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点老了,但他有一张即便到了五十岁也足够和女人调情的脸,倒不是英俊,而是他的脸可以一分钟内换六十种表情,任谁也看不腻吧。他就是那位靠表现力战胜时间的男演员了。
电影讲一个只会“ no” 的宅男变成一个只会“YES” 的好先生。封闭的人生罐头一打开,立刻被这世界吸了去,原来YES和NO,怎么样都不爽啊。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沾沾自喜的活着呢?看了电影也还是不明白这么大的道理,每段人生都不同,电影讲的不过是卡尔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人走在午夜的盘山林道……如果是惊悚片就会遇到碎尸狂;爱情片里就会遇到另一个他/她;文艺片,就会一直一直放午夜的盘山林道,放到大家睡着;喜剧片呢,就是直接下山走到加油站突然又冒一个笑点。
《Yes Man》还蛮多笑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笑点低,总之笑得都快哭了……编剧好样的,金凯瑞无可取代。
至于说哪里好笑,我很庸俗的,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很喜欢这部片,喜剧片嘛,一定要笑成这样才行。
《好好先生》(YesMan):走出宅男门,拥抱阳光
(文:火神纪)
门外,有烈阳高照;门外,有夜色炫烂;门外,有晨曦微暖;门外——
还有那个从不畏惧的少女在孤独地唱着另类的歌;坐在某个转角里的酒吧深处
等着你,踏着轻脆的舞步前去邀约。
亲爱的,推开门;去拥抱阳光吧。
别辜负了帘前艳丽的春光和阳光的殷殷召唤,也别荒废了青春年华。
南国,晚来春暖;但,终究还是暖了。
——火神纪。题记。
1.Best Friend
在写这部电影之前,也许有必要研究一下关于"Best Friend"在西方语境里的深刻含义;这个词给我的第一个深刻记忆不是在英语课堂上,而是《老友记》(Friends)。那些狂热于《老友记》的粉丝们也许都会有印象——看他们六个人似乎从来都不分彼此,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这里没办法来探讨他们中间谁是谁的"Best Friend",这也许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探讨的话题,而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所以我只用它来举一个例子。
在第十季的第一集里,刚刚和Joey分手的Charlie喜欢的是Ross,本来在前一集里他们应该在一起了,可是Ross想起了好朋友Joey可能会有的感受,于是他觉得必须先告诉Joey之后才能和Charlie在一起。而当Ross坐在飞回纽约的飞机上告诉Joey的时候,Joey虽说小有鬼胎,可是他的表现却让Ross有一种错觉——Joey把自己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于是Ross告诉Joey说:你既忠诚,又无私,而且慷慨……然后Ross表示,他要考虑是否排除Chandler在外而让Joey作为他的"Best Friend"。
如果对这部剧集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Ross和Chandler的关系可非同一般,大学同学、寝室室友、一起搞过很不成功的乐队、一起追女孩……甚至Chandler已经娶了Ross的妹妹Monica,两个人几乎在这部剧集开始之前就已经视对方为自己的"Best Friend"了。而让Joey的地位超过Chandler,这让Joey有了一种飘飘然的不知所措;甚至能让他忘记了告诉Ross自己已经和Rachel将要在一起的最好时机。
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称喟对于Joey来说是如何的一种荣耀和满足。当然,这部剧集里类似这样对"Best Friend"描绘远远不止如此。有人说,这部剧集是了解美国社会人文的一本教科书,而如果说这本教科书教给我什么的话,里面就有关于"Best Friend"对于美国人的意义。
中国人的观念是多以圆滑中庸为道,所以我们常常会有“相识满天下,知己无半人”的感叹,我们却不会当面地告诉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更不会告诉别的朋友,某某人是我最好的朋友;得罪朋友是有违圆滑原则得不偿失的不理智行为。而在西方文化里,把一个人称为是自己的"Best Friend"意味着给予他最大的信任,也有把握他会给予自己同样的信任;相对中西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可见这样的一个称喟在朋友关系之中是如何的不寻常。
