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领及目标白卫份子的目标非常简单,经济上彻底的恢复俄国的地主所有制,政治上建立纯粹的资产阶级专政(可能是独裁,也可能是黑帮与立宪民主党的分赃),用人话来说,就是喊俄国的工人与农民做回奴隶。当然,这还是白卫分子里面最高大上的东方白卫和南俄白卫才有的纲领了,至于谢苗诺夫和恩琴这种小爬虫,更是连可以称之为纲领的东西都没有,单纯是计划趁着乱世打下一片私人领地躲入列强羽翼的军阀投机客。而南俄的哥萨克军头们,则是打算着独立于俄罗斯,建立德性高涨的军阀专政的哥萨克土豪国家。
“对劳动者的圣战”白卫分子对群众的彻头彻尾仇恨不仅仅体现在这个愚蠢的纲领,就连行为上都是充斥着赤裸裸的暴力,南俄白卫分子在志愿军刚刚成型开始进攻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于毫无理由的虐杀工人和抢劫农民了,甚至都不是对群众反抗的回击,仅仅是为了发泄对赤色份子的怨恨就滥施暴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主角保尔被白军俘虏后曾遭受酷刑折磨,在牢中被一位年轻姑娘主动献出贞操,因为她知道第二天会有一大群白军……)进入乌克兰之后其排犹,反犹程度不亚于纳粹,白军每到一处都要抢劫犹太人,同为贫苦的乌克兰人保护犹太人,与犹太人同罪。而东方白卫在进军的时候更是从头到尾离不开打劫式征发和抓壮丁,似乎他们打得不是20世纪的战争,而是30年战争。除了赤裸裸的暴力以外,更令俄罗斯人感到彻底绝望的就是他们的土地政策,白卫份子无一例外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坚决拥护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跟着还乡队对泥腿子们进行清算,弗兰格尔滚到克里米亚死到临头的时候,才开始笨拙的尝试对地主土地进行赎买(然而,居然是要由早就破产的农民们出钱进行的赎买!)。至于白卫军阀的小走狗——立宪民主党,到了20年代内战结束后,才扭扭捏捏地正式承认了战争时白卫土地政策的愚蠢。
如果要形容白卫份子具体统治的情景,那就是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和布党用了一年重新笨拙的建立起生产秩序不同,白卫控制下的地区从头到尾都没有恢复过生产,除了南俄和西伯利亚本身基础薄弱以外,各个白卫政权灾难性的货币政策是雪上加霜,物价的飞升搭配上原料的短缺,结果就是所有的工业一律停摆,白卫运动进军所依靠的一切都不能脱离外国支援(先是德国,后是英法)。当他们的攻势停滞,统治秩序开始雪崩,让列强开始失去信心的时候,白卫运动的进程实际上就画上句号了。
“逐个击破”至于各路白卫军之间的关系,则是极具黑色幽默的性质。作为各路白匪统一认可的俄罗斯正统政权,高大帅却从未获得过其他军头们任何的实际援助,东方、南俄、西北三只主要白匪完全都是各自为战,战略上的支援永远只停留于书信。其结果是很明显的,几乎都是浪一波把兵拼完就开始败走,高尔察克春季攻势,南俄军深入到图拉的大进军,西北军的彼得格勒攻略,如果同时发生的话,红色政权会在半年内成为历史,然而白匪却让这三次史诗的大攻势分散在了18-20年的三个完全分散的时间地点,等着红方对自己进行逐个击破。而小爬虫恩琴和谢苗诺夫,则是完全靠着赤裸暴力和日本庇护才能存在的,可以说是混一天算一天。
“大俄罗斯的荣耀”(呕)顺便各路白匪都和临时政府有个相似点,那就是一切关键问题都用立宪会议搪塞,但实际上白卫分子要么是打算建立纯立宪民主党的立宪会议,要么就是连立宪会议都极度敌视的黑帮份子,如果用人话说的话,就是从群众手里抢回他们拥有过的一切,地主要土地、资本家要工厂、军官们要荣耀的地位。而白卫分子所热衷的口号,恢复大俄罗斯的一切荣耀,那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屁话,事实就是白卫份子甚至连德棍的援助都照单接受(在英法下场以前,南俄志愿军和哥萨克的后台其实是德国凯撒),而亚洲的恩琴和谢苗诺夫,直接把“我是日本人的狗”刻在了脸上。
如果说国内战争是一场惨剧,一场毁灭了俄罗斯的灾难的话,那么白卫分子及其走狗就是这一切灾祸的始作俑者,是应该下到地狱最深处和希特勒一起赎罪的恶棍。
至于影片本身,我真看不出《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的无畏在哪里,改名叫《多情浪子高尔察克》也完全不违和,连高尔察克本身是靠着政变上位,曾经在日俄战争里沦为日军俘虏都没有提。他能做到那个地步,纯粹就是靠着出身而已
当然估计有人会说现在俄罗斯给高尔察克和白卫分子翻案,认可他们是俄罗斯的英雄,我想说的是:你们觉得他们是真的这么认为?其实就是病急乱投医而已。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到自己无力振兴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所以就大肆宣扬民族主义,把俄罗斯历史上那些侵略者全都捧起来(俄罗斯5000卢布上印的那个人就是因此被捧起来的)用以维持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仅此而已。
2004年,俄罗斯立宪法院将高尔察克平反案移交军事法院举行了最后一次听证会,这一次,终于成功了。在一片前苏联退伍老兵和左翼政治家的咒骂声中,高尔察克人生的最后一站伊尔库兹克竖立起了他的纪念碑。
维基百科上关于高尔察克的评价很客观,政治上的无辜受害者和理想主义爱国者。影片中,水手兵谏时高尔察克将自己的军官佩剑沉入了黑海,这成了他人生的拐点,象征军人荣誉的佩剑在水中下沉一如最后他的尸体被丢入安加拉河般悲怆。其实,正是高尔察克理想主义爱国者的特质让他成为了政治的无辜受害者。以高尔察克的军事天赋,在成为所谓白卫军领袖前他必定对这支军队有过准确的战力评估。沙俄的精锐早在二月革命时就已消亡殆尽,所谓的50万白卫军怎么可能敌得过新生但疯狂的红色苏维埃。况且,即使杀伤力再大的枪炮也无法摧毁一部强大的政治机器。
