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父辈的旗帜》:以他们自己的样子
没有任何惊喜,也不会让我失望,也许因为他已经太老了,老得不屑再玩打开礼包蹦出一个一个surprise的游戏。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苍老,在《不可饶恕》的时候,在《神秘河》的时候,在《百万美元宝贝》的时候,在《父辈的旗帜》的时候。
这个人是Clint Eastwood,那个老牛仔。
关于战争,关于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战争里被称为英雄的人自己的看法是什么,他们自己的看法如何影响了这个世界,还是人们对英雄的看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Clint用近乎纪录片的方式拍摄《父辈的旗帜》,在看过那么多的二战电影后,你会发现,这或许会是记录战争的最好方式,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和渲染,让人们了解战争并怀有敬畏之心的最好方法就是真实地记录这个人类文明的怪胎。但Clint并不想再拍一部《拯救大兵瑞恩》,重现两栖登陆作战的惨烈,他要拍的是人性-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硫磺岛上竖起一面美国国旗并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成为人们的英雄,被接回国内参加政府组织的战争债券促销活动,但他们却在突如其来的荣誉和自我认知之间挣扎,有人无法承担起这种巨大差异,不能认可自己仅仅竖起一面旗帜成为英雄而其他弟兄浴血沙场却默默无闻,有人在巨大的喝彩声中迷失方向,试图将眼前这些人造的光环落实为自己战后的一段富贵前程,也有人配合着这场表演,惦念着并肩作战的死去和活着的兄弟,在无数镁光灯前仍保持着自我。
人们为什么需要英雄,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英雄为什么不认同自己,或许可以看看这最后一段旁白: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For the man in front, for the man beside them.
And if we wish to truly honor these men, we should remember them the way they really were, the way my dad remembered them.
在一片焦土的战场上,士兵无法选择如何去死,但他们可以选择为什么去死,如果我需要英雄的话,我愿意为这份赴死的勇气和真挚的情感向他们致敬,然后,请让我们以他们希望的样子记住每一个人。
2 ) 电影忽视了升起第一面旗的英雄
这部电影上映时我还在读高一,出于对历史细节的爱好,当时我特别关注了这部电影,尽管看完后感觉电影在叙事线索方面欠佳,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四星。只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应该忽视另外7位英雄。 本片根据詹姆斯·布拉德利的同名著作改编,他的父亲约翰·布拉德利就是升起第二面国旗的6位旗手之一,把他父亲作为故事的主角无可厚非,只是,原著和电影里都过于突出他父亲和另5位升起第二面旗帜的士兵,而对于升起第一面的旗帜的士兵们,居然连姓名都没有完全列出,这一点非常令人失望。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第一面飘扬在硫磺岛上空的旗帜远比第二面旗帜更有意义,而且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升起第一面旗帜的时候山顶还有部分日军,第一批旗手们升旗时冒着生命危险,而升起第二面旗的时候,山顶上的日军已基本被消灭。相对来说,第二批旗手安全多了,然而升起第一面旗帜的士兵们却没能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只因为他们没能出现在那张由罗森塔尔拍摄的著名照片中。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我们还是可以在电影里看到部分第一批旗手的身影,登陆开始后,美军遭到日军痛击时,手持火焰喷射器烧日军地堡的士兵是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在后来的战斗中接电话时被日军击毙的是恩斯特·布茨·托马斯(Ernest Thomas),而汉克·汉森(Henry Hansen)牺牲的镜头也出现在了电影中。 我希望大家能记住升起第一面旗帜的旗手们的名字,共7人,他们是: Col.Charles Lindberg Sgt.Howard Snyder Pry.Phil Ward Sgt.Ernest Thomas Sgt.Henry Hansen Pfc.Raymond Jacobs Lt.Harold Shrier
