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2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3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4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5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6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3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4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5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6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7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8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19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该片改编自曾前往阿富汗的前《芝加哥论坛报》记者Kim Barker(蒂娜·菲饰)的自传《混乱塔利班》,潮爷饰演一名与Barker共享战地时光的摄影记者。

长篇影评

1 ) 你以为人生那么好进阶嘛

Fey姨真的是很有魅力的人啊,抛弃女主光环不讲,在90%+男性荷尔蒙的环境下感觉跟谁都来电。唯一觉得跟花生的对手戏好奇怪,但又莫名其妙地符合情理…咳咳最后那个电视连线也算是比较好的关系ending了。

能感受到导演想要表达很多东西,折射局部战争、折射文化差异、折射新闻界的尔虞我诈…还有不得不说的女权色彩,在阿富汗那片女性没有地位的大环境下,一个就算戴头巾都很违和的白人女记者照样很溜地过着40+的刺激人生,嗯是的再一次觉得导演选对了女主。

喜剧的调子没错,但是题材又决定了立意还是得提高一下下。从无所适从到得心应手,救回了男友,拉回了事业,当我以为这帮子记者会在那幢集体公寓楼里happy ever after的时候,Fey姨一句It's not normal一桶子冷水浇醒了这个异域梦,当糜烂的现状麻痹了神经,难能可贵的是可以再一次找回自己。

我瞬间体悟到曾经我身边那些牛逼的人,他们履历上那些extraordinary事迹的意义所在,志愿者啦维和啦…有凶险有刺激有颓废有成就感,重要的是结果,被打磨后的进阶。

旧生活无聊吗?也许吧…可是我变了,大家都变了……如果都变了的话应该算是新生活了。

完:)

2 ) 影片中的摘抄

corkscrew landing 螺旋降落 in case a missile is fired at the aircraft

Kabul International Airport KIA(Killed in action)

喀布尔是在高原上 需要多补水!!!!

在那边不要穿和背带特别亮色的包 容易被发现 尤其去山区的时候

Afghanis is the currency.

简易爆炸装置(英语: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又称土制炸弹,恐怖分子用的很多

这个词是"Hooah" (音 /ˈhuːɑː/),美陆军士兵在战斗时的口头语(与之相对应,空军说“HUA”有时也说Hooah,海军说“Oorah”,海豹突击队说“Hooyah”)。用来表示除了“不”以外的所有意思,大致包括“明白”“干得好”“欢迎”“真高兴”“好”“收到”“谢谢”“太酷了”……

MARINES海军陆战队和NAVY海军不一样。。。

UNIBROW 一字眉

Kim means "who" in Turkish

在坎哈大要穿BURQA(布卡(伊斯兰国家妇女穿的蒙面长袍)),电影中说是IN THE BLUE PRISON

原来阿富汗官方语言里面也有FARSI波斯语

Bebakhshid=Excuse me or sorry

the frog in the pot of water, raise the temperature bit by bit, the fog doesn't notice

有些电影中的细节难忘:士兵遇袭用导弹攻击汽车,上校发飙只因导弹价值八万;警察朝天开几枪只为令枪管发热点烟 ;军阀士兵AK47弹匣上的卡通贴纸;妇女们屡次炸毁水井只为有机会去远处取水时可相互交流;人们处决电视机收音机;分别时,女主不能在阿富汗抱那个翻译,最后只是手指相碰,很温情。

Whatever happens, you will have me.

inshallah <阿拉伯>但凭天意,听天由命,听阿拉的安排吧,印沙安拉;
翻译成英文应该是If it is God's will
基本在表达一个听天由命的意思
估计是在无奈或者没有头绪的时候会说这个词(因为是神的旨意,所以常人无法左右)

You embrace the suck, and you move the fuck forward.

You've got to move on.

-----------------------------------------------------------------------------------------------

以下是摘抄别的朋友的影评,觉得写的很精彩或是很喜欢的部分:

1 这是一部用细节说话的电影。只有真的了解战地的人,才能写出如此众多的残忍、戏谑或者暖心的细节:极端人士当众“处决”电视机这种西方娱乐化设备;男女当街牵手时,裹着黑头巾的正派大妈拼命击打他们牵在一起的手;美国士兵修建的水井一次次被破坏,他们总归罪于塔利班,最终,金姆发现,是当地妇女破坏了水井,因为只有打水时,女性才能有外出的机会,得以闲聊和放松;还有那些有着信仰但也拥抱现代生活的普通人;那些道貌岸的新官员;那些在尘土飞扬,到处可能隐藏着汽车炸弹的环境中,饮酒作乐的外国人……这一切真切又鲜活,新闻中的阿富汗都是标签化的,这部电影中为阿富汗还原了魂魄和血肉——险恶的和温暖的——这才是复杂又真实的生活。
从结构和情感推进上来讲,金姆离开熟悉的美国去往战乱的阿富汗,最初是一种失去,她从舒适区被迫移植到一块不适宜自己的土壤中,而她开始努力工作,寻找自我实现价值的过程,是寻找和融合,最终,她得到了朋友以及爱情,意味着收获。至此,又回到了一个封闭的圆环。金姆进入了又一个舒适区。有意思的是,当所有人都觉得,金姆终于适应了这里,在乱糟糟和不确定之中寻欢作乐,从容不迫,但她自己却选择了离开。
但不同的是,当时离开美国,是被迫而充满恐慌的,而这次离开却是主动又笃定的。在阿富汗的历练,让她得到的不只是圈内的名声和工作经验,而是处理生活的能力。“我开始觉得现在的这一切才是正常的,这是有问题的。”金姆这样说道。当一个人可以主动跳脱舒适区,去探索新世界的时候,说明她已具备了勇气,能力与自信。阿富汗的几年,让金姆脱胎换骨。

