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父子成兄弟
说实话,斯维拉克这爷俩在电影《青青校树》里,把父子情拍的那叫一个绝,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语言描述就是“不着痕迹,尽得风流”。再没有比爷俩合作演绎父子情更天经地义的事情了,此所谓知子莫如父,知父莫如子。再加上捷克小城的田园风光,配上德沃夏克有名的《新大陆交响曲》,《青青校树》一片所展现的,正是戏外人的回忆、乐观以及深情。
捷克虽小,文化俱全。有个首都叫布拉格,在我看来这是远比巴黎更浪漫更有味道的城市。要说文化人,前有作曲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和诗人里尔克,后有作家米兰•昆德拉,连他们的总统哈维尔都是著名思想家。一方文化养一方人,本片作者斯维拉克父子亦是如此,老斯维拉克是名满捷克几十年的编剧和演员,小斯维拉克是近些年崛起的导演。拍摄于1991年的《青青校树》是这爷俩的初次合作,后来的事情证明,他们的确开了个好头。
表面上看,《青青校树》是以小学生爱德(Eda)的视角来看二战之后到“布拉格之春”之前,捷克一个小学校里发生的林林总总。像所有的童年一样,爱德生活在由老师、父母和玩伴编织成的简单环境里,所以电影尽管有着不小的政治意味,常常借角色之口把捷克定位成处在冷战东西方阵营之间的桥梁,但其实导演对政治隐喻处理的举重若轻。观众更多看到的是小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从时间的意义上说,童年就是一个人的故乡;从空间的意义上说,称一个地方为故乡正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童年。《青青校树》里精心结撰的师生情、父子情和友情,无不充盈着斯维拉克父子对过去温馨的怀念。
但是,一旦你知道父亲老斯维拉克是本片的编剧且当仁不让的出演片中的“父亲”一角,儿子小斯维拉克是本片的导演且这是他的处女作,那么谁都能一眼看出,贯穿《青青校树》首尾且波折有致的线索,其实是爱德对父亲的“寻找与发现”。所以,由戏外的爷俩演绎戏里的爷俩,其内涵耐人寻味。
在戏里,小学生爱德崇尚英雄,按理说父亲常常是儿子眼中的第一个英雄。但爱德总觉得老爸又粗笨又啰嗦,整天摆弄一些无聊的电工。爱德过生日,本以为老爸送给他的是一把惦记已久的玩具枪,结果是老爸自己做的小提琴架,惹得爱德眼泪汪汪。显然,此时爱德的父亲犹如缺失,他需要寻找真正的父亲来崇拜。不久来了一位男教师,英俊倜傥,军装威武,自称在二战中:游击队里扛过枪,敌后战场被空降,装甲部队当队长,集中营里翻过墙。比起老爸在战争年代里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爱德已然将老师摆在了父亲的位置上。正如老师自己也承认,“孩子们需要一个榜样”。当然,这位老师其实只是一个文艺青年,根本没上过战场,把火箭炮都错认成反坦克炸弹,但他毕竟满足了爱德对父亲英雄般的渴慕。
直到有一天,爱德亲眼看见在夕阳美丽的余晖下,父亲熟稔且潇洒的将火箭炮轰然发射,才知道父亲一向深藏不露。那一刻,父亲顿时成了儿子心目中的英雄,爱德“寻找”到了父亲。
《青青校树》着墨最多的就是爱德对父亲由不满,到寻找代替者,再到重新发现父亲的情感历程。看似一波三折,实则温情脉脉。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恰恰源自戏外斯维拉克父子之间的幽微情感。老斯维拉克在捷克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一般情况下,刚出道的儿子总会觉得生活在父亲功成名就的阴影下,唯恐会被迫贴上父亲的标签。小斯维拉克也有这种感觉,在一次访谈中,他坦承“我从来不想和他一起工作,因为你是名人的孩子,所以每一个人都会认为你在他的影子里生活,沾他的光”。所以,很多名人的后代都会故意选择与父亲不同的路,经历心灵上的“弑父”情结。但小斯维拉克绝不走向极端,他尊重父亲的成就,也并不真的认为会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而是坦然合作。老斯维拉克在儿子童年之时就鼓励和培养他对电影的兴趣。从《青青校树》里父亲教儿子拉小提琴希望儿子能当音乐家的情节可以看出,小斯维拉克对父亲给他的培养是充满感激的。后来,小斯维拉克到大学念电影专业后,仍然不拒绝父亲对他成长的搀扶。正如《青青校树》里最美的一个桥段,是火车载着顽皮的两孩童从原野隆隆驶过,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乐声悠扬感人,让我一时分不清戏里戏外:这是老斯维拉克在怀想当年儿子的顽劣,还是小斯维拉克在对父亲致以温馨的敬意?
