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看的电影,备忘一下戏外动人的爱情故事
刘别谦哈哈哈这个导演名字的翻译很别致 太优秀的一部电影了吧!丈夫那个演员我瑞思拜,演的时候就是那种演技确实优秀又明确是演的感觉,因为他演的是个演员啊!这仿佛是小说里夸张描写精湛演技的影帝结果今天让我在电影里我看到了真人的程度,不管是电影里的他还是电影外的他!。全体演员瑞思拜!每一个角色都能让脸盲的我有印象,很饱满了。女演员太美太美了,演这个角色太有说服力了。一部看了还会想再看一遍的好电影,我感觉是一些经典桥段的源头了,基本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极致!。和教授尸体待在一起那里快煎熬尴尬着急死我了!!太牛了,我觉得有机会会二刷,太有趣了 我的天呐,搜女主豆瓣图片才被科普到,她和克拉克盖博是夫妻,而且还有堪称传奇佳话的爱情故事流芳,唉 贴一下 1942年的《你逃我也逃》是卡洛尔·隆巴德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此后不久,她便在一次二战动员巡演途中遭遇空难。惊闻爱妻殒命,克拉克·盖博化悲痛为力量,以41岁高龄参军,任轰炸机炮手。希特勒是盖博铁粉,闻讯下令:“捉盖博,要活的。”然而,纳粹未能得逞,两年后,盖博退伍,重入银幕。
爱情只有戛然而止才可以永恒,真是一代传奇,很动人,很悲伤
2 ) 你逃我也逃:两天三约一吻别
八卦和超人,是演员这个行业与生俱来的两种基因。
一个女演员,哪怕一个粉丝都没有,她也能演绎出一场“相思风雨中”。
不这样,观众没法相信,她倾国倾城。
一个男演员,演过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了,遇到小偷小摸性骚扰,他怎么可能不拍案而起,朕,怒了!
不怒,他的情绪受了内伤,以后就再也接不到“帝王将相”的戏了。
刘别谦,把两个演员,八卦女和超人男,放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电战,入侵波兰,占领华沙的背景下,做了一出哈姆雷特喜剧。
《To Be or Not to Be》
您不去自己看,真是错过了美好人生。
特别神奇的是,
这部1942年的电影,站在2020年的女权主义立场上,都是那么地政治正确。
女主人公,在两天内,约会了3个男人,分别是纳粹的间谍、纳粹的上校,纳粹的元首的替身。
结果,2个真纳粹当天就死了,那个替身的真元首,后来,也没逃脱死亡的惩罚。
什么叫,颜值即正义?
这就是,100%的,一吻,别。
整部喜剧的核心是:狂妄自大的男主角频频表演失误、然后,大家拼命临时救场。
不断的低级表演失误,
神奇反转的临时救场。
一个假胡子,就玩了5次不一样的笑点。
您不去自己看,我要是用文字描述,那就只能抄剧本了。
最令人难忘的是,
假扮希特勒的群众演员,
一句台词不说,一个眼神没有,就是转身离开这一个动作,吓得纳粹上校,饮弹自尽。
什么叫,纳粹级别的恐怖?
仅仅是想象一下可能的后果,你就宁愿现在,去死。
假设一下,想象一下,
如果《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科幻小说成了真实的历史。
刘别谦这部电影,就是禁片了。
他本人的下场,就是奥斯维辛了。
你我的生活,就无处可逃了。
So,
能把《To Be or Not to Be》翻译成,“你逃我也逃”这样的幽默片名,真的是一种胜利者的幸福。
看不看电影,随您。
但您总有逃不掉的时候,
To Do or Not to Do.
