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除非生活拍手作歌
『一』
正月初五,罗子大婚。他是我们兄弟四人中最先结婚的人。那天我和相民陪他去接新娘子,新娘子就是高中时我们隔壁班上的一个女孩子,不算非常漂亮,却是适合做老婆的人,我们都见过,但不甚了解,也未意料到会有今天这么一段姻缘。结婚事情繁琐,罗子一身光鲜西服,来回招呼、忙前顾后,一切倒也打理的井井有条,全然不见以前的孩子气息,也不再是我妈说的那个就裤脚经常粘着泥巴的同学了。
记得去年十一时候罗子给我个电话说打算结婚。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快,他说他也不想这么早,只是女朋友经常催,自己也想通了,既然最后是要结婚,那不如现在就办了,结婚到底只是一个任务。结婚生个小孩子,好好培养就是了。语气之间似乎没有觉得自己还是个年轻人,他已经迅速完成从青年到中年的角色转换,自己曾经的那些梦想看来要按照惯例一样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我听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却想着之前他来我家跟我说的关于未来的宏大打算。
读本科某一年春节,我们四兄弟在老王家聚会。晚上吃饭,老王他妈端着酒杯以长辈的口吻对我们四人说:再过两三年,你们要带你们的女朋友来见我。我们笑着迎合,然后很响亮地碰杯。那一晚我们都喝得烂醉,觉得成家立业还是一件太过遥远的事情。如今罗子成婚;老王和他老婆也算是老夫老妻了;而相民在家没呆几天就赶到他外地的女朋友那里去了。留我一人,依然与时间进行拉锯战,甚至不敢再去见老王他妈。
『二』
回家越觉父母老的厉害,开始意识到他们到底是无法陪着我一直走下去的,甚至在半夜梦到某一天他们离去在梦里哭的无以作声,醒来后对着巨大黑暗发呆,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爬到他们床上抱着他们睡。
假期一回到家,和以往一样,母亲便开始罢工,于是整个假期我又是围着锅台打转,包括年夜饭。大年三十那天,吸取往年的教训,给两位大人安排不同的事情,尽量不给他们在一起的机会,成功避免了每逢大年三十两位大人必定闹小性子的惯例。看着父母听着我的安排屁颠地坐着各自的事情,觉得就像小时候的自己,事情还是那些,只不过角色却互换了。我们真的长大了,已经开始成为父母的依靠,尽管我们或许未曾意识的。
母亲不小心折断手,恢复期无法梳理头发,于是父亲帮忙。父亲手拙,辫子扎了几遍仍是惨不忍睹,于是母亲整天顶着父亲的杰作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惹得父亲和我大笑,母亲终于无法忍受解了辫子长发披肩。印象里,小时候她便是这个样子。看着父母为着辫子如何扎而在那儿争执不清,我不去理会,知道这是他们约定俗成的小游戏。他们依媒妁之言从两个陌生人变成一家人,生下我和哥哥,到如今我和哥哥都在外面,留下他们两个在家里相守相依。
父母都是很本分的人,对于生活,他们没有很大的渴求,也不会冲动地去做某件把握之外的事情。他们一直对我说的,也是不要好高骛远,要对当前的生活安分守己,不要轻易去改变,也不要轻易放弃当前的以前去等待或许会更好的。他们所坚持的生活,都是可预料到并且可易操控的,他们所有的愿望,都是可见的也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比如很久以前的为家里装个电话或者换个电视,或者最近的把我哥的婚事办了。他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个个小小愿望达成的满足感走到今天以及接下去的人生,微小却持久;坚定而执着。那样的人生,一眼见底,却清楚奋斗的目标。
『三』
回去的列车上,坐在我对面的是两个解放军理工的男生。看面相比我大些,聊起之后才知道居然读大三。
原来他们是在部队呆了三年后考入军校的。对此我非常好奇,于是关于这个话题和他们聊了一路。
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高三那年因为考大学无望便参加了当地的征兵。顺利被征上后,未被告知要去哪里,他们和其他人在某个傍晚上了火车专列。一夜没有方向地夜行车,直到第二天早上下车时看到车站的站名才知道到了西安,然后又立刻被来接他们的军车接走。军车车厢用布蒙住,不许向外看。最后在一个分不清东西南北也不清楚里城市有多远的小山沟,他们得知,这就是未来三年他们要呆的地方。
三年的时光里,他们直到几个月之后才允许可以和家里联系;三年如一日地在晚上十点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和战友鬼扯闲谈成了他们唯一的乐趣;他们甚至无聊到无数次地比赛,把部队里面所有型号的枪卸了又重新快速组装好,然后输的人要为赢的人端洗脚水。他们说,相比节日放假,他们更喜欢平时的正常训练,因为部队性质,节假日需要他们保持高度的警戒性,休息也是提心吊胆担心随时而来的紧急集合,反倒平时知道休息无望也就死了心。他们说,冬天下着雨的早晨,他们照常训练包括匍匐前进,浑身湿透四肢冻得毫无知觉却仍要咬牙坚持。他们说,曾经他们去外面拉练,某次暴雨前他们帮当地老百姓遮好晒在外面的麦子,却因为拿了旁边砖块堆上的砖头压住遮雨布,却被那主人骂的躲在屋里不敢作声。
他们神色淡然地聊着那些过去的事情,那样的表情,就好像那样的经历似乎注定,于是去接受也就理所当然,对于我的惊讶与不可置信微笑带过。他们说其实那是一段觉得很充实很美好的时光;说相比之前三年义务兵不能回家,现在做学生寒暑假能回家简直是莫大的幸福,尽管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在部队并无二异。
『四』
在我的人生中,我遇到那么些人,我曾试着去了解他们,当我以为了解他们的时候,最终却以彼此变得淡漠宣告我的失败。
我一直努力尝试着去探寻生活的意义所在,希望能给予自己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希望去践行价值观所灌输给我们的为自己而活,却最终在现实里发现人到底是为别人而活。
革命之路里,数学家约翰洞悉生活的原本以及内涵所在,但他却是个精神病人;爱波和弗兰克试着找到生活的意义,最终却将两个人原本幸福的婚姻推向痛苦的深渊;而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比如他们的邻居夫妇,则成了其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豆瓣上有个评论说的好,泰坦尼克号所沉没的大西洋,即使杰克当年爬上木板,以杰克的性格,几十年后,他和露丝也应该就是这副德行。或许,我们的生活,承受不了革命,按部就班就好!
