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情书

剧情片日本1995

主演:中山美穗丰川悦司酒井美纪柏原崇范文雀篠原胜之铃木庆一田口智朗加贺麻理子光石研铃木兰兰盐见三省中村久美梅田凡乃长田江身子小栗香织神户浩酒井敏也山口诗史山崎一德井优武藤寿美

导演:岩井俊二

剧照

情书 剧照 NO.1 情书 剧照 NO.2 情书 剧照 NO.3 情书 剧照 NO.4 情书 剧照 NO.5 情书 剧照 NO.6 情书 剧照 NO.13 情书 剧照 NO.14 情书 剧照 NO.15 情书 剧照 NO.16 情书 剧照 NO.17 情书 剧照 NO.18 情书 剧照 NO.19 情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6

详细剧情

  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中山美穗)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两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 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酒井美纪)”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柏原崇)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长篇影评

1 ) 铅笔记下的阳光痕迹

观 大三的某个晚上,心理电影欣赏课程,老师居然一改平日或阴暗或边缘或复杂的作风,放起了情书。 怎样一部简单的电影呵,某个安静的深夜在帐子里独自看过的电影。本想收拾了东西离开,可是当那些安静的影像映出来了之后,便不忍走了。于是坐下,陪朋友再看一遍好了。   开场是一片无边的雪原,博子穿了黑色的大衣,在大的白色背景下显得纤弱。渐渐离开这片白色,远处是树,房子和世界。   离开的人已经离开两年了,所以在热闹的仪式上所有怀念也不过是墓前一瞬静静的祈祷罢了。回到他的家,尘封的那些笔,画架和油画,那些东西从前都是熟悉的吧。他的妈妈拿出纪念册来,于是博子偷偷在腕上记下他的地址。   写信,远处的博子和远处的藤井树,两个都活在当下又活在过去的女孩。   博子拿着信,孩子气地说,因为我是寄到天国去的。明明知道不会有他给她回信,却依旧想固执地相信下去。只要,没有谁来打破,一直一直写下去,也是好的吧。   图书馆的书架边,浅的阳光射进来。依在古旧书边静静读信的藤井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两段爱情,博子委屈地要嫉妒一个国中的女孩,是因为她不相信真正的爱情是因了其他的原因;藤井树繁杂地回忆起那些点滴,是因为所有的细节,本就是好好地记得的,从来都不曾忘记。   那个穿制服的,在有阳光倾泻进来的桌子边安静的写字,在微风吹起的白色窗帘边认真的看书,因为同学的起哄和玩笑而故意疏远的,清瘦的,干净的,骄傲而沉默着的男孩子,藤井树一直都记得,就象那张曾经拿错了卷子,一直都好好的放在大箱子里,从来不舍丢弃。   博子寄来相机,让藤井树去照他曾经经过的地方,曾经热闹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阳光温暖而昏黄的图书馆。其实,那也是她曾经走过的地方吧,活泼泼地蹦跳,笑过生气过苦恼过亦活默默关注过,却只是一恍神,就都远去了。   当年的记忆是不需要验证的,即使满满的图书证上的名字,又怎样。当老师说他两年前山难死掉的时候,世界是一黑,猝不及防的虚无,之后风景依旧是风景,离开的太久了,就连眼泪都没有了。   彼时他只是一个男孩子,不懂承担,当他长成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他会遇到其他某一个也许不知姓名的女人,结婚生子,幸福终老。生活继续,从没什么不好。   也许残酷的不是风雪,而是青春,总是有遗憾和惨烈的痛,然后长大,成为平和而从容的生活的一员。   从没有什么青春,是可以挽回的。   “你好吗?我很好。”遇到之前和之后,生活走要继续。   博子在苍茫的雪山前大声喊出对他的问候,藤井树在有阳光的台子上静静写信,她们的生活都要安静地继续下去。 感 没想到重新看过一遍,如同初识一般,又一次静静地感动。安静的故事,安静的画面。却有些画面,似乎惊心动魄般留在脑海中,挥散不去。比如图书馆中的阳光,冰封住的蜻蜓,骑车赶上套纸袋的男生,大风雪中爷爷的背影⋯⋯ 也许单薄的故事,却被导演细细蜜密编排的精致感动,清淡而简单的,没有繁复的特技或血腥的震颤,华丽的布景,那些旧日的阳光,风和草木,似乎是用铅笔一笔笔描摹记录下来的,栩栩的,温暖的,伸出手去,有如同抚平旧照片卷角的质感。 那些曾经年少青涩的爱怜,日记本中深深浅浅的字迹也曾经记取过吧,之所以感伤感慨感动,也许正是因为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记忆,情绪,伴了图书馆中那昏黄的阳光,一起映于了面前,一切如昨。 思 关于爱情 爱最初是什么样的?穿越时间和空间,回到那么久远而清晰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们不懂得清晰地说一句我爱你,也不会用手段营造出浪漫,甚至会故意疏远所爱的女孩,对她恶作剧,而把自己的爱意,留在没有人翻阅的书的借书卡的背面。 爱情曾经镶在槐树柳树梧桐树和笔直的白杨树下。那时我们是那么年轻,年轻的心事也羞涩,难与人言。 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随着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被逐渐地抽丝剥茧,真相大白。而对几个当事人来说,就如同在挖掘宝藏一样,突然之间,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宛转曲折的心意存在。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关于青春 正如女藤井树所说,当年的事情想起来是很多困扰的。重名带来的同学的起哄,排在一起的工作,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眼里却是十分困扰的大事情,觉得是对自己正常生活的一种干扰。这份厌恶外化于男藤井树与班委的打架中,以及女藤井树用力摔坏的花瓶中。他们渴望从这种困扰中解脱,甚至在这种期待解脱的情绪中,忽略了很多本该感受到的情愫。 而当我们成年,再回首往事的时候,却往往觉得青春期是如此的美好,全都是美好的事情,其实现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的记忆出现了选择。 而青春留下的遗憾,则是永远也无法补回的了。 博子 博子一直都是善良的女孩,有着淡定的笑容,穿素净的衣服。对秋树的提议温柔的不能拒绝。给女藤井树寄药嘱咐她感冒快点好起来。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藏着藤井树的死所带来的深深的创痛。 博子对未婚夫藤井树是有着深深的爱,正是如此她在他死后多年依然不能释怀,正是这种感情促使她一直不能接受秋场给她的爱情,正是这种感情促使她在藤井的毕业册中偷偷抄下地址,并写出信,她并非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却宁愿固执的相信信是真的寄到了天国,寄给了藤井树的。 片中她对秋树唯一一场发火,其实并不光因为秋树冒失的发信冲撞了对方,更重要的是一纸切切实实的身份证复印件打破了她残留的爱情的幻象。 女藤井树的回信使她把这份浓重的爱投射到对未婚夫少年时代的追索中,她希望知道他以前的生活,希望看到他曾经走过的路,希望听说他以前的故事,但是当她一点一点地走进女藤井树对其未婚夫的回忆中,她却发现了他们之间隐藏着的爱意。 这份情感也许连他们自己都并未发现,但是却让博子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这份困惑因为无人解答所以变得无解起来,她不知道自己一直相信的一见钟情是否只是因为自己是某人的幻象,而自己一直赖以生存不断凭吊的爱情是否只是一场替身的演出。 斯人已去,她的这些怀疑并不是从生活层面上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某个人的争夺,而只是一种对于自己一直坚信的那场幸福的怀疑和追索。这些别人看来似乎没有意义的事情,再博子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 当她完整的回顾了藤井的那段记忆,见到了藤井树生前的登山朋友,面对那座埋葬了爱人的雪山,在清晨用力地一遍一遍喊出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我想她才真正从死亡,从怀疑中解脱出来了。 而之后的生活,应该会更美吧。 男藤井树 少年的男藤井树那样英俊而又有些骄傲,有些冷峻的孩子。 他穿雪白的衬衫,在金色路上骑车而过。 他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他的爱意,但是他却愿意用拳头维护自己所爱的女孩。他时常倔强,但是又有认真的一面。 我相信,他和博子的爱情,不完全是一份替代的演出。 当他长大成为一个可以依靠,有责任感,热爱挑战的男人的时候,他真心爱着的人,真的是博子,他已经懂得了如何去说爱,去呵护,只是依旧有些木衲。但是博子所记忆的那些求婚是可笑而甜蜜的小细节,不会是来自虚构,不会是来自虚情假意,不会是一份佯装的爱情。 只是年少时那个曾经爱过的同名女孩,在他心中留下的影响是大的,连他自己都准确的清楚罢了。 女藤井树 女藤井树选择了在图书馆,这是否与那段当图书委员的经历有关呢? 图书馆是最适合回忆的场所,但是她的回忆是被一点点激发出来的。她对他的记忆早已淡忘,需要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被触动,钩沉出意想不到的结局。 当年的她是安静而学习用功的女孩。能因为害怕同学们的流言飞语而选择在放学的自行车棚中等男藤井树。当她把女孩大野用力拽到男藤井树面前的时候,她的心中是有嫉妒和不满的,当听说男藤井树拒绝时,心中又暗暗有小的欢喜。 她并非是对男藤井树不在意的,并非如她自己所写完全是由于重名所带来的困扰,只是她以为那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暗恋而不肯承认。然而记忆却一直在那里的,当诉诸笔端,会一直延绵不绝。 漫天的雪花和樱花飘落中,暗含着死亡的讯息。她的父亲因肺炎而死,她的男孩因山难而死。两个人带走了对她的爱。当她还是中学女生,不知忧喜地滑雪时,看见一只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她俯下了身子,悲哀地知道,“爸爸死了”。当她已经长大,寻访男孩的过往痕迹时,才意外地从老师那儿得知,男孩几年前死于山难。因追寻过去而喜悦的心情变得灰暗。此时她还并不知道男孩对她的爱。 然而爱永远留存,直至延伸到和她长相一样的女孩身上。在最后,她也终于在泪水中释然,那张精致的铅笔素描给了她年少的故事一个最好的煞尾。心中不是没有遗憾,但是知道毕竟一切是追不回的,而知道自己当年的爱原来是有回馈的的时候,心中是有一丝安慰的。所以她用快乐的笔调写给博子这件“好的事情”。她微笑地坐在那里看爷爷在园子里忙碌,阳光温暖,冬天终于过去。 而青春的感情,虽然残忍,却也同样给了女藤井树温暖和坚韧。我想,她一直也不会忘怀的。 秋场 秋场是站在博子和藤井身旁的男人,一个爱着博子的男人,情深内敛的男人。似乎在藤井生前,他从未想过对博子的爱恋会有回报。然而当藤井死去之后,秋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照顾好博子,爱她,陪伴她,但是他不愿强求博子。他帮助博子去小樽,去圆满对藤井的记忆,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博子彻底忘却藤井。 他并非忘却了藤井树,对于朋友,他是深深怀念的,从他和以前朋友的话语中可以感受,他们曾经有着共同的理想。 秋树为博子做的事,是出于他对博子的爱和了解。对于好友的女友,他曾经感慨过相逢不能更早,而现在,他则希望博子能够重新活到现实中,重新快乐起来。 在炉前与博子的深情温柔的一吻,身边是跳跃的火光,那一吻,没有惊天地泣鬼神,有的只是温情,除了温情还是温情。 结尾跟影片的开篇的场景一样,只是地点不同。还是那白雪皑皑的茫茫天地,还是博子的黑衣黑发,只不过现在的博子不是孤单的,因为有秋场相陪。在那痛彻心肺的呼喊声之后,博子彻底抛弃了藤井给他带来的伤痛与美好的回忆。 忆 当电影打出结束的画面,当大的e段教室重新亮起晃眼的灯光,当前后的同学已经站起身来打闹地向外走,我坐在位置上恍然,故事终于结束,我的生活,在现实中,仍然继续。然而心中却有空缺,淡淡遗憾的,也许,是那刚刚失落的昨天,是某份寻找不回的旧日情怀,或是再也不会重回的年轻的没有忧伤的爱情。 人的心灵是最精致的容器,所有的过往都会在心屏上打下印记,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今天所做出的种种决断,而也许我们并不自知。好的电影正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中明晰的分析出这一种种交杂着的情感,看到它们的来处与去处,并看到人们在情感的支配下的选择。而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同样的么? 背着包回寝室,学校路边的街灯是暖暖的黄色的光,空气微凉却并不冷,看着那些熟悉的人,买东西的,下自习的,散步的,打球回来的⋯⋯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呢,梧桐树叶子大大的。这个安静而美丽的校园,在8年前的我看来,是否是难以想像而艳羡的呢?毕竟,那个穿蓝白校服笑着的小女孩渐退渐远了,而所有的记忆,就象铅笔写下过的字迹,在岁月湮没中渐渐模糊。但是,曾经用铅笔细细记下的阳光的颜色,青草的味道,回望时候,却依旧散着和煦的温暖。


