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这部片跟家里人起了严重的分歧,很少见。
相信确实有人被黑色西部犯罪写实的风格唬住了,但我看来只是对曹保平、宁浩的拙劣模仿,剧本硬伤密布,人物每个选择的动机都很要命地无法成立,警也好匪也好,被卷入的主角也好,显得要么傻要么疯,就是不像真人。
情节设计上也是随心所欲,与写实风格相去甚远,长评区吐槽的人已经很多了。比如,对贩枪这样的重案,警方事先布控的情况下,居然能跟车跟丢了,这也算了,竟然没有在前面拦截的,造成无辜群众当街被枪杀死亡,要知道案发地可是北京,当满街的天眼是白废的么?就当是警方重大失误吧,但案发之后,居然不对案犯家里彻底搜查,还开着机的手机都没找到!罪犯之间用QQ联络居然连“黑话”都不用,是个人都能看懂,当网警是假的吧?未婚妻的嫌疑就这么轻易排除了,审都没审的情况下?就算警方神通广大事先就排除嫌疑吧,那她也有配合侦查的义务,怎么可以轻易离京?凶手死了可是属于他的财产还在,会被冻结,犯罪所得没收,民事赔偿和罚金免不了,谁允许未婚妻变卖?受害人家属得到的赔偿加上可能有的救助金,会远远不止15万,开车意外撞死人都不止这点赔偿呢,何况杀人!
硬伤太多了看的实在糟心!
心比天高,眼高手低的典范了。
假的很夸张,在那么一片民房里面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能制造出那么多支枪就算有后台也不可能没人举报,从这点说就不应该出现这么垃圾的故事。。。两个买枪的敢和警察火拼竟然不敢和枪贩子较劲太窝囊。。。徐女朋友被打死政府就没有说法?没有赔偿?13年别说15万,50万政府都能帮你争取。。。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导演可能就是偶尔产生的灵感往结构上塞上几个主要线路就没有注重合理性和细节。只有结尾的套路有点点真实
早在4月份,《缉枪》就定档6月23日公映,而在《变形金刚5》宣布同一天上映后,这部硬气的电影并没有选择调档,多少在今年这只与《速度与激情8》不相上下的好莱虎面前维护了国产片的尊严,而从品相上来看,也确实是同天上映的华语片里最好的。
本片是徐兵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处女作,编导一体,这位外型颇为个性的导演虽为电影圈的新兵,但在国产电视剧界早已是重量级的金牌编剧,编写了诸如《新上海滩》、《请你原谅我》等众多热门剧集,豆瓣高达9.2分的《红色》就出自他手。影片也在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雷米奖夺得了最佳动作电影金奖。
《缉枪》作为中国首部过审的打击制贩枪支犯罪的电影,突破了审查上的界线,给人新鲜感。毕竟在这几年的华语警匪片里,创作者的视角大都以“贩毒”为主,警方捣毁的也都是各类贩毒窝点,但要说制枪窝点,确实特别少。“枪”对大众来说显得更为神秘、遥远、敏感,而影片就是借助一场车祸、一声枪响,来展现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之间的命运纠葛和枪支犯罪背后的现实人生。
