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配黑白,有着天然的冷峻气质。
自幼喜欢读书的雅克布在书籍中发现家乡以外世界的独特魅力,他一直想摆脱家乡去往热带地区,这样圣诞就不会在冬天了。但总是不尽人意,初恋和航海去巴西的机会都被哥哥“夺走”,加上挚爱的母亲需要有人照顾,他再也没能出去。可是他一直没有忘了读书和日记,渐渐地他发现世界也可以停留在心中,只要闭上眼,他就能到达各个想去的地方。结尾的时候,哥哥来了信,那里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反倒是有点被中介坑蒙拐骗了。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是下定了决心离开自己的故乡。
全篇电影的配乐凝重肃穆,配上大量的自然白噪音,当你闭上眼去聆听,也仿佛置身其中。电影虽是黑白,舍弃色彩后,却更凸显了每帧画面构图光影的绝妙精巧。
其实另一个故乡并非真的要赶赴千万里之外,它也可以当你闭上眼睛时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我只需闭上双眼,就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遥远的国度,原始森林里陌生的城市,还有海岸线。 人们把自己关在家里,可是死亡却能钻入所有的门缝。 我将迁移至海的那头。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你们需要的,我准备了一袋洪斯吕克的土给你们。 寒冬深深渗入地下,使我们的土地变成了坟墓。 只要父母健在,就要让他们有所依靠,在他们心脏跳动的最后时刻,我们必须心怀感恩的等待, 并继续活下去。 母亲病危,我为她的生命而狂奔。当我投身于大自然,不停歇一秒钟,不喝一口水,翻过山岭, 越过小河,看似被死神拖拽着前进,我一门心思的要拯救,我唯一所爱的母亲。 上帝一定喜欢把我的周遭变得自相矛盾,当我在监狱时,思乡的情绪成为一种病症,在我回乡时,转变为对我的爱的哀悼,当我刚开始体验初恋的感觉时,它就在逐渐的消失。我不愿意提及她的名字,也不愿意离她太近,因为她的另一种幸福让我心碎。所以我抵触父母的屋子,但不会抗拒母亲给我的爱,在我的一生中,她总是不断尝试给我崭新的爱。 是不是只有风暴的到来,才能吹倒这不公与专制。 我曾千百次问自己,能否用黄金来衡量自由的价值。 自由不单单是摆脱囚禁,而是我们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我思念爱的时候会想念相遇,也会怀念告别。 告别人世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还有什么能比寻找出一条走出不公和寒冷的道路更加值得的事情。 当这里暗无天日的时候,那边正阳光明媚。 十六日那天我们进入了大约南纬五十八度的地区。 因为我想释放心声,饱揽整个世界。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德国西南部山区。因为国王的荒淫和粮食的歉收,洪斯吕克山区的农民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他们不停的被饥饿、疾病骚扰着,很多年轻人打包行囊,背井离乡,前往南美洲巴西,憧憬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和幸福的未来。 年轻的Schabbach村(真实背景:现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Woppenroth镇)青年Jakob不像哥哥Gustav那样爱干农活,常被父亲打骂。他是个书呆子,痴迷于书籍,不仅会说多种欧洲语言,还热爱南美印第安文化,掌握了印第安各部落的语言,会用22个单词描述不同的绿色。他向往南美,义无反顾的填表格报名移民,想在巴西寻找不一样的人生。 一次在山上疯跑时,Jakob看见了裸体嬉戏的两个女孩Jette和Florinche,两个女孩因为他的出现而下了一大跳。