备注:
刘别谦,作品,《你逃我也逃》 To Be or Not to Be (1942)
《高城堡里的人》是由菲利普·迪克著创造的一部美国小说。
在1963年获得了雨果奖。以《易经》牵引情节,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个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3 ) FIFF30丨DAY1《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
第30届法罗岛电影节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你逃我也逃》,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把一个本来就精彩的故事讲得无懈可击,这才叫牛逼的喜剧。
术烨
#FIFF30主竞赛 [4/4] 剧本太牛逼了,非常精彩的爽片,每句台词都是无可挑剔的,从头贯彻到尾的戏中戏,各个环节都吊足了观众胃口,在戏谑中布满笑点,又在欢笑中露出讽刺,让我们去回望那个动乱的年代,那段艰难的历史。
Acchan
假扮敌人逃离虎口,经典喜剧模板,没想到来自这部片,结构精巧,戏中戏的失败与成功,值得所有人看的片
脏脏豆
恰到好处的幽默,但承载的又何其沉重。手心出汗。
子夜无人
“莎士比亚本人都看不了三遍哈姆雷特”,但他或许能三刷这个。
漩涡之外
高端喜剧标杆。波兰人民与纳粹斗智斗勇,其乐无穷啊!精彩的剧作,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剧情,巧妙的台词,自然流畅的起承转合,张弛有度的节奏,会心莞尔的包袱笑点,可爱的角色性格。智演员成就大拯救,每次看到杜兰先生的嫉妒、艾哈特上校的弱智、莎士比亚台词的出现,都令人忍俊不禁!
阿斯巴-甜
前半段看着有些无聊,但后半段穿插着的戏中戏桥段构思得实在是太绝妙:用一个事故化解另一个事故,观众的心只能被牵着走了。
一颗大柠檬
[3+]确实是绝佳的剧本,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奈何我的笑点就只长在了「to be or not to be」上,怎么就能把这一句话玩儿的这么明白,不论是第几次出现,都不会让人觉得重复。(ps,刘别谦是有什么恋爱ptsd吗,还是独独专情于婚姻里的第三者啊)
4 ) 从被动到主动
在早期的默片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使得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无法同步,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默片在缺乏声音的加入下,进入了另一条完全由画面主导叙事的道路,因此,当时很多导演和理论家都认为电影是一门纯粹的视觉艺术。尽管影片在电影院放映的时候,影院会为影片放映现成的音乐甚至后来会专门为影片创作乐曲,但是,在有声片出现之初,还是遭到了无数导演和理论家的反对和抵制。
1926年的电影《唐璜》已经带有声音,不过这个声音只限于一些音乐。1927年10月,《爵士歌王》的出现才标志着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的诞生。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对白使得当时观众为之倾倒,之后拍摄的《纽约之光》更是一部全对白的影片,虽然情节低俗,但是还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1929年底,几乎所有的美国城乡电影院都安装了有声装置。一时间,电影院的观众数量大为增加。虽然有声片给观众带来了一系列更为真实和确切的观影感受,但是,导演们也担心声音的出现会带来一个可怕的问题,即很多电影都是从文学或戏剧作品改编而来,这可能使文学和戏剧侵入到电影,用对话取代蒙太奇的表现,因此,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阿历克山德罗夫在一份声明中提出了“声——画蒙太奇”的概念,即声音是蒙太奇的一个因素,是表达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有效的途径。
刘别谦的著名喜剧《to be or not to be》出品于1942年,这个时候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了,声音已不再被当作影片的装饰,而是成为积极参与影片,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丰富作品表现力的重要表达工具。这部电影实际上除去紧凑精彩的情节外,使其成功的很大功劳应该是它的台词以及音乐音响的出色运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电影中的人物对白。