2021.5.30 增补

时隔十多年后,初夏的三里屯人潮涌动,还是忍不住与前些年一起踏过小樽厚厚的积雪的人们一起再次观影。

惊异于熟悉的叙事却与记忆相差之大,印象中的故事更文艺和飘渺,重看发现每一步每一个细节和角色的来龙去脉都交待得细密而实在,类似于如今再读红楼着眼更多在于财政细目,大约电影没变而是自己的双眼褪去了那朦胧唯美的滤镜。

博子执拗的说,“她不是敌人的时候”,非常理解那种明知虚妄却想要坚持的执拗,明知不合常理与反智,却宁愿牢牢攀附在某一个点来支撑。博子比记忆中更温柔,却觉得她实际做了许多失礼甚至残忍的事情。作为未亡人的悲伤与世人的同情掩盖了这样的自私,而那一边开车一边讲起亲人的离世发出嗬嗬嗬笑声的房产中介,热情的和所有熟人打招呼安排行程硬拉着她走出来的秋场,那可以背出所有人学号和名字的瘦削的女老师,那清楚记得十多年前走到医院花了38分钟的爷爷,那独子死去却依然头发做得美美的、记得祭日也在车里给老公带了酒的母亲,那守护在山下提醒后来人注意安全的秃顶男人,每个人心中大抵都有自己的悲痛与遗憾隐而未发,却反而化成了日常的笑容。

翻腾出的陈年记忆,是否是似是故人来的久别重逢,那又是什么是最终的告别,似乎并非是死亡或是深藏心底,大概是有朝一日想起时毫无波澜吧。

柔弱大概也是一种privilege,是被人照顾得好的得天独厚,并未意识到手里拥有的也那样多。依然不知哪一种更好,是未被求婚但亦得以拥有悲伤名份的最终的归宿,还是清清浅浅几乎不会被记起的最初的一道印记。但太喜欢那最后一面的那一天的阳光,是人生最悲伤的时候,但女藤井树抱着《追忆似水年华》微笑了起来,似乎是一个开始而同时是此生的永别。但那一个时刻包含了一切的意义与结局,所有想要的答案。