所谓生活,仅仅是生存与活下来!
2 ) 路之尽头
(一)
惠勒夫妇住的那条街竟然叫“革命路”!
维基百科上定义的革命,是“一种激烈的变革。往往是一个利益集团采取暴力等激烈的方式打击另一个利益集团,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益格局的系列性变革。”革命代表变化,打破原有的和谐关系,寻求并建立新的秩序。
惠勒夫妇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争执基本可以说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革命,对婚姻围城的革命。但革命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婚姻关系上吗?换句话说,如果惠勒夫妇最后离婚了,他们是否就能各自冲破那沉闷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找到新一层的精神自由?
《革命之路》是作家Richard Yates 的第一本小说,这部发表于1961年的作品是充满政治意图的,代表了一种对程式化美国梦的叛逆,和对美国五十年代反叛精神消亡的强烈不满。小说改编成电影,从导演到演员选择都可谓精益求精。导演Sam Mendes 以指导《美国丽人》一举成名,对美国中产阶级中年危机的刻画可谓传神之至;男女主角Leonardo DiCaprio与Kate Winslet在1997年《泰坦尼克》中的情侣早已成为银幕经典,十一年后再度携手合作饰演一对要打破围城桎梏的夫妇本身就十分令人期待。二人在片中的表演几乎无懈可击,每个人都被推搡到无路可退的边缘之上恣意爆发,真实得可怕。
纵观全片,Yates属于六十年代的政治主张在电影中已经淡化到踪迹皆无,Sam Mendes 似乎刻意的将重点全放到了惠勒夫妇身上,就事论事,避免谈到April或者Frank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尽管缺少了原著的政治气味,这个也许“降格”了的围城事件竟也相当的恐怖,灰暗得让人毛骨悚然。
(二)
故事中居住在康州的惠勒夫妇努力打破定势追求理想生活的出口是去巴黎,尽管巴黎与近在咫尺的纽约恐怕并没有多大的实质差别。“革命”的具体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上“革命道路”的勇气与决心。这样的决定,在沉闷保守的康州社区真可谓惊天一炮,邻居大囧,同事震撼,就连惠勒夫妇房产经纪人的精神病儿子约翰(Michael Shannon)也敬佩加赞叹的说:“很多人都能意识到生活的空虚。但承认绝望,这可真需要胆量!”
这样的决定让本来已走上下坡路的夫妻关系重新振奋,二人都着实的自我感觉良好了一番,一边享受人们的异样眼光,一边为自己脱离绝路的出脱与不俗沾沾自喜。
这里,我想一个非常关键的“革命”动机便是这种超然大众的源动力,与极尽全力保存这种超越性的努力。在惠勒夫妇的邻居眼中,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是不被理解并令人怜悯的(如果不是更为激进的鄙夷的话)。但“超越大众”的想法本身有错吗?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如何界定自己究竟是普普大众的一分子,还是在某个角度某种程度上超越一般大众行为准则与思维理念的不凡之士?再追问一句,思想上的超越与行动上的超越是否常常脱节?而这种脱节,是否本身便是大众的,普遍的,是一种常态?
(三)
Leonardo DiCaprio饰演的Frank可以说是他近年来最为成功的银幕形象,许多细节堪称经典,比如他穿着旧式灰西服,带着呢礼帽,从火车站出来,混入无穷无尽相同穿戴的上班族人潮中,画面几乎就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René Magritte 1951年的名作Golconde再现!这里有一个安排非常出彩:Frank的西服是敞开的,露出里面的衬衫和领带,很明显,比较其他中规中矩墨守成规的上班族,Frank有一种内在的活力要爆发出来,他的表情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而他在生日当天带公司秘书出去吃饭,说起自己老爸在Knox公司当了一辈子的推销员,自己本来多么不屑步其后尘的时候,满脸的落寞孤寂让人心疼;但与April几乎大打出手之时二人恶言相向,他的表情扭曲变形,眼珠凸爆,又让人不寒而栗。影片接近尾声暮色中他在绿树掩映的街区狂奔,人影树影屋影飞快掠过交汇一体,与他开始的意气风发和落寞相对比呼应,感慨,心痛,遗憾,五味杂陈,万语千言却只能化作一声沉默的长叹,随着音乐稀释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
电影中的Frank做错了什么?
