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北大一票难求电影课.戴锦华讲电影”
♾♾♾⌚️⌚️⌚️ ♾♾♾⌚️⌚️⌚️ ♾♾♾⌚️⌚️⌚️ ♾♾♾⌚️⌚️⌚️ ♾♾♾⌚️⌚️⌚️
1.一种过度严肃的生命态度和一种极端easy的,充满游戏态度和游戏精神的,一个把很多事情视为玩笑,轻松地置身其外,抱着一种调侃的有距离的因而也是优势的态度去评判,去言说,成为了两个主人公在片头字幕的平行蒙太奇段落当中已经确立的基调。
2.一部爱情故事同时是一部战前战后的美国简史,或者说都市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精神史。它同时是一个关于“仅有爱情是不够的”的爱情故事。爱情的高度个人性和社会、政治高度的群体性在这部影片当中有相当完美的结合。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好莱坞的情节剧——《往日情怀》,它的英文名字是“The Way We Were”。我当年在大荧幕上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它的中文译名是《回首当年》。大家可能以非电影的方式接触过它,因为同名主题曲“The Way We Were”是影片女主角的扮演者Barbra Streisand(芭芭拉·史翠珊)亲自演唱的,这首歌的流行度甚至超过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1973年拍摄的好莱坞爱情故事,也是我们52部影片序列当中我选择的唯一一部好莱坞情节剧。首先是瞩目于影片的导演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他本人是新好莱坞的代表导演之一。只不过在新好莱坞的诸多导演当中,他是相对来说稍显平凡同时更加主流的一个导演。这位导演我想大家也许在别的作品当中碰到过他,因为他同时是同代人中少有的电影电视两栖导演,他执导了大量的电视剧集,因此他在影坛当中反而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大家可能会知道他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走出非洲》。
在《往日情怀》和《走出非洲》这两部影片当中,我们会看到某一些共同之处,看到西德尼·波拉克所擅长的一种路径,就是通过好莱坞的情节剧作为一个非类型的类型写作,通过情节剧或者爱情故事当中主人公的性格碰撞,命运转折,包括多数时候的非戏剧性的事件所逐渐累积出来的那样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情感,来传达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同时通过一组或者几组人物关系来展示美国社会。
在这个意义上说,西德尼·波拉克和他的同代人相比不是那么前卫,那么激进,那么具有独创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他比他的同代人更为直接地直面美国社会现实,直面美国社会现实的深刻的呈现出冲突的矛盾和问题。
回到这部电影当中,我选择它的第二个理由是这是我青年时代较早地在大银幕上接触到的一部好莱坞情节剧,也是凤毛麟角的一部在第一次观影过程当中深深地打动了我,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个人的人生经历和生命的经验性的存在。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在《欲望城市》的剧集当中,在女主人公的对话当中看到她们频繁地提到这部电影,以此为契机我才开始意识到,这部当年曾经打动了我的电影也曾经打动了一代美国人。
这部电影以西德尼·波拉克的方式,以一个爱情故事的方式,标记了美国社会、美国历史当中一个极端特殊的年代,也就是60年代,因为越战引发的和平运动、反战运动造成了美国一代人走上街头并且高度激进化。而这部电影的制作年代因此也显得意味深长,1973年是美国被迫从越南撤军的那一年,在这期间,美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风云激荡,甚至曾经深深地陷入到所谓宪政危机之中。换句话说,在美国短暂的历史当中,这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年代,也是美国社会最具活力的年代,前所未有的来自欧陆、来自第三世界的另类文化和文明冲击了美国清教传统的主流社会,也不可逆转地改造了美国社会。某种意义上,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美国社会正是60年代的结果,此前的美国社会原来完全不是这样的一番面目。
在大致地介绍了背景之后我们进入到这个影片。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当我们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直接地想到那部叫做《爱情故事》的美国情节剧,大家可能也会想到比如说《漂亮女人》这些著名的爱情故事。这也是我选择《往日情怀》这部影片的另一个理由,因为这是一个迷人的爱情故事,但是它远不止是一个爱情故事,它同时是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同时是一代人的情感操守和一代人的情感逻辑以及情感结构。
这部爱情故事打动我,固然因为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可能自己也有很多浪漫的梦想。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这部影片当中,很少有的故事主人公的个人命运,故事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及其最终所做出的选择是被大时代,是被重大的历史事件所冲击,所改变,所渗透的。