也许从一开始高尔察克就料想到了自己的结局,所以直到最后一刻他依然很平静。高尔察克以军人的忠诚战斗着,但这并不是一场战争,这其实是一场各方势力云集角力的政治风暴。影片中捷克军团的背叛与法国盟友的出卖只是缩影,在人生的的最后一场战争,高尔察克来错了战场,在这场风暴中,他心中那份对俄罗斯民族的赤诚太过渺小了。高尔察克信仰的与他的敌人并无二致,都是在为心中的那个祖国战斗。可能他的信仰不如布尔什维克们的系统、庞大,但信仰这东西本就是很简单的,只要自己笃定就好。
在高尔察克之前,另一位叫邓尼金的白卫军著名将领更早的得到了所谓平反。在兴盛时期,邓尼金统帅的白卫军甚至一度进攻至距莫斯科仅200公里。后来在列宁起草的公开信《大家都去与邓尼金作斗争!》的强大精神感召下,20多万名工农分子入党并奔赴前线,邓尼金部灰飞烟灭,他本人流亡海外,最终客死美国。或许是因为邓尼金默许苏联情报部门组织流亡的白俄抗击法西斯,或许是因为邓尼金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以个人名义呼吁全球的俄罗斯人团结起来为民族而战,在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开始改变对邓尼金的看法,出现了“爱国将领”的字眼。 2005年10月,邓尼金以爱国将领的身份被重新安葬在莫斯科。如此看来,所谓的平反也并不纯粹,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盖棺定论终究还是需要那些曾给他们带来骂名与耻辱的政客们来完成。就算如此,就算伊尔库兹克竖立起的高尔察克雕像是以希冀恢复海上霸主地位的现实目的为奠基石,我们至少能看到一个相对真实的高尔察克了,这就足够了。很幸运,高尔察克生命中的人性光辉没有像当年他沉在贝加尔湖中的数百吨黄金一样,永不见天日。
如果我们不能拨开层层迷雾清晰地看待那些所谓的历史人物,不如就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普通人吧。影片最后,高尔察克的情人安娜历经37年集中营生活后终被释放。安娜来到一个人们之间以同志想称的电影拍摄现场,一个盛大的舞会情景中,她想起了高尔察克还欠她一支舞。慌乱中,安娜碰落了一只酒杯,就如她与高尔察克初次见面时碰落的那只一样,酒杯落地摔碎时的声音依旧清脆悦耳。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不管是你、是我、还是那些所谓的大人物,我们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都有自己的所爱、所很,我们都有自己执著追求的东西。
写到这里,文章本该就结束了,但我还想说说咱们这个国家的事情。现今的政治气候下,我们还不可能做到像俄罗斯那样跨越意识形态的民族和解。但有些人和事我们不该忘记,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所谓历史,不该只存留于书本上的字里行间,在我们心中,历史也该有一个庄重的地位。建国之后,我们历经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数次边境反击战,多少人埋骨异乡,但对此,我们总是静悄悄的无视。10月25日是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南方周末》头版的文章的标题是“每一个烈士都有名字”,关于寻找18万援朝烈士名单的报道。60年了,整整60年,我们才即将找全18万烈士的名字,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这篇报道我看到最后眼睛莫名的湿了,里面有两句话我印象深刻,一位烈士的后代去美国出差,他被华盛顿的韩战纪念碑所震撼,“他们是如此地重视生命。”这位烈士的后代感慨道。负责需找名单的丹东档案馆研究员面对着烈士的遗物对记者说:“那时候的人都很单纯,现在这种精神没有了。”有时候我真的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很可怕,抛开诸如现实、冷漠、自私这些浅显的表象不谈,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枯竭。物质丰裕之后本该继而转向对精神的追求,可我们呢?我们却还想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我们还想放弃更多的东西。“私も多少守ってきた。”这句日文是日本战国时那些弱小大名面对劝降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也是有所坚持的。”可我们的坚持在哪?每年都会有些特殊的日子,十三亿人中的一些人会不约而同地祭奠他们死去的亲人,他们的亲人为这个国家而死。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大部分人对此却熟视无睹,依旧肆意而为。离开尘世的灵魂不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我们对他们的铭记更像是对自己告诫,不单是心存感激,更重要的是敬畏生命、分辨美丑。如若不然,终有一日我们的大脑会空空如也,弱不禁风之际我们会被这个世界无情的吞噬。
