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 时间只有八小时,武器弹药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如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 这一次两 个少年为救1600个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宁死!
Vol36,《1917》,由萨姆·门德斯执导,罗杰·狄金斯担任摄影的一战题材电影。
在竞争激烈的颁奖季里,这部《1917》无疑是除去《寄生虫》外的最大黑马:不仅在多个奖项评选中饱受影评人的青睐,更是在第七十七届金球奖上爆冷拿下“最佳剧情片”与“最佳导演”,并收获10项奥斯卡提名。而本片与另一大热门种子《寄生虫》,到底谁能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桂冠,已成为众多影迷的重点争论话题。
《1917》也是导演萨姆·门德斯与摄影罗杰·狄金斯的大银幕第四次合作(之前两人曾合作拍摄《锅盖头》《革命之路》《007:大破天幕杀机》),而这一次两人更是共同尝试用“伪·一镜到底”的形式去拍摄一部战争电影。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式不仅是主创人员对于战争电影的一次开拓实验,更是好莱坞在技术上宣示自己霸权地位的最佳证明。当然,这种在介质上过分接近“游戏”的试探也的确触碰到了许多影迷的底线,关于《1917》的好与坏仍不能简单给出结论,但毫无疑问,“电影”也好,“游戏”也好,“主题乐园”也罢,在如此的差异面前,《1917》仍然值得我们去讨论。
@幻,7/10分
一部技术极强但是内在情感匮乏的“好看”电影,相比dunkirk更加注重于临场感却缺少了至关重要的感情联系,几个支线的安排也稍微刻意。最值得赞美的还是摄影和production design,灵动的镜头设计和煞费苦心的场景交相辉映,渐入佳境,在夜幕降临时创造出了一种残酷的美感。观影过程还是很享受的,可惜现在这情况很难在大银幕上欣赏了。
@老滚,7/10分
成也长镜头,败也长镜头,成在充分逼近主角的镜头给观众一个未知的战争场面,让人能够尽可能的去感受小兵的无助,也就是战争片很需要的沉浸感,败在全程长镜头的设计让前面一半时间都是简单的跟随,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情况下,还让大多数时间浪费在了普通的走路上,也打破了所谓的沉浸感,同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聚焦于人物的其他方面,让人物的行为变得单一。但后半段实在是太好了,不管是信号弹光芒下的废墟,还是雪白色战壕上的奔跑,都太好了,至少我觉得这片还是很优秀的。
@chaos,7/10分
看的杜比,前半小时确实发困了,中后半段渐入佳境。从第三个长镜开始:黑暗里火光和阴影重叠起落,在废墟中穿梭奔跑的“人”,达到了一种最纯粹的情感撞击。可不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镜头持续时间都太短,刚激动起来就又终止了,不能形成一种连续的洞穿力。但随后(特别是跃入水中那一段)的戏我都非常喜欢。或许可以戏称为游戏人称的冒险故事。跟随镜头最后完成的是什么呢?不是伟大,不是超脱,只是失落和疲惫,亦如他最后在树下缓缓阖上的眼。强烈建议观看大银幕。
@香香菲舞,8/10分
在一战百年之后陆续出现的纪念电影中,本片也算是利用技术为自己造就了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口碑。当然,几十个长镜头做出的一镜到底是最大噱头,无论拍摄、调度、神剪辑,都堪称一流的技术水平。因此,电影造就出的主角跟拍视角,也同时具有了电玩通关的体验感,尤其是为了制造一镜感而设计的众多转场文戏,失去了传统剧情片的电影节奏,但也突显了战争时代人人皆为过客的悲壮感。说回伪一镜到底,其实相当考验摄影和剪辑,如果做得好,会带来更具特色的观影体验,比如前几年的获奖代表《鸟人》,和这几年的娱乐代表《摄影机不要停》,对于前者,更希望今后可以在大银幕再看一次。
@和光同尘,7/10分
失真状态下的镜头游走,跟随着主角游览战争一角,因此剧情和叙事的弱点也就被所有漂亮的镜头所掩盖 ,因此也更像工业制品。
@爆肝羊,9/10分
Run and run and run and run. 一镜到底带来的深陷其中的代入感是最直观的感受,这种无可比拟的沉浸体验是一般运镜手法无法达到的。除了电影过半时那个长达十几秒的黑屏,其余切镜头的转场痕迹几乎都被狄金斯巧妙的规避,不易察觉。好多人对这种伪一镜到底嗤之以鼻,认为这是破坏电影感的原罪,但这种“原罪”恰巧是我爱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技术也属于电影的一部分,技术革新需要有观众接受。抛开争议不谈,狄金斯对光影的捕捉神乎其神,美得不像话,瑞思拜。
@Polaris.J,8/10分
很大胆惊险的一次尝试,门德斯很有野心和勇气,在挑战one-take challenge的同时以及快节奏的叙事中他也没有忽略细微的元素,对角色的关注不比对技术的少。
不间断的视觉效果带来虚拟现实的感觉,把观众带入战壕和角色一起执行任务,主角与不断roll back的摄像机一样,只能步履不停继续前进。
一镜的带来的效果有好有坏,但创作团队能完成这个艰巨挑战已经不可思议。私以为这个简单的单线故事非常适合以一镜的形式拍摄出来,充分表现出任务只有一次机会不能重来,清晰又合理。
整部电影很美,夜戏燃烧的建筑和炮弹礼花光影惊艳,布景精细真实,主演配角群演配乐摄影等无一不优秀。
@Stiles,7/10分
一镜到底让人无意中观察镜头的移动,狄金斯摄影依然突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创造了一种游戏式体验;显然门德斯把握住了这种体验之于观众的重要性,并在最后炮火横飞的奔跑戏中达到高潮;动的剧烈更衬托出静的凄凉,濒死士兵前的长镜头无疑是本片最具力量的场景;战地里的少女与婴儿/军营林中唱歌等片段作为人性之美的点缀恰到好处;消息传达永远赶不上前线战事的变化,下一场进攻会在何时?士兵结尾回到树下后首尾闭合,构成一种战争经历的荒诞感。
@思路乐,8/10分
被友邻的各种“非电影”短评拉低了预期,结果实际观影体验是出乎意料的好。类似于《夺魂索》那样,表面上是利用“隐藏剪切点”的技术所实现的伪·一镜到底,实则中间是有非常明显的转场,而我对电影如何在近乎“时空同步”的长镜头拍摄下完成“时间压缩”的疑问被这个简单粗暴的黑屏转场所解答了,在原有的高预期下不免有点失望。气质与《敦刻尔克》类似,但后者在时空解构和类型实验里所展现出的感官体验远比“刻意”的《1917》要优雅得多。当然,纵使其更加机械,更加僵硬,更加空洞,其工业水准的成就还是捍卫了“电影”的意义与尊严。夜幕废墟那一段,断壁残垣的投影恍惚中好似幽灵在大地穿行,罗杰·狄金斯创造出了超越《银翼杀手2049》的银幕光影时刻。
@空白岸,5/10分
黑暗中迸溅的色彩的晦明变幻与残垣断壁间忽闪的影子终于将人物与环境碰撞纠缠在了一起,他久违地卸下了肩上的摄影机(哪怕只是十分短暂地),自如地暴露在能够被检视的空间中,影像也终于找到了“运动”的意义。门德斯成功拯救了极可能沦为败笔的“梦醒时刻”。但在其他大部分时间里,摄影机都如传送带一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程式化的跟拍和景致展示,不自量力的文本自然也免不了被扼杀于移步换景的“设计感”中(倒不如像《敦刻尔克》那般做极简化处理)。人物受制于繁复无意义的机械调度中,根本无法实现心理层面的突围。故事内在驱动被镜头剥夺至虚空,立体空间被镜头拉扯为单一的线性,只剩拼命奔向下一个剪辑点的歇斯底里(所有得来不易的平稳桥段都只透出成功抵达剪辑点的庆幸)。至于临场感还是别拿来和《地心引力》相提并论了,门德斯但凡有《它在身后》一半的空间意识也不至于将某些片段拍得如此规整乏味。《1917》是一具不曾试图建构任何东西的装置艺术,“伪一镜到底”只有第一个字被彰显了意义。
@帽子里的兔子,5/10分
剧情几乎为0。废墟夜戏是全片唯一亮点:高速变化的光影为废墟笼罩上一层超现实色彩,宣告了战争本身的荒诞;这也是全片为数不多的触及心理层面的时刻。剩余的部分平淡又无趣,角色从A点到B点,中途经历一些障碍,得到一些大佬的帮助,仅此而已;大多数的时间里空间是苍白无意义的,并不与角色发生作用;长镜头纵使有狄金斯的神级摄影加持,仍是机械而赘余的。要说沉浸感,那是不存在的——视点聚焦于角色,却很少从角色出发,导致观看这部电影就真的就只是“看”而已;几处剪切点也颇为明显,破坏了节奏的流畅度。
@果樹,3/10分
比敦刻尔克差了五个绿皮书。空间场景的花式呈现并无本质意义,一镜到底除了为了制造沉浸与尝试炫技也缺少了更坚实的艺术追求的支撑,主角被游戏npc化,主线被大观园化。
@意识流螺丝刀,3/10分
太搞笑了。在中段楼房里被德国人一枪打死之后,主角想必充了不少钱,而本片在颁奖季的完胜也说明了一个永恒的道理:有钱真的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这部作品本质上是行为艺术,通过极尽荒诞的叙事与除了噱头一无所有的一镜到底描摹出了一个浮华虚妄失真的画面,它蔑视电影,蔑视艺术,蔑视战争,蔑视情感,蔑视人性,于空虚之中通过高工业水准的场景捧出了一个切实的存在---“钱” 。
@Olafisaac,2/10分
精心设计的伪长镜头在预设的轨道里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压缩,但RPG游戏般的设计以割裂的场景切换使电影成为一种失真的simulation。观众被物化为无意识群体,在密集的惊颤中失去历史性的观照。演员在控制型摄影面前被动地服务于“表演”,与观众一同被放逐。
@不ྀ死ྀ者,6/10分
害,本不该打开看实在是片荒还是点开看了...无他,将战场RPG冒险游戏搬进了电影。少数段落的惊艳蓄积了强烈的感官势能,但大多数都是精致包装下廉价运作,只是维持“游戏运行”的必经段落。越全知,越炫技,就越暴露出银幕外那放任的牵引力(展示空间的同时亦抹杀了个体与空间的纠缠,只是非个人视角的空间浸没),愈发凸显“身临其境”与“沉浸”的距离。
@┣━┳━┻━┫,6/10分
垂直行走一段可以足足撑起三星:躯体的驱动仅是大脑无意识的自觉,在生命和机械间脆弱的临界面中生出一种僵滞的自动性。全片尺度的失真都是为了这一刻。