早期的无声片中,由于声音的缺失,在一些万不得已的地方必须要用字幕来交代剧情,即使如此,电影的剧情也不能拍得过于复杂,否则会影响观众的理解,而字幕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却占用了影片的时间,打断了影片的画面节奏,影响叙事。因此,剧中对白的出现首先解决的就是关于剧情交代的问题。再者,演员在对白中的表情、音色、声调,都是展现人物性格、心理和情绪的重要工具。例如,影片中约瑟夫·杜拉经常会以“最伟大的波兰演员”自称,并且询问别人有没有听过他的名头,这里展现的就是他对于自己的表演极度自信;再比如影片中真正的艾哈特上校,他总是把自己犯的错误都强加在自己的下属身上,并且用“我还能相信谁”来开脱责任,每次看到他大叫下属的名字加上他吹胡子瞪眼的表情,观众就知道他在干什么了。所以,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功劳让自己领着,过错让下级担着。最后,本片对白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潜在的丰富内涵。在影片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哈姆雷特》里的那句台词:“to be or not to be”,这是整部电影的名称,在剧中是男演员约瑟夫·杜拉经常要念到的台词,这句台词具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在里头,比如第一次在剧场里约瑟夫一念到这句,就看到一个人站起来离开,当时的他表现出的是惊讶和不理解,之后的台词他有一些停顿试图引起离开那人的注意,并且,他的眼神一直跟随着那人的身影,自此,这句台词成为一个带有特殊意义的符号,象征着他的妻子和索宾斯基中尉的见面暗号而对于他来说就是别人对他的表演没有兴趣的暗示。还有一些令人捧腹的台词,例如扮演希特勒的布朗斯基说的:“我自己万岁”这就是一个嘲讽,而且是戏中戏的嘲讽,这是他们拍戏时候的台词,但也同样是刘别谦对于希特勒的嘲讽。还有,布朗斯基在华沙街头,当那个小女孩对他说:“可以给我签个名吗?布朗斯基”,又造成了一种喜剧效果,原因是他一眼就被人认出来了。再比如艾哈特对假扮希利特斯基的约瑟夫说:“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这句话说出口艾哈特上校不知道为什么好笑,但是观众知道,约瑟夫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在莎翁戏剧中的表演,但却被人评价成他在毁莎翁的戏剧,他顿时僵硬的表情让观众忍俊不禁。这整部电影就是以台词取胜,很多幽默的笑料都是台词表达的,试想如果这是一部默片,那么,估计很多地方观众看都不太明白,更不要说笑了。从无声片中需要观众自己揣测剧情到后来的利用对白推动发展剧情人物,声音在电影的地位在逐渐提升。
其次,要说的是这部片的旁白。例如本片一开始的旁白,这里的旁白是属于客观式的旁白。一开场就是第三者对于画面表现的叙述,描述街道、场景、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心理,观众不是很明白,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后来的再一次解释了开头出现的那段场景。这个旁白的作用主要是在叙事上,就像别人在讲故事一样,有一点小悬念,先说故事的后面,在调过头来讲之所以会出现开头一幕的原因,用旁白的方式倒叙一件事情,引起观众的兴趣。最初电影院中的现场解说可有可无,但是,现在的旁白已经承担着重要的叙事等方面的作用,声音地位的发展可见一斑。
在本片中,音乐的运用也是一个亮点。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在在华沙被德国纳粹占领以后,画面上贴出了一张张的告示,伴随告示出现的是一段严肃而残酷的音乐,再配上死刑等告示内容,和刮风下雨的天气,展现的就是纳粹占领下的华沙人民正遭受着屠杀和蹂躏。同样的,格林伯格在雪地里拿着铁锹念着夏洛克的台词的时候,也伴随着凄惨的音乐,台词本就凄凉,再配以音乐敲击人心,也表现出华沙人民的水深火热。波兰空军在一起唱歌这段,是影片对于有声源音乐的运用,高亢激昂的歌声体现的是年轻军人们对于保家卫国的激情以及在战争下保持的一种幽默欢快的状态。在索宾斯基中尉跳伞那段,音乐紧张而又有节奏,索宾斯基是逃,纳粹是追,双方即将碰头的时候,音乐立马紧张起来,等到索宾斯基逃过纳粹追捕,音乐又趋于平缓,好像是一个人在长时间憋气以后终于可以呼吸的时候表现出的那种霎时间的放松和舒畅。全片音乐最引人注意的应该就是约瑟夫发现索宾斯基睡在自家床上的那场戏。音乐声从约瑟夫发现凳子那条男人的裤子时开始想起,一开始音乐透露出一丝疑惑,紧接着,约瑟夫走向床边,音乐透露出小心翼翼和探寻,知道打开灯,看到床上躺着的男人,音乐声变为震惊,约瑟夫快速的把头贴近床上男人再直起身,音乐也随他的动作快慢在进行着高低抑扬的变化,配合的是约瑟夫对于眼前这个人的探寻和怀疑的目光,直到他认出索宾斯基就是那个两次在他表演时中途离开的人,音乐戛然而止。整个音乐都是配合着约瑟夫的心理变化来进行的,音乐就好像是约瑟夫外化的情绪一样,直白地表露在观众的眼前。还有演员们在剧场里搜捕希利特斯基时运用的音乐,也是制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最后,是音响在本片中的运用。