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人的探戈
想看《锅匠》足足等了半年,一半为了Gary Oldman,一半为了痴迷许久的间谍故事。我不是007的忠实粉丝,深知美女加高科技武器的情况下,间谍不过是个为审美体验增加口味的调料,倒不如叫军情六处历险记。《锅匠》还原了我对间谍的幻想,貌不惊人却与生俱来的神经质,当然,间谍都是孤独的。
勒卡雷的小说读来并没有电影那么环环相扣的惊险,相较于间谍的题材,仿佛是过于安静沉稳,内里似乎被一种大英帝国的末世感笼罩,倒像伦敦愁云不散死气沉沉的天。电影对原著的忠实到了一种至少很感动我的地步,不止是情节而更多在镜头已经近乎苛刻的把文字的画面感真实再现在成为观众的读者眼前,那种日不落的光辉不再、渐渐在历史潮涌下蜷缩于舞台阴影中的一隅,悲乎其中的沧桑。不过小说娓娓道来的圆场更像一个透过Smiley的视角冷静观察下的群戏,电影,毋庸置疑,Smiley得是主角,自然不能再向导游一样领着观众转悠,于是群像之下的个人气质成为《锅匠》太过成功的一笔。
Smiley和Guillam看似一主一仆,拜老将Gary和新秀Benedict的功力绝对可以称得上挑大梁的表演。在没有枪火四溅的火爆场面情况下,Guillam偷文件的段落可以算一场有惊无险的动作戏了,原著亦然。之前曾说选择间谍就是选择孤独,Smiley和Guillam不过是因为“地鼠”而绑在一起执行任务的两个间谍,这种孤独感在Guillam盗文件前Smiley的嘱咐里便可见一斑。Smiley告诉他,你必须一个人完成这件事,一旦失手,不要说出我的名字。这应该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间谍超出情感理智范围的信任,没了这份孤独,也难成就“孤胆英雄”式的潇洒背影。
Smiley应该算《锅匠》里最孤独的间谍。没有之一。鞍前马后再所不辞换来还是老总的不信任,相比之下,风流妻子的出轨已然不算什么。即便自己被列在怀疑名单之中对挖出“地鼠”的热情从来不减,我不想上纲上线说Smiley忠于他的组织如何,既然成为间谍,忍受孤独与不信任就是本能。“本能”二字到让我忽然忆起小说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有时候,背叛是一种本能。《锅匠》里称得起“背叛”的家伙不少,Jim Prideaux,Bill Hayden,甚至Smiley那不着调的老婆Ann,但反过来想,这背叛是站在哪一方的立场?“地鼠”为俄国卖命,混入圆场为的是潜伏,何为敌我,站在旁观利益双方的角度总是说不那么清楚吧。电影还有一段煽情的处理,昔日圆场女王翻出Jim和Hayden同窗时的照片,狐朋狗友一样的勾肩搭背笑得一脸灿烂,同是剑桥才子,一脚踏进圆场,不过是走上一条回不得头的不归路。谓之本能的,背叛也好、孤独也罢,最大的本能还是生存。
圣诞舞会的桥段小说里是决计没有的,纯属导演神来之笔。即使没看过小说,但凡有看电影经验的观众必然能明白这一笔用意何在。平静之下暗藏杀机,心照不宣的各怀鬼胎,甚至在谜底揭开,圆场大伤元气时再闪回舞会的镜头,不管有没有“地鼠”,昔日算不上朋友的同僚还能坐在一起喝喝酒跳跳舞的时光仿佛真有那么点可贵的温情,才更觉对于孤独惯了的间谍们而言,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感情这东西实在太奢侈了吧。自己一直对间谍片十分偏爱,其实看的并不完全是有多惊险的故事,作为间谍的他们身体里那股近乎变态的克制力太值得我们这些一辈子和情报事业搭不上边的普通人谓之敬畏。应了那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看这部电影总觉得脑子里有某种舞步在盘旋,排除到最后剩下的只有探戈。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探戈跳不起来,就像间谍,人心没了相背,也就自然不需要间谍做事情。探戈和间谍共通之处便在这种唇齿相依的间离感,脸贴得越紧,心离得越远。三步一回头的警觉,或许从双手相握的刹那就已经明白了舞伴的身份,却还要貌合神离的跳完这只曲子,等着舞步收煞时的掌声雷动。间谍就是那么变态,明明危险到你死我活,却还贪恋在一束追光里多踩出几个漂亮的步法,跳着这一个人的探戈,有种致命的美丽。
2 ) 老子不做腐女好多年了~~~~
老子自从经历完青春期,叛逆期和骚动期之后,在经历了社会的磨砺之后,终于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老子很多年前知道,日本人卖腐,不过是裤裆里有货的两个家伙转来转去,就和事先说好了似的,老子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分辩那两货到底是在卖腐还是两个女人在磨叽。
在决定告别腐女生涯的那一天,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于是,老子遇到BBC的《新夏洛克》。你妹的,你是夏洛克啊,你是夏洛克,你真的是夏洛克吗?要不要那么写实?要不要改编的如此贴近原著啊?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老子明明愿意扭曲了脖子,拗成斗鸡眼,用纯真的眼神看待21世界的福卷和花生,没想到啊没想到,他们两个明明什么都没做啊?但是为毛,我一见他们,就算什么都没做,我都觉得他们浑身上下都冒出‘J’‘Q’两个字?