@松野空松,4/10分
伪一镜毁了这部电影,使得电影一些情节充满不合理不说,还使得电影充满潜行射击游戏感。但是没有这个噱头,这部电影更乏善可陈。
@DoubleFeature,6/10分
闯关式的顺畅度既消解了真实困境,也折损了困境中向前的人物。对一镜到底没意见,只是觉得速度太均匀,太顺利了。
@卡佛啪啪卡夫卡,5/10分
虽然但是,我倒没有太大的恶感,只是觉得尴尬。既不愿具象也不够抽象,“失真”是可以成为优点的,大概能猜到要干嘛,只是文本要是能改编融合卡尔维诺的一些战争小说像《去指挥部》、《在路上的害怕》、《青年先锋队员在芒通》等,可能会好一点。
@身不在场,4/10分
摄影机与两个主角是战火下互不关心甚至充斥了些许敌意的对立组,唯一契合的瞬间在Scofield冒死横穿前线时发生,肉身近乎于无意识的自然行走与失真的摄影机一字前进,构造出环境人物画外三个主体的滞涉性游离状态。这是战争片里的高光时刻,可惜发生在一瞬,也仅有一瞬。
@03sanders,7/10分
观感类似于南方车站:一场在浮动不安的悸动中和影像的疏离感中夹缝求生的体验,在任何方面来看都是空洞乏味的。
@德卡的羊,4/10分
一镜到底(无论真伪)的先决条件注定了本片的视点无法展开,摄影机充当观看者的眼睛以第三人的姿态参与这场战线穿越,但本片并不似《鸟人》,《1917》拒绝被凝视。大量的开阔空间下,视线的封闭与线性的行动、有序登场的“难题”和装置,都扩张了电影的RPG游戏感,但问题又在于,它也做不到游戏的沉浸与体验(只能被观看,不能被操纵),所以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空间。长镜头的优势-银幕内外的同步时间也被一场昼夜交替的长眠摧毁。//但回归电影本身,却也有些动人的时刻:夜戏下光与暗中的奔走、树林中的哀歌、穿越大草地。所以至少创作者们在认真的设计,工业水准斐然。
@陈纳德,6/10分
这种(伪)一镜到底的设计严重压缩空间与时间,场景和情节也因此割裂显得莫名其妙,全片的第人称三视角,局限于男主身上,浸入感还不如战地CG,忍不住地寻找剪辑点;在摄影的衬托下单薄的剧情变得更加孱弱,人物寥寥无几,主角形象更是平面化;夜幕降临,废墟与炮火中奔跑几场还不错。
@下次开船,7/10分
两封信:集体的“生存”与个体的“死亡”。烈火废墟与进攻时近乎垂直的奔跑拍得很好,电影中光线的明暗对比比较强烈。就故事本身来说还是太寡淡了,高光时刻在于主角死亡的处理,不渲染不夸张,不塑造英雄,战争中生命如草芥。但整体来看还是匠气太重,设计感太强,几个剪接点也是很明显了。后半段明显好于前半段。
@乍暖,6/10分
他的灵魂化作花瓣漂流到他身边。喜欢摄影,被红蓝两种色调的转换惊艳。最后穿越枪林弹雨的前进很有仪式感。女孩与婴儿的出现太算计了,既定结局也让人没有代入感,还有那个言之无物的伪长镜头。
@NanSLi,7/10分
视点来看的确略显单调,用摄影机的“主体”不断捕捉人物的“客体”。空间变换下的错乱时间,是瞬时的坍塌亦是逐渐的构建。战场的沉浸感给予的感官的体验是失真的,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样机械又生硬的场面调度亦是人物与空间的无限交错,是直白纯粹的观感表达。壮丽耀烁下的夜间残垣,炮火硝烟中的绵长战壕。文本过于简略是形式化与实验化的类型尝试。只是执拗的一镜到底下是无法松懈的情绪,是焦急悸动的不安思绪,是一个个空乏的躯体罢了。
仅打分:
@白日梦想家_,6/10分
@nn,8/10分
历期评分TOP5:
1.《星际探索》8.5
2.《爱尔兰人》8.4
3. 《灯塔》8.3
4. 《南方车站的聚会》《痛苦与荣耀》8.0
5.《燃烧女子的肖像》7.8
朋友们晚安,不知何时再相会。
1917年4月6日,这个初春的午后,法国前线英国皇家来福枪8团(?)的阵地后方,两个代理下士 Schofield和 Blake 晒着太阳闭目养神。 中士过来一脚踢醒Blake通知带个小弟去将军指挥所报道。指挥所派活,估计又是去后方送点文件取点给养之类的,简直比跟着连队吃土强一万倍。那还说啥了,Schofield我的老伙计,走起呗。俩人美滋滋从休整场地穿过餐车包扎所,下交通壕就往指挥所溜达。一路唠着小嗑,看着周围这帮灰头土脸的Tommy弟兄们,要多膨胀有多膨胀。
到了指挥所门口,中士说你俩挺麻利呀,咱前后脚到了,赶紧进去,首长等着呢。
进屋敬礼首长好,将军抬头就问你俩谁是Blake, 你是吧? 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先听哪个?
。。。好的?
德文郡2团(?)的Blake中尉不是你哥么?据我们所知目前他还全须全尾地活着呢。
尿性,那。。。坏消息呢?
德文郡2团通告说他们正面的德国佬溃退了,明早他们要乘胜追击包饺子。我们团部侦察机过去转了一圈发现人家Kraut其实玩的是拖刀计,大炮机枪十面埋伏全准备好了,指不定谁包谁呢。明天2团要是真傻不拉几追过去,估计以后就见不着你哥了。
草,那您赶紧下命令让他们冷静呀。
小老弟,这我能想不到么?我又不是那些只知道琢磨西装的Kingsman。我们的通讯全被德国佬监听了,他们随时会干扰甚至误导。所以只能拜托二位赶紧跑一趟2团防区,把我的亲笔命令送到他们的指挥官驴脸上校手上。来来来,看地图。你俩往西南穿过咱们这边的无人区和德国防线,再绕过这个被德国人控制的小镇,顺着这河往下走一段就到啦,十几里地,你俩目标小,picnic一样啊,对吧。
这开玩笑呢?鸟都飞不过去。。。
明早之前命令要是送不到,2团两个营1600多人包括你哥,就会像一群在教堂祷告的无辜老百姓一样,被突然跳出来的大内高手杀个干干净净,一点机会都没有。我是太了解这样的悲剧了。那个谁,给他们地图和手榴弹,赶紧上路。
出了指挥所,顺着战壕找到抱狗York问德国防线怎么走,抱狗York抱着狗说,问排长去!排长披着军大衣,问你俩过去嘎哈呀?Blake说去德文郡2团送信。排长说不要命啦?Blake说信送不到2团1600人和我哥就全没命了。Schofield说Blake说的是真的,你看我摊上这么道德绑架的差事多倒霉。排长说好吧,来潜望镜这儿。看到那俩死马了嘛?从左边过去,钻过铁丝网的小缺口就是no mans land(无人区),然后一直往对面走就到啦。picnic一样啊,对吧。来你俩带上信号枪,要是过得去,说明对面没人,给我们打个信号弹看,我好给领导汇报。去吧。
装弹上刺刀登梯子出战壕,连滚带爬就进了弹坑遍地尸横遍野的无人区。Blake跳进Schofield藏身的弹坑,说太刺激了,好几个礼拜都没人能像咱俩走出这么远。Schofield说我谢谢你,刚才给你拉铁丝网就把手扎破了,你现在一撞我,手又一把按到旁边这腐尸后背里去了,等到2团找军医截肢吧。Blake说对不住,回头我让我哥给你找个好大夫,高低把这手保住。哎前面那大爆破坑后面好像就是德国战壕了,咱们悄悄摸上去,打枪的不要。
战壕里一个人都没有,但是火盆里的碳还没烧完,说明德国人刚撤不久。接着搜索坑道,也没人,只有个大耗子在里面找食吃。俩人跟着耗子看见角落里有罐头,刚想拿几个,发现地上拉着一根弦,显然德国人走之前布置了陷阱。结果眼睁睁看着耗子撞弦引发了爆炸,一下把Schofield埋了。Blake赶紧把人刨出来,拽着往另一个出口跑,坑道就在身后跟着坍塌,最后万幸逃出生天。这个出口已经通到了战壕后方的炮兵阵地,德国人也已经废弃并撤离了。Schofield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水壶冲洗眼睛里的土,说Blake你今天可把我方死了,再往前走我怕是要没命。Blake说别介呀,来都来了,现在也没路回去了。Schofield说算了谁让lads一生一起走,你先打信号弹吧,咱们歇会儿继续。
炮兵阵地后面基本就不算军事区了,大片的草地树林,几间破农舍,院子里还有刚开花的樱树,不过德国人撤退前都给砍倒了,这不闲的么。搜索的时候,Schofield还在牛棚里发现一桶上午刚挤的牛奶,看来总算转运了,就灌了半水壶。刚才一直在战区上空浪的那两架英国飞机也有了表现机会,当着Schofield和 Blake的面干下来一架德国战斗机。被击伤的德国飞机晃晃悠悠飘向两位观众所在的牛棚,摔在面前。大发慈悲的两人把打断腿的德国飞行员从着火的残骸里救出来,Blake 让Schofield快去打点水来给伤员降温,结果Schofield一转脸的功夫,德国人掏出小刀就把Blake攮了。Schofield 两枪打死这个不要脸的,赶紧给Blake裹伤。但是这一刀扎在肝脏,血流不止,眼看是救不过来了。Blake说我不行了但是你一定得替我把信送到2团,救我哥哥呀。 Schofield一看这个情况强行镇定情绪答应了下来,并把任务和路线复述了一遍。Blake听完,原地去世。
Schofield强忍悲痛拿起将军的信,Blake的狗牌和戒指,准备独自上路。这时一支友军车队从旁边的小路开过来了,一个叫马强的上尉了解了Schofield的任务,决定载他一程。到了小镇边上,Schofield下车打算直接穿过去,天要擦黑了,他没有时间绕行,必须冒险碰碰运气。马强提醒他,一方面要小心德国人,另一方面到了2团还要想办法镇住驴脸上校。根据传言,那个愣逼原来是北萨默塞特义勇骑兵队少校,1915年带着自己的骑兵中队冲德国重机枪阵地,被打成光杆司令俘虏,还害死了全队画画最好的中尉,德国军官都骂他脑残。逃回来以后带领步兵还是那德行,这种人不管陷阱不陷阱的,就是喜欢硬冲。Schofield说我有上将军手谕,当着团部全体军官的面扔他脸上,看他还敢犯浑。马强说好,我跟队伍走了,祝你成功。
刚摸到镇子口,二层楼的德国哨兵就开始用子弹给Schofield描边,两人在50米的距离对射了一阵,倒霉的德国人被打倒在窗户后面。Schofield进屋上楼确认战果,两人对射了最后一枪,德国人被打死,Schofield被打飞钢盔,后脑摔在楼梯上失去意识。再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得赶紧趁机会穿过小镇。但是在照明弹和火光的映衬下,个别德国人继续追着Schofield描边,直到他躲进一个地下室。地下室里藏着个可怜的法国女人,抱着个来历不明的婴儿,劝英国大哥别走了,天快亮了你跑不出去。Schofield说天快亮了那我更不能等了,把吃的和半壶牛奶给他们留下,转身又跑了出去。在最后一波德国暴风兵的描边欢送下,Schofield风骚地穿过小镇,纵身跳进了流向2团防区的那条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终于一棵横在河上的大树挡住了Schofield,当然还有很多从上游飘下来的死尸,有的一看资历就很老。Schofield筋疲力尽爬上岸,耳边仿佛传来蔡国庆的歌声。循着声音走过去,发现原来是一群友军坐在小树林里看表演。唉不行了,赶紧凑过去歇会儿。友军说你哪部分的来这儿干啥?