他不是一个十分称职的丈夫,但也还不坏。正如他所述,他日复一日做着毫无兴趣的枯燥工作,拼命赚钱养家,人父人夫的职责确实都算尽到;但他同时又是个懦弱而虚伪的人,他的言行不一体现在他对理想的不坚持,对婚姻的不忠实,和对自我的不诚实。Frank当然不是坏人,充其量就是有点小猥琐,把他放到现实生活中来分析他究竟做错了什么,还真没什么实质性有意义的答案。
但往往,婚姻的解体,生活的崩溃,并不是因为有一方真做错了什么。表面对错掩盖的,从来都是更深一层的不调和:世界观,价值观,或者,生活的基本理念。
Frank与April的悲剧总结起来,终是因为一个肯与生活达成妥协——不管途径是自我麻痹还是价值再发现;而另一个,固执己见死活不肯让步。
(四)
April的遭遇与英国导演Stephen Daldry于2002年拍摄的电影《时时刻刻》中的Laura Brown (Julianne Moore) 几乎异曲同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April的心路历程也许正反映了Laura走上绝路的原因。
很多人并不同情April,就是因为以她为代表的这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生活态度,侵犯了大众的平凡堡垒。若在网络上,April也许会被称作“二文青年”(“文学青年”+“文艺青年”)嘲笑一番,甚至可以对比顾长卫《立春》中王彩铃的遭遇延伸一下如果她真的去了巴黎,境遇与孜孜不倦做着北京梦的王彩铃会有何不同。
有意思的是,《时时刻刻》中的Laura找到了出路,《立春》中的王彩铃也找到了与生活妥协的方法,倒是April义无反顾的走上了绝路,如同伍尔芙,与命运殊死抗争。而引致April终上绝路的家伙,竟然就是那个疯子数学家——他对世事的洞察何等精辟,措辞何等犀利,而由此带来的伤害又是何等的致命!疯子的母亲,房地产经纪人吉温斯太太(Kathy Bates)不停的为儿子的疯狂言语辩解,说“他有病,他有病”——可作为观众的我们禁不住颤栗着扪心自问,现实中,究竟谁才是颠倒黑白的疯子?
是April欲望太多么?不甘平凡?
我想这并没有正确答案,每个人对April的理解大概都有不同。但我个人不能认同压制欲望的处理方法,就如同妥协与不妥协根本性质的不可调和,欲望并不能被压制,它一旦产生便不可消除,只能被满足,或被转移。被压制了的欲望不过暂时隐身,将来会以遗憾、悔恨或者白日梦等各种方式跳出来如影随形。
何况,April所寻求的,用Frank的话来总结,是对世界最纯粹最真实的感知("I wanna real feel things, really, feel them."),她不想浑浑噩噩度过余生,她想要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所有这一切都是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人之常情。婚姻不该是放弃自我实现需求的藉口,甚至家庭也不该是。April真正被囿的,是眼界,是自我实现的途径。
April当然是固执的。一方面,她所处的时代有特定的局限,如果故事搬到现代美国,堕胎合法,或者离婚像在街边买苹果一样平常,独自旅行更是时髦,那么恐怕悲剧不会是唯一的结果。但正如同Sam Mendes对故事原本的时代意义的弱化,April面对的真正两难抉择觉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消失。 另一方面,即使历史局限消失,April依然面临着梦想现实不能照进的矛盾:如果无力改变现实,我们是否一定要放弃梦想才能继续生存?理想主义的消亡是否如同生命的衰老一样不可避免?当一个人走到路之尽头只能原地踏步的时候,是该用虚假的自我麻痹来给出剩下的生命意义呢,还是坦然承认绝望的境地?承认后呢?如何开辟新途满足那些不能被压抑的根本性欲望?
我没有答案。
我只有一个有趣的观察:在《时时刻刻》中,Laura躺在鄙陋旅馆房间中任凭绝望的洪水淹没全身,可最后还是想到了儿子;《立春》中的王彩玲领养了孤儿小凡(这名字的象征意义无法被忽略),终于放下了歌唱家的架子,洗手做羹汤;更有趣的是在另一部Kate Winslet饰演的相同题材的影片《身为人母》(2006,导演兼编剧Todd Field) 中,主人公萨拉对生活的最终回归,依然是因为孩子。
孩子,是人类永恒的希望。用孩子与路之尽头的绝望相抗争,似乎无往不胜。但在《革命之路》中,迫使April与Frank最终解体的,除了精神病数学家,还有才刚三个月的胎儿。这一场“革命”绝对提出了比以往相同题材的作品都更为艰涩灰暗的问题:如果连永恒的希望都被绝望吞噬,如果眼前所有的路,所有的路,都走到了尽头,谁还能绝处逢生?
