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幸福的机会
很闷的情节,但是拍摄手法和剧中台词都很细腻,优美分析姐姐如何爱恋着光司的那一场,我看哭了。幸福是有机会而非理所应当的,要让对方看到自己坦诚的赤子之心,抓住幸福的机会。
2 ) 温柔的回归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里曾说:“摄影就是对拍摄对象的占有,它意味着摄影者使自己与世界发生某种关系。”以一部《东京公园》,青山真治告别了清郁凝滞的北九州之景,透过摄影师志田光司游走于东京各个公园的步伐,将取景窗随兴瞄准生活常态,捕捉着被和煦阳光包裹着的,表面平静却暗潮涌动的众生影像。
出生于福冈县北九州的青山真治,相继以1996年的《无援》、2000年的《人造天堂》、2007年的《悲伤假期》完成了对故乡北九州苍凉凝重的书写。大概多数人心中的故乡总归是萦绕着挥不去的愁郁,点染着记忆的灰白或些许鲜亮。就如《悲伤假期》结尾那颗巨大的彩色肥皂泡,在空气里飘浮,直至破裂,那般虚无游荡而毫无意义,成为故乡愁思的最后注脚。而面对东京,这座因高速运转而让人目眩神迷的城市,青山真治说:“许多人都觉得东京是冷冰冰的水泥丛林,但其实东京处处都有绿意和公园,连像我这么糟糕的人都可以包容得下。我希望能拍下在这么温暖阳光下生活着的东京人。”如此温柔的转向,让青山真治以往的激烈态度消失不见,以镜头里饱含的眷念凝视着东京,这座蕴藏着日常生活奇迹的公园。
● 日常的奇迹
照片能使人们在想象中拥有飘渺的过去,也能使人们拥有并不属于自己的空间。幼年丧母的光司着迷于摄影,在家庭主题影像的拍摄中寻觅着关于母亲的回忆。某种程度而言,摄影意味着置身于他人的欣慰喜悦、脆弱悲伤、无常多变的生存状态中,照片将这些时刻抽取并凝固,带给人在场的切身感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光司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便参与了他人的生活,填补了内心那份孤寂与匮乏。
影片设置了一个侦探式的悬疑开场,光司在拍摄中不自觉地被一位推着娃娃车的美丽女性所吸引,欲拍照时却被一男子拦下,男子名唤初岛,是女人的丈夫,之后他委托光司,希望其妻百合香每次带女儿出门去公园时,他都能进行拍摄,作为妻子是否外遇的调查。自此,光司化身为偷窥者汤姆的角色,却摒弃了那种窥淫的快感,携带着数码相机,尾随百合香日日穿行于绿意涌动,光芒耀目的东京公园。另一方面,光司有个无血缘关系的姐姐美咲,两人之间存在着一份暧昧的情愫,还有一个爱看僵尸电影的女孩富永,是光司死去好友的女友,两人的言谈举止中,也彷佛似有似无。
在恬淡清净的情节推进中,故事如遮云之日般显现,由着光司及周遭人物的情感投射,慢慢逼近每个人心中的荒凉和伤痕。谜样的娃娃车女人,化为鬼魂的好友,爱将肉包和蛋糕搭配着吃的女孩,女装绮丽的酒吧老板……每个人不过都是在寻觅慰藉和依靠,寻找一种“公园”般的感觉。这些毫不起眼的日常故事,正是青山真治所提到的“故事看来十分简单,但人物彼此的一眼瞬间,却淋漓尽致地展现生存的意义。”
● 灼热的凝视
“我在拍电影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进入别人的内心。后来发觉,让演员直视摄影机,好像可以让我接触到内心。所以当我请求演员们直视摄影机时,我在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他们内心在想什么。”
传统经验中的电影有着这样一个不言自明的法则,禁止演员直视摄影机。这样的行为将破坏电影作为银幕幻觉的完满和封闭,让观众从白日梦般的臆想中苏醒。而青山真治频频打破这一规则,将光司的第一次出场,便借助摄影镜头对观众投以直视来呈现。青山真治亦安排了多个正面特写来拍摄对话场面,在颇具小津之风的工整构图中,让角色直视摄影机,而观众也透过对人脸的凝视,在细微表情的体察中,尝试着步入其内心世界。
