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父寻仇》:佛将不佛
保罗·索伦蒂诺这个意大利学院派,
在此片里更是把他娴熟的摄影和配乐技巧融会贯通,
连那些不适的MTV桥段都被剪的这么闷骚;
以人物特写为本的风格太突显他调度的匠气,
虽然故事讲的支离破碎,
而字字珠玑情绪化的台词绝对让人流连忘返;
记得夏安和那个失去父亲的单亲小孩一起,
用那些简单的和弦弹唱多温暖,
傻瓜和天才可能也就一线之间。
估计他也不是故意要把公路片楞是拍的如此华而不实,
因为这里面有个“妖孽”西恩·潘。
据说《 大牌明星 》上市的当年,
他就很喜欢保罗·索伦蒂诺塑造人物的手法,
保罗·索伦蒂诺也很想为西恩·潘量身定做一个人物,
可见这个剧本也是蓄谋已久。
可两人真正到了合作的时候,
西恩·潘夸张的表演完全让保罗·索伦蒂诺“崩溃”了,
他必须给这个人物更多的维度去发挥,
还不如说给西恩·潘加更多的情绪戏铺垫,
于是在路上之前那些个局促感情戏让人觉得犀利的不行,
我真的看不惯,
你要是真这么做作,
为什么不下来一起打个太极?
即使怀着如此矛盾的心情,
我还是看的很愉悦,
把焦虑抛在了脑后,
个人评分:7.8分。
这就是两个牛人的火花,
对,一定是这样了。
2 ) 为父寻仇:貌似重口味,实则小清新
电影看完之后我产生了两个疑问:1、既然西恩潘那么喜欢化妆,为什么不化的好一点?2、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或者说,电影究竟在讲些什么?
即使我承认潘叔没什么色相,但我也必须承认这部电影中他的造型很牺牲。无论电影成功失败,我想这造型都会被人记住很久很久。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理解成为噱头,毕竟没有这样的造型有多少人会对片名感兴趣呢?
但西恩潘不是花瓶(当然这也不可能),作为一个60后,他已经拿下了两座奥斯卡影帝奖杯,想想都有哪些人做到,马龙白兰度、达斯汀霍夫曼、杰克尼克尔森、汤姆汉克斯······但似乎潘叔在我心中总是没有那些人那么抢眼。后来经过总结我发现,其实西恩潘是一个实用型的人才,他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他可以很有喜感,沉下脸也可以变成一个大坏蛋;他可以是慈父,过一会你又发现他又和男朋友没羞没臊地搅在一起;他懦弱但也能复仇;他时而文艺又间或疯狂,种种这些,我想在《为父寻仇》中都可以发现。可见为了西恩潘的角色,导演索伦蒂诺没少下功夫。除此之外,《为父寻仇》还提供给观众一个从没有如此重口味的西恩潘。
还请千万不要被电影海报和一些周边影评剧透所欺骗。其实这部电影的毒性没有西恩潘的化妆那么大,你甚至可以把它归类为一种小清新,听到电影配乐就会发现索伦蒂诺是一个多么有爱的人。轻快的音乐搭配明丽的画面,剧情却向着复仇的B级片之路展开,加上很有个性的长镜头,《为父寻仇》散发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味道。这也很好地贴近了人物,纵使西恩潘的外形再浮夸但也难掩心中的空虚落寞。
如果说一部电影很独特,那就表示这部电影并非所有人能够接受。电影前半部分是我可以接受的范围,气氛烘托地非常好,但是后面感觉导演有些乱了阵脚,叙事不够流畅,疲劳感也出现了。这也导致了电影主题的分裂——原本故事想通过一段为父寻仇的旅程展现出对种族屠杀的反思,不过反思这东西在脑海里转啊转就跑到了别处,最后西恩潘更多的是在思考生活如何枯燥乏味。结果,反思不深刻,思考也没答案。这部貌似重口味,实则小清新的电影还是足够酷的,即使算不上佳作。
3 ) 我们都
"The secret is time.
Been time with her,
All the time is she needs and she will come around.
you will see.
That's what brings women over and makes them feel safe."
以前看到过一个说法:看一个人爱不爱你,假如他很有钱就看他会不会在你身上花时间;假如他只有闲就看他会不会在你身上花钱。
但其实我们谁都不是。
西恩不论是在叙述爱或者悲伤的时候都是用行尸走肉般的语气。
因为了解所以平静。
所以仅有的爆发也只是叙述自己的迷惑和未知。这也就成了他觉得最重要的让他至少还活下去的理由呢吧。。
或者这也就是我们都还活着的理由。
最残酷的死就是继续活着.