2 片尾女主采访被路边爆炸装置炸断腿的美国士兵,士兵并没有破口大骂面前的“ 始作俑者“,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坦然面对这一切,并告诫女记者面向未来,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影片的深度,这也是本片想通过影片贩卖给观众的核心观点:不要责怪看起来合理的外在因素,人只有面对困难,面向未来,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3 全片围绕着常态与非常态这个命题来展开,一开始提到的有趣理论4-10-4,它指的是一个女人在自己国家只有4分,到了其他国家变成了10分,但是她一旦回到自己的国家又会变成4分。乍看起来,像是对女主角的一种嘲笑,想想她并没有损失,不是还有曾经提升到10分的机会么。问题大概会出现在,这个女人到了别的国家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提高到10分的水平,甚至是等她回到自己的国家还以为自己是10分。战地女记者KIM来回于战地与和平地之间,游走于两者之间,切换着这种常态与非常态。她虽然奋力营救出苏格兰摄影师,这个她在阿富汗的情人,但是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开,要回到纽约或者华盛顿。Because I think there's plenty of good work to be done in the real world,and the kabubble is well-established.I just have to get out of here before it's too late.I started to feel like this was normal.

4 “我开始感到战地生活是正常的时候,就该要离开了。因为你我都知道,这不是生活的常态。” 看着是战争片,其实在说一个基本的生活困境——如何不在舒适安逸的生活中麻木自我,又如何不在刺激紧张的生活中自我沦丧。一个另类的“温水煮青蛙”故事。
那个翻译官举得例子很好,吸毒品上瘾的人,为了拿医院中用来做药的毒品,把自己孩子手弄断或是炸掉,然后到医院来偷。很多时候,许多人做事也是上瘾的,不惜一切手段,这样是非常态。





3 ) 战地女记者

2023.04.20

这部电影正是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一年之际拍摄的。电影上映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宣布放缓美军在阿富汗的撤军计划。到奥巴马总统任期结束美军在阿富汗还保留大约8400名美军士兵。

这个叫金·贝克的美国女记者两眼直勾勾的,看着就像个缺心眼,果然来到阿富汗喀布尔,出了机场在大街上就掏出一叠子钱,结果一下子全被大风刮走了,惹得满大街的阿富汗人疯狂拾钱,刚来就给阿富汗人民撒狗粮。去美国大使馆的路上看到一个阿富汗男孩因为鸡蛋掉在地上摔烂了而可怜兮兮的就给了他差不多一百美元,没有想到转眼换个地方又碰见那个男孩在故伎重演,气的她大骂男孩是个屎人,这智商税交的够意思。

美军在阿富汗除了和塔利班打仗,空余时间也深入社区帮助老百姓改善民生,比如记者金就和美军来到一个村子,帮助他们解决井被炸的问题,一个阿富汗老人好奇的问美军一个黑人士兵“你们是俄罗斯人吗?”美军士兵告诉老人“俄罗斯人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还有我是黑人”,也不知道是翻译没翻明白,还是老人没听明白,老人似懂非懂的转回头就和其他老人说“俄罗斯人现在变黑了”。女记者在阿富汗其实很麻烦,比如洗澡和上厕所,好在美军基地有钱,可以给她提供一个带淋雨的帐篷,出去到了民间就有点不方便了,当地风俗对妇女的清规戒律颇多,比如明明在村子里却没地方小解,要到村外无人的地方,士兵们下车四处警戒,女记者才能方便一下,既增加风险又耽搁时间。

美军车队行进中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带路的线人跑了,接着装甲车玻璃中弹,好在是防弹玻璃,只是打了个弹痕。士兵们下车开枪还击,这个时候保安和翻译、摄影记者都吓的躲都躲不及,贝尔却不顾一切冲下车举着摄像机躲在士兵身后跟拍,看到敌人的汽车后干脆甩掉士兵直接抓拍,根本就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带队的将军想说她两句,转念一想还是算了,这是记者的本职工作,无可厚非。结果贝尔的采访报道详实的报道了阿富汗最真实的一面,播出后大受欢迎,美军士兵也认可她的报道。名不见经传,没有出国工作经历,头一回做战地记者的金·贝尔凭着她的闯劲一炮走红。