Joey所表现出来的大喜可望以及Ross的语重心长,并且鉴于此之前他们二人与Chandler的关系,"Best Friend"可不仅仅只是一句奉承的话语,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无谓的虚荣。可以说,在西方世界里,把一个人称为是自己的"Best Friend"也许是对一个朋友所能得到最高评价了。
2.老宅男的黯淡生活
宅男,是日本舶来的外来文化,但是又区别于日本原词“御宅族”的本义,属于嫁接产物。一厢情愿的文化同化,给了这个词以全新的含义,并且完全能够从字面上想像出来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的意义。首先说明,在这篇文章里所用到的“宅男”一词,完全引申自其中文含义,与“御宅族”的本义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这个词本身的诞生就属于网络次文化语言,并且是在2005年8月才开始在台湾兴起之后再传进内地,所以关于这个词的详解,随便在哪个搜索引擎上一搜都会找到许多版本的说法,这里也就不赘述了。简而言之——宅男从字面上解:“宅”就是“家宅”,既做名词意义的“家”解,也做动词意义的“呆着”,所以“宅”就是在家呆着;泛指指不善与他人相处,整天只待在家,生活圈极狭隘的一个群体。
作为一个宅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由己及人,我想应该是这样——慵懒、终日疲惫、自己一个人呆着却常常无所事事、偶尔失眠、经常做梦……最重要的一点是,极度地厌倦社交场合以及交际应酬活动。大部分时间情愿自己一个人呆着,就算无所事事;看许多视觉系的商业电影,却从不进电影院一步,只买DVD回家自己一个人看,因为人多的地方拥护的地方常常会使他感觉到极度的不适;而看视觉系的商业电影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必闲着想太多的事,让自己感受着电影里热闹熙攘非凡,不至于太过困乏。
看起来多少有点轻度的自闭,兼带有轻度的抑郁。是的,宅男大都是这样练成的。随着“宅”着的时间慢慢延续,所有的症状会慢慢地加深,到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基本上连与他人勾通都有点厌倦和吃力。可是,我们这个群体似乎都是这样活着的,寻找一个特有的方式与外界联系,那样会减缓所有症状最终暴发的力量,只是最终还将暴发出来。因为我还不曾经历,所以我也无从知晓到最后,我们都将如何死去。
前面说着关于"Best Friend"的一切,仅仅只是为了说明,金•凯瑞(Jim Carrey)在这部电影里的角色卡尔•艾伦(Carl Allen)作为一个宅男,“宅”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里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卡尔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首先是在DVD店里排着长龙买《300死士》(300)、《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等商业视觉电影,然后是不接电话;而在后面我们才知道,打电话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Best Friend",由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饰演的皮特(Peter)。
我为何在前面花了那么长的一个篇幅来说明"Best Friend",为的只是给这里的背景做一个注脚。试想一下在美国的人文背景之下"Best Friend"的含金量,然后再对照着看——假如一个人,在那样的人文背景之下,对于他的"Best Friend"所打来的电话都可以如此漠然,逃避至从来不接听,为的是躲开他对自己的关心以及可能将要牵扯到的社交活动,那么,这个年介不域的老宅男之“宅”,可谓是“深院高宅”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可想见的卡尔的老宅男生活,将会是怎样的一种黯淡无光。连"Best Friend"所受的待遇尚且如此,何况他人;也许,也只有作为"Best Friend"的皮特才对卡尔如此不离不弃,换作他人早已经离他而去了。当然,这在卡尔看来并不像是一个"Best Friend"所应该作为的不离不弃,反而是他仅存的那个麻烦。因此他在尽可能地避开他,避无可避的时候,他会编织一些拙劣可笑的借口敷衍他。实在敷衍不过去,卡尔才会十分不情愿地同皮特会面。
情人弃他而去,工作平稳却看不到半点希望或者晋升的可能,生活圈在日益缩小……新电影一部一部地看,生命在这样一天一天消磨殆尽。什么是明天,什么是将来;那些都显得遥不可及,让人连想都懒得去想;如何度过眼前这个漫漫长夜也许才是卡尔每天下班时所考虑的事。
日复一日月复月,转眼已是三年。皮特努力地想让自己即将新婚的爱人接受他的这个连她的名字也没能记住的"Best Friend",但卡尔最终还是搞砸了,他甚至连皮特的订婚仪式也忘记参加。当Best Friend遇上Worst Friend的时候,我们还能期待皮特说什么呢。