我8团的找德文郡2团。
我们就是啊
你们这是在准备干嘛?
准备进攻啊,第一波已经在阵地就位了,我们是第二波。
我去你们驴脸上校呢?
在前面阵地指挥所呢。
Schofield瞬间弹起来,撒腿往阵地跑,见着军官就说上级命令停止进攻,但是交通壕里的第一攻击波已经准备出击了,没人信他的话。最后不得不翻出战壕,冒着炮火往团指挥所跑,总算见到了驴脸上校。这愣逼果然如马强所说,不听劝,最后见着将军的信才老实,让老少校叫停了进攻。少校在门口跟Schofield说干得漂亮老弟。Schofield问Blake 中尉在哪儿?少校说刚才已经带着第一波冲出去了,你现在去包扎所试试运气,如果没找到就说明撂在外面了。Schofield过去找了一大圈,还真找到了。Blake 中尉只受了点皮外伤,但是看到弟弟的狗牌和戒指还是深深扎心了。Schofield仿佛也老了十岁,一个人坐在包扎所后面的树下,掏出亲人的照片端详。照片的背面写着:
Come back to us.
[全片完]
--------------------------------------------------------------------------------------------------------------------------------------
1月10日在阿布扎比影院看完,凭记忆添油加醋写成,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仅供生肉观众方便理解剧情。有空再补点认真的后记。
这部片子一镜到底的手法非常有代入感,就像在游戏中开启了幽灵模式(spector mode),一直跟着主角(玩家)体验着焦虑,恐惧,绝望和释然。见证了典型的一战场景。炼狱般的战区,百米之隔便春意盎然的乡下,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丑陋。很多细节值得注意,适合静下心在影院观赏。个人印象最深的是无人区的刻画,超过了很多同类作品。数月以来交战双方遗留的尸体或者挂在铁丝网上,或者半埋在泥土里,或者泡在弹坑积水里,有的残缺不全,有的相对完整,有的已经白骨化依稀看得出人形。配合千疮百孔的地表和撒欢的乌鸦老鼠苍蝇,拼凑出死神的病态盛宴。这一切发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依然觉得,想体现反战,尽量把战争里那些真实的细节刻画出来,就足够让人们清醒了。
#1917# 满分5分给3分。套用一句别的影评的话:“技巧大于内容。”
对这个电影最大的不满是其为了烘托情绪和配合一镜到底,剧情完全失真了。或者说失去了一个战争故事的真实性,故事逻辑完全禁不住推敲。每一个情节的存在或是故事的推进方式都是为了烘托气氛、烘托情绪或是方便一镜到底的效果。对我来说剧情逻辑差有个硬伤就是让我没法完全投入的观影,所以不是很喜欢出现这类问题的电影。
第二点不满是人物和场景都只是一种符号或一种情绪。从表面看来,两个主角一个代表了“美好”,这个角色很快就便当了,很明显的指向战争摧毁美好这一寓意。另一个则被战争和生活打磨成了“生存”的状态,在电影中一系列经历后他似乎又找回了一部分美好。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主角连“扁平”都算不上,只是符号。
从战争片角度来讲,这个电影我只想给它3分。1917中不少情节安排得太刻意,如主人公扒着被河水泡成巨人观的军人尸体爬上岸;躲德军躲到逃过搜查的法国女子家里,这个法国女子还捡了一个婴儿;两军飞机交火,德军飞机刚好被击落在主角眼前等。这些尸体、法国女子、婴儿,全都不是为了剧情而存在的,他们都是为了烘托情绪的符号而已。剧情失真以后,不管它再安排多少腐烂的尸体、受难的妇孺、被炸毁的断壁残垣,都不再能100%的展现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的残酷要靠真实的故事来体现,当你渐渐觉得这个故事不那么真实的时候,就很难把战争故事和人间的苦难联系在一起了。观影后感受像是看了一场梦,一个寓言故事,但不是一个战争片。
强调情绪和气氛的烘托也是有利有弊吧, 优点是电影中一些画面和片段非常非常的惊艳。
提到很多人都在吹的一镜到底的技术,还有把战争片拍成艺术片的想法,我感觉是值得尝试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电影大概值得4分吧。
最大的槽点:我从来没在那个一战二战电影里见过枪法这么差的德国兵。主角从头到尾估计被10个德国兵追着打过,在废墟里跑直线边追边打打不中就算了。TM主角过桥,德国兵藏在桥对面碉楼的二楼都打不中主角,这已经是瞎子枪法了。这么多德国兵追一个跋涉了几个小时的英国兵,一枪没中。
影片中出现了三首诗。
开篇将军回应Scho为什么只派两个人,说“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 无论下到地狱还是登上王座,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这是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文学家Rudyard Kipling的作品,名为《Winners胜者》。将军的权威通过诗歌传达出来,既预示了使命的达成,也不幸言中Scho独行的命运。
Scho为婴儿吟的诗,是英国诗人和画家Edward Lear的荒诞诗的一首,乘着筛篮出海必死无疑,预示前路的风险和战争的荒诞无意义。
第三首诗就是那首清扬宁静、荡气回肠的《流浪的陌生人》,由一位士兵在森林里面对几百战友唱出,传达思乡,与亲人团聚,和对天堂的向往。三首诗选段或全文附后:
1. Erinmore将军引用的是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歌《胜者》(Winners)。其第一节如下:
What the moral? Who rides may read. 何为道德?骑行的人能理解。
When the night is thick and the tracks are blind当夜色浓密、道路不辨之时
A friend at a pinch is a friend, indeed, 紧要关头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But a fool to wait for the laggard behind. 而等待拖拉落后者是愚人。
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 无论下到地狱还是登上王座,
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
2. Scho所吟的是英国诗人和风景画家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1812-1888)的作品,来自于其作品集A Book of Nonsense《谐趣诗集》:
They went to sea in a Sieve, they did, 他们出海乘着筛篮
In a Sieve they went to sea: 乘着筛篮他们出海
In spite of all their friends could say, 不管他们所有的朋友怎么说
On a winter’s morn, on a stormy day,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在一个暴风雨天
In a Sieve they went to sea! 乘着筛篮他们出海
Far and few, far and few, 越来越远,越来越少
Are the lands where the Jumblies live; 那是乔布利人居住的地方
Their heads are green, and their hands are blue, 他们的头是绿的,他们的手是蓝的
And they went to sea in a Sieve. 他们出海乘着筛篮
3. 士兵演唱的美国民谣:The Wayfaring Stranger
因是古老的民谣,歌词版本很多,这是电影里的版本。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 我是个可怜的异乡流浪者
I'm traveling through this world of woe 我穿行在这悲哀的世界
Yet there's no sickness, toil nor danger 而没有疾病,劳累和危险
In that bright land to which I go 在那光明的乐土,我去的地方
I'm going there to see my Father 我要去那里见我的父亲
I'm going there no more to roam 我要去那里而不再流浪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 我只要越过约旦河
I'm only going over home 我只要回到我故乡
I know dark clouds will gather around me 我知道乌云将会笼罩自己
I know my way is rough and steep 我知道自己的路陡峭崎岖
Yet golden fields lie just before me 但金黄的田野就在我面前
Where God's redeemed shall ever sleep 在那里上帝救赎的子民将会长眠
I'm going home to see my Mother 我要回家去见我的母亲
And all my loved ones who've gone on 和所有已经先我而去的我爱的人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 我只要越过约旦河
I'm only going over home 我只要回到我故乡
歌中约旦河系援引圣经的《旧约·约书亚记》。流浪异乡的以色列人正是渡过约旦河,来到神应许的光明的乐土——流着奶和蜜的迦南美地。
伪长镜头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将数个镜头利用后期特效、隐藏性剪辑处理成看上去只有“一个镜头”的高技术含量活(即摄像机不会停),古有《夺魂索》,近有《鸟人》。