凝视的灼热感,其一表现在光司“跟踪”百合香的过程中。正如小路幸也在电影原著中借主角友人之口所说,好的摄影师一旦开拍,透过取景窗便会爱上对方。潮风公园中,阵阵涌起的潮水,穿透棕榈树的清风,湛蓝清澄的天空,似有所察觉的百合香的视线仿佛不曾与光司交汇,在这样隐晦含蓄的表达中,光司对百合香投以了单方面亲慕地凝视。而另一次凝视的机会,发生在光司与姐姐美咲之间。那灼热的带有浓厚情感的瞬间,以一种再也不闪躲的正面姿态,完成了一次极具冒犯性质的凝视。在此之前,他们童年时仅有的一次会面中从未有过凝视的出现。偷偷站在阶梯高处的美咲看着光司在兴奋地踢足球,想着,就是这个人将成为我的弟弟啊。以为光司没有看见她,却在转身离开时,光司望向了她的背影。这段阶梯的距离感后来再一次出现:在绵长紧张,又浓密悲伤的亲吻后,美咲站在楼梯口,背影驻留了一瞬,尔后坚决地往上走去。
静静躺在角落里的钓鱼竿,晒在阳光里的刺绣工具,被午后微风吹起的窗帘……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凡常之景中,电影借助静照的形式对生活投以了最真挚的凝视,在镜头与镜头之间,将那样的冷清、喧闹、盛宴、孤独与无常写入冬日的天空与笔岛的大海里。
● 眷念的回归
在这部关涉家人的《东京公园》中,平行设置了四组家族关系,而家人的死亡是时刻盘旋在家庭上方的黑影,也给电影带来一丝偶有忧愁的氛围。如光司的母亲杏子,富永的男友小广,酒吧老板原木先生的妻子明美,皆因死亡而在生者心中刻下难以忘怀的记号,也让每一组家族关系在电影中均是不完满和残缺的。
逝者和生者的距离是怎样的呢?就如原木先生的梦。有一条悠长的河横亘在他们之间,逝者在对岸,生者在此岸。当生者努力游向河的对岸时,却发现逝者已站在了此岸。
作为主要情节推动线的初岛和百合香一家,虽没有死亡的阴云笼罩,但丈夫怀疑妻子的不忠,也为家庭内部的信任平添危机。破碎的家庭关系,这仍旧是青山真治惯常描绘的内容,只是不再是以往残酷凛冽的着笔,这些破碎和不完满,包裹着毛绒绒的阳光,如同光司拍摄的照片那般拥有轻柔质感,如同缩在被炉里,共享着热腾腾的关东煮那般温暖。
同如苏珊•桑塔格所说:“当摄影成为一种家庭生活仪式时,它同时也成为巩固面临危机的家庭生活的手段。”所以,在电影接近尾声时,初岛用相机拍摄了家人的笑容,这是一次阔久未见的凝视,同时也以照片——这种凝固的鲜艳痕迹为契机,他轻声吐露归家的言语,回归了美丽如昔的家庭体系。
漩涡,这也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解开了电影的谜底:百合香每日推着娃娃车,以漩涡的形状行走于东京的公园,这源于与丈夫恋爱初识的美好回忆,一个关于菊石的有趣游戏;电影的结构方式正是由光司这个初始点,一圈圈地蔓延,以漩涡水波之姿呈现了复杂的人物网络;而观星者关于东京这个“大公园”的隐喻,同样以漩涡为蓝本。漩涡,是美好的爱,将初岛和百合香卷入初恋的温馨记忆;漩涡,是笔岛的晚风和浪潮,突如其来美咲哭泣的脸,漩涡,是日日不止的思念,将光司、富永和原木先生一次次带往不可逆的往昔。它将世界化为一个个循环的圆,每个人如婴儿般蜷于母腹,被温暖的光所包裹着,回归最原始的眷念。
电影的最后,伴随着孩童的嬉闹声,光司和富永来到家具店,各式各样的台灯散发着橘色的光芒,这仍是一个关于回归和温暖的绝佳譬喻。而初岛也带着妻女在此,他们相遇,点头,微笑,告别,隐没。在“世界”这座公园里,我们与不同的人相遇,旋即分离。内心也会有苍白和荒漠,但终会痊愈。
● 迷影的纯真
电影里名叫富永美优的女孩,热衷于僵尸电影。曾经发誓今后只看宗教电影的她,发完誓后的三个月露出幸福的笑容宣告着,对我来说,僵尸电影才是宗教电影,没错,这都是乔治•A•罗梅罗老师教我领悟的。这个翘头发的可爱女孩,无疑是青山真治自身的投影,青山真治曾说,其实我是一个胆小的人,但真的很喜爱僵尸电影。每次看到僵尸出现在银幕上都会觉得:啊,真好,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青山真治大概能算得上是一位迷影导演,可能也曾日日流连于黑暗的电影院,痴迷于大银幕上的闪烁光影。我始终对迷影导演心怀格外的好感,因为他们让我感觉离直面现实更远一点,离梦幻之乡更近一点。