2 ) 摊开一张纸,用笔拖拽注定流走的时光


这是又一篇与电影没有太多联系的影评。我拖欠独立女皇的岩井俊二全集太久了,久到我差点儿忘记了归还。在准备离开这个城市之前,我进行了一次清理,忽然就想看一看《情书》,尽管手头还有很多事情,但我还是忍不住都丢在一边,把电影重看了一遍。

上一次看好像是7年前,很差的盗版,字幕不全,我在电脑前费力地猜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不太明白里面的痴男怨女,到底在搞些什么。后来补看影评,才大致明白,却失去了再看一遍的动力。7年之后,我复习它,就把自己拽进了往事。

蓝小牙童鞋曾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其实歌里面并没有我们的故事,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把歌换成电影,也还是成立的。我们听过那么多歌,看过那么多电影,渐渐地已经不是在里面去寻找故事,而是在里面去找自己。那么迫切的找,有时候,也许是害怕再也找不到了。我们的过去,太容易丢失。

在不太远的过去,我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一个很独特的女孩。她喜欢那些陈旧的东西。比如故纸堆,比如厚重笨拙的大书柜,宽大的毛衣和粗瓷大碗。她只看死去的人写的书。她爱看有着昏黄色调的老电影。她爱听陈升的歌。她曾经托我帮她找一张陈升的专辑,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难以找到,因为太过时。

这个年轻却老气的女孩有着很好的文笔,她总在写着一只小蜗牛的故事。长的短的。故事里小蜗牛缓慢地前进,风景变幻,总有不同,只有它的笨拙和缓慢是不变的。而且它如此柔软脆弱,旦夕祸福比它背上的壳还要沉重。我总觉得女孩写的蜗牛就是她自己,在变幻的风景中慢慢地向前移动,总比时代落后一些,却正是这样的独特让我喜欢。

就像那些笨拙的木制家具,消磁的陈旧卡带,大毛衣和粗瓷大碗,情书这样东西已经过时了。我必须要承认这一点。大概在这个年代,已经很少有人会选择用这种方式示爱。大拇指下快速炮制的一条短信,比这来得更快;在楼下唱一夜的情歌,比这更酷。或者更干脆,走到面前,说一句喜欢你。这些都是更好的选择。在这个张扬的年头,情书太陈旧了。

但就是这样的陈旧,有一种隽永的魅力。永远跑得比时光慢,也就不用担心被岁月抛弃。反正都已经落在后面了,不妨慢悠悠地走。有些人总是很不合适宜,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永远学不会抢夺话语权,八面玲珑和辗转腾挪。情书就属于这样的人,属于那些内心丰富却不懂得表达的人,属于那些笨拙和很容易就手足无措的人。属于那些讨厌快餐,会慢慢咂巴味道的人。

拧开墨水瓶,灌满笔管,擦净笔尖,认真地在信纸上书写。而且,请你相信,必须是柔软的纸,而不是冰冷的email。纸永远比电子屏幕温暖。

我永远会怀念二十岁的时光。跑遍城南城西的礼品店,只是为一张合适的信纸。用文字诉说纠结,然后自己用白纸裁出小小的信封,用笔画上心情。我这样写了99封情书,零零散散将近半年。看情书的女孩照单全收,她把这称为“作业”,甚至有时候还会主动督促我交作业。虽然她直到最后也没有成为我的女朋友,但这些情书却被永久地珍藏。曾经写下的文字,让我觉得残酷的岁月因而迟滞,因而缓慢下来,在那一刻,像蜗牛一样柔软。

3 ) 回忆过去的时光,那也是写给初恋的一封情书

第一次知道岩井俊二这位导演,就是通过《情书》。大学时期的我很喜欢看日剧,当年大学开始实行学分制,其中有选修课可以自选,于是热爱日剧的我选择了日本电影赏析的课程。记得当时上的第一堂课,老师就给我们放了《情书》。从此我知道了这位有才的导演,知道了那名清秀的少年——柏原崇。之后的我看了岩井俊二不少的电影,比如《花与爱丽丝》、《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但是《情书》一直是我的最爱。


影片开头,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一个身着黑色衣服的女生博子就这么躺着,没有呼吸,如同死亡了一般。突然女生喘了一口气,她起来,仰望天空,背景音乐响起,她慢慢的离开,直至变成一个黑点,甚至连黑点也看不见。这是电影开头的第一幕,背景音乐简单而优雅的响起,按着自己的步调慢慢的发出声音。在这一幕中,博子躺在雪地里以及仰望天空,导演给了特写镜头,接着就是用全景拍了一个长镜头,镜头并不怎么移动,画面里博子渐行渐远。当看电影开头这一幕的时候,我完全被这场景吸引,整个场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然而这雪景真的好美,配上这音乐,只剩下享受。但是当我看完了电影,我才知道,博子躺在雪地里应该是想感受死亡的滋味。因为她的未婚夫就葬在这个城市,他现在就躺在这底下,在这个雪地里。或许博子是觉得这样能感受未婚夫的感受,能离他近一点。此时的博子是绝望的,悲伤的,她深深的怀念着死去的未婚夫。电影的第一幕一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导演用简单的镜头,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观众,仿佛一个故事即将娓娓道来。


紧接着画面转到墓地上,与雪地的场景不同,这里的人开始多起来,吵闹的环境与上一个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一个吵闹的环境中更显视了博子的悲凉与孤单。充满绝望的博子来到未婚夫的家里,她开始翻閲未婚夫的过去,在毕业册上她看到了男主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所以她将地址记下,给那个地址寄出了一封写给死去的未婚夫的信。也许她觉得那里是未婚夫开始的地方,或许人去世之后也会回到那里,所以她寄过去了,那是一封寄往天国的信。然而意外的是她收到了回信。通过几次通信以及后来的探访,她渐渐明白,那个地址不是未婚夫的地址,而是与未婚夫同班并且同姓名的女生藤井树的地址;而可笑的是,那个女生竟然与自己长得非常的相像。女生的直觉让她觉得两个藤井树之间,应该不是普通的同学关系,应该有更多的故事。博子说想更多的了解未婚夫,所以让女树跟他讲他与男树的故事。随着信件的一来一往,一段被封存的美好初恋被挖掘上来。


电影用这样一个独特的方式为大家送上了一段美好的初恋的故事。影片中经典镜头很多,除了开片的雪地镜头,还有男树站在图书馆窗口,风吹进来,窗帘被吹起,男树在窗帘背后若隐若现,这也是经典镜头之一。还有博子在雪地里大声的反复呼喊,“你好吗?我很好。”这个镜头也很经典。导演的镜头一开始在女树与博子两边切换,女树躺在医院病床上说,“你好吗?”博子在雪地里大声的呼喊,“你好吗?”镜头又切换回女树,“我很好”,博子在雪地里,“我很好。”接下来是,博子一遍遍的大声反复的说着这两句话,一遍遍的把内心的抑郁呼喊出来,最后她开始哭泣。这时候的博子已经将那段逝去的爱情放下,这是她告别她的初恋(男树)的方式。