于是,绕着这对浑身冒着粉红色泡泡的搭档,老子终于决定在看完《新夏洛克》之后,告别腐女生涯,迎接新的曙光。
世界上事情就是如此扭曲外加诡异,二表哥参演《锅匠》,坊间传说那是一部正片~~正片~~~正片~~~这两个字如同黄吕大钟在老子的脑门上敲响了庄严的钟声,终于,两个小时的影片结束之后,老子只能泪流满面,扯着头发向天呼喊:“我错了!我错了~”
二表哥赶走了那人,我都没看出什么JQ,导演直接让二表哥哭成一个泪包,表示:胖子!你这么多年的腐界果然没有白混,这两个人真的,真的,真的,就是一对~~~
老子含泪跪拜~~老子是要挥别腐女界的腐女啊,你们要不要再把我勾引回来啊~~
最可耻的是:科林叔摇晃经典西装三件套,将‘勾引’和‘风骚’这两个抽象的词语,用身体活生生的演出了具体的意向,老子当年看95版《傲慢与偏见》的时候,没觉得这叔到底有多帅,现在,俺知道了,众位姐妹是透过他圆头圆脑的外表,华丽丽的看穿了他闷骚的本性,你妹的,勾引的如此高手段,您让女人往哪块混啊?另一边的强壮叔果然也是久经考验,不甘落后,那双眼睛哦……华丽丽的温柔的能滴出水来,别说风骚和闷骚的科林叔挡不住,就是铁石心肠,久经考验的老子也挡不住化成一滩水了,所以说,果然编剧才是最大的腐神,最后在西班牙情歌王子的情歌中,王子射杀了王子,你妹的,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众虐片啊~~~
记得当年有位前辈说过:大英帝国一卖腐,全世界谁都挡不住。
于是,大英帝国老中青三代合力卖腐,华丽丽的闪瞎老子的钛合金的狗眼,这才是最高级别的卖腐败。
3 )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沉闷节奏确实减分不少,但冷战肃杀氛围与情报世界的低调冷酷结合的非常出色。一个卧底搅的圆场鸡飞狗跳,除了卧底疑云还有内部权利斗争互相倾轧。影片整体呈现出冷峻风格,不同于外勤特工的火爆与夸张,本片致力于还原情报工作者情报传递策反窃密等地下斗争真实样貌。
能让完全可以表现的人物不出现或者不露脸,可以成为创作者达到四级以上的标准。这个片子里斯迈利的老婆没露脸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和苏联特工会面的地点是多人知道的,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裁缝又去和他单独会面,是很容易败露的。 片末裁缝的同性爱人又把他打死,是纯为制造高潮的败笔,实际上许多间谍回到苏联后都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何况片中苏联特工败露后也明说了这一点。 如果吉姆象斯迈利说的那样早就知道裁缝是间谍,也不会去匈牙利自寻死路。
4 ) 打这么个低分,总得说几句
本来只打算扯短评,却发现有字数限制。
首先说明,没读过原著,但看过79年的电视剧。
1 从电影的角度讲
优:
摄影,灯光,道具,布景,服装,特效,的确顶级水准。这几个方面给了此片一张精致的皮。
劣:
改编不好。两个小时内完成原电视近7小时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胆舍弃。但电影妄想保留所有情节线索,结果高度肤浅。原版是one mile long, one mile deep, 电影版算是基本同长,但只有one inch deep。改编者仅有的有效努力是,编造了一个人人在场的晚会,方便串线搭桥。但可惜仅此而已。故事单薄,浮光掠影,跳来跳去。没做过功课的观众很有可能看不明白。情节浅薄的直接受害者是表演。无论主角配角,台词少到近乎无,让观众更是无语。演员不可谓不卖力,单取几十秒内的一镜表演看,是到位的。但前后一串,还是太薄,不够厚,角色出不来。真要出得来,要么观众有“强大”的想象力,要么观众只关心名角儿们那身皮囊。
再一个,选角不好。就说两个例子。Mark strong脸保养得太好,太漂亮了。和一个吃尽苦头的外勤特工形象不搭。杀气是有,但太张扬。执行高危任务的外勤人员,第一要务是藏,然后才是杀气。新福尔摩斯小子,却是杀气全无。这可是剥头皮组的头儿啊。他很拼命的表现愤怒的时候,够激动,够萌,就是不狠。不是不够狠,是完全找不着狠劲儿。
2 从另一个角度讲,
更改了两处至关重要的对白台词。这一改,使电影和原著之间,筋骨全短,就剩张好皮牵着了。
-----------------------------------------
关于选角再补充一个
john hurt是个好演员,沧桑感十足,但属于草莽气,江湖味,西部风的那种。这次基本算演砸了。control那种装了一辈子逼而积淀下来的气场,hurt完全没摸到边儿。
---------------------------------------------------------------------------
再扯几句吧。
日不落刚刚变成日落帝国那会儿,傲气还是在的。
有傲气的人对敌人是很尊重的,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再不济也不会像个泼妇一般只会往对方脸上甩鼻涕。冷战正酣时,英国对老毛子自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在锅匠原电视剧中却没借机把对手描写得很下作。有两处是可以下黑手的好机会:一个是KGB外派人员生活糜烂,一个是那情报果儿被处死。尤其后一个,长达7小时的跨度内,对于此事只有短短几句对白,力道已够。
反观新世纪的电影新拍,直愣愣的把美女爆头摆在观众面前,这是唱哪一出啊?原剧中讲死讯的对白和之前小帅哥对果儿的念念不忘相呼应。带出谍海沉浮,生死茫茫的主旨之一。
光把敌人拍成嗜血的怪物还不够,又把希区柯克的后窗给搬过来,拍对KGB腐朽夜生活的偷窥。镜头是好看,像看话剧一样,果儿从左侧开门,入客厅,被拦,同时里屋床上狗男女正在打洞,果儿强行入里屋,指责,哭泣,被家暴,然后满头鲜血,对偷窥者放电,从而顺利搭上线。
我此奥~~~~
真要有情报人员,大晚上,大灯全开,窗帘全开,让外人看个够的话,那女的肯定是带任务过来伪投诚搅混水的。
是改编者的气场变得下作了呢,还是现时的观众变白痴了啊?
