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 我们的1944 剧照 NO.2 我们的1944 剧照 NO.3 我们的1944 剧照 NO.4 我们的1944 剧照 NO.5 我们的1944 剧照 NO.6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3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4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5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6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7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8 我们的1944 剧照 NO.19 我们的194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3

详细剧情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长篇影评

1 ) 1944和我对爱沙尼亚的记忆

2011年我由于工作的原因在爱沙尼亚的一个边境小城里面生活过2个月,此前此后又在塔林住过2周。对于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和他的故事多少有些耳闻。
爱沙尼亚地理上是在波罗的海三国中最靠北的,紧邻俄罗斯,与芬兰隔海相望。正如不少东欧国家一样,抵触西方和东方的临界,自古以来被来自西方和东方的势力来回倾轧。我记得爱沙尼亚的国庆日就有三个,是来庆祝不同时期对不同敌人的独立战争的胜利。其命运之多舛可见一斑。有的时候生活在这样国家里的人,当战争和历史的巨浪来临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选择的余地的。他们只能选择逃离这片自己热爱的土地,或者留下来,加入这一场场非黑既白的争斗。
工作期间,我的司机就是爱沙尼亚的本地人,但是除了本地语言之外,他还能说数门语言:德语、俄语和英语。他说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本地人,俄语是由于要与俄罗斯做生意,所以自己学会的。据他说,在爱沙尼亚这个地方,不少人都有如此的多种语言背景。曾经被德国数次占领,被苏联占领,让本地人不得不学习各种语言而求生。
在我居住的边境小城外,甚至还有一座被遗弃了的苏军训练基地。旁边有纪念碑记录着:在这里,苏联红军曾经屠杀了上百的爱沙尼亚军人,让后人勿忘历史。如今战争已过,小城时常还有俄罗斯人跨国边境前来度假,历史有时是那么轻,有时却是那么重。

1944影片发生在二战后期,苏联反攻,将德军一路从边境东欧赶回德国。爱沙尼亚这个曾经在二战中数次被苏军和德军来回碾压的国度,将最后的落入红军手中。在这场红军与法西斯的战争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其实都是“编外人员”。穿着纳粹军服,拿着MP40的爱沙尼亚人;打着红军绑腿,开着T43的爱沙尼亚人……这帮老乡们互相残杀,为得是伟大的理想?为得是希特勒或者斯大林的至高的荣誉?为得是那最高端意识形态中的纯粹感?或者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吃口饭,喝口酒?在战争的屠杀中,权力的最高层得到了利益,而作为炮灰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和人性。
正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正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也许只是想安享天伦之乐,但是当历史和战争的洪流袭来,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影片的中间用一封遗书,将视角从纳粹转到了红军,结尾处用另一封遗书,将视角从纳粹和红军里跳出,投向了真正的爱沙尼亚人。一个好的战争影片就是这样,无需都如史诗一般描述战争的场面,无需都如好莱坞一样宣扬无畏的英雄,真真切切的刻画出历史中的那么一个小的亮点,如文学作品一样,用自己的故事让世人记住有这么一些类似的人和类似的事儿,就够了。

2 ) 1944——强权斗争下弱小民族国家的悲哀命运

爱沙尼亚作为前苏联的三个波罗的海加盟国之一,并不为人所关注。这个国家加入苏联的过程,不仅是不情愿,还以很多无谓的牺牲为代价。【1944】不仅还原的当时的战争场景,描述了1944年战争来临时的爱沙尼亚人,其对于战争的反思更是值得称赞。二战期间,爱沙尼亚成为苏德两大集权冲突与斗争的最前沿,这个弱小的民族国家也不得不在裂缝中,分化成两派,分别加入德国党卫军以及苏联红军,并最终厮杀在战场上。这部电影没有唯一的主角,而是从战争双方来描述,这种叙述方式十分新颖。的确,电影的冲突双方都是爱沙尼亚人,只不过同胞因为政治等原因变为敌人。影片看到最后,一个个爱沙尼亚青年在战争死去,不免令人唏嘘,也为强权斗争下弱小民族国家的命运而感到悲哀。作为一名中国人,看了这部影片也应该反思一下,面对我们的台湾同胞时,别动不动把武力统一挂在嘴边,手心手背都是肉。

说几个令人难忘的观影细节:

1、由于德军只能有德国人服役,因而爱沙尼亚人加入的是德国党卫军。电影服装细节考究,党卫军爱沙尼亚人穿着的迷彩服是到二战后期才配备的,这种迷彩服发放有限,电影中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穿着。