顺便一说 他的眼睛还是那么迷人。
4 ) 小烟熏加老朋克都对不住追寻纳粹罪恶及犹太人耻辱的调调啊
电影的光色影音质感都太好了,台词棒。就是西恩潘这种朋克造型和怪异扭曲以为受过性虐及性倒错的样子,和追寻前纳粹复仇、反思犹太人遭受的耻辱罪孽太不搭配了。
这样沉重的主题,实在不需要西恩潘折腾如此花俏的形式,夺了主题的美。浓重的烟熏妆,刺激人胃口的红唇,爆炸发型,各种苦逼特写,哦也,每一张面部特写都有异装癖嫌疑,但全身还是那重金属摇滚的皮夹克和小裤子,有什么东西欲说还休呢?西恩潘,令人白白喜欢你多年。
这几天正好在看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加之以前读了一点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可谓两股战战汗不能出。看了这里的主题和素材,以为是一盘好菜,结果,还是坏了胃口。
最后的几个镜头震撼到底,冰天雪地,孤绝人世,是任谁也逃不了世纪末审判的绝地,是美国式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惜不是“孤舟蓑笠翁”,而是全裸的皱皮的老者,在天地之间被审判者,无处可逃。
这样如镜之新开、冷光乍出的调调,最后转到“你父亲很爱你”之类的噱头,最后回归到西恩潘洗净铅华粉黛的样子,感觉兜兜转转,想起《疯狂的石头》里,黄渤一口山东话的讥讽来————费那事干嘛????
5 ) 四十年後的成人式
影片介紹不確然,片中並未順著復仇的角度出發,也沒有殺戮與血腥,如果帶著這樣的期待看這部電影,可以想像差評造就的低分。
當然必須承認這不是一部主線明確的電影。全片穿插與主線無關的細枝末節,主角缺位的心理健全帶來的是兒童般的另類視角,或者說是導演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有力衝擊了正統劇情片的套路,給人帶來非模式化的體驗觸感,發現生活勝過耷於生活,創造樂趣方能綻於精彩。片中不乏冷幽默,如乒乓球的一擊、開車飛水、最後圓滿報仇那個橋段等等,都能讓人會心一番。
由於劇情的低緊張感造成全片調子乏抑而略顯沉悶是影片的硬傷,我NG了四次才全部看完。而其他方面的精磨細煉則顯露出導演已嶄露頭角、鋒芒畢現,包括全景的應用、非常規角位拍攝、畫面定格與切換、人物造型設計,甚至到原聲音樂的製作,無一不彰顯能力與班底的強勢聯合。
6 ) 迟来的成长 [猫]
退休摇滚巨星夏安——造型宛如The Cure灵魂人物Robert Smith之老年版——走到哪里都会被围观,年轻乐手一见他就故意飙琴技,找他当制作人。但他本人就像他家那个荒诞的没有水的大游泳池,生命干涸,他引人注目却又空虚无聊,没有生活目标,亦无子婿,他甚至抑郁自卑,直至他去参加老父的葬礼——他已有三十年没跟父亲说话了,自从十五岁那年施粉黛、涂口红,也就走上了诀别父亲的道路——才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犹太根基一无所知。他不认识路人皆知的犹太拉比,不了解大屠杀,除了循着父亲留下的线索去找当年在集中营侮辱过父亲的纳粹寻仇,他不知道如何弥补这三十年的感情缺失。你要是能忍着闷看完头半小时,一直看到夏安去看老友David Byrne和他的乐队唱现场,对他大声吐槽心事,读父亲手稿,上路寻仇,你就能接上看传统公路片的快乐——主角遇到各种人,这些相遇又揭示各种人生哲理,主角最终长大成人。成熟了的夏安,以牙还牙,用侮辱惩罚了暮年的纳粹,他抽上人生第一根烟——抽烟,在此片中是长大成人的象征。
这不是一部光凭影像就能表意的电影,哲理仅蕴含于夏安与亲友、路人、仇敌及仇敌亲人的交谈台词中,影像本身不大说话的电影,多半不会成为经典,风景再美,也不成风格,不过导演尚能保证每一位出场人物都极有特点,且对剧情及人物性格的发展有意义,比如,执着等待失踪儿子归来的老妇,一如夏安那位终生寻仇的父亲;他匿名拜访过的数位纳粹家人,都有助于他思考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寻找自我;打酱油的路人、动物也能造成荒诞效果。最奇妙的当属夏安自己的形象,西恩潘有点挑战演技的意思,演得收敛细腻,夏安说话走路极其缓慢,从不用手机,天天睁着天真淘气的大眼睛,用吸管喝饮料,时不时幸灾乐祸,耍耍恶作剧,始终处于背叛家门时的十五岁状态,还有个能搞定一切事的无敌妻子——摇滚巨星势必需要个彪悍妻子才能守护好三十五年婚姻。
在这个成长故事中,电影大致思索了大屠杀、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这两个主题,夏安迟来的成长令他步履轻盈,他洗净铅华,找到生活方向,正如片名及主题曲之名——“一定是这里”,他找到了家,那里有亲情和温暖。
