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
幾乎每年都有一兩部讓人驚艷的港產片,今年意料之外的是周秀娜居然這麼會演戲。
整個觀影過程,寥寥的幾個觀眾,安靜得能聽到鄰座的呼吸聲。很多抓心的細節,大家都很節制的控制住漸漸沉重的鼻息。
三十而立,對當今都市的普通民眾來說簡直就是個笑話,三十歲面對的是日漸衰老的父母,日漸高企的生活成本,日漸沉重的工作責任與壓力,處處都是可以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你變得精緻而謹慎,變得努力而乏味。雖然很多雞湯教育我們人生的成就不止一種人生的追求不該只局限於成功,但是,回落到生活層面,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
我以前拍拖不會哄人,經常只會說“開心都係一天,唔開心都係一天,咁點解要唔開心喇?” 往往說出口都覺得有點心虛。
電影散場出來,發現剛好下過一場大雨,城市的悶熱沒有一絲的消減。有趣的是,剛坐上出租車,電台播了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
何時開始,年齡成為都市女性的禁忌。更是暗許自己不再慶祝三十歲之後的生日。彷彿它對應的只是體弱色衰和青春流逝。
反覆抱怨自己無力對抗卻頻頻出現的家庭情感,工作壓力等問題。一股腦怪罪於時間頭上卻忘了這就是真實生活的際遇。
如果三十歲前經歷過的萬般挑戰,未能助妳提煉出智慧及心境去提升更成熟魅力的自己,還不知感恩並勇敢向喜愛的生活靠近。那「三十而立」這話,就不是說給你聽。
接受每個決定所帶來的利弊。祝福妳,在歲月中,得到更到的愛與勇氣。感恩時間,感恩經歷。
已经哭得满眼都是泪。在29岁这个土星周期,说是独立,不如说是你一个人孤独地兵荒马乱,应付着一切烦心的事情:急切结婚,怕被剩下;升职了,可是变得更忙;虽有男友,不体贴你反而显得寒心;房东贪财,不打声招呼就差点流落街头;父亲得了痴呆,打扰你的同时又让你心慌……你努力地打理着自己的生活,讽刺的是,它什么都不给你剩下:爱情,开始的时候热烈甜蜜,最后那个人变了心;亲情,开始的时候不珍惜,肆意挥霍,最后那个老人溘然长逝,任由你哭得撕心裂肺;事业,你为它牺牲了许多,赚得一点可怜的尊严,最后熬不住要放弃的也是你。就像在爬楼梯一样,一个不小心,踩空了,你瞬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你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如今却发现自己很脆弱,其实是靠着那些东西过活。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你就像一棵被掏空心脏的树干,眼泪从脸上掉下来,掉到脖颈,滑到地上,你不擦,就没有人来擦了。你琢磨不透黄天乐,一个这么普通的人,没你优秀,没你能干,没你漂亮,至今还单着,嚷着减肥却还是这么肥,为什么能笑得出来?但也许,爱笑,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她有梦想,没志气,有朋友,没爱人,喜欢拍照,一个人待着也不害怕,因为她有很多回忆。这些回忆,不管是美好的,还是糟糕的,她都会慢慢品味,妥帖安放。所以啊,有了癌症的女孩,过得比谁都多姿多彩,有声有色……记得自己要的是什么,至于多少岁,何必在意呢?每一个阶段,都是从零开始;每一个瞬间,人生都在倒数。你要笑着活下去……
大概所有女性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事业和家庭哪一个更重要。有人说女人不要太强势,也有人说女人要学会让自己强大。这种矛盾取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激化,及时我还没有到那个土星周期,身边也充斥着这些善意的提醒。但是工作可能遇到不顺,感情可能遇见波折,没有那一件事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不会丢失的。如果真有那样一天,怎么样说服自己从零开始,怎么样去经营一个最好的自己。
这部电影的场次实在是太少,导致我为了看这部剧跑到一个小电影院,整个影厅就三个观众,中途煽情的地方奏起印度歌,真是分分钟想骂街。
关于演员本身,周秀娜的演技受到的评价不错 至于郑欣宜的部分,话剧感太强,尤其是和男配?搭戏的部分,总感觉是在尬聊,让我忍不住打哈欠。
很久没有有感而发到要打开电脑认认真真地记录此刻的思绪和感觉。
也许早就不流行再像当年一样在blog和空间里洋洋洒洒,总认为这样是矫情。
现在的票圈主流都是寥寥数语再配个图,不泄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保持神秘感才是成熟。
可人都总有不吐不快的时候,都总有渴望表达和宣泄的时候。
这一篇,与其说是影评,也许更像是自己的心情日记。
2017年6月6日,看的是彭秀惠编剧、执导的《29+1》。