2、党卫军的袖子上绣着罗马尼亚国旗,与他们一同进行战斗任务的还包括来自荷兰的党卫军。足以见得二战纳粹的征兵策略,以及战争后期德军兵员捉襟见肘的情况。影片最后五个被俘虏的娃娃兵也说明这一点。

3、影片中出现几次轿车的身影。轿车的乘坐者有两位,分别服从于各自的信仰,并充当说教者。从双方各自士兵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态度,足以见得他们对苏德这两集的真实心态。来党卫军军营的那位纳粹分子,发放元首照片,并强调爱沙尼亚人与雅利安人的同宗同源。但他并没有得到一线战士们的好脸。他们充分的表达了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轻蔑。这个细节足以说明了爱沙尼亚参加党卫军的目的,并不是信仰纳粹主义和那套雅利安高等民族的说辞,只是想单纯的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反观苏联这位政治官员,一开始他来到战争督战,总拿军事法庭来吓唬不愿朝同胞开枪的官兵。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之后,他玩起权术诱惑与收买离间的伎俩,再到后来,他命令枪杀本民族的俘虏,被官兵忍无可忍一枪了之。这位官员象征着苏联政权的暴政与压迫。他的死象征着爱沙尼亚人的反抗。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爱沙尼亚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4、后半段主角苏方上士枪杀卡尔后,看到卡尔的笔记本上记录着的信息表明,他们曾经住在一起,于是决定替他送信。并和卡尔的妹妹一见如故感情升温,妹妹说出了一个重要细节,当面逼迫她们一家人分开的人叫约图。上士离开时,被问到名字,他编了一个姓,但苏联政治官员与他单独的那段戏却透露出了上士的父亲就是与苏联人合作的约图。

5、卡尔妹妹在教堂中,告诉上士她选择原谅拆散她们一家的人,即上士的父亲,这与上士最后选择违命救娃娃兵,并在信中向卡尔妹妹忏悔有关。

6、导演借两份信件,即卡尔的信和上士的信,描绘出了战争给爱沙尼亚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一处观影时的突兀感受:电影描述主题从党卫军一方转入苏方时过于突然,如果之前能简单交代苏方线索,后面会更让人理解。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制作精良,对于战场场景还原逼真,细节考究。片中并没有歌颂任何一方,而是对战争双方中的爱沙尼亚人都做了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芒。美中不足在于这样的剪辑更像上下两篇,作为一部两小时以内的电影,稍显突兀。作为一个平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小国,排出这样高水准的战争反思片,值得给5支持。

3 ) 风雨小国,无情战争

爱沙尼亚,一个提起二战历史几乎没有印象的小国家,被德国纳粹和苏联红军卷入战争机器,被迫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向着自己的同胞和手足开火。

在巨大战争的残酷现实中,电影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失去了主角的力量,就在一次交火中,即使是主人公,也悄无声息的死在枪下,简单的掩埋过后,又有下一个主角死在枪口下,生命,或者国家尊严在这台战争机器里,完全被撕裂。

苏联红军冒着严寒一路往西占领柏林,德国纳粹16岁的少年也被拉上战场继续进行着主动要失败的战争,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和进步在战争这样的背景下,所有人都在被动的杀戮和不被铭记的牺牲。

战争越是无情,人性就越可见光辉,在巨大的正示意图和思想统治下,总会有人保留着最后的理智和温情,即使是献出生命。所有力图表现战争积极形象的战争类电影就是邪教,战争就意外折血肉之躯的死去,意味着家破人亡,意味着田地变荒野城市变废墟,所幸,我们只是在荧幕中看到这些。

4 ) 【不算影评】为本片补充一点历史背景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5 ) 这是谁的战争?这又是谁的正义?

关于二战的电影有很多角度,为了纪念什么、为了突出什么、为了展示什么……成为经典的不少,当然大多还是在视觉震撼的层面。当然,最近看的爱沙尼亚电影《1944》却给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从非常具体的场景和故事中拷问了一个问题:这是谁的战争?这又是谁的正义?

