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造物弄人 剧照 NO.1 造物弄人 剧照 NO.2 造物弄人 剧照 NO.3 造物弄人 剧照 NO.4 造物弄人 剧照 NO.5 造物弄人 剧照 NO.6 造物弄人 剧照 NO.13 造物弄人 剧照 NO.14 造物弄人 剧照 NO.15 造物弄人 剧照 NO.16 造物弄人 剧照 NO.17 造物弄人 剧照 NO.18 造物弄人 剧照 NO.19 造物弄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0

详细剧情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英国乡村,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保罗·贝坦尼 Paul Bettany 饰)与妻女一起过着恬静的生活。他十岁的大女儿安妮对世界充满好奇,达尔文便教予她很多自然和科学知识,其中还包括他的进化论,然而在世人都相信上帝乃造物主的当时,女儿口中的进化论无疑是危险的,以至于令她被家庭教师体罚,就连达尔文深爱的妻子艾玛(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饰)也无法认同他的观念和研究。更令达尔文受创的是,不久后,小安妮因生病早夭,唯一一个支持他完成学说的力量之源也黯淡了,整理《物种起源》手稿的工作变得犹如逆行荆棘,举步维艰……
  本片改编自达尔文第三代玄孙兰德尔·凯恩斯(Randal Keynes)的传记小说《安妮的盒子》。

长篇影评

1 ) 达尔文的子女(zz)

来自方舟子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ccs.html

839年1月,30岁的达尔文与大他一岁的表姐爱玛结婚。达尔文此前曾对是否要结婚犹豫不决,在笔记本中写下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加以比较。排在结婚好处第一条的是“孩子”。结婚当年年底,达尔文夫妇有了第一个儿子。此后一直到爱玛48岁,他们共生下了10个子女。其中有3个夭折:二女儿玛丽仅活了3星期,小儿子查尔斯在2岁时死于猩红热,大女儿安妮在10岁时死于肺结核。

后来有人把达尔文子女的夭折归咎于近亲结婚。这是没有道理的。在达尔文的时代,儿童夭折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当时的英国,大约五分之一的婴儿没能活到1 岁。即使是10~15岁的儿童,死亡率也高达千分之五,是现在的25倍。猩红热在当时对儿童是一种能够致命的常见传染病,达尔文的朋友、后来被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的托马斯·赫胥黎也有一个儿子三岁时死于猩红热。至于肺结核,在当时更是医院不予收治的可怕的不治之症,在死亡原因中排在第一位。

近亲结婚既没有给达尔文的子女带来更高的夭折率,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夭折的两个女儿和五个儿子都很长寿(67~93岁)。大儿子是银行家,二儿子是数学家、剑桥大学教授,三儿子是植物学家、剑桥大学的教授,四儿子是工程师、皇家地理学会会长,五儿子是科学仪器设计者、剑桥市长和皇家学会会员,可谓个个有成。只有2岁夭折的小儿子根据达尔文的观察记录以及从照片判断,当是当时还不知道的一种遗传病——唐氏综合征(先天愚)患者,但这显然是由于爱玛是个超高龄的孕妇导致的:45岁以上的孕妇生下唐氏综合征婴儿的概率高达30分之1。

达尔文把他的子女当成了科学观察的对象,一出生就开始详细地观察和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中收集证据用来证明人类的情感与动物并无本质区别,必定是经过进化而来,而不是上帝创造的。在他看来,孩子的夭折也是一个自然事件,并非上帝的安排。医学也许有一天会发现疾病的自然因素和治疗方法,但是宗教对此毫无用处。

爱玛则是个虔诚的基督徒,面对孩子的死亡,特别是她和达尔文最宠爱的大女儿安妮死亡,和当时的多数人一样,从宗教信仰中寻找安慰:希望安妮能上天堂,等自己死后与她在天堂上再见。但她也不能明白上帝把安妮从她身边夺走的目的何在。她珍藏了安妮的一些遗物,放在一个书箱中。它们至今还在达尔文后人的手中。

