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鲁女子监狱的年青警官海兰(范智博饰)与她所领导的分监区是一个出色的青年巾帼集体。海兰与她的战友们情同姐妹,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女子监狱的第一线。年轻漂亮的苏琳(杨圣文饰)因经济犯罪被判无期徒刑,被转到省级华鲁女子监狱。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苏琳的异常表现,海兰深感苏琳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阳光总在风雨后
http://www.sina.com.cn2007年08月09日14:37民主与法制
——访电视连续剧《女子监狱》编剧革非
-本刊记者 呼满红
2007年6月的一天中午,与著名编剧革非先生约好的采访时间,却遇到北京难得一见的暴雨,只见天空一片漆黑 ,道路上飞沙走石,树叶被吹得在风中打转,世界一片混沌,豆大的雨滴迎面打过来。给革非先生打电话,询问采访是否要改 期,却听到风声伴着他坚定的话语声:我在路上,我们稍后见。
到了那间有落地大窗的茶室,远远看到革非先生留着长发的背影,他手上的香烟燃起缕缕轻烟,面向窗外,对雨沉思 。谈话就这样在风雨声中开始。
记者:你担任编剧的《女子监狱》这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你能不能谈谈这部戏的 创作过程,为什么会想到要写一部反映女子监狱题材的作品呢?
革非:其实我接《女子监狱》这部戏的时候并不是我主动要写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找到我,他们说 想要拍一部反映女子监狱题材的作品,而我对这个题材很好奇,非常想知道监狱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于是,我接下了这部戏。
我去的两个监狱给我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我对女子监狱的硬件并不是很感兴趣,我非常想了解中国女司法警察的心 态,她们在想什么?她们在做什么?
记者:你为了写这《女子监狱》采访了多少个原型,走访了几个监狱?
革非:我走访了浙江女子监狱和广西女子监狱两所女子监狱,采访了300多个人物。可以说我的思想也经历了几次 大的震撼。
采访前我向监狱方面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能否让我采取一对一的采访方式。监狱的政委经研究请示后同意了我的要 求。从这一点上,我认识到,她们对自己管理的监狱是很有信心和把握的。虽然她们有些担心我的安全,但如果她们对自己所 管理的女性服刑人员不放心,就不会让我单独采访。
无论是对女警官还是对服刑的女犯,我在采访中既不做笔录,也不做录音,我希望听到她们说实话。后来的采访做得 比较扎实。
我在写第一份策划方案时就确定,这个戏应该是表现我们国家在监狱领域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个戏不仅应该做 ,而且中国监狱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应该能做得非常好。
记者:监狱里的女性与大墙外的女性有什么特别不同的表现?你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特别让你难忘和让你震撼的 故事?你是怎样让这些服刑的女犯把她们的故事讲给你听呢?
革非:写作中,我需要现实中的人物,我需要进行深入的采访。我在浙江女子监狱做了非常细致的采访。我在那里采 访了60多名警官和70多名服刑的人员。第二期重点放在广西女子监狱,这里的青年警官比较多。另外,那个地方的监狱条 件相对比较差。我想知道,在这样工作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年轻的女警官们是怎样工作的,我的重点就放在警官和女犯的心态 上。
女子监狱比我想像中的环境要好很多,监狱在管理上都很有特点。但是,一个地方如果真让你喜欢,你会留恋,会不 愿意离开,而监狱里的每一个女犯都梦想着出去。
监狱里的女犯因各种原因而入监,她们也有各色人等。有杀了亲生儿子的,有曾经的高官,有未谙世事的少女等等。 我很认真地观察她们,与她们交谈。
失去自由对于犯罪者的惩罚是非常巨大的,有几个服刑人员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浙江女子监狱有个非常好的演出 队,她们练功非常刻苦。有一个女服刑人员告诉我,她们这样辛苦地训练,就是因为她们可以出去演出。她们可以利用演出的 机会短时间地离开监狱。一个年轻的女服刑人员就是在出去演出时认识了她现在的男朋友,那个男孩子一直等她,与她保持联 系。她是因为过失致人死亡而入监的。她进来时很绝望。监狱警官给了她很多照顾,让她能够面对现实,并且尽量给她减刑。 她对监狱没有一点抱怨。她说,出监演出时看到外面的世界发生了那么巨大的变化,让她感到非常震惊。