都说美国是个民众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可是在美国是不能当街随便乱开枪的,而阿富汗是个可以随意开枪的国家,当班执勤的警察抽烟不用打火机点烟,掏出手枪对天连发几枪后用滚热的枪口把烟点着了。采访即将成为阿富汗最具权势的第二人司法部长的高官阿里·马苏德·萨迪克时,贝克的大胆直言博得他的好感,想和贝克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方法就是找个空旷的地方可劲的打枪过瘾。

为了工作贝克也是拼了,连续推迟回美国见男朋友的时间,采访军阀帕查汗让贝克成为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以来第一个采访他的西方记者,对帕查汗的采访让所有人都肾上腺素飙升。采访回来后一向不苟言笑的保镖尼克喜笑颜开的主动找贝克聊天,坦诚今天采访帕查汗让他有一种从飞机上跳下来的感觉,贝克的勇敢机智彻底征服了他。不过贝克纽约的男朋友克里斯很不开心了,没办法,只能自己忍着了。没有想到克里斯没忍住。贝克突击查岗,从镜子里看到一个女人的影子,接着一个光腚女人从床上跑进了卫生间,愤怒的贝克臭骂了克里斯一顿后关了电脑,立刻申请了去战地采访。

贝克曾经去过的那个村子的井又被塔利班给炸了,贝克和美军再次来到这个村子,一个穿着布卡罩袍的阿富汗女人悄悄的招呼她进屋,大胆的贝克跟了进去,结果发现一屋子穿着布卡罩袍的女人,她们撩起面纱和贝克坦诚面对,因此贝克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村里那口井是她们炸的,自从有了这口井,女人们就没有机会去河边借担水的机会继续见面聊天八卦、小聚,将军知道后恍然大悟,原来美军好心办了坏事,剥夺了女人们社交交流的机会。这种事在现代文明社会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在阿富汗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这是阿富汗妇女的悲哀。至于这些女人是如何能几次炸了那口井,说来好笑,她们竟然藏了一堆苏联留下的地雷,她们把一颗地雷放在井口,然后朝地雷扔石头引爆它。

去塔利班控制的坎大哈采访,贝克也不得不穿上布卡罩袍,她们目睹了女子学校遭到燃烧弹袭击后的惨状。这里的女人出现在公共场所是很危险的,但是贝克依然我行我素,她竟然胆大包天的溜了男人们聚会的场所,偷拍塔利班如何鞭挞电子产品,结果招来众怒,不是翻译法希姆全力施救,贝克差点就闯了大祸。

回到驻地后,翻译法希姆来找贝克,看似无意的闲聊阿富汗的毒品和瘾君子,接着又聊到人在紧张时会有吸毒后兴奋的快感,有些人沉溺于这种快感,会像吸毒者一样越来越大胆,直到失控一发不可收拾法。法希姆的话显然是有所指,贝克对这种绕来绕去的阿富汗方式对话不习惯,也听不懂,以为他要求涨工资就答应了。法希姆一看说了半天敢情对牛弹琴了,干脆改用美国方式直来直去说吧,我TM被你给吓着了,不想再和你一起干了,做过医生的我太了解你这种人是狗不了吃屎,我现在结婚了,想有孩子……,尽管贝克一再表示她会改,这种冒险的事不会再发生了,法希姆去意已决“我骑马追鹿,却发现自己被一只猪追逐了”,贝克要求法希姆明示,法希姆一句“你心里清楚的”,起身离去。

喝了酒的贝克从酒吧出来回住处,搞错了房子,没有戴头巾就游荡在夜晚坎大哈的街头,危险随时降临,幸亏遇到伊恩·麦可派才得以保全。为此伊恩狠狠的打了失职保镖尼克一记重拳。接着贝克和伊恩上了床,尼克辞职了。自从和伊恩上了床贝克情场得意,职场失意,事业遇到了瓶颈期,阿富汗的战地报道被领导批为千篇一律又臭又长而不予发表,领导指示她可以回到原来岗位,但是当了战地记者的贝克就像沾了毒瘾,让她欲罢不能。偏偏屋漏偏遭连夜雨,预约采访塔利班的事又让同行塔尼亚翘走了,贝克太渴望赢一次了。伊恩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暖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善良,极富爱心,再次遇到那个用碎鸡蛋骗钱的小男孩,伊恩一边称他为“这是我的小男孩”一边掏钱,贝克提醒他是骗局,伊恩说“我知道是骗局,那又怎么样呢?他还在街上乞讨”,坚持给了小男孩钱。

被塔尼亚抢走的采访塔利班出了意外,不知何故塔利班翻脸打了中间人贾维,还要向记者开枪,紧急时刻美军卫星遥控发射地狱火导弹,击中塔利班的汽车,爆炸的威力杀死了塔利班,也误伤了记者塔尼亚和她的随行人员。贝克因祸得福。司法部长萨迪克被贝克迷住了,竟然找上门来,不顾形象手舞足蹈的表达了爱意。贝克虽然性格上有点二,但是情商也挺高,她数落起自己最近桩桩不顺的倒霉事,然后把自己臭骂一顿转身离去,剩下司法部长一人愣神的傻站在那,还琢磨这是什么套路?

