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伤还是蛮多的,不过考虑到时代背景和技术手段也不能强作要求。简单谈谈大致印象:条顿骑士戴桶盔被拍成了桶之条顿骑士;骑士团的持盾轻步兵应该是小孩子吧,都那么矮,还一直不敢摘头盔;条顿骑士的冲锋仿佛步兵,只是让马驮着走到了跟前;要去掉自然的影响,所以不是骑士团冲锋时掉落水中,而是逃跑时落水,但是那个时候那么多骑兵其实俄国人更有可能落水。影片中骑士团主教的帽子上已经直接画上了第三帝国的斜万字;骑士团当时去的是立窝尼亚分团长,电影里演成了大团长。
这里需要简单说下背景:蒙古人西征过后,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和罗斯故地实际上都受到了冲击,不过罗斯因为是被征服了,所以没缓过劲来。这时展现在欧洲人面前的是一个彻底废掉的罗斯,所以想积极的参与对罗斯的瓜分。
这一过程中走在前列的是瑞典人,早在维京时代,斯堪的纳维亚的冒险者向西从丹麦去英国,进地中海去意大利,向东则是从瑞典出发,走罗斯去拜占庭,留里克家族本身就是这么来的。到了十三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基督教化了,大家现在都是“文明人”了,不好一言不合就开打,正好之前打文德人在北欧也搞出了十字军,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武力团结东正教也成了天主教的传统,所以瑞典人就在1240年搞了个十字军,要去罗斯打天下。结果就是在涅瓦河上被亚历山大打败,给了人一个涅夫斯基的名头。这一段历史有个08年的片子,叫“亚历山大,涅瓦河之战”,中文翻过来叫《全军破敌》。
骑士团这边,条顿骑士进入北欧已经比较晚了,本地前辈立窝尼亚骑士团(其实叫基督骑士团)和丹麦人已经把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解决掉了。不过基督骑士团本身有些问题,一方面它是里加主教组织建立的,本身也没什么像样的宗教信仰,有点像雇佣兵,另一方面这个骑士团比较本地化,世俗化,也没什么钱,所以在征服了这一地区后教会忙着传教,骑士团忙着抢钱,所以就被告到了罗马。为了挽回形象保证自己的特权,骑士团就在1236年稀里糊涂的去打立陶宛了,结果大败而回,伤亡过半,这就连个保的人都快没了,就赶紧并入了条顿骑士团。但是骑士团还是保留了很大的自治权,分团长还可以自己选,只是要接受总团的领导。所以到了1242年的时候,亚历山大被逐出了诺夫哥罗德,组织进攻诺夫哥罗德的实际上是分团长加上一部分总部补充的骑士,人数也不会太多,分团长叫迪特里希•冯•格罗宁根,按现在的地名算应该是个荷兰人。
冰湖会战在俄国长期被宣扬为制止了德意志人的西进,所以在此基础上涅夫斯基作为信仰的保卫者被教会封了圣,但实际上德意志人其后还来过几次,准确的说会战的意义应该是没有让骑士团站稳脚跟,所以本地区没有天主教化,这个和对条顿堡(现在翻作托伊托堡)森林会战的评价比较像,罗马人也没有在那一战后就撤出日耳曼。
1938年拍摄,斯大林统治,二战蓄势待发,不难看出这部讲述13世纪亚历山大王子的卫国战争史诗有着极其明显对应的现实指向:扛着俄罗斯不败的大旗,挥戈斩灭野心勃勃的日耳曼民族,在当年无疑就是鼓舞士气的军歌。 大概也是出于宣传的需要,电影对人物的复杂性格不做深究,布景和表演都有浓厚的舞台味道,昂首挺胸的一腔热血和反复呼喊的口号,都让人想到同样社会主义风味浓厚的十七年及样板戏电影。 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还是好看的。 一来是舍弃华丽繁琐的宫宇戏服,却利用精致的构图及大景别,给人以天苍地芒的质感,真若在另一时空的13世纪,无处不在的风、火、十字架带有强烈的俄罗斯宗教意味,真比老塔还要带感; 二来作为爱森斯坦的有声片实验,这部影片的声音运用也是极具特色,苏联杰出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配乐赋予影片歌剧风格,爱森斯坦的流畅的镜头运动配合音乐生成一种律动感,但除了贴合,爱森斯坦又放弃了写实或夸大的音效,刀剑挥舞、戳刺、投掷火盆的尖叫都隐于无声,倒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更强大力量。 看俄罗斯史诗,我选爱森斯坦。 (待查:此时的极简形式真是不如战舰波将金那时候煽动繁复。盖与形式主义批判有关?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苏联,1938)音画图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配乐;爱森斯坦导演