电影中April 尝试了演员,主妇和未曾谋面的巴黎三条路,可惜纷纷落败;逃不成了,又回不去邻居夫妇那种麻痹状态,只有以死相拼。我同情April,尽管她清高,固执,不切实际,且最终“革命失败”,但她如同伍尔芙,至少是抗争过的。清醒的死亡未必可取,但抗争的态度应该赢得尊敬,尤其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社会大潮中。
(五)
惠勒夫妇的例子也许是个极端,冲突在银幕上被戏剧化夸张化,而真实的生活中像April那样坚持钻牛角尖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觉得有些可笑,这样的想法,竟然是影片结束后我唯一的安慰。我想从《革命之路》的细节中寻求一些残留希望的启示,哪怕只是星点微光,可结果一片漆黑,冷酷得如同余华的小说,让人倒吸几口凉气,从头冰到脚。
影片所激发的深层思考离不开原著小说的深度,也离不开导演的视角,更离不开精湛而逼真的表演。Kate Winslet与Leonardo DiCaprio自不必说,尤其Leo,进步惊人;但片中最为出彩的并不是主演,倒是各个配角精彩纷呈,微小细节精益求精,让人眼前频频闪亮。其中最为突出的,当然是Michael Shannon 所饰演的精神病数学家约翰:两次出场,均负责“点题”的精辟台词,每次都是将影片推向高潮的原动力,他若摘取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绝不为过。Frank在城里的小女秘书Maureen Grube(新星Zoe Kazan)娇俏可人,为影片收尾的吉温斯老先生(Richard Easton)也令人难忘:关掉与外界关联的助听器,没入彻底的孤寂与黑暗……
这样密集而优秀的配角表现,让Kate与Leo很难在缺乏绿叶衬托的情况下在表演上脱颖而出。我预测二人大概都不会以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或男主(提名是必然的),但影片整体非常有望摘冠第81界奥斯卡最佳影片,Sam Mendes与Gus Van Sant也许会较逐最佳导演——我衷心希望如此。
《革命之路》提出的问题远超过它给出的答案,或者说,它并没提供脱离绝路的任何具体答案。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存在着解决的方法,有时候,也许只有通过承认脆弱才能开始坚强。如果一定要总结这部脱离了时代背景淡化了政治主张的电影留存何种现实意义,我想,那便是让我们每个人都仔细的重新审视生活并真正开始思考吧。
而思考后,愿你我都终能看到,那绝路尽头的希望。
3 ) 没有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
阿来说过,一本好的书就是你读过后不知所言。对于电影这种评测的方法也是能通行的吧。我现在就处于一种说什么都无法描述现在的这一种复杂的心情的状况,像是绝望,或是顿彻,像是沉郁,又或者是一种被释放的快感。
很出色的电影。
好像忽然能体会到了我父母婚姻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其实他们也是很无力的。我觉得原著的作者所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言语的沟通其实很无力”,又或者是“希望爱人为自己做什么”,更多的或许只是他内心的一种软弱,一种沉甸甸的悲哀,一种情绪,没有理由存在的东西。他没有像是我们读过的一些畅销书一样讲一个如何引人入胜的故事,然后让大家知道哦这是什么道理,我觉得我得到的那些感触,更多是自发的,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会是不同的。
这是一个没有设计性的,真诚的故事。
1961年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revolutionary road》参与了当年的美国图书奖,虽然他最后惜败,可是他的这本书对后世的人产生影响无疑是巨大的,2005年的《time》就将其评为“100部最优秀的英语小说之一”。评论家理查德·拉卡约说“……如果《革命之路》不能让理查德·耶茨成为不朽,那么不朽也不值得拥有了。”在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要马上去找这本书回来认真看看。
这部电影出现的正是时候,而我也在一个最好的时间里看了这部影片。它让我正视了一个我一直知道但是却想方设法逃避的问题,关于梦想与现实的问题。如果说让我说这部电影哪里好,好在哪,那么我会这么告诉你:
1.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讨论中产阶级婚姻,那些发生在Frank和April的故事好像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或多或少也有处在与他们相若的窘境中,to be,or not to be?it really a damn question.影片首先就非常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尽管这个故事被设定在1955年间处于二战胜利后带给这个国家的乐观情绪中,四处的歌舞升平隐蔽了美国梦的进取精神,除了少部分不甘寂寞的人在与环境的对抗中获得了个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外,其他人则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丧失勇气和朝气。当时有一部分人的确是渴望住在一个郊区,过着一种舒适安宁的真正是享受的生活,而这种想法无疑是当时美国勇敢的革命精神的背叛。为什么这条路叫做revolutionary road而不是淘金路啊幸福路什么的,其实是有很深的一层含义的,它既可以理解为“提醒人们50年代的革命之路已经结束了”,同时revolutionary有“创新的”的意思,这也可以说想表达创新的,富有革命性的路到底有多难走。
就像是john说的那句"the nice young wheelers on revolutionary road""the nice young revolutionries on wheeler road ",一语道地。
2.影片的深度超乎想象。
我可以从两性的角度分析,那我多少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出轨,就像是frank说的那样,只是a simple case of wanting be a man,又或者是像april说的那样,wanted in,or out。出轨更多的并不是我已经不爱你了,而是我爱你可是我们之间产生了问题没办法解决,于是我创造出一种转移问题的办法,让自己躲到另一个怀抱里,或者给自己制造麻烦,让自己不再烦恼现在的这个问题。
从他们的邻居milly和shep,房屋经纪人helen和他的丈夫howard,他们的儿子john,同事fellas等,我觉得就像是鲁迅《藤野先生》里提到的那一种“看客”的再现。在影片中映射出来关于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系,很悲哀。没有一个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没有一个真心交往的人。人的喜好变化如此迅捷,之前还是这么的亲密,下一秒这种“友谊”就成为一种餐桌上的gossip。引人心寒却无能为力。
从shep对april这种错误的爱等等的这些不同细节进行玩味分析你会发现你感悟了更多那些没有被台面化的东西。
3.影片中两位演员表现出色并且旗鼓相当难分高下,我一直对片中的好几个场景回味不已,像是那个原作者本来就认为在影片前半段他们两人在餐桌上喝酒聊天的场景是他写过最好的场景,“我一直觉得他很温暖”。在这之前,两个人的心从来没有如此的接近过,他们深情的说“i love you”你一点都不觉得侨情。
你还记得frank是怎么和maureen说他小时候生日的故事么?他说要告诉她what‘s a real joke。然后他说了一段我觉得很心酸的话。
——“no,not really.
i used to sit there,and think,
'i hopes to Crisit i donn't end up like you.'
now here i am,a 30-year old KNOX man,
can you beat that?”