他承诺不把看见她们裸体的事情说出去,并对Jette讲了很多印第安趣事,获得了女孩们的好感。Jette和Jakob暗生情愫。 在村庄的一次庆典中,Jakob,他哥哥Gustav,两女孩Jette和Florinche四人喝了很多酒,在人民的欢庆声中聊的很高兴。Gustav问Jette为什么不和Jakob跳舞,Jette说Jakob不敢,Gustav便一把搂过Jette和她跳了起来。两人越跳越热烈,把Florinche和Jakobs甩在了一旁。午夜时分,Jette似乎忘了和Jakob的暧昧,她忘情的搂着Gustav,和他小巷子里发生了关系。 没想到,只这一次两人居然珠胎暗系,Jette怀孕了。尽管对Jakob仍然有情,她却不得不和Jakob的哥哥Gustav结了婚,而后者一心痴迷于造蒸汽机,没有把Jette放在心上,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地和她接了婚。Jakob受不了这种女友被哥哥夺走的情感冲击,他离家出走,住在了朋友的家里,并且和朋友计划数星期之后就坐上大船,移民南美,远离这个使他一看到就想到感情创伤的家。直到母亲病危的消息传来,才发疯般跑了回家。 母亲虽然病危,却没有死去。冬天来临的时候,家里确是死神临门,夺走了Jette和哥哥Gustav的第一个孩子,它死于白喉(多发于冬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没有抗生素的时候死亡率很高)。村里不仅他们家的孩子死了,还有很多孩子死于冬天的肺病。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人们,送葬的队伍长的望不见尽头,大家陷入了某种绝望,一种牧师的祷告都拯救不了的绝望。孩子的死亡对两人带来了重大的打击,两人默默坐在房间里,商量了很久都不愿出门,直到父亲因为担心他们俩都死在房里而破门而入,才发现两人没有做出什么过激行为。 夫妇俩商量的结果是:永远离开这片不幸的土地,远走他乡,到南美洲的巴西去寻找新的幸福。他们俩在教堂里当众宣布了这个消息,让Jakob又惊又怒。他们的离去意味着家里失去了主要的劳力,Jakob就必须留在家里照顾两个老人,无法再实现去南美的梦想了。Jakob悲愤地和哥哥Gustav在农田里打了一架:哥哥不仅夺走了他的女友,也夺走了他移民的希望。临走前一夜,Jette一个人到墓地里去看自己安葬的孩子。Jakob在黑暗中看见了她。两人带着曾经的情愫和离别的悲伤,在墓地旁的树丛边做爱。 哥哥和Jette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了村庄,所有的亲人们、家属们,默默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祈祷他们一路平安。他们走后,母亲的身体没有变好,却也没有变差。Jakob成了家里的精神支柱,他改进了哥哥Gustav留下来没有完善的蒸汽机,使之做功可控不再会爆炸。第一次,父亲对儿子Jakob感到骄傲。病中的母亲一直对Jakob至今仍单身一人而耿耿于怀,劝说他和也一直孤身一人并对他有好感的Florinche结婚。 至此,这两对青年终于相互阴差阳错的彻底错过,却也成就了两段各自的姻缘。13个月以后,母亲平静地撒手人寰。远方终于传来了南美的Gustav和Jette的消息。他们平安的在新大陆上建造了自己的居所,拥有了大片的土地和牛羊。还生了一个女孩,叫Jakobchen(小雅各布)。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雅各布的呢?我们不得而知。 ———————————— 这个电影带给我很多感动,曾经德国地区的农民贫苦、艰辛、荒蛮的却努力的生存着、意志坚定地相互扶持。无论是男人、女人、不一样宗教信仰的人、老人、孩子,在生存和死亡面前,他们被一视同仁。医生们尽心尽力地救助病人,村民们为当地酒馆的老板打抱不平。也许是这种困境,让他们尊重、珍惜每一人,并没有生出过多的男尊女卑、嫉妒、嫌隙、礼节、虚伪、避讳,他们虽然穷,但是相对中国那个时代的人,却显得自由很多,这就是我说的,荒蛮的美。