作曲家的才华不一定低于导演。在此片中,两位苏联艺术家合作无间。由此图可看出音乐如何与画面构图(士兵的动作)搭配。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反对纯然的音乐表現(如米老鼠配乐)。相反的,有时他以视觉为主,有时以音乐为主,结果是呈现爱获斯坦所称的“垂直蒙太奇”(vertical montage),五线谱上的音符如果由左至右移动,則面面内的动作也是一样由左自右,而如果影像线条由左下往右上移时,音符也如此配合。如果影像扭曲动作,音符也随着不平地跳动。
请参考受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形式与肉容:实践》一文(“Form and Content: Practice”,in Film Sense, New York:Harvest Books . 1947)。
表达式运动和蒙太奇,是爱森斯坦美学的两块基石,可以使得电影取得别的艺术所无法取得的成就。就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的垂直蒙太奇,爱森斯坦认为它可以将影像和音乐配乐中的潜在的情绪动力带动起来,这样就提升了亚历山大的军队等待条顿骑士团进攻时那种悬而未决的期待中的紧张度。在他职业生涯的早年,他已经提出像《聪明人》中的“吸引力蒙太奇”,那种将感知“震惊”组合起来的方法,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反应,最终引发观众的思考……他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取得更大的成功,影片正好与斯大林的“俄菲利娅”情结一拍即合,又非常适时地与反对德国入侵的宣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爱森斯坦为此而赢得列宁勋章……
爱森斯坦不止一次写到他和普罗科菲耶夫互通有无、交流看法的工作关系,并讲述他好几次重新编辑镜头顺序,以便让它们能与音乐配合。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或许要算《涅夫斯基》中那段“冰上的战斗”了,它产生的重要影响可以从奥利弗和沃尔顿为《亨利五世》创作“阿让库尔战役”时对它亦步亦趋的模仿中看出来。同样重要的是爱森斯坦在一篇完全献给这个场景开头的分析文章中向普罗科菲耶夫致敬的方式:尽管有问题,它却为我们提供了第一份有关音乐和电影形象之间的细节关系的详尽研究。(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这部讲述13世纪俄罗斯击败日耳曼的历史故事的电影,成为了苏联给德国“犯我者虽远必诛”的警告。这部电影在一年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令出台时遭到封禁,又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重见天日,获得盛赞。 (菲利普·肯普《电影通史》)
一般般,战争场面不错,战斗的谐趣性加入,但人物性格刻画几乎没有,普罗柯非耶夫配乐根本听不清音效太差,条顿骑士的盔甲真cult
#SIFF2016#条顿骑士的头盔是亮点……普罗科菲耶夫的配乐非常跳戏。火炬照亮沙场的镜头很美。其它的嘛…,完全是政治高压的产物。
第一次看爱森斯坦的有声长片。影片的主角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十三世纪俄罗斯人的领袖,诺夫哥罗德大公。他在13世纪击退了欧洲的一系列侵略者,对待蒙古征服者时,他采取了怀柔政策,成功保持了俄罗斯的统一。1942年斯大林宣布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民族英雄。感觉影片从打仗开始就变得过于喜剧了。
7.3;敘事曲
八十年的落差使在当时看起来应该很牛逼的段落在今人的眼光里反而诙谐,时光让经典永恒只是部分的真理。
蒙太奇发明之前的电影看着真累....鏖战就真的打了40多分钟......
