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

剧情片美国2012

主演:本·阿弗莱克布莱恩·科兰斯顿凯尔·钱德勒约翰·古德曼克里·杜瓦尔艾伦·阿金罗利·科奇瑞恩克里斯托弗·邓汉维克多·加博凯瑞·碧许泰特·多诺万克里斯·梅西纳

导演:本·阿弗莱克

剧照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2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3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4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5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6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3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4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5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6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7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8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9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革命军攻进了美国在伊朗德黑兰的大使馆,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劫为人质。有超过50名人员被关押,但有6人逃脱,并躲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Ken Taylor(维克多·加博 Victor Garber 饰)的家里。CIA高层Jack O'Donnell( 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饰)找到专家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让他协助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经过讨论后,CIA决定采取Tony的办法,以拍摄电影的名义,Tony到伊朗将那六个人带回。Tony联系了他在好莱坞的朋友,化妆师John Chambers(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饰),并联系了电影制片人Lester(艾伦·阿金 Alan Arkin 饰)。Tony在许多剧本中选中了《ARGO》,一部和《星球大战》极为类似的电影。于是他作为制片人带着剧本和各种道具前往伊朗,找到了那六个人,开始了艰苦的逃离德黑兰之路......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等3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荣誉属于国家而悲剧属于个人

看完这部片最大的感觉是,过分渲染了营救过程中紧张的戏剧气氛,而影片中被救的六名沦为道具,其余在押人员更惨,整个的沦为背景,伊朗被完全刻画成暴民涌动的罪恶国度,除了拿人工资的伊朗小保姆,其他全部伊朗群众全部是不讲道理的法西斯,吵个架就能掏出枪把人给崩了。乍看之下,黑白分明,体现了美国投资方举贤不避亲的立场。但是再一琢磨,又觉得这种一根筋的描写方式恰恰对美帝和CIA正面形象的塑造都无益,伊朗人质解救过程反而是反组织化的个人决定,大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作风。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荣誉属于国家,倒霉事个人去背,解救出6个人变成影片重点,其他一直扣押在伊朗的人质可算倒了血霉,每天坐黑牢不说,还得被头戴黑帽,体验模拟枪毙的真人游戏,足足关了一年多,全部原因就在于他们是美国人,因为他们的国家庇护了一个亲美派的独裁分子。

美国政府拒不移交前伊朗国王非常的具有官僚主义的作风,一是则众目睽睽之下,被独裁国家的暴民一要挟就服软,国家面子上过不去,是对恐怖主义的投降,与美国一贯自诩的人权至上泱泱大国形象不符,二则想扶植自己人当伊朗的一把手,方便美国人发大财的愿望就得落空,美国财团不答应。所以个人生命荣辱什么的得服从国家大局。

国家这种词汇最具有迷惑性,和什么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一绑,就叫人忘乎所以的把政府等同于国家。伊朗人质危机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很简单,国家连累了个人,后来国家派个人去营救,最后救出六个人再拉出来当做国家胜利的业绩进行展览,安抚大众。还有好几十号人关着呢,得转移大众的注意力,人民暂且沉醉于美国式感动中,也好稍微缓解一下执政压力。还关押着的无名氏们,美国政府看起来也没卖多大的力。影片里不是表现的重点,政治里也不没有作秀的本钱。

什么国家利益,还不就是某届总统能不能连任,政党利益能不能续命,说白了,还是政党背后大财团真金白银的流水账在作祟,吵的欢的都是没捞着切实好处的屁民们和虎视眈眈的在野党,媒体们为了个人扬名立万,抢新闻,威胁人质安全的报道得白宫压着不让发。

反而是国家的结成,衍生出官僚主义,人人有责任又人人没责任,以国家这个名义去拍板决定一些个人的生死,被决定的人没有发言权,万一国家做错了决定,黑锅还有恐怖分子背,民众的怒火,国际舆论的哗然,都一股脑倒到伊朗去,要是私下营救失败,可只能被人耻笑执政党的愚蠢了。美国在这里面可是兵不血刃啊。