这正是也许我和现在大部分听众的一个重要的区别,也许你们乐意承认你们置身小时代或者庆幸于你们置身小时代,而我们别无选择的是所谓大时代的孩子或者叫大时代的儿女。所谓大时代和小时代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在大时代,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重大的政治时刻,同时深深地冲击和影响你的个人生命,那是一个没有绝对的个人主义可以独活的时代,没有个人主义可以放置自己隔绝于社会空间。
而在故事当中,一对主人公的命运,他们爱情的悲剧性的走向,本身是被重大的历史、重大的社会转折点,残酷的不容你转开脸移开目光的那样的时刻所影响所改变的。
同时我选择这部影片的一个有趣的东西是,它和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影片有类似之处,它表现的是一种最经典的爱情想象,这个想象叫做跨越阶级的爱。一个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的信念所支撑的,好像爱情作为一种超越性的情感,是可以逾越诸多社会鸿沟的。
当然,相信爱可以超越阶级,可以超越鸿沟,可以超越种族、超越隔绝,那是一种爱情观。相信人首先要生存爱才有所附立,相信爱情不过是现实社会生存当中的一种情绪并且并不具有巨大的改变和超越力量的情感,那是另一种爱情观。甚至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爱情想象的类型来区别我们身置的两种时代。
这个影片和爱情故事,比如说和《漂亮女人》,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关于超越阶级身份的爱情。我只是简单地提示大家阶级这个字样和关于阶级事实的想像、思考、研究,某种意义上说是美国社会的禁忌。或者说关于美国社会生活的讨论,人们绝少讨论阶级。有一本曾经在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和冲击的社会学著作的名字原本就叫《class》——《阶级》,而我们翻译的时候把它翻译成了《趣味》。在这个意义上说,你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误读或者文化误译,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准确的对美国社会内部的阶级想象的描述,所谓阶级的差异并不表现在社会地位的巨大的落差,而更多地表现为由趣味的不同所呈现出的不同选择。
在这儿可能有两种重要的原因。一种重要的原因是,战后美国社会在世界霸主位置的确立过程当中迅速地形成了它的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状态,我们说纺锤型社会,两头小中间大,最好的时候,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能够占到整个社会比例的8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贫富之间的差距或者阶级的事实就变得分外不清晰。而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是,美国社会整体地拒绝去讨论他们的阶级事实,整体地形成了一种共识层面的对于阶级话题的避讳或者对于阶级话题的回避。
所以,在这样的电影当中,与其说它是跨越阶级的爱情不如准确地说叫做穷家女爱上了富家子。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它需要跨越的是社会意识、社会偏见以及生活趣味和生活方式上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影片一开始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基本的事实和这个爱情故事的重要基调。
我一直在各个影片当中提示大家说,如果你们爱电影,如果你们想以相对专业的方式去观看和研究电影,如果你们想从电影当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请你们千万不要忽略片头字幕。很多的电影的叙述,电影的意义的确立,电影艺术的挑战和电影视听结构的确立是从片头字幕衬底的那个时刻就开始的。
在这部电影当中大家会注意到,整个片头字幕的段落首先是伴随着芭芭拉·史翠珊德也就是影片女主角的扮演者的歌声,也就是《The Way We Were》,伴随这个歌声出现的是一组长长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平行蒙太奇所形成的两个对应的段落分别将摄影机焦点聚焦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大家会看到女主人公出现的第一个场合是她在发传单,而男主人公在运动场的竞技当中胜出,然后我们看到女主人公在贴标语,男主人公在另一个项目中获胜,然后我们看到女主人公在餐馆当中打工来赚取生活的费用,而男主人公和其他的富家女一起悠闲地在餐馆当中度过他们的消闲时光。
在这样一个平行蒙太奇的交替剪辑中,它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两种不同的生活内容,两种不同的生命态度。它向我们展示出影片最后所触及的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在好莱坞电影当中很少碰到的对美国成功学的反思。在电影的刚刚开始,爱情故事的序幕段落当中我们已经听到了一句非常重要的对白,当然在不同的版本当中,翻译字幕有不同的处理,有些完全是误译,我喜欢的一种翻译是在写作课上,老师在课堂上对同学们朗读了男主人公的习作,而这篇习作的最后一句话是“美国人总是微笑,因为成功来得太容易了”。