搞笑的是,英国如此改编(尤其是那两处最有分量的台词),似乎DADDY还不够满意,至今锅匠在北美依然小范围上映。
5 ) TTSS:剧情、人物关系梳理
出于对电影的喜爱,和D君合译了该片的中文字幕:http://bit.ly/zUpDaf电影只有2个小时,里面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却相当复杂,很难一次看懂,特此撰文,全文百分百剧透,仅给那些不想看原著,看过电影仍想梳理剧情的同学: 按时间顺序排列: 1.伦敦剑桥Circus(马戏团)是英国秘密情报局驻地,以老总(Control)为首带领着George Smiley(乞丐)和Connie Sachs等一干人等,服务英国情报,直接听命于部长和助理部长Oliver Lacon。 2.在英国,Smiley和老总等人孕育新一代特工,包括Toby Eesterhase(穷人),Percy Alleline(锅匠),Roy Blande(士兵),Jim Prideaux,以及Bill Haydon(裁缝)。其中Toby Eesterhase是老总当年救回来的,老总算是于他有恩。Jim Prideaux和Bill Haydon两人关系十分要好,被称为“分不开的两个人”。两人不仅有亲密合照,Jim Prideaux遇刺后回到英国当老师的时候也回忆到“我认识过很多Bill,都是好人啊!”这说明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关系。(请自行脑补) 3.依照原著和影片里的设定,苏联的情报中心名为“莫斯科中心”,依原著,于1950至1956年间,Bill Haydon(裁缝)被莫斯科中心的传奇人物Karla策反,成为安插在英国“马戏团”里的双面间谍,也就是“鼹鼠”,向Karla和莫斯科中心提供情报。 4.而在这期间的1955年,莫斯科中心支离破碎,清洗不断,Smiley四处奔走,收归那些叛逃的或者有可能挖过来的特工,其中一个自称Gerstmann的特工,也就是Karla,宿命是回到莫斯科,极有可能被处死,他在德里有24小时的转机时间,是Smiley唯一可能说服其归顺的时间,Smiley策反失败,却留给了Karla一个自己的打火机,上面的字暴露了他的挚爱是自己的妻子Ann。Karla拿走打火机,之后飞回莫斯科。 5.之后两大阵营各自对垒,矛盾激化愈演愈烈。Karla不但没有死,反而继续在莫斯科中心独当一面,与英美情报中心形成鼎立格局。之后Karla还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组织,训练那些前军事人员,与“鼹鼠”接头,传递情报。其中一人叫Alexsey Polyakov,这个人表面上被行动组归顺,1963年(依原著)以苏联驻伦敦大使馆文化专员的身份来到伦敦,表面上对英国情报局示好,假意提供苏联情报,而实际上却是和Bill Haydon(裁缝)这个“鼹鼠”接头,窃取英国情报。 6.1963年3月(依原著),Polyakov抵达伦敦没多久,Connie作为研究人员,对他进行了政治背景审查,但是因为背景太干净,引起了Connie的疑心,她在审查中发现在柏林劳动节阅兵式的时候,Polyakov收到了一个军礼,证明Polyakov绝非一个普通的文化参赞,他本人应该就是一个军人,而他隐瞒自己的前军人身份,更说明他就应该是Karla派来与“鼹鼠”接头的人。Connie立即向Percy Alleline(锅匠)和Toby Eesterhase(穷人)报告,不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被责难过分纠缠这位“友善”的朋友Polyakov。 7.原著中没有的圣诞晚会,取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片中并未说明时间,但鉴于是Smiley的回忆,应在Jim Prideaux遇刺之前的某一年,那时候老总还很矍铄,责备Percy兑酒无方,而Bill Haydon和Jim Prideaux两人也奸情明显,Jim看着Bill先微笑然后变得严肃的脸,说明他已经猜到了Bill变质,成了内奸。但Bill Haydon不仅有老相好Jim Prideaux,更是在Karla的提示下,为了让Smiley“不敢再正眼看自己”,与Smiley的妻子Ann有一腿,这年的圣诞晚会,Smiley撞见Ann与Bill Haydon在窗外耳鬓厮磨,电影由此透露Smiley的心魔之一。这个晚会被打散成几部分,散落在电影中,其实透露了很多信息。 8.其后英美关系越发紧密,“马戏团”也试图和美国人称兄道弟,妄图共享信息,以财政部长为首,对美国人格外殷勤。Percy拍着部长的马屁,僭越了老总和Smiley等人,与部长和助理部长Lacon关系亲密,一起做着联合美国的美梦。他们利用财政部的钱在伦敦租下一间房子,发起行动Witchcraft,其实就是上面第5点提到的,利用Polyakov获得苏联情报,而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Polyakov给英美提供的情报都是零星的甜头,而这些零星的甜头带给了美国人对英国人的信心,建立起英美情报共享的桥梁,并通过Bill Haydon这只“鼹鼠”,反而将英美两国的重要情报,反向传给了Polyakov,进而传向了Karla和莫斯科中心。 9.“马戏团”的特别行动组,又被称为剥头皮小组,组长是Peter Guillam,手下的一名特工Ricki Tarr,与另一名特工Tufty Thesinger一起,被派往伊斯坦布尔执行一项外勤任务:策反苏联贸易代表Boris归顺英国,然而Boris并非贸易代表,实际上是一名苏联特工。