只要一个不是太傻的领导者都会在关键时候果断的牺牲掉个人,反正不是自己家人。遇上这些棘手的国家矛盾,权衡的东西太多,事关当权者名声,而他们的名声等于权力、金钱,当然不会像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草根们容易大脑充血了。

所以正义自由这些词汇太美好太抽象,落到个人头上就很容易被组织给挤压掉了。

我们看到影片里最感人的反而是与官僚主义格格不入的个人,他们没有被组织给脸谱化,保留着个人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

最伟大的人,其实就是没有被组织给同化掉的,他们没有把自己变成组织的一颗螺丝钉,而是在某些时候,变成了让组织棘手的一个钉子户。

所以作为生活在权力笼罩之下的个人,千万别被组织给迷了眼,千万别干被人给卖了还帮人数钞票的傻事,千万被指望组织上领导上,只有自己是最靠得住的。

天下政治一般黑,美帝筐里也有烂桃子,但最后毕竟人质都释放出来了。搁咱国家,估计被抓被杀从头到尾都没人知道。

2 ) 逃离德黑兰

影片中有很多感动人的画面,印象深刻的有二个。
一是当飞机起飞时,六个经历逃脱、藏匿和铤而走险的人含着眼泪拥抱在一起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那时的我也彻底放松了。看得越投入,在那一刻,越能感觉到内心的松弛和精神的放松;
另外一个,也是我觉得很和自己经历相似的是探员Tony面对是否要放弃营救行动时的矛盾心理。当我们构想出自认为很伟大的想法,之后一步一步按着计划实施,眼看要实现时,遇上阻碍,那时内心是翻来覆去的痛苦,在坚持和舍弃间徘徊,只有有相似体会的才有如此感受。
套路虽然是固定的,但每次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不同,总会觉得耳目一新。最后在机场那段太精彩,面对各个关卡时大家的表情和表现,都值得反复观看。尤其是面对伊朗军队时,用表演的方式去说服,堪称经典。

3 ) 在伊朗的前美国大使馆和讲解员对谈

在德黑兰看的这部电影,第二天就去参观了电影主要场景之一,现在的“前美国大使馆” 。距离人质事件已经过了40年,这里已经改成了反美主题的博物馆,外墙上的独臂自由女神之类的宣传画刚更新了一批,颜色鲜艳设计十分有趣。博物馆里有英文很好的讲解员,专门带着外国人游览以及解答各种问题,以下是一些我们谈话内容的整理:

Q: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在伊朗是禁片吗?

A:没有这种规定,我本人看过不止一遍,很多伊朗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并没有人禁止我们看,当然它也不能在影院公开上映。

Q:电影完全是美国导演和团队拍摄的,站在伊朗人的角度来看,电影和历史相同吗?

A:没有太多不同,基本是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当然电影里关于带走人质的场景拍得很激烈,实际上没有这么有戏剧性。(注:看百科上说人质们买了凌晨五点的机票,并没有受到什么盘查就被草草放行了…)

Q:当时占领美国使馆的情形是怎样的?

A:当时没有发生武力冲突,学生们喊着“我们不想伤害任何人,我们只想支持我们的国家”,军方最多使用了催泪弹,没有人员伤亡。一切都发生得很平静。(注:之后给我们看的一些当时的影像记录也确实比较平静)

Q:真的像电影里所说的,用童工们把当时被碎纸机碎过的文件都复原了吗?

A:确实把碎纸机碎过的文件一点点拼起来了(给我们看了照片)。但都是学生们做的,这个工作花了极大的耐心。文件中很多是正式英语文件,小孩子无法完成。

Q:最后人质们都安全回国了吗?(我们对话中的用词是Diplomats)

A:是的,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伤害任何人。在他们被限制在伊朗的一年多里,时不时会有各界人士去看望他们,例如牧师会去和他们庆祝圣诞,医生会定期给他们检查身体。

当时的52名外交官中7个人是CIA成员,其中某人是他们的领导。这是他们工作的场所,CIA成员在密室里进行加密和解码,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另一个屋子,通过一个小窗口互相传递文件。事件发生时大使和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国了,这里最多时有上千人,当日只留下了50多人。

Q:你们怎么知道的哪些人是CIA成员的?