由于自己历史知识的过于匮乏以及对前苏联文化的知之甚微,在看这部《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电影之前,还真的不知道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这个人是谁,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看过影片之后有点迷惑,由于整个历史大背景的忽略,似乎只被贯穿与影片的线索——高尔察克与安娜的感情发展所遮住视角,对于把电影仅仅当作是大众文化的消费品的普通观众来说,其深刻的政治寓言确实有点难以透析其骨肉。
整个影片有两条很明显的叙事线索,一条是安娜与高尔察克的邂逅、相知、相爱、相聚、相离这样的一条感情线索;而另一条则是高尔察克作为一名军人的辉煌经历与身份的转变,最后落败被杀。影片的首尾叙述犹如《泰塔尼克号》,一个老太太引出的回忆,片尾时,从托盘中掉下破碎的酒杯形成首尾的呼应,构成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导演这样一个闪回叙述手法的运用,似乎是对以往美好童话的重构,安娜与高尔察克邂逅的那个舞会重现,所有的人们沉醉于舞蹈音乐美酒之中,那时的生活可谓是歌舞升平。
每部电影文本,每个故事都包含着某些作者认为、或作者设定为约定俗成、不言自明的前提。某些对于文本中的叙述的必须存在的因素被省略,理由似乎是那些已尽人皆知,因此无需多言。我们将看到事实常常并非如此。换言之,便是不仅关注文本所讲述的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式,而且关注它“没有”讲述的因素——关注那些意味深长的空白,便是关注一部文本中的“结构性裂隙和空白”。只看这部电影确实很容易让自己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产生一种想象,高贵的生活、华丽的舞会,还有那些坚毅、勇敢、沉着的军人。但仅凭中学的那些历史知识也足以发现导演对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历史背景的过于忽略。影片中对于苏维埃红军的描写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个足以跌破眼镜的反面污蔑,不过让我们放心的是,那里的红军是俄国的红军和共匪而非中国。
米歇尔.福柯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也就是说,最为重要的参照系数,不是影片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而是制作、发行、放映影片的年代。影片的制作者选择某个历史年代作为被讲述的年代,将他们的人物故事,安放在某些历史场景当中,其重要的依据,无疑是他们所置身的社会现实。这也印证了当代史学在解读历史文本时的一个重要观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毋庸赘言,并非俄国十月革命,而是当今的俄罗斯的社会现实,才是索解该影片的正确入口。如今的俄罗斯是在饱受美等战略挤压、饱经失落和屈辱之后重新崛起的,有意无意地要显示其民族志气。俄罗斯是在饱受美等西方国家挤压,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崛起的,因而充满怒气。俄罗斯是在连续8年经济增长超过6%、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威力巨大的地缘政治武器的情况下崛起的,因而自感很有底气。俄罗斯还是在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和伊朗核僵局、国内政治分歧严重、经济增长减速,从霸权颠峰向下滑落的迹象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崛起的,因而更有胆气。因此,在苏联已经早已不复存在的今天,导演拥有着更大的政治空间去思索那段历史,对于苏维埃红军近似于强盗似的刻画来彰显高尔察克高举复兴俄国的爱国主义。但这样的极端,却容易走向一种肤浅。有评论说,导演用这样的极端方式回应着斯大林之后苏联集权统治的另一个极端。影片中高尔察克临时政府的三色旗,在几十年后,却飘扬在克里姆林宫的上空。这是对历史的讽刺还是回答?战争的结果永远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电影艺术也不过是一种话语权利的一种工具而已。
据说高尔察克本人是一位极富个人魅力及充满传奇色彩的军官,影片中所被刻画出的他是一位优秀的将领拥有超人般的冷静,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是一个感人的爱国者和一个敢爱敢恨的真性情男人。在这样一个刚毅的军人与战争的背景下,却用着一段不算圆满的爱情来构成整条主线,也许是导演出于让人物更加丰满,从其他侧面来烘托他的真性情与情感世界。
有评论这样评价高尔察克:他不是什么历史罪人,只是个军人,一个落伍社会潮流,维护旧秩序失败的军人。一切终究成为了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逃脱不了意识形态框架下的解读,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是消遣,就不必太认真;如果是政治寓言,就仁者见仁吧。
附:
高尔察克(1874-1920):俄国海军上将,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白卫军首领之一。生于圣彼得堡。1894年毕业于海军武备学校。参加过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任波罗的海舰队作战部长、水雷总队队长、黑海舰队司令。1917年二月革命后辞职,流亡英、美。1918年10月返抵鄂木斯克,11月出任反对苏维埃的“西伯利亚政府”陆海军部部长,在外国干涉者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自封“俄国最高执政”和陆海军总司令。1919年春率白卫军向苏维埃共和国猖狂进犯,一度占领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一带。同年底被Mv.伏龙芝指挥的红军击溃,逃到伊尔库茨克后被捷克军团逮捕。翌年 1月被引渡给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政治中心”,随后在起义工人要求下转交给布尔什维克伊尔库茨克革命委员会,2月被枪决。2004年,俄罗斯立宪法院将高尔察克平反案移交军事法院再一次举行听证会。虽然遭到前苏联退伍老兵和左翼政治家的反对,但是在圣彼得堡和伊尔库兹克分别建立了高尔察克纪念碑,甚至还有一个岛以他的名字命名。维基百科对他的评价是:“政治上的无辜受害者和理想主义爱国者”。
(摘自百度百科)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Aleksandr Vasilyevich Kolchak,约1874年-1920年),俄罗斯军事家和北极探险家,海军上将。曾在日俄战争中与日本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波罗的海舰队屡立战功,升任黑海舰队司令。俄罗斯二月革命后他支持临时政府,后曾被迫流亡。他在十月革命后回国,率领白卫军与苏俄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作战。他得到同盟国承认的俄国临时政府的首领地位(1918年-1920年),后来被同党出卖给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政权,为契卡秘密处决。
苏联时期教科书,把高尔察克称为内战时期的“反革命头领”。拂去历史尘埃,曾任海军上将的他,其实是位天才的学者、北极探险家、勇敢的战士和拙劣的政治家。
高尔察克打小对军旅生涯情有独钟 他每天早起做体操,洗冷水浴,以增强体魄,并津津有味地阅读那些战功赫赫的军事统帅们的传记故事。1888年,他13岁时便考入圣彼得堡海军学校,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他还通晓四种外语,其中包括对外国人来说晦涩难学的中文。19岁时,高尔察克以优异成绩毕业。
当时,各国科学家对于人迹未至的北极地带发生了极大兴趣,纷纷组织探险队前去考察。1899年底,高尔察克受到俄罗斯著名极地考察家托尔男爵的邀请书。邀请他作为水文学家参加北极探险队。1900年夏,“曙光”号破冰船载着托尔的考察队起锚,向北冰洋的新西伯利亚群岛进发。1902年春,考察队终于到达新西伯利亚群岛,但继续往北的航路被冰群阻断了,高尔察克等人只好循原路返回。1906年,高尔察克的学术著作《喀拉海和西伯利亚海的积冰》一书荣获沙皇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最高奖赏—大君士坦丁金质奖章。1910年,他随“瓦伊加奇岛”号破冰船在远东海区航行,绘制地图和航海图志。后来,人们正是根据这些航海图志去开辟北冰洋航道的。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波罗的海舰队任海军军官的高尔察克极为振奋。然而,帝俄笨重的战争机器很快便运转失灵,沙俄许多将帅表现得十分平庸。但高尔察克极具指挥才能,他在里加城下给德国海军陆战队以迎头痛击,因而不久后被擢升为海军少将。高尔察克擅长布雷,他的舰只往往深入到敌方水域很远处布雷,曾炸沉数十艘德军舰艇。1916年,高尔察克晋升为海军中将并出任黑海舰队司令。他在黑海也是战功卓著—在君士坦丁堡击沉了多艘德国军舰并将黑海的制海权牢牢地掌握在俄军的手上。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被迫逊位;高尔察克是第一位宣誓效忠临时政府的海军上将。他说:“我不是为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政府服务,而是为被我视为高于一切的祖国服务。”1917年6月17日,塞瓦斯托波尔的水兵、士兵和工人代表会议通过决议,解除高尔察克黑海舰队司令的职务,派他到美国去进行军事考察。高尔察克在美国待了两个月,在他途径日本返国时,得悉布尔什维克举行了十月革命,他把自己视为被推翻的合法政府的代表,认为有必要与布尔什维克进行斗争。
1918年在乌拉尔地区的乌法成立了内阁执政,即俄国临时政府,高尔察克被任命为军事部长。1918年11月18日,高尔察克被宣布为俄国最高执政官,白卫军的将军邓尼金和尤登尼奇都承认了他的政权。
在短短的时间里,高尔察克就组建起一支15万人的军队并在1919年春天展开了由东向西的全面进攻。军队已进抵接近伏尔加河一线的地域,迫使苏俄红军缔造者托洛茨基乘坐装甲列车亲临前线督战,多次派卫队投入战场。在别拉亚河上,堪称高尔察克精锐之师的几个军官团被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红军歼灭了;战线左翼遭到伏龙芝指挥的南线红军大反攻,无法打通和邓尼金的战线联系。从此,白军一蹶不振,节节败退。1919年10月,高尔察克的部队又在托博尔斯克被打败。于是,大撤退开始了。数十列满载士兵、逃难者和各种物品的火车从鄂木斯克开往东方。最后一个离开鄂木斯克的是高尔察克,他要把白卫军从喀山的国库弄来的黄金储备随车带到东边去。
高尔察克此时已成为英国人、法国人以及捷克将军日•盖达及哥萨克头领谢苗诺夫等人的障碍。他们都想占有那列装有黄金的列车,谁也不顾这位最高执政官的死活。12月,依照法国将军热南的命令,高尔察克的列车被扣留在下乌丁斯克。12月19日,新的俄国临时首都伊尔库茨克爆发起义,政权转移到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组织“政治中心”手上。法国将军和捷克军团与这个“政治中心”做了笔交易,他们出卖了高尔察克,以换取他们安全离开俄国的保证。