“两个兄弟,为了一场别人的战争而刀兵相见”,这就是爱沙尼亚的二战故事。 影片从一名加入德国党卫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和一名加入苏联红军的爱沙尼亚士兵两个角度来讲述惨烈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前半段是在德国党卫军的视角,于是看到了面对苏军攻击时的顽强抵抗,也看到了德国军官来给他们洗脑的时候,他们拒绝向领袖致敬,还对着希特勒照片狠狠啐着;转折点在撤离的时候,这些加入德国阵营的爱沙尼亚士兵决定守卫一条道路,他们挖好了战壕,做好了伏击准备。之后与苏联军队的伏击战中,苏军指挥官听到了对方的喊话,大喊停火,一片沉寂后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

这是一场同室操戈!这支苏军部队也是爱沙尼亚的部队,原来的主角死了,视角换到了苏联这边,情况一样糟糕,有傲慢而可恨的上司和政委,有着恐怖的管控和监督,当然,也有着最后反抗的一枪。法西斯必须被消灭,可那只是被应征入伍的同胞啊!电影最后给出的选择是对问题的回答:无论谁的战争、谁的正义,我只关心我的家园和我的爱人。

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在伏击战打响之前,加入德国的爱沙尼亚士兵们,一起分享两位本地老人的食物。淳朴的老人和他们聊起生活和家乡;而在第二天,经历战斗之后,苏联红军这边的爱沙尼亚士兵们将已经死去的加入德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埋葬,没穿军服的他们又遇上了这两位本地老人,分享食物聊起家乡。当问起昨天的小伙子们去哪儿的时候,他们只是很委婉的说,他们去了别的地方。而在这些士兵换上了苏联军服坐上卡车离开的时候,老人凝重的表情也带来了深思——都是一个祖国的同胞,为什么为了那身衣服而斗得你死我活?

或许,这和爱沙尼亚这个国家的独特位置有关,本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经常遭受列强欺凌,德国和苏联对他们而言都是外来的敌人。电影一开始就说起了家人被苏联流放的故事,似乎暗示着加入德国军队的理由,而在苏联这边的爱沙尼亚士兵也时常处于这份无奈和恐惧之中。战争中的爱沙尼亚,砧板上的肉,等着两边动手,说不上有什么选择权,却要承担战争的后果:家乡遭受屠戮,家庭遭受破坏,亲人被杀害或是流放……有的只是伤痛。实际上,二战中的爱沙尼亚平民基本就是双方的炮灰,十多万人被分别征入双方的军队,毫无疑问的,他们永远负责打头阵去送死。而当二战结束后,几乎一半的爱沙尼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这个小国也被并入苏联。直到苏联解体,它才重新独立。

正因为独特的位置和状态,使得爱沙尼亚人对来之不易的国家独立如此珍视,所以他们会通过这种手段再现这段残酷的历史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去他妈的战争,去他妈的正义,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自由的生活,如此而已。

6 ) 俄罗斯人也有人性,但康米不是人

恩,这不是我的观点,是本片的潜台词。

为了建构爱沙尼亚民族国家,需要“包容”俄罗斯族裔,用“人性”和“”宗教“把他们纳入国族叙事里,承认他们也是”共产主义受害者”,可能与爱沙尼亚族共情。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是好人,是爱沙尼亚人的亲戚(奶奶是爱沙尼亚人),会出手打死那位爱沙尼亚族的“克里姆林”;不是俄国人坏、爱沙尼亚人好,而是资本主义好,共产主义坏。

这种看似更“包容”的、不那么“民族主义”的叙事,恰恰是试图在更高层次上建构民族主义的尝试;爱沙尼亚民族主义成为了神圣的康米受害者的集合体。连爱沙尼亚籍的苏军看来都是为了消灭苏维埃制度而战的。