现如今,又有了《1917》,相信许多影迷在看到《1917》的一镜到底之后无疑是很兴奋的,因为其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演员与摄像机需要持续穿越多个战壕、农场、废墟、河、树林等近六七个主要场景,配合后期剪辑、特效公司背景置换、数字化处理,将十几个镜头整合成“一个”长镜头,据幕后解释,光剧组演员编排的时间就达到了半年之久。
在《1917》剪辑中,既吸收了不少前人的经验,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技术,作为一个技术控,自然是不能放过,在查询不少信息与幕后之后,找出了大部分剪辑点,如下一一道来。
一.3分42秒处 遮挡剪辑
在两位主角——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边走边闲聊时,碰上了一队运送物质的士兵。
这里顺势利用路过士兵进行了遮挡剪辑。
二. 8分19秒处 黑屏剪辑
此处剧情为两位主角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从上级手中接到命令,然后离开地道。
士兵斯科菲尔德的背包在往上走的起伏间恰巧完全遮盖住了洞外的光线,形成一瞬间的黑屏,达成隐藏剪辑之效果。
这种方法的最著名案例当属上文提到的《夺魂索》。
本片同样为“伪一镜到底”,不过主要原因是碍于当时电影技术的发展,摄影机一次只能装载一卷十分钟的胶卷,所以导演希区柯克就想了个法子,每隔十分钟左右,总要将镜头伴随着人物移动到椅子、沙发后部遮挡制造数秒黑屏,剪辑师在后期利用这段黑屏时间拼接上另一段长镜头,这一段长镜头结束又有一段黑屏时间用于拼接另一个……如此套娃完整部电影。
三.16分42秒处 上土坡
此处是两位主角从战壕移动到上方战场,利用了两人的准备动作进行剪辑
这是比较一个难以看出的剪辑点,同时也简单粗暴,只需要将演员和摄像机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动作,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开机前要精细到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能出错,才能顺畅连起来。
四.23分02秒处 断手、土堆经过
此处为自第18分钟处开始士兵斯科菲尔德左手勾到铁丝网受伤,到第24分钟伤口完全的唯一空境。
剪辑的主要作用就是中止拍摄给斯科菲尔德的左手化妆,加深手部创伤,虽然剪辑前有故意遮挡住斯科菲尔德的左手,但通过一些小细节比较仍可以看出,在空境的剪辑前后,左手伤口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五.25分46秒处 走入地道
两位主角进入地道时同样也有一瞬黑暗。
参见二,不再细讲。
六.28分02秒处 特效爆炸
此处为老鼠踩线引发地道爆炸,爆炸画面是通过CG特效处理剪接
爆炸的特效画面后,是摄像机向左摇,同时布雷克也向一旁摔倒,营造出像是被爆炸冲击力甩开的感觉,但其实这已经是剪辑后的第二个镜头。
七.38分04秒处 遮挡剪辑
这里的剧情是两位主角来到农舍前的残墙,士兵布雷克跨过,摄影机利用墙的一边作遮挡,完成剪辑
此处本来可以像其他遮挡剪辑一样做到天衣无缝的,奈何演员的站位漏了馅。
在电影具体38分3秒处,我们可以看到斯科菲尔德是侧着持枪的。
但在经过围墙的遮挡剪辑之后,仅一秒的时间,也就是电影38分4秒处,变成了正着持枪
八.43分40秒处 德军飞机坠毁
此处飞机坠毁是用CG特效处理的,同时后续两位主角救援时又衔接成实拍。
九.51分25秒处 肤色过渡
在许多涉及死亡的电影中,剧组往往都会忽略死亡会让人皮肤从肉色逐渐变化为灰白色的事实。
但在《1917》中,导演萨姆·门德斯尊重了这种真实,在布雷克腹部中刀后,通过多个剪辑完成了肤色过渡。
此处斯科菲尔德将布雷克拖动转身之后,布雷克的脸从肉色变成了灰色。
在转身过程中有一个运动剪辑,以便停下来让化妆师化妆,画面的连接处理简直完美无缺,所幸片场照的场记板为我们透露了“这里其实经过剪辑”的信息。
十.51秒36秒 肤色过渡2
这里是肤色过渡的第二次剪辑。
斯科菲尔德正在拖动着布雷克,突然几米外传来两位士兵要不要帮忙的声音,摄影机顺着发声方向快速平移,剪辑师就在这平移时的模糊画面中完成了剪辑。
几秒后,当镜头关注点重新回到布雷克的脸上时,我们会发现他的脸又黑了一度。
十一.54分钟52秒处
摄影机跟随主角上车,期间经过一名士兵后背,形成瞬间遮挡剪辑。
此处剪辑目的是为了让摄影师能够上车,在未经遮挡剪辑前的车上,左侧预设放置摄影机机位的车位上坐满了士兵,显然是无法再容纳摄影师和摄影机的(而且上车时还要保持摄影机稳定)。
只能先拍满车的士兵,然后在上车时剪辑,停下来让要放置摄影机一边的士兵下车,第二次开机时,摄影机再度从士兵后背经过,但此时的车已经是有空余位置来放摄影机和摄影师了,然后摄影机一直维持在同样的机位、角度,旁边空余位置,群演士兵趁着摄影机盲点,再上车补充满。
十二.56分钟50秒处
车轮陷入泥潭,摄影机跟随着主角下车,期间在一位站立起来的士兵后背经过又形成了瞬间遮挡。
此处也进行了上述的遮挡剪辑,便于摄影机从满人的车上移动下,下来后专注于车侧边主角的摄影又制造出盲点,以便车内士兵重新布置。
十三.62分20多秒处 平移镜头
这里下车到断桥并不是一次性拍出来的,在平移镜头里有过特效剪辑处理。
拍摄断桥戏时,后面实际上堆放着剧组的帐篷、器械。
十四.66分17秒处 时间切换
这里是全片最为明显的一处时间切换剪辑,用十几秒的黑屏展示主角被击下楼梯的昏迷
同时也由白天转入夜晚,进入本片摄影的“魔幻时刻”。
十五.71分51秒处 废墟逃亡
此处剧情为主角被德国士兵发现,然后在废墟中狂奔。
在具体71分49秒处,后方德国追兵摔倒之时,有一个剪辑点,幕后为我们揭露了这一事实。
这里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电影角色的摔倒动作瞬间进行剪辑,降低剪辑需要两位角色保持同步的难度,而此时唯一在镜头前的主角一直处于快速移动中,动作有些不同无碍,只要位置卡得准(当然难度也不小),长镜头就能够很顺畅的衔接下去。
顺便说一句,此处打光是用远处教堂的照明灯(火焰是CG特效)打的,所以不用担心剪辑时,不同时间段拍的素材,光线变化问题。
十六.79分44秒处 从地下室到楼梯
此处剧情为威尔告别法国平民,从地下室走向上面,在摄影机平移的时刻,卡了一瞬的黑屏。
也参见二,不再多说。
十七.82分56秒处 从废墟跳下河床
这里可以说是全片最可惜的镜头,从废墟转场到河中全靠CG,但是碍于成本,最终特效的完成却比较“五毛”,破坏了实拍带来的观影体验。
然后河周遭的环境也是经过特效处理,实际上都修缮好了。
十八.84分28秒 掉下瀑布
这里的瀑布戏是用起重机吊着摄影机进行实拍的,只不过真实的“瀑布”仅有半米多高。
正片中的掉下大瀑布画面是特效处理过的,所以这里其实也是进行了剪辑。
十九.86分06秒处 遮挡剪辑
在掉下瀑布,主角游向树林的过程中,有一块石头挡住了镜头大部分空间3秒左右。
这里也是进行了遮挡剪辑,前后有一个从暗到亮的时间跨度
二十.89分06秒处 树林空境
在斯科菲尔德从河水上岸,再到树林的间隔中,有一小段树林周遭环境的展示,此处也进行了剪辑。
二十一.96分33秒处 快速摇镜
96分30秒处的战壕,利用摄影机快速右摇,进行剪辑
在《鸟人》中,这种方法就用到不少,因为每当摄像机在高速移动时影像就会变得很模糊,后期拼接时处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二十二.97分58秒处 跳下战壕
此处剧情为士兵威尔从上方绿色平原跳下战壕,原本一直处于抖动状态的摄像机停顿了几秒,原因也是进行了剪辑。
这里巧妙地利用了奔跑中的士兵作运动遮挡
至此,纯时长109分钟的《1917》剪辑点盘点完毕。
由于电影时间几近同步(除白天切换夜晚的剪辑外),角色着装不变,一些非常天衣无缝只能通过看幕后才能知晓的剪辑,判断难免失误,以及部分疑似剪辑点,但没有确切证据的地方只能作罢,欢迎补充纠正,会持续更新~
再次感谢Netflix和Landmark,一个是流媒体一个是就在家门口且有着对娃爹娃妈友好的时间表的独立影院,我这种电影困难户竟然把大部分金球奖或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包括《爱尔兰人》、《婚姻故事》,《教宗的继承》和《1917》看完了,真是感天动地。
看完之后,我觉得,如果只有这四部电影,今年的奥斯卡可能会在《婚姻故事》和《1917》之间产生。《爱尔兰人》虽好,但没有超越教父,很多人对de-aging的电影技术还是心怀疑虑。《教宗的继承》应该是本着男主男配去的,在故事和电影导演上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婚姻故事》是二十一世纪的克莱默夫妇,男女主演和电影互相成就,接下来,就是这部让我惊艳的《1917》了。
我总觉得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导演,只会技术显然不行,比如漫威DC;只会艺术当然也不行,比如各种转行失败的艺术家导演案例。大部分导演当然都有侧重,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导演。比如我喜欢的诺兰显然是更技术挂的,而李安是艺术出身,走在不甚成功的技术先驱的道路上。大部分之间,而这部《1917》,真切让我感到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达到完美境界的导演是什么样的。
故事本身很简单:1917年的春天,一战的法国战场上。两位士兵被挑选去传递一项重要的情报,这封情报能拯救1600名英国士兵的性命,其中包括其中一名士兵的哥哥。问题是,这项任务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前面是寸步难行的敌人锋线、战壕、焦土……而他们只有两人,和不到24小时的时间。