A:有关CIA成员的信息是从一本书中看到的,书名是《 Guests of the Ayatolla(阿亚图拉的客人) 》,这是他们自己的说法。此外使馆中某个房间有全部加密解密的设备,安全级别也非常高,外面的屋子和大使馆其他房间一样。

Q:CIA在伊朗的间谍任务是什么?

A: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让伊朗不落入苏维埃政权之手,一个是获取原油等能源。

Q:你认为伊朗未来是否有重新和美国合作的可能性?

A:(停顿了很久)

这个问题很难,过去四十年在伊朗被反复提及,直到现在还没有答案。不仅如此,两国间形势反而恶化了。我认为未来如果存在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政治不应该被干涉,文化不应该被侵蚀,语言不应该被压制。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谈合作。

————————————————————————————————————

这篇对话算不上访谈,只是一个伊朗人的个人看法,我对其中的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一步核实。不过整理出来和西方世界对人质事件的态度对照来看很有意思。在伊朗旅行的一个半月里,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异样感”,等有时间了在公众号里慢慢聊吧。

4 ) Argo,次奥!——乏味、自命不凡的爱国主义

“Argo,次奥!”看完这段可以离开影院了,因为你已经看了这部电影最赏心悦目的精华。严格说来,这是一部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造型方面用了心力:令人畏惧的70年代老土发型,A片明星式样的大落腮胡子,随时随地可以原地disco的肥大领子+扣子不扣的衬衫。。。

演员的表演还算是交出了好看的答卷,Ben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六个人的性命犹如秋后蚱蜢一般系于他一人之身,同时与妻儿的隔离状态更添几分牺牲个人小幸福的顾全大局英雄气概。

六只可怜的小蚱蜢蜷曲在加拿大领事屋内,焦虑恐慌奄奄一息。John Goodman作为另一条支线的主要人物扮演好莱坞视觉特效师,同样出色的演出的还有扮演电影导演的Alan Arkin,一个幽默可爱,一个人贱人爱,不失为影片的亮点。

Argo最令人失望的就是味同嚼蜡的乏味之感。对于题材冷感的人群来说,就更为雪上加霜。。。

在叙事方面的过犹不及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前面铺陈时候给出了很多细碎隐秘的线索,吊足了观众胃口,最后这些千头万绪就不了了之了,乐此不疲地告诉观众:“嘿,你被调戏了。”过多的“最后一分钟”急救式情节让人感觉厌倦。

在内容主旨方面,影片尝试咱以历史的大视角和平衡的地缘政治理解,力求在道德方面的公平公正:比如都有焚烧对方国旗的镜头甚至表现美国中产的极端言论。。。不过这种伪平衡视角立马消失无踪,因为这部电影其实跟美国队长一样是部英雄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伊朗人民脸上抑或是憎恨抑或是心怀不轨,好不可怕,让人想起前段时间西方媒体集体渲染的“伊朗愤怒”,简直是美国大帝英雄辈出VS中东邪教的又一出史诗之作。