3 ) 所有的将士都是英雄
《父辈的旗帜》。8分。
改编自詹姆斯·布拉德利的小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制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瑞恩·菲利普、杰西·布拉德福特、亚当·比奇主演作品。
虽然就我个人观影兴趣而言,它不及《硫磺岛的来信》,但无疑作为一部反思战争的大片,它是相当优秀的。很遗憾,我们还远远没有到这一步。
不得不承认东木老爹的本事,76岁高龄时同时操刀两部这样的战争巨片。《父辈的旗帜》的叙事手法并不复杂,一条线是父辈们回忆当年的战争场景,一条线是当时的战争,一条线是三位被临时请回国家做宣传演讲的士兵,三条线互动,交叉但不凌乱。
战争的残酷无须赘述,在诸多的影片中,各种桥段各类镜头都有表达;但更残酷的是当仅存的英雄们回到战场时,他们面对的巨大的政治欺骗;而最最残酷的是他们在人们对战争英雄热情过后的正常生活——印第安人Ira死于暴晒, Bradley承包了殡仪馆过着鲜为人知的生活,而Rene后来在做保安看门。
人们需要英雄,但人们也很快就会遗忘英雄。
4 ) 作秀的旗帜,人造的英雄
这是一个关于一张著名照片的故事。
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到了白热化阶段。经过近一个月的惨烈战斗,美军终于拿下了一个名叫硫磺岛的岛屿。期间传回的一张战地照片让整个美国沸腾起来,照片上,六名美军士兵奋勇地把星条旗插向高地,在滚滚硝烟中尽显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战争结束后,照片中的三位幸存者以英雄的姿态回到祖国。然而他们清楚,那张照片只是在战争开始仅8天时在有关人员的授意下摆拍的作品。但美国人不管那么多,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们不得不带着英雄的光环开始全国巡回演讲并出席各种活动,目的是说服人们购买军债……
战争片最容易给人以震撼,因为它总是触及死亡,而人们总是在死亡中发现人性的光芒。这部耗时两个小时的影片没有丝毫冗长之感,并不是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紧张而激烈的战争场面。与一般的战争片相比,它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可谓惜墨如金,伊斯特伍德更多从侧面表现战争残酷的一面,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中,也多是点到即止。导演把更多笔墨花在对战争的反思上,使影片具有相当的深度。
什么是战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在意识形态式的宣传中,战争总是被赋予一些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民族的、国家队、正义的、伟大的……而从本质上讲,战争只是人类的自相残杀而已,没有丝毫美感可言,而隐藏在其背后的阴谋与利益,更凸显了人性的阴暗。
战争总是与牺牲分不开的,牺牲又总是与伤痛分不开的。这正是战争片赖以生存的主题。通过揭示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来谴责其本质的罪恶,已经成为好莱坞战争电影惯用又屡试不爽的套路。战争对人的伤害不仅在肢体上,心灵的伤害更加深刻,甚至影响一生。越战电影《猎鹿人》曾深刻地表现了战争给士兵留下的心理创伤,而在《父辈的旗帜》中,这种伤害蔓延到他们的家庭。“英雄”始终无法摆脱战争的梦魇,而死者的亲人们则只能在谎言中得到微不足道的安慰。Bradley在弥留之际,总是想起和战友们在海边玩耍的情景,天真而快乐,“就像孩子一样”。这说明在现实世界中,他的心灵是残缺的,而失去的那部分,只能到天堂中去寻找。
