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禁闭岛》以后看什么电影都开始情不自禁的去注意逻辑上的细节.. 于是.. 1,神奇的毒气丸子... 片头绿色的毒气丸子掉地下没几秒就腐朽发散了丫无比脆弱,片尾凯奇却神勇的把它贴胸口放着,期间跟敌方你推我摔了N次怎么砸怎么不坏丫又开始无比坚挺...你这丸子到底抗摔不抗摔啊!! 2,神奇的通话器... 这莫名奇妙断了线路结尾又莫名奇妙的一下子应剧情需要刚刚好在那个时候就接通了的通话器啊...貌似还一大哥大样式的?!丫怎么就能揣的住!比诺基亚抗摔多了的电话,真是牛气的很.. 3,神奇的烟雾弹... 奄奄一息的凯奇弥留之际耳畔开始想起临行前老板的丝丝叮嘱:成功后别忘记放绿色的烟雾弹. 于是凯奇强撑着...此时我开始极度好奇这烟雾弹是个什么玩意儿~ 结果他居然从裤袋里摸出两个小的火烛似的东西。这不算惊悚,最惊悚的是——你要飞机飞那么低那么近那么难发现的个烟雾弹..你放给谁看啊.... 4,神奇的金钱逻辑... 不就一亿美元么..给他就完了么..为这一亿美元这折腾的..你这又制铝热剂又发动飞机又携带举行弹药的..何况是炸毁整个岛啊!这里外里不是彻底的赔了么!这点儿账都不会算么.. 5,神奇的父女关系... 父女初见面的时候父亲说上次见女儿还是十岁的照片,不一会儿女儿就来了句:“又逃狱了?” 又.. 这个秘密罪犯可是美国英国都没身份都不存在的人啊,女儿之前即没见过父亲又不可能从电视报纸上见闻,她是如何知道父亲是“又”逃狱的捏? 6,最神奇的一幕的疑问 本片中最神奇的一幕,莫过于老头子以身试“炉子”的一段,可是我望着这老头子一气呵成的神奇动作后出神的是: 试想,今天老头子是从外面往里面进恶魔岛。门从外面开不开所以只能从炉子走..可当年他是从恶魔岛里面往外面逃啊!!直接从里面就能开开门(影片中有示范)他还钻炉子个什么劲儿啊!当自己圣诞老人么...=。=
-------------------------------------------------------------------------------------------------------------------------------------
N年前的帖子了,找回忘记的豆瓣密码,登陆以后看到现在还有人回复感觉好神奇。
写影评的时候是大学第一年,当年只是随口吐槽,后来看到有人回复了我的疑问,也在评论里表示虚心接受和感谢了,然而十年过去,还会有喷子的声音。
看到"没脑子,智商不够,蠢“一类的回复,不会有情绪,只会觉得好笑。
真的,有些认真的样子,挺好笑的。
这篇影评只是吐槽,尚且能激起如此的情绪,那要看到更无逻辑/反智/荒谬/偏激的观点,是不是要气死了?是不是一定要以严厉的言语攻击来宣泄自己看到的不同观点?
十年过去,自己成长了很多,这部电影在我心里的优劣当然会变化,但评分我却不会改变了,
谨此保留我对这部电影的评分,保留这篇影评里我的每一个字,每一条评论,并就此更新一下
以此希望有缘看到的各位未来能更加平和些,少些戾气,少些无畏的纷争
Love & Peace
@2020
尼古拉斯凯奇是我最开始关注的好莱坞演员,他是一个神奇的人。他的眼睛长的特别忧郁,所以总是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他获奖的影片《离开拉斯维加斯》我看了,虽然不明白为啥要那么作但是我被他的绝望触动。但他也能演硬汉,比如这一部,还有空中监狱。
这一部片子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他演的角色接到任务要去一个曾是监狱的孤岛排除可以致千万人于死地的毒气弹,他的搭档是个老逃犯(肖恩康纳利是最帅的007没有之一,这部片子的出场非常惊艳)。搭档其实不甚靠谱,但是也没办法,提着脑袋去执行任务,明明送命的事还能一路插科打诨也是只有他了。不过随着深入险境,他的能力和意志力收到了史无前例的考验,凯奇很好的演出了这种转变。整个影片节奏紧凑毫无尿点,差点要连人带岛被炸沉的最后一刻完成了任务,紧张的不得了。还好还好!值得看!
