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阿尔伯特 剧照 NO.1 阿尔伯特 剧照 NO.2 阿尔伯特 剧照 NO.3 阿尔伯特 剧照 NO.4 阿尔伯特 剧照 NO.5 阿尔伯特 剧照 NO.6 阿尔伯特 剧照 NO.13 阿尔伯特 剧照 NO.14 阿尔伯特 剧照 NO.15 阿尔伯特 剧照 NO.16 阿尔伯特 剧照 NO.17 阿尔伯特 剧照 NO.18 阿尔伯特 剧照 NO.19 阿尔伯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Albert Nobbs Nov.3rd, 2012

这部电影前后看过两次,才得以完整看完。

开头: Albert 只是想存够钱离开那个鬼地方。逼仄待粉刷油漆的宾馆,势利咋呼的Mrs. Baker,一群faceless的住客。

转折点:Mr. Page的出现,Albert的女人身份暴露。而稍后更惊人的是Mr. Page竟然也是女人,娶了另一个女裁缝。Albert无法抗拒内心的好奇,当看到Mr. Page的生活后,Albert 袒露心声,道出自己隐忍隐瞒性别之前的屈辱苦难人生,被抛弃被强暴。变成男人,攒钱、沉默、数钱、工作、攒钱。可现在,Albert开始幻想或许可以拥有像Mr. Page一样的生活。Albert不可能和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于是或许她可以一样和另一个女人一起?于是Albert开始在他认为美好的Helen身上用幻想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有自己的烟草店,有自己的女主人在店铺的楼上端坐、等待。

承接:Helen是个愚蠢无知的女人爱上一个无能粗暴却面容俊秀的人渣。一起搜刮坑骗Albert一分分攒着数着的积蓄,一番美国梦和谎言破灭后,Helen怀孕, 在一场伤寒夺走多人生命后,Albert却奇迹地痊愈了,听进了Mr. Page的劝告,如果人生中有值得留恋的,就要去争取。于是Albert交付烟草店店铺租金定金,表示要照顾Helen和她的孩子。

结尾:Albert在和人渣的推搡中,撞到墙上。默默地走进房间,已经无法把钥匙插入锁中。躺在床上,血从耳朵里流出来。Albert 静静地躺着,眼中是向往,脑中是还是那个幻想--烟草店楼上,微风吹开窗帘,一切都那么美好。Albert死了。Helen第二天才发现早已脸色青白,呼吸停止的Albert就那样和他生前那般,无声无息地死了。Mrs. Baker发现了Albert的记账簿,无耻地偷走了ALbert毕生用压抑和希望积攒的所有积蓄,装修了宾馆。 Helen给自己的孩子起名Albert, 结尾处暗示Page要照顾Helen和她的孩子。

整个电影有着核能般的力量,让观影的我觉得悲伤得那么平静,那么深刻、压抑、持久。片中我觉得其实真正的高潮在于那幕 Mr.Page 和Albert穿着女人的衣服在沙滩上奔跑。Albert有那么一刻回归自己生来的性别,释放内心压抑,做了片刻女人,直到被衣裙绊倒。这里或许已隐晦地指出Albert已不习惯或者已经做不回女人了。

其实Albert也许并不一定喜欢女人,虽然通篇没有表述,但Albert年少时的痛苦经历让她不可能和一个男人亲近,更别说去构建一种有指望有盼头的人生。所以她变成男人,就可以看似粗粝坚强地生存下来。遇到Page是她人生的转折点,给她带来希冀,但也成为她最终悲剧的导火线。她觉得自己可以变成所谓更强大的那一性,像Page一样去和一个女人结婚,照顾一个女人,在绝望的生活中找寻希望。可是Albert失败了,她人生的完结、希望的破灭都和她对于自己性别的迷失一般,是彻彻底底地绝望。

看完片子的我压抑不平,但却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去憎恨片中的谁,那些强奸犯,那个将Alber推到墙上导致Albert死亡的衰人,还是那个最后偷走Albert曾经代表希望的积蓄的Mrs. Baker?为什么Albert追求不到希望且成了追求希望的牺牲者。年少时的强暴、抛弃、贫困没有杀死Albert,伤寒没有杀死Albert,虽然撞墙震荡头骨破裂是Albert的直接死因,但是是希望破灭杀死了Albert吧?虽然弥留之际她还在幻想,可让我觉得无法将其解读为Albert还是没有死心。这想来都觉得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那刻的幻想其实是Albert试图给自己最后的一点温暖吧。