战争总是与政治分不开的,政治又是与利益分不开的。从宏观的角度试图揭开战争在政治与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是影片的一大突破,也充分体现了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的功力。当硫磺岛战役的指挥官对着话筒愤怒地吐出F字头的脏话时,也许你已经明白,不光是那面旗子,整个战争都只是某些人的政治筹码而已,隐藏在战争背后的阴谋在这一细节中昭然若揭。这还不止,三位英雄回国后,在政府的安排下四处游说人民购买军债,即使不乐意也无可奈何。这样一来,战争又凸显出其经济工具的本质。而整个这一切,似乎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血腥的战争只是作为筹码,浴血奋战的军人只是作为工具而存在,这是一种如此非人道的价值存在,却也是某种程度的现实。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打着正义旗号的阴谋中,受骗的是民众,受害的是军人,受益的则是某些政客与商人。
战争总是与社会分不开的,社会又总是与个人分不开的。历史上,二战结束是美国经济腾飞的开始,而二战对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更加深远。对于远离二战战场的美国来说,当短暂的战争热情逐渐退却并变得乏味时,人们便又回复到平淡而现实的生活中。与此同时,“英雄”们不再能够享受崇高的礼遇,而在各种反战思潮的影响下,他们甚至被冠以“刽子手”的恶名。就像《第一滴血》中功勋卓著却又倍受冷遇的越战老兵兰博一样,硫磺岛的英雄Hayes仍然因其印第安人的身份而受到歧视,看似前途无量的Rene则最终只能谋得看大门的工作。人们的变脸如此之快,昨天你还被称为“英雄”,今天就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努力谋生,并忍受不公平的对待。“人们需要英雄,所以就创造了他们。”而当人们不需要时,又无情地抛弃了他们。这样看来,战争带给美国人的,只是一场熊熊燃烧又迅速熄灭的战争迷狂和英雄理想,接着,又回复到可怕的空虚与淡漠中。
说到底,这是关于一颗饱受战火涤荡的心灵如何面对复杂的现实的故事。在主人公模糊的个人命运和清晰的心路历程背后,是彼时美国社会的诸多侧面。在这些并不宏大的叙事镜头下,到处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而兼具人性化和历史观的视角愈加凸显了话题的厚重。
“我受不了被人称为英雄,我的战绩只是躲子弹而已。”Hayes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英雄”的现实,生者的荣耀和死者的孤寂之间的反差让他的心倍受折磨,在人们的不解和嘲弄中,他最终在酗酒中死去。战争是一代人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后辈们永远无法体味个中杂陈。那么,从饱尝战火的父辈那里,我们究竟应该接过怎样的旗帜?显然不是剧照中那面带着英雄般浪漫主义的星条旗,也不是对战争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美好想象。在我看来,父辈的旗帜,应该是在虚伪的现实中那颗永远坦诚而正直的心。
5 ) 父辈的旗帜
这种群像式电影对我这种智商比较低又不了解战争史的人来说的确有点吃力,更何况外国人基本都长的差不多,再都带上一样的大钢盔就更是认不得了,所以基本跳着看了2遍。主题是不错的,很严肃,反战和拷问群众英雄观的影片,揭露政客发国难财的丑陋嘴脸。“他们不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的是我们”。但是叙事结构过于凌乱了,战争时、战后、现代三组时空交错,一开始交代的不清楚,叙事者也很乱,一会以医生的儿子的口吻,一会又以那个采访对象的口吻旁白,一会又切换到那三个扛旗的第一人称,感觉导演有点故意卖弄他的剪切手段的样子,结果却耍的适得其反。还有很多疑问,比如伊基是怎么死掉的,难道是医生片头打死的?(因为片中打量运用黑白,而且敌我穿戴的都一样,很难分辨哪些是日本兵。。),他们在找伊基发现的那个洞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惨象?电影没有直接交代。还有那个叙事的老者是哪个战士,还是那个拍照的?当然也有为老克的另一部姊妹篇《硫磺岛家书》铺垫的伏笔,比如那个涵洞里的日本兵尸体。。
6 ) 被牢记的和被遗忘的
《父辈的旗帜》,高中看的次数最多的电影。而每一次把碟片放进托盘,窗外的天气似乎都是阴沉沉的,就像今天。
全片叙述很琐碎,但故事却并不复杂。
惨烈的硫磺岛战役的第五天,六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奋力将国旗插在了岛上的制高点,并拍得了一张至今赫赫有名的照片。由此,美国军方和政府要求幸存的三名插旗士兵立即返回国内,以“英雄”的形象为战争筹集捐款。
“很多人都以为了解战争,尤其是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人们。”老兵对记者说。
登录前,舰队司令吼着:“我不管什么十天的炮击...告诉孩子们到了岛上就得靠他们自己!”