一脸落寞。
还有他在和maureen第一次偷情后回家的那种心虚的表情,之后流露出来的那种内疚自责,淋漓尽致表现了人物个性。还有他们那些如同暴风雨一般迅猛而又激烈的争执,两人之前的那种温馨的日子,神采飞扬的神情等等,人物的情绪被拿捻的刚刚好,没有过分表现,也没有丝毫底气不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物形象饱满的frank和april,一个曾经雄心勃勃想要真正的活着去感受世界却没有把梦想付诸于行动的懦弱的frank,一个内心不甘平庸极力想要摆脱现状却又力不从心固执的april。
我就像是那样的april,同时我又是frank。
不甘平庸,雄心勃勃,不敢面对失败,执拗,懦弱
4.设定了的场景巧妙适宜,真正做到没有浪费一帧一格。配乐符合影片氛围讲故事衬托的很好。而且故事讲述的节奏紧凑,以一种人物情绪高低波动的数轴线让听故事的我们随之缓缓情绪饱满,在影片的最后,frank疯狂的跑着,跑着跑着,被那背景音乐一烘托我当时就有种我也想去跑几圈发泄的感觉。
还有那个howard关掉助听器的那个行动,天啊,那正是我当时就想做的,关掉音响!
我猜测这部《revolutionary road》最少将获得4项奥斯卡提名,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表演(男女不确定)与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导演。可是最终能不能拿到金人很难说的,不过最起码这片子走的路线还是很合奥斯卡评委的胃口的,文艺片。再加上5次奥斯卡提名,的凯特·温莱斯特,3次奥斯卡提名的莱昂列多·迪卡普里奥,执导获得5项奥斯卡的《美国美人》的山姆·门德斯这样引人注目的组合,我知道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好吧,结果我错了..)
真喜欢这句。
“everything's kinda going out of focus.”
P.S:(20090103 23:25)
呃..当时看完了心头一热就上网打打打..敲完也没细看就上传了..发现有很多错字..改正了..
这部电影就像是在给我敲钟,告诉我要坚持啊不要怕啊,我也可以拉着这部电影和内心懦弱的自己说,你看啊,你要是老是瞻前顾后的你最后就会把自己逼到和april那样啊..要坚定啊没什么你做不到的..然后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就真的能触摸到梦想一样。
最近很羡慕那些可以脑子一热就义无反顾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的那一种人。很羡慕。觉得我活的真他妈的累啊那么小心翼翼。
以前老师教的“三思而后行”真他妈的歪理,它把我死死的捆在了绝境里,无法自拔。
4 ) 生活在别处
不久前,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和我聊到中国的“剩女”现象。她居然在专门研究这个话题,访谈了很多人家。连她这个老外都注意到,“剩女”问题,很多是父母逼出来的。父母怕自己的女儿嫁不掉,或是儿子娶不成亲,所以四处张罗。
这又何苦?亨利·大卫·梭罗曾言:大部分人过着默默而绝望的生活,带着心中尚存的歌谣,走进坟墓。(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and go to the grave with the song still in them.) 默默而绝望的婚姻,可能比当剩女打光棍更为惨烈。
这种绝望,有时候是会造成悲剧的。青年演员白静,被丈夫扎死,其夫随后自杀。 此后,我们州一个在外人看来是模范夫妻的家庭里,29岁丈夫杀死了妻子和女儿,自己跑到拉斯维加斯一旅馆自杀身亡。
《革命之歌》就好比是用故事的方式,重述了梭罗的那句话。当初在《泰坦尼克号》里完美搭档凯特·温斯莱特和里昂纳多·迪卡皮奥即便双双幸存,如愿配对,婚后是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革命之歌》仿佛就是《泰坦尼克号》改变了结局后的续集。我在微博上建议未婚青年不要看,这跟少不看水浒一个道理 —— 不要年纪轻轻,就被这样的作品看得失去志气,怀疑爱情,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还未登台,就颓然离场。有朋友回复,建议已婚青年也不要看。七年之痒、危机四伏的中年夫妇更不要去看,否则更会怀疑人生。
这样一来,此片的目标观众是把女儿、儿子急着往婚姻里头赶的老头老太。真的,好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婚姻的恐怖片。真正的恐怖片发生地不是在古堡或是森林,而是在你熟悉的环境里,好叫你去对号入座。片中的弗兰克和爱波的生活让很多人看了不寒而栗:他们是一中产,有两个孩子,住在郊区一个漂亮的房子里。他们的家在一个叫 “革命之路”的街道上,生活平静得一趟死水。当年《泰坦尼克》里的美女已经成了黄脸婆,她想当演员的梦想破灭了,做着家庭主妇。丈夫做着一份自己不大喜欢的销售工作,其实也不过是接父亲的班,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一天,爱波突然想起丈夫参战时曾经喜欢的巴黎,于是突发奇想,说动丈夫准备一家一起搬去巴黎。
孰料生活充满讽刺,就在弗兰克准备辞职的时候,有人看出了他的能耐,给了他一份更为吸引人的工作。他动心了,找借口不去巴黎了。薪水多了,但不过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过绝望的生活。
除了婚姻之外,更可怕的,是电影搅动了人灵魂最深的幽暗: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片子中的爱波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女儿,事实上也未必喜欢自己的儿子,孩子似乎只是一种累赘。周国平作品《妞妞》中说过的一些父母,生孩子不过是给自己投资,这种人是不配当父母的。电影中的弗兰克说爱波不过是“女人的空壳”。只不过如此空壳一样的父母,有一些还不承认自己内心深处对子女、或是个别子女的冷漠,而试图将其转嫁到他人身上,好叫他人代他受过,把他的内疚感打发掉。把账算到他人头上,会让他们得到片刻的平安。假如没有了爱,仅仅靠内疚、责任这些东西来经营的婚姻家庭,实在不如独善其身。