电影剧情的很多细节设置也让人感到甜蜜与美好。比如男树恶作剧女树,给女树带纸盒子。比如男树故意拿错卷子,让女树主动找自己换,并为了能多待一会儿,故意说看不清,让女树自行车手动发电,慢慢的看卷子。比如男树故意借很多没人看的书,只为能冠冕堂皇的在借书卡上一遍遍的写女树的名字。电影中很多这样的细节看的人心里甜甜的,想要谈恋爱。最后当女树看到借书卡上男树画的自己的头像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男树是真的喜欢自己。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曾经喜欢过男树,她才发现原来那时候他们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这是一场迟到的初恋,泪目。。。。。。有时候我在想,女树与博子的一封封信件是不是也算女树给男树的情书?回忆过去的点滴,用文字把它写下来,这一封封的信件虽然是寄给博子的,但是故事却是男树的故事,这应该也算是一封情书吧,可以是写给男树的,也可以是写给初恋这件事的。


电影《情书》无论从剧情的设置,还是画面以及导演的镜头语言、背景音乐,都可谓经典之作。在导演的镜头下,一段被封存的初恋以巧妙的方式慢慢的被挖掘出来,向我们展示了初恋最原本的美好,那是青春时期的一份悸动。


~~~~~~~~~~~~~~~~~~~~~~~~~~~~~~~~~~这是分割线~~~~~~~~~~~~~~~~~~~~~~~~~~

听说,岩井俊二导演又有新作了——《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期待中。
<图片1>

4 ) 我和你的情书


1
想了很久。
我必须要写这篇文章,却总也找不到,找不到某种载体。
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并不纯洁,因为以前我写,只是因为我想写。
而现在我写,是因为你能看得到。
我知道,你会来看的。

2
这些天,我一直在努力地搜寻,我和你之间共同的回忆,却发现原来我们真的不一样。除了这几年我们重合在一起,并且一起努力地让这两条原本不一样的线纠缠起来——除此以外,之前,或者之后,都很难找到交集。
终于,两条原本就不平行的线在延长了他们咬合的轨迹之后,向着两个不着边际的原点分散开去。
我拼命地去抓,却还是,风筝的线。

3
说到共同的回忆,我们曾经聊起过这部电影。印象中这大概是在平行线以前的岁月中彼此最大的共鸣了。你说你看这部电影很多遍。而我恰好也是。
我们沉浸在《情书》的催泪桥段中,每个人都在流泪,但其实都只为自己流泪——而藤井树们,无非是身边的一罐风油精、一瓶润明、或者调频里一段伤心的旁白。
而眼泪却是自己的。
暗恋是一个体型纤瘦的影子,因为模糊所以美丽。而一旦跳脱开来,两条倾慕的线决定肩并肩地行走,他们却也开始肩并肩地互相割伤。
注定有一只断线的风筝会安静地飘向远空。

4
因为暗恋的美好,我们总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追述着青春。
如果还有可能,我想再回到从前的岁月,只是两个人互相欣赏,每天聊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我推荐给你一部电影,而你则说那本书真的不错。然后在碧空如洗下,安静地想,安静的想……
在那个时候,你的笑容触摸不到,却总是那么真实如梦。

5
影片中,暗恋藤井的大井早奈说,男生和女生的故事总是重复的。其实这样就挺好不是吗,我们会重复着我们的故事,而故事中的那个人的模样,也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
对树来说,藤井的意义不在于初恋。而是心底的那份最原始的牵绊。
她因此驻足环绕,重复着在怅然若失中仍然得以保留那些纯白的、鲜活的。美好的故事。

6
第一次看是在差不多十年以前了,如果算上断续式的情节,也看了差不多十遍了。有些桥段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比如病榻上的树和雪地中的博子,两个人一次一次地呼唤“你好吗”,接着再自己用心地大声回答,“我很好。”还比如那张插在《追忆似水年华》后的借书卡,以及那片泛黄的、笔触生涩却充斥着美好气味的素描画。
爱恋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呢。我们都在向着那个意味深长的30,缓缓的,却又无可避免地靠近着。我们每个人都接触过感情,有过缠绕身边的那条线。在每一只风筝随风而逝的时候,我们确信自己理会了爱情的真谛,并且言之凿凿,深信不已。
可是我们又总能在下一份感情的行进过程中,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一个困顿的迷路者。

7
我总是觉得,《情书》并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我每一次去试图说清楚她,却永远发现依靠自己的呆滞笔触和混乱逻辑,一定无法将她诉说得周全。
藤井对于树的暗恋和对于博子的爱情;
树对于藤井的倾慕和对于博子的相惜;
博子对于藤井的牵挂和对于树的期望;
秋叶对于博子的怜惜和对于藤井的责任……
除此之外,还有
树的爷爷对于孙女的愧疚和对于儿子的抱憾;
树的妈妈对于女儿的挚爱和对于生活的坚忍;
藤井的母亲对于儿子的叨念和对于博子的怜惜;
尾熊对于朋友的祭奠和对于大山的托付;
女孩树对于父亲的牵挂和对于母亲的疼爱;
院子的那棵名叫树的树对于旧屋的不舍和对于回忆的尊敬;
大井对于初恋的期许和对于初恋的烦恼;
铃美对于秋叶的暗恋和对于秋叶的祝福;
滨口老师对于学生的深情和对于信念的守护;
那群鲜活的少女对于美丽爱情的羡慕和对于无知未来的憧憬;
少年藤井对于冰冷世界的反抗和对于简单的执拗追逐;
少年树对于美好爱恋的小心翼翼和对于成长的忐忑不安
……
这些感情如此类似,每一件又都不一样。厚重的复杂感,糅合在贯彻始终的弥蒙和青涩中,这种感觉很难述说得清楚。就好像蔚蓝的海,海底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数不尽的杂物,但你看着这些令你油然而生,百感交集的破碎,却还是只感到海水的纯净。
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儿呢。

8
就像我们的生活。
表面上是明媚简单的,内里却满是伤痕和脆弱;
表面上是沉重苦涩的,内里却没有丢却过梦想和希望。
对于这些,我们不知道,只能一天一天地度过,然后用心祷告可以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好起来。

9
想到这里,我又蓦地醒悟过来,我们其实是如此相似的一类人。
同一个世界的一类人。
我们都是既活在当下的,我们也都是活在过去的。和博子一样,和树一样。
未来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当下,而到了那个时候,现在的当下就成了过去。
对吗?这真的是我们至为幸福的事情呢。

10
打开冰箱,突然落寞地哭泣了起来。而冰箱的落寞更甚于我,四枚鸡蛋,半袋刀削面,还有一罐发了霉的炼乳,除此之外一无所有。鸡蛋是你留下的,炼乳是你给我买的,而刀削面是你吃剩下的。
整整两个月来,我竟没有往里面添过一件东西。