《勇闯夺命岛》是上世纪非常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电影,相比较近二十年的好莱坞,它不需要电影外的因素加成(诸如系列作、电影宇宙、CP卖腐等),不需要精妙的CG特效,甚至在动作场面和设计上,跟同时代的成龙电影相比也并不算出彩,但本片仍然能达到精彩绝伦、震撼人心的程度,这正是因为它的可看性全都建立在深厚的剧本、视听语言技巧和演员的表演上,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看的电影,什么才叫商业大片,是值得类型片、商业片创作者反复思考学习的一部电影。
本文将对《勇闯夺命岛》全片剧情做一个大致的概括,在值得分析的场次重点着墨,其他场次会快速带过,可能导致未看过本片的读者无法理解,建议完整观看电影后再阅读。
1.电影开场,以交叉剪辑的方式从两条线展开叙事,一是海军陆战队在国外秘密执行任务牺牲,二是海军将领汉默将军惨烈牺牲战友的葬礼,认为政府不公,无法公开这些牺牲军人的遭遇、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于是决定奋起反抗。
【交叉剪辑快速引人共情】
开场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本片叙事之高效,这也是后续场次一以贯之的手法。
在葬礼这条线上,我们已经可以得知他们牺牲后遭遇不公。而海军陆战队在国外牺牲这部分的画面,并没有用一场完整的戏去讲,甚至连那些军人的脸我们都看不清,只有一组快剪的镜头。但观众已得知他们的结局,这些碎片化的、惨烈的镜头画面,反而更将观众置于跟电影中普罗大众相同的位置——没有人知道他们牺牲的具体经过,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这反而帮助电影渲染出更强烈的情绪,快速引起观众共情,使得汉默将军伸张正义的动机更加具有信服力。
2.汉默将军假借拜访名义,进入海军基地,同时一支他组织起的叛军,暗中入侵基地,解决掉站岗的士兵,与汉默在武器库汇合,窃取15枚VX毒气导弹。在搬运导弹过程中,一名叛军不慎将导弹内部的毒气球摔碎,他被毒气腐蚀变形,但汉默将军及其他叛军果断抛弃了这名同伴,将他锁死在武器库中,防止毒气波及到其他同伴。
【信息的复合作用】
这一段戏仍然用到交叉剪辑的手法,汉默将军与叛军分头进入海军基地,在动作戏设计上不算精彩,其实本片的动作戏都非常中规中矩,但这一场戏仍然紧张感十足,依赖的是精妙的剪辑和配乐,同时在汉默跟叛军汇合前,我们并不知道两方是同伴还是敌人,各自的目的又是什么,在紧张中带着一个小小的悬念。
而在入侵武器库后,出现了本片高效叙事的第二个重要手段,也是诸多经典电影能够承载巨大信息量但不影响叙事节奏的重要方法,即传递具有多重作用的信息。
汉默等人抛弃被毒气感染的同伴这场戏,起到了两个关键作用。
其一是展示毒气弹的威力,VX毒气弹作为本片最重要的麦格芬,在后续遭遇两方争夺,在此处叛军被毒气腐蚀得不成人形,也为毒气导弹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
二,塑造了汉默将军的性格,他在看见同伴被腐蚀的时候,有一瞬间的犹豫,但很快就决定抛弃同伴继续行动。这很好地说明这是一个拥有善良品质,但决策果断的领袖。
很多电影冗长的原因,就是想交代的信息、想达成的戏剧作用太多,没有取舍。
但真正高超的编导,往往会尽可能用更简洁的手段传递更丰富的内容。
3.FBI的化学专家史丹利在办公室百无聊赖地玩射击游戏,收到披头士乐队的CD,通过和同事的俏皮对话,体现出他对音乐的热爱。
【过场戏】
虽然这场戏是过渡情节,但编导仍然认真对待。史丹利在办公室用小道具设计的机关十分有趣,一枪发出后,机关如多米诺骨牌般产生连锁反应,带有滑稽恶搞的意味,随后史丹利和同事的对话也略显俏皮,使得全程观感并不无聊。
4.史丹利和同事负责检查一件走私快递,发现这是恐怖分子设置的毒气装置和定时炸弹,两人被关在隔离装置内,要在倒计时结束前拆除炸弹,否则炸弹就会炸掉整座大楼,所有人都十分惊慌。
两人在拆弹过程中,发现毒气开始腐蚀自己的防护服,眼看就要伤及肌肤,但这时洒水装置产生故障,迟迟不能打开,无法清除身上的毒气,他们必须将注射剂扎入自己的心脏,才能防止中毒。同事性格软弱,不敢自己对自己下手,与隔离装置外的工作人员疯狂争论,但史丹利完全没有考虑毒气的事,沉着冷静地拆除炸弹,并在最后一秒顺利解决危机。
【滴水不漏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这场戏的危机很明确,主角必须在倒计时前拆除炸弹,由此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感,这是非常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炸弹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威胁,但与此同时毒气腐蚀、洒水装置故障、必须自己给自己心脏扎针等内容有条不紊的铺陈,也使得主人公的处境更加危险丛生,让剧情更加丰富紧凑。同事软弱犹豫的性格,也更加体现出史丹利的沉稳专注,史丹利解决毒气危机,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将会与握有毒气导弹的汉默将军对抗,给足了观众期待。