明显能感觉到作为编剧出身的徐兵在剧作上的用心,开头就是一场极具戏剧冲突的高潮戏,一般情况下,如果开片就给观众感觉像是先交代了结尾,通常会回溯角色们之前的故事,但导演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顺着剧情往下讲,寻求丈夫买枪真相的热依扎与想要讨回死去女友赔偿费的白举纲就这样卷入了枪贩的世界里,进而引出了一系列人物的出现。导演试图将每个人物都做到立体,而非简单善恶分明的符号化,力求还原出角色在命运漩涡里人性上的善恶变化,归化至作为人本身的存在性。除了表述枪支犯罪的危害性,更多地想通过不同阶层角色之间的矛盾辐射出一副当下社会人们在面对生存压力下的众生相,即便是造枪的枪贩也并非以此就发了大财,一把枪也不过卖几千块,买枪还外送五颗子弹,在他们自己看来,不过是维持生计的正常营生罢了,这都区别于以往我们看到的那些单一化形象的犯罪分子。
影片整体风格写实,色调处理上更偏近于纪实感,无疑大大增强了故事带给观众的真实性。出现的警察都是真实的特警协助拍摄,藏匿贩卖枪支子弹的方法也是导演与狱中枪贩交流所得。颇为意外的是这样一部看似成本不高,偏向文艺范儿的犯罪片,动作指导却请来了“亚洲特技之王”的罗礼贤。果不其然,几场枪战和追车戏大大提升了动作场面的观赏性,视觉刺激上兼具了商业片的元素。印象最深的是一场高桥上警匪追逐的悬空戏,是在重庆最高的盘龙立交桥上实景拍摄,洪剑涛亲自吊着威亚上阵,惊险程度丝毫不输《烈日灼心》结尾的那场高楼追逐戏。
“枪这东西谁碰谁死”的主题贯穿了影片的始终,除了直接点名了枪支的危害性,更是通过这个题眼来展现故事里游走在法律与良心界线上人物内心的挣扎,拿了枪去杀人就会被警察打死,不拿枪被绑架的朋友就会被杀死,拯救别人还是牺牲自己的双向选择无疑进一步加深了枪对人心的腐蚀伤害。这也是连奕名饰演的警察连广阔的功能性所在,没有他一直把热依扎饰演的俞苗从犯罪边缘拉回来,女主可能早已无法回头。
早期徐兵写过公安剧和偶像剧,相信这也是为何在演员上采用了年轻偶像和电视剧实力派演员的搭配。白举纲和热依扎都是第一次担当犯罪题材电影的男女主角,表演基本能立得住角色,尤其热依扎作为核心女主的表演难度最大。最颠覆的是洪剑涛,彻底一改之前“炊事班长”的老好人形象,成为满脸胡渣横肉,凶狠的枪贩,颇有些曹保平作品里王砚辉的粗粝感。
作为一部处女作,《缉枪》在个人风格和商业性上仍有不足的地方,但相比那些主打动作枪战、感官刺激,一路杀到底的“热血系”爆米花电影,本片多少让内地警匪片在创作上有了更多的空间和选择,这样对未来国产类型片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这片子光影效果不错。6分给摄影摄像,冲着剧情那就只能是负分了。
看片是因为喜欢的刑侦大V推荐,认为73分钟左右的弱光战术在抓捕中的应用(连队和队员2:2抓捕俩买家)可看做教材级别,其中警员在武器使用、战术配合、日常工作上真实还原度高,除此之外,我认为也就光影效果这一个亮点了。
二、全片逻辑完全不能自洽,各种人物形象崩溃,刻意煽情,人物对白完全不接地气。
从头捋一遍稀烂的剧情,不写出来,无法平息我专门用俩小时就看了这部玩意儿的怒气。
1、开头突兀。
追击白色奔驰小车没问题,车上女一号俞苗一脸哽咽,枪就大咧咧扔车座上。男朋友各种阴郁找死,驾车在晚高峰的车流里蛇形插队变道,ok,么问题。但是,撞小车就算了,撞了电动车跳起来打死人,被密集包围后拒捕,这是法律白痴?男朋友除了一把非法持有的枪支,,马三叹QQ留言里的“四只短狗十八粒狗粮”,说明判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不是还有上线可以交代出来立功么?结果上也是三选一啊。他到底还做了些啥,让他觉得自己走投无路、自我判刑必须得死?