大家注意到,在这个很精彩的短篇小说的结语当中出现了两个关键词。这个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的阶级身份的差异,他们的性格差异,他们生活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他们政治立场的严重冲突,以致他们的爱情最终褪色,他们的关系最终流产。这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成功,当然与成功相对应的就是失败,大家可能会知道,在美国英语当中,loser(失败者)可以算作一个脏字,是一个很脏很脏的字,是一个很重很重的话,是一个很恶毒的诅咒。成功与失败相对应携带着成功学。
而后面的一个关键字是容易(easy)。在英文当中,它除了容易之外另外一个语义是放松,轻松,游戏,娱乐的姿态,与此相对应的是女主人公的be seriously(严肃、严重),有的时候我在自己看到英文字幕或者听到英文对白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把它翻译成“较真儿”,一种过度严肃的生命态度和一种极端easy的,充满游戏态度和游戏精神的,一个把很多事情视为玩笑,轻松地置身其外,抱着一种调侃的有距离的因而也是优势的态度去评判,去言说,成为了两个主人公在片头字幕的平行蒙太奇段落当中已经确立的基调。因为我们首先看到,在这个故事当中,男主人公始终是优秀,始终是成功的,在这一切之外或者说在这一切之上,他始终是easy的,他始终是轻松的,他始终是轻易的,这也带来影片当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时刻,女主人公问男主人公说,有没有什么事对你是困难的,然后男主人公没有回答,迟疑了片刻之后,俯身亲吻了她。爱这个女孩对他来说是不轻松的。
前面已经讲到过,选择这部影片并不仅仅瞩目于它是一个精彩的好莱坞爱情故事,同时更多地瞩目于它是一个大于爱情故事的情节剧。它在对爱情故事讲述当中,同时尝试去处理战前战后的美国历史,同时尝试去处理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战后的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议题和基本冲突,也就是左翼和右翼,激进和保守,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因为爱情故事或者说爱情的高度个人性和社会、政治高度的群体性在这部影片当中,在我的体认当中有相当完美的结合。
影片包含着几重叙事时间,它的第一重叙事时间是二战进行时,在战时的纽约,在战时的状态之下的男女主人公的重逢,而后闪回把我们带入到了30年代,整个欧洲处在大战一触即发的紧锣密鼓之中,整个欧洲处在共产主义正面迎击法西斯主义,而自由世界袖手旁观的这样一个紧张的历史时刻。而后我们重新回到二战进行时之中,故事接着转向了战后生活,转向了50年代,美国历史上最为低迷和黑暗的年代,影片当中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关的是50年代后期,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丑闻性的政治时期,也就是麦卡锡主义,非美活动委员会对公民的生活,对公民的政治信仰,对公民的政治抉择进行大规模的全面的粗暴的干涉,普遍的监视和侵犯的行为成为美国生活当中一种难于容忍的日常事实。
也正是在这个严酷的时刻,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主人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故事继续向后延伸,到影片的尾声,我们再次看到在街头散发传单的女主人公,而这一次她散发的传单是反对战争、反对核战,它是影片拍摄年代的一个起点性的时刻,就是越战所引发的反战运动即将风暴般地席卷美国社会并且改写美国社会的那个时刻。
所以,很有意思的是,一部爱情故事同时是一部战前战后的美国简史,或者说都市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精神史。它同时是一个关于“仅有爱情是不够的”爱情故事。用叫做《爱情故事》的那部电影当中一句很精彩的台词来表述,就是“即使最纯粹的爱情也遍布着夹杂物”,没有什么爱是纯粹的。像女主人公诚实地告知男主人公说我不光爱你这个人,我也爱你的家世,我也爱你的名字后面是加序号的,我也爱你的显赫和你身后的财富。她同时质问男主人公说,你对我的爱恐怕也不是纯洁的,你还爱我卑微的出身,你还爱我所携带的对你所属的阶层的挑战。
我们不更多地去引证,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也必须申明爱是不纯粹的。而《往日情怀》这部电影当中,从来没有设定有纯粹的爱情,它只是向我们表现了一种充满强度的爱情,一种男女主人公渴望为了持有这个爱情,为了享有这个爱情做出让步做出妥协做出改变,但最终,有些底线是不可被突破的,有些基本的设定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因为改变这些东西意味着背叛自己。
可能大家观看一部爱情故事的时候,不会想到我还需要了解一些背景,可能资料帝的朋友们不会为这部影片而工作,但是我相反地要在这部影片当中交代一些基本的背景。比如说我讲到,在片头段落它已经用平行蒙太奇向我们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南辕北辙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同时在整个影片当中,我想导演处理得最为准确和微妙的是去把握这样的一种诧异,这样的一种社会阶层、社会阶级身份的落差,同时造成了某些理解的不可能。比如说,男主人公曾经问女主人公说你必须这么忙吗,你必须把它搞得这么累吗。他显然不明白,一个纽约的贫寒的低微家庭的犹太女孩是不可能自主获得和享有那么多的闲暇的,除了她的信仰她的选择之外,还有最基本的底线叫做生存。