在这个设定下,如果你是导演,会怎么做?你可以发挥成《血战钢锯岭》那样的圣人传记,也可以拍成《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人性考验,或者大部分战争片那样的炮弹轰炸、豪情壮志。但是本片被拍成了一个长镜头——即使不真的是——一个浸入式的战争体验。想象你身临其境在一个大逃杀的游戏中,前面是各种关卡、敌人、陷阱,你只有一次机会,无法重来,唯一的优势是有两条命(两位士兵),但死了游戏就结束。在影片的两个小时中,镜头都围绕着这两位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呼吸、恐惧和希望,都被尽数收入了镜头中。观众变成了他们,他们的恐惧变成了观众的恐惧,他们的绝望变成了观众的绝望,他们的英勇变成了观众的英勇。光从技术角度来说,我觉得值得出一部起码同等长度的拍摄花絮;我真希望看看可以封神的罗杰迪金斯(《肖申克的救赎》的摄影就是他,想想Andy在雨里那个青史留名的镜头)是怎样拍出这些镜头的。他获得奥斯卡提名13次,却从来没有获奖,如果这次他还不能得奖,我都有想把柯达剧院砸了的冲动(刚发现他前年因《 银翼杀手2049 》获奖了,实至名归)。
这个送情报的故事听起来如此简单,却没有让人有一分钟的无聊情节,因为在总体紧张的节奏下,导演还安排了张弛有致的环境和场景设定。从前线到终点的前线,两位士兵的旅程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场景。第一个,敌人战壕。第二个,农庄后院。第三个,黑夜中的炮弹礼花。最后一个,从瀑布、河流、森林,转场到最终的前线。每个场景设定都好极了,我几乎说不出我最喜欢哪一个。其中第二个场景,那些被砍断的樱花,农庄后院的奶牛,新鲜的桶里的牛奶,从天而降带着黑烟坠落的战斗机,让我想起米勒的油画,那些广阔的欧洲沃土,尤其从第一个焦土般的敌军前线转过来,让人觉得又安静、有感慨。这本来是该属于他们的生活啊!但从视觉上给我震撼最大的,还是第三幕——当Schofield从子弹击中的脑震荡昏迷中醒来,他眼中看到的拔地而起的光明,正映在本来是优美小镇、但如今变成断壁残垣的焦土上,不断移动的光明和黑暗仿佛是他头脑中的幻象,耳边是炮弹巨大的爆炸声和子弹的呼啸,以及最后他在破晓之前映着炮火的桥上的一跳,几乎是末日美学的教科书演绎。镜头一转,他从瀑布中坠落,在打着旋的池塘里漂浮,手边竟然有一片片飘落的樱花。影片在这里超越了技术,达到了美学的高度。
然而并不止技术与美术。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战争镜头,而是讲战争中的人类。从敌人到战友,他们所经之处的横尸遍野,充满了整部影片的背景。近景中,撤退的敌军战壕中一张女人的照片;对敌人的救赎与复仇;火光冲天中,Schofield看到的地下室的饥饿的法国女人与初生的小婴儿;这一切都在他最后爬出水面,在森林中听到的民谣时得到了升华。他本来是一个无辜的士兵,意外被战友Blake挑中去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从开始的抱怨,到出于友情的应承,到被战友拯救生命、最后决定负重前行的勇气——这些才是战争中最可值得铭记的东西,是导演Sam Mendes的爷爷亲身经历、并永生难忘的这个故事,也是让这部电影从四星升到五星的关键因素。
我很少看战争片,因为受不了单调的颜色、炮弹的轰炸,和带上钢盔的脸盲。这部电影完全不一样。 吸引我的不是炮火连天,而是春天的田野,水边的樱花,焦土上的辉煌火光,和士兵在林中的歌声。我大胆预言一句,目前看起来,它也许是最有奥斯卡像的电影,起码是之一。
-----------------------------------------------我是二刷的分割线-----------------------------------------------
这家Landmark果然是好莱坞的关系户,前几天朋友在网上竟然刷出了导演和主演见面会的特别场,就在今天这个周五的晚上。既然在家门口,吃完饭腿着就去了。有了一刷的体验,二刷竟然还是一点不觉得闷,而且看到了很多第一次没看到的细节。对这样一部残酷的战争片来说,二刷并不比一刷更轻松,因为预先知道情节,反而在坏事发生前感到更加紧张和难过。几个有意思的细节如下:
1.电影以Schofield在树下打盹开头,以同样在树下打盹结尾。首尾呼应,然而主人公的心境却完全不同了。
2.Schofiled进德军战壕的时候盯着一张照片看了好半天,结尾处才呼应他拿出自己的照片,原来他也有幸福的家庭。照片后面写着“Come back to us”,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中段他在法国女人那里与小婴儿的有爱互动,也是有家庭的男人的写照。
3.半夜的地下室里,法国女人说她不知道婴儿的名字,因为她不是母亲。因为她不是母亲,所以她没有母乳,Schofield才会把自己的牛奶给她。
4.那个婴儿睡在一个五斗橱的抽屉里。
5. 看了半天才发现一开头那个让他们送信的指挥官就是Colin Firth。说实话,我觉得他演得比Benedict好,后者有点刻意了。
6. Schofield捋下Blake戒指和项链的那个动作十分熟稔,让人觉得他之前也做过许多次同样的事情。
有意思的地方还很多。第一遍被情节震撼了,几乎没法注意镜头,但在这一遍,我们努力找出导演是在哪里分镜的,但除了Schofield脑震荡昏倒的那个镜头,几乎没有什么痕迹。导演自己也得意地说:有些剪辑是很明显的,但有一些连我做电影的朋友都看不出来,问我,how the fxxk did you do it? 观众大笑。还有就是可以留意到更多镜头的美感,让人惊叹摄影在这种运动的长镜头拍摄过程中竟然还能注意到构图。比如Schofield掉到水里之后发现周围都是樱花花瓣的镜头,几乎可以用佛性来形容。从一潭死水(事实上和比喻上)中看到的生的希望和美好,于是他才能继续努力前行。
主人公的设定也很有意思。在前半段,一直是Blake主导,因为他的哥哥性命攸关,也因为他自己本身性格的稚气热血。Schofield一直是怀有疑虑,谨慎地跟在后面。但到了后半段,Schofield变成了英雄,一方面是因为情报的时间不够了,另一方面也是他背负了战友的嘱托。这个转变很有看头。
电影结束后导演和演员就座,回答主持人和观众问题。演员比电影中好看多了,但导演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灵魂和创造者,从他们对影片的思考和表达中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是我凭着记忆记下来的导演感悟,非常言之有物。
关于故事:这个故事是导演亲身经历过一战的祖父讲述的,但做了很多修改。Schofield演的并不是他祖父。后来Dean也分享了他曾曾祖父在一战中的经历。欧洲人拍一战是感性的,因为那都是他们家族经历过的真实,估计和我们拍抗战差不多。
关于一镜到底:导演认为这是个水到渠成的主意。当他想拍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脑子里构想的就是摄影机怎样追逐着这两个人的步伐前行,时间的流逝就是现实的时间流逝,几乎不可能的远距离传输情报,他们面对的现实困难,他要的就是这种“live”的感觉。他在拍007的时候就有一段长镜头,成功之后,他试图说服斯皮尔伯格(梦工厂是资方)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拍这部战争电影。之前他当过15年的话剧导演,而话剧是在舞台上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剪辑的。他努力把话剧的这种经验运用到这部电影里。技术上非常难,他们用了很多的时间打造整个场景,甚至种下那些植物,精密地测量长度——因为长度和时间是结合在一起的,若干分钟的剧情,摄影机就要走若干长度,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
关于演员:导演说他们在几百个年轻演员的试镜中脱颖而出。他在拍电影之前对这两个人物是有预设的。Schofiled是个中产阶级,内向,有自己的家庭,爱好可能就是喝杯小酒看看书;而Blake就是个小鲜肉,外向活泼,喜欢讲笑话,和姑娘调情。要不是战争,这两个人可能都不会说话;然而在这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爱对方然而他们就是爱对方,这是种不寻常的友情。
关于演员的拍摄:对演员是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正常电影是直接开始拍,一个一个镜头拍,但这部是在拍摄之前几个月他们就“生活”在这部电影里的。导演强调了很多次“Live”一词,在摄影机都还没架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需要沉浸在主人公的生活当中了。两位演员去比利时和法国体验了很久生活。
有一个观众提问,盛赞Dean在农庄的那段表演。导演说,那段镜头八分钟长,拍了五十多次。那个镜头特别真实,因为演员身上挂着血泵,而整个镜头中,演员自己能体验到血就像真的是从身上汩汩流出的一样。他需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反应。
关于剪辑:特别重要。这部片子是当天拍、当天剪,基本照着时间线拍摄,所以Lee Smith非常牛逼,强大到当天就能把那些镜头斗上,加上音乐,告诉导演,这就是剪辑后的效果。有时候一个镜头拍28次,导演自己觉得可能第26个比较好,但Lee就会告诉导演,第12个好,因为剪出来的效果最好。“他往往是正确的,”导演说。他还举了个例子,影片后段有一个Schofield坐在树林里听歌的场景,并不推动情节,然而他用了很多分钟,因为Lee已经把前面的镜头剪差不多了,所以在这里他知道自己可以任性,留出他想要的长度。
很多分镜,有的是渐进(Blend),有的是空镜头对物体的一带而过(wipe),还有的是CG和现实镜头的拼接。比如飞机坠毁那一段,坠毁的镜头是CG,但转到两位士兵冲上去就是实拍了。
关于电影:拍电影其实是个特别冗长的工作,非常碎片化,有时候一个镜头要拍几十遍,然后导演怀着最大的希望把他们拼接起来。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流畅的成片(it flows),在幕后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终于打完了,撒花!如果您看到这里麻烦给影评点个有用吧!