诚然,人生的繁华会退去,归入恒久忍耐。这时候的婚姻兵分两路,一路是认命,不再过多言语,接受自己得到的一切,并试图把对方变成自己的朋友。我在美国看到很多老夫妻,号称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我们中国人说的“老伴”,这也不错。片中爱波和弗兰克夫妇的好友米利夫妇,最终就这样对生活妥协。而带助听器的老夫妇,应对的方法是关掉助听器,拒绝聆听,等于是过一天是一天。美国好多中国夫妇,好不容易熬到绿卡之后,发现所谓的美国梦其实一无所有,无法继续面对再无指望的生活,于是一方离开,去海归。名义上有很多是事业发展,但恕我像片中约翰那样直言,很多人其实是要逃避无奈、无趣的生活。这倒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说不定鲍威尔将军并不是开玩笑。他说他和老妻之所以婚姻能保持快五十年,关键是他长期在外。距离好歹还能保持一点温情。
另一路,则陷入慢性的相互毁灭,这才是更要命的下场。很多人把这种绝望,轻描淡写地说成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片中有个高智商的数学博士 —— 疯子约翰,一语道破天机:空洞的生活很多人都可以承受,但是直面绝望,真得有种的人才能做到。或许这个疯子是平庸世道上唯一的清醒之人,他本来看到了这对夫妇的卓尔不群,打破中产阶层对于幸福人生的各种迂腐界定。无奈最终弗兰克打了退堂鼓,这连疯子都承受不了,崩溃了。疯子大不了回精神病院。而爱波面对的,则是走也不能走,留也不能留的无边的绝望。
小说或者电影有时候就这么可怕,它们不提供答案:我们只是被带到这绝望的边缘,听着相互回应的一代一代的叹息。
5 ) 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前两天看了《革命之路》,看之前对本片期望很高,看了之后有一点点失望,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看完萨姆•门德斯导演的《毁灭之路》之后基本上也是这样的感觉——这两部应该也算是好电影了,只是和他的银幕处女作《美国美人》相比还是差太多了。
当凯特•温特莱特一出场,我在心里暗暗感慨:时光真残忍啊时光真残忍,原来这是一多迷人的性感大妞儿啊,曾经少女般的娇媚,以及那一身丰腴的好肉,仅仅过了十年,就几乎全没了。
说回到《革命之路》这部片子,我之所以对这部电影失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它的很多情节和细节都太生硬了,感觉它是为了要有冲突而不断制造冲突,所以男女主人公的飚戏虽然看上去挺过瘾,但如果回味一下,还是觉得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有一点点苍白,有一点点无力。
如果说本片中有什么让我深感认同的地方,那就是本片揭示了庸常生活在扼杀一个普通人的梦想的时候,那可真是毫不手软,而且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它在扼杀的时候绝对不会如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般痛快,而是一个如钝刀割肉般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过程。
于是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事不断发生:那些神采飞扬的男孩慢慢地变成了灰头土脸的鸡贼,那些眼神灵动的女孩慢慢地变成了眼神呆滞的抠逼……
我经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做一个追梦者更痛苦,还是做一个鸡贼或抠逼更痛苦?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追梦太痛苦了,但如果仔细想想,他们真的曾经迈出过追梦的第一步吗?根本就没有——而这也让我想起我在柴静的博客里看到她引的张越评价《阿甘正传》男主人公的一段话:“阿甘就是看到一个目标就走过去了,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订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他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这段话我之所以一直都记得,就是因为我发现有些时候我也是“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结果真的是哪儿都没到达。而在另外一些时候,我决定放手一搏去做一件事,我就想着不管多难一定要把它搞定——做的时候发现的确是很难,但我咬牙坚持,最后还真就把这件事给搞定了。
前几天和我弟弟聊天,我跟弟弟说了我的上述想法,并对他说了拿破仑说的一句话:“先投入战斗,再去想解决的办法。”弟弟听了之后说工作之后发现还真就是这样,没做之前想再多也没用,只有开始做了,才能把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掉。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另外一句很著名的话,和拿破仑的那句话基本上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想《革命之路》男女主人公的梦想之所以胎死腹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追梦的困难想得太充分了,另外庸常生活的控制力实在太大了,这使得他们还没来得及真正迈出追梦的第一步,悲剧就发生了。假如他们真的不顾一切一起去了巴黎,开始走一段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革命之路”,并且在革命中学习革命,那么无论结局如何,他们一定能拥有一段值得日后反复追忆的美丽时光。当然,现在再谈这样的“假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但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还来得及,因为我们还很年轻,假如我们愿意迈出第一步,那我们就有可能拥有一种鸡贼们和抠逼们想都不敢想的人生,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6 ) 交流的无用性----《革命之路》