达尔文此前已向爱玛明确表示过,虽然他曾经是剑桥神学院的学生,但是他不相信基督教。他仔细推敲过基督教的教义,发现没有证据和理由能够让他接受基督教。但是他还和爱玛、子女们一起上教堂参加礼拜仪式。在安妮死后,达尔文彻底地告别了基督教,不再参加礼拜仪式,星期天把家人送到教堂,自己则留在外面等他们。安慰他的,只有安妮留下的美好回忆——在安妮死后一周,他写下了一篇安妮回忆录。

安妮究竟得了什么病,当时并无明确的记载,其死因也只简单地写着“发烧”。但是从其发病过程和症状看,现在一般认为安妮得的是肺结核。在当时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真正治疗肺结核。实际上,当时对绝大部分疾病都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流行的药物大多含汞、砷等重金属,或者是鸦片之类的毒品,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能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在安妮患病后,达尔文根据一位名医的建议,每天对安妮进行“水疗”,例如用湿布包裹患者全身,猛烈揉搓5分钟。在家中治疗无效后,达尔文把安妮送到了那位名医的疗养院,在其指导下进行水疗。一个月后安妮就死在了那里。在安妮生命的最后几天,达尔文日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写信向因怀孕留在家中的爱玛汇报情况,留下了详细的记录,读之令人心酸。

安妮死于1851年。当时医学界对肺结核的病因一无所知,有的认为它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有的认为它是一种遗传病——这让经常患病的达尔文更感到内疚。事实上当时对传染病的病因都一无所知。26年后,德国医生科赫发现炭疽杆菌,首次证明传染病是病菌引起的。在读了科赫的论文后,达尔文评论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二、三十年前我对自己说,如果能够证明传染病的起源,那将会是科学的最大胜利;而我现在很高兴看到了这一胜利。”5年后,科赫发现了结核杆菌。 1921年据此出现了能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卡介苗)。但是一直到1944年链霉素的出现,才有了真正能够治愈结核病的药物。

孩子是父母能够得到的最好礼物,而孩子的夭折也给父母带来了最大的痛苦。我们应该庆幸现代医学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出现这种痛苦的可能性,这是达尔文时代的人们所难以想像的。它确实算得上是科学最大的胜利之一。

2007.11.18.

(《中国青年报》2007.11.21)

(XYS20071121)

评论请去:

http://www.xys-reader.org/blogs/fangzhouzi/?p=6773

2 ) 我看到的

我看到

我们是应该有信仰,好让生命具有意义和方向,心中充满依靠和充实。
但是当我们理性面对世界的真相,我们无法给出简单的幻想图景,我们需要敢于面对和认识真实的复杂的未知世界。
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宗教作为信仰的标准答案,但是传统习俗的宗教是那么的简单、粗暴和荒谬。
我们是需要信仰,但我们需要一个好的信仰而不是廉价的盲从。

但是不管我们多么理性,可怜的我们依然面对无尽的黑暗和无知。
同时无法抑制我们自身汹涌的冲动和伤感,我们不可能像观察狐狸吃掉兔子那样平静理智的面对孩子的离去。
但即便如此,这样我们也不能选择廉价信仰,我们不选择放弃思想。

BTW,贾母是对的,不能用养鸽子的方法来挑选老婆。
BTW,大女儿和小女儿的争宠
BTW,水疗法、甘汞和放血,幸好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
BTW,那个时代达尔文可以周游世界,华莱士就可以从东南亚寄信给本土,这是怎样的大英帝国
BTW,小猩猩的演技真是不错
BTW,从物理学的角度,进化论是生物界的薛定谔方程。
BTW,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什么可以统治地球,这个影片其实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

3 ) 《造物弄人》安妮的爸爸-达尔文

讲伟人就该这样讲,把他从神人的宝座上拉下来,推进凡人堆里,让人知道他也有喜怒哀乐,他也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时候。这是宣传教育的好方式,与某些策略相似,欲擒故纵、假道伐虢,都是洞悉了心理,遵循了事理,借用技巧有效地达到了目的。