11
看着手足无措的树捧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借书卡的背面是自己的容颜,年轻得唏嘘得一塌糊涂。然后我的泪水又流了下来。
藤井在87张卡片上写下树的名字的时候,他想象着的,该是怎样的一副美好画面呢?而我们曾经的种种,又该是怎样的青葱和剧烈绽放呢?

12
想到曾经。一个一个的,为你做蟹肉卷的寿司,样子是不是很好看?在家里冲泡焦糖玛奇朵口味的咖啡,味道是不是和星巴克的一样?南锣鼓巷排队等候的文宇奶酪,有没有怀念起来?特地学来的英式烤牛排,有没有吃出里面的猕猴桃味道?
想到曾经。把金城武画出来,挂在你办公桌的玻璃上,画得很像很像,却总是画不清楚你的样子,无从下笔;蜷缩在被窝里看老友记的故事,还有一起从破旧的小店里淘来的无数的碟,每一年都是如此,却忘却了习惯。
想到曾经。想穿一件闻不到你的气味的衣服,却发现所有可以上身的全都是你买来的;想鼓起勇气叫嚣着说去他妈的我要丢掉所有和你有关的回忆,却发现这样的话我只能家徒四壁,于是安静地将球鞋擦拭,将水杯放归原地。
……
在做这些的时候,心情应该是和藤井一样的吧。挑选从来不被人借走的书,那是因为不想将恋人的名字湮没在芸芸众生中,每一个字书写的时候,都希望能将爱恋牢牢地锁起来。
锁在《追忆似水年华》里。

13
然而《情书》教会我们,关于青春的一系列感动、伤怀、唏嘘、回忆、震撼、沉湎、歇斯底里、丧失理智——这些作态的存在价值都是为了成长。
成长。
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陷落在青春的情绪中不可自拔,因为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那样一片柔软得抵挡不了伤怀的场所。而对于霎那间出现的感动,我总是告诉自己,这是矫情的,是虚无的,是阻碍我的成长的。
但每一次我又总是妥协,因为这也是我需要的啊。
翻开《情书》或者《不可不信缘》,总是直接拉到那几段逼使人心悸的段落,然后在心底里郑重其事地念叨:我会成长,我要成长,尽管我需要回忆和伤怀,但回忆和伤怀的目的,还是为了成长。

14
这很难。
然而生活本来就是艰难的。
我们无从选择。
于是我蓦地理解了一切。
在《那些不值钱的经验中》,石康说,“人们热爱回忆青春,是因为除了人手一份儿的青春以外,他们没有更加拿得出手的东西,人们的精神能力在青春期便停滞了,而肉体能力却走上了下坡儿路,青春成了人生的顶点,后面的快乐最多也只是对青春体验的重复与模仿,滋味儿却大不如青春。人们喜欢两性关系,因为在普通生活中,只有两性关系才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接近冒险的新奇与愉悦,这是反复在窄巷中来回游荡的鬼魂。”
如果说一份牵绊和爱恋也在两性关系的范畴中,那么我赞成他的逻辑。因为尽管也许我从此无法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也不阻碍我对于未来世界的希翼和憧憬,以及为此所做出的全部努力。
我必须凌空跃起,必须去看一看窄巷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哀求、挽回和痛哭。
我想了很久很久,想到了这些,便理解了美丽的中山美穗在雪地的呼喊,理解了青涩的柏原崇在脚踏车前诡异的微笑,理解了丰川悦司眼镜背后的睿智,理解了酒井美纪看着冰冻里的蜻蜓时的哀伤眼神。
理解了一切,理解了全世界。

15
我想,过了很久很久。也许在我暮暮老去的时候,我还会记得这么一天,
这一天我在电脑屏幕前坐了许久,反复地回忆,反复地游离,反复地坚定,尔后反复地印记。
到了那一天,骤然转身的时候,我发现你还在那里,
还在那里。
微笑的样子,和从前一样。

16
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在网上,电话里,短信中,或者是在我的书中的某一页,轻轻地问你,
“你好吗?”
然后你会说,
“我很好。”
嘴角的样子,和从前一样。

17
人们总是在有意无意间,“刻意”地去做一些“随性”的事情。这是“爱恋”的若干附属物中比较美好的一个。
好比我,在写一段文字的时候总喜欢强行区分段落,然后冠之以“1、2、3、4”的序号,以前我总是不多不少,写上14段,因为这是我那时的心境;
而现在我总是不多不少,写满18段,因为这是你的记号。

18
别哭,我最爱的人。

5 ) 寒夜终于过去,人却已是晚春

《情书》在豆瓣上的评价人数多得让后来者望而却步,但依然想打一点文字,哪怕注定会淹没在汪洋汪海的矩阵符号之中。
《情书》的构思脱胎于《挪威的森林》,当初听到这样的论调,颇不以为然;等读到岩井俊二谈本片之缘起,终于勉强接受,却也佩服岩井兄大才:抄袭别人功课搞得不显山不露水的,值得后生们效仿。
也难怪无法一下子把电影和小说联系起来,诚然《情书》中的男藤井树和《挪威的森林》里的木月都是上来就挂掉的哥们,诚然男主和直子之间有过多次鸿雁传书,但其他的设定相距甚远:玻璃匠丰川悦司是男性版的玲子么?最关键的是,《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冷眼旁观纷乱的60年代、在时代大潮中保持着铁壳豌豆的本色,却从未试图去生根发芽;最后不管是背起行囊浪迹天涯,还是跟玲子狂热交缠,都只是永失所爱之后那冗长的回声而已。《情书》是不一样的,博子和女藤井树最后都挺过了人生的关口,得到了救赎。这个故事有着明亮的结尾,尽管其中夹杂着淡淡的哀伤。
《情书》的第一主题依然是关于生和死:博子跟《101次求婚》中的阿薰一样,失去了未婚夫,从此开始画地为牢;女藤井树少年丧父,落下个不敢去医院看病的后遗症。扶桑国对此类话题的迷恋近乎偏执,私下猜测,可能是孤悬海外+缺乏资源+大得离谱的自然灾害+特定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影片中至少有3个地方预示男藤井树早逝的命运:1)中学毕业纪念册上的那张集体照,他因为提前转学,照片单列(拍得象墓碑照),男藤井树的母亲还加了一句:“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吉利。”;2)男女藤井树被共同发配到图书馆去当差,女生在记录书本之余时不时抬头打量男生,柏原崇同学的身影在白色窗帘后若隐若现,镜头切换成中景——窗帘后竟然空无一人——再换成近景,那俊秀的脸庞又再度显现:这个少年不会在尘世间驻留许久的;3)女藤井树服丧期满返回学校,发现男藤井树的课桌上放着一个花瓶(应是寄托哀思之意),其他女生告诉她,花瓶是几个男生搞的恶作剧,不过,男藤井树倒的确是离开这里了——转学。女藤井树转身拿起花瓶“啪”的一声砸个粉碎,1对1,面对其他同学的恶毒玩笑,男女藤井树各自为对方出一口鸟气,只是,他已是看不到这个场面的了。
从影片结构上讲,《情书》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部分:以博子和女藤井树在小樽街道上擦肩而过作为第一分界线;以女藤井树在母校得知男藤井树死讯后一路咳着回家作为第二分界线。在故事来龙去脉的问题上,前1/3部可以说是疑云重重,但叙述层次却很清晰:三来三往,抽丝剥茧。