1920年1月,最高执政官高尔察克以及他的内阁总理B•佩佩利亚耶夫被捕。从莫斯科“契卡”(肃反委员会)来的人对他们进行了两周的审讯。莫斯科来电指示:“秘密处决。”2月7日清晨,红军战士把高尔察克和佩佩利亚耶夫带到安加拉河的一个冰窟前。行刑人员建议给高尔察克蒙上眼睛,他拒绝了,但请求满足他最后一个愿望—让他抽根香烟。烟卷刚刚烧完,枪声就响了。随后尸体被抛入冰窟。
高尔察克的妻儿流亡法国巴黎。遗孀索菲亚晚景凄凉,于1956年在医院中逝世。其子罗斯季拉尔夫•亚历山大洛维奇•高尔察克于二战中加入法军抵抗纳粹德军,于1965年病逝。
(香草无味的话) 最早知道高尔察克是小时候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书中被称为“高尔察克匪帮”。
2008年俄罗斯将这位理想主义英雄搬上了银幕,电影颠覆了我们从以往教科书上得来的符号化政治定义化的印象,基本客观的再现了这位军人后半生中随着政治风云变幻而起伏的人生.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政治背景没有过多的影像评价.其性格导致的人生悲剧性结尾,影片进行了颇多令人感慨感动的渲染。
电影本身很有大片特质,其中战争场面的营造大气悲壮,与德军海战的特效制作水准比较高(有联想到《珍珠港》的地方,呵呵);与红军对决后茫茫雪原尸横遍野的场面也令人震撼。
镜头语言精美,而且颇有俄国斯电影特有的诗化特点。象征性镜头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如老年安娜的眼睛特写(又想起《泰坦尼克》了,呵呵),破碎的酒杯……对于悲剧气氛的烘托,也算是点睛之笔了。
是部令人难忘的战争英雄片!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лча́к),俄国著名海军上将。历史上他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曾在1999和2001的两次平反请求均以失败而告终。2004年,俄罗斯立宪法院将高尔察克平反案移交军事法院再一次举行听证会。虽然遭到前苏联退伍老兵和左翼政治家的反对,但是在圣彼得堡和伊尔库兹克分别建立了高尔察克纪念碑,甚至还有一个岛以他的名字命名。维基百科对他的评价是:“政治上的无辜受害者和理想主义爱国者”。
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虽然离经典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还是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演绎的高尔察克小小地感动了一下。影片中印象最深刻就是他卓尔不群的冷静,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他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一名感人的爱国者和一个这个真性情的男人。
这是我第一次欣赏康斯坦丁•哈宾斯基的表演,看后也证实他在美国演艺圈“俄罗斯第一男演员”的地位。对胜利渴望的执着眼神,被俘后不屈的坚韧眼神以及对爱人的无微不至的呵护眼神都让我震撼,影片岁具有好莱坞名人传记的范儿,但在特级制作,戏剧冲突,叙事编排上还存在差距,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将高尔察克演绎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高尔察克都没有放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这种热爱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和爱人。具有的战争元素的俄罗斯艺术,不管是文学(《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电影(《星星敢死队》)都极有感染力,我身边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被感动过,对此我深思许久却没有答案,昨晚在看完《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后,才找到原因所在。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信仰,我们全然没有真正为自己生活过,但从高尔察克身上我们能看到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的信仰。
读大学时,我和老外谈中美文化差异时,他经常感慨中国人的“聪明”。为了物质利益可以加入这个组织,那个团体,而在美国,他如果是个基督教徒,就非常信仰基督,而不会为了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没有信仰的人心中没有约束道德律的标准,尽管有法律来评判,但在中国这个法制不完善的国家,法律能管得范围要远远小于道德的领域,所以毒奶粉此等人性丧尽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尼克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说过:“我们的科技无比先进,能登上月球;但道德却丧失殆尽,犹如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会不会“金钱无所不能,道德一文不值”?