这应该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悲伤的电影了。

2 ) 若男女主体性得到完美体现,每个人性别特质与现在可能不一样

片尾曲空灵深邃,真好听。但不说别的,只说《雌雄莫辩》是怎样真正完美地支持《第二性》的。

故事主人公生为女儿身,却为着生计不得不伪装成男人,简单到傻气的她遇到那个同事蕾丝之后,竟然对温暖的家庭生活向往起来,幻想着青春活泼的女孩有一天能够在安静的下午坐在她亲自购置的房子中织毛衣。这种傻傻分不清自己是男是女、内心杂乱搞不懂自己愿意做男人还是愿意做女的状态看起来让人多少有些忍俊不禁。

与《第二性》一样,《雌雄莫辩》是承认诸如男女生理构造等方面的主体客观上差异性的,年轻女孩不愿意给“傻逼”织毛衣。因为这个“傻逼”竟然要求婚了都没有牵一下女孩的手,女孩要的是有足量荷尔蒙分泌的爱情,这一点是任何心理和思想上的调整都无法改变的。但是,尽管男女主体之间存在生理上的原因,但一因素对男女低位以及处境的形成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故事的高潮,艾尔伯特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奋力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子,捍卫了男人的尊严,故事的结局,艾尔伯特带着微笑不留遗憾地死去。而将青春活泼的海伦肚子搞大的让海伦无比着迷的浪子最终却胆怯不负责任地抛弃妻子,全然没有现下观念里男人应有的气度和担当。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天生如此、一成不变的性别气质,男人和女人的信念、价值、智慧、道德、情趣、行为等“特质”是由各自的处境影响和解释的,男人歌女人各自的特质这一被解释变量是由他们各自的处境以及社会风俗法律道德等所解释的,性别特质的形成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应,也是社会风俗所施加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这种性别上的特质,并不是由客观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生理构造虽有贡献,但并不起决定作用。《第二性》中提到这种特质的形成,经济上的依附性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故事中也得到了体现,艾尔伯特多年打工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所以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给自己心爱的女人美好的生活,而大字不识的浪子不仅在困难时对艾伦歇斯底里咆哮,更甚唆使自己的爱人出卖身体赚取钱财。社会风俗和法律道德等施加给女性的限制和枷锁也是形成性别特质的根源。这一点在《雌雄莫辩》中也得到完美表现,故事中海伦未婚生子,不仅遭受白眼和歧视,而且海伦面临随时被赶到贫民区的危险,没爹的孩子也面临随时被带走的命运。

《第二性》观点鲜明的指出了女性生活在男性创造并主导的世界,女性处于受支配的不平等地位。在《雌雄莫辩》中,海伦的幸福掌握在浪荡男子手中,阿尔伯特这个女人也只能扮成男人才能逃离平民区改善自己的境遇。《第二性》也个性鲜明地指出,女性所处的被支配地位的形成,女性本身起到了“共谋”的作用,即在男性允诺的物质以及情感利益的诱惑下,女性主动接受了这种被支配的地位和身份,哪怕她们清楚地知道这种被支配地位将使她丧失掉主体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置自身于“他者”地位的危险当中。《雌雄莫辩》中年轻貌美青春活泼的海伦从前到后的遭遇就是这一论点最好的论据。

其实,女权提倡的男女平等并非男女完全的平等,相反,女权主义并不否认两性差异,而是尊重男女差异,在尊重这种差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二者的主体自主性,消除两性间存在的压迫和支配。说到这里,《雌雄莫辩》是讲女同还是讲女权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讲女权,也可以认为它是在讲女同。既然经济上的依附方向、社会风俗和法律道德对性别特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么这种后天环境的影响便给与每个人性别特质最大的形成空间。

3 ) 雌雄易辩,困局难出——《雌雄莫辩》

为什么把这部电影单独拉出来写个影评?在我心里实在觉得它无法和另一系列的电影《指环王》相提并论,然而,这部电影,我认为很烂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却犀利的触及并刺痛了我的内心,敏感而自卑的内心,一如主角,终日小心翼翼,却躲不过宿命的玩弄。