Ricki Tarr知道策反是不可能了。然而却发现了Boris的世俗法妻子Irina有利用价值,于是Ricki告知Peter没有下文,放弃回到英国的机会,假扮商人,与Irina共度假期,渐生情愫。Irina想用自己的知道的秘密换取西方的新生活,告知Ricki所有秘密:“马戏团”内有一名内奸。Ricki想要借此扬名立万,过分张扬地把情报发回“马戏团”。却没想到内奸先他一步,截取了电报,并通知Karla,将Irina劫走,并杀死了特工Tufty,嫁祸Ricki,至此Ricki走投无路。 10.因为内奸Bill截获了Ricki的电报,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于是通知Karla,让Karla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份不择手段。这也是后来Karla追捕Jim的原因。 11.而马戏团这边,老总也早料到局子里也有内奸的存在,他透露给了助理部长Lacon,也告诉Jim Prideaux,内奸就在包括Smiley的五个人中,令其秘密去布达佩斯找一位将军获取内奸的名单,而即便这个任务极其秘密,Jim Prideaux仍被Karla发现,遭到射杀。 12.Jim被射杀的当天晚上,老总焦急等待Jim的消息,特地安排值班人Jerry Westerbys留守,电报传到“马戏团”,Jerry告诉老总Jim被杀,老总被坏消息严重打击,料到内奸不仅无法拔除还痛失爱将,心情悲恸无法发话。Jerry只好按照紧急程序给Smiley打电话,然而Smiley当时正在从柏林赶回来的路上,Smiley的妻子Ann接到电话,知道发生急事。Bill Haydon也飞速赶回“马戏团”,声称他从俱乐部电报上得知消息。而事实上,那是因为Bill Haydon当时正在与Smiley家与他的妻子Ann偷情,这个消息是他从Ann接电话而得知的,电影这一幕表现得非常晦涩。Bill赶回“马戏团”,是因为他之前将Ricki发给“马戏团”的信报第一时间告诉了Karla,可没想到自己的好伙伴Jim会卷入局中惨遭射杀,因此他紧急通知Karla保住Jim不要杀他。 13.Jim糟枪击,却没有死,被苏联特工囚禁起来严刑拷打,他在此期间招供了所有信息,Karla想通过拷打Jim获知内奸的信息到底透露了多少,并当着Jim的面枪杀了Irina。 14.在Ricki流离逃窜和Jim被严刑拷打的这个期间,老总和Smiley双双退休,仅仅两周时间,Connie也被辞退,原因当然是她曾经怀疑过Polyakov,以及怀疑过局子里有内奸。老总也在这个时间段撒手人寰。 15.之后Ricki搭飞机到巴黎,然后辗转到了英国,因为被嫁祸通敌,他只得秘密告知助理部长Lacon他的情报:“马戏团”有一个内奸。 16.Lacon电话Peter确认了Ricki的身份,因为想起老总死前也跟他说过有内奸,对此情报终于重视起来,并找到Smiley,希望他以局外人的身份调查,揪出内奸。 ------------------------------------------------------------------------------------------------------------ 分割线:由此开始即为Smiley的推理调查过程,他试图还原真相,了解上述十余条事实点。 17.Smiley租借宾馆客房,收Peter入麾下,派其先搞到了老总退休后其他人员的退休名单,(因为一旦老总下台内奸便可以自由清理不利于他的门户了)Smiley发现Connie的退休,并从Connie那里了解到事实点6:Polyakov很可能是与内奸接头的人。之后Smiley又派Peter拿到了爬虫基金的明细,了解到Jim依然在收到资金支持,料定Jim没死。 18.Ricki潜入Smiley的住所,将他所知道的一切告知了Smiley。即事实点9和15。Smiley推测出Ricki被内奸先行一步,嫁祸陷害。于是他派Peter去“马戏团”偷取去年11月的值班记录,因为Ricki在那个时候给“马戏团”发的秘密电报。Peter偷出电报,期间有过和几大疑犯关于自己手下Ricki的一场小风波,让Peter误以为Ricki真是被策反了。Peter带回电报交给Smiley,Smiley发现11月20日的记录被人为删除。 19.Smiley担心入局越陷越深,叫Peter清理家事,于是Peter忍痛将同性爱侣驱逐。之后Smiley向值班人员Jerry Westerbys问询,了解到事实点事实点12。并忆起那天他从柏林回家撞见Bill Haydon,明显他是刚和自己的老婆Ann发生过苟且之事。 20.Smiley顺藤摸瓜,找到了苟活的Jim,了解到事实点11、13。并了解到是Toby Eesterhase(穷人),给他钱和车,让他忘记老总的阴谋论,另谋生计。 21.至此Smiley推理出了事实点8,于是他会见部长,通知其Witchcraft项目的本质,告知其背后的阴谋。 22.至此所有的线索也串联起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仅仅第3和第5条事实点还未完全还原,“鼹鼠”的身份还未完全确认,于是Smiley心生一计,撒下大网,准备瓮中捉鳖,生擒内奸。 他首先震慑嫌疑较小的Toby Eesterhase(穷人),用Smiley的话说,他只不过是个传话的(Messenger),通过此他得知Witchcraft项目中“马戏团”高层几人(即几位嫌疑犯)和Polyakov接头的房子的地址。自己先赶到那里,布下埋伏。然后派Ricki去巴黎的情报中心劫持工作人员,给“马戏团”发电报假称自己有关于内奸的情报,引得几位嫌犯纷纷出动,商议大事。