在博子和秋叶的三场对话中,第1和第3场很有看点:丰川悦司的角色是烧玻璃的,这样的设定有一点隐喻在里面,对比影片开头中山美穗一身黑衣在苍茫的雪地中独自蹒跚前行,玻璃车间里的熊熊炉火绝对是种救赎的象征;在秋叶与博子接吻的那一节,红彤彤的火炉作为背景出现在两人身后,音乐象冬日泉水般响起,清冽而流畅,所谓唯美,莫过于此。第3次对话所在的那个四周贴着木栏杆的酒吧很有点意思,秋叶在这场戏里突然发了一次飚,却并非没有原因:女藤井树已经寄来了材料,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博子依然喃喃自语“(男藤井树)感冒到底好了没有呢?”——这几乎是着了魔障。这一段有一个小细节:秋叶向博子回忆——其实也就是告诉观众——当年是秋叶先约的博子,而男藤井树扮演的是电灯泡的角色。只是这个电灯泡突然发出眩目的光芒,主动要博子做他的女朋友,把一旁的秋叶吓得不轻:这兄弟平时对女生总是不理不睬的样子、死活都挤不出几个完整的句子(注:这哥们在中学里就一直是这个德性),今天怎么会小宇宙爆发?一定有什么原因。
看到后面就知道了,因为他不想错过第二次。
可惜的是,即便不错过又能如何,他注定无法跟这样的容颜长相厮守,不管是在遥远的北方,还是在这里。这叫做宿命。
《情书》前1/3部最精彩的一幕发生在小樽的街头:两人唯一一次面对面。之前女藤井树出于赌气,曾寄来过自己户口本的复印件,但证件照的头像经过老式复印机的摧残,看上去跟通缉犯已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博子应该并不清楚女藤井树具体长什么样。她一路目睹这个远看跟自己有点象的姑娘往邮筒里扔完信、围好围巾、骑着破车穿过这边的马路、冲过正在叽叽歪歪的秋叶跟他的狐朋狗友、绕过自己的身边、即将消失在远处,完全是出于某种直觉。博子一度低下头,看得出是在犹豫,然后用怯生生的语气说出一句“藤井桑?”底气明显不足。但自行车突然停住,骑车的女生转身回顾,一瞬间,两人的目光撞个正着。这大概是博子第一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女藤井树的全貌,请注意博子此时惊讶的表情;与之对应的是女藤井树,她绝对是看到了博子,但不知是不是因为线条稍粗的缘故,一副迷惑的表情,继而开始寻觅四周可能的发声对象。包括偶在内的很多人非常自然地把这个场景跟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联系起来,但在偶看来,《情书》在此处的情景设计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实在《两生花》之上。待到清泉般的音乐再度响起,突然之间从四面八方涌出了无数的酱油众,将女藤井树淹没在人潮之中,只能感慨一句:岩井同志,算你狠。

故事到这里其实已经进入了瓶颈阶段,中间部分一旦操作失当,就会前功尽弃,使一部好片沦落为高丽国二流肥皂剧。情节上的不利因素是:似博子这般细腻敏感的姑娘,对整件事情的由来其实已经猜到了八成,而全知全能的诸位看客就不用说了。下面怎么拍?还能玩出什么花活儿?
首先,两人第二阶段的通信发生了质的变化。刚开始时双方都在云里雾里,等情节发展到后面,一方已是别有用心地在套取信息,另一方依然蒙在鼓里。其次,中学时光隆重上演,俊美少年柏原崇+清秀女生酒井美纪出场。
但这样只能算是“不错”,再配首缠绵的主题歌,跟某些死来死去都死不掉的生死恋属同一档次。
岩井俊二继续表明自己的能力真不是盖的:青春校园主题,不管是残忍似《青春电幻物语》,还是美好如《花与爱丽丝》,都是他的拿手菜。《情书》里玩的是若即若离和朦胧暧昧,正反双方都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男树喜欢女树么?正方:喜欢——在其他同学欺负他们、女树掉眼泪的时候,男树帮女树出过气,还有故意装傻不肯交还考卷、骗女树给他摇踏板照明那段,当真坏得可以。反方:不喜欢——男树对女树多数时候是不理不睬的,还整了个农药袋子扣在女树脑袋上,当真可恶。女树喜欢男树么?正方:不喜欢——女树什么时候表现出喜欢男树的意思啦?反方:喜欢——你没看见女树时不时地会去瞅男树吗?
正确答案地球人都知道:彼此都喜欢,只是谁也没有走出那一步。哪怕不看大结局,片中男树喜欢女树的暗示也是一抓一大把;比较微妙的是女树的情感表露。除去最后砸花瓶的那一下子,女树的行为总体上说是朦胧的,但似乎也有迹可循。扣农药袋子这一节,不能视作男树有欺负女生的倾向——男树是腼腆加闷包型的男生,通常不会主动欺负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女树被某神经质同学胁迫充当丘比特,把该同学和男树硬搀和到一块。个人观点,欢迎指正:男生如果真心喜欢一个女生,对于该女生有意无意间为自己介绍其他对象,会感到非常恼火。而这件事情似乎也可以反过来理解:谁又能完全否定,说女树丝毫没有借这个机会来刺探男树的想法?
至此,对岩井兄的手法可以打出“很好”的评分,但是,如果真的想拍一部珠玉之作,就应该比“很好”再往上攀半步。
说来惭愧,当年看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有个“半步”,经前辈提点后才恍然大悟:镜头语言跟画外音之间存在不匹配,导演在故意玩信息错位。
换句话说,女藤井树的画外音所表达的是一种负面排斥信息:“什么?两人同名同姓很浪漫?杀气腾腾还差不多。”;“本以为这种窘境会很快过去,谁知到了三年级竟然还在一个班!”;“博子小姐,失礼地问一句,(你的前男友)他到底好在哪里?!”但同时,影片的镜头语言所传达的却是一种正面的信号。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运动会,赛前受伤的男树硬充好汉抢跑道,手握照相机的女树在镜头里看到了整个过程——请注意,在男树跟另一选手碰撞摔倒的时候,女树的手指按下了快门:啪啪啪啪一组连续的照片,把这个场景全部记录了下来。旁边的女生问她在看什么,她回答“没看什么”,继而转移话题:“这相机怎么用啊?”
镜头与画外音彼此矛盾,究竟哪一个说的是实情?至少在这部影片上,导演的得分接近优秀。
不得不提的还有预埋的一处极为重要的伏笔。如果没有它,故事的中段不可能这么坚实,而情节从中段向高潮的推进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博子的信中没有关于男藤井树已在两年前的山难中去世这一消息——在和秋叶去小樽的那一段里,博子蹲在女藤井树家门口的邮筒旁写信,“他在两年前”几个字都已经写在了信纸上,却还是用笔给划掉了。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女藤井树得知这件事的话会怎样?博子将未必能够从女树的笔下轻易套出话来,即使能套出话,也必定跟现在的内容不一样。
同时,在开头部分里预设的这个伏笔,也是为了确保中间段落里两个承上启下条件的顺利实现。
第一个条件:“男树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必须由女树从别的渠道来发现——那个记忆力超强的老师将有理由登场,而老师又是引出图书馆那帮女生的线索,而那帮女生又会是卡片秘密的最终挖掘者。此外还有营造气氛上的考虑。让我们假设女树早已获悉男树的死讯,那么这一段就会是这样:
众女生——“那么多的卡片上都写着你的名字,原来是个男生的杰作啊!”“那他心里应该喜欢前辈你才对啊!”“前辈你有没有跟这个男生交往过呢?”“真是酷毙了!”……
女藤井树淡淡的表情——“只是恶作剧罢了,他跟我同名同姓。而且,两年前已经去世了。”
众女生收敛起闹哄哄的样子——“是这样啊。”
老师有些惊讶——“你早知道他已经过世了?”