《造物弄人》改编自达尔文第三代玄孙兰道.凯恩斯的传记小说《安妮的盒子》,全片用达尔文的记述与回忆展开这位伟人的生活一角,即第一部长篇巨著《物种起源》诞生及撰写前,达尔文的情感与生活。

不觉乏味,是因注重了世俗化的故事情节,而不是从理论演讲稿的字里行间找伟人的形象。原著传记小说是影像的蓝本,但也不得不说乔恩.阿米尔是手艺精湛的工匠。他能一直用平常心分析真实人物的心理,不甘于停留在表面上,进而把握住传记电影忠实于真相的主心骨,并执导出让人感动又有所思考的影片,做足了功课,拍出精品想来是水到渠成的事。尤其,开场那段亦真亦幻的生物群舞,彩蝶纷飞,让人印象深刻。

看过此片,心中符号化的达尔文会有血有肉地走进脑海。不会再捧着表姐表弟近亲结婚的故事卖弄,也不会认为他是个长着聪明脑袋的怪物,会了解到他虽然爱生物爱科学,但他更爱妻子还有孩子们,他就像任何一个伟大的父亲,麻烦的丈夫,出色的劳动力,没有变异。

离世的小安妮出场与退场都经过了精心的编排,照相机的发明,为小女孩儿留下了最后的倩影。从此以后,安妮存在于虚幻里,化作一种精神力量伴随在达尔文的身边。当然,对于安妮的死因,也必须承认它在剧中起到彻底激化矛盾的事实。它贯穿始终,揭示从逃避到正视,达尔文陷入信仰基督教与研究生物科学的水火间,痛苦挣扎与勇敢战斗的过程。

在表现达尔文心灵孤独与质疑自我时,有条不紊地拍摄出了他的恍惚无助,无形中笼罩的恐惧气息,带着常人能理解的情绪,虽然那是伟人预见事实时短暂的怯懦,是科学家颠覆整个认知体系前的惊惧,但对旁观者而言没有理解上的障碍。

而达尔文的妻子艾玛,电影在刻画她时,则用一种超越从属地位的视角,把一个母亲、爱人、表姐、虔诚的基督教徒等多重身份的女人,以爱的名义有情有义地塑造了出来。而詹妮弗.康纳利会说话的眼神,随着波动的剧情,正好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位女性。还有一妙处,也有隐喻的成分,艾玛最后向达尔文妥协时所说的话,恰好带出了当时政治宗教文化的影子,对科学界先锋人士及家人,远离上帝,得不到上帝的宽恕,绝不是值得炫耀、心安理得的事。

若说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被悲伤、愤怒包裹着,其中小安妮最喜欢听的悲伤的故事,有关一个叫珍妮的红毛猩猩的故事,那段是最轻松快乐的片段。我知道那是严肃的实验论据,但画面生动活泼得只叫人心情愉快,不知不觉想起那个泼猴-孙大圣。

没有丰富的剧情悬念的传记电影,能讲出如此动人的故事,转化掉晦涩与愤怒,用温婉的节奏,像不惊动晨露的晓风,真是不容易。


4 ) 外国人的脑子都是方的!——《造物弄人》

这是一部关于《物种起源》诞生过程的电影,在看之前心里觉得这一定是一部晦涩沉闷的片子,但看的过程我很投入,甚至纠结。

达尔文这样一个超越时代很远的伟人必定是痛苦的,因为太超前,所以不被接受。在那样一个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简直就是挑战上帝,藐视宗教,有谁能接受我们跟猩猩是亲戚这样的事情?!

这其中最纠结的还是人们长久以来的精神依托,如果没有了上帝,那么人死了之后就没有了天堂,思念便没了根据。于是达尔文迟迟不敢完成进化论,不是他害怕下地狱,而是怕失去。他妻子说,“你要和上帝作战,我们都知道失败的是你。你难道真不在乎,我和你可能会永生永世分离吗”?