而作为真正的内奸Bill Haydon(裁缝),料到大事不妙,必然想保住自己的内奸身份,于是急忙想着和接头人Polyakov见面,好让Karla先下手为强,除掉巴黎不利于自己的线索。他赶到会面地点,却被我们的Smiley和Peter生生擒住。 23.片尾,Smiley去监狱探望Bill Haydon,Bill回忆了自己的过去,叛变的历史,即事实点3和5。之后Bill的好伙伴Jim也来到监狱,将几十年的交情忍痛射杀。而Smiley也终于重回“马戏团”,坐上了第一把交椅。Smiley三部曲的第一部,至此落幕。 ------------------------------------------------------------------------------------------------------------------ 电影点评:这么一部情节复杂的书,想改编成电影实在是太难了,2个小时的时间要交代清楚人物关系,更要刻画人物性格,还要把剧情毫无疏漏、又充满悬疑和紧张感地抖出来,真是几乎不可能。所以我倒是建议大家在看这部电影前不妨多做功课,看原著也好,看79年版的电视剧版也好,先了解剧情内容,才容易理解电影的精髓。我想说电影其实拍得很美,英伦冷峻的气质展露无遗,而里面语言的精悍深邃,也非常值得玩味。再加上一众国宝级骨灰级英伦男演员飚起了群戏,已经算是非常精彩。至于那些想考据细节的剧情控原著控,这部电影或许不太合适。但对于喜爱英伦文学、英伦电影的普通影迷,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哎呀在马戏团完成了我的人僧第一翻: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62628/?start=100#comments再来一个前空翻: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62628/?start=200#comments紧接一个后空翻: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62628/?start=300#comments要翻出天外了://movie.douban.com/review/5262628/?start=400#commentsPS:看到很多装逼人士来黑电影了,我真替电影喊冤,毕竟不是很好懂,很多人既没看过电视剧版又没看过原著,看过了发现没看懂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悬疑和推理过程,就爬上来骂这是部烂片。拜托请先看懂这部电影再说吧!
6 ) 细节与情感
对于任何对这部电影的推崇,我都是抱着十万分的赞同的,但是我更推荐的一点是,各位可以选择性的看一下1979年版的电视剧版。这两种版本之间存在着种种的不同,必须要讲的一点是,确实在两个小时之内要讲出与七个小时同样的故事,在细节方面,确实要有所欠缺。而此部电影相较于前作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抑或是闪光点,可以说是人物的情感表露,尤其是作为主角的乔治·斯迈利,影片中对于主角的琢磨相较于前作而言,从比例上讲,要多了许多。
很出名的一本谍战小说。由著名的谍战小说家约翰·勒卡雷创作而成。对于谍战小说,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方式,有些人侧重于细节本身,关于间谍的沟通方式,策反的方式,以及查出卧底的方式等等,而另一些人,则关注间谍本人的情感活动,一个人表面上是如何的坚强,而内心却又如何脆弱。对于此影片,个人的感觉上,相较于前作,更侧重于情感的描述。因此,可能在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上,似乎显得有些突兀。包括一开始烂苹果行动实施时的沟通,以及接下来的一些行动的具体细节,本片并没有着墨很多。但,尽管如此,并不能抹杀这部电影的一切,就认为它是一部差的电影,毕竟,作为导演以及时代的偏好,对于同一个题材的作品,阐述方式必然存在着千差万别。
影片中涉及到的人物情感,比较有张力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里奇·塔尔与苏联女特工之间的感情。与1979年版不同的是,本片的里奇·卡尔选用的角色是汤姆·哈迪,而且在人物塑造上,将他塑造成了一个痴情的单身汉。这在某种程度上比较迎合大众的心理。毕竟,如果一个特工有了妻室,还要去与一心爱他的苏联女特工来往,未免显得有些无耻了。而本片与1979年版在这一点上最大的不同就是,1979年版中,塔尔是为了利用女特工,最后感觉对她抱有责任,至于情感,则是通过其他人的旁敲侧击性的描述语言而表现出的,在关键时刻,塔尔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妻儿。而在本片中,塔尔是真心的同情并且爱上了女特工,而女特工,则很可能是利用塔尔,而寻求庇护。而且塔尔的个人情感,统统是通过塔尔自己的行为表现以及语言体现出来的,这在表现力上要更加真实。