---------------------------------------------------------------
王小心的游记:《太平洋上有座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8273.html
门德斯on Schofield & Blake:
即使这两个角色呆在同一间酒吧,他们也根本不会认识彼此——Blake会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喝啤酒、大呼小叫讨论女孩儿,Schofield则会在火炉边读书,手里拿着一杯红酒,脚下趴着他的狗……xswl太有画面感了。
关于一镜到底布景:
门德斯带着两个主演在一大片空地上溜达,排演战壕里的戏份——特别是走位——然后拿着小旗子,看到合适的位置就插个旗,最后的战壕就是是照着旗子的形状挖的。
至于乡间小房子等室内戏份,最开始是用硬纸板搭了个一比一的模型,在这个纸房子里排练,哪里不合适就可以挪动纸板调整。
夜火中的Ecoust是影片的最后一场戏,在夏至那天。除此之外,影片各个场景几乎完全是按照叙事顺序拍的。
麦凯解释为什么特别能与Schofield这个角色产生认同,甚至在第一次试镜时,除了要读的两场戏外根本没有剧情context,他却感觉像之前就认识Schofield一样——这一切都要怪Justin Kurzel……
在拍摄库泽尔导演的《凯利帮的真实历史》期间,他困在澳大利亚将近半年,每天强迫自己从一个English person变成脑子有问题的澳洲土匪——Ned Kelly这个角色从片中就能看出有多么emotionally taxing,至于physical方面,虽然影片中除了体脂低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但看过两个他在拍摄凯利帮同期宣传之前拍的片子Where Hands Touch的活动视频,现实生活中真的瘦到吓人——快坚持不下去了,以至于根本无法想象【回家】,因为他觉得一旦松懈、开始想象结束后back to himself,他就再也没办法继续做Ned Kelly了。这恰恰是Schofield在Blake百般追问下那么抵触提起家人的状态。
今日xswl:
第一次拍片尾跑步穿越火线场景前,门德斯跟麦凯说,【你慢点儿跑,摄像机可能会跟不上你】;结果开拍后发现,是麦凯跟不上摄像机……
因为那段距离大概只有300米,却需要5个小时来布置每一次take的场景e.g.埋炸弹,麦凯为了那场戏天天练短跑(。)
剪着剪着突然觉得Schofield很苏,麦凯这个角色人设实在太好了。
第一遍看的时候以为托曼大帝的Blake是主角的,他反而憨憨的,加之路人脸,随时都会领便当的样子,结果Blake中途毫无征兆地挂掉,他一人上路,依然憨,直到遇到法国小姐姐那段我才品出他的好来。后来遭遇德国士兵只是用手捂住对方嘴巴、并不下死手,却反过来被德兵摆了一道,更是凸显出他超级无敌柔软善良——跟傻大个儿的外形完全反差。
真的上头。于是我决定为了他再看一遍《1917》。
讲话极其温柔——开头二人接到通知往上将营走的时候闲聊,就安慰Blake说周末回家就可以吃好的;接到任务后Blake急红了眼睛直冲冲往前赶,一路撞了好几个人,撞掉的东西他帮忙捡,撞到的人他替Blake赔礼道歉,最后撞到伤员Blake被伤员同伴揪住不放,他好言好语又清晰果断说Blake有军令在身,“让开”。
业务能力也强——光是说索姆河战役活下来不算什么,幸存这种事情总有运气的成分在;但在接到任务后可以观察到他知晓要问哪些问题,熟悉诸多考虑,提出后被Blake狠狠怼过几回也毫不在意,两人从战壕出发前还拦住Blake自己冒险先行,“Age before beauty”——他怎么这么好!更不要说后来过铁丝网时还给Blake拉开障碍、手因此受伤,在尸体坑里也是因为Blake毛手毛脚被吓到、才害得他伤口接触了有老鼠做窝的腐尸。然而他完全没有抱怨!对Blake依然超级好!表面上不动声色,行动起来各种关心照顾,这是什么神仙队友呜呜。
麦凯的演技也好自然——过水坑的时候,Blake在后面爬不上坡,喊了一声他,他转手把枪改握在受伤的那只手里,用没受伤的另一只手去拉Blake。把Blake送上去之后很自然地又换手,受伤的那只手依然极其僵硬——人在有伤口时的自然反应——爬坡借力需要撑地面的时候都不敢使太大力的样子。
更妙的是这人还不严肃古板,话语虽简练,然而dry humor一绝。“Wrong hand.”和“You cannot be that hungry.”我真是看一遍笑一遍,全片除了莫娘饰演的中尉句句是梗惊鸿一瞥外,就属他的台词最好笑。
关于他的锡铁盒子——从爆炸坍塌的德军战壕死里逃生,他第一件事是冲洗眼睛,第二件就是掏出小盒子查看是否完好无损。里面厚厚一沓,正如不少网友所说,定有不止一个战友的信物。如此热衷于捡尸体,不是,如此珍视战友所托、不愿辜负死者,不可不谓有情有义——甚至在德军宿舍里见到德军未带走的家人照片,他都要迟疑一秒,实在是敏感细腻。
差点儿被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Blake的原因——非要停下来,又坐德军的床又搜德军的粮。当然,Blake是个天真勇敢正直热血的好孩子,塌方都塌成那样儿了依然坚持把Schofield从沙石堆里挖出来,还鼓励他跟紧自己逃出生天,虽然略坑队友,却也能将功抵过。而Schofield经历如此险境,全拜Blake所赐,出来后也只是略微埋怨了两句——我的天啊能看到这种隐忍温良的角色任个性,太不容易了好叭——随后又打趣说Blake你勋章有了,连授勋标语都给他想好了,“布莱克准下士将同志从九死一生中解救而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呜呜太可爱了。
看第一遍时谁能想到此人虽然长得傻,像个NPC,实则胆大心细、人狠话不多,竟然还很幽默,真是配得上游戏主角一般的设定。
Blake也很好啊,家里有间果园,认识那么多种的樱花,光是看一眼花瓣就辨识得出来。来参军前似乎本来是要去做神父的——哪有这么咋咋唬唬小可爱的神父。Schofield也是很懂生活情趣的人,见到被德军砍断的樱花树也会惋惜,因而才会明明紧张得对战友为什么缺一只耳朵的笑话都不关心的情况下问了Blake好久关于樱花的事情。
在废弃农庄里见到英德空战,Blake在地面上啥都看不懂,Schofield给他解说哪一方占优势。远远地看到敌机坠了他的第一反应是上前去——会不会是想过去补一枪?没料到坠到他们眼前,还着火了,Blake二话不说就去救人——这样看来小可爱的确很适合做神父,无论敌我都发扬人道主义关怀——Schofield则明显犹豫不决。把德军飞行员救出来后,他的反应也是应当就地枪决、“结束此人的痛苦”,Blake却无比坚定地要喂水救人。
察觉Blake被德军飞行员捅刀后Schofield开了两枪,第一枪打到飞行员头盔上崩开了——导演是想借这个合理化后面Schofield被德军照面射击却有头盔挡住没死的运气叭?
Blake中刀后,Schofield哄他一定要站起来、去找急救站,Blake站不起来,Schofield就说我来背你……然而Blake连趴在他背上的力气都没有了,抱也抱不起来——托曼大帝这两年是吃了什么饲料!Blake意识到自己快死了,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亲人的照片,血已经浸透了布包的一角、沾湿了照片——由此想到Schofield的锡铁盒子,估计是之前捡尸体时目睹过类似Blake的情况,才专门准备的防水材质。
再看一遍才发现Schofield在承诺Blake自己会找到第二营、救出他的兄长时好苏啊……尤其是Blake说起等你到Ecoust镇的时候天就黑了,他回答道,“That won’t bother me.”——每一句都是坚定的安慰,让他放心。话刚说完发现Blake已死去后的那几秒,麦凯的微表情,啊啊啊啊啊,请让我们国家也拥有这样的青年演员叭!