据说,德意志的、曾经日耳曼部落的女性,地位并不低,她们和男性一样有权利自由利用土地和各种权利,甚至被认为有某种预言的神力。如果某个寡妇遭到孩子的拖累,“她通常会得到村中其他人的帮助。他们会赠予她稻谷和野猪,或者帮助她清理田地,至少在她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帮得上她忙以前是如此。”我很欣赏德国人这种互助和务实的精神,男女老少一视同仁,各人尽力做好分内的事,用成就衡量人,不攀附权贵、不踩踏弱小;不多管闲事,当别人真的困难时,也不会坐视不理。生活没有固定的“必须要怎样怎样”的模式,怎样生活能让人活下去、活得好,就赞成怎样的生活。“实在活不下去了,我们就移民,没什么大不了的。生存是第一要务。” 我认为这是德国至今强盛的重要民族文化基础。 看德语以及很多其它欧洲电影,最舒服的一点是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表露十分自然。欧洲的电影不像北美那样喜欢塑造戏剧性冲突,也不像东亚那样充斥着演员过度夸张的表情和程式化的情感模式。Schabbach村庄里,男人同样作为贫困的受害者,他们的情感世界和女人们一样无助而脆弱。 Jette的父亲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和打击,虽然深爱着女儿,却连续12年不开口说话,还时常玩失踪,让自己的老婆四处找他。在女儿嫁给Gustav的那天,她的父亲觉得自己彻底失去了女儿,在自己的水车房里上吊自杀。Jakob的父亲一生勤勤恳恳中规中矩老老实实的活着,时不时地骂儿子几句没出息,儿子打算移民,他什么也不说,却在他们临走前,跑到贵族留下来的城堡遗址上去挖可能留下的金银财宝。当然他什么也没挖到,这不善言辞的可怜老父亲这么做只是希望自己能挖到金币,让孩子们不必离开他,不必远走他乡。 本片最让人叹息的是原本相爱的Jakobs和Jette因为一场酒后乱性而最终没有在一起,一人远赴他乡,一人和她的好姐妹Florinche共结连理。从一开始就嚷嚷着要移民,甚至用这种思想影响了Jette的那个人,最终却没能离开自己的故乡。但是,能一生一世守着父母和故乡,也是另一种幸福啊,更何况,大西洋的彼岸,已经有一个小Jakob,在实现他的梦想。 本片的方言也很有意思,du被念成dau,Jahr被念成Jöhr,这种口音更为电影增添了一抹真实而荒蛮的气质。甚至一度让我觉得,这种方言相对于标准德语的巧妙韵味,就像郊区口音相对于城市口音之微妙。发音土爆却又淳朴真诚,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大多数讲述移民的电影,都描绘了外国人移入德国的故事。而这部电影,讲的却是曾经的德国人向往、移民外国的历史。很有意思,值得一看。做为一部时长接近四小时的黑白电影,我花了两天,津津有味地看导演娓娓道来,居然不觉得无聊、也没有看到不必要的长镜头。故事讲的简洁到近乎粗暴,意犹未尽,让人觉得咂摸有味。如果硬要用一个简单的词来形容的话,应该就是:隽永。
片长接近四小时,黑白色调,故事普通,叙述速度缓慢,这几点有可能让《另一个故乡》的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但也正是基于这几点,电影在情节上能够做到细致和饱满。
关于这部电影,我不想把它上升到史诗的高度或局限于雅各布文艺青年的身份来讨论。故事基本上只涉及了一个家庭的两代人,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变迁,却总有人喜欢动不动就上升到史诗高度,仿佛一部电影看穿一个民族,大量的日常生活展现并不像《少年时代》那般为了凸显普遍性。雅克布是个文艺青年,但他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文艺这个狭窄的圈子里,因而也就不能把他的生活看作现实对理想的驯化。