这样毫无顾忌的单纯热爱也让他在电影里加入一段僵尸短片,场景昏暗却色彩艳丽,犹如戏仿又倍添趣味。而在电影的相关访谈中,青山真治也谈到自己对西部片和侦探片等类型电影的喜爱,如改动原著,将富永的男友小广这一人物改编为幽灵,即是为了增添一丝福尔摩斯的气氛;又如幽灵离去时的摇椅,是西部片中的常见元素。在这部干净古典的电影中,类型的杂糅不仅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电影叙事,也让它在某个意义上,成为了一部率真而纯粹的迷影派电影。
“如果一个对地球一无所知的外星人问你,东京是什么地方,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是我,我就会说,东京是由一个个公园组成的,由内而外也是一个大公园,在那里会与不同的人相遇....休憩、喧闹、邂逅,是为我们而存在的公园,这就是东京。”
(2012.3.10)
3 ) 最柔和的青山真治
继2008年的《东京奏鸣曲》和三段式《东京!》后,《东京公园》又是一部以东京这座城市为片名的电影。《东京!》明显带有城市明信片系列的潮流影响,重在猎奇和异趣,看得出对《东京公园》有一定影响(电影趣味上像米歇尔冈瑞,但在手册2000s十佳里,青山选择了卡拉克斯)。因此,如果选择《东京奏鸣曲》作为《东京公园》的比较对象,可能更为合适。两部电影同入围了《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青山真治和黑泽清都是出自立教新浪潮,这些年好久没有推出新作。
相比《东京奏鸣曲》的现实主义写照,《东京公园》完全就是文艺青年的口味,它没有透露太多的社会信息,人物和场景更显零散。《东京奏鸣曲》以一个家庭为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而《东京公园》只是安放了一个人。两部电影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物在城市中的游荡,隐约传达出离奇荒诞的感觉。
三浦春马饰演的大学生是个摄影爱好者,他用相机来记录公园的一切。在来往的陌生人中,生活和电影一样,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性。事实上,拍摄者通过拍摄对象来寻找某样东西,这是不少电影的常见题材(伊斯特伍德在某部片子说:摄影之于我的意义,是使我越来越走向你)。即便安放了一段私人侦探般的跟踪追查,《东京公园》的情节依然显得过于戏剧化。很多人难免要猜测,大学生和少妇间总该发生点什么吧……神奇的是,青山真治并没有打算深化这条线索,它就被晾在一边,拾取了不同的公园风景,化为洗印出来的照片,然后丢出一个意料当中的结果,戛然而止。
片中的东京有点不像东京,那些熟悉的街景、建筑和区域,它们都没有出现。在青山真治的导演思路里,《东京公园》主要反映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几个人,人与人的情感关系,它们就像漩涡,爱情也只是其中的一道水波和纹路。如果仅有这些,《东京公园》可能跟青山过去的《月之沙漠》差异不大,依然是一部闷片,而且是闷爆人的那种级别。但看得出十年过去,导演改变了,他更加随心所欲,往电影里添加各种想要的东西。
如果一定要归类,我肯定会把《东京公园》放到影迷类电影,原因不在于青山真治如何小众,而是片中透露出来的各种迷影信息。痴迷看碟的朋友、丧尸题材的恐怖片、乔治·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导演甚至让荣仓奈奈直接说出了拉蒙特·约翰逊(Lamont Johnson)的《朱唇劫》(Lipstick)和加藤泰的《留在记忆中的母亲》等等。对绝大多数影迷说来,他们只会是一些较为生僻的名字组合,可也不能说青山真治因而就显得高端。或许只能说,他对老电影的兴趣确实有点与众不同。
北九州三部曲里,人物的家庭都是支离破碎。再有《月之沙漠》的弑父,青山真治一直以比较激烈的态度来对抗周围,放任虚无和消极。通过人物无意义的飘荡游历,来完成对制度和权威的反思,寻找答案。到了《东京公园》的恋母,他的主题依然没变,但故事背景换了,风格也转变了。由于影片的轻柔调性,这可能是最温和的一部青山真治作品。即便拿着相机的三浦春马总有点做作,然而只要竖起耳朵,听下配乐,那么,青山真治的音乐敏感依然还在。这种敏感就有如他的电影特质,自成一派,哪管你旁人不解闷骚。【南方都市报 见报有删减】