所以在这个电影当中,所谓富人与穷人,穷家女与富家子的故事其实是通过几重身份来完成的,比如说包含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区别。你们会注意到在影片当中,对白中反复出现犹太女孩和非犹太裔的白男孩这样的修辞,在他们的玩笑当中,在他们的冲突当中,在他们的严肃对话当中这个身份是不断被强调的。
而另外一个东西就是美国的校园文化,美国主流的社会文化对于体育竞技当中的获胜者的尊崇。在影片当中我们不断看到男主人公显然非常轻松非常easy地享有这份荣誉,并且善于去掌控这个游戏的全过程,而我们的女主人公始终在打工,在坚持,在宣传,在说教,在奔走,在印制传单,在发行传单,在张贴传单。于是这就带出了下一个重大的分别,就是男主人公始终处在休闲和娱乐的状态,而女主人公始终处在工作、打工和政治的状态。
一个有趣的东西是,男主人公从一开始就被设定是才华横溢的,而女主人公是极端用功刻苦但仍然不能改变她不具天分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大家注意到第一幕的戏剧性事件是在于女主人公投入了很多心力去撰写一个短篇小说,而男主人公始终漫不经心,但是当老师在课堂上说我要宣读一篇优秀作品的时候,女主人公的期待、紧张和巨大的失落,因为被读出的是男主人公的作品。由此引申出的也是情趣和乏味,也是轻松的游戏式的态度和极度的固执。所以这是影片对于两个主人公身份,通过非常丰富微妙而准确的细节,向我们勾勒出的阶级差异的具体呈现。
另外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背景性的东西,今天大概在现有的主流价值当中大家已经很难分享,就是在影片当中它用两个城市所象征的两种不同的价值系统,这两个城市是洛杉矶和纽约。与洛杉矶相对应的是好莱坞或者是电影,但是它不仅仅是电影,它同时是好莱坞大电影工业和好莱坞大电影工业吞吐的巨额的资本的流动;而纽约对应的则是文学,原创性的写作,则是纯正的关于文学与艺术的理想。刚才已经说到,与好莱坞、洛杉矶相对应的也是金钱,或者美国社会主流价值当中从不掩饰的用金钱所标识的成功人生;而与此相对应的,与纽约、文学、原创性的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是理想——可能是人生理想,可能是社会理想,可能是艺术理想。那么,同时在故事的发展当中,洛杉矶好莱坞电影对应着的是现实逻辑和现实原则,而与纽约、文学、理想主义相对应的是对于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一种坚持,这是我们理解男女主人公生命轨迹的相遇、交错、紧密纠缠到最终又分道扬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有趣的是,作为一部制作于1973年,由新好莱坞的代表导演所制作的电影,它的认同,它的位置,它的立场显然在女主人公一边,这也就是这个爱情故事的一个非常有趣的选择,包含艺术的选择,视觉的选择和认同与意义的选择。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它爱情故事的基调,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用平行蒙太奇所呈现的两种不同的人生,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男女主人公一经相遇,他们的生命一经开始连接,导演就非常有意识地选择了两个人之间的对切镜头是准确的对称对切镜头,对称对切镜头的使用在好莱坞电影的规范性语言当中并不多见,一旦我们使用对称性对切就意味着被对称性对切所呈现的主人公是势均力敌的敌手或者生死与共的朋友,更经常的就是注定要相爱并且倾心相爱的情侣。
在影片当中,它一开始就给两个人以对称的对切镜头,同时给两个人物以稳定性构图比如说对角线构图、平行线构图或者水平垂直线构图所形成的双人中景。从一开始在视觉上它已经比剧情更紧密地把他们连接在一起,表明他们的命中注定的爱。同时,这样的构图方式,这样的表现人物的惯例会渐次地发生改变。
我想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朋友会被那个时刻震惊,当麦卡锡主义的黑暗已经开始把阴影投到好莱坞电影工业当中,当内部放映室放映下一幕的时候,却在一个刺耳的声音当中我们看到一幅毕加索的名画被撕裂,而撕裂它的是藏在画后面的CIA的窃听器,那个公民生活、公民自由被残酷的、赤裸的侵犯的时刻,对于相信自由民主是美国社会的基本基调,相信公民权利不可侵犯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创伤性的时刻。
在这个段落当中,戏剧性的转折开始出现,已然决定妥协,已然决定放弃自己的政治理念及其政治追求的女主人公,在这个时刻再一次地面临抉择,尽管在影片当中它告诉我们说,当年长的女性问到女主人公说他和理想你选谁,女主人公回答是他,可是仍然有一些基本的社会道义社会责任对于女主人公个人来说是别无选择、不可弃置的。
这个时刻男主人公知道女主人公正在组织一个前往华盛顿DC的抗议活动,但是他宁肯留在朋友家里装作不知,这本身对他已经是妥协,到他不得不去面对,试图去说服他的妻子的时候,电影的视觉选择第一次发生了反转,这个时候女主人公开始出现在更小景别,也就是更大的视觉形象的呈现当中:如果女主人公是中景,男主人公就是小全景,如果女主人公是近景,男主人公就是中景,如果女主人公是大特写,男主人公就是特写。