《少年时代》虽然以梅森这个少年的成长为主线,但并不会以他的心理活动贯穿始末,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梅森和电影中其他人看到的梅森是一样的,他的沉默和内敛不只是面对母亲和父亲的表现,也是打碎观众上帝视角的方式,生活该是什么样子的还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观后感落到最后不过是对生活种种的唏嘘,我们只是在它的一个截面上照照镜子罢了。从这个角度看,《另一个故乡》则理想得多,导演保留了一个文青的理想世界,即雅各布的书写之欲与远游之心未受时间侵蚀,这两点是他渴求改变与探索世界的方式。理想化是打蜡的翅膀,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雅各布慢慢学会用它接近太阳,导演其实讲述了一个青年人把对精神世界的真诚慢慢扩大到对生活的真诚。
黑白色调里首次出现彩色的物件是马掌,是唯一一个出现两次的彩色物件,第一次是父亲骂跑雅克布后独自按在马蹄上,第二次是雅克布跑回来看望病危的母亲时,哥哥要求他帮父亲拆除旧的马掌,随后父亲重新煅烧马掌,按回到马蹄上。马掌能够保护马蹄,马借助马掌可以在路途中坚实地行进,它不仅代表一家人赖以生存的核心技能,更是全家人艰苦生活的微缩,马蹄一步步踩踏出来的生活,磨损的马掌被反复敲打。与之相对的是雅各布希望化身为鸟,飞向更广阔的世界,因为飞翔遇到的障碍更少,速度也更快,更具梦幻特质。但电影放了雅各布得知母亲大咳血后狂奔回家的片段,他说自己被死神拖拽前进,镜头从侧面切到正面,摇摇晃晃地捕捉雅各布奔跑时的状态,仿佛真的被某种力量拖拽着,而前一秒他还在桌子上描画世界地图,指点远行之路。情节上的突转暗示了在精神世界里自由自在漫游的雅各布被拖拽回现实世界,受到母亲召唤的雅各布在路途中更接近一匹奔马。雅各布在见到母亲前拆马掌的行为意味着接受责任,归来不只是以看望母亲这样的方式来回馈母亲的用心良苦,更是重新融入这个家庭。雅各布之前的独白中提到母亲的睿智,没有从一开始把他牢牢按在地面上,母亲的病危依旧没有妨碍他做梦,但这个节点可以当作电影的前后分割线,由此雅各布开始低空飞行,所谓低空飞行并非退而求其次,而是降低高度,放缓速度,延长时间: 除了冲向光源,其实还可以选择飞得更久,以便源源不断地接收光与热。
电影中除了人声,基本上只有三种配乐,从分割线往前推,会频繁出现同一首曲子,尖锐、压抑、悠长、诡吊。这首曲子配合着男主的朗读之声开场,随后又出现在男主晚上失眠起来写日记的时候。离家出走后的他,跟一群呼吁自由的浪游人漂流到姐姐那边,在木筏上他沉浸在浪游人提供的禁书中,这段音乐又出现了。这段配乐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把雅各布的朗读渲染出怪谈般的感觉,把雅各布的阅读空间从众人的空间中截取出来,并且通过给雅各布的朗读以平稳和持续的特写镜头来放大这个空间,这种对比在木筏上尤为明显,浪游者拿着火把站在雅各布的后面唱着自由之歌,居于中心的雅各布入迷地读着书,完全忽略了周围的喧闹,给浪游者的虚化镜头仿佛不是导演的拍摄技巧,完全是雅各布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
除了借助风格诡异的配乐来把雅各布的阅读空间神秘化以外,电影还会甚至制造各种异象奇事:在树下读书时,树枝上出现一只鸟,和配图的鸟几乎一样;雅各布为男爵解释Xancarau族方言里一句话的含义是神力带来风时,一阵风骤起,男爵的马匹受惊吓出逃;他在田间偷偷读书时看到一位女子在烟雾中手捧土豆。我们其实很难分辨这些事情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导演故意渲染以模糊真假的界限。但这种暧昧设置在后面被打破:雅各布因为呼喊自由而入狱后,一柱光从厚厚的云层直穿到雅各布的牢房中,恰好照在他和另一个同伴身上,白色的囚服在光的怜悯下和弥撒时穿的白祭衣极为相似,雅各布随后在“圣光”的启示下阐述他对自由的新感悟。这道“圣光”在人群中引起轰动,雅各布的母亲把它看作天兆,随后雅各布就出狱了,但他没有用母亲偷偷塞进他裤兜里的金币收买狱卒,电影没有解释原因,很明显是想把原因联系到这道“圣光”上。在这里,雅各布的非凡形象塑造到达了顶点,但随后一连串的现实遭遇又让我们看到导演有意打碎这个非凡形象,让他以平凡者的身份去接受生活,体会万事万物,不过这一点其实在此前早有暗示。