除了仅有的几个场景的张力足够,充斥着太多不够紧凑的描述镜头。再一次Argo能够得到过高的赞誉,甚至得到奥斯卡最佳影片莫过得益于政治题材和爱国主义情绪的狂泻。

5 ) 现实版《逃离德黑兰》幕后花絮

1997年,中情局公开庆祝其五十周年纪念日,在这次纪念活动上,一位已经退休七年的老间谍被授予中情局的“开路先锋奖”,同时也被提名为美国情报界50位明星之一,并授权解密老间谍所策划的某次行动,这也是中情局第一次授权高层行动官员公开讲述其间谍生涯片段。 这名老间谍就是《Argo》一片的主角Tony Mendez,Mendez是个艺术家,他虽在中情局度过了25年的职业生涯,不过毕生的兴趣还是绘画,在本·阿弗莱克的电影推出前,Mendez与Matt Baglio合作推出了一部名为《Argo:How the CIA and Hollywood Pulled Off the Most Audacious Rescue in History》的图书,为影片造势,这本书完整的讲述了其解救六名美国人质的故事。 Mendez的传奇经历在1997年才被授权解密,解密之前虽然也有不少媒体隐约知道点内幕,但多是含糊其辞,没有能完整获取到整个计划,本文的参考资料来自于Mendez的回忆录及CIA其他间谍回忆录。 1、《Argo》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那部伪造电影的片名,这个名字有两层涵义,一是有关于希腊神话,二嘛,是一个比较污的单词缩写,这来自Mendez的恶趣味,后来回忆起这件事Mendez乐不可支。 2、开会的时候,当官员问是谁在讽刺美国国务院官员的时候,底下人告诉他是Mendez,在巴列维倒台后,救出了不少巴列维的亲信,其实就在影片中六人组逃出大使馆之前,Mendez刚刚解救出了一位“接近伊朗王室”的高级情报来源回到美国。 3、影片里美国国务院与CIA一起讨论了很多的撤离方案,跟历史上很相似,当时有人提出了雇佣走私集团,一是因为走私集团有大把的关系,二是走私不太依赖天气,在此之前,德克萨斯的一位亿万富翁也正是用这种方法解救出了他的两名雇员,这位亿万富翁同意帮助CIA,并告知CIA如果申请预算的时候遇到问题,他可以垫钱,完事后CIA再还他就行了。 4、Mendez是在观看《决战猩球》获得了灵感,在会议上Mendez谈起了这个计划,底下立马有人反驳这太高调了,很容易暴露身份,其实这正是Mendez整个计划的关键,Mendez解释说:“德黑兰现在的形势非比寻常,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设计出一个异乎寻常的掩护身份,所有的人都想象不到一个理智的间谍会使用这种掩护身份”。 5、John Chambers是第一个获得情报奖章的非政府雇员,Alan Arkin扮演的Lester Siegel虽然是虚构的,但现实真有一位“Siegel”帮助了Mendez,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6、影片中的Studio Six,在历史上仅用了4天时间就制造了出来,行动成功后,Studio Six就完成了历史使命,Studio Six的宣传太过真实,好莱坞没有任何人对这个项目进行怀疑,它们接到了不少剧本,其中一个来自斯皮尔伯格。 7、计划运行的时候,为了力求真实,在《名利场》、《好莱坞报道者》等杂志上都刊登过广告,美国的几大媒体确实被蒙住了,以为真的有一部新电影要开拍。 8、《Argo》的原著是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Lord of Light),这本书还蛮畅销,每年都在加印,现在还可以在亚马逊买到。 9、Michael Parks扮演的Jack Kirby,是Stan Lee的搭档,两人一起创造了蜘蛛侠、绿巨人和钢铁侠,没错,Jack Kirby真画了《Argo》的漫画和设计图。 10、影片中,在伊斯坦布尔与Mendez会面的是CIA的一位传奇间谍,这个人二战时曾被空投到欧战与抵抗军一起战斗,行动成功后,他依然活跃于德黑兰,为军事救援行动做准备,这个人的名字到今日也未解密。 11、影片里面一群少年在德黑兰拼图,是历史上Mendez最担心的两件事之一,因为Mendez才于行动之前将一位高级情报来源带到美国,一旦这些少年成功,Mendez就会面临身份暴露。 12、Mendez担心的第二件事是两页纸的出入境申请表,这是巴列维王朝时期出入境检查的一种措施,幸好根据在机场的间谍汇报,现在比较松散,还没恢复到以前那么严格。 13、参加行动的除了Mendez还有另一位CIA间谍,此人会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他的掩护身份是赞助商。 14、加拿大政府曾召开内阁会议,出于人道主义目的,同意向被困在加拿大使馆的六名美国外交官发放空白护照,这是个意外的惊喜,CIA又申请了六本空白护照,并要求再给两本护照供CIA的陪同人员使用,加拿大政府同意了申请,又批准了六本备用护照,不过不同意为两位CIA的特工发放护照,因为加拿大政府不愿为职业间谍提供掩护。 15、撤离装备是先行送到加拿大在德黑兰的使馆,Ken Taylor和秘书检查文件时,发现伊朗签证上的日期写错了,原因是工作人员曲解了什叶派的波斯日历,幸亏发现及时,而且这个小错误也是很容易更正的。 16、当时有记者隐约触及到有六名美国使馆工作人员跑了,他是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人质名单做出的猜测,后来他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加拿大政府要求将这篇报道拖延到救援行动结束后再发布,作为回报,加拿大政府同意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让这个记者发布独家新闻。 17、刚到德黑兰的时候,Mendez和另一位间谍前往加拿大使馆时,不知道伊朗已经将原来加拿大使馆所在的那条街改了名,两人去错了地,到了瑞典使馆,瑞典使馆外站岗的警察还听不懂两人说什么,两人又用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询问,这个警察还是听不懂,碰巧一个能讲流利德语的年轻人经过,为两人指明了道路,Mendez怀疑这个年轻人很可能是革命卫队的一员,两人有惊无险的没露出什么破绽。 18、电影中Mendez准备离开时,CIA告知Mendez行动取消了,其实这事发生在Mendez前往德黑兰之前,当时就要动身时,Mendez接到了局长的电报,说让其暂停动身,因为总统想在听取一遍整个计划,当时Mendez非常紧张,因为卡特是个对细节特别注重的人,很可能会取消这个计划,不过半个小时候后,CIA就给Mendez发了电报:总统刚刚批准了这个计划,你可以前去德黑兰执行任务了,祝你好运。 19、当Mendez带着六人组离开使馆后,那名将所有器材砸毁的士兵外号“大锤”,现实中,在准备关闭使馆时,这名士兵挥舞着12磅的大锤,将除了需要保存带走的东西全部砸毁,从而赢得了这个外号。 20、影片最后,革命卫队在机场追击Mendez的戏,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当时还比较顺利,除了由于机械故障导致飞机延误,机场的内线告诉Mendez,这只是个小故障,一个小时就能修好,这段等待的时间被Mendez誉为“生命中最难捱的时间之一”,当时每个人都紧张到了极点,幸好飞机很快就修好了,当飞机离开伊朗上空时,众人举起了酒杯,这个被誉为“间谍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行动”成功了。