凌厉的剪辑和扎实的剧本,使这场戏几乎不需要用到什么大场面或精妙的动作设计,就足以高潮迭起。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创作者往往会把“最后一分钟营救”当做灵丹妙药,在创作时除了利用倒计时本身营造紧张感外,往往忽略细节,导致最后内容其实相当匮乏。本片该桥段能够在倒计时中,不断设置小的矛盾,加剧紧张氛围,同时完成对主角史丹利的塑造,可谓在内容上滴水不漏。
5.史丹利回家休息,听歌弹乐器,在和女友的对话中得知女友怀孕,但史丹利并没有做好成家的准备,女友反向求婚史丹利。
【过场戏;交代信息】
这场戏与办公室那场一样,是相对次要的过场戏,但通过史丹利的俏皮话,营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顺带着交代了女友怀孕,两人即将结婚的信息。
6.汉默将军混在恶魔岛游客中,听导游介绍,恶魔岛曾经有一座无人能够越狱的监狱。很快汉默将军带队,将游客当做人质关入已经废弃的监狱,过程中他还交代一个小女孩,让学校老师带着学生们尽快离开这里。
叛军迅速部署,占领恶魔岛,他们发现监狱天衣无缝,只有淋浴室的下水道有被入侵的风险,于是在淋浴室布置了非常危险的震动侦测器,一旦有人入侵就可将敌人杀死。
布置完成后,汉默发表讲话,解释他们即将犯下非常严重的叛国罪,其目的是为在国外牺牲的海军同僚鸣冤,为他们的家人和参与行动的叛军索取高额赔偿金。
汉默联系政府,以恶魔岛监狱的人质和15枚VX毒气弹为威胁,索要高额赎金,否则48小时之后就会使用毒气导弹轰炸旧金山。
【核心矛盾;人物塑造】
这场戏揭示了本片的核心矛盾,叛军与政府对于恶魔岛监狱上毒气导弹的争夺。从一开始导游介绍监狱天衣无缝,再到叛军重重布置,汉默向政府宣布48小时的期限,给剧情设置了重重压力,使得在短时间内解除恶魔岛危机,变成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必须实现的任务。
与此同时,电影继续勾勒汉默将军善良的一面,即他劝返小学生,不愿将儿童也作为人质的举动。
7.政府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应恶魔岛危机的方法。他们发现汉默原是功勋卓著的战争英雄,而VX毒气弹在目前几乎无解,唯一可以对抗毒气的铝热剂目前还在测试中,需要时间筹备,汉默的计划十分完美。
【深化矛盾】
这场戏介绍汉默曾经是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一方面证明他实际是一个好人,更让观众感受到他被迫叛国,必然是受到了强烈的不公待遇。另一方面说明他非常了解战争,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敌人,他设计用毒气弹威胁政府,目前没有方案可以应对,继续给剧情施加强大的压力。
8.史丹利在天台上跟女友ML,中途接到电话,要去旧金山执行任务,因此与女友发生冲突,女友认为两人还没有将结婚生子的事情沟通清楚。史丹利并不知道这次任务的危险性,以为是常规演习,于是安慰女友,邀请她一起去旧金山。
【浪漫桥段;施加剧情压力】
首先在天台这种室外场景ML,就是一反常态、十分扎眼的戏剧设计,必然勾起观众的兴趣。而史丹利邀请女友前往旧金山,无疑是将她置于险境,给接下去的剧情施加压力。
9.政府继续讨论恶魔岛危机的对策,发现岛上的监狱牢不可破,只能从监狱内部攻入,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人熟悉监狱内部构造,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出一个名叫梅森的罪犯,他是一个能从两座安全监狱脱身的高手,曾经也从恶魔岛监狱越狱。
但官员沃麦觉得梅森的存在事关机密,不同意此事,与其他人产生了激烈争吵。
但最后政府别无选择,还是放出了梅森。
【交代信息;梅森身份的悬念】
这场戏抛出梅森这个人物,是能够拉高观众期待的一场戏。因为这给了政府一方解决危机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因为他是一个罪犯,也必然给任务制造各种不稳定因素。这一段剧情并没有透露梅森的具体身份,也使其充满了神秘性。
梅森在重重看守下出狱的画面,在肖恩·康纳利的表演和镜头配乐的处理下,充满威严和霸气,轻松镇住场面。
10.史丹利即将乘坐飞机前往旧金山,见到沃麦,聊起VX毒气弹,史丹利因此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演习。
【过场戏】
这段戏中仍然用史丹利的俏皮话来调节气氛,他聊到自己为何爱上化学,在谈及VX毒气弹时展现出十足的专业性。而这种幽默,在史丹利意识到这次任务大事不妙的那一刻,戛然而止,气氛陡然转变。
11.政府人员在审讯室跟梅森谈判,要求他协助攻入恶魔岛监狱,梅森开出条件,要求住指定的高档酒店,政府人员拒绝,甚至丢出硬币加以嘲讽,威胁要将他送回监狱。
谈判失利后,众人要求史丹利去跟梅森谈判,同时要求他不要提及毒气弹的事,对梅森隐瞒真相。
梅森与史丹利交谈,梅森要求解开手铐,去酒店换洗、理发,政府无奈只能答应,梅森于是签署合作协议,协助完成任务后即可免罪。
沃麦十分提防梅森,要求对酒店加强管控,更是撕毁了史丹利从审讯室里带出来的合作协议,根本不想释放梅森。
与此同时,梅森一个人在审讯室内,用椅子将刚才那枚硬币砸出一个缺角,再用硬币割开审讯室的玻璃,直接见到了躲在玻璃后面的沃麦,两人见面分外眼红,显然梅森和沃麦之间积怨已久。
【人物关系戏】
这一场戏的核心,是梅森和沃麦的人物关系。