美国观众看腻了阿富汗美军大兵的报道,因此电视台减少了对阿富汗的播放时间,这个调整不针对个人,无可厚非,让贝克吃惊的是那个她自认为是好友的女记者塔尼亚·范德普尔竟然瞒着她干了暗度陈仓,釜底抽薪等一连串的事,已经被电视台高聘来了,而她全然不知,她去部落被炸那次根本就不是什么采访,而是去洽谈合同的事。两人不欢而散,不过贝克临走时塔尼亚告诉了一件让她震惊不已的事,她采访过的那个年轻的海军陆战队员库格林,因为贝克转载了一句他说步枪没有上膛的话,报道播出后,军方把他调到了战斗最激烈的赫尔曼德省,他的腿在那里被炸断了。

心力交瘁的贝克回到人去楼空的家,感到十分沮丧,好在她还有伊恩可以吐露衷肠,这个时候的伊恩成为她的良师益友和左膀右臂。不想传来伊恩被绑架的消息,贝克焦急万分。她去找了那个追过她的司法部长萨迪克给他看了那天他在酒吧外疑似酒后跳舞的视频,这个视频足以让司法部长丢官。贝克从司法部长那里弄到绑匪的信息,找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将军做了利益交换后,海军陆战队出动了特种部队去营救伊恩,高个子摄影记者布莱恩·奥佩尔随队跟拍,实时报道。解救非常顺利,看着伊恩回来后恢复了活力,和同事们神侃自己被绑架的经历,贝克若有所思,是时候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了。

回到美国的贝克专门去看望了失去双腿的库格林准备挨他的骂,没有想到库格林十分豁达,不埋怨别人,拥抱痛苦向前看,因为他有一个温馨的家,这让贝克欣慰。伊恩的新书《战争启示录》出版了,他马上要到美国纽约做巡回宣传,说到纽约,伊恩一脸的兴奋和期待,看来他和贝克的事还有希望。

4 ) 一部女性电影

当你在一部动感单车骑行几千公里,走下来才观察地毯的单车的压痕,你居然发现其实你是在倒退,这是女主角从办公桌跑到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去当战地记者的理由。
应该说女主角的工作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很快和海军陆战队的上校、阿富汗的内政部长都打成了一片,用阿富汗人的话说这个女人戴上头巾就是一个穆斯林小伙了。



影片在一个轻松的基调中表现了一个女性战地记者在战争中的蜕变,她依靠自己的女性身份了解到为什么每次阿富汗村里的水井都会被炸掉,原因居然是妇女想到河边打水的机会进行社交,所以用苏制地雷把美军打的水井给爆掉了。当上校知道原因后,面部呆滞了将近一分钟。可能在想原来都无法理解女性吧。影片中关于阿富汗女性不能上学、不能出现在政治集会等都有描写。



影片的后半段在快乐的描述后,终于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在得知好友为了争取签约电视台,在一次冒险采访中导致一人死亡一人丢了一只眼睛的悲惨后果后,女主角几乎愤怒地摔门而出。而好友冷冷地告诉她,由于女主角引用一个海军陆战队员的抢不上膛的描述后,这个士兵被派到危险地区,然后腿被炸断了。其实这个悲惨的故事,之前女主角在询问另一个陆战队员,对方已经通过很隐晦地方式告诉了她,提醒她放好双腿,不然可能遇到简易爆炸装置时在车内也可能丢掉双腿,只是女主角当时没有领会。这个结果给女主角很大的心理负担,但是与好友不同的是,好友从未内疚,而她在回国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地找到了那个断腿的士兵,这就是两个女人的本质不同:善良和自私。
影片总的基调还是很文艺的,在得知男友被绑架后,女主角威胁了美军上校和内政部长,终于让男友成功获救。当美军冲进营救现场,闪光弹子弹横飞的时候,配乐竟然是很文艺的without you,让人觉得这场杀戮不再那么血腥。而她也在营救成功后,果断地结束了自己的冒险生涯,回到了美国。

影片中的阿富汗风情很值得一看,特别是阿富汗翻译最后送别女主角的时候,给出的特写让人觉得这个阿富汗男子的确算得上个美男子。





5 )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搬运/补档】

写于2017.5.7

刚刚看完 下载已经很久了的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印象很深刻,这个电影是16年十一长假的,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房山玩的路上看的一篇 北美学霸君/北美留学生日报 上面看到的。那篇推送里面,讲了战地记者的种种。当时正值一位日本的记者被处决,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号讲述了那名记者的故事,真的有种war correspondent 所拥有的独特精神。(很惭愧的是我真的记不住那名记者的名字了。定会再了解再做功课)