亮点:歌曲很美,David Byrne的原声配乐极棒,与剧情契合完美,他那段有超现实感的现场表演很出彩。有些幽默场面很妙,如纳粹前妻半夜起床喝水,夏安躲在暗处被她的宠物鹅啄;夏安开车激起一地水溅到一队路人身上,下车讲,对不起,但我是故意的,众人无语。
你还可以看:大卫林奇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外壳没摇滚明星这么华丽丽的噱头,倔老头的公路片,不妨一看。
刊登于《环球银幕》300期。有格式要求,所以比较怪。。赶上300期特辑,好吉利的说。。
告诉大家一个秘诀:把男主角想象成朴树甚至窦唯来看的话,会觉得妙趣横生
摄影很美,音乐很赞!海报上看上去,给人感觉此片似乎很哥特很重口味,其实完全不沾边,是个小清新的片。通过摇滚歌手装扮的西恩潘,用公路片形式来讲述反战和自我救赎。
音乐不错
想当作公路片来看,不知不觉笑成喜剧片了。其他忽略不计。
我尽力了。。
有《我是山姆》的角色打底,出演《为父寻仇》这样的烈焰红唇角色对西恩潘来说并不算是多么有难度的事情。用网上的话来说:“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西恩潘了”。本片的另一大彩点在于配乐。这部电影的原声带足以让二文青年们心驰荡漾!
给个前题“这是关于过气的摇滚乐手的故事”,观众就可以从任何片段开始看起。这么说其实也反映了这实在是一部故事性不强的电影。观看时注意力很容易游离于电影之外,但如果采用代入式观影法效果就会好很多,西恩潘在Glam Metal装束下却如孩子般总是不知所措。最后复仇的雪景让人想起了亲切的金子,不过
我要下载下来从新看一遍,太可爱了吧...
隐隐约约觉得没怎么看懂。。。。。但是还是给你四星哟~
#我的电影节# 很简单的电影,看完之后就记住西恩潘的剪刀手造型了。用不着太复杂深刻,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摇滚大叔,游美国,从别扭到自在的过程。嗯,还可以。
保罗·索伦蒂诺骨子里总有些奇怪的冷幽默,不过都被压在他的文艺腔里了。他总喜欢用很多时间去营造氛围,包括流畅的镜头和好听的配乐。故事则不那么紧实,再加上文艺范儿的情绪,很多人不会喜欢吧。西恩·潘的角色好像一个抽空灵魂的干尸,重新寻找他的方向,寻不寻仇的显然只是个借口。
无聊
最大的亮点其实是片尾的老纳粹。
和保罗·索伦蒂诺前作差不太多感觉,非常的重视人物固定状态和视觉层次氛围。不过更加强烈的形而上的表现形式,甚至开始搞起公路片这档子事,如果找到符合作者风格的更具价值内核,还是会有喷发的一天。西恩·潘再次证明了自己无限制的体验意识,那张越老越有味道的脸不需要整成这个造型同样适合。
比起剧情更喜欢里面的音乐
影片的配乐和西恩潘神一般的一样精彩,摄影时不时的也会亮一下,但是影片的节奏就像西恩潘的台词一样绵软,主题最后升华为纳粹大屠杀对于活着的人的影响显得过于牵强了,倒是父子关系的探讨更深得人心。命题很宏大,结果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
1感谢电影节,让我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个电影,这也是电影节的意义,发现属于自己的好电影2西恩潘自己出演的反向的荒野生存3被治愈4对我来说,这是看完就死掉也很开心的电影5R•E说"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成为了这些电影,它们变成了我们"
真心无法阻止西恩潘了,他对角色的诠释出神入化,细微到嘴角的一点颤抖,爆发如受伤猛兽般的嘶吼,收敛自如震撼十足。影片摄影调度和配乐也是绝对的享受级别。不过索伦蒂诺的这个公路故事讲到最后乱了阵脚,格局和主题都嫌平淡,更像一部美国独立制作。
There are many ways to die, the worst is live还有我的槽点太奇怪了,改了两次图一次崂山道士西潘叔一次剪刀手西潘叔。。。笑抽了看不太进去了就。算了只要他演得尽兴就行了。。。还有影片中途的命题开始升华太怪异太牵强了没有必要搞成这样。好吧,其实ost还是不错的
影片看似重口味的包裝下,其實是一顆小清新的心,而我心愛的Sean Penn大叔永遠能在表演上給我驚喜,這次誇張的搖滾造型之外,卻能散發出聖母般的耀眼光芒!攝影美翻,配樂極度搶戲,散文式敘事方式令影片節奏頗流暢,但是在形散之外神未夠集中,二戰反思的暗線也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