6 ) 烂片模式

逃离德黑兰,二星。烂片模式。孤胆英雄只身犯险,救几个美国人回家。从ET到拯救大兵瑞恩,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go home,就泪点。结尾也是以前忙于事业的英雄回到自己家。模式都用了一百次了。
事件是真,与加拿大基情也真,但史实是机场那里没有高潮,5点半早机,伊朗机场没人查,很容易就飞走。
1979年美国大使馆事件,最后僵持到最后,伊朗放了所有的人质。

一帮人死吹这片子多牛,美国人自摸的片子,你们也跟屁股后面捧。切。

都不让伊朗人说话,用波斯语把他们塑造成蛮人。惟一的那个女佣还安排她去伊拉克,扯淡,挑衅。

木阿弗莱克至今执导的最烂的片子。显示了他偏颇而自大的世界观。中东史学成这样,白修了。
还不如猜情寻那样,有点儿独立小众的见解。
讨好美国主流价值观,连事情的缘起也不讲了。1979年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在伊朗干了些什么?
我曾经问过伊朗年轻人,1979年怎么会选择原教旨主义。她说她也曾经问过她妈,她妈说,不知道。历史往往是这样,亲历历史的人们,其实并不知道历史是怎么一点点演变的。历史,发生了。BUT,不要把伊朗人当成野蛮人。伊朗五千年历史灿灿发光的时候,美国人还不知道在哪呢。