说起来,电影界里的夫妻档和兄弟档并不鲜见,但有些其实是各拍各的,只有亲缘关系并无合作,如著名的伊朗导演马克马巴夫家庭;有些是共同执导不分彼此,在电影界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如科恩兄弟。偏偏斯维拉克父子与众不同,他们既紧密合作,同时又各自分工,这种拍摄模式在电影界堪称罕有。
简单来看,爷俩只是老子专门写剧本,儿子只管拍电影。但深究其中意味,可以发现这种合作是各尽所长,用小斯维拉克的话说就是“我不想写剧本,而他也不想执导影片,我们各得其所”。当然,他们在拍摄中也有分歧,据说在拍另一部反映父子感情的戏《给我一个爸》中,这爷俩谈不拢的时候就到酒吧喝伏特加拼酒!父亲把情感倾注在剧本中,儿子则用自己的方式把这种情感演绎出来,这样的合作,怎能不行云流水?中国最爱说“心有灵犀”,还有什么比多年父子成兄弟般的合作能够“心有灵犀”的?孔老夫子又说,“三年不改于父之道,是谓孝矣”,斯维拉克父子的作品倒真符合这句话。不仅《青青校树》如此,连同后来拍摄的《光纤电人》、《给我一个爸》、《铁翼蓝天》以及07年很是流行的《布拉格练习曲》等片,都是老子编剧本,儿子当导演,谁也没觉得对方妨碍了自己。爷俩合作了十几年,终于为捷克撑起了一片天空,而“斯维拉克父子”的称呼也名满天下。
在中国这个最讲“孝”的国家,戏里戏外的父子情格外令人感动。《青青校树》最后,在那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父亲一定要去电厂,儿子心中涌起了揪心的害怕,生怕父亲一去不返。其实看到这里我鼻子酸了,凡是当儿子的,谁没有小时候父亲上夜班时,因为等父亲而难以入眠的经历?我想,小斯维拉克在童年的时候,也一定这样等过他的老头子吧。
刊于《看电影》某期“天地街66号”,此为原稿
2 ) 记一些台词
“我把我们的国家(捷克)看成一座桥 东西方之间的一座桥梁 苏联在这里学习democratic politics 因为他们从来都不了解它;同时西方会看到 liberty 和socialist是如何在同一屋檐下共存的”
“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一个努力工作的小国家 在没有干扰时能够达成目标 …朱加什维利说过:“烤什么就吃什么” 苏联人不会干涉我们 德国人又完蛋了 我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些孩子们可以看到美好的未来 他们能去旅行 去看看这个世界…”
——“他在撒谎 你们的老师在骗你们 你不可能既是伞兵 又是游击队和zz犯 还是一辆装甲火车的指挥官”
——“…他晚上用降落伞 在敌人后方着陆 然后进入树林和他的游击部队在一起 接着他被俘虏 并且被送进集中营 最后他逃跑了…然后他在起义中成为一名指挥官!”