4 ) 表面看上去像纯爱题材……
感觉很久没看青山真治的电影了。这部2011年在洛迦诺电影节上获奖的作品早有听闻,观感一般般,跟他创作高峰时期的佳作《人造天堂》或《荒漠之月》有着一段距离。表面看上去像纯爱题材,看着看着却发现是一部探讨家庭伦理的作品,其中讲述挚爱亲人离去后如何面对和生存的话题令我若有所思,感觉他有点朝着是枝裕和的风格靠拢。不过,最吸引我的仍然是那些突兀的设计:爵士乐、鬼魂和丧尸片。从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可以看出,青山真治有某种挥之不去的Cult片情结,意外地,这些元素在影片中跟故事情节水乳交融起来,让人体味到另一种独特的味道,跟普通的青春爱情/家庭伦理片大相径庭。最后,导演对东京的诠释也颇有新意,在他的镜头下,东京并非高速运转的大都市,也不是小津里的那副模样;用影片中角色的话来说,东京是由一个个公园组成的,由内而外也是一个大公园,在那里会与不同的人相遇....休憩、喧闹、邂逅,是为我们而存在的公园,这就是东京。
5 ) 看不懂
这部电影大概讲了这样一个(几个?)故事:
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因父母的再结合成为了姐弟,
然后姐姐爱上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弟弟爱着有血缘关系的妈妈,可是妈妈死掉了。
男主最好的朋友的女朋友爱上了彼此是青梅竹马的男主,然后男主的好朋友死掉了。
男主的老板是个gay,却和一个传说中的好女人结婚了,可是这女人不知为什么也死掉了。
然后某牙医怀疑自己的老婆有外遇,派男主去跟踪,男主在玩了一次次的尾行之后又看上牙医的老婆了。
然后
姐姐哭过吻过释然了,
牙医哭过醉过想通了,
好朋友变成鬼魂出现了之后又消失了,
朋友的女朋友跑来和男主同居了,
最后影片就这样结尾了。
我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这实在是一部让我找不到看点却又能发现无数槽点的片子。
至于被很多人所盛赞的美型演员,好吧,我承认黑白照片里那不知是谁的女人确实不错。
日本电影常会让人陷入不知所云的迷茫。也许在看电影前先看看导演关于这部电影的自白,弄清楚他想表达什么以及是如何表达之后,再抱着一种验证的心态来看本片,才会明白其中的奥义吧。
总之,我没看懂。
6 ) 旋窝式的旅行路线,只因曾经和恋人共同的爱好。
(2012-03-17 23:30:38)
拥有恋母情节的光司,能看到死去的弟弟的光司,被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爱着的光司,富永的前恋人和现知己。一个梦想成为摄影师的不断在捕捉生活美好的男人,一个简单的充满爱的男人。
富永,一直以为她还对光司抱有幻想,殊不知还想着死去的光司的弟弟。最后,她住进了弟弟以前的房间,感受弟弟犹存的温度。
其实我内心还是很希望光司和富永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光司这样做的话,那么就相当于用黄泉把富永和弟弟隔开了。
男医生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极度缺乏自信的人,所以他常常不放心妻子,怕有外遇出现。所以,成了妻子的跟踪狂。最后,是光司开导了他,让他燃起了自信,消除了疑心。
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部让我说不了太多观后感的电影。
那么就这样吧。
词穷得厉害的我。
7 ) 少了基情,无法给力
总之这电影一切都很诡异,各种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堆砌在一起,不看都后半部会觉得云里雾里。。。