女藤井树点头——“他女朋友写信告诉我的。”
老师——“是么,真可惜啊,那么年轻…”。
比起肥皂剧中的煽情加俗套场景,本片的气氛调度是讲究的。先引出卡片的话题,再由那帮热情满满的女生故意起哄,把整个气氛炒热,让女藤井树既尴尬又有点得意。然后跟老师一起走出图书馆,却是一盆冷水倾泻而下:
女藤井树——“其实那不是我的名字……不是还有个跟我同名同姓的男生嘛……(想考考老师)老师你记得起他的学号吗?”
老师没有丝毫犹豫——“九号。”
女藤井树惊讶状——“真厉害。”
老师淡淡的表情——“那孩子很特别。……两年前发生山难,去世了。”
镜头随即顺着墙壁平推,由于光线的关系,出现几秒钟的黑屏,或许暗示着女藤井树听到消息后的心境。总之,气氛由暖到冷,一下子就被拉了下来。
第二个条件:“男树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必须等到中间段落的结尾部分才可以被女树发现。这是为了保证时间上的同步,因为就在当晚,女藤井树和博子将同时面对各自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博子纯粹是心理障碍,让秋叶拖着她走就行;女藤井树就要麻烦一点,她从影片开头一直咳到现在,终于咳出个急性肺炎,从医学的角度讲是量变到质变,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就应该有个象征性的心理诱因:男藤井树的死讯。女藤井树在潜意识中马上从这个讯息直接联想到父亲当年的去世(酒井美纪在雪坡上滑行那一段极美),而在今天晚上,悲剧会再度上演么?
多噜嗦一句,这种嵌在不同段落中的长距离链接一旦成形,将大大提高情节的连贯性,但对编导来说,绝对构成一种极大的折磨,请勿轻易模仿。

影片终于进入高潮部分。博子和女藤井树几乎在同一时刻经受人生的考验,也几乎同时在第二天的清晨获得了救赎。以前看过某位香港专业人士的电影评论,认为博子对着群山一遍又一遍呼唤逝去的爱人这一节,确实感人,但女藤井树那个半糊涂半清醒的爷爷背着她上医院这段,则显得有些突兀,属于败笔。
偶对此不敢苟同。
因为这部影片的第一主题是关于生和死,第二主题才是美好的青春暗恋,尽管电影的名字叫做《情书》。
在色调和音乐之外,本片最让人感到舒服的是情节的流动性——故事的发展基本保持着一种匀速的状态,但这种匀速逐渐开始出现凝滞的趋势,需要通过爆发式的高潮来予以改变:面对着朝霞和群山,通篇给人以温顺被动感觉的博子开始大爆发,喊得深情,喊得动容,喊得痴狂,喊得撕心裂肺——她终于斩断了这个心结。反反复复的那句“你还好吗?我(这里)很好”背后的意思或许是:“永别了,我的爱人。你将永远存放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但此刻我已将思念你的心彻底放下,即将跟秋叶开始新的生活。珍重。”
另一位突然爆发的,是通篇给人以痴呆印象的女藤井树的爷爷——尽管这里不能比喻成绿叶,但酱油众的生命力不应被轻易低估。这一段隐含的意思:悲剧的轮回是有可能打破的。爱人已经去世,还有关心着自己的朋友;父亲这棵大树倒塌,祖父这棵老树却依然挺立——生活无论如何窘迫,仍存在向上的可能。
第二天凌晨、博子呼唤山难去世的藤井树的时候,另一个藤井树躺在病床上,也在轻轻地回应:“我很好。”细细想来,两位容貌极端相似的姑娘之间,其实是有一点情敌的意思在里面,但在命运奇妙的安排之下,却似乎建立起了共生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经过生死的考验,其实是得到了升华。
又怎么会是败笔呢?
插一段题外话。片中一人分饰两角的中山美穗是个很有古典韵味的演员,可惜缺乏灵气,所出演的角色往往过于被动,甚至还有些天然呆。比起一些同辈甚至是前辈的女星,她衰老的速度令人吃惊:拍《再见,总有一天》的时候甚至还没有满40周岁,但已经枯萎得厉害——人家黑木瞳40多岁的时候依然是人比花娇。等到容颜憔悴,缺乏演技就成了致命伤。她在《再见,总有一天》中的大尺度演出其实根本不具备诱惑西岛秀俊的档次,只会让人唏嘘不已:名将美人,怕的就是这个。
不过,《情书》是个例外。她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是她所有影视作品中最灿烂的一次绽放。
《情书》的尾声阶段,最美丽的自然是画龙点睛的那一笔。在这之前,是柏原崇和酒井美纪的退场戏:托女树还书、单向的告别、返校、得知原委、砸花瓶、回图书馆还书、抽出了借书卡却没发现什么不同、最后一次凝望那随风飘动的窗帘。女藤井树的回忆到此结束,所有的“情书”也被原数退回——对方已经不再需要,这些书信和回忆是属于你的。
一幅完整的图画,现在只缺一块小小的拼板。
几个女生揣着那个尘封多年的秘密,前来探访藤井树,应该是在一个午后,阳光簌簌。
把借书卡翻转过来、看到那幅素描的时候,阿树其实想把它藏起来,身上的毛衣却没有口袋。流水般逝去的青春年华,又能安放在何处呢,只能重新插回那本旧书。抱着书本,也不知是该抽泣还是微笑。树叶在悉悉索索地响着,轻风吹过田野,拂过面前这些明亮的脸庞。漫漫寒冬终于过去,人却已是晚春。

6 ) 秋叶先生虽然不是型男

1

作为渡边现任男友的秋叶先生第一次出场,是在工作间。秋叶先生包着头巾,戴着大框眼镜,穿着背带帆布裤,外形说运动不运动,说斯文也不斯文,一点儿不讨喜。
他说,是不是遇到什么好事啦?从你脸上就看出来了。
渡边犹豫了会儿,略有笑意。嗳。我在那个人的家里,看到他的毕业纪念册。
在和秋叶先生交往中,她似乎一直避讳他的名字,称他“那个人”。
她说,…尽管…我还是依那个地址寄了信,以他为收件人…就是因为收不到才寄的,因为我是寄到天国去的。
秋叶先生抿抿嘴,像个委屈的小孩。果然,你还是对藤井树的事情不能忘怀。他伸手捅捅渡边,再捅捅。那我们的关系要怎么定义…然后他搂住她的腰,吻了她。

2

第二次,俩人在工作间里分析那封天国来信。应该是午后,光线明亮。交谈不疾不徐,像温吞吞的茶。渡边最后宁愿相信这就是前男友的来信,并打算继续下去时,秋叶先生突然神情认真,声调短促,马上打断她。“不能。博子,我们不能这样!”看着渡边黯淡下去的脸,他又缓和了,“好吧,算了,但我会查个水落石出。”他后来的神色一直低沉阴郁。

3

没有秋叶先生的促成,依渡边的性格会去到小樽么?她也许会一直努力沉浸在自己的假想中吧。秋叶先生的“捣乱”,让藤井树写信来说了再见。渡边失魂落魄,像梦的结束。她像棵苇草,又柔又韧,柔弱寡断的是外壳,坚韧绵长的是思念旧人的内心。秋叶先生把信揉成一团,她拣过去又小心展开。秋叶先生恼怒起来。“藤井已经不在了!他更不可能写信给你!”顿了顿,又苦笑着说,我很难过,博子。你总是坐这边的位子。我们三个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是坐那个位子。那时候我们都想约你出去……要是我先主动的话,现在怎么可能会这个样子…

去小樽看看吧,找找另外一个叫藤井的人…

安静的房间,木质桌凳,咖啡徐徐冒着热气。秋叶先生又达成妥协,他向渡边看似轻微实则严重的固执妥协,向自己漫长深沉的爱妥协。镜头拉高,两个人隔着张桌,似隔着条宽阔的河流,河流里沉没的是渡边成为历史的恋情,要迈过去很艰难。

4

他们在积满雪的小道上徘徊,最后看见了那个红色邮箱。
秋叶先生抽根烟,喃喃地说,我们还蛮疯狂的呢。印象很深的是秋叶先生火红的围巾。他把围巾包在头上,在阳光下踢雪玩儿,偶尔过来看看蹲在那儿正给藤井树写信的女友,她写:他在三年前……然后她看着秋叶先生的眼睛,又把那句话划掉了。