彭秀惠也许在导演界还是稚嫩新人,但早已是舞台剧界的老手。
全片舞台剧气息浓厚,很多细节草线蛇灰、伏线千里,运用的长镜头意味深长,加上恰到好处的配乐,倒不太像电影了,反而有点像音乐特辑,即使情节薄弱,但感染力惊人。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2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生,准备经历三十岁的故事。
女主角林若君,貌似什么都有,有身材与美貌、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处于上升期的事业、有相恋多年的男友、有聒噪可爱的中女闺蜜。
可仔细想想,父母啰嗦絮叨、工作营营役役、男友貌合神离、闺蜜日益疏远。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像刹那间一脚踩空了楼梯,父亲过世、辞去工作、与男友分手,忽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相比之下另一个女主角黄天乐就逊色多了,也许是心太广、所以体很胖、父母过世多年、事业十年无成、身边只有七岁就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张汉明、两只龟和一堆黑胶唱片。
可她总是这么快乐,哪怕有癌症三期,也比林若君快乐太多太多。
2个女生之间的氛围对比实在太过强烈:林若君散发的都是负能量,痛苦的得让人不忍直视,而黄天乐的片段则太过阳光幼稚。直接运用这种过分的割裂,也许是因为导演想述说的并不是两个不同的女生,而每一个女生身上的光影明暗,是一种“一体两面”。
看电影的这一天,离30岁很近很近很近,近得都不敢去数到底还有多少天。
只知道每一秒都在倒数,那种无能为力,简直发呆一秒都是在犯罪。
小时候觉得30岁就是中年人了,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就会隐隐有点大限将至的急迫感。
就像是考场上,交卷时间马上就到了,别人都从容交卷了,只有自己手心还握着汗津津的笔,竭力思考着剩下3道不会解的数学大题。
真的好想问问每一位已经经历过三十岁的女性,当年此刻的她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是无所谓、是期待、还是害怕?是从容面对还是惊慌失措?
电影中林若君说的那种难受的流泪法,就曾经有过:泪水不停流过脸颊、经过下巴、落在心口、滴在地上。原来有人理解真好,光是这样就足够令人感动了。有时候有共鸣,也许并不是故事相同,而是因为伤口相似。
三十岁是一个阶段的终结,成人世界无所不用其极地向你演示这个社会的运作方式是多么残酷。看着身边人的角色不停变换,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几乎都站稳脚跟。与之相比的自己,明明也努力做好每一分钟,但结果偏偏不能如意,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幸福,心灵更是苍白迷惘,内心空虚得好像从来没有盛载过任何实质的东西。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甚至发现无法和人好好相处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连和怎样和自己好好相处,都做不到。
土星围绕地球一周需要三十年,这个周期被称之为Saturn Circle。每一个人踏入三十岁的前2年,都会受土星影响而作出改变,也许是受到挑战需要面对、也许是遇到阻滞令人恐惧。
从来都不相信星座,总觉得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早已被玩烂成肤浅无知的迷信教条。可对应Saturn Circle,回想到这2年的境遇,又真的可以说得通。不想再回忆和复述自己经历过什么、有多惨、有多难受,毕竟生死之外无大事。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priority,有选择就有代价,也许只是恰好连续选错了而已。而这些经历是宝贵的,它会让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令人知道自己从前有多么不堪、会让人学习宽容和忍让,还会让人体会到什么是“他朝君体也相同”。
如果我们都是需要通关打大Boss的超级玛丽,那么作为一个撞过煤气阀而侥幸全身而退的人,我大概已经额外奖多一条命了吧。
希望用这一项难得的bonus,把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折叠打包好,放进抽屉里,然后好好渡过人生第一个Saturn Circle。
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是由零开始。