皮特终于还是选择了离开。告别这个无可救药的所谓朋友,去寻找属于他的精彩。这个事件成了卡尔宅男生活的一个分水领,他也许是时候想想,该如何走出三年前失恋的阴影,如何继续生活。
3.走出宅男门
说明了"Best Friend"和“宅男”之后,我们再来看电影开始的这一幕,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给我们设置下的这些场景。
告别一种旧有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很艰难的,甚至是疼苦的。一次阴差阳错的讲座培训给了卡尔一个全新的生活态度;而这个讲座对他的要求只有一条,在任何时候,任何人对他提的任何要求,他只能有一个回答——Yse。这个半带有自我强迫式的回答,给卡尔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卡尔曾经拒绝了所有人对他的所有要求,从一个NoMan到一个YesMan的转化,他不得不走出他的“宅男门”回归到了社会。从他所回答的第一个Yes开始,他的脸上所绽放的,才是我们一向所熟悉的那个金•凯瑞标签式的欢笑。
导演佩顿•里德(Peyton Reed)加上金•凯瑞,他们与阳光喜剧少女佐伊•丹斯切尔(Zooey Deschanel)的碰撞,会磨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如果我们还在念念不忘一种旧有的轻率喜剧,那么我们也许就难免失望了。这部电影,更像是佩顿在《分手男女》(The Break-Up)后对文艺喜剧的成功回归。
什么样的喜剧才算得上是经典呢。在我看来,首先它必须是充满快乐的;但它不能只让我们一味地发一种肤浅的欢笑,欢笑之后它还必须带给我们形而上的思考;我从来不反对恶搞式的无厘头,但是无厘头之后,我们还能略有所思若有所得,这才是喜剧的力量。
这部电影给卡尔的整个生活安排了许多精心设计的巧合,从他开始回答Yes的一瞬间开始,他的生活变得不再拘泥而显得洒脱了许多。说真的,我倒不会相信生活中真的会有那么多的巧合在前方等着我们;但是,不相信和愿意相信完全是两种概念。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所相信的是——信念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而生活态度最终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质量。
电影花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来描绘卡尔的新生活,从他一开始半强迫式的Yes,到后来他几乎无力摆脱Yes带给他的困惑。我们是否愿意相信都好,观影的过程始终是充满着快乐与欢笑的,这部俯拾皆是笑点的电影无疑能够带给我们近两个小时的欢乐。而欢乐之后我们所将进行的思考,这才是佩顿式文艺喜剧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走出了宅男门的卡尔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所要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然而正是因为前面那些让我们感觉到惘然的无知,才带给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无尽向往。其实我们并不畏惧,因为我们知道,命运的手指总在不经意的所在给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告别旧有的生活模式需要太多的勇气,而卡尔无疑是幸运的。他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走出了只属于他的阴霾,有时候我们总在为前面的蓝图规划着太多的细节和分叉,可是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我们所规划着的种种,而仅仅只是当我们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时一个最简单闪现的光亮,我们的一个选择决定了我们前行的方向。走出宅门,前面有什么我们也许并不知道,可是我们必须先从宅门里走出来,不然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门外边,是怎样的一种五彩缤纷的绚丽,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我们。
4.拥抱阳光去
遇上一个陌生的人,因为卡尔Yes了他的所有要求,所以他遇上了佐伊饰演的角色——永远充满惊喜的哥特少女艾莉森(Allison);因为Yse了布告板上所有的招生简章,所以他学会了开飞机,简单的韩语对话,以及抱着一把吉它弹唱;因为Yse了所有客户的贷款申请,所以他得到了总公司的赞赏而得到了提拔……而由此而延伸下去,几乎每一个剧情都有一个后着在等着我们的主人公卡尔前往挖掘。