全片惟一可以看看的就是土耳其的蓝色清真寺。

7 ) 它呈现的是一个我们更爱看、愿意去相信的世界

《逃离德黑兰》的灵感源自07年《连线》杂志一篇揭秘文章,和大多号称“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好莱坞电影相同,它也是杜撰多于史实。影片开头,编导精心为观众炮制了一番简练却不准确的“伊朗近代史入门”: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克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克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勒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勒维的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勒维王朝,并迫使巴勒维逃往美国。又于同年11月4日占领美国驻伊领事馆,将当时使馆中大部分人劫为人质。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如何将这六人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 音乐 音乐并不是本片的主旋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中,音乐只是偶尔穿插,简单说来,像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间奏乐,但又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一种提示,过渡,为了避免观众长期收听声音语言出现疲劳感,它在影片情节变化中作为间隔或过渡。比如化妆师johnchambers出现的时候,导演les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特工托尼进入黑德兰时音乐的转化等等。 镜头 电影开场比较惊艳,一些零碎抖动的手提式摄影配合快速凌厉的剪辑非常真实的重现了当年伊朗人民攻占美国大使馆的场景。 镜头始终聚焦在事件的本身,没有任何放大解读,不带任何多余的评价,甚至是与事件有关的暴力和流血,也只是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匆匆带过,这样的匆匆带过留给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 另外一些特写镜头,比如去洛杉矶,去黑德兰,飞机上的俯拍,镜头的拉升,长时间的停留意在告诉影片地点的转换,观众思维也应该转化。还比如对特工托尼的镜头特写,导演的主观意识,是拍摄者刻意强调和加重,以期让主角特工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给观众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画面与声音 声音更多的是伊朗人质事件现场的,有利于还原历史的场景,为画面内容增强真实性,突出现场感。声画合一的传播方式,能够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是声音和画面关系中最基本的组合方式。 品味特工托尼 影片中我对托尼的印象最深刻,他作为特工,处事无比的冷静,不苟言笑;而作为父亲,又是让人感觉无比的慈爱。影片的副线我觉得应该是托尼的家庭因素,他一直没回家,在搭救成功6名外交官后,他选择了回家,影片结尾,家庭的圆满也给了观众一个交代,我觉得真的不错。 尽管《逃离德黑兰》的政治倾向令我疑惑,但单从政治角度去评价本片是有失公允的。它无意追寻矛盾的根源,而更关注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冲击下,人们能否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或许在阿弗莱克看来,要打破冤冤相报的怪圈,仅靠国家间对孰是孰非的争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那看似渺小的善良与勇气。我想,这就是电影的魔力:它可以蒙蔽双眼,动摇信念,煽动情绪,却令我们乐在其中;也可以宣传思想,植入幻象,传递观点,而让观众毫不知情;与现实相比,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我们更爱看、愿意去相信的世界。

短评

"Argo fuck yourself!" 远远超出预期。小本的执导能力有很大的长进,拍得远比《城中大盗》优秀。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乏娱乐性的细节,再加上正面表扬好莱坞在外交以及政界作出的贡献,这部电影已经提前杀进了奥斯卡的提名名单。选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实在是太聪明了,哪个加拿大人会不喜欢?

6分钟前
  • icebloom
  • 推荐

我抢你石油,换你的领袖,饿死你全家,在你家盖房子,说是我的领地。你暴乱闯进来,挟持我做人质,这个做法震惊了我们文明世界,于是我拍了个电影。我文明的抢你,你却暴力打我,无法做朋友。震惊这个电影的世界观,还有佩服跪舔美国人,跪舔奥斯卡的姿态…不知道导演到伊朗会不会被揍死,我都想揍你

7分钟前
  • 洗狗
  • 很差

我觉得这种电影伟大之处不在于电影本身,而在于“本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变”,每次看到片尾那些原型的照片出现的时候,我就对这个牛逼的世界肃然起敬

