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忙活
让娜.巴利巴尔在片中俏皮,忧郁,随性,知性的形象,再加上迷人的短发,简直是心中缪斯。每次到她的戏份总让我心旷神怡。尤其她被前男友反锁在房间里后,她不紧不慢的从天窗爬到屋顶,然后不紧不慢的顺着梯子爬下楼,最后不紧不慢的回到剧院上台演出。这种从导演设计到演员表演出来的节奏感充满了幽默元素,俗称高级货。
卡蜜儿时隔两年之后随男友的剧团来到巴黎演出。他们的舞台剧没有吸引太多观众。迫于压力,男友到处寻找剧本。在图书馆寻找剧本时,他认识了一个漂亮女人,随后两人产生了暧昧关系。而卡蜜尔则找到了曾经的旧爱,一个哲学教授,他们显然旧情未了,但见面后卡蜜尔却又欲拒还迎(作)。哲学教授的妻子是芭蕾舞老师,她被卡蜜尔男友在图书馆认识的女人的弟弟追求(有点绕)。哲学教授邀请卡蜜尔和男友来家做客,(?)四人坐在餐桌上,彼此都知道对方身份(法国人真性情......)结果大家不欢而散。第二天卡蜜尔来到哲学教授妻子的舞蹈室找她,见到了图书馆女人的弟弟,结果弟弟立马变心爱上了卡蜜尔(男人?)就这样,所有人都陷入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之中。最终,卡蜜尔男友找到了传说中的剧本,停止了与图书馆女人的暧昧关系,并与哲学教授在戏院屋顶以喝酒的方式决斗,教授输了。图书馆女人的弟弟偷了教授妻子的戒指,卡蜜尔以一夜情的代价从图书馆女人弟弟的家里把藏在盐里的戒指拿了回来还给了教授妻子(真绕)。最终大家齐聚戏院,卡蜜尔与男友和好,妻子抱怨着喝醉的教授,弟弟与姐姐跳起了华尔兹。所有人受欲望的驱使在放飞自我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最后都回到了原点,却也改变了一切。
这是一部浑身上下散发着法国知识分子气息的法国电影。充分体现了雅克.李维特超强的掌控能力。如此复杂的关系众多的人物在李维特细致的梳理下清晰的展现给观众。爱情,欲望,犯罪,悬疑,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气质。
2 ) 好漂亮的终局
有人说整部电影就是为了这最后的10分钟作排练,形容的好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Jacques Rivette就是有本事把150分钟的长片拍得不流失一丝丝养分
3 ) 优雅的寻找
优雅,这是《去了解》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法国电影看了不少,但能像雅克·里维特这样举重若轻地经营感性浪漫气氛的导演不多。也许因为他已经73岁高龄,一个老人,总是对古典主义的美和价值观要更为心仪吧。
人物是典型的法国男女,女人高挑轻盈,言辞闪烁,男人高谈阔论,热衷于话语的魅力,还带着那么一点可爱的鲁莽。男女主人公习惯在追光下表演自说自话的话剧,其实剧中任何人似乎都有很好的舞台感,即使在最苦恼和痛苦的时候,从外表也看不出来,始终是举止有度,彬彬有礼。离别三年后重逢的恋人,女人站得矜持,男人坐得稳重,心内的狂波巨澜只在一转身的低眉、一低头的轻叹中。事业各有所成的情敌,硬是为个女人坐到一桌共进晚餐,觥筹交错,仪态庄严,隔桌而谈的却是“海德格尔的忌妒”。即便女人对那个差点让她的情人头脑发热死于决斗的女演员一记耳光,也是姿势曼妙,如落花般轻盈,然后,两人都面带微笑,知心朋友般相拥和解。
优雅的节奏当然极其缓慢,两个半钟头的电影竟然用了两个钟头作铺垫,男男女女寻寻觅觅,始终不知结果,说说笑笑掩掩藏藏,终究难明究里,看得人昏昏欲睡,只想把这雨雾中的春困一径睡到蝉鸣蝶舞的初夏。自诩爱看艺术电影,自《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之后,还难得碰到一部电影像今天这部具有催眠之效。雅克·里维特,这个当下法国国宝级的老导演,10年前另有一部长达4个小时的闷片名作《爱吵架的美人》,纵然有艾曼纽·贝阿这样的美人赤子出演,我想我恐怕也是难以消受吧。