Yes。Yes。Yes。所有的这些回答——让他和艾莉森相爱,让他开着飞机飞上了天空,让他用韩语解开了韩国少女的心结,让他用吉它弹唱救了一个想自杀的男人而成了英雄,让他的客户群支持了他为皮特举办的单身派对而重新获得了皮特的友情,甚至是皮特未婚妻的友情……从一个Worst Friend回到到一个Best Friend,卡尔得到了比他自己所预想的要多得多;而他所能做的事,似乎也比他自己所预想的要疯狂得多。
在酒吧里喝整夜的酒,带着宿醉未醒的疯狂去晨跑,一边跑一边给自己和周围的所有一切照相;或者跟身材高大的悍汉打架,为的是给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争取些莫须有的尊严;或者和自己心爱的女子来一次即兴的旅行,到机场买两张最快起飞的机票然后去一个陌生未知的地方;又或者偷偷地翻过栏杆闯进国家大剧院,带着那个美丽女子站在空无一人的舞台中央,一起唱着那首温情的歌……
卡尔的生命中充满了一种未知即兴的快乐,即使在突然降临的滂沱大雨中,他也会脱下外套遮在艾莉森的头上带着她去一个陌生的农场,深深地吻着对方告诉她——我爱你。没有阴霾,即使乌云密布,即使大雨酣畅;所谓阳光,依旧躲在云角的暗处偷偷地欢笑。
从卡尔走出了他的宅男门开始,阳光其实就在门外,只是他以前从不知道那片温暖而璀璨的光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卡尔似乎已经得到了他所想要的幸福和快乐,而这一切,源于他勇于走出那个旧有的自我;走进那片温暖的光亮里去。
反观现在越来越多的“宅”者,这部电影多少具有了其励志的社会意义。宅门,是不是仅仅只是一个门框加一个门页呢;走出去其实很困难,困难的不是出门买一包烟买一盒方便面,而是走出那个困住自己的心灵的那个无形的门。这是一部轻快风格的励志电影,在我们轻展笑颜的时候,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种良性的思考,对于生活着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可能有的期许,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隐约可见的美好意象。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想到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给第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在想,海子写这首诗的时候也许是满腹黯淡的悲凉和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然而,这部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却把这种豁然的开朗进行到了底。
如何走出自己所“宅”着的这扇门,也许,可以从海子所写的这些事,身体力行着开始。
5.老宅男的精神救赎
卡尔以为,是一个"Yes"改变了这一切,其实我们作为旁观者都知道,改变他的并不是Yes,Yes仅仅只是开启了他人生里的另一种人生态度,真正改变他的是这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卡尔和特伦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饰演创建“Yes讲座”的特伦斯(Terrence Bundley)重逢,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卡尔所奉行的是一以贯之的虔诚,甚至到了迷信;特伦斯给他设定的Yes开启了他的人生里的另一个层面上的精神生活,可是他却再也无力摆脱这种如同精神层面上的快乐。
特伦斯的现身说法才终究把卡尔的精神救赎进行到底——你应该明白如何运用好Yes;开始的时候,你强迫自己对一切事物说Yes,这只是给你给了个头,这是开启你的自我封闭;之后你说Yes,并不是你必须说,而是你知道你心里想要说,真心地想说。
电影在这里颠覆了之前的一切,从学会说Yes到学会说No;只是电影已经没有太多的篇幅来阐释这个论点了。于是它运用了它仅有的一个论据,也是最有力的论据来说明——那就是爱情了。当年那个抛弃卡尔另投他人的爱人回来,请求他留在自己身边;卡尔拒绝。艾莉森怀疑他是否因为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而不得不爱上自己;卡尔必须去重新追求。
在我看来——也许,这个结局仅仅只是一次画蛇添足式的自作多情。这样的一个结局仅仅只是为了讨好观众而铺设的,并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个恶俗的结局却赋予了卡尔在另一个层次上更彻底的一次救赎——忠于自我的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渴望完成的事业,这要比仅仅只是一句Yes困难得多。从不得已而为之的出宅,到自己的真实意愿。说起来似乎挺简单的一件事,可是真正完成这样的蜕变,并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到的那么轻松。这意味着对以前那个旧的自我做一次全盘的否决,然后完成了本我的蜕升;这部电影所阐释的,竟然成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对于本我、自我、超我定义的最终解读。