这样的一个清晰的景别的不同设置开始表明了导演的一种视觉陈述。一方面,女主人公站在更具道义和认同的位置上,而男主人公则更为世俗,更为现实,所以这个爱情故事的有趣是在于:从始至终,女主人公都是追求者,因为爱情而卑微,因为爱情而妥协,男主人公始终是成功来得太容易的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但是却最终在社会暴力、社会现实和成功者的诱惑面前选择了妥协选择了放弃。一系列的转折因此出现,男主人公的出轨,男主人公的漠视,男主人公目睹他的同事们在政治迫害之下丧失工作丧失创作的权利,而仅仅要保住自己的这份工作。作为一个富家子,作为一个成功者,作为一个成功来得太容易的人,他这时候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想保住我的工作。
这个时候两个城市的对立开始出现,是纽约还是洛杉矶?是文学还是电影?其实更根本地意味着高额的报酬,成功的外在标志,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地位,而甚至为此不惜付出基本的道义立场、基本的道德操守来作为代价。这个时候,女主人公仍然是追求者,仍然是哀恳者,仍然是爱得卑贱的一个人,但是她却不能再次在这个底线上面做出妥协。于是大家注意到,产房的告别之后是纽约的哈得逊河的水浪叠在凯蒂的大特写镜头之上。而后,一连串的叠影镜头当中出现纽约的城市街景,故事过渡到了最后,女主人公的卷发和女主人公的拉直了的长发,外在的红发犹太女孩的形象和优雅的上流社会的家庭主妇的形象之间的变化到回归成为故事意义的一个回归。
在影片当中,女主人公一次一次地为男主人公过马路,这个是剧情的表述,而最后一次,男主人公为女主人公穿过了马路,然后在那个低声的关于你永不放弃之后,是他不无深情地从她手上主动抽取了一张传单,表明了他对这个不同的生活的敬意,表明了他对坚持和自己所不具有的勇敢的敬意。
还想引征一句对白,就是最后的对白,他说:一切对于你来说太容易了,而女主人公同时说:我输得起,因为我输得太多了所以我有经验。所以最后时刻是成功者向失败者的致敬,而失败者表现了勇气,表现了坚持,表现了另外一个层面上的美国精神。
词典:
1.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是指1950年至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见的人,有“美国文革”之称。
从1950年初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到1954年底彻底破产的前后五年里,它的影响波及美国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往日情怀》 ——西德尼·波拉克
这是一部1973年拍摄的爱情故事,西德尼·波拉克是新好莱坞的代表导演之一 ,他是在同期当中少有的电影电视的两期导演。他指导了大量的电视剧集,因此他在影坛当中反而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一部著名的作品,也是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
在《往日情怀》和《走出非洲 》当中,我们能看到有一些共同之处,也能看到西德尼·波拉克所擅长的一种路径,就是通过好莱坞的情节剧作为一个非类型的类型写作,通过爱情故事当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命运转折,包括多数的非戏剧事件所逐渐累积出来的一种情绪,来传达作者自己人生、社会的思考,同时用几组人物关系来展示美国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说,西德尼·波拉克跟他的同代人相比,不是那么的前卫和激进,或者说不是那么具有独创性,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他比他的同大人更直接的 直面美国社会现实,直面呈现出社会的冲突和矛盾。
《欲望都市》当中不断提及到此篇电影,说明当时这部电影也是打动了那一代的美国人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爱情故事标记了美国历史一个非常极端的年代,就是60年代,因为越战所引发的和平运动,造成美国一代人走上街头并且高度的激进,而这部电影的制作年代也显得非常意味深长,是在1973年,美国被迫从越南被迫撤军的那一年,在这期间,美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风云激荡,美国社会曾经深深的陷入到宪政危机当中,在美国社会短暂的历史当中这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年代。前所未有地受到欧陆,第三世界的文明和反抗,冲击了美国传统的主流社会,也不可逆转的改造了美国社会,某种意义上,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美国社会正式60年代的结果。
戴锦华选择这位影片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但又远不止是一个爱情故事,它同时又是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又是那一代人的情感操守和情感逻辑以及情感结构 。这部爱情故事打动了戴锦华,一方面她当时还比较年轻,也有一些浪漫的梦想 。但更重要的是在这部影片当中,很少有故事主人公的个人命运、情感经历以及最终所做出的选择,是被大时代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所冲击、所改变、所渗透的。 这可能也是戴锦华和大部分我们的一些区别,我们置身于一个小时代,而(戴)他们别无选择地置身在一个大时代的孩子。大时代和小时代主要的一个区别,大时代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时刻,都深深的冲击着和涌向着你的个人生命。