好吧,编剧说了算。于是男朋友旋转,跳跃,在逆光车灯照耀下完成悲情角色设定,当场被击毙。
2、女主俞苗的行为和思维异常。
俞苗的身份设定是女一,被击毙男子的未婚妻,怀孕还没出怀。明明现场她未婚夫打死一个女孩,这姑娘跟健忘症一样,既不对家属做民事赔偿,也不具备正常人的行为方式:该报警报警,该移交警察的线索移交警察。
哎,她不,非要做一个中国弱柳扶风版基督山伯爵,卖车卖方送钱到未婚夫家,打算凭一己之力避免未婚夫家被枪贩子灭口。
闹灵堂那段看得非常尴尬,彪悍的未婚夫家姐姐、厨师、青壮年满坑满谷还是住在家属宿舍,从武力值到天时地利人和,真要拼起来,我觉得马三叹和小马未必是这家人的对手。
万万没想到,更尴尬的还在后面,这姑娘被逼着开枪,被踹打到流产,悲情的雨夜里爬在地上血顺着小腿往下流……就为了5万块钱。
编剧,编剧你是不是忘了,你让这姑娘告诉了马三叹现金在她未婚夫家里啊!马三叹都找到他家了,为毛还一直追着这没钱的姑娘要那可怜巴巴的5万块钱?!灵堂里桌子上就堆了好几万吧,卡里还有68万吧?!这不是侧面表明那家人很彪悍么,这姑娘还担心人家被杀被灭口?!
更不用说,女主和美团小哥尴尬的感情发展线,头天流产第二天穿件血迹斑斑的白体恤衫,握着发光的手机,小鹿一样奔跑在漆黑的街道上。你好歹让女主捂一捂坠痛的小腹啊!
其中,穿插着女主欺骗美团小哥说买车的钱给他,做小哥女友的卖命钱,然而这车款早就被女主拿走了的小设定。
所以,编辑是想要刻画一个各种作让别人死,凭借和未婚夫的爱情,默默守护未婚夫家人,自愿成为骗子(骗美团小哥女朋友的十五万命钱)和低配版复仇女神兼圣母的OL 形象吗?
3、美团小哥徐天的智商为负。
我能理解,编剧很用力,希望刻画出普通基层一线年轻人的生活。
但是,啤酒妹女友拿着贵州身份证,家人操着流利的重庆话这么大破绽,小哥跟瞎子一样不管。接着,在没有任何亲属证明和授权的情况下,小哥能接管女友的骨灰。Excuse me?枪伤送医院,谁能开三联单的死亡证明?你确定遇到枪伤致死的情况,医生没有报警职责?刑事案件没有民事赔偿?非得小哥一个人上门追讨命钱?没死亡证明遗体能火化?没火化证你能寄存到陵园?你在开玩笑吧,这是帝都背景设定啊。
我感觉来到了一个架空的傻白甜世界。正常的生活逻辑都丧失了物质基础。
4、连广阔的人物设定智商不定时掉线。
掉线1,抓捕现场各监视点有人卡位,俞苗竟然能顺利从外围来到交易内场,接着在没有对口的情况下,连队长张口一句“她是我女人”,尬出天际。和随后用优势警力包围、专业化的大门爆破、分组控制现场以及弱光环境下的抓捕枪战,完全不是同一个层次。
掉线2,因为前面堵车,所以在只控制了嫌疑犯手部,没有其他控制能力的情况下,连队长让车内人员全部出来,在高架桥上靠着栏杆吹小风?!这是什么样的神操作啊,编剧为了摔下桥抢救嫌疑犯的后续剧情,连基本的办案安全措施也能丢弃掉吗。
掉线3,或者这不是掉线,是我所不能接触到的某些规定?连队长的每一枪,都是冲着击毙对方去的。一枪一个,概不虚发,瞄准的都是左胸。包括最后马三叹窝点的只留了一个活口。
这波操作,我不了解原因,如有业内人士,还请不吝赐教。
5、枪贩马三叹和小马的耿直人设。
这哥俩不是弄死对方,就得弄死自己,在全局的人设始终漂移在传统规矩和疯魔之间。
破规矩谁立的不知道,三四年做这门生意了就像刚入行没经验的零蛋,事情败露不抓紧跑路,小马非要杀哥哥灭口,他哥还在终身监护室处于警方的严密保护下。小马玩枪有经验,逼着完全没有开枪经验,连保险都不懂怎么开的俞苗用枪杀人,俞苗第一时间不报警,跟脑壳有大包一样对方说什么就做什么,这是走剧情啊还是神走位啊。
6、最后的最后,编剧为了和实际售价接轨,设定每把短狗5000块再送5粒狗粮。所以,这部片子团团转围绕的是5万块钱?!