沃麦对梅森隐瞒毒气弹真相、用免罪的条件哄骗他合作。且不论沃麦这个角色代表的就是美国政府黑暗的一面,跟海军陆战队在国外蒙冤的遭遇遥相呼应。从表层的剧情分析,在这场戏中,观众上的情感显然更加偏向梅森,而梅森具有独到的人物魅力,他不慌不乱地开出自己的条件,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硬币割开窗户,找到了藏在背后的沃麦,种种表现无疑让观众更为喜爱这个角色。而沃麦和梅森之间的冲突,也为后面的剧情做足了铺垫。
12.史丹利跟军队一同押送梅森去酒店,路上史丹利给女友打电话,要求她不要再来旧金山,但女友坚持要来,匆匆挂掉电话。梅森产生怀疑,追问史丹利为什么不愿意女友来旧金山,但史丹利碍于不能透露毒气弹的秘密,无法跟梅森和女友交代真相。
【过场戏】
史丹利无法阻止女友前往危险重重的旧金山,继续给剧情施加压力。
13.梅森在政府看管下入住酒店,趁洗澡的时候偷偷藏起一根绳子。理发师到来后,梅森又要求在阳台理发。期间沃麦与梅森交谈,显然两人都不信任彼此,最后梅森假借握手,用绳子将沃麦捆住,吊到阳台外面,乘机逃跑。史丹利本想阻拦,但因为要救人,被梅森成功脱身。
【人物高光;复合的情感体验】
这一段戏,无疑是梅森全片中最为高光的时刻。始终不信任沃麦和政府,一开始就计划脱身,说明他判断力强;利用种种手段从政府的包围下脱身,说明他行动力强;这都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角色的人物魅力。
而从观众的观感来说,这段戏带来的情绪体验是多重的。我们已经先入为主,默认史丹利为影片主角,从他的角度来看,让梅森脱逃,最直接的情绪就是懊悔,我们迫切地渴望看到史丹利冲出去,和梅森展开追逐;但从梅森的角度来说,在和沃麦以及政府的关系中,始终处于受害者的位置,他收拾沃麦,冲出包围,无疑又是十分解气的。
在商业片中,让观众跟着主角的情绪起伏,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共情手段。但更为复合的情感体验,往往更值得反复揣摩品味。
14.梅森逃出酒店大门,正有一个人吩咐酒店门童,千万不能搞坏他的宝贝车,一转头就看见梅森抢了他的车逃跑。很快史丹利也抢到一辆法拉利,跟警察一同在大街上追赶梅森。
沿途梅森撞坏货车,用散落的货物挡住追击的警车;撞坏油车和路边栏杆,给史丹利等人制造障碍;同时他打电话联系女儿,约定和她见面。
在遇见过马路的老太太时,梅森却忽然刹车转向,显然内心并不坏。但这一转头,却意外撞上另外一节正在运行的车厢,引起了大爆炸,史丹利驾驶的法拉利在混乱中报废,跟丢了梅森。
一个骑摩托车的小哥路过,惊讶地说史丹利弄坏了一辆法拉利。史丹利解释说法拉利不是自己的。小哥正欲嘲笑,史丹利盯着他的摩托车,说了一句“这也不是我的”,接着就抢走摩托车,继续追赶梅森。
路上史丹利联系同事,调查梅森的资料,很快弄清了他的目的地。
【滴水不漏的追车戏】
这场戏跟前面史丹利解除毒气危机的戏,其实有某些共通的地方。追车作为商业片里的经典桥段,跟“最后一分钟营救”一样,往往是一部电影里的高潮部分。但同样的,该片的编导并没有只着眼于追逐本身。
梅森和史丹利抢车这两段笑料,都是调节紧张气氛的缓冲剂,而梅森在逃离中不断设法阻拦警车,为了救过马路老太而转向,则更为立体地塑造出他聪明、善良的品质。商业片中,正派角色拯救路人,是很常见的桥段。但本片中,不论是汉默将军劝返小学生,还是梅森保护老太太,都是在为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强调善良的品质,显然这是比歌颂正派人物更为有效的人物塑造方式。
这种滴水不漏处理高潮戏的手段,即使是跟导演迈克尔·贝本人另一成名系列《变形金刚》相比,也显得格外出色。变形金刚系列里,迈克尔·贝不断呈现出更炫目的特效,更大场面的爆炸,却逐渐丧失了这种描摹细节的能力,亦或是《勇闯夺命岛》出色的品质,本就是导演、编剧及制作团队通力合作的成果。
15.梅森在公园里见到了女儿,从谈话中可以得知,梅森当年是和情人意外有了女儿,随后就匆匆入狱。女儿从未得到过父亲的陪伴,母亲更是早早去世,因此她并不愿意和梅森接触。
梅森努力跟女儿沟通,刚有和解的迹象,警车却追了过来。
女儿怀疑梅森又是越狱逃出来的,再次对他产生厌恶感,关键时刻史丹利却站出来解围,声称梅森并非罪犯,这次警察前来是为了邀请梅森合作。消除了女儿的疑虑后,史丹利借机将梅森带走。
【铺垫】
较为常规的一场文戏,最大的作用,是为后续梅森这个人物的动机做好了铺垫,即使梅森拆除导弹拯救女儿的动机能站得住脚,以及使梅森与即将为人父的史丹利共情。要论单场戏的亮点,则是史丹利释放善意,巧妙地在女儿面前维护了梅森的面子。
16.梅森和史丹利来到军队中,梅森查看恶魔岛地图,指出监狱水下入口,并表示无法记住具体路线,只能亲自带路。沃麦强烈反对梅森参与行动,但最后还是只能妥协。
史丹利本打算将拆除导弹的方法,教给军队的特遣队,结果被告知他也需要跟随特遣队一起进入恶魔岛行动,顿时倍感压力,因为害怕而呕吐起来。史丹利十分担心女友,军方表示可以将她的女友接来,竭力保证她的安全。
【人物弧光的铺设】
这场戏为梅森和史丹利两个角色的人物弧光做了铺垫。看完影片可知,两人合力与叛军战斗,完成了拆除导弹的任务,但从这场戏我们可以看见,出发之前,梅森是一个随时可能跑路的不稳定因素,而史丹利胆小、毫无经验,这些特点,都为后续剧情中两人站出来承担大任做好了欲扬先抑式的铺垫。
17.政府再次跟汉默将军连线,表示暂时无法提供赎金,试图拖延时间。但汉默将军不接受条件,威胁要轰炸旧金山,政府无奈,在得知铝热剂即将准备完毕时,果断地派出特遣队开始行动。
【过场戏】
从特遣队准备到出发的过渡部分。