雅各布逃脱父亲的大骂后在山林间奔跑,镜头先扫过雅各布头顶形成封闭空间的移动树叶,再扫过遮挡住雅各布脚步的草丛,随后又切换回树叶,这些镜头捕捉的实物很模糊,最后叠映出粗树干框住的出口,画面清晰,镜头移动从快速瞬间降为缓慢,把方向引入一间小木屋。待雅各布躲到山林间的小木屋里,从远景整体拍摄,木屋藏在树叶间,迷雾缓缓游荡,俨然一间鬼屋。父亲暴力斥责给雅各布带来的慌乱感与无助,此刻在导演的安排下通向一个如此隐秘而隔绝的空间,但这是雅各布幽深内心的形象化吗?并不是,它只是一个短暂的掩藏,具有欺骗性,它只是一个小木屋,即便它再诡异。在这个小木屋里面,他的眼睛突然染成棕黄色,看到杰切在睡眠,但视角来自水底,她的模样在水的波纹中慢慢模糊掉。杰切在雅各布眼里是情愫,一种除远方之外的另一种向往,却是镜花水月的映现。冻脚节期间,俩人在谈论绿色的22种说法,绿色在此处预示爱情,但偏向于不成熟的爱情,这种不成熟既来自于雅各布的胆怯与拘谨,也来自于杰切的易受诱惑,她随后便与哥哥发生关系。雅各布呼喊自由很大程度上是受这件事刺激而成,出狱后的希望也因为杰切的结婚而备受打击。理想的失落有很大一部分开始于爱情的不顺,虽然雅各布在情感上并未受到过于持续的影响,但阴差阳错的是这个失去的爱人成为他最终无法离开的原因。
当他因为哥哥和所爱之人的结合而离开家后,导演便开始细致地去展现雅各布与母亲的情感。母亲的理解与爱护并非短暂性地弥补雅各布内心的悲伤,“在我的一生中,母亲总是在不断尝试给我崭新的爱”,母亲的用心良苦对雅各布来说是一种延续性的情感支撑,他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归属感以及他对母亲的牵挂并不弱于他对遥远巴西的心心念念。在父亲的责骂面前,母亲永远站在雅各布身边;在牢狱里苦熬时,来看他的还是母亲;母亲即便知道他可能不喜欢佛切林,也希望他不要过于孤独,母亲的建议是对的,在柏林的枢密大臣严肃的询问下,佛切林第一时间挡在雅各布面前霸气地反问大臣,杰切确实更了解他,但佛切林未必不懂他,也许她更知道怎样支持他。电影有很多微妙的细节,但最为微妙的雅各布和母亲呆在一起时,倾听这个劳苦一生又温柔至极的女人内心的想法,并受她启发。母亲坐在紫蓝色花海面前,镜头从花海中一直后退,升高,加速,转为俯拍,再下落,颜色快速地随风抖落到镜头上,减速,藏回花丛,特写,放大颜色的清晰度,最后切回至起点。这段运动镜头拂掠到了一个纯粹的世界,母亲的灵魂在这片花海的带领下去了一趟天堂,醒来时在雅各布面前娓娓道来死去孩子的种种细节。回忆死亡在这里透露着母亲对生活的留恋,她重新打捞曾经的残酷现实,让逝去的生命鲜活起来,以便它们能延伸到后来者的记忆中去。在另一个世界的四个小天使们,估计只是来看望一下母亲吧!他们可能想提前告诉家人已将到来的厄运:冷冬为他们带来了家里另一个小伙伴-—-雅各布的小侄子。
哥哥和杰切打算出发去巴西的那天,母亲病痛突然发作,命悬一线,经历了太多分别时刻的母亲也许在那一天承受不住了,最后却又奇迹般坚挺过来了。雅各布像傻子一样在草丛中乱蹦乱跳,众人驱车而来,畸变较小的鱼眼镜头下只看到一个个为了拯救母亲生命的奔跑者,所有渺小的生命体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竭力生活。最后,雅各布孤身一人,倒挂在树枝上,去体会tapa-na-ma这条印第安密语里时间之矢回收的意义。印第安语在雅各布心里被当作接近远方的秘密通道,他曾经只用这种语言和杰切在私下里交流,但此刻又是因为母亲,他得以在旷野中呼唤出了印第安语的力量,犹如神助,语言从交流真正转化为感知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曾经的安居者最后已离开,远游者雅各布则在小镇上安居,结婚生子,改进哥哥试验失败的蒸汽机,曾经无法忍受他的父亲现在为他而骄傲,写信和柏林枢密大臣讨论印第安语。他抱着母亲去山坡上看风景,还转了个圈,他感觉母亲轻了,其实是雅各布的心轻了,轻得不需要走动便可起飞。在树下,他可以闭眼到达世界的角落。