他的男角色看上去滥情、放荡、愤世嫉俗,他的女角色好像十分敏感、神经质、戏剧化。但他们其实都是最纯的最真挚的爱的力量,都在追求最纯的最真挚的爱,不肯接受一丁点的折扣和妥协。在他最后的这部杰作《爱的激流》里,爱延申到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卡萨维蒂不给他的主人公们任何团圆或解决的机会。她风尘仆仆地来找他,他就要带着头次见面的儿子飞去维加斯;他终于照顾起动物来,她却要去拥抱爱情转移后的另一个胸膛。最终在宇宙量级的爱的激流里,有的人要奋不顾身地冲进雨幕,有的人则孤独地隔窗看雨。一切都还没结束,这部爱的悲喜剧依然在继续。
通过自毁来试图证明自己在他人眼中卑微的存在,残酷的电影,集真实与幻觉于一体... 卡萨维茨和罗兰兹真是太棒了,太棒了!T_T
约翰·卡萨维茨与妻子吉娜·罗兰兹合作的本片更是获得了除票房以外的所有肯定。本片结尾处,卡萨维茨看着小狗时的微笑,并非剧本安排,而是会心而露。非常崇拜卡萨维茨的日本导演青山真治说,“这个微笑是一抹神迹,我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一个微笑。
2019.6.16. 爱是激流。这一场 真是 惊心动魄。
可能是今早刚好读完《斯通纳》的缘故,看这部电影时,我的脑海里仍然不断回旋着有关密苏里大学的那些暗影。某程度上,这两部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生活是否值得过下去呢?你还在期待什么呢?我呢?阅读或观看一种孤寂,也不过以此为水分栽种自身的孤寂罢了。
“我的生活真惨,我该如何变得更有创造力???” 震颤之作,黑色幽默的混乱、喜怒悲的碰撞、对人生虚无的哭喊,在自相矛盾的人物和动机之中擦出了爆炸性的火花,惊了,爱哪是激流,卡索维茨+罗兰兹才是激流!【2017.09.28 @MoMA in 35mm】
2019-6-15重看;4.5;孤独的狂欢,无爱的绝望,如此虚张声势,如此高昂我高贵的头颅,如此销蚀生命的热力,不过是苦苦哀求爱的降临,而我们永恒的命运不过是被困在彼此孤绝的天地里大声疾呼。爱是一股永不停歇的激流,爱是一门艺术。吉娜·罗兰兹太适合神经质演绎。
【A+】不加修饰的好。基本前所未见。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被直观粗暴的拉入戏剧之中,而冲突以及人物情绪同时也是琢磨不定的,摄影机与人物调度、仿佛一切都是如此随意散漫的,却偏偏一切在不经意间达到最完美的状态。甚至连色彩也是如此,看似混乱,却达到一种别样之美。卡萨维蒂究竟是怎么能做到的!戏剧效果和疯癫状态与《首演之夜》异曲同工,但并不像后者的过度放飞而完全失控,而是张弛有度,一切都被完美凌驾,这是多么惊人的掌控力。两段外部毫不相关的故事线的完美契合,通过姐弟两人(一般故事都会选择情侣)分别探讨男人女人对爱的需求、爱在银幕上如激流一样喷薄又克制。唯一的遗憾就是中段的自我反复略显冗长,应该再精简一下。可最后半小时的超现实梦境、外显的暴雨又如此有力。过于迷人。
Cassavetes为我挚爱导演,此一事实今生不变。Gena为我挚爱女伶,此一事实今生不变。
一些地方确实动人。虽然应该理解了想要表达、表现什么,但没办法,难有共鸣,大概是因为内心一直是一种小孩子般天真的状态,对这种沧桑、复杂和孤独,对无处释放的笨拙的激情和随波逐流的消极绝望都没法体会吧。相应地,拍法上我也偏好一种更加隐忍或者更加荒诞的表达,这个片子对我来说还是太温吞了。
这片倒是让人更全面地看待到处留情的人以及没有自我的爱,那种绝望感真切啊,爱如果以无所求为定义,也只有孩子和老人了,要爱的话就会受伤,要爱的话就会看不清自己和别人,要爱的话就会有触碰不到的秘境,总会陷入你觉得这是爱,我觉得那是爱,我没法按你的需求给爱,给的明明是爱,但你却不在乎、收不到,那种双向流通、双方受用的lovestream太难得了,多少都会像场没人捧场的独角戏,兄妹俩一个想要自由,但对方要的是依赖,一个想要相伴,但对方要的是自由,虽然两个人生活一团糟,但并非完全没有闪光点,互补的两人在一起对爱进行了反思,但最终又似乎回到了原样,再度让人慨叹爱有多不可能,妹妹因一个美梦而想要破镜重圆,哥哥刚想学着照顾妹妹,但妹妹的离开则让他体验到了他曾施加于他人的痛苦——我需要你,但你不是我的唯一~
9.0 爱的龃龉,欲望的激流。男女主角迷人的病态,描述“不酣畅”的文本,落实到影像上竟有种涌动的酣畅。且是越到后头越是喷薄而出,雷雨夜递进的两段超现实段落更是要将情感冲出屏幕。收尾太有力,戛然而止的挥帽告别,将观众推的更远。siff2019 二刷,8.5→9
1一般来说梦境作为重头戏不回连着两次出现在电影里,一般来说重头戏不会集中出现在电影快要结尾的时候。大胆的叙事结构,宣言着卡索维茨电影的独立性。2而吉娜罗兰兹也不是以往好莱坞丰乳肥臀的金发美女,而是一种绝对的女王气场,冷酷,神秘,高贵,神经质。对,凯特·布兰切特是她的形象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