战斗一触即发,死亡在每一寸土地上叫嚣。年轻的士兵们很快接连死去,血浆和残破的身躯混杂在榴弹掀起的尘土中,弥漫在整个战场。子弹洞穿着进攻者的身躯,火焰灼烧着防守者的尸体。刺刀染上红色,或是泥土的黑色,没有仁慈。
一个漫天飞舞着照明弹的夜晚,军医doc和一直跟随他的iggy躲在散兵坑中。黑暗处传来惨叫“corpsman(医务兵)!”doc告诉iggy呆在原地便出了散兵坑。那名伤兵已是肚破肠流,无生还的可能,doc给他注射了些吗啡便返回散兵坑。但iggy却失踪了,doc焦急地寻找中发现,他们的散兵坑竟在日本兵的地道口上方!doc向着黑洞洞的地道喊叫着,“iggy!iggy!”,没有回答。第二天,其他士兵在一个洞穴里找到了iggy,已经被残忍虐待致死的iggy。doc沉默的站在洞穴的门口,无法说出一个字。
战争结束后,过着平静生活的doc常常被噩梦惊醒,梦里他听到“corpsman”的叫喊,他寻找着iggy,不停地呼喊着,焦急的,却无力的呼喊着。
这就是“英雄”,照片中的英雄,油画里的英雄,雕塑中的英雄。他们为国家举枪射击,看着战友死去,他们年轻的岁月里已承受了太多可怕的阴影。他们知道这战役的重要,占领了这岛,B-29才能直飞日本列岛进行轰炸。而他们也同样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易逝,弹片横飞的战场,那将是带给他们永远挥之不去的惨痛伤痕。谁可以理解?只有他们的战友,那些在战场死去的,或是幸运的活下来的人们。这些,都是他们无法忘记的。
除了doc,还有两名幸存的插旗士兵同样令人关注。始终反感四处宣传的印第安士兵Ira Hayes和处处拉拢势力的Rene Gagnon。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士兵,在面对如明星版光环笼罩的待遇时也是矛盾频发。对于ira而言,作为印第安人的他本来就处处遭讽刺和歧视,他酗酒癫狂,因为脑海里无时无刻不是那些战场的零碎记忆。那些记忆如电闪雷鸣般敲击着他的灵魂,让他痛苦不堪。于是,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ira重返战场并音讯全无。而rene在战争结束后,头顶的荣誉却顷刻烟消云散,空有一枚勋章的他也注定平凡的活着,在一家公司做门卫。许多年后,有人再看到ira,他已是贫穷潦倒,最终因酒精中毒躺在了牛棚里。
始终是被遗忘的人吧。被战争的残酷割伤心灵,又被社会的现实碾碎心灵。这是一种怎样的无法言喻的悲怆?或是消沉在老头旧色调的镜头里,那走在德州农场荒凉道路上的萧瑟背影。
片尾淡淡忧郁的钢琴声响起,插旗的士兵们到山峰后的海滩玩耍。iggy和其他士兵们叫喊着,doc,快来啊!海浪扑在年轻的人们身上,溅起雪白的水花。镜头摇向远方,密密麻麻的舰队上空,满是云朵和阳光。
即使此片在上映时的评价并不高,而人们更乐于推崇它的姊妹片《硫磺岛家书》,我仍然一次一次的为那些台词和画面感动。老头的电影看得不多,但我知道这不是一部让你热血沸腾的电影,这是一部需要你静静的去欣赏和感受的电影。选择一个平静的天气,偶遇一个平静的心情,然后再去观看。那么我就没有浪费时间。
7 ) 父辈的旗帜
战争画面和巡回演讲回忆不断交替制造大反差,突出硫磺岛战役的残酷与血腥,反而作为英雄巡回演讲变得无力而可笑,以至于在和平年代,这些所谓的英雄已被遗忘,仅仅只能出现在一张照片里,最后风餐露宿而亡。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明白,战场上的人就像等待宰杀的牲口,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愿世界和平!