一个少年女犯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她是因为抢劫罪入狱的。进监狱的时候她才16岁,我见到她时,发现她长得 很小,像个小学生,坐在椅子上,两只手放在腿中间,低着头,泪水啪啪地打在地上。而谈了一会儿,她又笑起来,她的眼睛 非常大,非常清澈,非常可爱。我跟她谈话时心里感到非常痛。
大多数采访的女犯都是监狱给我指定的,而有一个高级干部是我主动要求采访的。她当了多年的领导干部,因入狱的 时间短,身上有很浓的领导气息,她会问我来干什么?谁派你来的?这样的问话激发了我了解她的兴趣。
在采访中,我会采取一些技巧。我告诉她们,我只想听你的故事,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进来,你有什么委屈,你在监狱 里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我很少提问,更多地是听她们讲。她们渐渐地想把她们的故事讲给我听了。
记者:监狱里的警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在你的印象中,她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女性?女犯与女警官们之间是 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革非:我住在一线,感受到监狱里这些年轻警官的状态非常好,而且她们非常了不起的一点就是,无论工作环境好坏 ,她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地做着她们的工作。她们用自己的新的理念管理着那些女性服刑人员,管理着她们自己的监区, 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最基础的行动推动着我们国家法制的前进。
《女子监狱》里的主人公是来自生活原型的。监狱女警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她们跟我谈到自己的工作,会激 动地流泪。她们在生活中都是很阳光的女孩子,但是她们又是很有思想的执法者。在这个我完全不了解的、看起来很封闭的领 域,这些年轻的女警官却在思考着很深刻的法律问题。
这些年轻的女警官发现了女犯们的问题后,往往不会马上简单地处理她们,她们会与女犯们谈心,让她们平稳地过度 。女犯出监回归社会后,非常感谢这些警官,她们给这些警官写信,感谢她们保护了她的性格尊严。她们把女犯的人格当作一 个对等的人来对待。我觉得很了不起。
监狱警官这种平凡而了不起的行为给了我非常大的冲击,因为在那样的环境里你不可能拔高一个人,所有的东西,特 别是这类题材,在创作的时候,想感动观众,必须先感动自己。而这样近距离的现实题材,是没有办法进行远距离虚构的。如 果在采访中没有办法发现这些让人感动的素材,也就谈不上感动别人。
雨一直下,而云慢慢地淡了,天空也渐渐明朗起来,雨声和风声都远去,只有我们谈话的声音在空气中轻轻碰撞,革 非的眼睛深邃而闪亮,因剧中人物的悲欢历程而兴奋,因阳光灿烂的年轻女警官而激昂,因在狱中接触到的女犯们而惋惜感叹 。
记者:我知道,你也是电视剧《任长霞》和即将拍摄的影片《女检察官》的编剧,你为什么热衷于法制题材的作品, 是否与你的个人经历有关呢?是什么吸引你走入这个领域,而对她们进行入情入理的诠释呢?
革非:我其实是一个小说家,我有一部小说叫《清水幻象》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
当时,写了《女子监狱》后,正赶上央视控制涉案剧。可是,台里的领导在看《女子监狱》样片时却数次落泪。《女 子监狱》很顺利地通过央视的审查,这是央视控制涉案剧后播出的第一部涉案剧,没想到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所以,在创作《 任长霞》时,他们就又找到我。
我的创作观念就是:主题要往上立,而人物要往下写。我认为,正面人物是可以立起来的。我们大多数涉案剧里反面 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而正面人物却是干巴巴的,还是我们的正面人物写得不够好。做《女检察官》时,他们又找到了我。
我自己当过兵,母亲原来在法院,所以我对司法系统的女性有感情。
记者:原来,我一直以为,能这样深刻和细腻地表现女性题材的作家应该是一个女性,但是,没想到是你这样一个很 有阳刚气质的男性。作为一个男性,你是怎样把这些女性的故事讲得这样生动朴实而真挚感人呢?
革非:我一直认为,男人比女人更懂女人。男作家与女作家不同的是,女作家往往从个人的经历来理解女人,会受到 个体的约束。而男作家写女性的时候,会调动所有的智慧和阅历,往往会跳出个体的约束。女作家往往写一个类型的人物,而 男作家可以写多种类型的女性。男作家可以真正地去理解女性的痛楚。
《女子监狱》就是写的六个女警官和六个女犯的故事,是12个女性的故事。是我搞创作快30年来第一部以大量的 女性群体为主体的艺术作品。回忆这部戏是很愉快的,我现在仍能感觉到那些女警官和女犯们的存在,她们的音容笑貌,她们 的心理变化。我创作的主角海兰就是一个非常阳光灿烂的年轻女警官,后来导演和演员也把握得很准。
记者:对那些现在正在监狱中服刑的女性,你有什么话要送给她们吗?