在家看了《雌雄莫辩》,这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化妆等多项提名的影片。剧情简单,情感细腻,没有激烈或者暧昧的部分来吸引观众,讲述的是一个女子,在长期男装生活的压力和影响下,如何从内心改变了自己性取向和“我是女人”的观念。这部电影一如奥斯卡评委一贯的眼光和标准,很有让人抓狂的想法,因为10分钟能说完的事情,用了足足90分钟。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只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主角(实在不知道该说是女主还是男主)和另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扮男装的朋友(因为他/她,我们才看出来 ,主角是个女人,后来他们一直维持着友谊),穿上了朋友妻子(是个做裁缝的女人,在伤寒中过世)做的女裙。两个习惯了男人装束的女子穿着漂亮的衣裙,束手束脚的站在大门口,低眉顺眼,不敢用女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更不敢看自己,两人像是受惊的兔子,一副随时想要逃回去的样子。就在这时,英国绅士出现了,别担心,他是打酱油的,不是高帅富,向两位lady点头致意。木然而僵硬的回礼在两人怔楞了一两秒后才回给人家。

这个镜头转瞬即逝,似乎没什么好提的,然而,就是这一个貌不起眼小情节,却让我的心被刺痛:忘记自己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人们常说,做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这毕竟是一个可笑的谬论:人都是生活在他人的眼光里面的,否则,女人也不会购置使自己变漂亮的衣服,男人也不会彰显自己的气概。更可怕的事情是,这种心理一旦成为惯性,就再也回不到正轨上了。影片的另一条线是albert不断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账,600多英镑,够一个女子很好的生活了,也足够她变回女装,结婚生子。可是此时的albert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人:说是男人,却没有绅士的优雅自持,也没有市井小民的粗鲁豪放;说是女子,她不承认,并且在性取向上,已经是个男人了。也许albert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可是她不想改变,也无力控制自己,只有在别人诧异目光和窃窃私语中,无奈的挣扎着度过每一天。

是的,挣扎,每一天都是一场煎熬。有人说,活着就是一场修行,电影中不涉及清谈,只是用一场接一场令人无奈的镜头,让你感觉到煎熬。看电影是一场煎熬,投入到主人公情绪中是一场煎熬,而醒过来,仔细想想,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彻头彻尾永不谢幕的煎熬?

我又回想起两个女子穿着女装,却像是提线木偶一般,僵硬地站在大门口。page(另一个女扮男装的人,albert的朋友、启发者)鼓励她赢得自己的人生,寻找自己的凯瑟琳(page的妻子,一个女裁缝,在伤寒中过世,去世前为她们做了女装)。albert似有所触动,两人来到海边漫步——这是albert的梦想:在海边买栋小房子,和喜爱的女子helen居住于此。恢复了女装的她,开心的在海滩上奔跑,page在后面跟着,可是,没跑几步,albert就被裙摆绊倒,摔得很惨。这一摔,让她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和决心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是回到以前的生活吧!也许,自由的奔跑不适合自己,只有压抑的煎熬,才是自己应该过的生活。当一个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即使让她回到心里构建的乌托邦,那也会是地狱。

人是奇怪的动物,一方面意淫着完美却并不存在的乌托邦,一方面却离不开地狱。更奇怪的是,人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即能在任何时候,把任何一种乌托邦变成人间地狱,自我煎熬。这就是困局,人生而有的困局。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这个道理,也是这个原因。

人们常常探讨人性之善,人性之恶,实际上,人性来源于自己潜意识中最本能的寻找安全感。要知道,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从树上来到地下,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因为,在地上,用两肢行动,远比在树上,用四肢活动危险的多。也是由于此,人才会对自己周围一切事物感到敏感,才会依赖而又不信赖他人,团队合作的同时又相互攻讦。这就是我们,人类,卑微而可怜,永恒的在寻找安全感。

观众也许会疑问:albert到底是男是女?好吧,在影片最后,albert的宿命被揭示出来:为了心爱的女人helen,她和helen的男友打了起来,终于成了一回男人,不过,生理决定的力量体现出差别:在争斗中,她被一把甩开,头撞到了墙,结果休克致死。一个故事悄然结束,另一段故事悄然展开。可是,无论故事怎么变,怎么不一样,人性的悲剧是始终存在的。

奥斯卡的最近化妆还是没给这部电影,而是给了梅姨的《铁娘子》。我觉得愤愤不平,因为不知情的人在导演故意隐瞒的情况下,是看不出性别的,其中,化妆最好的不是主角,而是配角page。不过,还是一如标题所言:雌雄易辩,困局难出。既然出不了自己给自己、人类给人类定下的永恒困局,辨别出雌雄,又有什么意义呢?