(有的词是因为过不了所以替换成英语了)
3 ) 斯维拉克的碎碎念
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气跑了循规蹈矩的女教师,迎来了严厉的退伍军人教师,然后的各种琐碎事。看起来真像是一部反映纯真年代的儿童片。斯维拉克人老成精,虽然1991年还没那么老,可是描述起1945年的事情,也可以对很多人倚老卖老。虽然当年的他只有九岁,不过到了他一把年纪再来写这个,就不仅仅是缅怀童年了。
1945年初,那时候纳粹已经溃败,苏军还未进驻。那时候是捷克许久未曾得到,而且即将失去许久的,纯粹的自由时光啊。
那时候,捷克刚刚饱受了战火的摧残,物资匮乏,民生艰难,然而一切都是有希望的,虽然现在很差,然而未来可期。就像那群捣蛋的孩子,现在很傻很笨很调皮,将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像那个退伍军人教师,虽然他体罚学生,性情憨直,且好色,缺点那么多,然而他是自己人,是我们的自己人,受过他体罚的学生也站在他一边。捷克人一直渴望的,一直期待的,便是自己的,自己人的崛起,不需屈服于大炮入侵的坏蛋,也不需屈服于以救赎者面目出现的另一波坏蛋。在两拨坏蛋轮换的间隙,捷克对于自己的,不那么完美的自治,是多么的喜爱。
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是我第三喜欢的交响乐。第一是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第二是维瓦尔第的四季。片中多次响起新大陆中回家乡那一小段的音乐,不言而喻,作者是在多年以后回望过往,为祖国在法西斯与新生强权主义之间的挣扎折磨而哀叹,期待可以建立新大陆,重回自由的家乡。
捷克乃至整个东欧,都是战火遍布的苦难之地,即不像西欧那般发达,也不如其他邻居那般强大,历来风雨飘摇,有反抗之心却无翻身之力,所以东欧文学里面充满了自嘲,以嬉笑表达愤怒,以嘲弄自己表达不满与不甘。哈谢克以荒诞示之,赫拉巴尔满口欲说还休,库斯图里卡用癫狂传达一切情绪,而斯维拉克则以童真作为掩饰。孩子们的认知或许不如成年人那么丰富,然而却更直接,也更加真实。其中一切的调皮捣蛋,要么充满了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要么是对于传统道德的挑战,或许,他们懂得的比成年人以为的更多。看起来都是瞎胡闹,都毫无意义。然而孩子代表的是自由的,未被成年社会秩序所束缚的,完全自由的世界。所有的这些,因为是自由的,所以那么美好。虽然所有的美好仍然毫无意义。
影片的后段,终于小提琴拉奏起了喀秋莎,墙壁上挂了斯大林,曾经守卫过的碉堡旁边还有德国曾经投下的炸弹,所有的不美好或者还没完全褪去,或者又纷至沓来,然而雨夜离家的父亲终于是安然无恙,于黑夜中透出着希望。嗯,人还在,就还有希望。
下午的时候,和朋友约在小公园里,聊天,喝了几罐啤酒。谈到年龄渐长,伤病增加,再也不能像前些年那样自由的奔跑,拼一个更好的马拉松成绩。或者,他们的娃逐渐长大,他们的时间被占掉很多,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许我们曾经拥有过很多的,各种各样的自由,然而这些自由终将慢慢失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么,就让我们期待着,也许未来还可以拥有另外的一些自由,那么美好的自由。
捷克的演员看来看去就那么几个。《有指望的男人》里面风流老头子在这里面还很年轻;《布拉格狂想曲》里憔悴的妻子在这里也不老,可是憔悴的基因已经看得清清楚楚;而《给我一个爸》的女歌唱家,年轻时候如此美貌。
4 ) 纪念6年前到12年前的自己.
曾几何时我也是个少年.
我会和伙伴有两个秘密基地,一个在公园草丛,一个在人家楼顶的水塔上.放学了就在公园里堆石头,藏路边捡来的带回家就会被妈妈当作垃圾扔掉的漂亮的树枝.或者等别人开门然后跑到别人家的天台写作业玩游戏,把石头扔进水管里,在石板的背面刻上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然后找几块石板盖住(尽管后来还是被伙伴翻起来看然后群讽了1年多).
我会在陌生的地方不由自主地想象着周围的好人和坏人,或被拐卖到深山老林一辈子帮人砍柴生火洗脚做饭,或勤劳勇敢(民族精神)三下两除二打倒坏人成为众人仰慕的英雄.
会崇拜自己的父亲,觉得他无所不能.想成为和他一样的警察,会在他出去抓捕犯人的时候天真固执的把奶奶给我的护身符挂在他的脖子上.同时在听到同事对他的称赞的时候自豪无比.
会和别人称兄道弟,有个从幼儿园一直打到6年级的好朋友.在别人和朋友打架的时候出手相助(不过那个混蛋打架比女人还女人,竟然用指甲划脸).而被老师训完一顿后又在回家的路上一起商量怎样才能骗过父母.
会在晚上父母关上灯和门后一直盯着一个地方不敢闭眼不敢闭眼也不敢转身.
会在生日时一声不吭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而在晚上因为收不到自以为很要好的朋友的祝福和礼物而偷偷地哭,咬牙切齿地发誓再也不理睬他然后第二天还是没脸没皮地找人家玩.