其实此电影很多元素融合在一起灰常的牵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我原本想着一美男加三美女治愈我一下,抑或者是发展成泡菜的四角恋让我泪崩一下,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120分钟我是如何平静地消灭我手能触及的范围内的零食的,其实我也并不太知情,只记得在光司他姐坐沙发上拉着他手那一段我曾一度屏息,我以为导演能给我一点应有的情节,让一段本不该有的爱情继续在肉体中烧成灰烬,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为啥还有这么大段的偷拍素人的场景加上各种虐,这让我想起了《爱的曝光》,竟然还有鬼魂这一套(为啥鬼的长相这么受 = =),联想到前阵子追的《还有第11人》,现在的鬼混都让大家颜控啊。最最无法忍受的是还有僵尸,太恶心鸟,真让我无语。。。还有,剪辑多个片段碎片式的剪法不但没有让我产生震撼与共鸣,相反觉得剧本节奏诡异。部分片段光影效果处理倒是很特别,摄影功不可没。公园真的很漂亮,导演是被东京观光局收买了么,最近我这里日本游的广告铺天盖地。nana表现很好,尤其是几段对白很好。
亲情+友情+爱情,唯独缺少基情。。。其实我感觉酒吧老板肯定喜欢三浦春马,但是导演为啥没有把编剧的意思变现出来呢,你就算翻个裤兜暗示我们一下也好呀,如果这样此片必定会更加完美。
也许多年以后,我只记得那台contax,还有一句话“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啊”
PS:东京公园完全不如池西口袋公园,呵呵
其实我只关心有没有人怀孕
和散文一样,三浦春马总算出演了一个稍微靠谱点儿的角色。
才不是闷片
看睡着了。這片果然只有文藝青年才適合看
原谅我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地明白导演想表达的意思。。。
今晚国贸日本电影周看的,索然无味,最后有点味道了,出字幕了~实在乏善可陈啊~
除了春马和荣仓对话的部分其他都相当的闷啊,文艺片又不像文艺片,意识流又不够意识流什么的.最重要的是,有春马的片竟然没有人怀孕!!!我太失望了好吗!!!
青山真治就是低调但恶趣味的电影宅,有个富永这样的青梅竹马真不错
小闷,养眼。不可能的爱情,最感人。
都不如一隻鬼。(前有青山後有婁燁,腦殘粉不知該盯著誰看,看有p用能看出三萬六千字嗎。
日系流水账...
不了解电影的点是什么,单纯来看帅哥,但帅哥过于单薄
烂片啊我去!!东京公园观光片吗?
siff@环艺;色调清新,关于爱和寂寞,还有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生死的探索像极「挪威的森林」,幻想中的拥抱让我湿了眼睛;影片呈渐欲开放的花苞状,绽放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爱和拥抱的能力。
日式小清新,小情小调小平淡,除非你有特别的喜好目的,否则真是一场煎熬。★★
有点奇怪的爱情电影,这里有几段待修复的爱情关系,在叙事上也呈漩涡状,从一开始的平静到揭开每个人的秘密痛处,到慢慢的解决。片中有人说东京是个公园,其实世界也是个大公园。
青山真治变得这么清淡素常,人与人沟通依赖的故事讲得如此内敛含蓄,缺点耐心不容易看进去,后半段渐入佳境。沉迷于僵尸片的荣仓奈奈以此参悟了失去爱人后的人生真谛,算另类治愈。没过看原著小说,但导演把故事拍成了散文。敞开的心才是容纳一切的公园,自我修复治愈。
青山真治这部电影对“离丧/幸存者”处理的主题,很像是枝裕和的手笔。导演自己说,影片可以看做是“战后幸存者”要面对的人生。幽灵确实是神来之笔(令人想起[下一站天国])。音乐灌得过满。本片倒是一股浓浓的法国味道(比较一下诹访敦彦)。倒是难得一见的日本艺术片。
茫然的接受。更喜桥口亮辅...siff@影城二厅
典型的日式文艺片,小清新小意外小纠结。几个角色的性格都还挺喜欢,故事也算诚恳,不过总觉得味道还是没酿出来。牙医那条线还是游离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