4 ) 绝对可以和《铁娘子》一拼的表演和化妆:评《雌雄莫辩》

如果你喜欢《高斯福庄园》那样的片子,你也许会喜欢这一部,因为虽然发生地不同,依然有时代剧、阶层矛盾还有神秘主义的感觉。如果你非常不喜欢“Transamerica”,你应该会对本片没有什么好感,因为这里的主题仍然是性别错乱,虽然不是性别认同障碍症。

本人对于 Glenn Close向来无感,也许是她在"Fatal Attraction"中的形象给我印象过深。加之这幅海报颇有些恐怖片的感觉,尽管本片获得了奥斯卡几项重要提名,也迟迟不愿看。

直到看到评论说,本片的化妆十分出色,完全可以和《铁娘子》一拼,才打定主意一看。

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女主演和化妆不消说了,奥斯卡评委果真火眼金睛。这个故事我甚是喜欢,虽然是比较沉重的题材,但是因为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地方,观影时自然有一种距离感,反倒相当“治愈”--虽然心情随着女主人公的遭遇起起伏伏,但是最终还是有一种奇特的庆幸感:还好我们不是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

配角也相当令人惊喜。对于女主角影响甚深的油漆匠的扮演者Janet McTeer实在是太棒了(才发现她也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它一出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Felicity Hoffman ("Transamerica")重出江湖了呢,一直纳闷怎么一下变高了许多。

观影最大的发现是Mia Wasikowska。上回这种程度的欣喜发生在看《成长教育》时喜欢上Carey Mulligan。必须说Mia有些神情和气质让我想起了Gwyneth Paltrow年轻的时候,不过她给人的感觉更清新自然、更朴实。

本片的配乐也相当完美。在我看来比本届奥斯卡获得最佳配乐的好几部片都要优秀,可惜没有被提名。如果你选择观片而且也能够看完的话,一定会喜爱片尾字幕打出时Sinéad O'Connor的歌声。(O'Connor本人就是爱尔兰人,恐怕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为本片配唱了)。

最后再预测一下本片的“奥运”吧。我认为本片的化妆水准和难度在《铁娘子》之上。虽然《女仆》中获得女配角提名的两位都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但她们角色的深度不及本片中的女配角,表演的难度因而也不及。(另外一片两人获得同一奖项的提名势必分散选票。)衷心希望本片明天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和化妆奖。Glenn Close 的表演确实可以和梅姨一拼,不过奥斯卡似乎向来偏爱传记题材...

最后严正申明,本片绝不是什么女同片,冲着这个去看绝对会失望的。说这个片是男同片也比说它是女同片更靠谱些(I do hope you get my weird sense of humor)。

评分:9 out of 10

5 ) Hard 生存模式下的一曲梦想赞歌

一直在思考要给三星还是四星,介于近乎天籁的片尾曲,四星也算物超所值。有人说她的演技比梅姨好,我不认同,她是因为本身个人长相问题装扮起来就很像大叔了,反而油漆工更显得俊朗。

标签打上女同不知是噱头,还是第一个上传分类的人没理解好。认真看完会发现这完全是一个误导。艾伯特的性取向其实很正常,她"看上"海伦,仅仅是如此,或者说"选中"了她。她真正爱上的是和一个人组织一个家庭的梦想,开一家烟草店的理想。

这个梦想最初只有雏形,直到遇到油漆工才坚定。艾伯特从来都是小心翼翼掩盖自己的身份,所有目的只有一个:生存。而油漆工的生活模式无疑给了她一个惊喜。发现自己可以在不改变当下一切的情况下开始一种新的自由生活。对艾伯特而言,虽然内心一直坚持自己是一个女子,可多年的习惯已经让她无法以一个女人的姿态去适应这个环境。