说心里话他的有声片比无声片差海了,音效很不给力,不如单听普罗科菲耶夫的冰湖大战。mark: 声画对位,一部长音阶的交响乐。不过我一点没感觉对位对的很爽啊
8.5/10。①13世纪俄国君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领军民在冰上之战中击退来犯的德国条顿骑士团的故事。②表现主义摄影(布光/构图)与夸张的身体姿势、战争大场面处理(调度/剪辑等)、配乐都是很高水平(虽然皆不及伊凡雷帝两部曲)。③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节奏较拖(或者不够有趣),角色塑造较扁平;战争戏边激昂残酷边插科打诨两者气质很错位(也导致节奏更拖)。
2016上海电影节。涅夫斯基的人生也是三大段,打瑞典,打日耳曼,然后向蒙古人妥协。这里选了中间的冰上之战。体会早期战争题材的表现形式与现在电影的差异是很有趣的。民族主义,露西亚,主旋律。1938年这个首映时间也很微妙。最神奇的是,我开始为该片出现的许多元素与魔戒对照之契合而震惊。
虽说是一部主旋律英雄片,然而视角却集中在两个为了女人争风吃醋的士兵上,战争让他们从最初的儿女情长终于学会了慷慨激昂。影片的配乐和镜头颇为壮阔,大远景,黄沙漫天,行走在其中的士兵卑微如蚁,别具一番风味。
作为主题先行的宣传电影,它帮助爱森斯坦和普罗柯菲耶夫走出了多年的沉沦,重回苏联主流艺术家的行列,但随着苏德条约签订它又被打入冷宫,爱森斯坦用歌剧般的笔触改写了内夫斯基王子的故事,商业上大场面广角镜头、特写动作交叉剪辑和战争中爱情戏都极具史诗性,可是在热血中却透着悲悯
丰碑片,从此之后所有的电影都是抄袭。
siff@大上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从无声到有声的尴尬转型,政治导向明显的样板戏鼻祖,表演具有浓厚舞台味,主角光环+一定喜剧因素让全场笑场连连;群戏调度依然有亮点,依稀可见拿手蒙太奇。
6。阻击涅瓦河,警告德意志,叫你不听话,第三帝国亡
在蒙古与德国多敌入侵的危时,王子涅夫斯基振臂一呼,勇士群起,奋勇杀敌,战场混乱,气势轩昂,十字军仓皇奔逃,冰面大裂,此战威武,夹道欢腾,王子功绩,兵士壮烈,女子奥尔嘉,不嫁貌美男,愿守勇武兵,保卫脚下城,视死如归人。
一首唱到结局的歌。滑倒的马此后没再提及。涅瓦王这样的人很可怕,像天生的王者,与人间距离遥远。鼓舞民心预备卫国,斯大林的判断极为准确。有御用导演的背书感,有些镜头值得回味。换赎金的决定神似绑匪。
CC修復的效果太好了。可能是主旋律宣傳片的頂峰了,其中宣揚的政治信息已經obsolete,但還是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爱森斯坦这次这么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1242年的反侵略爱国主义同样适用于1938年的苏联局势。斯大林直接审查电影草稿版本,先在中央机关放映后再对公众上映。次年电影在美国上映,据报道罗斯福看完都很感动。而在德国一直到1966年都是禁片。爱森斯坦第一部正式完成的有声片,放弃了杂耍蒙太奇,遵循主流叙事方式,有着古典歌剧式的庄严美感,基于历史上真正的民族英雄去弘扬激发全民族的英雄主义。长达半小时的冰上战役,着实壮观,看得过瘾。不过武器可能是塑料或木制,砍在身上完全不见血。战斗中的单人近景镜头都是原地不动的砍杀,也许是受限于摄影机不方便移动。冰面破碎敌方落水的场面致敬《一路向东/赖婚》,比起格里菲斯的实景拍摄,本片是在夏天拍的人造模拟。
3.5吧 有拍得很好的地方,比如4:3的画面拍出了波澜壮阔的场面,场景的气氛营造也留下深的印象。但打斗和情节表现上就逊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