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是今年俄罗斯的票房过1000万电影力作,如果是有几岁年纪的中国人,又读过革命导师列宁的著作,一定对这位反革命的头颅”,“白匪帮的大头目”有所记忆,而今随着苏联的烟消云散,对旧俄国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是让人咂舌的,当年白军的另一首领,革命后流亡海外的邓尼金,其灵柩已经在2005年以爱国将领的身份,归葬俄罗斯了。
影视艺术其实和一切文艺形式类似,是很难脱离现实需要的,正如一切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一段历史只有引起现实的联想与兴趣,才不会被人群遗忘,近年中国的施琅大将军等台海敏感题材的历史剧大为热映,就是一例。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之所以成为新的俄国银幕焦点,其实非常有趣,几乎与他在1917年那个革命动荡的年代被传统旧势力拥戴的为领袖的原因类似,不外乎俊朗的外貌,学者和显赫的上将地位,战争英雄的身份,说到底是明星效应。政治和表演其实非常相似。
一个能干的职业的军人和糟糕的政治家。
构成悲剧色彩历史人物的所有要素,高尔察克几乎全部具备。经过数年经济复苏的俄国非常需要发掘历史上被埋没的民族英雄,重新找回失落的大国感觉。红色的斯大林已经被确认为俄罗斯历史上贡献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人物,相信这是不带意识形态色彩的定论了,从苏联时代到俄罗斯被反复折腾的斯大林可以安息了。而今白军的首领也找了出来,呵呵,红脸白脸竟然也在今天的俄罗斯找到了共同点,重塑民族信心的努力,不可谓不大。
影片是以高尔察克军事生涯的闪光点,一战黑海战役的对德胜利为开始的,与二任妻子安娜缠绵的爱情戏则几乎贯穿电影始终。
海军,从日俄战争开始,一直就是俄罗斯心头永远的痛。19世纪后半叶,曾经战胜过拿破仑,充当过欧洲宪兵的俄国,由于拒绝全方位的改革,日益落伍,从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到1914年的一战,俄国在与欧洲强国的交战中几乎屡战屡败。1905年的日俄战争更是让世界大跌眼镜,庞大的俄国熊居然被瘦弱的日本狼打倒在地,俄国海军也从当时世界海军排行榜上第3位,沦落到一战开始相比庞大的英德海军,不入流的尴尬局面。
影片着力于高尔察克在黑海的无补战争大局的海战胜利,是否有俄罗斯至今仍然耿耿于怀的海军情节,我们不得而知。
整体感觉,这是一部政治电影。我怀疑,除了把人物绝对英雄化,将十月革命实际贬低为一场残酷的毁灭美好的社会浩劫,还能够传达什么?如果是缺乏历史常识,光看这部电影,是非常容易对革命前的俄国产生虚幻的美好印象。即使是自由主义者,只要还有点客观精神,都无法忍受影片对十月革命发生背景的忽略,一部竭力回避历史真相的影片,能够给人们一点思索空间吗?它极力宣扬的爱国主义,这样看来也就未免流于肤浅。
谁也无法回避十月革命过程中的残酷性,星移斗转,苏联的解体有目共睹,证实了苏式僵化的非人性体制的不得人心。可是,难道这样一场导致俄国社会分裂,200万人流亡海外的社会革命,仅仅是象影片描述的那样,似乎是一些品质恶劣的暴徒无视沙皇英明领导,国内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无事生非酿成的吗?
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如果不是沙皇政府的漠视改革和整个旧俄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战争是检验国家实力和领导者能力的试金石!
斯大林说过:俄国人民除了坚定地取得胜利,不允许自己的军队有其他品质“。可谓深喑俄罗斯民族的心态。
日俄战争俄国的失败,马上导致了1905年的未遂革命,沙皇统治的基础已经动摇了。一战中俄国陆军的战绩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前线的士兵不仅没有充足的给养,许多人没有鞋,缺乏食物,连基本的武器步枪都只能数人合用一枝,而军事领导水平的低劣更是致使俄军伤亡巨大,我无意否定高尔察克的个人战绩,可惜他只能算庸中佼佼了,个体的闪光,无补整体的黯淡。影片中仅仅渲染俄海军的仅存光荣战绩,是对历史的误读。
革命的肇始,不仅仅是因为战争期间的国内饥荒,正是俄国在前线的一败涂地,导致了人民对沙皇政府彻底失望,不满情绪在社会泛滥,俄罗斯民族是有强烈爱国心和大国意识的民族。俄国人民可以忍受饥寒和牺牲,却不能够忍受军队的无能。仔细想来,对外战争的失利,无论什么时代都会成为政权覆灭的导火索,一战后的德国不是差点也上演了布尔仕维克夺权的好戏。所以历史上以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视线的,非常容易引火烧身。
1917年,沙皇倒台,作为职业军人的高尔察克是茫然的,作为崇尚秩序的他,对二月资产阶级革命已经非常反感,当然更不可能接受那十月革命了。影片竭力渲染高尔察克的贵族气质和面对起义夺权的士兵的轻蔑与镇定,这就是一种悲哀,俄罗斯早就分裂为两个不同的世界了。高尔察克不了解国家的问题和中下层人民的处境与苦难。一个爱国的职业军人却不真正理解自己的祖国发生的情况,这样清高的军人从政无论如何都是悲剧。
望着影片中被海军士兵残酷处决的军官们,那让人毛骨悚然的被栓上石头沉入海底的“人柱”,慨叹之间,我却想起了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和许多走上断头台的人也许没有当死的罪,他们其实是为先辈几千年的压榨残暴和不公在还债。岁月无法磨灭仇恨,历史经常以残酷的方式还给人民以公道。
暴力和恐怖不是直到今天,还大多出现在底层人民的苦难得不到关注和投诉无门的地方吗?