18.特遣队乘坐直升机靠近恶魔岛,很快被汉默发现。汉默命人追踪直升机轨迹,但特遣队很快潜水进入恶魔岛监狱的下水道系统,叛军失去直升机的踪迹,汉默只能派人加强监狱巡逻,防止敌人入侵。
【氛围戏】
在文本上,这一段戏并无太多可分析的内容,但通过凌厉的交叉剪辑,加上汉斯季默的配乐,淋漓尽致地渲染出一种高潮将至,大幕拉开的氛围感,吊足了观众的期待。
19.特遣队来到下水道区域后,发现入口完全被锁死。但梅森表示可以从一个正在焚烧的风扇口进入,众人觉得进入风扇口必死无疑,但梅森精准地掐算时间,钻入风扇口。众人等待梅森,他却迟迟未归,政府正以为梅森已经开溜,他却直接从锁死的大门背后,开门而出,顺利打开了入口。
【个人高光戏】
这一段戏仍然是梅森的个人秀,先坐实“穿过风扇口,打开大门”是九死一生,再由梅森亲自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值得分析的是,从观众角度,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梅森穿过风扇口以后,具体做了哪些动作,只能看见最终他推门而出。本该交代梅森如何开门的这段戏份,呈现的则是众人怀疑他已经逃走,陷入慌乱,不仅卖了一个悬念,同时让特遣队以为失去了负责带路的成员,导致气氛进一步紧张起来。
这种处理方式,既可以略过破门的复杂流程,也能将梅森的高手形象烘托得更加神秘莫测。只不过对于在意逻辑的观众来说,这是一种偷懒的解决方式。因为他们希望得知风扇口内部结构,也想知道梅森究竟是怎么打开了大门。
20.叛军加紧巡逻监狱,同时特遣队不断深入,很快来到淋浴室,利用设备,极为惊险地解除了震动侦测器。但叛军很快从侦测器的信号里,察觉到特遣队进入了淋浴室,于是汉默直接派人包围淋浴室。
【无形的压力】
这一段戏的关键词,是特遣队所面临的“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是指危险的震动侦测器,特遣队必须悄无声息解决掉它的威胁,全程处于紧张的状态。二则是指他们并不知道叛军已经察觉到他们的存在,甚至悄悄包围了他们。
21.特遣队从下水道进入淋浴室,让梅森和史丹利在下方等候,结果却被叛军居高临下包围。汉默跟特遣队展开剧烈的争论,双方都充满气势和军人血性。虽然汉默并不想动手,但形势一触即发。忽然一块石头落地,双方走火,开始互相残杀,汉默大喊停火,但根本没有人能够听见,很快特遣队全部被屠杀,壮烈牺牲。
大战过后,汉默神色绝望,气氛十分低沉。
【最后的高光】
从我个人看来,这是《勇闯夺命岛》全片最后一场高光戏,往后梅森和史丹利两人行动的戏份,尽管内容依然扎实,但创作手法都较为常规,缺乏此前的震撼感。
这一场戏中,不论是汉默将军还是特遣队的队长,表演都很精彩,两人的争论剑拔弩张,一句接一句高亢的台词,将情绪推上了高点。双方似乎都在拼命证明自己作为军人的血性,可见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类人,结果却因为走火而互相残杀,汉默在枪战声中大喊停火无人理会,正如战争中的双方,都极为容易失去理智。
这场戏中没有高超的战术,没有精彩的动作设计,只有此起彼伏的射击,最后演变成叛军对特遣队单方面的屠杀。但正因为双方都展现出的军人傲骨,这一场眼睁睁由误会而起却无法收场的战斗,最终以悲剧结尾时,给予了观众极大的震撼,带来了远比普通枪战更加复杂的情感体验。
电影往往都有主人公的“至暗时刻”,而《勇闯夺命岛》的这一场戏,几乎是在场所有角色的至暗时刻。
22.史丹利看着特遣队的同伴死在面前,吓得差点哭喊出来。梅森见状,准备跑路,政府连忙联系史丹利,要求他把梅森拦住,继续执行任务,但史丹利不是梅森的对手,在他面前束手无策。
【至暗时刻的延续】
本场戏是上一场至暗时刻的延续,梅森准备逃跑,史丹利软弱无能,无法左右梅森的选择,拆除导弹的任务根本无法继续下去,这让至暗时刻从整体氛围的低沉,落实到了主人公对局面无能为力的具体困境。
23.叛军内部进行会议,一个黑人叛军担心政府不会支付赎金,希望能够杀人质、发射导弹威胁政府,都被汉默拦下。汉默通过特遣队队员的通讯器联系政府,下达最后通牒。
【铺垫】
这一场戏,明显可见汉默将军不愿轻易动用导弹,本质上只希望通过恐吓达成目的,而其他叛军的思想则更为激进,这为叛军内乱埋下了伏笔。
24.政府因为恶魔岛危机手忙脚乱,沃麦无奈透露梅森的身份,原来梅森是英国间谍,是十分危险的职业杀手。他掌握大量美国政府的机密,因此被政府通缉。
【交代信息】
这一场戏是对梅森身份悬念的解答,进一步深化了美国政府的负面形象,与主题相呼应。同时传递出梅森是职业杀手的信息,实际上给了观众新的希望,意识到梅森有能力继续拆除导弹的任务。
25.史丹利用枪威胁梅森继续执行任务,但梅森断定史丹利不敢开枪。史丹利无奈,只能透露VX毒气弹即将轰炸旧金山的秘密,梅森担心女儿,痛斥隐瞒真相的沃麦,指责史丹利没有一早交代情况,他的女儿本可以躲过导弹。然而史丹利表示,碍于保密原则,他甚至无法阻止自己已经怀孕的女友前往旧金山。
【强化动机】
这一场戏强化了梅森和史丹利继续任务的动机,他们不单是为了政府和人民战斗,更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实际上剧情进行到这里,不论是史丹利还是梅森,都有怯懦的理由,他们需要一个更为自私、直接的动机,去推动自己继续任务,而这种“自私”的刻画,能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立体可信,是一种避免正派角色落入伟光正、模板化的有效手段。
同时史丹利也向梅森传递了女友怀孕的信息,为梅森与史丹利共情做好了铺垫。
