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通过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缘,讲述一段跨越国界的凄美恋情,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与伪善、顽固不化与背信弃义,展示了中俄两国军民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斗友谊。
1945年9月12日,潜伏在黑龙江边境小镇丛林中的300多名日本军人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血洗了当地村民,并袭击了苏联红军。最后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了这股日军。由于战斗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后的第28天,故称为抗日战争中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
中俄合拍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中国芭蕾舞少女鹅儿与苏联红军战士安德烈在抗日烽火中谱写了一曲浪漫悲壮的爱情绝唱,影片因此呈现出奇妙的冲突与融合共舞的合拍片美学风格。
《战火中的芭蕾》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中国东北边陲小镇,日军投降前夕秘密实施毒气计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勾连起苏联战士安德烈与中国姑娘鹅儿的跨国奇缘。鹅儿把受伤的安德烈带回家,引发一系列生死变故。鹅儿冒险照顾安德烈,两人日渐生情。弟弟被日军枪杀,妈妈悲伤病倒。
残酷战争中,生命何其渺小脆弱,唯有爱和信仰蓬勃生长。秋日金黄的白桦林中,鹅儿和安德烈在幸福嬉戏。一袭红裙的少女翩翩起舞,爱情何等唯美浪漫。而森林深处却隐藏着日军罪恶的枪口。战争中的爱情,被战火无情毁灭。安德烈和鹅儿父亲,在与日军“最后一战”中,壮烈牺牲。红衣少女走到尸横遍野的战场,坐在了爱人冰冷的身体旁。
影片将纯美的爱情置于残忍的战争背景下,在冷暖色彩、阴阳影调的强烈对比中,突出了战争中的人情人性美。爱情之花在战火中吐露芬芳,又迅速凋零。影片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与极致的悲剧美震撼人心,引发观众对法西斯的无比痛恨。
作为八一厂出品的战争剧情片,《战火中的芭蕾》并没有一如惯常地表现宏大的战争场景,而是以鹅儿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展开故事情节。鹅儿差点被日军强暴,恋人和父亲在战场英勇牺牲,幼小的弟弟无辜被杀。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幸,是无数生活在战争阴影下的家庭的不幸。柳芭大妈在战争期间与儿子安德烈失散多年,最终又因战争永远失去了儿子。
中俄两国百姓共同承受着战争的伤痛,也因此激发了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精神。东北抗联情报员王成化开着火车撞向日本毒气火车;拿着铁器农具的东北汉子冲向日军的枪火;苏联红军为消灭残留日军赴汤蹈火……
《战火中的芭蕾》不仅仅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与爱情,也洋溢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弘扬了中俄人民勇敢的抗争精神。
《战火中的芭蕾》融合了中俄两国独特的电影艺术魅力。影片真实还原了1940年代日据时期中国东北特色的原生态人文风貌,冬储大白菜、地窖、杀猪、滑雪板、东北大炕等特有的习俗场景和方言。中苏边界,苏联大妈柳芭开了一所俄式面包房,有列巴面包、咖啡、留声机等等。更重要的是,曾经是芭蕾舞演员的柳芭大妈教会了鹅儿芭蕾。影片将俄罗斯芭蕾的巅峰之作《天鹅》绝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中国著名导演董亚春和俄罗斯电影大师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联合执导下,《战火中的芭蕾》影像画面精致唯美,音乐刚柔相济,将中国革命浪漫主义与俄罗斯艺术独有的苍凉博大、诗意浪漫相交织。芭蕾,作为影片核心的视觉符号,仿佛战火纷飞中交叉剪辑的那一袭不停旋转的红色舞裙,一朵永开不败的爱情花朵,成为中俄两国人民携手战斗、渴望和平的美好象征。
撰稿:杨柳 王新枝
今天是2022年3月11日,我平平无奇的一天。同时,俄乌冲突,美国空袭索马里,以色列轰炸叙利亚,又显示了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这是充满血与火的日子。这样一对比,突然就显得我这个平平无奇,实在是泡在蜜罐里的平平无奇了。
没错,我是想说对比。自古以来,强烈的对比与冲突,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种种故事,一直是艺术作品的绝佳素材。比如世仇却相爱的罗密欧朱丽叶,血和天真交织的夜莺与玫瑰,无一不是由情感反衬造化之悲,又由悲剧突出真情之痴,之诚。不得不说这手法效果绝佳,尤其悲剧,简直是艺术作品的美学顶峰。
而这部电影显然做到了极致。人间最惨绝人寰之事莫过于战火屠杀,芭蕾又是纯真和理想的载体。从战火中走来的苏联小兵,以及怀揣舞蹈梦想女孩的结合,再加上悲剧的结尾,真令人不胜唏嘘。
可见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啊。
红衣女孩死掉了爱人,残酷的战争让他们天人永隔。当初那些美好,也只能成为生还者记忆里,那些泛着柔光和温情的碎片了。
所以这电影怎么能不美,不温情。这根本就是一个人的梦的样子,这样美,这样冲突,这样不合理和不接地气。
显然,这部电影艺术性很棒。毕竟真正的的艺术,永远是源于现实,贴近现实,又和现实有点距离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不也变成蝴蝶飞走了么?我们都知道人不会变蝴蝶,但是,变蝴蝶飞走,也确实给了这段爱情最梦幻的结局。