还记得小学有一次语文让写 生日的一天 的作文。大概是描写你生日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吧。文章没有什么限制。同学们大多都是写,有什么好吃漂亮的蛋糕,有什么有意思的聚会;而我写的是,在我二十多三十多岁的一个生日时,作为了一个战地记者,造访了战乱的国家。下了飞机,看到贫瘠的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不经意还发现了难民们所聚集的一个类似于避难所的地方。身处如此之环境,又有什么理由想起来自己的生日呢?

现在真的是不能回到那时剖析自己的想法了,也真的不知是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个场景故事。不过一直存在在我心中的,是对于战地记者这份职业的深深尊敬以及丝丝向往。要论做记者,真的是要做能干实事的,非每天追在明星身后撰写八卦偷拍这个“门”那个“门”。记者职业的本身,难道不是做真正有利于人们的事情么?!报道事实,而非虚无。大概战地记者在这个条件上,还能再加上一种不可描述的神圣感。

哈,先插个话,今天看完这个电影,真的对于怂怂的我能否担此重任深表怀疑。Kim Baker 初来乍到刚开始其战地记者生涯时,在路上遭遇袭击,同行的fahilm让她呆在车内不要乱动——而Kim一看到从车顶落下来的热弹壳,最初还不断扭动惊讶,我以为是害怕惊慌,谁想下一秒就拉开车门,冲到外面,开始了摄影;袭击全过程,紧跟在前面的考夫曼身后,不顾一切阻拦。或许这就是记者对于新闻所向往的,不惜生命,只为了能够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在想自己,真的是很惜命怕死,若真的想担当war correspondent这个角色,需要历练的还有很多。对真实的渴望与追求,对世界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

但是很残酷的是,在电影里还揭示了,战地记者们对于可以一鸣惊人的新闻故事,可以不管不顾。不论是Tanya,还是Iain。也许之前对“爱人”所做的承诺,不再;也许曾朝夕相处的人的生命,不顾;……只为了自己,功力地只为追求大新闻,这样的事件在哪里都会发生,在战乱的阿富汗也会发生……

要是论到电影本身,最戳到我的角色,是考夫曼。

KIM BAKER的第一次采访,就记录下了这个小伙子。年轻人的阳光与笑容,和KIM 讲话时的笑,让我真心觉得他是那么美好。然而,在他猝不及防地消逝在影片中后,听到了他的故事,心里一颤。甚至是KIM回国以后,开车开到了那个小小的农场前,坐下,与他聊天,如果不是听到了内容,根本认不出来这是三年前还在阿富汗拿着枪英勇作战的年轻军人。已然留的很长的胡子,黑黑的眼圈,而不变的是他的笑,他嘴角一直带着的笑。

在豆瓣的影评里,其实也有人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有像考夫曼一样的人,乐观,向前,无畏。但更多的是从战场上回来后,因为失去了太多,而酗酒,放荡,终日虚度,让我甚至联想到了 血战钢锯岭 中道格的父亲。这就正如同生活不是童话不是战争喜剧,现实的事情才是大多数……

考夫曼惊人地没有怪罪KIM,也许是已经看开了已经move forward了。单从这一点真的能看出他的伟大,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做不到这一点——不怨天尤人,而是继续向前。

战争让他失去,但战争让他得到。

值得一记的,是考夫曼在最后所说的一段异常有道理的鸡汤。我们应该向前看。

6 ) 我们是否敢于奔赴荒野?