而母亲却跟他说自己如果可以飞,只想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魏莱尔。母子俩人,无论渴望远走他乡或回归故里,脚终究还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了。对雅各布来说,遗憾始终都在,恰恰也是因为遗憾,他能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盘旋的姿态,他也确实做到了,即便只是低飞。哥哥和杰切的来信里展现出那个真实的巴西,一片蛮荒,并没有雅各布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艰辛劳作最后也得到回馈。兄弟两人的生活无法用谁好谁坏来简单评判,他们都在践行一句话,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是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有德国气质的电影,几乎涵盖了所有德国文化中惆怅迷人的部分,但纯粹从人的角度看,又与时代地点无关,因为每个成长在闭塞环境中又耽于幻想的人,都能在雅克布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否能去远方并不是最重要的,雅克布最美好的一点是不曾失去改变的热情。此刻看到尤其感动
1.信仰、初恋、争斗、死亡、责任、学习、婚姻、生儿育女,人的一生就是在折腾着这些事;2.有时坏,有时好,梦想碎了,再拼一个,总有一个理由让你把生活过下去;有时阴,有时晴,泥泞的土才会富饶,寒骨的冬终会过去。哪里有眷恋,那就是故乡。
有爱的地方就是故乡。淳朴的故事很动人。
故乡
黑白光影清澈细腻无比,偶尔出现的彩色必是点睛之笔,多以感情升华为主旨;镜头灵动多变,教科书上但凡出现的基本都有了;个人编年史折射时代变迁,题材并不新鲜,但能拍出既文艺又史诗的感觉,的确不易;特别喜欢田园风光的描摹,时代再宏大,落到个人,总是结实务实的。
影片如乡村田园诗一般的风景和农民生活的质朴,这虽然是一部接近四小时的电影,但剧本的叙事结构并不是拖沓冗长,反而它设计得非常精细。
一部描绘19世纪40年代普鲁士乡村生活及移民潮的史诗,细碎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脉络与人文情怀。冷峻厚重的黑白影像里零星点缀的彩色物件极具诗意感,摄影、构图和用镜简直美出新境界,每一帧都是艺术品。配乐悠扬沉郁,场面调度异常精准。农忙、革命、梦想、爱情、亲情、宗教、乡愁...泪流满面(9.5/10)
纵使不喜欢这类电影 也觉得拍的好
能给你归属感的地方叫故乡
一部经典的电影,细细品味让我受益良多
经典,值得细细品味
一面国旗、一片玛瑙石、一枚金路易、一颗彗星、几簇绿草、一个花环、烧红的马蹄铁、蓝色野花、红色樱桃。。。苦逼的乡下青年,美人被抢了,巴西去不成,无端关监狱,洪堡也不去见。。。我想起了阿Q,而且是文艺青年版的,不过毕竟他还是睡了吴妈。。。这片子精炼成2小时可以吗?
尘世如梭,家国别处。
神乎其神的镜头调度,画龙点睛般的色彩运用描绘一个满怀梦想却被现实打磨光滑的人物的历程。似乎这故事非得用225分钟讲完,少一刻钟都不行。看完心中有一股化不开的气。★★★★☆
普鲁士故事。乡村凋零闭塞,中世纪长尾扫过。另一个故乡,圣诞节开玫瑰的应许之地,却只能在语言的罅隙里轻触。历史巨轮忘记碾压之处的个人史诗,或许,故乡即你永远无法离开之处。
田园乡村诗中景,万物生辉一点红;百年乡愁琐庸事,庞杂暗涌时潮巨;此回不去又奈何,皆为凡人永之愁。
故乡三部曲的前传,时光倒流150年回到洪斯吕克附近虚构的小村庄沙巴赫,就像一部关于乡土人情的史诗。它的剧作在叙事手法上非常的符合好莱坞经典叙事的那套,只是导演觉得艺术需要缓慢,需要给观众时间去凝视,去感知,这在某种层面上很像蔡明亮,但他在艺术性的同时保持着对观众的亲和力。★★★★
静心感受一次涤荡灵魂的净化之旅
很好
很好的电影,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