电影给了卡尔一个最表象化的结局——他终于得到了他真正渴望的那种幸福。朋友;爱人;事业。在我看来,所有的这些具象化的种种,都不如他在精神世界里所获得的抽象化的救赎;属于他的自我救赎。
走出宅男门,拥抱阳光去;从本我的否定到自我的定义,最终到超我的彻底认同;从违背意愿的勉强为之,到真心实意地迷恋阳光下的温暖。卡尔完成了他在精神上的最后救赎——当我们开始自动自觉自发地迷恋那个更绚烂的世界,我们已经无法再停下脚步来,安安静静地坐着,独自糜烂。
2009-04-11;己丑牛年戊辰三月丙戌十六;蒙恬诞;外婆生日。凌晨4:07。
--------------------------------------------------------------------------------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Yes Man》
■译名:《好好先生》
■导演:佩顿•里德(Peyton Reed)
■原著:丹尼•华莱士(Danny Wallace)
■编剧:Andrew Mogel、Jarrad Paul、尼古拉斯•斯托勒(Nicholas Stoller)
■主演:金•凯瑞(Jim Carrey)、佐伊•丹斯切尔(Zooey Deschanel)
■类型:爱情、喜剧
■片长:104 min
■产地:美国、澳大利亚
■语言:英语、韩语、爱沙尼亚语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数字化影院系统、SDDS
■摄影机: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D-Cinema、35 mm
■制作成本:$70,000,000
■制作公司:Heyday Films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首映日期:2008年12月9日(英国)
图文版——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9384038521/
题记:The world is a playground. You know that when you’re a kid……but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everyone forgets it.
金凯瑞虽然是以无厘头搞笑闻名,但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当作喜剧片来看。其实他在影片中演绎的卡尔,这个人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我们每天生活得庸庸碌碌,到头来不知失去多还是得到多,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自己追求的又是什么。
那天和好友聊天时说,如果不是因为考研,出国留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也许我们的大学生活会看上去更像生活一点!三年来,我们就像影片开始时卡尔,拒绝着所有的事情,找着各式各样的借口。拒绝找上门的女孩,拒绝去参加跟其他系联谊的圣诞晚会,拒绝去参加老乡会,拒绝和老同学聚会……因为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因为我要去图书馆;因为我要去自习;因为我要准备四六级,准备雅思,准备这个,准备那个;因为我要利用假期好好给自己充充电……可是这真是我们心里的想法嘛?看见草坪上的对对情侣,也会蠢蠢欲动,我又不比那男的挫;看见别人潇洒地玩着轮滑,也会想着去尝试,那多酷多帅啊;看见学校举行象棋比赛,也会想去参加,我曾经可是校队的呢……但这种想法立马又会被自己强行压下去,再习惯性的找些借口来敷衍别人,欺骗自己。
我们只是习惯了去拒绝一切,习惯了“say No”,习惯了封锁自己,习惯了自闭,习惯了活在一种定式,一种标准,一种条条框框里。
好吧,我承认,我喜欢旅游,只有在路上,在行走中,我的身心才会彻底放松,忘记一切琐碎和烦恼,精神上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好友背着旅行包,拿着地图,自己设计行程,自己安排食宿,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但是我每年只能作为“奖励”,赏给自己一次旅游的机会。
好吧,我承认,我喜欢逛街购物,谁说那是女孩子的专利。走走看看的随意,趁打折血拼占便宜的心态,购买欲被勾起,“欲火焚身”的感觉,这些都比枯坐在图书馆看书,对着电脑屏幕改写那些机器代码要美上百倍。但是我只有在购物不得不被日常需要时,才想起去满足这种需要。