当高尔察克在西伯利亚成立反苏维埃的临时政府的时候,他的誓词是耐人寻味的,不吝生命,不私亲友,只关心俄国的复兴与强大。高尔察克的白军虽然失败了,但是那面高尔察克当年临时政府的三色旗,在沉寂70年后,终于戏剧性飘扬在克里姆林宫的上空。谁是胜利者?是高尔察克?还是仅仅一面旗帜。
高尔察克以及邓尼金和邓尤尼克,这些白军将领都是比较标准的职业军人,是革命把他们卷入了残酷的国内战争,在错综复杂的内战中,这些内行的将军们是标准的政治外行,在世界各国的巨大军事援助下,他们曾经利用许多旧俄军人贵族对苏维埃的反感,一度把苏维埃政权逼到几乎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惜的是他们只是旧秩序的恢复者而非改革者,在与国内各党派的交锋中,无不显示着他们的笨拙,这样的执政水平,即使成功,又能怎样呢?不过是旧贵族精英政治的翻版。
影片大力刻画红军的残暴,其实,高尔察克的白军在内战中的残忍性丝毫不逊色于红军,加上没有什么实际改革措施,人民对代表旧秩序的白军彻底失望了,残酷果断,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苏维埃是充满生机的,那是一种看起来是如此光明诱人,前所未知的社会制度,不必苛责前人,社会发展进程本来就充满了探索和伤痛,没有人会知道结果到底是什么。当年对苏维埃满怀热情的,不仅是士兵和工人下层民众,甚至包括了大批知识分子和贵族军官,象贵族出身的图哈切夫斯基在一战只是名中尉,而到国内战争后期已经成为红军的集团军司令了。大胆使用人才使红色政权转危为安。没有新鲜精神力量引导的白军,注定是奔流着意识形态的20世纪初俄国历史的落败者。
许多白军士兵大约都有象《静静顿河》中迷茫无措的格里高利式的痛苦,每个大时代,其实最痛苦的恐怕并非激进者和守旧派,而是那些无奈地为混乱裹胁着的,渴望安定生活的尽忠职守的平常人。
苏维埃虽然让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必须承认,苏联时代尤其是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建设与反击侵略,和战争后的扩张。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完成了历代沙皇都梦寐以求的目标,一度主宰了世界的格局。让所有的俄国民族主义者不分信仰都感到自豪。
战后逃亡西方的邓尼金将军是俄国流亡者的精神领袖。在二战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时候,邓尼金号召俄国流亡者放弃意识形态的仇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苏联的卫国战争。而德国的入侵者大名鼎鼎的古德里安曾经遇到一位沙俄时代的老将军,老人的态度是让他目瞪口呆的,“如果你是20年前来到这里,我会张开双臂欢迎你,可是我们今天刚刚建设好国家,你们却来了,那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把你们赶出去。”这大概就是典型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如此震撼,也许可以揭示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何以能傲视世界。
影片中高尔察克与二任妻子安娜相恋的情景无疑是重头戏,我们现在能够看见的所有高尔察克的影像资料,都表明高尔察克是一位高大俊朗有硬线条的军人形象,甚至严格说电影中的扮演者都无法传神地表现这位历史风云人物的坚毅气度,这样的男人无疑是很让女人青睐的,而且高尔察克又带着战争英雄,学者的桂冠。多情美丽的安娜为之痴迷,不惜抛弃丈夫就在情理之中了,电影通过安娜对高尔察克至死不渝的爱,烘拖出了主人公的个人魅力,这应该是电影比较出色的部分。
随着白军政权的瓦解,高尔察克被急于回国的捷克军团出卖交给苏维埃政权,在面临白军部下解救的情况下,被红军秘密处决。
这位探险于北极冰原,成名于黑海波涛的名将,最终随着一阵乱枪,葬身于冰洞下的冰冷水底。
十月革命的彻底的残酷性,连以断头台著称的法国大革命都相形见拙,不仅是高尔察克,逊位的沙皇一家,包括许多没有逃离的贵族都面临红色行刑队的枪口,到20年代中期,来自旧统治阶级的国内威胁已经彻底消失,不过,当革命消灭了自己的外部敌人的时候,取缔了所有不同声音的时候,那么他其实就等于把潜在的敌人引入自己内部,苏联的灭亡不是正源于党内的异端吗?