我原以为,分分钟让人走上绝路的是高利润回报的大生意。小马的相好开的那家ktv这么多包房,每个月生意都不止5万块好么?编剧你跟我讲,这么多人,弄死这个弄死那个,俞苗千里迢迢送几十万来,马三叹兄弟俩盗亦有道就取5万块?耿直人设给跪!
三、这部影片把这么好的资源打得稀烂,我不理解(或许霍尔果斯这个词能解释?)
演员里女主颜值在线,几位男演员也是演技在线。弱光部分片子剪辑很赞,拍摄角度、色调都是我喜欢的。哪怕开篇的追逐机位让人有点头晕,最后的片尾大战不得暴露侦查手段受到了拍摄限制,都明明是难得的国产片基础。全部被奇葩的剧情给毁了。哦,忘了说,还有片尾倒数两分钟埋下的贾小朵身份证冒用的伏笔。徐天听到反转的时候,瞳孔完全没放大好,长时间的近景特写没有表达出需要达到的含义。
综上,一部优秀的影片,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但是最基本的生活逻辑不能支撑,过于放飞自己,一切白费。影片毕竟是靠剧情为骨架的。
ps,看到有同学跟我一起吐槽剧情,我就放心了,还以为自己是脱离社会十五年,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了呢。
关键是本子实在太烂了。
鱼苗、屌丝、马三叹的人设说实话都是有问题的。
垃圾男杀了无辜后被击毙,再看看垃圾男老家亲戚那个low样子,那么鱼苗拜金女无疑了,这种货会为了报夫仇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屌丝并不是送外卖的路上,而是带着假小朵出来兜风的,自己嘬死上了高架,跟一个豪车主儿死磕害死女朋友,最后却当了怂包。
马三叹,山寨老无所依吗?
刑侦方面硬伤就不多提了。
可以想象,这电影有多难拍,一个谜一样,甚至不被关注的话题。需要反应的中国现实却又可以想象得到地复杂,我一直不认可以好莱坞的工业模式来对比国产电影。对于模仿就是胜利的国产兴起模式也很反感。凭什么呢?好莱坞就能解决中国的困境?就能找到完美无缺的语境描述东方文化?
中国民间社会到底什么时候会有对枪械有需求?出于什么动机?这是一个很大型的话题,你可能先从中国没有黑社会这件事谈起,再举无数零散的例子来说明,枪械使用的情境。这让好莱坞怎么解释?每条国情都很难抽象再整合统一。
非常不错,年度惊喜,是我截止现在看到的最好的国产片之一。值得关注。
不差,写实派警匪片,小人物在当下社会毫无安全感的处境,被利用、被胁迫,徐兵的编剧还是有保障的,角色塑造可以,但导演手法还有些青涩,显得常规了一些,电影感不强,重点力道不足,热依扎不错,男主角又叫徐天。。。
不评价剧情 这分是打给小白的表演和片尾曲➕热依扎的颜艺的 第一次包场的戏嘿
3.5 电影打3星。0.5给小白。四舍五入四星。我喜欢电影的基调, 配乐和镜头。 女主角演技很棒(除了开头配音有点尴尬)小白本色出演很不错。有些地方的表情拿捏的不错。 配上重庆的城市景色和简单的音乐。 车在路上行驶着。 感觉很好。不要和我说剧情。 太较真剧情真假请去看纪录片吧。
低开高走,忍过前段后半部分还蛮让人惊喜的!国产类型片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着实不容易,动作戏够狠辣,演员们的表演也没拖后腿!下一场开始了,没时间写了呀……★★★☆
王泷正的马三叹正经还行!