因此,对于一个电影故事,它真不真实,有没有历史背景,以及在历史背景下有没可能发生,我自己是从来不想的。但是,这部电影向我传达的自然艺术之美,战争屠杀之丑恶残酷,反法西斯军民的乐观和热血,还有两个情窦初开却天人永隔的小儿女之间的美好纯真,我都get到了。
因为美和艺术,我不介意他乱七八糟的人海战术。
就这样。
我没想到最后母亲居然收留了日本遗孤,真的很伟大,我好讨厌日本人的自以为是啊,明明他们的天皇都说投降啦,那几个人还在那打,气s我了男主就在胜利中牺牲了。好喜欢男女主的感情啊,我宣布穿红裙子在枫叶林跳芭蕾那一段就是结局!!!有点意难平了,最后牺牲桥段其实我没哭但是我在所有乡亲们都冲出来的时候我绷不住了,都在为国奋战都是英雄
惊叹了,曹舒慈受伤了还跳得这么美。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很难想象这是伤病上不了台之后演的
“就是特别纯粹的一个人,才能在舞台上和别人不一样。” 白烨林那段确实有点惊讶到了。一下子就想到这句话,感觉确实如此。真的太感慨了,好难得,从未见到过。
剧情很简单,但是第一次听到有用芭蕾的音乐配抗日战争的。别出心裁,但是效果上毫无违和感。天鹅湖中那段儿配乐和拿枪扫射的的紧张范围居然意外得搭。能把抗日战争里带入美的意境,连男主死的时候,就是那种明明知道完蛋了,但是还是笼罩着一层美的感觉
很罕见 能把抗日战争和艺术融合起来的。在白烨林里穿着破旧的红裙子跳芭蕾,和穿着天鹅湖的衣服在光照下,跳不停地闪着切换,配上挥鞭转的每一下,完全把那个紧张的氛围调动起来了。
和辛德勒的名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一片全是深暗色调的狼藉里面,女主穿上大红裙子。
鹅儿的安德烈死了,家里所有去参军的男的都死了。日军的妻子难产死了,自己最后也死了,孩子没有爸爸妈妈了。战争之下没有一个人能善终。
这部电影拍的真好。芭蕾舞每一场剧都很美,但演得何尝不是一个个心碎的故事。“我战火中的恋人,和我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永远沉睡在了这片土地上”
不过曹舒慈长得真的真漂亮,正面看眼距宽宽的,鼻子高高的,眼睛又很大 像洋娃娃。侧面看又非常精致美。太上镜了,中芭的演员真的很漂亮。事实证明不仅仅有影视明星才上镜,普通人里也有长得非常漂亮的。演技体现的不算多,但是芭蕾功底杠杠的哈哈。
影片中的中国演员基本都是来自于东北,所以在风土人情这一块影片把握非常到位。雪地飞驰的爬犁、大年夜包饺子的热闹场景、东北当地人储存白菜的小仓房,相信都能勾起东北观众的回忆。这些生活细节的特点对于南方观众未必能一下子接受,但是制作一团一队在细节的考究让这部电影的制作经得起考验。 战争始终是残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历八年之久,这还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算起,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那与日本的战争进行了就有14年之久。主创选取《战火中的芭蕾》的故事有很深一层的意义,片中这场战斗是真实存在的,是发生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后,所以也被称作是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这场战斗结束了,中国人民也正式在欢庆抗战的胜利,但无可避免的,战争会带来牺牲,那些为抗击侵略者而流血的英雄,值得铭记,这也是影片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
这部电影太美,以至于我完全沉浸在其中。尤其是银杏树中的那一段芭蕾,将美、情以及电影的本身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7.4
开端很有俄大片风范,那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功劳;之后就继承了国产电视剧钟爱的抗日神剧+妈妈找儿子狗血剧,这是八一厂的功劳。
这部电影的画面风格非常美(忽略最后那个枫叶的五毛特效)配上天鹅湖的那段动人的音乐,看一下小曹的那段舞蹈忽略那段狗血的抗战情节,你会享受此片!
好摄影 好质感 这种片子 你还要求什么
首先史诗和艺术不是装就能装出来的!演技捉急与剧情干瘪是真的要命!其次是我们思考历史,面对战争的态度还是有问题!最后看来看去也就是海报不错。。。
下载后跳过了所有和芭蕾无关的部分才看完的,主要也是为了看曹舒慈(她露额头真是比齐刘海双辫造型好看太多),专业架子果然就算穿大棉袄也挡不住!这种片子选择芭蕾也是蛮有趣,因为现在的日本国民对芭蕾也是相当热情的(优衣库不止一次选择芭蕾舞者代言)。可惜啦非得往主旋律上靠拢难免吃力不讨好。
还行
觉得不错
抗日,套路
画面很有质感
“我战火中的恋人和我一去不返的岁月,永远沉睡在了这片土地上”
俄罗斯男主帅帅的
呃…我是去看小曹的,反正吧,镜头没她的时候我都快睡着了…不过每个画面都是壁纸,很美~
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虽然看着难过,但发人深省。
画面美
你们宁可去看小时代也不愿意看她就是因为她身上烙着“八一制片厂”你们说她不好看就是因为她是主旋律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出至少导演是真、诚、的、而你们连理解祖国历史苦难的真诚都、没、有!
亲情戏仅表现了巧合,爱情戏过程不足太跳跃,战争戏只为收个死旗。
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少女小鹅儿无意中救回了一个负伤的俄罗斯士兵 从此一家人为了保护战争盟友 付出惨痛代价 也萌发出一场跨越国别的爱情 影像风格舒缓但不失力度 节奏快捷又不失强劲 从中国人引爆火车刚烈 日本军官枪杀男孩 毒害中国工人的残暴 惊心动魄战争片氛围 让这场战火中的爱情更显优雅而又珍贵
除了不喜欢过于主旋律的味道:伟光正。电影整体质量不错,画面也唯美,称得上用心制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