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来自山东的叔侄俩叶振云和叶川,结伴来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花花世界”广州,在火车上相遇了同乡女大学生刘芳为开头。在三人一次次的不期而遇中,上演了一段在理想和情感之间徘徊的青春修炼曲。然而就在此时,香港商人李想的出现,又将这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推向另一个高潮。
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面临各种命运考验的同时,还背负着自身对于人生未来的迷茫和追求。他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一场跨度30年的恋曲相伴着一条充满荆棘挑战的创业之路,在电影诗歌般的叙事结构中,显得更加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1987讲述了农民工去广州打工依靠运气和努力创业成功的故事,伴以木讷男主与女主青涩的爱情。这个故事缓缓道来,电影结构工整,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居然还获得了今年的网络视听大奖,编剧大奖。可见本片非常符合当下的小正大的网络电影要求。看完能够给人一些思考,也算是今年为数不多的能够给人深刻印象的网络作品。
虽然还是在道具,剧情上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从国产电影今年整体低迷的质量来说,本片无疑还是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网络大电影不是只有妖魔鬼怪、怪力乱神、不知所云的情色擦边球,也有能够愿意好好讲故事的导演剧组。
希望余导再接再厉,不断提高水平,作品越来越好看。
看了所有评论,没人细说这个李先生,那么以我的观点来说一下。先别急着和我杠精或者反感的思维来看,看完再说。 对于这个李先生,从感情上来说是没有道德观点的。人家两个人明眼人一看就是感情挺好的。他来乱插插什么?好女人多着呢,是不是看见了好的就想抢过来?他聪明之处在于用脑子抢,送温暖之类的活动。也许有人想说,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为什么不能去表达一下呢? 何况人家并没有结婚呀,为什么不可以有追求的权利? 我想说的是,如果按这个理论上说结婚还能离婚呢是吧,人家感情好还能让人家破裂了。然后再和我感情好呢对不对? 喜欢一个人的确可以做些某方面的表示及表达。但前面人家已经明确拒绝了呀,拒绝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李先生不够优秀。而是别人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 但是李先生并没有放弃,最后追到是承诺若干条件用物质硬是引诱了她。没想到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白白当上了便宜爹。苦了自己一辈子,纠结了自己一辈子。最后养的女儿还要认别人爹。拜托,如果当初喜欢归喜欢,有点道德心。自己直接放弃了,因为没有发生感情及进一步的发展,若干年后最多也就是感慨当年自己很对眼一个姑娘,只是可惜人家有男朋友罢了。 那么自己这样优秀找个好妻子真不是难事吧? 但是因为自己的感情道德观,留住了人留不住心,害了自己喜欢的女人一辈子。还有这女人男朋友一辈子。 这都不算主要的,关键是更害了自己一辈子! 影片结束时的对话,也算是得到抢别人女朋友的报应了。 好了我说完了,三观不合的可以开喷了。
我再补充一下 参考王宝强 马蓉和宋喆最开始的关系
这是一部虚幻的电影,1987的广州根本不是那样的,因为我差不多也是主角那个年龄那个时候来广州的,场景设计是那么回事,但人物却不是当时那么回事:
1、广州当时视外地人均为北方佬,“捞仔”、“捞妹”叫得可欢了,大概十年前开始,公开场合就很少这样叫了,应该是粤语日渐式微;我和我的太太相识在1995年,96年结婚,她是广州人,又是大学生,当时找外地人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所以振云和芳子设计成外地人/同乡也有合理成分,但那个时候大学生并不少,因为工作不包分配,外地的女大学生来广州大把,直接招进来?那时,广州落户并没有放开,所以,广州本地的招工、招干指标只是落在广州人身上,我太太就属于这种。
2、夏天自焚更是匪夷所思,为什么这样呢?当时的广州的国营服装厂,不可能那么寒酸,夏天本身就是该厂的劳资科长,要赚钱在当时很容易,也用不着因为老爸贪了100万,就如何如何,一则这条数在当时几乎是天文数字,而且这个工厂是做外销的,这一块不是那么好贪;夏天毕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不会因为所谓的农民工超越了自己,就悔恨自燃,反而,因为本地人与外乡人本身的心灵深处的对立关系,这两类人在当时发生深层次交集的状况并不多;夏天也犯不着计较这些得失,因为他作为广州仔在当时很容易东山再起的。
3、关于BB机、手机的问题,大概在95、96年广州还流行中文BB机,但手机已经不是高攀不起的东西了,87年,少数人有BB机,90年左右砖头式的“大哥大”也有了,这些在电影中基本上对得上号,但问题来了,振云在山东老家和芳子通手机时,说到香港都回归了,然后没多久,李先生带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出现,这些都说明芳子是在香港回归之前拿“单程证”去了香港,当时拿此证除了特例(如国安)那只有结婚了,所以李先生说根本没结婚估计是指没有性关系,精神柏拉图之类。
4、又说回上面的话题,当时去香港通常是持“双程证”,我“有幸”在1992年去了趟香港,见识了香港人在英国人的统治下的唯唯诺诺。那时候别说去香港,外地人去深圳都要证,否则抓到后就送去东莞的樟木头;广州的沙河收容站非常出名的,我当时常去,500元捞一个人,算是“辛德勒”之类的人;孙正刚事件发生在2003年,可想而知1987外地人在广州生存是什么状况;所以,振云不可能和芳子在90年初一起去香港,那不是李先生发张“邀请函”就了事,滞留不归怎么办?问题是谁?那家部门盖章许可振云出去呢?