这是没有一个绝对的个人主义可以独活的时代 ,没有个人主义可以放置自己,隔绝社会和空间,而在影片当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走向本身就是被重大的历史和社会的转折点残酷地所影响和改变的。它表现的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想象就是:跨越阶级的爱。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的信念 ,爱情作为一种超越性性的情感可以超越各种鸿沟。
相信爱情是可以愉悦任何鸿沟,可以超越种族,可以超越隔绝,这是一种爱情观。相信爱情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生存当中的一种情绪,并且不具有巨大改变和超越力量的情感 ,这是另一种爱情观。我们可以用这两种爱情想象,来区别我们身置的两种时代。
关于阶级的想象、思考和研究,某种意义上是美国社会的禁忌,人们极少的去讨论阶级。有一本曾经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学著作就叫《class》阶级,而我们把它翻译成了《趣味》,这可以说成是一种文化误读,。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一个准确的对美国社会内部阶级想象的描述,阶级的差异不是表现在社会地位的落差,更多是由趣味所呈现的不同的选择。可能有两种重要的原因,一种重要原因就是在战后美国社会在世界霸主的位置确立过程中迅速形成了中产阶级主体的状态,两头小中间大,最好的时候美国中产阶级占整个社会比例可以占到80%以上,贫富的差距,阶级的事实就显得分外的不清晰 。另一个原因美国的社会整体地拒绝去讨论它的社会现实 ,整体形成了一种更共识层面,就是对阶级话题的回避。
这部电影与其说它是跨越阶级的爱情,不如说是穷家女爱上富家子,跨越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偏见以及生活趣味和生活方式上的落差。在影片一开始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基本的事实和这个爱情故事的重要基调 。
戴锦华说:如果你们爱电影,想用一个专业的方式去研究电影,享受电影的更多乐趣,请你们千万不要忽略电影片头字幕,很多电影的叙述和电影意义的确立,电影艺术的挑战和视听结构的确立都是从片头衬底的那个时刻就开始了 。
整个片头的字幕伴随着女主角歌声出现的是一组平行蒙太奇段落,分别聚焦在男女主人公的身上 。平行蒙太奇的交替剪辑当中,展现了他们两种不同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态度 ,向我们展现了影片最后所触及的,也是一种在美国好莱坞电影极少碰到的,就是对成功学的反思。
老师在课堂上当着同学的面阅读了男主人公哈伯的写作,最后一段话“美国人总是微笑 ,因为成功来得太容易了。 ”有两个重要关键词,也是形成男女主人公的身份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政治立场严重 冲突,以致于爱情最终褪色,关系最终流产。 一个词是成功,对应的是失败,在美国英语中loser是一个很脏的很脏的字,很恶毒的一种诅咒 。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容易,另一种语意就是轻松、游戏、娱乐,与女主人公的严肃的生命态度相对的是极端充满游戏精神的,把很多东西都轻松的置身事外,报着一种调侃的,优越的去评判和言说的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始终是优秀的,成功的,在这些以上他始终都是easy的 。影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时刻,女主人公问男主人公有没有什么事对你是困难的,男主人公没说话,迟疑了片刻最后亲吻了她, 爱这个女孩对他来说就是不轻松的。
影片在对于爱情故事的讲述当中同时处理战前 战后的美国历史,同时尝试去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议题和冲突,就是左翼和右翼,激进和保守 ,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 。
爱情高度的个人性和社会政治群体性在这部电影当中有相当完美的结合。包含了几重的叙事空间,第一层叙述空间就是二战进行时的纽约,男女主人公的重逢。然后闪回把我们带入到了30年代整个欧洲处在一处激发的紧锣密鼓当中 ,共产主义正面迎接法西斯主义,而自由主义袖手旁观的紧张时刻 。再又回到了二战进行当中 ,最后又转向了战后生活的50年代 。
影片当中与主人公命运紧密相关的是50年代 后期美国历史上最黑暗性的丑闻 ,麦卡锡主义,非美活动委员会对公民政治信仰和政治抉择进行大规模粗暴的干涉 ,普遍的监视侵犯的行为,为美国生活当中难以容忍的日常事实,也正是在这个严酷的时刻,故事发生了反转,影片的结尾又到了女主人公在街上散发传单的时候就是反对核战,也就是影片拍摄年代(1973)的一个起点型的时刻,就是越战引发的反战即将席卷美国社会,改写美国社会的时刻。 这部电影当中从来没有设定纯粹的爱情 ,它只是表现了一种充满强度的爱情 ,男女主人公为了持有这个爱情,享有这个爱情,做出妥协和改变,但是有些底线是不可突破的,不可能被改变的,因为改变这些东西就被意味着背叛了自己。
这个影片当中,导演处理的最为微妙的把握就是一种差异,社会阶层的落差同时造成了某些理解的不可能 。比如男主人公曾经总问女主人公你总是这么忙吗?你非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吗?显然不明白一个纽约贫寒家庭的女孩是不可能有那么多自主的悠闲,除了她的信仰和选择之外,还有最基本的生存。