Sam Mendes在经历了不太成功的怀旧黑帮和中东版全金属外壳之后,再一次直面中年危机和婚姻问题。有人说《革命之路》就好比《泰坦尼克》中的Jack和Rose在现实中生活,从而将曾经美好的爱情和梦想一点一点的摧毁的过程。然而,故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并不是关于梦想被现实泯灭的悲剧。《革命之路》中的悲剧并不是现实的问题,而恰恰是夫妻两人内在的对梦想的一种幻想。然而,当Leonard饰演的丈夫在现实工作用渐渐将梦想转变成事业上的成功的时候,困在生活中的Kate饰演的Hosewife却希望能够挣脱所有的束缚展开另外一种生活。
因此,夫妻两人性格的强势和期望的差异造成了悲剧的产生。不仅如此,导演试图在通过两位主演充满激情,甚至有些过火的表演中寻找某种潜在的,非个性化的因素,这种因素并不仅仅是男女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别,而是一种更加普遍性的共同点。面对“生活在巴黎”这个不切实际的狂想,Frank曾经欣然同意,并向邻居、同事和朋友宣布放弃工作的意图,然而当一个晋升机会出现的时候,他面对现实生活/物质生活所展现的巨大诱惑力和稳定感,不得不选择放弃原有的想法,这是自私的表现,是丈夫为了自己而谋划更卓越的未来。然而生活在梦想中的妻子,却始终执着于那个充满孩子气的想法。不能否认,这个“放弃一切,远赴巴黎,重新生活”的想法确实不够成熟,也许这和妻子始终安于家庭,时而参加话剧演出的身份有关。她没有切身体会到进入社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压力,以及需要面对的阻挠。她所执着的幻想,是她自我释放的最后机会,她是自私的,因此她甚至选择杀死腹中的胎儿。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承担着婚姻责任的夫妻也并不例外。April曾对Frank说“你只是让我陷入生活的圈套,让我感受你所让我感受的”,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依靠婚姻相依为命的夫妻,每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够为了自己而活。
但是,如果你认为Sam Mendes通过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说明人在婚姻中所展现的自私性,那么你就将错过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在April由于自行堕胎而去世之后,Frank离开了Revolutionary Road,接着则是描写两个邻居对待Weels一家的看法。当那个需要助听器才能听到妻子讲话的老人渐渐关掉了助听器,而远离妻子的夸夸其谈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导演试图在影片中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交流或者语言的不可靠性。回想电影刚刚开始,Frank开车带April回家,停在半路而发生争执;还有电影高潮部分,Frank总是试图通过talk解决问题,而April则始终期望他能够leave her alone。当人们期望拯救自己的婚姻的时候,总是试图通过交流的途径发现问题的所在。然而,《革命之路》则否定了交流的意义,当两个人无法在一段婚姻中做出牺牲而达成某种平衡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希望两个人的生活能够按照一个人的意愿发展的时候,交流只能够变成辩解和争执,语言只能够成为自私的各种借口和责备。因此,与其争吵不休,不如冷静一下,选择彼此想要的生活。于是,April冷静的思考之后,转天早晨可以平静的面对丈夫,做出自己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最终以死亡为终结。
7 ) 回到巴黎
巴黎是全世界人民的故乡。
以前我曾暗下决心,地图上的其它地方我可以跟别人去,只有巴黎,必须和“真爱”同去。后来有一段时间当我对“真爱”这件事的信念动摇之后,又暗下决心,这辈子要周游世界,但不去巴黎。巴黎,多么浪漫的城市,它早就不再是名词而变成了形容词,它早就不再是一个词汇而变成了一道命令。没有沉浸在爱河中的人,不配去巴黎。
我想Sam Mendes跟我一样有巴黎情结,所以他拍了一个电影《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也是最近我看过的最糟的电影。情节是这样的:家庭妇女艾普若和中产职员弗朗克,在50年代纽约郊区过着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男的每天戴着小圆礼帽去上班,女的每天从窗口看两个孩子嬉戏。但,生活在这个美国梦里,他们觉得窒息。男的痛恨自己机械的职员工作,因为他只是漂浮在大街上无数小圆礼帽中的一个。女的则憎恶自己行尸走肉的主妇角色,因为她家窗口只是无数郊区窗口中的一个。总之,他们恐惧自己正在变成——也许从来只是——“他们中的一个”。
于是他们想到了巴黎。
主要是艾普若想到了巴黎。巴黎!她滔滔不绝地对弗朗克说,巴黎!如果我们搬到巴黎,生活就不会这么窒息!赶紧辞职吧!我可以在巴黎找个职员工作养活你!我们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改变这一切还来得及!
于是他们开始畅想巴黎的新生活,开始打点行李通知亲友。然后弗朗克突然得知他会被升职加薪,于是他就动摇了,然后凯特就愤怒了,愤怒得偷偷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了并大出血死掉了。然后没有人,没有任何人,去了巴黎。
巴黎,这个中产阶级反抗自身的革命灯塔,在弗朗克的叛变行径中熄灭了。
我不得不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几度想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和歇斯底里的艾普若辩论。我想说一个人的幸福感怎么可能取决于他居住的城市它只能来自于你的内心;我想说在巴黎做文秘怎么就成了人性解放之通途了呢;我想说明明是逃避自我怎么就成了追求梦想了呢;我想说你不要折磨可怜的弗朗克了他已经说了如果他有个什么特长也许会去孤注一掷地开发它但问题是他并没有;我想说到底是巴黎的什么可以让你实现人生的价值呢是艾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还是香榭里大街还是凯旋门?