7 ) 电影书写民族志

《1944》是爱沙尼亚导演Elmo Nüganen执导的一部新片,这位导演曾经在2002年拍摄了爱沙尼亚票房第一的《雪茫攻防战》。两部电影讲述的都是爱沙尼亚和苏联德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记忆。《雪茫攻防战》以一战后爱沙尼亚独立战争为故事背景,讲述的是几个学生走向前线为民族独立而战争的故事。而《1944》则缅怀了在二战中意识形态不同但是同样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爱沙尼亚的普通士兵。两部电影在时间上先后相隔了十几年,但是在电影中,导演用影像书写民族志的意图似乎始终未变。
用影像书写民族志在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在很多曾经被殖民的国家中,电影人通过电影的手法,用影像唤醒民族意识,建立起统一的民族认同,以此来增加新兴国家的凝聚力。爱沙尼亚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爱沙尼亚多次遭受德国和俄国的反复占领,直到1991年才乘着苏联国内8.19政变的契机宣布了独立。德国和苏联势力在爱沙尼亚的反复割据,也让爱沙尼亚承受着难以言说之痛,导演在电影开始就以字幕的方式预示了手足相残的悲剧:爱沙尼亚有72000人被征入德军,55000人被征入苏军,他们在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无法避免。
在诸多珠玉面前,《1944》的开场显得有些平淡。电影采用的是战争题材影片的常规套路,以一段对和平生活的追忆作为开始,然后用隆隆的炮火声打破对恬淡生活的念想,并且用一位亲密战友的死亡控诉战争的罪恶。这些熟悉的片段似乎已经成为了战争题材电影的常规范式了。这种熟稔感以至于当电影中的双胞胎新兵,争先恐后要去危险的岗位时,我们已经可以预知必然会死一个人。果不其然,其中一位就在随后的一幕中被对方狙击手爆头。
然而这些现在在电影中看上去司空见惯的画面,却组成了二战爱沙尼亚人民最惨痛的现实。在二战中爱沙尼亚共死亡了20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都湮灭在炮火之中。仅仅在本片所展现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就有四万人葬身其中。然而,吊诡的是,双方在拼死搏杀中也清晰地认识到,这是别人的战争。卡尔一行人由于成功地阻击了苏军装甲部队,得到了亲德派政府官员的嘉奖。但是这些士兵们却对这些嘉奖不以为然,并且拒绝向希特勒行军礼。士兵们在拥挤的战壕质问这场战争的意义。同样苏军中的爱沙尼亚师似乎也有相似的困惑,所以当他们在遭遇德军抵抗时,听到对方是爱沙尼亚人毅然放行,并且在苏联政委质问时称对方为爱沙尼亚小伙子。在这里 ,他有意遮蔽了意识形态的诉说,将爱沙尼亚德军还原为最普通的爱沙尼亚人。
对于很多参战的爱沙尼亚人来说,不同的制服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境地。但是脱下制服他们却是拥有共同生活经验的爱沙尼亚人。他们身穿不同的军装,但是试图保护的却是同一片土地和家人。不管是爱沙尼亚党卫军缓缓走过大地的场景,还是苏军爱沙尼亚师的士兵重回家乡的喜悦,无不折射着他们对自己生活土地的热爱。然而有着相同目标的两个群体,却被时势裹挟,相互以性命相博。他们夹在苏德两国之间,明知道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仍然希望可以在这场不是自己的战争中,找寻重建自己国家的可能,导演忠实地记录了双方的立场。在冷峻的影响中,记录了爱沙尼亚人民为寻求独立所作出的努力,即使是兵戎相见。
当然,回忆历史并不是为了渲染了苦难,而是为了更好地建构当下的民族认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944》里用一个年代的横切面,来展示爱沙尼亚在追求独立中遭遇的困境和牺牲。导演试图将这些悲痛的历史塑造成爱爱沙尼亚的集体回忆,以此来强化今日爱沙尼亚的民族认同感。瓦尔德斯在《诗意的诠释学》中说过,”拯救一个民族,使其从作为一个民族的身份的自我毁灭的绝境中挣扎出来的唯一途径是由作家去恢复讲故事的艺术,并且一代接一代地将之传授给将来有可能重新发现他们已经失传了集体身份的后代。“Elmo Nüganen显然对此深有同感,他以胶片作为纸张,以历史作为画笔,竭尽全力去还原爱沙尼亚寻求独立的故事,用影像谱写民族志。

短评

左有纳粹,右有赤俄,中间地带的小国尊严,以血与火铸就。

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大赞开头打老毛子那段

8分钟前
  • Capt.Lam
  • 推荐

前半德军视角,后半苏军视角,把爱沙尼亚外籍兵团的分别阐释。当然还是更喜欢前半部分,总算有部片还算正面的记录Waffen-SS了(电影中出现了11SS和20SS),虽然是作为外籍兵团。当然德国人肯定还是不赶趟这趟浑水的,毕竟政治不正确。战争是宏大的,而个体是渺茫的,这也是战争片永恒的魅力。

1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正读《政治杀手贝利亚》,看此片感触更大,此片并没有直接描述苏联的统治者对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野蛮扫荡。战争或许并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或许是借着解放的名义而进行的屠杀。

11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微观上战术场面写实明晰,比一般战争片都来得好。可是宏观上视角从前半段的德方转换到后半段的红军方面真是很怪异,然后又插入段和缓的军民鱼水情,节奏十分不畅。