8分钟前
  • Dude
  • 力荐

很重的前戏,却没有换来期待中的高潮。

9分钟前
  • Griet
  • 还行

整部电影的每个方面都很完美,就连小本那张扑克脸的演技都和这个角色完美贴合,绝对是今年颁奖季的大热门,当然主旋律的政治惊悚片想最终登顶前途也不太乐观。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商业片模式,精准的摄影和剪辑,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个人英雄主义和主旋律价值观始终让观影情绪热血沸腾。★★★★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本。阿弗萊克人帥,導技也好,幾部類型電影都拍得好看。關鍵是不賣弄,不在類型里灑狗血,溫情橋段點到即止,技巧雖老套,但規矩講故事,整齣戲都在講怎麼拍電影,拍電影要注意“細節”,“信任”,要“全情投入”,要熟讀劇本(最後就算聯合製片人也要對劇情娓娓道來)

1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Argo fuck yourself!

23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力荐

能打六星么!节奏把握得太好了,剧情有张有弛,剧终所有人鼓掌,然后驻足看彩蛋。

25分钟前
  • Mr. Mister
  • 力荐

当一切狗血的营救计划被冠以“真实事件改编”,不得不感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美国电影牛逼之处就在于传输他的价值观,当你沉浸在解救人质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主义时,忘记了是谁在干涉它国内政,是什么使这些人身陷危机。

26分钟前
  • 迷糊
  • 推荐

当空姐宣布你们可以饮用酒精饮料了,六个人喜极而泣,所以这是关于六个酒鬼的故事。在最惊险的时刻,电影打破了隔阂,并触发了彼此交流的欲望。这个事件本身就很有意思,以虚构的摄制组拯救人质,又是真实事件改编与政治惊险。为了营造惊险在结尾弄了很多危机,紧张感确实很强,只是觉得用得有点过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美国电影果然难逃工具的命运,平常时期用来传递价值观,非常时期用来解救人质。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故事性极强,紧张氛围贯穿始终,特别是末尾机场安检那段如履薄冰。就是美式主旋律结尾有点小狗血……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是本年度在影院看过的最棒的英语片了,流畅又不复杂的故事、极度正确的政治立场(美加友好!)、娱乐性的发展部分(约翰古德曼和阿伦阿金真是太棒)、顶尖的场景设定还原70年代末、顶尖的剪辑和执导,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奥斯卡最大热门!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太高估的作品,完全是选题上得当,政治上正确的投机之作。值得肯定的是道具部和服装部很下功夫,对70年代的历史还原真实,细节考究。内容上,贴了个暗讽电影圈的边,“最后一分钟营救”用到没边,结尾个人英雄主义意淫味十十足。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剧本大赞!情节与情绪推进的技巧玩得一流,层次叠加,烘托渐进,高潮力度明确,拍摄完成也圆满达到水准。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期待有点高,实际还是不免沾染了好莱坞套路的几分俗气,个人英雄主义,一边倒的政治倾向,英雄司空见惯的家庭问题,援救总要擦边有惊无险等等,但优秀的叙事节奏和故事的真实性让电影增色不少,非常讨好北美本土观众,奥斯卡提名提前入帐。

5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整体优秀的商业佳作,但还不至于加冕。传统的好莱坞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大量借鉴70年代美国政治惊悚片,优秀的剧本改编/剪辑/摄影/艺术指导,AD的配乐更有强大竞争力。小本将幽默惊悚巧妙平衡,逃亡戏让人坐如针毡不能呼吸。故事契合当下时政,完全天时地利,有望大热颁奖季。

5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政治题材和好莱坞娱乐的完美联姻。剪摄编剧各种准确,导演在幽默和严肃间的平衡把握,似乎吃定了导演奖。至于刻意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个人英雄主义和政治问题的弱化等,这部片在现时好莱坞体制下已做到最好了。

54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力荐

上个月加国和伊朗"断交",今晚又在此片中看到伊朗要加"付出代价"。电影中出现了1948戛纳影展评审大奖奖杯,事实上那几年戛纳因为没钱并未举行。。。

56分钟前
  • tintin76
  • 推荐

電影的力量,電影的勝利。

57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