(文/杨时旸)
“直面那些烂事,然后他妈的向前看。”装着一双义肢的士兵坐在自家花园里,对来访的女记者金姆这样说道。金姆是来“谢罪”的,几年前,她在阿富汗报道时引用了这位士兵的一句玩世不恭的话,导致军方把他调动到一个更危险的地方值守,最终,他失去了双腿。金姆偶然知道了这件事,满怀愧疚和不安来到这里,但最终,那位士兵却成为了她的心灵导师,让她得到了释怀。从某个角度看,这部《威士忌、探戈、狐步舞》是一部治愈系电影,只不过那治愈人心的过程,让人顿悟的事情,都发生在极端的战地。
美国的反恐战争,催生了无数电影和剧集,其中一些有着典型美式幽默的举重若轻式的写法。看似嘲讽戏谑的态度,吊儿郎当的士兵和人群,故事充满闹剧、荒诞与搞笑,但最终总能有什么东西撞击到你的心脏。这部电影总让人隐约想起那部著名的黑色喜剧剧集《政局边缘》,但相较于那部以黑政客为主业的剧集,《威士忌、探戈、狐步舞》的内核其实描述的是一个女人重新寻找生活意义的故事。
金姆的日常工作就是给那些花瓶主播写稿子,无聊又安稳,她觉得生活或许会一直这样下去,满足间杂着不安。一次工作调整,她被派往阿富汗做战地记者。毫无经验的她原本计划只去三个月,但工作一点点深入,结交的朋友也在增加,在美国的男友却劈腿……时间一点点过去,她在这里驻扎了数年。在那里,她惹过麻烦,报道了热门新闻,遇到一段恋情,最终也让她明白到底该如何处理“生活”这个难以言说的东西。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用一个喜闹剧的外壳包裹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金姆从一团乱麻、误打误撞和惹是生非中,一点点摸索出经验,开始变成了一个内心笃定,又能适应当地特殊文化的专业人士。这是一个由内心混乱到成熟的过程。
这是一部用细节说话的电影。只有真的了解战地的人,才能写出如此众多的残忍、戏谑或者暖心的细节:极端人士当众“处决”电视机这种西方娱乐化设备;男女当街牵手时,裹着黑头巾的正派大妈拼命击打他们牵在一起的手;美国士兵修建的水井一次次被破坏,他们总归罪于塔利班,最终,金姆发现,是当地妇女破坏了水井,因为只有打水时,女性才能有外出的机会,得以闲聊和放松;还有那些有着信仰但也拥抱现代生活的普通人;那些道貌岸的新官员;那些在尘土飞扬,到处可能隐藏着汽车炸弹的环境中,饮酒作乐的外国人……这一切真切又鲜活,新闻中的阿富汗都是标签化的,这部电影中为阿富汗还原了魂魄和血肉——险恶的和温暖的——这才是复杂又真实的生活。
从结构和情感推进上来讲,金姆离开熟悉的美国去往战乱的阿富汗,最初是一种失去,她从舒适区被迫移植到一块不适宜自己的土壤中,而她开始努力工作,寻找自我实现价值的过程,是寻找和融合,最终,她得到了朋友以及爱情,意味着收获。至此,又回到了一个封闭的圆环。金姆进入了又一个舒适区。有意思的是,当所有人都觉得,金姆终于适应了这里,在乱糟糟和不确定之中寻欢作乐,从容不迫,但她自己却选择了离开。
但不同的是,当时离开美国,是被迫而充满恐慌的,而这次离开却是主动又笃定的。在阿富汗的历练,让她得到的不只是圈内的名声和工作经验,而是处理生活的能力。“我开始觉得现在的这一切才是正常的,这是有问题的。”金姆这样说道。当一个人可以主动跳脱舒适区,去探索新世界的时候,说明她已具备了勇气,能力与自信。阿富汗的几年,让金姆脱胎换骨。
某种程度上说,金姆是每一个都市人的写照,对于安稳生活满意又不安,但对于真的挑战又充满恐惧。生活本身就是一块块相连的未知大陆,我们要敢于跋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极端化的阿富汗也好,日常化的都市职场也罢,它们彼此成为镜像,有些人把生活和职场当做战场,有些人把战场当做了修行地。金姆说,促使她最初去往阿富汗的是一台跑步机,她发现自己在上面跑了几千公里,那台机器却向后挪动了几厘米。这太荒诞。而我们每个人是否有勇气,从那台机器上走下来,奔赴荒野?