14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三观正

19分钟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影片描绘了彼时在苏联与德国的夹缝中间的自相残杀、绝境求生的爱沙尼亚人的悲戚局面。一边是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一边是苏联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在二战期间,22万爱沙尼亚人战死,占总人口20%。当二战结束后,老司机将几乎一半的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其本土的本族人口比例从90%骤降至48%。“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弱国无外交,弱国更需要外交;血淋淋的历史,道不尽小国的悲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影片得到了爱沙尼亚国防部的大力资助,因此片中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场面都完成得相当不错。PPSh-41、StG44、MG42、铁拳、T-34/85、Pak38、伊尔-2等轮番上场,都是真家伙。从苏台德到克里米亚、到顿巴斯,还是一样的配方。政治与利益相互纠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23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每个民族关于战争的回忆总是不尽相同,爱沙尼亚用无奈与荒谬诠释战争无解。一群年轻人稀里糊涂加入德军苏军,他们把酒言欢、拿希特勒照片开涮、讨论遇到本国人怎么办。直到尤里杀了同乡并爱上对方妹妹,故土难归,他们像旷野上抱着娃娃的孩子般迷惘。节奏稍混乱。

2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可战争开始了,谁才是有罪的人,谁又是无罪的人呢。同一场战争,有的人麻木,有的人自责,有的人咄咄不安,有的人趾高气昂……我们到底在为了什么赎罪,又在赎谁的罪呢。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国家。

28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必须四星+,虽然其实不太好看,追求对称的讽刺感和悲剧感(双方都有的补充兵、战斗、杀俘、救人段子)却使作为对照的第二段显得乏味,同样作为牺牲品,德方的牺牲品多少比苏方的牺牲品来得博人同情,相较德方来颁发元首玉照的角色,苏方成天要人告密的内务部渣滓也丧心病狂多了。

30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1.这是我第一部没有憎恶臭名昭著的德国党卫军电影,也第一次知道,党卫军的一部分并非在德国,而是为他们的家园而战、自由而战。2.故事的前半部是党卫军的主观视角,后半部分切换成苏联红军的主观视角,也是忽然领悟红军中一部分人并非纯粹的苏联人,而是来自他们霸凌的民族。3.两个视角的切换,深刻揭露了同族人由于分属两大阵营的对峙与血拼的强烈悲剧性,凸显了人性的张力。4.家园,是本片的一个隐含主题,既能让双方血染沙场,也能化敌为友,目睹着家园被坦克与炸弹的摧毁,观者代入时有一种切肤之痛。5.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剧,通过短短的战争切片,竟流淌出如此淋漓的鲜血,导演的手法很高明。6.人类,永远是政治的祭品,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当然,对小国更甚。7.导演对于苏与德的情感,虽然在故事中不著一词,但是看出了明显的倾向性。

34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三星半。爱沙尼亚战争类型片的崛起。这是一段必须展现的历史,但电影的视角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虽然深情,但没有过多的渲染,反而显得真挚,让人敬畏这一段历史。(私以为看这类电影可以补充历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

38分钟前
  • 云童
  • 还行

小国家也能拍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我们要拍那么多神剧。两个视角很棒,而且两个男主都挂了…说明哪有什么主角光环一不小心就挨枪子了。我对于战争片也只能说好看和不好看了,毕竟我是不懂这些武器啊装备的,觉得看的爽了看的有意义了就是好片,我就不懂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们要为了德国和苏联在那吵…

40分钟前
  • 六元的小凶许
  • 力荐

(8/10)两帮爱沙尼亚人,却只能为了两个外国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用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开头写着的“小国草民,生逢乱世。”八个字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43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建議和羅馬尼亞電影“年輕鬥士的肖像”一起觀看,老大哥以及另一個極權是怎麼把人搞到心疲力盡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45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一个小国人民的尊严。同一个国家的壮年男子被征入敌对国军队,弟弟目睹哥哥死亡、兄弟故人战场相杀,只有死亡把他们的再次掩埋在一起。今天我们站在德军阵营,明天我们站在俄军阵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究竟为何而战,我们只是不愿离开故土。战争场面拍得激烈逼真。

5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夹在苏联与德国中间的爱沙尼亚,一场手足相残的混账战争。

54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以小见大的良心之作(本片鸣谢的第一个人就是马特·拉尔,有他在历史观就可以放心了)。双主角双视角,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牺牲品。

58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战争,撕裂人民的幸福,撕裂民族的完整。但是,唯一在战争的阴霾里闪光的,是人性不灭的光辉。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了爱沙尼亚这片土地,以及她和那里的人民被战争撕裂的生活。

1小时前
  • dblddx
  • 力荐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左纳粹,右赤俄,小国家的挣扎,是多么渺小。双视角线索,不是你的错,是战争的错。

1小时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