还会有一个每次闯祸都怕得要命但还是我最喜欢的又黑又高大的男班主任.
现在我已经十八岁了,喜欢的人不再是十岁时喜欢的人,想做的事也不是十岁时想做的事,足球场上的位置也不是十岁时的后腰.你知道吗?一个人走着自己的路就好像电影里和伙伴坐在火车上不知道哪里才是目的地,既期待完成任务时老师的称赞又害怕晚回家被妈妈骂的的感觉.
只不过我不再是一个少年了.
说说电影,我喜欢这种用碎片拼凑起来的感觉,每个故事都有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又对整体具有构建作用.整部电影没有坏人(如果我小学时说过不带红岭巾不给进校门的校长不算的话)没有刻意的惊吓.许多镜头和场景都表现出孩子的心理.用最温和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黑什么是白,玩火药会危险,偷东西会被抓,晚回家爸爸妈妈会担心.这里没有人性的丑恶,因为孩子始终是最纯洁的动物.尽管他们偷看女生换衣服,像鹦鹉一样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藏到自己的窝里,会盲目崇拜一个英雄坚决打击不和谐的声音.
p.s.我的单车也没有挡泥板.
5 ) 教师的形象
青青校树是一部教育电影,最淘气的一个偏远的小学校里最淘气的一个班级,孩子们闹哄哄上课扔墨水瓶把一个温柔美丽的女老师折磨得崩溃住进了疗养院,这时候来了一位很强硬的老师,谁不乖就打手心以示惩戒,打完又握手表示言和,孩子还要说谢谢,总算纪律十分平静,恢复正常。孩子们被老师所讲的民族英雄故事感动得涕泪连连,主动归还偷走的失物。
然后这个老师还喜欢风流韵事,到处勾人,居然让孩子给他送情信。
这外国人是怎么想的呢?双胞胎怀孕出事也不过是停职检查而已,那些孩子还死活不说老师打他们的事。这简直太出格。
我想了很久,一个是说明老师要控住课堂有时跟道德不道德有没有爱孩子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而是要有方法,有威严。反而是强力才可以,要放开。
第二个是家庭教育很关键。故事的主角是以孩子的视角,只要自己的妈妈不出轨,自己的爸爸是比老师更有种的英雄,这个故事就圆满了。话说那小孩的爸爸是个电器工程师,雷雨夜还去检修设备。孩子虽然调皮,但内心十分善良,也很有好奇心。
最近想了好久家庭教育的事,学生有成绩,第一要素就是家庭背景,第二要素才是学校教育,家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空间。
做个简短的短评吧。我是中国的传统视角。
6 ) 具备最佳的底子
【看无翻译版!就这部片子说,没想象中影响大(实在有疑惑的,看下捷克语字幕也大致意思知道:比如como las de mi madre和母同),甚至反而更仔细看画面和表演】开头就具备最佳的底子。“吃饭挺胸带”印象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同年提名最佳外语片,水准差不多,可惜最终胜出的《地中海》暂时没片源……
PS:当然没翻译影响还是有的,后来找到了中文字幕的,又看了一遍,有不少细节补上了,有一些光看图像也有误解。
那种90年代大行其道,讨好全世界且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的,回忆青春往事、“平民史诗”电影类型。
青青校树,嘻嘻闹闹;暖黄童年,战争风貌;捷克小镇风光无限,战后年华流于琐碎。
生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多幸运。
温暖的黄色调,有美好的性,有被收服的顽皮孩子,有色胆包天但有底线的骗子老师,有各种毛病的小角色,那些亲切的捷克电影就是这样的,当然它还不够柔美伤感,比如《失翼的灵雀》嘛
很奇怪啊 就这样一个个连过去 陆GG的电影一下就全出现了...