7 ) 游走在常态与非常态之间,那些没有在大陆上映的电影之《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根据金·巴克(Kim Barker)回忆录《The Taliban Shuffle: Strange Days in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改编,当时的她是一名战地记者。本片主要展现了2004年-2006年,战地记者群体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个生活状态。影片的类型被定性为战争/喜剧,怎么看本片的这两个类型。首先,《威士忌、探戈、狐步舞》算不上是战争片,只能说战争是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另外,本片也算不上是喜剧,相对来说,本片在处理一些比较沉重话题时采用了回避的处理方法,这就算是本片所谓的喜剧定位。既然是改编自人物的真实经历,大可将本片当成传记片来看待。
虽然只是展现了人物短短3年间的变化,即便是最重大的转接也不足以勾勒一个人物人生的轨迹。不如那些像《米尔克》这样的电影更像是传记片,但是也不妨碍将本片当成传记片来看,那112分钟展现的三年权当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片段吧。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要当成传记片来看,因为在所有电影类型里面,它的虚构成分是最低的。虚构占比与影片质量并无任何关联,也不是评判的标准,影响的是观众的评判标准。指导一部喜剧片或者战争片的剧情创作法则,有可能是陈旧的三一律,有可能是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规则,以及其他在专业教材上都能找到的风格规范。本片的高潮部分,“戏肉”是什么,是成功营救被绑架的苏格兰摄影师么?有一点像,实在谈不上。
可能大家生活中也体验过这种感受,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是确实发生了。我们认为有一些电影里面的情节很精彩,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画面,常常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创作者匠心独运、独具慧眼;二是四个字,“有发生过”。你信神、信佛、信天也好,或者你只信或然率,“有发生过”胜过所有电影创作上的金科玉律。观看传记片,时间是唯一的线索,是可考据的维度,让你不足以在混乱散漫的零碎场景画面中失去了耐心,混乱了思维。
全片围绕着常态与非常态这个命题来展开,一开始提到的有趣理论4-10-4,它指的是一个女人在自己国家只有4分,到了其他国家变成了10分,但是她一旦回到自己的国家又会变成4分。乍看起来,像是对女主角的一种嘲笑,想想她并没有损失,不是还有曾经提升到10分的机会么。问题大概会出现在,这个女人到了别的国家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提高到10分的水平,甚至是等她回到自己的国家还以为自己是10分。战地女记者KIM来回于战地与和平地之间,游走于两者之间,切换着这种常态与非常态。她虽然奋力营救出苏格兰摄影师,这个她在阿富汗的情人,但是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开,要回到纽约或者华盛顿。Because I think there's plenty of good work to be done in the real world,and the kabubble is well-established.I just have to get out of here before it's too late.I started to feel like this was normal.
在常态中,KIM感受到自己一直原地踏步,就像那台在健身房的运动器械。于是,KIM接受挑战,来到这个非常态的地方,寻求突破自己。为了这种刻意的自我突破(不刻意确实也难突破),她就像她的本地工作伙伴Fahim口中的瘾君子,上瘾至不可自控不顾险境。KIM确实在非常态中获得了突破,但是那样的突破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之后她再也没有在电视上露过脸。也就是说,KIM在非常态中也达到了那个在常态的效果,她没有再前进,这也就是她所说的normal,当非常态变成了常态,它还能算是“非常态”么,这样就失去了这种特殊环境的意义。于是她回到了那个常态的环境,将常态的地理环境,变成了自己事业上的“非常态”环境。影片最后,KIM作为新闻主播出现在电视屏幕,她与远在他方的摄影师同屏,虽然你可以认为这是下一个爱情故事的开端,不过这大多与爱情无关,这个画面的意义在于两条平行线交接的一点、硬币落地站住的一刻、常态与非常态正好打了一个照面。

作者:cherie chik
公众号:wordshowu
日期:2016年6月17日

转载请与本人联系,未经许可禁止随意抄袭,侵权必究,特此声明,请自重。
战地女记者KIM

8 ) 温水里的青蛙

女主角本是一位普通的文字编辑,工作稳定,有位体贴善良的未婚夫。因人手紧缺,被派往阿富汗作战地记者。在那里经历了一番悲喜交加的荒唐岁月,最终猪脚得到了成长,并收获了一份可贵的爱情。
如果只看剧情描述,只是普通的战地故事。不过,所有的作品简述起来,都会是一个相当简单而且无聊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一个故事讲的讨人欢喜又骨肉丰满,这才是个好的作品所不可或缺的。
镜头一转回到三年前,女猪脚Kim已年过40(从kim服用的megafood上可以看出),电视播放着阿富汗的战地新闻(随后会发现镜头前的女记者就是在阿富汗与kim朝夕相处的tanya),一方面是日渐僵化的生活,一方面是对新生活的渴望,和作为媒体人的抱负,促使着Kim义无反顾的飞往阿富汗。
kim不顾向导fahim的多次劝阻,仍旧以身犯险,手端摄像机拍摄战斗场面,甚至深入坎大哈而险些被抓,导致了fahim与kim的分道扬镳。
Fahim离别时那段话意味深长,作为媒体人,对新闻的渴望如同吸毒一般,最终会将自身蚕食殆尽。男友ian为获得新闻不惜深入虎穴而被擒,tanya为了爆炸场面,使得大兵jaweed死在医院,自己也躺在了病床,就算此时,当kim前来看望她时,她还笑着说,我拿到镜头了。此时的Kim不知是喜是悲,一方面因为国内对阿富汗战争日趋冷淡,自己急需新的头条来保住工作,另一方面也对tanya拿到了头条新闻心存嫉妒。
直至kim回国面见上司,才发现tanya抢了自己的工作。
女主与tanya的争吵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的直接碰撞,到底是否应该为了新闻而失去底线?tanya透露,因为kim的第一次出镜,考夫林成了瘸子。言外之意不言自明,你我其实是一类人,因为我们的报道,都或多或少的给人们带来了创伤。
事实上两人有一点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明知故犯和无意之举的区别。
还记得苏格兰摄影师ian与kim闲逛时的小乞丐吗?ian说,他知道小乞丐是在骗他钱,但那又怎样,小乞丐还是在那里要饭,就应该去帮他啊!同理,即使媒体中存在很多不可言说的旁门左道,并不意味着Kim就该去和内务部长上床啊!kim和ian走到了一起,和fahim获得和解,以致片尾考夫林和Kim的那段对话,无不在说,他们其实——是一类人。
在阿富汗,各国派驻记者的玩世不恭和自我放逐,一切都看似如此的不正常,ian对kim曾举过温水煮青蛙的例子,kim反问道,难道你不知道那些青蛙最后都死了吗?
借用顾城的那句名句完结吧,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献给每个在黑夜里行走的人儿。