好吧,我承认,我对现在的专业根本就不怎么感兴趣,尽管我还获过几次专业比赛的奖,现在还在实验室准备着另一项专业比赛。我其实是文人出身,沦为一个准工程师,但我始终坚信自己是个商业天才(这样说有点不要脸)。我喜欢看那些财经节目,听那些商界传奇,家里的书架上也堆满了经管财经类的书籍。
好吧,我承认……
其实我们还很年轻,我们处在一个能折腾也折腾得起的年纪,我们应该无所畏惧,没有那么多顾虑,纵使失败又如何?我们输得起。我们应该敞开怀抱去拥抱生活,享受生活,努力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至于会带来些什么,谁知道呢?就像卡尔的后面一系列crazy和amazing的经历,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说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影片中艾利森和卡尔坐在好莱坞的影院,她说:小时候我们都知道世界只是一个大的游乐场,但是等我们长大了,却把这点忘记了。
看完影片的我忽然间有了想重新拿起吉他的冲动,大学后我就再没摸过了;开始憧憬下一次旅行,大理丽江还是四川九寨沟呢;考虑下次回家要不要拿出棋谱来摆一摆,好久不下象棋了;想认真地去追求一个女孩,天雷勾动地火的那种感觉;暑假后去开户尝试玩下股票,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天赋;想投资开家小店,尽快寻求经济上的独立……
最后再用影片里的一句台词结尾,告诫自己,也与大家共勉:Wake up you , you are missing out a little thing called life .(快醒醒,你错过了一个叫做生活的东西。)
谁说电影看完了就是看完了?不能改变三观?就比如这个片子,我看了就特别有感触,很受启发,因为之前有过很多次说no就失去了机会,这些机会现在想起来都会后悔。之前觉得《东邪西毒》里那句话“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拒绝,最好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很对味,现在想想这简直就是只能让你注定孤独一生的屁话!但我居然真的这么信奉过!实践过!傲娇过!操!我都为自己感到可耻!操!商业爆米花娱乐片往往传达的道理才真正映射生活,它是有推动力的,我跟金凯瑞饰演的卡尔一样,如果那年那月那天那秒我说了简简单单一个yes,我就会和那个女孩在一起,可惜我说了no,所以我特别羡慕卡夫因为对一个流浪汉说yes到一轮事情之后得到了姑娘的吻。不尊重,不讲究因果,就是一种消极。不过片中老太太给卡尔吹箫那个梗实在是……敬而远之……
好像算不上励志 不过是讲生活的 剧情不知道是谁编的 太有意思了 JIMCARREY的戏剧天赋给电影加分
歌好听
生活如此美好,别找借口了,say yes!7.3
真是戏剧化人生,这个片好好笑的,开头对口型,还有红牛那段。啊! 我看见金凯瑞的屁股团了!
老太太给金·凯瑞 口那段,明明很反感,却不能拒绝,只能说yes这段设定,真是没节操极了! 3星半
题材不错 看的不舒服
Just do it
这应该是金叔最正经的片了吧(习惯了拒绝,我觉得我也应该学着说yes)
看的好开心~~非常惹人喜欢的喜剧~~
yes
Jim Carrey老了,笑点很低级,不过好在故事很励志很应景,鼓励当下的宅男宅女们走出“家门”。女主角(She & Him女主唱Zooey Deschanel)很漂亮,事实证明性格女至上啊
剧情简单道理也朴素,但看得令人很舒服,金凯瑞好适合演这种失意中年男子。
Magic Zooey!!!
美丽的zooney 搞笑的jim 呵呵
告别那个消极总是找借口的自己,多鼓起勇气做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积极的对待这个世界总会有所不同的。[The world is a playground. Say YES and live your life, you won't regret it.]
相比金凯瑞其他的奇异怪诞,这次定调在了积极乐观上。用一个死宅荒诞的yes契约引出了最后的思考:即yes or no都不是正解,有时候maybe is fine。你只有yes的话,意味着你失去了no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要对别人say yes不是因为你必须这样,而是因为你心里明白你想要这样。但这种上世纪风格的喜剧剧情展开还是稍显单薄和脱离现实了些
立意很棒的电影,人是应该克服懒惰和恐惧心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的。男主演技也很自然。
完全是为了Zooey Deschanel看的啦!啊啊啊!
『你不能旁听你的生命。』但要懂得取舍。
Do whatever you want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