第二个方面,男主角乔治·斯迈利与妻子安之间的情感。影片通过那场通过回忆表现的聚会,通过斯迈利的视角,表现出了他对于妻子的挚爱,以及遭受背叛时的失落感。这在刻画主角斯迈利的人物本身上也有帮助。通过他对妻子的情感,让我们觉得原来本身我们观念中的这些冷血特工,其实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也是富于情感的,他们同样会喜怒哀乐,同样会在打击面前感受到与普通人相同的感受,我想这一点,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尤其重要。另外的一个细节,就是斯迈利送给苏联特务头子卡拉的那个打火机来体现。当然,这个打火机在1979年版中也曾出现。通过这个细节,显现出了斯迈利本人对于这份情感的复杂心情,一方面,这是他最为珍爱的礼物,来自他最为珍爱的妻子,另一方面,他却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想要忘掉他的妻子对他的背叛,甚至是忘记他自己对于妻子的爱,不得不说,通过这个打火机,人物内心的情感纠葛被充分的表现了出来。在影片最后,斯迈利看望了自己的妻子,在影片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人物对白以及人物形象,但是略带模糊的画面以及妻子用手臂挽上斯迈利的臂弯时,还是留给了观众以一定的想象空间,这对于电影的表现魅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个方面,特工吉姆与比尔·海顿之间的同性情感。在1979年版中,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被描述成了革命的兄弟情义。这有可能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在本片中,在聚会中两人的眼神交流,已将一切说尽。当然,我并不想鲁莽的以“好基友”来定义两人的关系。但是最后当吉姆用狙击枪杀死比尔·海顿的那个瞬间,在内心里还是颇感觉到了悲凉,两个人默默无言,眼中都包含泪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代价吧。当一切的理由借口都无法再说出口的时候,也许一切都早已注定,尽管我们的心意未变,但是已经造成的事实,最终将导致一个极端的悲剧式的覆灭,但是那些泪水又让我们对于情感本身,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也许人总是会犯错,甚至被判,但是情感本身,也许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良多。相比之下,1979年版中,两个人在最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对话,而且,可以说比尔海顿是明摆着要赴死的,在人物情感方面,似乎确实有些欠缺,也许是因为导演不想着墨更多,只想将这部作品描画成一部报仇与实现正义的作品吧。
除却情感因素,本部作品最大的一个纠葛点也许就是在谍战系统中的政治斗争以及尔虞我诈。本身不同于政坛的一点是,谍战系统涉及到很多的国家安全因素,同时又有很多暧昧的地方,比如双面间谍。双面间谍一直是一个很妙的存在,他们不忠于任何一方,似乎只忠于自己的利益。围绕双面间谍,有政治野心的人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双面间谍取得政绩,同时得到晋升,而真正关心国家安全的老领导,很可能会因为一两次失败,而被年轻的一代架空。归根结底,本部影片中的故事起因全因内部的政治斗争而起。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苏联间谍的比尔海顿利用了柏西等人的政治野心,同时利用了老局长本人孤注一掷的行为,成功的获得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间谍。可惜的是,也许是他心慈手软了,无论是对于老朋友,还是在内部人员清洗的手段上,都略显温和,不然,很可能最后的真相也不会被发现。
一个人的观点而言,从总体风格上来讲,这部电影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那就是缺少了某种压抑感。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以及个人生命的安危,影片缺少了一种剑走刀锋的感觉。而这一点,1979年的版本则做的相当到位,无论是在调查的过程方面,还是突发性事件的表现方面,都可圈可点。而本片中,对于一些戏剧性的表现,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关系,都一笔带过,包括斯迈利对于与卡拉会面的回忆,是通过斯迈利的个人语言来表述,包括斯迈利与比尔海顿之间的对话,对于比尔海顿本人的想法,着墨甚少,包括斯迈利冲进比尔海顿与苏联外交官会面的房间时情景也被一笔带过。这样的场景如果细细列举的话,还有几例,但是这些都是相比较而言。如果是首先看的本片,可能就会有另外的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所以我在此就不妄加评论了。
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其实作家约翰·勒卡雷本人通过此类小说想要表现的,其实主要是间谍个人的心理活动以及处事风格。看过他接受的一个采访,联想起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其实不难得出,一部作品中吸引人的其实不只是细节,对于人物本身的内心纠葛,其实也非常引人入胜,毕竟作为普通人,间谍的生活都是在传说中才存在的。一言以蔽之,如果相比较而言,观众更重视此部作品中的事件发展与事件人物本身的背景联系,推荐1979年的版本,而若想要体会一下人物内心的情感流露,这个版本相对而言要略胜一些。