与其说她爱上海伦不如说她爱上了想与她一起实现理想的梦想。至于为什么是海伦而不是旅店内其他可能钟情于她的女仆,我想她应该也是犯了外貌协会的错。

大家都说海伦属于反派,其实不然,艾伯特是自愿的。并且从一开始知道姑娘还同时与美国梦小伙约会中。她唯一的筹码便是小伙子空有一颗远赴美国的心,并未打算和海伦共度一生,她自己恰好是这样的最佳人选。姑娘不爱她,她又爱姑娘了吗?都没有,所以她们是平等的。

艾伯特的最后悲哀结局在于她的执着,在她眼中为梦想付出的所有代价都是有意义的,她把它当成光明,凝望着光明,并朝它奋力奔去。

6 ) 越在意,便越恐惧失去

影片看到一半,无法抑制的恐惧象一块大石压在胸口,不能呼吸。暂停了一会,四下里走走,才又开始坐在电脑前接着看。

事实是,我们越在意什么便越恐惧失去。

因为艾伯这个角色从出现就带着浓郁的悲剧色彩,使我看的非常担忧,边看边为她祈祷,希望最后能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看她把钱藏在地板里,看她每天晚上回来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算计自己还有多少钱时,便知道,戏剧的结果就是,她一定会失去这些钱。只是没想到,她最后甚至失去了生命。

油漆匠的出现,对她人生转折起着绝对性的作用。艾伯登门拜访,打开门的瞬间,看到那个她梦想中的壁炉,看到油漆匠两个人快乐和睦的样子,那时候艾伯只是憧憬着自己也能这样,有个家,可以两个人一起开店。那个时候,她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要个家而已。

可是在艾伯第二次去探望油漆匠,发现油漆匠深深的爱着那个同性的女人时,并且油漆匠告诉艾伯,你就是你,你也会有你的所爱,这才是最致命的一段。决定了后来艾伯有勇气跳上乔的背殴打他,这时的勇气,是爱。只是爱,却要了她的命。

人,一旦有了心愿,就好像蛇有七寸般。活着,它是一盏灯,死了,它是一把匕首。

7 ) 没有眼泪的悲伤

有一种悲伤,是波澜不惊的,不管你是否认同,总有一个人、一个故事、一部电影……让你满心痛苦但却无法让你流泪,一种不能发泄的哀怨,因为不能发泄,这种忧伤的情绪会更让内心纠结。
全片没有大起大落的发展,即便在暴露性别的那一刻,也是有步骤的缓慢的流露压抑之感。但是常常调动着流泪的味蕾,有恰到好处的禁止泪水夺眶而出,这也许是一种技巧,将情绪停留在那个边缘。这一切让我为之震惊,导演的叙述方式和音画的配合,将我的悲伤玩弄在他的鼓掌。
我十分喜欢影片的配乐,缓慢又温柔,其实就像诺译男译女的姿态,优雅的绅士或者坚韧的女士,孤独在眉眼中,不卑不亢。她是那样向往爱情,又抗拒任何一个人走进内心世界。他羡慕别人的调情和爱慕,身边每一对携手的眷侣,对于他都是莫大的奢望。长时间的性别错乱,令她自己也开始迷惑是应该迷恋男人还是向往女孩,当然他羡慕好友像男人一样建立家庭,安逸的生活。单纯的向往少男一样的爱情和婚姻,也许他错了,但是起码她爱过一个人并且有勇气向往憧憬甚至计划家庭生活。这本身对于他就是无尽美好的事情!
也许有的人抱怨主角离开的太脆弱,没有结果的结束让看官无法呼应影片的情绪。但是真实的生活,本来就不是为了呼应看客而发展的!起码在他离开前,他以一个男性的角度曾经捍卫过自己倾情的姑娘,他在离开世界的那一刻,认识到自己存在在世界的角色并给予肯定。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美好的解脱,不管结局如何,对于自己的认可是最棒的结局!
葛伦·格洛斯对于主人公的痴迷,注定了踏实主角的不二人选!

短评

还是女配Janet McTeer姨扮起男人来,小烟卷儿一叼,宽肩膀一甩,更逼真更帅更有范儿啊!都忘了她是一女的了。于是乎,当她猛然撕开前襟儿,喷出两团磅礴的巨乳时,吓得我魂飞魄散的……奥斯卡的小金人儿明明应该颁给她嘛!