穷家女与富家子是通过几层几重身份来完成的, 包含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犹太女孩与非犹太裔的白人男孩这样的修辞在他们的玩笑当中,这个身份是不断被强调的。另一个就是美国的校园文化,对运动竞技获胜者的尊崇。男主人公非常easy的享有这份荣誉,擅于掌控这个游戏的全过程。而女主人公在打工,在坚持,在说教,故事一开始设定男主人公就是才华横溢的,女主人公是认真刻苦但仍然不能改变她没有天分的事实 。
第一幕戏剧性的冲突就是女主人公用了非常多的心力去撰写一篇小说,而相反男主人公却漫不经心。当老师说要宣读一篇优秀作品的时候 女主人公紧张以及产生巨大的失落,因为读出的作文是男主人公的作品。由此引申出的就是有情趣和乏味,男女主人公通过非常微妙的细节向我们勾勒出的阶级差异的具体呈现。
影片用两个城市象征 两种不同的系统一个是洛杉矶和纽约,洛杉矶对应的就是好莱坞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吞吐着大量资本的流动,也是美国社会主流当中从不掩饰的用金钱吞噬的成功人生 。纽约对应的是文学,纯正的关于文学的理想,对社会正义和责任的坚持。这也是男女主人公紧密交错到最后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参数 。
有趣的是这个在1973年,新好莱坞导演制作的电影中它的认同在女主人公那边 ,这是爱情故事的有趣选择,包含艺术的选择,认同的选择。当男女主人公一经相遇导演刻意地在他们两人之间用了对称对切镜头。这个镜头在好莱坞电影规范性语言当中并不常见,对称对切镜头所呈现的双方势均力敌,或者生死与共的朋友,更经常的是注定要相爱的情侣。影片中一开始就给两人对称的对切镜头,给两个人稳定性构图,双人中景从视觉上比剧情更紧密的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挑明他们命中注定的爱 。这样的构图方式和和表现人物的惯例会渐次发生 。
麦卡锡的黑暗已经投到了好莱坞电影工业中 ,当屏幕刚放下屏幕的时候 一阵刺耳的声音毕加索的名画被撕裂,漏出藏在画后面窃听器 ,公民的生活和自由被严重的侵犯,对于相信自由民主的美国社会,对于相信公民权利不可侵犯的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创伤性的事。戏剧性的转折开始出现,已然放弃自己政治理念的女主人公在这个时刻面临抉择 。即使年长的女人问女主人公 “他和理想你选谁?”女主人公选择是“他”,可是仍然有一些基本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别无选择,无法弃置的。
知道女主人公正在筹备前往华盛顿的抗议活动,男主人公故意在家里装作不知,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妥协,当他不得不去面对和说服他的妻子的时候,电影的视觉选择第一次出现了反转——也就是凯蒂开始出现在更小的景别,处于更大的视觉呈现当中。如果女主是中景,男主就是小全。女主是近景,男主就是中景。女主是大特写,男主就是特写。清晰的景别的不同设置,开始表明了导演的视觉在对女主人的认同。
从始至终女主人公都是一个追求者,因为爱情而卑微和妥协。男主人公成功来得太容易的天之骄子,在社会暴力、社会现实和成功者的诱惑当中,选择了妥协和放弃。一系列转折因素开始出现男主人公出轨,男主人公的漠视,他目睹其他同事在政治迫害下纷纷丧失工作,而仅仅要接近保住自己,作为一个富家子,作为一个成功来的太容易的人,他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想要保住它。这个时候两个城市开始出现了对立纽约还是洛杉矶,文学还是电影 其实根本意味着高额的报酬,成功的外在标志 令人羡慕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地位 ,为此不惜付出基本的道义和立场 来作为代价。
而女主人公仍然是爱的卑贱的一个人。但她却不能在这个底线上做出妥协,在产房之后 纽约的水浪叠在凯蒂的大特写之上 ,而后出现了纽约的城市街景,故事过渡到了最后女主人公的卷发变成了外在的犹太女孩的形象,从优雅的 上流社会的家庭主妇之间的变化到回归,成为了故事意义上的一个回归。在影片当中女主人公一次一次的为男主人公过马路 ,而最后一次 男主人公为女主人公穿过了马路 。从她的手里主动抽取了一张传单 ,表明了男主对不同生活的敬意,对坚持自己所不具有的勇敢的敬意 ,认证了最后的对白就是
男主: “一切对于你来说太容易了” 女主:“我输得起,因为我输的太多了,所以我有经验 ” 是成功者向失败者的致敬 ,失败者表现的勇气表现了坚持,表现的另外一个层面上的美国精神 。
这算是第一部反映麦卡锡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了,把政治事件融入到男女主角分分合合的爱情里,但故事本身又没有完全讲明(比如她是赤色分子),导致男主变成大渣男。故事本身又略矫情,走向实在摸不透啊… 只能专心欣赏歌声和雷德福的颜,可惜史翠珊的浓妆手指甲又让我出戏到九霄云外…
从satc追来~哈
留不住的往日情怀。女主这样太认真较真的女人爱情生活不太如意。看她轻轻摆弄男主头发的小动作跟表情,就能看出这个女人有多爱她面前的这个男人。
我相信男女主人公是真心相爱的,其实他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重逢的那一幕,真是感慨万千啊,看一次哭一次。
一直好想看看satc里面girls们所钟爱的Katie是个怎样的女子。但是陈旧的画面和背景让我昏昏欲睡。好不容易等到那一句“Your girl is lovely,hubbell"也没有想象的激动。但是那狂野的卷发深入我心
凯蒂很爱哈伯,可是她无法违背自己的信仰。哈伯很爱凯蒂,可是他永远驯服不了凯蒂…… 欲望都市编剧也太爱这个电影了,Carrie遇见big订婚的一幕简直就是电影最后一幕的翻版加注解
男主角真像布拉德皮特,哦哦我说反了,是皮特好像他
“跟你试过迁就,痛也不分手,先至悟透人世里有一些价值,是比爱恨大,要补这个深沟,凭着爱不足够...”“祝你与我此后,各有新出口因邂逅你才看透,我终身志愿 为所爱认命,或为所信分开,如没法可兼有...”