26.很快汉默发现特遣队还有幸存成员,立马派人搜寻梅森和史丹利的踪迹。很快叛军在淋浴室里听见下方两人的说话声,扔下炸弹,梅森和史丹利发现情况,但还是被炸飞,互相搀扶着,在迷宫般的下水道中艰难逃跑。
【建立人物关系】
在这场戏之前,梅森和史丹利没有合作经历,并不熟悉,甚至有过敌对关系。他们需要一个强烈的外力,促使他们联手,从叛军的炸弹落下,梅森和史丹利互相搀扶开始,两人的同伴关系才算是初步建立起来。
27.梅森决定和史丹利联手拆除导弹。政府已经用卫星检查出监狱停尸间藏有大量导弹,梅森利用自己对恶魔岛监狱的了解,带着史丹利来到停尸间,利落地杀死一名守卫,和其他叛军战斗。危险关头,梅森打穿天花板的悬挂物砸死敌人,让史丹利得到机会拆除导弹。
史丹利小心翼翼地取出导弹内的毒气球,取出芯片,可见毒气球十分危险,只要落地就会造成泄漏。
【常规的动作戏】
这场戏中,史丹利拆除导弹并没有遇到太大麻烦,重点都在于梅森如何解决守卫停尸间的叛军,但可惜的是这场动作戏相较审讯室、酒店阳台两场来说,梅森的战斗手段都比较常规,毕竟迈克尔·贝钟爱的是爆炸大场面,并非“家具城之王”成龙,监狱部分动作戏缺乏的灵巧,也是本片的可惜之处。
28.汉默很快发现停尸间的叛军小队失去消息,意识到梅森和史丹利还活着,连忙派人追击。而史丹利拆完导弹,发现还有三枚导弹不在这里。
为了躲避叛军,他们跑到一个宽阔的地下空间,坐进轨道车逃走。然而轨道很快到头,梅森摔了出去,被吊在轨道上,几乎要掉入悬崖。而史丹利被困在轨道车内,进退两难。这时叛军追来,史丹利躲在车里被叛军扫射,不敢乱动,梅森躲在轨道下方,偷偷浇汽油将叛军烧死,抢走对方的武器。
紧接着更多叛军追来,梅森和史丹利继续坐轨道车逃跑,跟敌人爆发追逐战。最终梅森被敌人缠住时,始终不敢开枪的史丹利终于站了出来,射杀敌人结束战斗。
【惊险动作戏;史丹利完成人物弧光】
这场动作戏是全片难得的动作大场面,充分利用轨道车和监狱的地下空间做文章,制造出了惊险感和紧迫感,而非像其他篇幅一样只是单纯的对狙。而史丹利也是完成了从怯战到勇敢的转变,在最后一分钟营救中完成了升华。
29.汉默抓不到梅森和史丹利,准备用人质把他们逼出来,并要求归还导弹芯片。史丹利担心人质安危,犹豫不决,但梅森十分果断毁掉所有芯片,让史丹利一个人去拆除剩余的导弹,自己则去拖住汉默,解救人质。
梅森和汉默对峙,汉默质问梅森的身份,怀疑他被政府利用,尚不清楚被出卖的滋味。但梅森同样质疑汉默的立场,并不理解炸死一百万人,如何能安慰死去军人的英灵。
就在两人对峙时,史丹利偷偷拆除掉一枚导弹,却意外遇到叛军,史丹利完全不是对手,被对方活捉。
【个人高光戏】
虽说并不够高光,但这段戏的确还是把笔墨用来塑造了梅森这个角色。在史丹利面对人质安危犹豫不决时,梅森的果决更显得干脆利落。而在跟汉默将军的对峙中,梅森质疑汉默的立场,在对手戏中仍然显得不落下风。
30.政府始终得不到梅森和史丹利的回复,认为任务已经失败,同时铝热剂已经准备完成,于是随时准备出动战斗机,直接轰炸恶魔岛,杀死包括人质在内的所有人。
【施加剧情压力】
这场戏宣告了恶魔岛可能即将会被毁灭,从观众角度来看,无疑给还未完成任务的史丹利、梅森,甚至是随时可能暴动的叛军施加压力,调动起紧张的气氛。
31.梅森和史丹利被困在监狱不同的牢房里,就在史丹利还在抱怨无力回天之时,梅森用牢房里遗留的囚服做成布条,远距离甩出去勾出门锁,顺利打开牢门,轻松救出自己和史丹利。
【个人高光戏】
仍然是刻画梅森手段高超的一场戏,并且利用梅森利落的动作跟史丹利啰嗦抱怨做了一个反差效果,在越狱的同时不忘幽默。
32.叛军内部再次展开讨论,目前他们只剩下两枚导弹,而且政府迟迟不支付赎金,形势已经越来越不利,众人强烈要求发射导弹,认为只要发出一枚导弹,政府就会回应他们。
汉默无奈,只能答应发射导弹。
【施加剧情压力】
这场戏的效果同政府计划出动战斗机的一场,营造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氛围,同时也能看出汉默与其他叛军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
33.越狱以后,梅森放弃希望,决定尽快逃离恶魔岛,史丹利想喊住他,两人冲突,梅森坚决要离开。史丹利于是决定一个人行动,却很快被叛军抓住。史丹利束手无策,怒斥叛军,威胁他导弹可以因为风向改道,威胁到恶魔岛,要他带自己去找导弹。
叛军被惹怒,要开枪杀死史丹利,关键时刻梅森赶了回来,扭断叛军的脖子。
原来梅森并不希望史丹利的孩子也跟自己的女儿一样,从小没有父亲陪伴,于是决定跟史丹利继续完成拆弹的任务。
【最后一分钟营救;梅森完成人物弧光】
梅森最后关头救下险些被杀死的史丹利,是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而亮眼的地方,是梅森折返的动机。在此前梅森始终在继续任务和逃跑间摇摆不定,而这场戏,他从父亲这个身份上与史丹利产生了共情,坚定了继续任务的想法,充满说服力,同时使得梅森这个人物更添一抹温情。
34.汉默发射导弹,政府顿时手忙脚乱地跟踪导弹轨迹,但最终汉默将导弹改向,在水中引爆。叛军终于对汉默的态度产生质疑,意识到他不会下手屠杀百姓,隐隐有了背叛汉默的想法。
而在同时,政府遭到导弹威胁,直接出动战斗机,准备轰炸恶魔岛。
【施加剧情压力】
这场戏中,汉默对内失去了叛军的信任,对外彻底惹怒政府,导致战斗机出动,这给给汉默个人以及整个恶魔岛的命运都释放了强烈的危险信号。
35.黑人叛军跟几名将领和汉默发生冲突,叛军内乱,在混乱的战斗中,梅森和史丹利赶到,救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汉默,得知最后一枚导弹位于灯塔。随后汉默断气,满含无奈地死去。