对于我个人而言,更喜欢1979年的版本,也许是因为我的先入为主,但总感觉那个版本能真正让我感觉到那种真实的压抑感,包括间谍的神秘性,任务的危险性,以及在细密的侦查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让我感觉到提心吊胆。如果注意观察一点,当彼得特工去偷档案时,他的手是一直在颤抖的,这一点虽然值得称道,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有些失实。
每部作品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尽管有前部作品,作为新作品的此部电影,在表现力上,总体而言,还是可圈可点的。所以,作为了解谍战的电影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
7 )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圆场的韩熙载夜宴图
如今的公司年会多了,年底一至,盛装的美女和丰厚的奖品纷至沓来。可是1960年代的军情六处,韬光养晦的大英帝国情报精英们也只能在年会上找找乐子,实在不像外人想象的邦德生活的多彩多姿。圣诞晚会在Smiley回忆中反复出现的段落,正如顾闳中的夜宴一般,起承转合,成为电影中最亮眼的部分。
没看过原著就是有这点好处:我可以不顾原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而对电影的重新塑造不加以追究,不论考据派会说Gary Oldman是多么不符合原著中的矮胖老头的示意人生形象。可是我却能对电影中的神来之笔加以赞赏,比如明显是为了交代人物关系与角色性格而设的圣诞晚会。夜宴的第一段《听乐》《观舞》,不正是晚会伊始,大家纷纷唱起唱机中的歌曲,Ann和Bill Haydon四目相逢吗?《歇息》一段,韩熙载与侍女调情,不正是讽刺的苏联国歌中,Smiley看到Ann与Haydon偷情的高潮段落吗?而最后的《散宴》,John Hurt掩饰不住的老态和呵欠,曲终人散的杯盘狼藉,Haydon对Jim露出的那个全剧中他唯一真心的笑容,以及,最后那首甜腻的法国歌曲中,脸上的一滴血和一滴泪。
这大时代中的小场景啊,连政治的讽喻意味都如出一辙。研究组女王康妮缅怀的“My lovely boys”,一去不复返的黄金时代。他们甚至怀念战争,因为在战争中,“英国人还有能引以自豪的东西。”日暮归途,圆场不再是世界中心,他们与卡拉的对抗需看要美国表亲的眼色,而一座几千英镑的房子,需要部长的批准。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邦德,Bill Haydon会骑着自行车上班泡妞,甚至是剥头皮老手——行动组组长Peter Gulliem去偷文件时也紧张得双手发抖;老谋深算的Smiley在最后收网前需要嚼口香糖来稳定心情,他们的下手,更与平常人无异,会犯大多数都犯的错误,也会陷入感情的泥沼。Smiley的妻子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弱点,几乎葬送他的事业,而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劝说Peter Gulliem清理门户时,他与同性恋人的分手场面也令人动容。而最后的那一对——那一枪,那几乎是被死者默许的一枪,表现的是牺牲在生命和价值观下的“并不纯洁的友谊”。联想到康妮相簿里面那张相拥欢笑的黑白照片,令人唏嘘不已。
瑞典导演Tomas Alfredson在这部戏里做得最好的就是擅长用寥寥几笔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如白描一般,用放大的特写和近景盯着演员的脸,一丝一毫的表情都被收入镜头。好在大英帝国别的没有,优秀的演员还有一堆,一般优秀的男演员几乎都被收入麾下,简直是群星贺岁啊!光看他们之间的飙戏就值回票价。Colin Firth开始的真情假意和最后的假戏情真,Gary Oldman回忆他试图策反卡拉时候的雕塑般的表情,John Hurt的霸气十足和力不从心,Tom Hardy的莽撞却又深情,还有Benedict Cumberbatch,最一开始我还真是冲着这位最近很火的福尔摩斯去看的他,后来发现其实他的表演比福尔摩斯更带有自己的发挥,福尔摩斯的局限太多了,纵然是好的,但都是在像原著性格和Jemery Brett致敬的成分多,那是太样本的表演;而在这里,可能是角色要求,我觉得他比在Sherlock里还要干脆利落。对了还有唐顿庄园的二小姐,竟然也在里面打了一个酱油呢。虽然不像高斯福德庄园那样群戏的火花四溅,可是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划过每个人、每场戏的镜头,也就是圆场里的夜宴图般的技巧,烟雾升腾、酒气熏天的背后,是散场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而真正抚慰心灵的那些短暂的笑容,也只能藏在发黄的相簿角落吧。
(现在的资料里似乎更多翻译成马戏团,但我以前看过的翻译小说都叫圆场。不知道哪个更正确些,我自己喜欢圆场这个名字。很间谍,很神秘。)
http://www.wangxiaoxin.net/?p=1945
受不了要将这么多人的脸和姓和名和他们的代号和他们做过的事一一对位,全片节奏奇乱导致观影过程百爪挠心。改编书的电影如果只面向那些看过书的人你拍它干什么,导演不懂什么叫剧情片也不懂什么叫悬念,HOLD不住复杂剧情就别硬上。让人想看第二遍的电影绝不该是因为剧情没看懂,不会讲故事就别讲。
哥拍的不是谍战,是寂寞!