A very intelligent movie made by two very intelligent people: Barbara and Robert. A romantic movie that has a heart.10 out of 10
波拉克用随时代而变换的政治背景串联起了片中男女主角纠缠了大半辈子的爱情故事。如果各个方面都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却恰恰偏执的爱着对方,最终结果是否只能是两败俱伤。看的时候湿了数次,史翠珊不管是表演还是歌声都太抢眼了,确定皮特和雷德福没有血缘关系么?
说实话,这片子就剩下这首歌和罗伯特雷德福了。在片子里,他们俩真不是一类型的,爱情戏很牵强。anyway,有爱总是好的。
勇敢而立场坚定的平民姑娘爱上了中产阶级的英俊小生,相爱而不能相守,即使有过妥协也只能相聚而后分手。政治从来都不会向爱情低头。
感触最深的是Hubble说的"you push too hard. you expect too much."还有最后最经典的那句"Your girl is lovely, Hubble." 为了satc而看的,Carrie的确在很多方面都是这么的KKKKatie.
It's no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we have, nor being too young. It's just that we both are those who would give up anything to fight for our dreams.
“谈情在这刻太荒谬 转个时代跟你相厮守”
因那首动人的歌和罗伯特雷德福的颜,找这片找了很多年,资源难找、找到了又下不动(原来是因为不好看没人下!)... 好不容易看到了却是大失所望。芭芭拉·史翠珊长得实在不好看这还罢了,优秀的人格更有魅力。政治斗士本是好人设,对麦卡锡主义的抗争本是令人欣赏的,可片中刻画得却让人讨厌,开篇因罗斯福总统去世的悲伤让观众难以共情,不许人讲笑话大吵大闹更是神经,恨不得他俩赶紧分,丑女半夜求怜惜更是烂梗,恨不得扯着雷德福耳朵拎出去大喊快跑。两主角之间全无化学气场,颜值差异让雷德福看起来像是为了钱娶了富家女的帅气穷小子(芭芭拉长相造型还那么像希尔顿大小姐),眼神全无爱意,满身写着不情愿,这对于爱情片来说简直是灾难。简方达更适合这个女主的角色,她本身就热心政治,长得漂亮气质也适合,芭芭拉只唱歌就好了。
正写爱情,侧写政治,作为时代背景,也是爱情因观念不合的因素。写爱情:其实两人一开始就不合适,只是一个主动,一个妥协,观念的不合,最后的分离几乎就是注定的。政治:西班牙佛朗哥独裁,美国光荣孤立,罗斯福,绥靖政策,麦肯锡主义,反共调查委员会,白色恐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仅有爱不足以支撑两个人过一辈子,还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麦卡锡时代的爱情片让我流泪不止。往昔甜蜜徒留心碎。她左可他右,哪里只是冷战的片子呢。一个执着,一个妥协,一个凡事easy,一个事事hard,分明就是爱情里最无解也浓度最高的状态。他们不可能在一起,就像这个世界的观念分野,永无相通的可能。只在某些时刻,瞬间偶然共舞,注定分道扬镳。然而世事又是如此讽刺,最刚强的就最脆弱,最不羁的也最需要捆缚。为原则而忽略人性的人能够不顾一切重来,在涅槃中发光。深谙人性而可以变通原则的人,反而因为看透一切而甘心黯淡。那么,谁比谁更智慧,谁比谁更动人,左与右永恒的对峙,男与女永远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