这样的话太纠结太心痛,人们一向赖以慰及的死后依然还能相见的天堂之说,现在自己要亲手去证明,一切都是假的,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不仅仅是科学与宗教的对战,更是精神寄托的抽离。

但我依然震惊,震惊那些老外居然这么相信上帝,即使是那个时代!袁腾飞说中国人什么都不相信,我们国家有佛教有道教,我们的信仰是一种手段,不管是达到政治目标,还是精神目的,我们始终不会对此深信不疑,但我们敬重诸神。可我发现外国人不是,他们是真的相信上帝创造了他们,不像我们都知道女娲造人,但没人会当这是真的,而他们真的相信,神啊!直到现在美国居然不引进此片,只因大众不信进化论!!!OMG!外国人的脑子一定是方的!(想起在另外一部电影里看到的,方脑袋居然说中国人什么都吃,这里暗指无宗教无信仰,这样的人怎么值得信任,擦,因为我们的脑袋不是方的!)

由此可见,达尔文能在这样的方脑袋国家里写出《物种起源》是有多么不容易啊,俺真是要老泪纵横了。因此在结尾时,他妻子终于没有毁了这本伟大著作时,我竟然感动到流泪~~~爱的力量啊,小达子,好在你娶了个好老婆~~~~

此片拍的不错,虽然是伟人的传记片,但一点都没有要歌功颂德的意思,让我完全感受到达尔文当时写这本书时的痛苦的纠结~~~

5 ) 真理的诞生,总是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首先,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
这是我最想表述的一点,也是在电影或者书籍中,最难表述的一点。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数据统计工作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比如这部电影,达尔文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研究了各种动植物的细节,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而引人注目的成果只是水到渠成的结论。可是,犹豫人们过度的重视结果,结果往往忽略了走向成功的漫长、曲折的道路。想“走捷径”,又谈何容易。类似的,李开复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一书中,也是类似的情况,描述了大量的开心、振奋人心的结果,但是对于期间过程的漫长、曲折,往往只能用简单的例如“漫长而痛苦的三个月”之类的简单描述来体现。其实,这才是真正最困难的地方。再看袁隆平,多少年的努力才达到想要的结果。因此,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非常曲折的。

其次,走向成功,挑战权威的代价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宗教权威在那个时代对于社会的控制已经到了非比寻常的地步,挑战宗教、挑战权威,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多少算是足够?没有人知道。不断被烧死的“异教徒”,只是这些代价中的一部分而已。片中的那些更小的事情,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足够的代价是必须的。

另外,家和万事兴。
达尔文要挑战宗教权威,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最感动的,确实他的妻子对于他的不断支持。虽然持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一直到孩子过世,丈夫精神已经混乱,都不离不弃的支持他,支持着这个家庭,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达尔文也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如此的成就。

这是一部比较平淡的电影,讲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成书的艰辛历程。值得一看。

6 ) 翻译成传很不贴切

去看这个电影其实很偶然。我总是觉得这样的传记型电影可能会很无聊。但是看过了之后觉得完全是错误的判断。
首先这不能算个传记电影。虽然讲的是一个这样重要的人物,但是电影里他是个平凡的丈夫,父亲,经历着种种不幸,经历着种种误解,经历着精神的折磨,和自己的角力。
我说这部电影是只有在英国能够看到的,那种淡淡的调调,徐徐地叙述,隐忍的情感,波澜不惊的故事。
我很喜欢影片里演员那种舞台表演的张力,还有很多用画面的晃动叙述的慌乱的情绪。还有精心设计的镜头,光线,细节,都非常让人回味。
影片里父女的感情的叙述非常夺目。那种爱到贪婪的唯一,那种非他无人的排异,那种知己的惺惺相犀。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讲述土著孩子的故事,动物园里的小猩猩的故事,还有治疗疾病的那些情景。
总之吧,是部给人惊喜的电影。