【人物悲剧】
这场戏完成了对汉默将军这个角色最后的塑造,同时也是他的谢幕演出。在跟其他叛军的冲突之中,我们可以坚定地看到汉默本质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将最后一枚导弹的位置告诉史丹利,就是希望阻止叛军轰炸旧金山。这样一个亦正亦邪,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目标的角色,最后迎来死亡,给予了观众无限唏嘘,也为接下来紧张的情节起到了缓冲作用。
36.梅森负责拖延叛军,史丹利来到灯塔拆除导弹。
黑人叛军赶到灯塔,发现史丹利已经取出导弹的毒气装置,愤怒地想杀死他。对峙中史丹利利用操作台,发射导弹空壳,把黑人轰了出去,但政府却以为第二枚导弹升空,双方的形势愈演愈烈。
史丹利锁死灯塔的门,一个人跑到天台,继续拆除毒气装置里的芯片,叛军追上来,眼看要破门而入。史丹利手中的毒气球掉地,十分危险,拆除越来越艰难,眼看一枚毒气球要掉下天台,最后一秒史丹利扑出去,艰难地护住毒气球。他因此暴露了位置,被其他方向的叛军扫射。
史丹利连忙躲起来,把剩余毒气球藏好,拔下导弹芯片,这时远处一个狙击手瞄准史丹利,正要开枪,梅森从狙击手身后悄悄靠近,将他扔下了楼。
其他叛军追上来要杀史丹利,史丹利惊险地从天台跳了下去,叛军愤怒地追来,这时军队的战斗机已经逼近恶魔岛。
【多重倒计时;信息的复合作用】
这场戏将最后一分钟营救,或者说是倒计时运用得淋漓尽致。叛军逼近灯塔,毒气球即将掉下天台,狙击手即将杀死史丹利以及战斗机靠近恶魔岛,都是相同的创作手法,从多个维度先后给剧情施加压力,在节奏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到之前所说的信息的复合作用,这一场戏有许多值得分析的地方。史丹利用导弹空壳击飞叛军,导致激化叛军和政府的矛盾,因此引来战斗机;史丹利为了抢回毒气球,因此暴露位置,才会被狙击手发现。正是因为史丹利这些动作在解决上一个危机的同时,又引发下一个危机,才能在不影响节奏的情况下,使得这几个倒计时环环相扣。
37.梅森和史丹利继续分头跟叛军战斗,很快史丹利被叛军抓住,眼看要被掐死,史丹利将刚才捡起来的毒气球塞进叛军嘴里,毒气扩散,叛军痛苦地死去。史丹利艰难脱身,连忙给自己心脏打针,防止中毒,注射完成后,史丹利浑身抽搐,逐渐失去意识。
与此同时,战斗机冲向恶魔岛,准备发射导弹。
史丹利女友在军方基地,担心史丹利,得知恶魔岛即将被轰炸,伤心欲绝。
最后一分钟,即将失去意识的史丹利,强撑着站起来,拼命冲出去,发射绿色信号弹,表示拆弹任务成功,阻止战斗机继续攻击。战斗机看见绿色烟雾,连忙停止攻击,但有一枚导弹已经发射,在恶魔岛上引起大爆炸,史丹利被强烈的余波震入水中。
【最后一分钟营救;线索呼应;高潮收尾】
史丹利用毒气球杀死叛军,以及阻止战斗机轰炸恶魔岛,仍然是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只是纵观本片,每一次倒计时的危机各不相同,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也层出不穷,所以并不会让观众感觉重复乏味。
绿色烟雾弹和注射剂,是本片先前提及过的重要线索,在这场戏中再次运用,起到回收伏笔的作用,也往往是一般影片在结尾会使用的手段,可以呈现出一种有始有终的呼应效果。而史丹利手持绿色烟雾弹跪地,末尾的大爆炸,制造出强烈的颜色和视觉刺激,符合观众对这类商业大片高潮戏落幕的期待。
38.大战结束后,梅森将昏迷的史丹利从水里拖出来,救了他一命。史丹利与梅森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给了梅森逃跑的机会,让他先行离开,欺骗政府说梅森已死,沃麦虽然十分不信,但也无可奈何。
梅森临走前,给了史丹利一个地址,让他去拿东西。
【交代结局;画龙点睛】
这场戏的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结局,史丹利欺瞒政府,放走梅森的举动是最大的看点,这意味着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梅森摆脱政府控制,符合观众的观影期待,我相信当沃麦一脸茫然地听着史丹利胡扯时,没人会不捧腹。在整个事件的大危机落下帷幕之时,添上这样一笔,无疑是画龙点睛。
39.影片最后一幕,史丹利按照梅森的指示,从一个乡下教堂里抢了一条椅子腿,坐上车跟老婆孩子逃跑。很快史丹利发现,椅子腿里原来是梅森留下的机密文件,此刻他掌握着美国的最高机密,和妻儿乘车远去,春风得意,人生美满。
【故事的余韵】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曾经提过一个理论,大致意思是不要让影片戛然而止,交代完事件结局并不是结束,要展示在事件过后人物的状态,让观众在这种故事的余韵中满意地离席。
本片的结尾,史丹利偷椅子腿的桥段,一反前面紧张的氛围,充满幽默活泼的气息,随后他破获美国最大的机密,呈现出家庭美满,意气风发的人生状态,无疑符合《故事》对优秀电影结尾的标准。
文末结语:在漫长的电影史中,很多电影会因为时代的因素显得落伍、套路与无趣,其中以商业片为甚。然而历经时间考验,仍然能够牢牢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就意味着它值得后来的电影人反复思考和学习,《勇闯夺命岛》就是其中之一。