(之后货车蓬里士兵们开心谈天Schofield又难受又懵逼又压抑着自己不能失态的那段不用提了,千般无奈万般荒谬都被他表现出来了,简直就是不知今夕是何年,接着又找回现实、试图全神贯注于任务,谁人看了不心疼。)
在废墟小镇燃烧着的教堂广场那里被德兵追击、逃到民宅地下室后,隔着木栅栏外的火光,可以看清Schofield后脑勺全是血——液体是会反光的——为后面法国小姐姐给他止血做了铺垫。这部片子拍下来真可怕啊,对演员是何等的折磨,光是被枪响吓得一激灵就次数x10以上,铺满各种碎石钢条的地面也要硬生生摔上去——这些苦若是寻常动作片,吃了也就吃了,然而这里吃苦还一点都无益于耍帅,太赔本了。
说到法国小姐姐,我看第一遍时就是在这场戏突然get到麦凯的苏点——他看起来是真的!好!痛!啊!昏暗灯光只够勾勒面部轮廓,把此人种种五官缺陷都收掩进溶溶的阴影里,果然是顺眼了许多,漂亮鼻子的断折线更是平添脆弱感,闭上眼时眼球在眼皮底下的滚动都透露着一个疼字,更不要提此人连喘息声都非常好听(什么)。
叫停攻击之后,开始找Blake的哥哥,那种筋疲力尽却依然强打着精神偏要死撑到底直勾勾打量周遭一切仿佛陌生世界的crazy eyes简直是跑完步的我本人。掉进河里洗过一回之前Schofield好像一直在梦游,有条不紊兢兢业业,庸钝平常,眼里波澜不多,智商亦不高的样子,然而大水冲过后却仿佛发高烧,眼神空而亮,亮得灼人——多半也归功于白色战壕修得太美似幻不似真——有种清醒异常以至于超脱于自身的神经病气质。我喜甚。
此外,侧脸好看——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亡命驾驶》最后一幕的高爷;声音好听——温和沉实,读书人的气质;后背好宽——那么破的军装都遮掩不住的发达背肌;眼睛好蓝——后期crazy eyes的重要来源。啊我上头了,求这位哥赶快多拍点儿好片子,给我一个看他的理由。
倘若下个月,《1917》真的拿下最终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它会是影史最易懂的一部奥斯卡BP(Best Picture)。
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胜的电影,因为恐怕一个10岁孩童也能轻易明白它在发生着什么。
《1917》天然带有双重矛盾。
它当然是技术向电影,在“一镜到底”的概念确立之时,它就是一场技术冒险。
全剧组都将为这场冒险支付超出普通电影5部的工作量,以完成“全片只有一个镜头”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与此同时,创作者想达致的最终目标却是“去技术化”。
他们的一切努力都要让观众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让观众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亲临“真实”的一战战场。
与其说这是一部战争大片,不如说是一部文艺范惊悚片。
敌军营地“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窒息感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主角与观众紧绷的神经。
我们带着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着主角一同喘息、游弋、奔逃。
在当中,我们将历经恐怖的前线战壕、命悬一线的敌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烧着的末日教堂、樱花飘飞的河流,置身于影史最残酷而最“美”的战场。
同时,我们的情绪将随一曲动人的人性之歌游走,这个“冲入敌方拯救1600人”的故事闪耀着两个普通一战士兵温情的人性光辉。
如若《1917》继金球奖最佳电影后再如愿问鼎奥斯卡,这无疑是属于“影像”、“技术”与“人性”的胜利。 换句话说,这是属于“影像本体”的胜利。
“一镜到底”这个摄影技法很容易理解。
电影从亮屏的那一刻起,到结尾黑场与字幕止,只“不被任何剪辑的一个长镜头”搞定。
因高超的技术难度,影史上,“一镜到底”的电影凤毛麟角。
最出名的要属《夺魂索》《帝国大厦》《俄罗斯方舟》《鸟人》等。
在这其中,严格来说,又分为“真一镜到底”与“伪一镜到底”。
前者代表是《俄罗斯方舟》,它是真正的由一个摄影师拿着数码摄影机连续运动拍摄99分钟而成的电影。
后者代表是《鸟人》,其实它是由几组“很长的镜头”拼接在一起,给人造成一种“一个镜头拍到底”错觉的电影。
与已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鸟人》一样,《1917》也是“伪一镜到底”。
在此前“奥斯卡前哨站”好莱坞年度影评人协会奖项中,《1917》甚至拿下了一个“最佳剪辑奖”!
当然,不管“真”还是“伪”,对于大部分观众,那种真实性的分界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个人看来,拍“一镜到底”的手法不重要,呈现的结果ok就是好的。
《1917》的呈现几近是完美的,而令我震惊的:
它还呈现出一种后现代性的影像。
它消解了传统战争片的宏大战争叙事,也不将目光对准激烈的战争场面,而是执着于从士兵个体视角看“实时发生的眼前”。
它反抗精英主义的大格局战争观,它蔑视精英视角;
它只关心战士最当务之急的“眼前”,它选择与大众站在一边。
甚至,它近乎接近于“电子游戏”的介质,而脱离了现代主义“电影”的范畴。
在电影官方花絮中,导演萨姆·门德斯提到,他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去看。
通常来说,战争片并不是年轻人钟爱的类型,而导演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正源于《1917》“电子游戏”式的后现代性。
我们没必要再在看战争片时背负沉重的历史枷锁,本着严肃的姿态去审视战争,我们只用安静坐在影院桌椅上,去“经历”就好了。
119分钟时长里,我们进入的是1917年4月6日一战战场上普通的一天。
两个年轻单兵Schofield和Blake仓促间受命,为拯救Blake哥哥所在部队近1600多人的性命,他们要独自冒险穿越敌区,传达停止进攻的军令。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从两人登上敌军战壕起,我们就像在玩一个“第一人称”跑酷游戏,与他们闯过一道道关卡。
两人路上经过的每一片土地景观都是“一次性”的,连请来的几个大牌演员也只能沦落为类似游戏中的“NPC角色”,难逃“打酱油”命运。
这种设定让每一处的景观都独具魅力,铁丝网格、堑壕坑道、死人死马、断垣残壁、德军宿舍、乡间村舍、暗夜火光、樱花河流、寂静草地......
从战壕到前线,从敌营到废墟,从高塔到瀑布,这些共同构成了极具“残损美学”的诗意战场影像,这些都出自可能是好莱坞最伟大的摄影师之手。
罗杰·狄金斯,这位曾陪跑14次“奥斯卡最佳摄影”的传奇摄影师去年终于凭《银翼杀手2049》首次拿奖,今年则极有可能会二度称王。
层次感的构图、用天气与环境调色、光影的明暗变化和冷暖对比,这些都是罗杰.狄金斯的招牌。
影片最叹为观止的段落,主角 Schofield在黑夜中顶着火光与信号弹的光影奔逃。
光在建筑物上绘制出一道道曳影,并随Schofield的移动错落有致地铺散开,整段影像如宗教味的“人间地狱”,却又呈现出美如油画的极致光影美学。
而大部分场景中,前景人物的走位,后景的物件摆放,随摄影机移动,逐步延展开观众视野的立体空间,每一帧摄影画面都在传递丰富的信息量。
不同的场景,摄影机的机位、景别要随之切换,平拍、俯拍、仰拍、旋转,广角、全景、中景、特写,两主角享受着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摄影盛宴”之一。
尤其是敌军飞机意外坠毁在两人面前的那场戏,简直像是狄金斯在给我们每个人上 “摄影大师课”。
如果说《1917》拿奥斯卡最佳电影还有诸多变数,“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几乎已经被罗杰·狄金斯揽入怀中。
用“一镜到底”拍战争片,在萨姆·门德斯之前没有导演尝试过。
曾凭《美国丽人》拿下奥斯卡最佳电影的他也是第一次挑战战争题材。
他需要让全剧组人跟他一起冒险,压力巨大。
在花絮中,他也坦言,“这个拍摄难度是普通电影的5倍。”
在前年12月31号上映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中,中国观众已经见识过在大荧幕上看1个小时“一镜到底”电影的魅力,而且那个是“真一镜到底”。
如果你有兴趣看看《地球》相关的花絮或幕后文章,你就会知道当时毕赣的主创团队究竟花了多大的成本和代价去拍摄。
当时宣传期看到毕赣导演的状态,我感觉他整个人都被那部电影掏空了。
《1917》虽然不是“真一镜到底”,它的拍摄难度丝毫不亚于《地球》。
“一镜到底”意味着连续的时间和空间,除了隐藏剪辑点和特效,剧组需要克服各式各样的技术难题。
首先,他们需要搭建一条超远距离的“战争游戏通道”,无论是死亡战壕,还是燃烧小镇,还是樱花河流,他们都要在这些地方放置大量的布景和道具。
用挖掘机开挖战壕,用直升机铺洒弹药壳,用石膏制作大量死尸和死马,这些全都是“大工程”。
然后是场面调度与摄影的工作,绝不是一份轻松的差事。
人物移动,摄影组便要随之同步移动,而为了避免镜头晃动造成观众晕眩,一直手持斯坦尼康(稳定器)这样的重物几乎是家常便饭。
拍摄人物奔跑的镜头,摄影组要把摄影设备全部搬到车上,“搭车拍摄”。
而为了让影像质感与战场的氤氲气氛相匹配,他们选择所有场景在“阴天”拍摄。
因必须采用顺时序拍摄,如遇骄阳的大驾光临,剧组就只能被迫全面停工,改为彩排。
天气、导演、演员、摄影组、灯光组、特效、爆破,整套拍摄有赖于多个部门的全力配合,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奇迹般的任务。
另一方面,这场“技术冒险”还很有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
并非所有的观众都能理解“一镜到底”的必要性,它在摄影方面也许做到了极致,但在其他方面则抛弃了很多。
多数影评谈到影片人物沦为工具的缺憾,一味地移动让全片中没有一个人物被立体塑造。
电影势必在奥斯卡表演奖上无一斩获,如果它是最佳电影,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
电影的故事也太过简单,看不到导演战争观的表达与输出,只看到导演满满的“计算”和“算计”。
有些辛辣的影评提到,整个观感像是在玩游乐场的过山车或逛一个主题公园,每到一处场景相当于主角们在“打卡”。
看完电影,就像逛完一个游乐园,娱乐完,什么都没留下。
甚至他们造了个词,《1917》是一部“爆米花战争电影”。
这样的评价或许的确反映出一部分观众的观影体验,这很正常,我不置可否。
不同观众对一部电影的带入与参与一定有程度上的巨大差异。
而于我个人而言,观影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何这个很简单的故事在好几处地方深深打中了我,给了我至少4次情感暴击?
思考过后,我仍很难用一个理性的分析方法来解释这个原因,因为感受这个东西真的很主观。
后来,有一个词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心理实验”。
如果仍从战争片的维度来看《1917》,它在叙事视角上其实与去年我们聊过的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极为相似。
《他们已不再变老》组接博物馆真实的历史资料,第一次告诉世人“真实的一战士兵究竟都是怎样生活的”。
你会发现,对一个年轻士兵来说,战争就像一个“上帝随意抛骰子”的游戏,生存或死亡,全靠运气。
战争既不浪漫,也不有趣,战争最大的特点叫未知,叫恐惧,或者叫虚无。
《1917》也一样,它与《他们已不再变老》一样都执着于个体叙事,也从“屌丝士兵的视角”看战争。
当摄影机唯一的兴趣在于士兵的“眼前的正发生”,我们发现,《1917》全片都是一场“心理实验”。
这场实验的参与者是两位主角,是导演,是观众,是影评人。
你当然可以选择抽离情绪,用理性的方式来看此片,去拆解电影的剪辑点,破解导演的创作思路。
但于更多人来言,你只要投入情绪进去,《1917》就是一部惊悚片。
它塑造了一个象征恐惧的猛兽,名字叫“战争”,它是全片唯一的主角。
我们被“战争”这位庞然大物的恐惧情绪所包裹,一同期待又害怕着电影下一幕的发生。
下一幕也许是死亡,也许是存活,我们像准备打开“薛定谔的猫”的那个盒子,生与死,处于一个量子态里面。
而在“战争”恐惧之下,电影却给了所有观众一个“温暖”的情绪出口,这场“心理实验”的后半段“人性”成了最终的赢家。
萨姆门德斯处理情感题材的独到能力在此被全力发挥出来,观者是在观影中潜移默化将灵魂投射在主角身上,把情感的操控权交到了他们手里。
如果不幸遭遇到一个敌方士兵,你将作何选择呢?