相当喜欢这部电影的气质,对那个时代的布拉格的描绘朴实又动人。老师本质上是个好色、吹牛、夺人妻子、喜新厌旧的混蛋,但这对孩子们而言无所谓,因为老师给了他们一个多么美好的梦啊!开始和结局都很突然,就像影片只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小段,故事里的每个人都还会继续生活下去,像我们的朋友一样。
儿童视角下的零碎故事组合成泛着柔光的金色梦乡,奇奇怪怪的大人折射出当时捷克社会中的不同意识形态。斯维拉克父子不仅巧妙平衡了故事里的趣味童年和暗藏的政治寓言,也极好地权衡了电影里两种主要情绪基调的比重,使整体呈现出一种似喜似悲的幽默。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上映时,“天鹅绒革命”刚结束不久,捷克终于摆脱前政权的集权控制,她的人民也终于可以像电影里的孩子们一样坐着火车、伴着《念故乡》的旋律高唱民主与自由。
儿童偷窥女人换装的镜头,总是拍得如此迷人。49年布拉格的郊外小镇风光,同样令人向往。
这部电影有一帧画面让我挺惊叹的,就是小男孩们捡到德国遗留下来的导弹,一群人在那边叽叽喳喳,小男孩的爸爸直接拿起来发射出去了。那种沉稳才是英雄的身影,而不是一身戎装的老师。
Don't like brats, but, well, they can be cute. "They (the ancient Romans) had a democracy, but in danger elected a dictator."
一部輕松幽默的電影。全片使用暖色調,色彩艷麗、明快,溫暖。蒸汽火車橫穿田野時,德沃夏克的『新世界第五樂章』響起,配合漫天遍野的金黃色麥田,壯觀至極,熱愛自己祖國、家鄉的情感表露無遺呀。
这种怀旧电影每次都深得我心。有谁不喜欢自己荒诞不经却又快乐有趣的同年。男主的妈妈就是《我的甜蜜家园》出轨的少妇,真是越看越漂亮。
少年不识愁滋味。一部让人愉悦的电影。非常喜欢!全片并无完整故事,但在导演清新轻松的处理下,众多的生活小插曲被串连成一部颇富观赏性的喜剧小品集,并且恰当地反映了捷克民众在那个特定时空的一些想法。在制作上虽然有点粗糙,但在塑造角色和掌握戏剧趣味的关键处却自有一套,铺陈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起,证明导演是个说故事的高手。这是导演在拍《游子》前的成名作。
那时我在上大学,从新街口的小音像店拎回两张碟片, 外面包着牛皮纸做的袋子,上头歪歪扭扭地写着“青青校树”四个字。直到现在,它依然是我最钟爱的描述童年的电影。它的诗意与纯粹,镌刻在我心里很多很多年。即使离开成长的地方,我还常常想起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某一个小箱子里,那时会觉得挺幸福。
Jan Sverák,1992。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这部电影1992年上映,应该是1991年拍摄中。如此算来,这部电影的观赏性就大打折扣。风景像一首诗歌,音乐像一片散文,但对白就像一篇社论,这部电影,喋喋不休,令人疲惫。
谁不曾在懵懂年纪有过自己的偶像(榜样)呀,像王菲唱"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替代起来也容易,一忽儿像美貌又阳刚的男子,一忽儿又像平淡又慈祥的父亲。政治隐喻:“对我们来说,危险结束了—你们证明了独裁者是多余的”。人物风情美,民族特色浓。ps:女角好像大多比较负面
让儿童与成人世界比照,折射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社会教育面貌。人们生活不再遭遇战争,但是仍旧在后遗症的初始阶段,人们看似和平安稳的生活背后是很多细碎的小问题。而大局之下,各种问题都被迎刃而解,不得不说,乐观的态度是主导着发展的走向。鲜明的一条视角就是小男主经历战斗英雄老师的额一番教导之后,看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是成长的开始。配乐很好听啊。
8.4;这样看来我似乎根本没有童年。Jirí Menzel客串妇科医生,依然猥亵;演Tonda赌鬼父亲的是老Rudolf Hrusínský的儿子,老Rudolf Hrusínský演校长,三年后他去世
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版本 u酷上看的捷克语+捷克字幕版本。。顺畅且满心欢喜看完 内牛满面崇拜自己中。。。史导对这种生活小细节的处理太有爱了 青葱岁月 妙处恒生 温情动人 加上小史一样出色的色调和音乐 啊 要比《春风化雨》甚至《放牛班》好玩多了
半真半假的英雄老师面目模糊。感谢“变压器”爸爸平安无事,喜欢他神神叨叨念着“没有音乐我吃不下饭”,把一桌食物弃置不顾,只埋头修收音机的样子,简直就是为了调出动画片生生把饭放坨的我。17.9.14 @中国电影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