一部电影有亮点,并不是难事,把一场戏做到极致,也往往是努力打磨就能达成的。难的是影片从头到尾始终保持高超的技艺,内容扎实,全程满足观众的胃口。
《勇闯夺命岛》本片在导演、编剧、配乐、剪辑都十分优秀,在看到半程的时候,我的内心只有震撼。
只可惜电影后半段过于中规中矩,落入模板化。
例如大规模地利用最后一分钟营救制造戏剧效果,虽然内容扎实,但却缺少惊喜感;
例如梅森作为职业杀手,在恶魔岛行动中没有电影前半段硬币破窗、天台吊人那样的惊喜操作,没有展示出他作为杀手最亮眼的一面,无法弥补动作戏套路化的缺憾;
再例如后半段为了完成从懦弱到勇敢的人物弧光,史丹利的形象跟一开始塑造的沉着冷静,有一定程度的背离。私以为在影片前半段,史丹利处理毒气炸弹快递的那场戏中,不该将史丹利塑造得那么完美,而是在恐惧的同时坚持拆除炸弹,这样该人物的性格就能够前后统一。
如果本片没有上述几项缺憾,无疑会是一部五星完美作品。
這世上本沒有恐怖份子,有的只是政治的犧牲品……
电影的好莱坞大片。但是还是很好看。编剧还是厉害啊啊啊~
哎呀~死老头太帅了~不知不觉就跟着情节走了,好片~
我竟然喜欢上了反派头子,还有他的助手,拔枪好帅,超级爷们
一群讨薪民工的血汗史
类型片的极致。
“我是汉默将军,放下武器!” “我是安德森中校,将军,我是特遣队队长。我们知道你的动机,上帝在上,我完全赞同你,但是我也曾像你一样发誓捍卫祖国消灭敌人,不论他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将军,我们都曾把热血洒在了同一片土地上......” 只有这段经典讽刺美国政府的对话让我记忆犹新。
想说明美国军队是一群猪吗?政府出一点钱就那么困难,宁愿不要这么多条人命?!在绑匪角度,捅给媒体最好,有舆论压力,政府一定不敢这么胡来。历史上有成功的案例。最大的疑点,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生化博士怎么会有超越普通人的勇敢,没受过训练的正常人都会逃跑的……最后汉默将军是真男人。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动作片中的极品,无论编剧导演演员各方面都很不错,让人看着十分过瘾。影片表达的主题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并且是典型的美国式表现手法,导演拍摄水平与电影技术相当见功力,商业片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本片的原声音乐,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爱国的最高形式是异议. --Thomas Jefferson
情节很紧凑,配角也很出彩,喜欢将军和那个忠于他的手下。
商业片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所有重要的镜头都历历在目——将军的犹豫和仍存的爱国决心,老特工的洒脱干练,新晋特工凯奇的小兵立大功. 那绿色的VX实在是令人陶醉,美丽的妻子.最后的新婚拖着空罐头的车,以及从教堂椅腿里拿到的微缩交卷:嘿!知道肯尼迪是怎么死的么?记忆深刻(2020年修改 记忆真会骗人
斯皮尔伯格的《华盛顿邮报》配着《勇闯夺命岛》看,你会发现它们的故事源于一个共同的起点:战场归来的士兵,转身对抗体制;所不同的是,一文一武,一胜一败——以暴制暴的做法似乎已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气候,而革命成了一种脑内游戏,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宗教:口水真的能淹死人。
不得不说我这个不爱动作片的姑娘都给感染了。看滴叫一个热血沸腾。相当霸气。Sean Connery大叔出场的时还是候无比震撼。当然我家Cage叔还是Cage哥的时候也素无限滴魅力。
九十年代才是动作片的黄金年代。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影院看这部戏,看完之后母女俩还讨论了一路,那时候我喜欢凯奇,妈妈喜欢康纳利~
剧情与视觉效果兼具,爆炸贝牛逼,配乐真是神了。不想让你的孩子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下成长,梅森的人性刻画得很好。尸体蒸发了,史丹利的人性刻画的很好。那些军人真惨,先被政府出卖又被法兰出卖,而法兰真的是活该被出卖,为了强行正能量所以导弹没有殃及百姓,但是政府却放弃解救人质向恶魔岛攻击,真是够讽刺的,以及打算利用完梅森直接处决他。美国艺术家真牛逼,敢把政府拍得这么黑暗但是又这么真实。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政府还是会继续出卖军人哦。
《勇闯夺命岛》其实是典型的傻瓜型美式幽默。
动作片中的经典之作,配乐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紧迫的剧情加上急骤的旋律着实让人惊心动魄。最后的一颗导弹终于让剧情不是虚惊一场,而是石破天惊。
美式动作片的代表之作,情节紧张刺激,高潮迭起,并且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整部影片可以很好的诠释两个字——“过瘾”!
音效就值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