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今年苦逼悲剧中的战斗机!女主、女配、服装、艺术指导和电影歌曲一流的奥斯卡水准,可惜叙事松散,力度不够,温吞的连几乎连高潮都没有。对于苦逼女主的一生,无论女同和女权都只是点到即止,导演这招很像打太极以柔克刚,将矛盾转向人物内心挣扎了,成就了演员的同时也差不多毁了一个好故事。★★★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不要等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啦,他根本没有参演!参演的是小乔Jonathan Rhys Meyers!英国新晋小帅哥Aaron Johnson也为重要配角。其实最耀眼的是女主 Glenn Close和女配Janet McTeer,女扮男装之后表演非常出彩,很可能获奥斯卡提名。虽然叙事比较平淡,女权主义觉醒也着墨甚少,但表演加分!三星半

1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说句不好听的,Glenn Close总算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她那张面孔实在难以定位,演这个正好。倒是我家小乔打酱油都打那么好看啊

16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与其优秀的集体表演、服装和艺术指导相比,过分散漫的结构以及没有深度挖掘的故事撑不起此片。无论是女性意识还是人物的刻画都过于表面。Glenn的对角色精准无比的塑造让她成为全片最大的亮点。Janet收放自如的表演也极为耀眼。除此外,本片的配乐亦非常出色!

21分钟前
  • mOco
  • 还行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女扮男装不像国内偶像剧古装剧那样,所有观众一眼都能看得出来是女人只有剧中人还蒙在鼓里。

26分钟前
  • 小小鱼
  • 推荐

在爱尔兰已实现婚姻平权的今天,看这样的电影总有惊回首已百年身的感慨。可惜无论活在什么时代,所爱非人永远都是悲哀。结局太仓促了…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做人难 做女人难 做男女人 难!

34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ALBERT.NOBBS 阿尔伯特·诺伯斯 其实这个片名很好。

37分钟前
  • 冰与火之歌
  • 还行

只记得粉刷匠的帅气和惊人的大胸了。。。

38分钟前
  • 桃色饕餮
  • 还行

不论你是男女,爱上一个贱人,或者说是不该爱的人,都会毁了你一辈子,钱没了就算了,最可怕的是他吗连命也搭上了。ps,片尾曲好听,真的看不出男女。。。

40分钟前
  • 鬼 鬼 ™
  • 推荐

很烦,看开头以为是女人对抗万恶旧社会片,中间竟然变成女同片,然后她又像最年轻肤浅男人一样,跑去追求最年轻漂亮也最轻浮虚荣的女孩,简直不能忍。

42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还行

格伦·克洛斯一场精彩绝伦的独角戏!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到每一个表情,都被精雕细琢后呈现出一份内敛又不失沉稳的扎实感!当她身着女人的华服在海边奔跑时,她的内心终于放下所有矜持,所有的压抑都在顷刻蒸发,那份短暂的欢愉与奔放,让每一个观众都在内心为她深深地感动!

46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只有两种性别,一种是男,一种是难

51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化妆造型登峰造极,不要拿猎奇的眼光去看这部片子,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挣扎路。苦逼卑琐的艾尔伯特和性格张扬的裴先生各有各的幸与不幸。若不是当年选择穿起男装成为现在的自己,艾尔伯特怕也只会成为海伦那样最终被男权和阴暗社会蹂躏的女性。另外实在是喜欢裴先生,格伦奶奶的演技也令人赞叹。

55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力荐

身体里住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性别

58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力荐

也该glenn奶奶拿奥斯卡了吧。

1小时前
  • 小猪大侠
  • 推荐

格伦·克洛斯的扮相有点像罗宾·威廉姆斯。相比她,珍妮·麦克蒂尔的形象更有迷惑性。通常情况里,男扮女多是恶搞喜剧。女扮男则多是悲剧。本片同样如此。故事蛮平庸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故事还是太散了。想讲的东西有很多,有时候是女权,有时候都女同,可是感觉都没讲下去。倒是那个巨man的女配阿姨。。竟然还生得一副豪乳。。惊了。。

1小时前
  • 米粒
  • 还行

难得看到那么感人的古装片

1小时前
  • 兮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