影片结尾有点昔日大片泰坦尼克的影子,富有感伤情调,被苏联政府关押了37年的高尔察克妻子安娜释放后,在电影厂做了个打杂的群众演员,一次拍摄,随着现场内音乐的响起,扮演贵族的演员们翩翩起舞,安娜黯然神伤,恍惚中,手中托着的酒杯乒然坠地。时光仿佛是又回到了几十年前,身着笔挺海军制服风流倜傥的高尔察克和他的战友们又回到了人间,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温馨,为执着爱情,历尽坎坷,青春与美貌不在的安娜,沉醉在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中。
重新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是时代的进步,但是俄国著名导演安德烈·克拉夫库克显然没有对十月革命和高尔察克的悲剧命运作出深层把握与思考,他是以另一种偏颇,来回应昔日的偏颇。电影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只能算是仍然在历史迷茫中的俄罗斯,自我陶醉的成人童话。
==============
引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42714.shtml
比较赞同就转了过来
布尔什维克毁了一个天才以及他的爱情!!
老毛子的片一旦动真格的,尽管一大堆毛病也会让你竖起大拇指叫一声牛逼。P.S.:最后是说女主被拉去演《战争与和平》了吧。
渣男上将高尔察克......那个女主似乎感动了很多人,但我对她只感到恶心,我最后再说一遍:靠男人养活的女人没有资格谈论真爱!那不是追求恋爱自由的进步女性,而是卖了还想立牌坊的婊子!另外,再衷告男同胞们一句:不要随便带入性地意淫,现实中你们很可能是谢尔盖而不是高尔察克。
2008-12-12,倒霉的德军舰桥,为白匪翻案。
因此说,历史才是塑造英雄的最大后台,而运气是成功的关键词
讲述俄国著名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传奇的军旅生涯和爱情生活的俄罗斯影片,导演安德烈·克拉夫库克曾执导《寻找幸福的起点》。个人十分喜欢《寻找幸福的起点》,不过这部影片和《寻找幸福的起点》的风格截然不同。
很容易手一松给四星的,苏联战争史诗大片,罗曼史走向但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尼玛这导演编剧得多恨苏共才能拍出这么一部恶毒的片儿啊。活活儿把一“反动军阀”拍成了姜维。强化了宗教意味,强化了大俄罗斯情结,另外这不是活生生的通奸么,都拍成忠贞爱情了。现在的俄罗斯真可怕……
太帅了
这小子拿着沙俄中央银行16吨黄金跟日本买武器,武器没拿到手自己先被枪毙了,让日本人捞了个大便宜。
这又是一部让我很难打分的电影。它具备了一切好看的元素,但没下功夫去精雕细琢;套用了一个讨巧的模式,把故事说得圆润流畅,却放过了那个时代背后更巨大的话题。
高尔察克,英雄的,无畏的一生。影片很虐,也有点避重就轻,抛去被时代裹挟的命运之流的大帽子,其塑造了一个矛盾而内敛的英雄。“要把他们埋在一起吗,不分红军白军?”“埋在一起,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一句对白,拍出了情怀。
俄罗斯的演员怎么那么好看?哈哈,
我们从未一起跳过舞。
战争场面干掉《集结号》,爱情故事干掉《非诚勿扰》,一部老毛子的片子干掉冯小刚2部,哈哈
白卫军与旧时代挽歌。
拍得很美
题材很吸引人,无奈以爱情作为大时代变迁和人物悲剧命运的切入点和贯穿线索实为糟糕,高尔察克倘有魅力,也绝不在电影中编造出的庸俗化的风流韵事,作为科学家、北极探险家、日俄战争后的俄海军重建挑大梁者、黑海舰队司令官、流亡的将军、被红色政权处决的反革命首领,如此一生塞进两小时已勉强,还被赘笔占去大篇幅,可惜。
在俗(什么钢铁镶钻的艺术字啊!)和雅之间反复横跳的俄式审美,在山坡扫射的枪口下逃过一劫的谢尔盖,躲在桥洞下抽烟,桥上三两士兵走过,水漫过膝盖止不住颤抖。坠入水下挺立的尸体、十字架冰窟、几场行刑场景和配乐都非常绝。冰天雪地中进军的白卫军,顶着粗粝的风、密集的枪林弹雨,没有弹药补给的卡普佩尔在战壕中打气:上帝是仁慈的。屏幕外的人恐怕只会在心中默念:天地不仁。世界史课堂上一句话带过的the whites rebellion、高尔察克,做笔记时搜到的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听着就很英雄主义,浪漫悲剧。时隔几年才真正点开,果真如此。(原本看介绍把预期降低到《珍珠港》级别,着实惊喜到了。
他们到底还是给你平反了啊
男女主人公像两张白纸,毫无魅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