8 ) "作秀"的力量
今天我终于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美国大片《父辈的旗帜》看完了,这部以二战时期的经典战例—硫磺岛战役为背景,下面说一下故事梗概:
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到了白热化阶段。经过近一个月的惨烈战斗,美军终于拿下了一个名叫硫磺岛的岛屿。期间传回的一张战地照片让整个美国沸腾起来,照片上,六名美军士兵奋勇地把星条旗插向高地,在滚滚硝烟中尽显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战争结束后,照片中的三位幸存者以英雄的姿态回到祖国。然而他们清楚,那张照片只是在战争开始仅8天时在有关人员的授意下摆拍的作品。但美国人不管那么多,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们不得不带着英雄的光环开始全国巡回演讲并出席各种活动,目的是说服人们购买军债。虽然那几位幸存的士兵不愿充当政府的工具,但是从大局利益出发或者说是在一些政客的压力下,他们还是将“秀”做到底了。
看完后,平心而论这部片子如果从战争场面的刻画上来看和别的影片相比简直弱爆了,可以说导演在战斗场面的时间安排上简直是惜墨如金。它即没有电影《珍珠港》的风云诡谲的暗战情节,也没有长时间的战斗场面,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简短的战斗片段组成。
那么,这部电影的闪光点在哪呢?本人觉得导演把更多笔墨花在对战争的反思上,使影片具有相当的深度。当印第安人艾拉实在承受不住内心的压力时,他选择了去酗酒去打架斗殴,甚至坐过牢(原因不明)。他最后甚至步行一千多公里徒步从亚利桑那州步行到了德克萨斯州去向哈伦的父亲说明他的儿子也在照片上也是英雄,一次来减轻老人家的中年丧子之痛,也稍稍减轻了艾拉内心的凄苦。医生约翰选择了将这个秘密保守医生,但是在内心的无限谴责下,在他临死前终于对儿子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对于照片作秀这件事到底算不算善意的谎言,值得商榷。因为一方面三位战士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生可以说是不得安宁,尤其是最后艾拉死于过度酗酒,这可是说是这部片子的最大的让人伤心之处。然而反过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或者是战争学的角度看,幸存下来的插旗英雄们通过作秀做宣传,双倍完成了总统杜鲁门2个月筹集140亿美元的任务,对于战争的结束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类的战争损失,这又是不得不褒奖之处。
结语:小小一张图片,却让人们看到了惊人的力量!然而又有谁知道这三个所谓“英雄”的身上到底背负了多少苦楚呢?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又一个故事。We create heroes, because we need heroes。战争场景表现手法跟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差不多,这好像都成了美国战争大片的固定模式,但是很有用。可惜再没战场给男儿扬名立万,也庆幸目前没有战场让男儿血肉横飞。
首先要知道這部片子來頭可是不小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斯皮尔伯格的監製,其實剛開始還以為是一部戰爭片呢,看完之后覺得影片不是説戰爭了,而是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後來的遭遇,戰爭雖然也是龐大的,殘忍的,或許以前看過太多的戰爭場面,這片子幷沒有給我留下戰爭場面的印象,倒是戰爭場面時候用的淡淡的彩色(差不多是黑白了)確實有種戰爭的真實感覺在裏面.覺得影片中間的講述三個"英雄"的城市巡迴演說著墨太多,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到時后麵英雄們後面的遭遇比較讓人感覺傷感,或者是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妳才是,不需要的時候
很有趣老爷子在06年献上了一对极其出彩,两部分别用日美两军角度呈现的色调超赞剧本交相呼应的二战伦理片。《家书》也许更符合普通观众对“另类”剧本的挑剔但这也不能说明《旗帜》就略逊一筹。《家书》叙事剪辑不如《旗帜》那么独特所以就给我了个“冗长乏味”的印象= =|||我哪天重看
除了跳剪用的太多以至于打乱了全片的节奏,这片子还是不错的,也完全不是赤裸的主旋律:小光圈,低对比度调色,用极端的残酷来反衬一种普通人的平常,中间还穿插着讽刺与反思,东木头水准之作。
关于战争的反思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算是精彩,由于过于的尊重事实,已经把重点放在三个士兵对英雄的认识上,这部战争片并不精彩激烈,但是内在的分析却弥足精彩,《硫磺岛的来信》因为虚构,所以好看而人性,但是战争并无人性。
蠢片子,我还以为是中央电视台投资的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heroes, 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 something we need.