一个意大利剧团来巴黎演出,台柱子卡米尔是个法国美女,正和剧团的经理雨果相爱。她三年前曾在巴黎有一场狂热的恋爱,与昔日恋人皮埃尔的重逢让她有些不安,有些恍惚。哲学教授皮埃尔已和舞蹈教师索妮娅同居两年,索妮娅深爱着他,又难以抵御阿图的甜言蜜语。阿图的母亲是一个18世纪意大利剧作家的后人,雨果因为找一部戏剧手稿与他的母亲和他同母异父的妹妹多米尼克相识。漂亮的女大学生多米尼克对成熟的中年男人雨果非常着迷,有意无意地挑逗他,阿图总是暧昧地窥探着他俩的一举一动。出人意料的是,阿图对索妮娅原来另有所图,看上的是她手上前男友送给她的价值不菲的戒指,而最后他竟然也迷上了卡米尔。
六个人的感情和生活就这样戏剧性地交叠在一起,却没有变成一部很有喜剧甚至闹剧味道的电影,虽然也充斥了大量的对话,又不同于侯麦式的散发着明快青春气息的细腻和微讽,调情、忌妒、犹豫、懦弱都是那么含含糊糊,被话语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少了少男少女处处心机又没有心机的爽利和欲盖弥彰,尽是成年人真真假假的情感表达和耦断丝连的欲望描写。
卡米尔去皮埃尔的家里向他解释自己已不再爱他,被旧情驱使有些疯狂的皮埃尔将她反锁在工具间。卡米尔从天窗爬上楼顶,阳光明亮,法国城市一片连一片的铁皮屋顶直晃人眼,她来来回回寻不见下楼的梯子,镜头也就这么跟着她优雅地过去又回来。在这样从容的寻找和来去中,一直到了电影的结尾。
如果两个小时的铺垫一直在考验着观者的耐心的话,浪漫轻喜剧式的结尾却是大大地出人意表,把你一下子从睡意朦胧中拉回来。这个结尾情节的巧妙和场面调度的复杂,充分显示了导演的控制力,也终于明白告诉了我们他理性成熟的爱情观。
其时,卡米尔已经巧妙地从阿图那里找回了偷走的戒指,阿图却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她的冷若冰霜。雨果成功抗拒了多米尼克的诱惑,多米尼克偶然间从妈妈的菜谱中发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手稿。两个男人为了卡米尔站在舞台上空拉布景的天桥上决斗,方式又十分搞笑,一人一瓶伏特加。喝醉的皮埃尔从天桥上栽下去却没有摔死,雨果早就在空中扯了一张大网,掉在网中的皮埃尔找不到“出口”,竟然酣然入睡。被卡米尔赶出化妆间的阿图在后台迷了路,兜兜转转来到前台,问妈妈他的“出口”在哪儿,抓起雨果喝剩的半瓶伏特加仰头就灌。最先清楚自己目的的倒是三个女人,多米尼克不再纠缠于不属于她的感情,亲自把手稿给了醉醺醺的雨果;焦急赶来寻找皮埃尔的索妮娅以一个耳光和卡米尔达成和解,还把戒指送给卡米尔,这对她自己不啻是个解脱,开始要全情投入和皮埃尔的爱情;卡米尔答应雨果继续他们的巡回演出,这枚珍贵的戒指也缓解了剧团的财务危机。索妮娅爬上天桥帮皮埃尔找他的“出口”,雨果和卡米尔相拥去了后台,多米尼克与阿图翩然共舞,妈妈叫着谁要尝她美味的黑森林面包……
镜头慢慢向后拉,这一切原来都发生在舞台上。人生如戏,从舞台到生活,从生活又回到舞台,戏里戏外都在这样不停地寻找之中,难得的是优雅而不失真诚,热情而不失理智,执拗而不失宽容,寻寻觅觅,终于能真正诚实而睿智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在里维特的“戏中戏”结构里,每个人都在面临自身与他者的两难境地,这些境地体现在情感/金钱/事业等多个层面,最终以多人一台戏的方式回馈到对现实的反思,命运的不确定性无法被任何形式预知,任何抉择时刻都是一种对自我的阉割。
耐下性子来看也不无趣味。评分:6 out of 10
Rivette變了劉別謙,人人也活得機智,對話也迷人,再無需對抗惡意,只不過人人都在慾望漩渦中,有人為了自救,有人為解決貪慾,有人被愛衝昏頭腦。劇場是世界的投影?不如說是世界的源頭,所有生滅最終都回到舞台上,最後是如此喜樂,動人。154分鐘版有點趕急,台上台下各自各精彩,還想看更多更多。
看的新修的导剪版,感觉六人的交互有Red Line 7000的影响,spanking更是第一时间想到尊荣
这两个半小时,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我的第一部里维特,想不到啊想不到...... 绝对精妙绝伦的电影语言和难以置信的的幽默,戏剧和表演作为关键比喻连接起了一个《双峰》级别的混乱网络中,其中夹杂着的滑稽的悬疑感更是令人欲罢不能,杰作啊……
人物关系的变化还挺有趣的,但是太拖沓了,戏中戏只是个形式,没能很好地角色自己的故事相融(也或者,我没把戏中戏的情节看明白)。
结尾方才领悟导演用心 出彩 剧终