短评

Kim是个“有瑕疵,但没毛病”的典型都市白女,幻想着通过战地记者的身份调剂一成不变的生活。她目睹了战地记者站的疯狂派对、采访对象的殷勤暧昧、同行之间赤裸竞争……可抛开残酷的战争背景而言,这些也都是原原本本可以发生在纽约一座城市里的故事阿,何必特意在阿富汗拍摄这些性冷淡风格的片段呢?

6分钟前
  • ChangShihyoung
  • 还行

“我开始感到战地生活是正常的时候,就该要离开了。因为你我都知道,这不是生活的常态。” 看着是战争片,其实在说一个基本的生活困境——如何不在舒适安逸的生活中麻木自我,又如何不在刺激紧张的生活中自我沦丧。一个另类的“温水煮青蛙”故事。

7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中规中矩的传记片,但kim barker的成长轨迹与感悟依旧感人。

11分钟前
  • 品客
  • 还行

3.5,完成度还不错的战争喜剧

16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Fey is BACK!这可能是菲姐演电影以来角色最深层,表演最优秀的一次。正片绝对没有trailer剪出来那样的好笑,感觉导演没能抓住真实故事,喜剧粗口,剧情还有全明星卡司之间的平衡。看到菲姐吃“40岁以上女人的维生素”,在健身器材小小的露了一下身材,突然觉得她的状态越来越好啊,并不输Margot~

19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阿富汗女记者的琐碎八卦生活,“There's the most white woman story I'd ever heard.”片中这句评论很切题

21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传记、喜剧、战争片,哪个都不沾边。没看之前真的想不到这会是一部小鸡电影。

25分钟前
  • 马什么梅?
  • 还行

战争治愈系。最后好温暖。

27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喜剧成分其实相对没那么多,但是不那么沉重的战争题材还挺好接受的。看完才发现原来片名是WTF。

28分钟前
  • 葛攀
  • 还行

战争跟喜剧的结合,前半段很有意思,后面就老生常谈了,可以说精华都在预告片里。女主角之前是看金球奖颁奖晚会才知道的,她那张脸时时刻刻给人要讲笑话的感觉。

33分钟前
  • Lucas刘
  • 还行

就个人品味而言,最希望能细细挖一下翻译小哥那条线。但要是真深入地发掘小哥背后的故事,恐怕又失了这个故事的主旨:在我们的世界里,绝对的新闻主角只有自己,无论是相恋已久的男友,合拍但注定分离的情人,街头的小骗子,因为一句话就改变命运的大兵,都是生活的过客,一时相逢,但终究要move on。

35分钟前
  • Figaro小姐
  • 还行

too detached to go anywhere

3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这电影真好,是我喜欢的样子,战争如此残酷,却变得即认真又诙谐,放轻松之后,仿佛也没那么可怕!

42分钟前
  • 邵禹升
  • 还行

一开始挺受不了美国人那种要拯救世界的自大,后来发现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意味的。

43分钟前
  • 森夏
  • 还行

片子里的喀布尔几乎是个隔绝于世的气泡,记者们逃离日复一日的都市生活来到这里醉生梦死混日子,但很快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感到窒息,又想再次逃离。摒弃了战地电影的圣母脸,反而轻松流畅地叙述,也并不吝惜可爱的笑点,结尾超级温馨感人!Christopher Abbott小天使♥

4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你逃离了过去的生活,找到新的刺激,甚至还做了一些好事,但你永远都生活在别处,再多的药片和烂笑话也不会让它看起来更好。喀布尔的女人们重新戴上了最厚的那款蓝头巾,同行记者作出了最引人瞩目的报导,代价只是自己中间人的死亡。人生的绝境之一也许就是这种集荒唐平常真实虚幻一身的模样吧。

51分钟前
  • AngeticalBiz
  • 推荐

战争犹如吸可卡因,也会让人上瘾。即使是战地记者,亦是如此。那种让自己肾上腺素不断上升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能够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好在女主角及时省悟,抽身而出,也算是戒毒成功。故事后半比前半出色。

54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玛格特罗比

58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可以说的非常无聊的电影了。没想到这么有趣的片名底下竟然是一部传记片,而且是一个我丝毫不感兴趣的人物,真是误入歧途。话说玛格特·罗比在这片里面就已经当了“花样女王”,哈哈哈。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跑到被美国打烂的阿富汗买醉打炮狂嘘当地人的故事,无诚意,无亮点。建议与唐师曾对照读,高下立判

1小时前
  • 司大龄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