7 ) 从传记了解伟人

突然想起了以前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叫咪姆的动画,讲的是一个小小的咪姆带着小主人公穿越到每个奇迹发生的年代,了解每个科学家的生平,很了不起的一个东西,可惜找不到了。

其实想来,我们那个70年代,其实并不缺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很多很好的东西留下太多好的记忆,至少从这方面来说是充实的。

电影本身,说得是达尔文走出丧女之痛的故事,但感觉上拍得有点断断续续,比如宗教,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方面的冲突,其实原意应该是达尔文在女儿死后始终纠结于自己的观点遭到天谴,和爱妻的对其的那一丝恨意。

在上帝至上的氛围中长大,却要去从事违背自己信仰的事,这样的观点深入下去,可能影片最后的和谐就无解了,那我们看到的达尔文就无法作为一个感性的父亲和丈夫而存在,所以电影弱化了这段冲突,也始终给我有点偏柔弱的感觉。

有一本传记叫《达尔文,他的女儿与演化论》,不知道影片是不是改编至此,单从介绍来看应该是,对自己来说,看过一点严复的《天演论》,但据说这东西带着若干政治的见解在内从而有点偏离了《物种起源》的论点,多看书总是好的,但每一本都去看,会懒、会累,以后吧。

短评

生命是美麗而多彩的,著美麗多彩的生命表像背後,有著看似殘酷的生存法則,卻也有著人對之溫情脈脈的關注。當你選擇了一種角度,也就擁有了一種態度,客觀或是主觀,都有一個參考的標準,選擇了什麽,卻又是主觀的。所以這世上的道理千千萬,有時證悟,有時迷惑,又怎麼能說得清楚呢?

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你會相信這場關於進化論的狂想曲嗎?。

7分钟前
  • 齊楊森
  • 还行

do u have faith? 钢琴曲非常不错

12分钟前
  • suiyee
  • 推荐

Connelly还是有个总是跟不存在的人讲话的老公...Bettany还是跟小姑娘形影不离...还有好久不见的Ash~

17分钟前
  • 凤头憨憨
  • 推荐

亲情片……为啥每次看到这个夫妻档都觉得是PB硬要去搭老婆的车……虽然这男人没啥大前途,应该是个不错的老公>< ……Jennifer Connelly年纪大了瘦了比以前好看了……

22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地面电视台】MB,居然是部爱情片,片子看得我很纠结啊

23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鲜明的英国特色,性格演员+文学气质。中段沉闷和琐碎了点

26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现在想想也许不新奇,但当时他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31分钟前
  • 不二
  • 力荐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过程,伟人不容易;伟人也脆弱。。。

33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欧洲的观众可有百分之四十多的人不相信达尔文进化论这回事!仔细想想,悬啊!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4。5星 爱这画面

38分钟前
  • 潇洒小姐Molly
  • 力荐

达尔文,达尔文您信仰与理性、真爱与真相之间的苦苦挣扎!

41分钟前
  • 没有水的金鱼
  • 力荐

分裂与重叠,现实与回忆,他的人生与她的人生。Bettany和Connelly的夫妻档。

45分钟前
  • MaxZ 等等等等
  • 推荐

过犹不及

48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Jennifer弹肖邦了!

52分钟前
  • 格林先生
  • 推荐

2010-02-15 看过。不适合当传记看,后人自行发挥太多。整体编剧不错,不少片断细腻有趣。只是英国电影怎么拍都是一个味道(不是这个味道则十有八九是大烂片),有些腻。看完想看 The Origin of Species,电影里引用了不少优美的章节。囧

53分钟前
  • 问津
  • 还行

在十七世纪对抗上帝那部著作产生的经过以及孩子渴望被爱的心灵,水疗法

55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推荐

逾越自我是最难的。看到了达尔文如此感性的一面

56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伟人也是人。先驱不是那么好当的。

60分钟前
  • Dancer S
  • 推荐

上课。

1小时前
  • 宅拾叁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