别害怕,从新出发。
好的女性电影是拍给所有性别的人看的。
即使离奔3还有距离,即使是男生:但对刚走上人生拐点的我,这个故事却能如此感同身受,数度想在影院里大哭:天乐部分有点弱,但欣宜回忆妈妈(理解为肥姐)、Leslie还有黄家驹让人动容。若君的故事,会让人感叹一个演员能遇上好角色有多么的重要。我爱彭秀慧,更爱认真表演、朴实无华的周秀娜。
真不该对香港电影抱任何期望的。这部片子告诉我们,要是你一直不减肥不打扮,到了30岁,你的胸可能只被乳腺科的医生摸过。
意外的惊喜呢!30而立,其实说的仍然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事,独立自主。连我这么一个男人都能感觉到这种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寂寞、焦虑和压力,更何况女生们。而且周秀娜这演技竟然出奇的棒,泪点太到位。三星半,感觉是今年的一部算是小亮点的港片。PS:女生30岁没被摸过胸真的很可怜吗?7.3
周秀娜戏里29岁失去父亲,戏外30岁在TVB演女N号;郑欣宜戏里29岁罹患癌症,戏外20岁失去母亲沈殿霞还可以这么开心地大笑着生活下去。最动人的是两人相逢一刻。爱、失去与勇敢面对不再困惑的三十岁,让两个女孩一夜长大。
能明白郑欣宜的角色对于林若君的心境转变甚至是电影的主题表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条线仍不大喜欢。更满意前半段剧情,那些失落和迷茫的段落,尤其是周秀娜的表演看着非常舒服自然,后半段较俗,关于释怀的部分说服力不足,或者说有点理想化,不过片尾响起《由零开始》时机很对,有感动的力量。
周秀娜很厉害啊,完全拎起整个片,表演自然轻快、不落痕迹,为她加一星。郑欣宜的角色性格略失真,但表演上也没有尴尬硬伤。相形之下国内一众小花尤其是杨颖请扔到焚化炉好吗。
没有郑欣宜这个片子会更好
Around30的女性物语。一开头工作日的描述简直太写实,开头就透着让人喜欢的气息。周秀娜的演技、故事的节奏、几首恰如其分的剧中曲都大大提升好感。看完满脑子《早班火车》循环中
3.5。感同身受,但难称多妙。美图秀秀式美学,最后解决冲突落位于鸡汤,把作品的格局限定于此。好的方面是对节奏收放自如的掌控,对几场时空错位戏码的精巧设计和周秀娜令人信服的表演。时代符号的运用不显掉价,因为布满了亲身经历的温情细节。
抱著女性電影的心態去看,尤其是主題和自己那麼相關,但是觀眾卻多次出戲,因為太過單一,太過表面。開場的節奏還算吸引,但到了三分之一開始看到導演的貪心,甚麼都想說,偏說不好30歲的女生是甚麼。
还是太标签化了,好像女人不是事业奋斗型,就是乐天傻乐型,这还是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对自我认识的衍化还停留在10几年前,可惜了。。PS:周秀娜不错,有望来年金像奖拿个提名。
应该是舞台剧基础的原因,竟然算是近期看的比较惊喜的小众港片,关注的话题也很女性,估计女观众会更有共鸣吧。周秀娜表现也很好,意外发现她竟然会演戏。相对来讲郑欣宜条线略弱,个别部分比较形式,整体还不错。
女观众都在哭,哭完却不知道获得了什么,毕竟没有一种答案是普适的。郑欣宜就是《失控的正向思考》里的典型案例,连绷着脖子往上看的姿势都相同。愿你扛得下所有的现实,捱得了真正的苦也享得了真正的福。
好几场戏都很棒,细腻、真诚。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的生活如此苍白无力,原来审视起来它还值得被讲述…但黄天乐的答案说服不了我。
前半部分真是做的不错,有点举重若轻,却也让人印象深刻,录像带带入的黄天乐那个故事转折其实也不错,但随后的故事就变得有点整体尴尬和若即若离了。黄天乐始终是一个活在日记本里的人物,缺乏直接交流,因此所谓陌生人之间的那种影响淡了。所以,美丽的林若君和乐天的黄天乐,你来选的话,你选谁?
粤语版,话剧改编,几乎看不到话剧踪影,成功的影像化改编。由两个30岁女性的“两生花”扩展成三十而立的大龄女青年的生活层面,内心戏有十足的演绎,能够触及观众的共鸣。但两个女性的形象比较偏执的标签化,导演用以掩饰话剧痕迹的技法也颇多,包括台词方面显得陈词滥调。
为什么影视剧中的胖子一定要开开心心,为什么影视剧中的绝症患者一定要坚强乐观,让得了绝症的、三十岁还没有过恋爱或性生活、只能请求唯一男性好友摸自己胸的肥胖女性做乐观派代表,太残忍了吧。
三十而立的“立”,说的不是性格独立不依靠别人、不是建立社会属性(事业、婚姻..)标签的堡垒、不是站经济基础上的独立,而是成为一个不需依赖工作物质伴侣社交来证明/逃避与自己独处时的不知所措、清晰坦诚而完整的自己。不管三十前后,幸运银幕内外的我们都懂了,而多少人终生也不懂/害怕成为自己。
风风火火的都市白领女性在奔三的门槛坐了下来,慢慢品味人生。香港近年难得有诚意的生活小品,散发着老歌老电影的气息。哥哥的《日落巴黎》和结尾那首“由零开始”都让我分外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