5、振云不知道凭什么回到了这原来的工厂,厂长、夏天都凭空消失了,芳子已经是副厂长了,工厂可是国营的,是“公私合营”吗?有此必要吗?这个导演想当然了。从时间上看,1987、叶川信中说分别有两年多了,这应该是1990-1991年,叶川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死的,振云回到原来的工厂也是那个时候,与芳子若即若离也开始在这个时候。爸爸因叶川的死而怪芳子,够牵强;前面设计的爸爸胆小懦弱,但后来对帮他和他的儿子的“恩人”芳子却怪了起来,编剧非要制造隔阂出来。
6、八、九十年代,孔雀东南飞的人太多,仅从“金钱”的角度而言,许多人成功了;但那个时候,没有广州户口的人振云与有广州户口的人芳子的有可能的恋爱、结婚,仅仅局限在电影中,因为他们分属于两个“阶层”,当时,小孩的户口随母,就是政府层面上认为有广州户口的女人是不会找没户口的男的,其实,集体户口的芳子没有房开一张结婚证明都很难。
7、确有必要说说当时的香港人,通常是高高在上的,来大陆从来是泡妞的,与台湾人的区别是相对而言比较大方,但对芳子,已经是一家国营服装厂的副厂长,需不需要因为“钱的问题”委身于人?她离开了,工厂怎么办?香港回归之前,没听说内地学生也就是像芳子的弟弟居然可以到香港上大学,还有奖学金?
8、电影中的缝纫设备好像一直用家用的,当时珠江边大楼上就有“华南缝纫机”的巨幅广告,当时的服装厂一直都是内、外销一起做,要知道,广州最早就是服装批发市场出名的;另外,制版技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并非一个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还有,漂亮的香港年轻靓女来广州的不多,更不会对想偷艺的呆头呆脑的搬运工振云看上一眼的,居然芳子还吃醋了。
9、拉拉扯扯说了一堆,1987演的最好的也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的就是芳子了,她那个扮相,真的就是那个时代,但后面就一般了,因为剧情不真实,人物也就漂渺了。
10、又说到烧工厂,更扯了,一家国营服装厂没有保安,没有消防灭火器,芳子接完电话,还有时间来使劲拽振云一把,这个时候,工厂究竟是谁的?烧了,也没事,很快又开了,知不知道,这家工厂即使破产了,工厂的厂房的土地价值多少?
11、当然,年轻人喜欢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其中的爱情故事,或者说够励志,其实,在那个时代,你只要敢来广州打工,努力10、20年基本上都混成人模狗样了,今天,仍然是这个道理。还有,人其实在广州30年,也不至于像振云、李先生(广东一般叫“李生”)那样老态龙钟,岁月没有那么沧桑。
12、最后,还得感谢导演、编剧让大家关注了那个“久远”的黄金时代,但希望还有类似的影片时,多些真实,少些想当然。
单纯绝对直男的叶振云,因为那股傻劲儿被美丽的女大学生刘芳喜欢了,简直是走了狗屎运了,但却因为他的怂与不主动失去了她;她进他不动,当她离他只有一步时,她回头了,遗憾吗?的确遗憾,只有女的勇敢不够的!后来,男一生未娶,深情吗?谁能说不深情,但明明本该是唯美的爱情,最后却凄美生希。也许就是人生,并不是电影,想怎么导怎么演都行,人生就是错过了就可能不再.