看完《缉枪》后感觉,影片里完成度最高的是小马三叹这个角色。虽然是作为反派角色,但不至于让人对他产生厌恶的情绪,他的每个行为都是基于角色本身的身份和性格而定的。白举纲算是整个片子的笑点担当了,笨笨的普通话也很贴合角色,只是演技再多磨练磨练就好了。
本以为是一部寻常的国产犯罪片,像湄公河非凡任务等,结果非常出乎意外,居然是一部黑色喜剧!里面有几点很亮:1.马氏家族的冷酷,虽然没有一酷到底;2.有原则的小马,夺取了主角光辉;3.徐天的常人力量,连接观众的核心;4.俞苗的坚韧,女性的力量;5.导演对问题的黑色喜剧处理…国产如此深感我心!!
故事推进莫名其妙 全员法盲 全员作死
三星半吧,国产加分,需要鼓励。男主毕竟青涩,演技还是不算及格,不过看好发展,张一山类型的估计是。女主发挥还行,马三叹演技出众,吊打众人。剧情有些僵硬,很多展开有点莫名其妙,最后的贾小朵更是莫名其妙,强行留白?不过还是值得一看,毕竟是以好片的要求吐得槽。
累,困,尴尬,电视导演的网大水准,冒着一股傻气;剧本傻,逻辑混乱,松垮垮,一段段拼来的故事;人物傻,动机混乱,莫名其妙巧合、转变;配乐傻,满当当,该紧张时抒情,该抒情时快节奏;摄影傻,一再重复的高速路航拍!饺子结婚的笑话,够了。乡下农民作坊能生产五四式手枪、AK47、来复枪,你信吗?
蠻有想法的切入點,試圖去描繪一些案件之外的社會問題,還是很值得鼓励的;主要缺憾是鏡頭語言和技法的平庸,編劇出身的徐兵還有很大提高空間;熱依扎表現不錯,不甘於做花瓶,看得出有追求,相比之下白小哥比較出戲
诚意之作,且是近年来屈指可数的是在认真做电影的国产作。可惜时间太短却塞得太满,片子在丰富每一个出场角色的同时还试图以这些小角色来映射大社会,但初次掌镜的导演在镜头语言上的执行力不够高,更适合拍成迷你剧。作为重庆人,我认为本片没有像《火锅英雄》一样被重庆地理人文给套死是明智的处理。
多一星就是为了最后汽车追逐场景的配乐,大姐不仅可以货拉拉还能放枪枪
很好看,一部全是高潮直到最后一分钟的电影,有那么一点像宁浩有那么一点儿银河居然还有一点儿四重奏。热依扎真是个好看的小姐姐,在这么复杂的叙事结构里,演技一点儿都不露怯。导演编剧是《红色》的编剧,这部电影完全展现一个厉害编剧的功底,而且好些镜头都很好啊。#想念另一个徐天
马三叹一家人都塑造得有血有肉。#20170907
在外国大片的狂轰滥炸下,这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故事饱满,主要是编剧出身的导演徐兵来保驾护航,完成了编导制一体,质量有保证。
随便点开的片子,没想到居然有周队,三颗星全给他。看了这个再回头看《白夜》,关宏峰一直在追查的军火贩卖集团大Boss果然就是周巡。另外,长丰支队跟外卖小哥真有缘分,可是根据片中墓碑上的死亡日期来看,故事发生在2013年,那会儿好像还没有[哔]度外卖吧?
山寨银河映像+《边境杀手》粉丝片。高潮一场戏蛮动人,潺潺的配乐,如河的公路,逆流而上的匪徒,逃不出的宿命。
世道如此,每个人都得有仇人。非典型警匪片,没人过得好。老公可以有陌生一面,女友可以假冒身份,家人可以舍你救己,警察不是毙人就是被毙。不花哨,不神剧,阶层难以互通,人人孤独至死。动作简单干净,摄影风格突出,故事不错,喜欢大闹丧席的戏。在重庆拍的部分全手持。以为是真事。女主演挺亮眼,大家的戏都别别扭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