成人之美,不太喜欢。可我又为何会那么热爱卡索维茨先生呢?想了想,应该是他不优雅反而粗砺。三星不够。
光是皮兰德娄就足以令我给你五星了。
千奇百怪千回万转众人又似乎回到原点 谁在乎这当中的猜疑 焦虑 骗来的浪漫或自欺欺人的释怀呢 私情中异性同性之间你来我往的花招一戳即破的亲热每个算计的脑细胞每次漂移的眼神 得不到的越想要 对缴了械的新情人却反而发现原配的好 浪漫和滑稽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多了
从舞台开始,在舞台结束。。。戏中戏连环套。。。浪漫又美丽,各种匠心独具。。。我以为我在看戏,其实是在看幕后的real生活。。。我说原来这是real生活,导演又告诉你其实都是戏六人行而已。。。
这是我找资源找字幕都耗费许多时日的一部影片 当然不枉付出 向前看得到小津的《浮草》看得到侯麦的男女 看得到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向后看找得到伍迪艾伦 也找到了欧容和穆雷 电影说到底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圆圈
一如雅克里维特一贯对立符号系统、电影中的其他艺术形式、真实与虚幻等元素还有马拉松一般的观影体验以外,或许是题材更加贴近生活和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混乱令电影有了不少趣味。另一个中文译名会更加有趣——《六人行不行》,几乎直接指涉皮兰德娄的舞台剧《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同时影片中的主角尤格也正在排练皮兰娄德的新戏。人与判断的相对性——绝对的相对性。最真实与即兴的表象之下只有观点、角度、面具和角色,真正的事实不再存在,只有无数的观点更迭构建了一个似乎确证的事实。而雅克里维特将其引入电影则构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空间,如果说《塞琳和朱莉出航记》构建的是影片真实和虚构世界的对比以及替换性,那本片则是在真实社会生活空间与真实戏剧空间的无限接近中以超越反讽的严肃性批判人在社会空间中的面具化
藏有秘密的街巷不在都灵而是里维特的巴黎啊!群戏看到了卡萨维茨的影子。精巧设计中的诗意。滨口偷师了多少呢。220 min #Cinémathèque
里维特2001年精彩作品。细腻,值得反复捉摸!里维特在该片中创造了一个可被你理清的人物关系网,而每两个角色之间人物关系的发展又是复杂多变的,事态总是超出你的预料但有它自身逻辑,这一微妙像(无数的/不停的/随时的)雪崩一样袭来,它不是外部强压,而是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力伴随着各种心理因素产生,而观众预设性地参与其中,里维特无疑是操控这一切的高手。推荐!!!
4.5 魔性之处在于角色关系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一直存在,这种潜在性即是现实的魔幻性、神秘性,如标题所言,谁知道呢
第一部真心喜歡的李維特。
这部电影看完最大的印象就是让娜巴利巴尔真是太美啦!满足一切对法式优雅的想象:痩、高、脖子长,四肢纤细,眼神可纯真可魅惑,气质极其迷人。衣服更是每一件都超级好看!在里维特的电影里这部两个半小时不算长,却绝对是显得特别短的一部。焦虑剧团三男三女形成了不仅是爱情、性方面的网状关系,更是有互相利用、哄骗的略带悬疑和幽默成分的,相比起来中年人亲个嘴上个床就像人际交往中取得一点点信任使出的小手段罢了。法国人拍这种东西真是信手拈来,最后甚至带出了焦躁中的一点点浪漫味道,实在是挺神奇的。放在其他国家的电影里大概完全不适用…
7.5/10。①以剧团生活与演出为线索讲述了三男三女的复杂六角恋关系(包含出轨)。②充满神秘感的灵动氛围的营造:鲜艳亮丽且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丝滑优美的高水准运镜/场面调度;舒适的音响;主角们的表演模式有种充满神秘魅力的美。③作为主情绪电影不该使用群像叙事(同质于《不散》),扣1分;过于平淡+缓慢的叙事节奏与轻盈的影调极其错位,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