说道创业电影我们脑海中的景象大概是这样的
《华尔街之狼》
《中国合伙人》
《当幸福来敲门》
《社交网络》
《乔布斯》
这些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的这些创业者中大多数都是一副执着的形象。他们中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大多都是偏激且不可靠近的形象。
于是,在这些励志大片的面前,我们这些被社会磨得不剩棱角的普通则变得与成功有些遥不可及。
然而,最近即将上映的电影《那年1987》则用了另一种打开方式,告诉你就算是呆萌迷茫的普通人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电影中,从山东一路来到广州的打工仔叶振云,与他雄心勃勃的小叔比起来,似乎缺少了一份干劲和冲劲。他在父亲的压力下,干着工地搬运工的工作。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象征,一个迷茫时代的迷茫人。
然而,是时代的大环境推动着这个普通人一路往前。从一个搬运工到一家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厂拥有者,在他平淡的叙述中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然而,就是这种不知成就了后来的他,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不激进不懒散,刚刚好和时代一同成就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在创业电影中都注重表现人物本身的特质和努力,而在忽略了时代和环境的力量。
《那年1987》则尝试着走时代的路线,让主人公的成功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促成而不显得突兀。
据悉,由企鹅影视出品,冬樾影业《那年1987》将于10月26日于腾讯视频独家上映。
看完《那年1987》还挺感动的,它是一部网络大电影,整体制件水位是差点水准,缺乏电影应有的质感,这是客观存在的。
长达两个小时的体量,不急不躁地把故事讲完了。沉稳、工整,它所讲述的一个农村青年来大城市讨生活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说它传奇?一个农民能从工地开始,开办起一个服装厂当老板,这是一个相当小的概率。男主是一个傻根似的忠厚朴实型山东青年,而他遇到的贵人又实在太多,南下火车上遇到的女主,服装厂副厂长,教他手艺的师傅,甚至后来的香港老板,他遇到的人都很善良,而坏人又太无脑,太不得势,于是男主成功了。女主又一直死心踏地地爱着他。
这是一厢情愿的、理想化的、有浪漫童话色彩的社会环境,甚至是有些拉低智商的,反智的,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只能是传奇故事,逼迫自己相信就是那么巧,小概率事件发生了。
感动归感动,山东一青年农民,与叔叔喜欢同一个女生都会很拧巴别扭,又如何会终身不娶呢?香港老板哪里会安心当冤大头,新婚妻子怀了别人的孩子,还把孩子养大,资助情敌度过事业难关?完全是童话故事的逻辑嘛,殊不知人心冷暖江湖险恶。
写到这里,我起初的感动已然烟消云散,回归理智了。网大毕竟是网大,难登大雅之堂。
饶如是,还是得说句,女主真的很美,一星给女主。
剧情有时代感,生动刻画了男主叶振云所代表的那个年代的那一批由农村开始走向城市的创业者的生活历程,他们面对事业上的困难无所畏惧,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勤于学习知识和技能,勇于承担责任。在这一方面他们确实成长起来了。然而,面对爱情这个千古命题,叶振云却没有成长起来,面对才貌双全、心地善良的大学生刘芳,他有深深的自卑;面对小叔的意外离去,他有深深的内疚;面对刘芳一次次的表白,他不断回避退却,他不是不敢面对自己对刘芳的责任,他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前途的无法把控。直到最终错过了刘芳。而女主刘芳却因此成为了一个悲剧,她对爱情的追求没有错,她的执着让人心痛,她的无奈的离开更加显示了她对叶振云的感情是多么的纯洁和炙热,显示了她在爱情面前的勇敢(她一直深爱叶振云,虽然叶一直在躲闪,她对他的爱一直没有改变),当然也有深深的无奈(她不能拿刀架在叶振云脖子上让叶娶她)。刘芳是这段感情的牺牲者。
剧中女主的外形清新、靓丽,很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表演到位、接地气,很生活化,分寸感很好。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好的角色来展现才华。
1.故事是80年代的故事。道具从大外景到书,家具,城市的灯光,桥梁,房屋,都太新了,出戏。拍80年代的广州你还能在今天的广州拍?2.导演对于电影的无力掌控,往往用主人公的朗读来代替叙事,这是广播剧?
这个电影算国产电影中的泥石流了,电影本身故事设计的很好,始终在让我们寻思一个问题,叶先生和李先生谁更爱刘芳,刘芳这样对待三个人的感情是对是错?很新颖的追忆爱情电影,很文艺,很感人。
法律与媒体都未失效像童话
除了情怀以外完全配不上6.9分,人物感情行为毫无逻辑,越往后越瞎掰
也许这就是“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要克制”
女主比男主勇敢一万倍
这种文艺片,是深得我心的。到了这个年纪,大约能明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花开蒂落的。能混就混吧。
还挺温情的,能看到广州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而且细节做的也很好。
过年陪爸妈看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没有预想中的尔虞我诈叔侄反目中途黑化,男主说是赶上了风口,更多的是女主帮着推了一把。故事简单,线条化,纯爱,有点过于美好了。
和在广东生活过的某些小朋友一起看的电影。
是讲爱情,想结合时代的洪流,然而起承转合的逻辑有些牵强;男主角的人设又太过单一愚蠢,唯一的看点是女演员不做作的表演
拍得挺不错啊,难得难得
蹭老婆的腾讯VIP看的,从立意到内容都很平庸。
太假了,为了拉长叙事,设立了完全不合逻辑的人物性格。
爱情是美好的,失去了注定只能在回忆中回味
359
豆瓣上的文青们醒醒吧。再给这种狗血电影打高分,那就真的该好好读读书了。。。
时间是混乱的,开始跑船这些年就过了3年到90年,后来95年到98年,电话里说7年没有联系了,而最后2018年算起来他们也不过50岁,演的跟七老八十的。关键是这段爱情根本不算什么很大的阻碍,非要互相伤害,是不是有病!男主这个身高和颜值也是醉了。
真是毁了我对八九十年代的美好幻想 以及这都是神马三观……
男主角太木了,不喜欢,可怜了港商,女主也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