他们被当作英雄送返回国,却在狭小的列车过道痛哭失声,宁愿死在兄弟们的身边。"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
老爷子再次给了我感动和力量,不是因为他拍的有多血腥多英雄,而是因为他拍出了人性的真实。画面黑暗,场面弘大,战争画面相当真实,尤其是后半段的那段吉他小调背景配乐,非常令人动容。PS:只要有必要,英雄是可以虚构的,比如在某地。8
角度选得极好,人物过多,结构有些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些太多了,反而每一点都匆匆忙忙的,蜻蜓点水。演员表现一般,最为亮眼的当然是那个原著民。7.5 out of 10
前:反动《大兵瑞恩》;后:碾压《比利林恩》综合(剧透):《硫磺岛的来信》套拍电影,共享部分场景和镜头,两片可拼接为一个完整文本。模仿《大兵瑞恩》开场推镜头转场,但时间线顺序相反。借《瑞恩》主题“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来做反讽,展现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大量交叉剪辑/闪回,多以台词和场景做相似性转场。作为本片核心事件的“插国旗照片”以及它所“制造”出的战争英雄本身就是荒诞的,记错插旗人又增添了一层荒诞,而这一切荒诞的来源则是精明的媒体资本家政客以及渴望得到英雄的狂热民众。被自己人打死的士兵,被媒体捧上神坛又被拉下神坛的英雄,在战争中,荒诞比残酷更真实。李安认为战争英雄被当做小丑是可悲的,东木则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战争英雄。相比东木,李安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嫩了些。可惜本片旁白太多。
电影的切入点,加分!别忘看字幕后。
伊斯特伍德就是个神!本片还包办了配乐。主人公按照原型样貌接近挑选的。闪回,三个人分别是理智、热情和感性。还有印第安民族的种族问题。美国政界和军方的虚伪。人们的麻木。真实的英雄。战争场面激烈,血腥,真实。没有更多刻画仇恨,说的只是战争本身,客观角度对人性的爱,战友亲人。舆论的投机性的讽刺。反战的主题。点面俱到,紧凑好看,内涵深刻。2006年的最佳影片之一。片尾是历史真实相片回顾,很珍贵。
硫磺岛战役的一体两面,东木的《硫磺岛来信》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意识冲突,但在《父辈的旗帜》里显然找到了更适合他本土性的切入点。一张照片牵扯出战争本身的荒谬、对掌权者的讽刺、对美式价值观的怀疑。那些宏大的意义被个体生命的尊贵消解了,东木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英勇的生命正言,历史虽会过去,但生命的意义长存。
英雄巡回募款,受到政要接见。参议员问绰号酋长的大兵,“我听说你用印第安战斧砍日本人。是真的吗?”“不,先生。”“跟他们说是。故事更精彩!”……可见“撕鬼子大法”的确是作为一种反讽手法出现。但差别在:父亲旗帜中,我们感受到讽,因有“正”的对照。而中影将其上升到风格,几乎与胡拍无异。
那么多飞机战船不知道是不是都真的,导演真牛逼,两部电影一起拍,看过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两部影片的镜头被放了许多次。
【A】切入点实在是太好太好,最后半小时无懈可击,又一次被东木这种现实而残酷的调性给无情击穿。反英雄、反宣传、反主旋律,用沉重的战争创伤去戳破众生相的虚伪,然后又将这一切交给时间,在无尽的阴霾中缓缓步入荒诞而静寂的结局。东木一如既往地把质问抛向政府,用愤怒发难高层,把最珍贵的温情留给镜头下那些被聚焦的个体。
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好像没第一次粗看时候那么烂,其实老头导得挺好的,问题出在故事上,这个剧好像没什么像样的冲突,哈吉斯一直在渲染的矛盾核心其实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点。不过金牌编剧所架构的渲染性桥段还是挺给力的。
旗帜,英雄,都是根据需要制造出来的,真实的故事不精彩,但不该被埋没。老牛仔出口,得细品。
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渣皮,越老越炉火纯青,本片和《硫磺岛来信》堪称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