准备回去时,渡边在车马横流的街道上竟然看见了藤井树,她裹着厚实的棉衣,蹬着脚踏车出来寄信。她这么远远地看着她,看着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姑娘,她感冒了,有些瑟缩。她不禁轻轻地喊了她的名字,小心地,甚微地,探询似地,叫了她。
她回头了。隐约地,但很快被汹涌的人流淹没。她没有看见渡边。找不到标的物的空茫眼神。

彼时,秋叶先生正热情地和朋友闲谈,把行李装进汽车后备箱。对两个姑娘之间的那点儿小发生一无所知,更无法知晓女友现在心里的暗涌。那些阴柔的情绪啊,如漫漶的火焰,腾地在她心里烧灼起来。她站在人潮中,像一只中枪的麝鹿,快要倒下了。

5

秋叶先生在阳台上唱歌,望出去,层层叠叠的房屋像奔腾溃散的血管。他顿了顿,轻快地说,呐,那座山要不要再去爬一次看看?…去跟那个家伙打个招呼。我们去吧。
俩人走在蜿蜒山路上,冰天雪地,秋叶先生讲着他朋友被戏称为尾熊的笑话,兴致勃勃安排好了一切行程,渡边默默地跟在后面。
她想做逃兵。上山对渡边来讲,就像揭开一道一直未痊愈的伤疤,她太怕疼了。秋叶先生皱紧眉,“你是为了什么而来?不是为了忘掉那件事吗?要忘掉才行啊!”
镜头倏然拉远,茂密丛林中的小路,两人又一次对峙,有乌鸦的鸣叫,万籁俱寂。

6

山间木屋的橘色灯光,在寒夜里亮着。尾熊架着锅子煮起食物,招待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和秋叶先生平静地谈起“那个人”的死亡。当他问起“你是否还想爬”时,秋叶先生脸色凝固,“嗯…?嗯……不过没办法了,我已经感到恐惧了。”是啊,秋叶先生到底是对山难恐惧,还是对女友心里那块阴影恐惧呢?也许尾熊觉察到了,他瞄了瞄渡边,然后微笑着给秋叶先生再倒上一杯酒。
他们哼起歌,“那家伙最后唱的歌…真令人感伤,人不在了…歌声还依然荡漾…”
我的爱在蔓延,伴着南风……
秋叶先生还不忘调侃,“他为什么最后要唱这歌,他不喜欢松田圣子嘛。”是啊,人已经故去了,生者除了缅怀,还应该有积极的态度面对啊。

7

他指着那座山。“你仔细看看,藤井就在那里。”渡边从颔首不语,到终于抬起头。秋叶先生走上前,双手合拢在嘴边,大喊“藤井!你还在唱松田圣子的歌吗?那边会不会冷呢?博子现在是我的了!”末了,自己轻声地装作回声“好啊…好啊…好啊…”,他转过脸去看她,“你看,他说好。”
他扳着渡边的肩,用力地推她向前。“和他说句话吧,多少会有抱怨和思念吧,去。”她犹疑地看向他,缓慢地挪向前,一小步,一小步,步伐越来越急,最后几乎跌跌撞撞地奔跑起来。秋叶先生有些哽咽。她摔倒了,大衣滑落,只着橘红的毛衣,她转过头看向秋叶先生,两个人相视而笑。她喘着粗气跑到远处,对着雪山用尽气力高喊。
你好吗?我很好!
你好吗?我很好!
她喊到喉头哽咽,终于掩面痛哭。一望无际的雪地里,她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下兀自立着,泪水像一场迟来的暴雨,宣泄而下。远处尾熊先生问秋叶先生怎么啦,秋叶先生微笑着说,不要吵她…

end

他知道她一紧张就会用关西腔说话。
他对她说,去扫墓时,“拜托藤井了,希望能让我和你结婚,我也顺口说他已经自由了…你也可以自由。”
他从无抱怨,隐忍地爱着她,一步步引她走出阴影,快三年了,如抽丝剥茧,急躁不得。
他小心地呵护着她的伤口,尊重她的历史,又决绝地打碎她自我麻醉做幻梦。
他知道,从爱上她的那天起,就只有做个具备强大忍耐力的人,才能完完全全地拥有那个姑娘。因他视她若珍宝,而生者,永远无法与故人竞争。

短评

你好吗? 我很好。 你好吗? 我很好。 你好吗? 我很好。

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如果知道女朋友爱上我是因为我像她曾经爱着的人,我会崩溃

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无论如何都会流下热泪的电影,五星又怎么够!

9分钟前
  • 果酱☮
  • 力荐

一个英语考27分的人哪会在意什么break的过去式

14分钟前
  • 减肥书法家
  • 力荐

暗恋的极致

15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不好意思,这么多年了,我就靠这个活着了。

17分钟前
  • AllenGY
  • 力荐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彩云易散琉璃脆,水仙已乘鲤鱼去

19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关于藤井树的种种回忆,是你拥有的,我把它寄还给你。

23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2000年,本人看得第一部文艺片,当时不知道啥是文艺片,表面上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算个文艺青年了,内心里无比的可惜那一块钱,因为本来是租《唐伯虎点秋香》去的。被人租走了才不得以看《情书》

25分钟前
  • 林愈静
  • 还行

那些没有开口的告白,最终还是让你听见了。

29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力荐

也许每人都有似曾相似的故事,逝去了才追悔莫及。

31分钟前
  • 巴乌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看一直没看……四个主演竟然全部都是双鱼座……所以真是一部极其双鱼的电影……暗恋的极致……但导演却是水瓶座……

36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十年都没有第二个人借过追忆似水年华只能说这本书真的很难读

38分钟前
  • 小鱼飞飞
  • 力荐

用一个男人的死亡、一个作为替代品的男人的包容,一个作为替身的女人的悲哀和一个女人半生的迷茫表达了一种叫做暗恋的情绪,我是不理解的,用我的三观来看,这是个悲剧,但诚然能表达清楚这样一种人类的情绪,也是不易。。。,

40分钟前
  • 危楼大海
  • 还行

真的救命啊看得我满脸问号,我无法理解电影的展开方式,暗恋的细腻美好要从发现自己是白月光替身的这种角度来切入吗

41分钟前
  • 海盐小圆饼干
  • 还行

最后卡片翻过来后,我真的哭了。

4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翻过来的卡片,肖像,是初恋回忆的完美情书

47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當她的遺憾終於放下,另一個她的遺憾卻才正要展開。重看發現自己記錯了結尾,記憶中的藤井樹站在玄關讀完了那張書卡,立刻嚎啕大哭不能自己,重看卻發現她不在玄關也沒有嚎啕,而是僅僅掩嘴含淚。這麼明顯的情節,怎麼就記錯了呢?還是,那個曾經嚎啕大哭的,其實是我自己?

51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普鲁斯特

56分钟前
  • 进宝
  • 还行

这个人偷偷爱了你大半辈子

60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