杀死他?救他?奴役他?与他做朋友?
影片中就有一段类似的桥段,而两位主角在一瞬间迎来了一道人性选择题。
在“战争”这样一个最极端的场景下,两位主角的选择,摆弄着观者心底的情绪,它同时关乎人性的温暖与冰冷。
这个选择造成了电影的第一个故事高潮点,十分动容,在此不做剧透。
影片中,类似这样“冷”与“暖”并置的情绪段落非常多。
“战争”的“冷”与两位主角“人性”之光的“暖”形成了剧烈的反差,建构了一个隐藏很深的反战表达:人的价值远远大于战争本身。
或许,这就是萨姆·门德斯最想阐述的战争观理念。
影片中间有一段主角躲入敌营楼房,偶遇一对“母女”的场景,这段戏太美,太暖了。
影片这一镜从一个美丽的草地上开场,出乎意料地,电影也收尾于一处同样美丽的草地,有始有终。
明明是场残酷的“战争”,心底涌现的却是最具人情味的暖意。
某种程度上,《1917》可能拍出了影史最美的战场与故事。
2个人拯救1600人,这样的故事在当下又何尝不充满人性之光的力量?
影史上,关于二战的经典电影数不胜数,一战相关的电影却少之又少。
或许这与人类在总结一战史时常用的表述有关,“一战打得毫无意义”。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不管《他们已不再变老》还是《1917》,他们确乎都拍出了一战的内核,乃至于战争的本质。
他们都在时刻提醒着人类:
战争毫无意义,人才伟大。
我觉得好看是因为:这么惨烈,但没有一丝一毫爱国主义正能量。单纯的一个人面对朋友敌人陌生人。这个“个体性”是之前几部战争大片所没有的。
战争版<罗拉快跑>。是真的好。感想跟<敦刻尔克>一样,还是那句呼唤:boys啊!条条鲜活的性命啊,只要活下来,都是美好青春、蓬勃人生啊,宁可看你们变大腹便便猥琐中年,也不愿见任何一个死于战场。尤其在这瘟疫时期,更添感触。昨天看到一句话:活生生把人摧残成英雄。是的,本不该有战场,本不该有前线,本不该有牺牲乃至战胜,他们,本不该出现在那里;生命的意义,本不该在那里达成或得到检验。至于众口称道的一镜到底,前人希区柯克<夺魂锁>、三谷幸喜<大空港>、伊纳里图<鸟人>都玩得极娴熟流利了,虽有剪辑点存在,但相较之下前三者都局限于室内戏or有限场景,<1917>却能在如此大的空间跨度里,完美调度如此大规模的服化道、美术及群演,完美转场,完美动线,没有丝毫摆拍感。文戏也是完美的。几场感情戏既克制又分外惹泪
一战迷和找剪辑点的影迷,他们是在观看同一部电影吗?追求一镜到底的形式感,强烈排斥着过往战争片的大格局印象,与诺兰海陆空齐发、编辑二战时间不同的是,1917的主人公,似乎是带着抗拒、倒霉和惶恐的心情,爬出壕沟。这种闪躲甚至反映在他们每次与德国兵(尸体)的遭遇上,但「真实时间」的冲击,在小山坡和废墟漂流几段,成功打动了我。与弗兰克、光荣之路、他们不再变老等电影搭配观看,效果更佳
确实很像通关游戏,观众有类似沉浸式体验。故事过于简单使得深度有所欠缺,但是技术方面实在太给力了,配乐、场面调度很震撼,有几场如梦境。我最近也是很脆弱了,看啥都哭。
导演是真会导演,摄影是真会摄影,只不过一切都差一点点。
啊这才是我心目中《托尔金》应该拍出的样子!!!一战战场上的丑陋的美感。穿越无人之地那里是死亡沼泽的腐臭,飘扬的白色樱花瓣让我想起双塔里面国王的花冠,夜里火光映天的断壁残垣,感觉像是横跨安都因河的欧斯吉利亚斯废墟。片尾是门德斯向祖父的致敬,感谢他给我们讲的故事,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倘若你出乎意料,又回到生者之地,我们能坐在墙角下晒着太阳,回顾往事,对过去的悲伤放声大笑,到了那时,你再告诉我吧。”果然选角太让人出戏了,我知道BC在里面,然而还有Andrew Scott?托曼大帝和罗柏演兄弟?每次这些明星脸一出现就跟我的同伴扶额……
门德斯很可能拍出了千禧年后最“美”的战争电影。前半段的战争是惊悚片,后半段的战争是古典乐,中间还有一个转场过渡,主题不够深刻但技巧极尽完美。一镜到底不但没有限制视野,反而让人获得环绕的沉浸式体验,看到了发青的尸体也看到樱花飘飞阵地。暗夜燃烧的末日教堂太美了,有种美到忘记战场残酷的视觉冲击...(本质上和“敦刻尔克”都是在拿战争片做实验,拍出新意才是第一)
长 壕沟长 镜头长 卷福的脸 更长
看完一路开车听soundtrack并没有缓过来。回家坐在澡盆里了突然在想:我很幸运,出生在和平年代,应该珍视现在拥有的生活。
这个水准的长镜头只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所谓镜头移动和调度的技法,因为从那种角度看这个长镜头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长镜头就是单纯地在创造现实。我还有一种感觉 — 那个电影里唯一的镜头切断之后的剧情整个就变得有些超现实。那太阳一般的照明弹,地下室里圣母一样的姑娘,满是尸体的河,士兵上阵前听的思乡之曲,以及那战壕前面的狂奔。这一切都过于梦幻以至于我都怀疑主角是不是其实已经死在了切黑的那一枪下。
花香掩盖了尸体的恶臭,掩盖不了战火的呛味。铁丝扎破了手心,扎不破和平的向往。匕首插进胸膛,鲜血浇灌土壤,就结出了和平的果实。倚靠大树,翻开家人照片,就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他讨厌回家,因为回家就是离别的倒计时。但他更讨厌战争,讨厌在冲天炮火奔跑,讨厌在尸体之河漂流,讨厌被乱石活埋,讨厌被敌人追赶,讨厌送走一个又一个兄弟。于是,他用勋章交换美酒,大醉一场。因为醉梦里没有以人肉为午餐的老鼠,没有在尸体上栖息的乌鸦。没有从天而降的飞机,没有满是尸体的河流,没有恩将仇报的敌人。没有瑰丽璀璨又恐怖得让人窒息的火光,没有不知道是否会降临的明天。醉梦里,他看见布雷克和哥哥解甲归田,在果园采摘果实;看见自己回到了家乡,父母和妻子早已在门前等待;看见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向他跑来,感谢他的牛奶……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1917》其实故事很简单明了,导演萨姆.门德斯在场面调度上,开创了很多一镜到底的新玩法,叠加了主角的性格塑造和情绪,有几处人物情感处理还是很让人动容的,这种沉浸式的拍摄也让观众更置身于一战残酷真实的战争世界。一镜到底并没有被摄影师罗杰.狄金斯玩出非常惊艳的新花样,但光影的运用和构图依然是罗杰的王牌,但我也能理解为何说1917爆冷门拿到金球奖最佳,因为相比较于同时入围的影片,并没有多出类拔萃。或许一战的战争选题(战争题材今年风向标?),还有是非Netflix电影,让1917变得非常幸运。
本质上仍是话题型电影,没办法,你永远无法绕开这个长镜头的噱头,并在观看过程中,一直在琢磨其间一些难度镜头是如何拍摄的。同时,迪金斯大神确实是厉害,夜景的燃烧弹狂奔以及最后的总攻狂奔,都是爽到让人不行的运动镜头。影片整体呈现了一种游戏感,恍惚间总觉得路上遇到的角色好似NPC,等着你来和他说话。为了这个一镜到底的噱头,剧情方面确实有点太赶与太过于随机了。好处在于,确实是一路带观众走进了残酷的战争。
记得四月被砍倒的樱桃树,缀满枝头的白色花瓣有多纯洁,战争就有多肮脏。
“希望是一种危险的东西。” 以小见大,技术真正服务故事的一次讲述,不敢想象在IMAX看会有多震撼。
终于在2019年留下不让自己讨厌的泪水——当Schofield坐在卡车车厢里,身边围绕着别人的兄弟时,他晃神之间眺望渐远的村庄,这几乎是2019最令人心碎的时刻了。
摄影很美,但能不能不要无意义的一镜到底,本该有的叙事节奏因为“没有”剪辑,导致时空转换的长度和跨度都畸变,走两步就换了世界,场景切换显得不真实,格局像第三人称独立战争游戏。不过战争的残酷倒也在小格局里别样体现:落英缤纷之处亦能尸横遍野。部分文戏也老套廉价,英法情谊那段尤其出戏。但烈火废墟太美了吧,燃烧的教堂像末日的2049,漂流戏也调度惊人,可能是这几年最美的战争电影。
战争电影发展到如今,如何在视觉奇观层面更上一层楼,变成了一个大难题。而本片这一次给出的答案令人惊喜,不过这种方式没法复用,谁第二个用就变成东施效颦,第三个用就成烂大街的俗套了。
现在觉得所有有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电影,都会起到让观众出戏的效果。所以门德斯把他放最后,士兵终于到达终点了,完成任务了,观众也两小时辛苦了。给你看一眼本尼吧!观众看到他转身就笑场的效果,真的是没谁了!第一个观众熟知的角色塑造太好的副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