革非: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记得做《女检察官》时,一个女检察官说得好,她说:每一个案件后面都有一个心 酸的故事。我想一个人,一个女人,无论什么原因进了监狱,都是非常不幸的,我们应该更多地给她们同情,给她们支持,帮 助她们。对她们自己来说,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幸,使自己更完整。人不可能改变已经走过的命运,但我们可以对自己寄予 希冀。人生的意义存在于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努力之中,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和努力,活着就失去了意义。即便是在监狱里 ,追求希望,也会充满勇气。
雨不知不觉已停了,走出门外,阳光竟然穿透云雾照下来,被空气中透明的水滴反射出七彩的颜色,暴风雨过去了, 我又看到了风雨后的彩虹。
原文链接:
04年奥运会开幕式那晚,女子监狱刚好大结局。我爸非得看开幕式不让我看电视剧。那晚哭了好久。
当年特喜欢这部片子,有点《复活》的味道。
当年央视剧里平庸的一部,重温时不得不诧异它的尺度:从女囚入狱讲到背后老板和副市长的官商勾结,基本完整(略粗糙)地展现了权贵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囚犯里有贪污百万级的官员、顶罪的下属、告发室友歌颂政府的丑角,狱警说“我们给服刑人员道歉是人权领域的一大进步”,现在看来很难得了。
这里面的女性犯罪多是忍无可忍(法律对待家庭中的女性总是缺位
短短20集讲了那么多案件,而且是小案一个个,大案贯彻全剧。
腐…………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
靳东-丛文辉 部分cut 那个时代影视想要反映的价值观 部分认同 部分虚假 中间有个桥段 孩子发烧母亲为了工作居然让孩子自己坚持 要坚持不住再给别的阿姨打电话 如果一个人就是这样作为母亲的 我不认为她还能做好别的。 才毕业的靳东 还很稚嫩啊
记得特别清楚2004年8月CCTV1套黄金剧场播出的剧。小时候印象最深的电视剧之一。还记得当时特别喜欢海兰,还把她名字写在了现代汉语词典侧面,结果被我那爱书的爹狠狠骂了一顿。=_=
一说静海市我就想起来了和妈妈在一起看的
真的很喜欢范志博,作为一个曾经也被称作假小子的女孩,非常不喜欢假小子这个名字,似乎和安静的女子形象不搭边,常成为文静女孩的衬托,喜欢男孩阳光的性格,不如做个阳光的女孩,喜欢的样子存在在自己身上,时刻心里带着光芒
原来那么早就看过靳东,东方闻樱。?还是在山东拍??千佛山?
终于想起来了!补上!非常好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抗争剧!
有点害怕
丛文辉cut。谈恋爱的时候有多甜蜜,渣的时候就有多可恨!
B站看完第五集,其实我自己是挺想看下去的,因为这个是我之前看了原著,而且我小学的时候就很爱看女犯纪实了,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的感兴趣,感觉监狱的女人的故事,每一个都可以拆散,扩大,一直挺好奇电视剧的,但是实在是因为年代比较久远,画质问题是其一,最让我难以忍耐的是没有字幕,虽然那个时候的台词确实字正腔圆,说的真的不像日常讲话,有点像播音,但是要全神贯注去听演员说的什么对我来说还是,难了点,因为我一般会边看电视边绣鞋垫(老奶奶爱好,真的很爱边看电视边绣!有种岁月静好的美感哈哈哈哈哈),剧情什么对于我来说确实也比较老,但是整体其实我真的很想看下去,我对这种以前的东西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趣感,很喜欢这种慢悠悠的感觉,要不是字幕我铁定追!!
又又又一童年最爱。《十八岁的天空》里的凌主任!
小时候最爱看的印像最深的电视剧之一。
原来是在烟台拍的,还叫什么烟波市啊!青岛的就改叫静海,还有济南叫what我忘了。本来还没看出来是哪儿,一听千佛山...oh my god!为什么我觉得这片子有点微腐呢?应该多讲讲其他的,光感情戏那么多,MD
救赎的大门,出去后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