等等,等等,这时候我听见导演语重心长地加入我的假想辩论:在这部作品中,巴黎仅仅是一个比喻,它指的是一个人追求梦想的勇气。
那么,如果一个人有勇气但是没有梦想呢?如果“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从来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仅仅是因为他内心缺乏使命或者缺乏实现这种使命的才华呢?就是说——我知道这听上去很残忍——如果并不是每一个躯体里都有一个叫做灵魂的东西呢?
导演试图把故事构架成艾普若的勇气和弗朗克的懦弱之间的冲突,但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我想弗朗克不仅仅是贪图安逸,他害怕自己勇敢地放弃一切去探索内心的时候,会惊恐地发现里面其实空无一物。放弃并不难,关键是for what。历史上的革命之所以成功地吸引了那么多地主的儿子、乡绅的女儿、资本家的孙女、旧官僚的孙子,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激发了放弃的勇气,而是它解决了for what这个重大课题。它提到了解放,提到了平等,提到生产关系改造,提到了物质极大丰富,提到了桃花盛开的地方。在想象的地图上,它清清楚楚地标识出了巴黎。
于是,和弗朗克不同,地主的儿子乡绅的女儿资本家的孙女旧官僚的孙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走啊走,找啊找,翻遍了整个地球,但始终没有找到巴黎。
郑钧写过一首歌叫《回到拉萨》。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是“回到”拉萨——难道郑先生过去跟拉萨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按照《革命之路》的逻辑,过去和拉萨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和你的梦想有关系的,和你所想象的自己有关系的,才是你的故乡。
在选角上暗示是对于泰坦尼克号的一种暗讽 结尾很能够看出耶茨的调调 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空虚的表象 是由一群“不同”的人们看穿的 珊农演的疯子 自始至终维持观点上的统一 而如果用理性的观点来看待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雷的计划 风险自不必提 甚至可分析出凯特悲剧的一系列心因 另一面想 却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兴。
she is a man
He fucked a girl, and she fucked a man. They loved each other, and they hurted each other. Being happy needs to fool and blind yourself, do you wanna to die or live in a whole big li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我们拒绝“生活在别处”,我们又拒绝“生活在此处”;我们拒绝落空,我们又拒绝尝试;我们拒绝放弃,我们又拒绝责任;我们拒绝对话,我们又拒绝正视;我们拒绝别人,我们也拒绝自己。我们拥有生命,我们拥有工作,我们拥有爱情,我们拥有一个“目的地”,但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都突然想不起这些事情的意义。就在此时,你问我为何不说话,我看着你,不知道如何回应。
夫妻、情侣请谨慎观看
话要对那个愿意听又听得懂你的人说才有用
得用多少无脑喜剧才能冲淡它带来的压抑和无望啊!!!!我要看部长换换脑子!!
莱昂纳多还是很傻逼,kate winslet真是从the reader才开始发现她演技很棒
十一年后的杰克和露丝啊...如果杰克那时候没有挂在海里的话...现在他和露丝会不会是这样呢...?...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十年间两位主角的演技进步不少啊...但依然还是那么有火花...他们两位之间的彪戏让人看的非常过瘾...邻居还有神经病人等配角的表演也可以用精彩来形容...故事来说依然是Sam Mendes先生中意的那种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调调...说实话...有点审美疲劳...而且这部节奏也稍显拖沓...最重要的是我并不是太喜欢片中人物的价值倾向...
看到谁给了一句评论:“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大概就是我自己的理解了,婚姻的革命能否胜利,就看你怎么去承受与忍让。但要记住: everyday is another day !
恐怖片
这不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但却是我恋爱中每感悲伤失落彷徨的时候第一时间浮现在脑子里的电影。它告诉我生活不是两个人的扶持相爱,而是真正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是从里到外的自私残忍,是这么靠近这么靠近,都不能完全拥有对方的一种深深地绝望和无奈,在夜半透着冷,让人寒心刺骨。
原来只有疯子才能说出我们的真心话
1、女性对生活的触觉敏锐感是无法逃避亦无法说服的,对日复一日生活的视而不见最终只会窒息自己;2、巴黎的梦是一个变化,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改变上时,坚韧又脆弱;3、kate演得真好,女性在追求幸福中左顾右盼直至不自由毋宁死;4、帅哥为什么要放弃做偶像派?5、结局很小说,很喜欢,后来发现真的是小说改编;6、描述的并非现代吧,然而这种桎梏却生生世世繁衍下去;7、有这样的妻子多幸福吧,因她心灵从未干涸;8、男人真的是鲁莽又不知足的动物么?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性
你无法不去想,10年以后,Jack和Rose过上如此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电影平淡如水,透露的却是刀刃般的锋利。中年发福的小李子和消瘦迟暮的温丝莱特,奉献了两次极致的争吵,看两位飚戏简直爽得不行。婚姻的本质触目惊心,两个人不断地互相折磨争吵,暗涌下脉脉温情都殆尽,最后人工堕胎简直给婚姻判死刑。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痛苦与挣扎。比大刀阔斧改变生活更需要勇气的,是接受日复一日的平淡,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
【在女主和疯PHD身上看到自己。【结尾太狠了——deaf husband lives longer.“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TALK在各执一词时便是争吵。【巴黎,也TMD一样。无处可逃。
現實,夢想,現實,夢想... 我第一眼看見你,便知道你與眾不同。問題是,像你這麼不安份的理想主義者,要麼癲狂,要麼死去,要麼痛苦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