一部看情绪的电影,整个片子弥漫一种伤感和忧郁,并用那场不断穿插的圣诞晚宴做情绪的线索。泛黄的画面、缓慢的节奏以及统一的运镜(匀速的慢摇和推)、角色不露情绪的表演,都是为了营照这种氛围。缺点则是让整个片子稍沉闷,节奏慢,不断插叙理解起来略辛苦。奥德曼还真是沉静如水啊,结尾很奇怪
Benedict Cumberbatch帥呆了。太美型了啊啊啊!然后他竟然出了一把柜!哎呦!
Control本来好好的做着魔杖但是不愿意为麦劳德服务就拉着教父一起去了麻瓜伦敦。Sherlock觉得苏格兰场的人都太弱智于是进了Circus和麦哥抢饭碗。乔治六世在战后被策反成了苏联间谍还去勾引教父他老婆。Handsome Bob抛弃了One-Two变成直男一枚…英国太小熟人太多,打酱油的都是大牌!看片心情各种微妙~
气质!关键是气质!英伦气质太迷人,剑桥Circus太神秘!撇开如鲠在喉般的悬疑和紧张感,电影的从容和感觉很美。特别是一堆老得发霉的英伦男演员集体加盟,个个穿着老旧,味道陈韵。Oldman穿针引线,Colin Firth傲娇潇洒,Hardy金发忧郁,BC还演gay,真是亮点频频,演员单独加一星。
可能由于所有人都很出彩,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加里·奥德曼反而没有显得脱颖而出。一场精彩诡谲的冷战群戏。
jim提着枪去见bill那段,音乐是他们在圣诞夜狂欢的歌,想到曾经并肩作战的人啊,眼泪就没能忍住。这一部纯粹男人的片子,含蓄冷静节制隐忍,较量的是忠诚和智商,剪辑也很棒,各处散落的珍珠不慌不忙松松地串在一起,比刻意煽情的片更能打动我。只是R5不尽人意,字幕有两处听的时候觉得翻译出入太大
两极化:对剧情过分期待的同学恐怕会失望,然后一直迷恋英伦气质的人却恰恰找到了归属感。电影本身气质浓厚,含蓄缜密,演员阵容堪称英国全明星。电影为了加强阴郁感,而使得人物之间的联系线索过于隐晦。这里所表现的特工更接近现实中的特工生活,而《007》《碟中谍》是和大家开玩笑的。
1. cast太强大了 2. 我爱benedict 3.真的太好看了 4.最近英国的电影都不错 5.为什么伦敦在电影里总是黑不溜秋while美国不管哪里都阳光明媚
迎面扑来一股bloody强烈的英伦叔叔风。剧情bloody难懂,奥叔bloody禁欲,阿福的金发bloody怪异
拍的就像一部文艺片,满眼是浓味儿英国风,每个人都莫测高深淡定闷骚,挑战表情戏眼神戏内心戏新高峰。演员普遍优异,细节普遍精美,英伦风普遍浓厚,剧情......受英语制约,评价无能。
这片怎么看着跟同窗之爱续集似的……当年的正太科林叔投奔苏维埃之后又杀回来了继续男女通吃搅乱一池春水这样╮(╯▽╰)╭……
留白与反高潮
时长限制,吉姆-普莱多与小男孩比尔的戏剧冲突减弱。虽然两个小时说短不长,基本没有高潮,观众被要求注意细节,而对于没读过原著若想时刻紧绷神经则稍困难,配乐激起情感波动处毋多,换句话而言就是沉闷。两条叙事线并行却依然无法解释所有问题,演员表现到位,另外最后海顿的死还是被拍得很基。
含蓄内敛神秘冷峻,有一种气质叫英伦;密密盘丝环环解扣,有一种铺排叫意境;文火加热至沸惹一身鸡皮,有一种悬疑像过敏;笔挺到暴走,联袂祭出雾都国宝级景观,有一个物种叫岛国大叔;挑个眉翘个腿,高压电就飕飕流窜,有一腔鼻血论斤飚。抖一抖月野兔刘海,不用念咒就把我给灭了,有一个大叔叫Colin
个人觉得非常精彩 戏骨们无时无刻不在飚戏 不过看惯了大片的人 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才行 否则就会睡着的!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导演很尊重原著,可惜编剧没把原著当回事,电影前半部分铺展了很大的摊子,竟然重要的角色之间都缺少必要的暗示和联系,和整个故事几乎都没有实质性的关系,不得不说这剧本的失败。这可能是最贴近真实间谍生活的间谍电影了,没有枪战和追车,有的只是一群疲惫的魅力老男人。★★★
有一种战争叫做冷战,有一种高潮就叫做冷高潮。整个故事都处在阴谋中,让人时刻处于高潮前夕,欲喷发之时却在最后一刻被抑制,时刻感受着高潮前夕那种瘙痒的滋味......
表面温文儒雅实则潜藏玄机,铺垫很多,信息量很足,但关键人物的彼此关系与支线的阐述不够深入。低沉的音乐中,众演员演绎的这出冷战谍战剧,里面的英伦味道和特定时代的气氛让人着迷,频繁的场景、时间切换则非常考验观众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