一处是假的希特勒要离开剧场,带领一队真的纳粹军官往外走,整齐划一的步伐,踏着有节奏的脚步,跟随着向前走。本是严肃整齐的军队,但是领头的却是假的首领,着铿锵整齐的脚步声就显得很荒唐,因为他们严密保护的对象居然是个冒牌货,军官们自己不知道,但是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很滑稽也很讽刺。另一处就是在约瑟夫的家里,艾哈特上校准备侵犯杜拉夫人的时候,假的希特勒又冲进来了,杜拉夫人随他离开,房门关上,我们听到了一把枪声,艾哈特自杀了,这声枪响表面上只是说明这一点,其实还包含别的含义。比如说,艾哈特他很畏惧希特勒,因此,在得知自己得罪了元首的时候,选择了自裁,他自我感觉很悲壮,但在观众眼中就显得很荒诞搞笑。这枪声其实既是叙事也是在传达隐喻的含义,达到一种讽刺的效果。
从早期的默片开始,声音就已经在运用当中,但是,声音在电影中的地位是一直在提高的,这取决于它起什么作用,是主动起作用还是被动地发挥作用,并且这作用到底有多大。最早的默片用的都是贝多芬等人的现成的音乐,这音乐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有也可,无也可。后来为影片专门配一些伴奏乐曲,这作用最多也就是打破一下影院中沉闷的气氛,于影片来说,就是让情节紧凑一点。这些音乐都是被动地在起作用。再后来,有声片诞生,对白的运用才真正是把声音变为一种主动起作用,配合画面进行叙事和艺术表现的工具。通过对人声、音乐和音响的有机调动,使其同画面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把视觉和听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双向的渗透作用,达到对艺术的最大最优的表现。通过以上对这部影片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到声音在一步步的发展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一代又一代的导演还在继续发展声音技术的应用,以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5 ) Mrs.Tura,Mrs.Gable
刚看完这部电影后,只是喜欢这份幽默和讽刺,喜欢反复引用的莎士比亚,也觉得刘别谦的了不起,也觉得Mrs.Tura无愧于这万人迷的人设。之后看演员表时,惊喜发现Mrs.Tura竟然是隆巴德饰演,她是Mrs,Gable,她是盖博的一生挚爱啊,而且这也是她人生最后一部电影,之后因为二战的缘故,飞机出事,不慎去世。现在还记得初三做过一篇完形填空,文章的主角是隆巴德,那是不知道她,只是在发现她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演员时感到一种亲切(那是大概也只知道和看过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几部吧)。结果在文章结尾意外发现她竟是盖博的第三妻子,是他的一生挚爱。在她去世后,盖博退出影坛,愤而从军。这样的感觉如何形容呢,就像是在你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就对他产生好感后无意得知原来你们很久之前就已经见过,原来只是你不知道。
我有时总是很感慨,一切都那么巧和。高中时做过一篇很简单的英语阅读,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纪念保罗纽曼的文章。文中出现的《虎豹小霸王》《骗中骗》,乔治·罗伊·希尔让我不胜欣喜。回家急忙上网,知道了纽曼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好莱坞竟然真的有那样一个完美专一得似乎挑不出错的人,自然我也知道了那个第一人称是罗伯特·雷德福。如果没有那篇简单得实在不值一提的英语阅读,我不会又了解了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演员。而那样多的人同时做那篇阅读,或许也只有我从中得到了许多。
对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我总是有格外的钟情,有时也自嘲自己总是看我爷爷还没出生的电影。不过生活中我自认为也实在算不上是个old shcool。
我的第二次一不像影评的胡言乱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6 ) 《你逃我也逃》:刘别谦的电影盛宴
在我心中,最会说故事的人是卡普拉和刘别谦。不可否认,伯格曼很大师,在《野草莓》里通过自己娴熟深邃的电影语法将一个老者心中的微妙情绪刻画的真切露骨;不可否认基耶斯洛夫斯基非常的了不起,蓝白红三部曲,两生花中隐隐透出的一种从容和淡定,让很多人迷恋他电影中的影像和其中包含的哲思;不可否认斯皮尔伯格很厉害,他可以双手玩转商业和艺术,可以在赚的盆满钵们的同时用良心打动学院派,得到梦寐以求的小金人。
但是,有一种电影很奇妙,从影像播放的第一秒开始,你就会不自觉的迷陷在其营造的奇妙氛围之中,以至于直到影片结束,你都不会过多的去思考影片的艺术表达之类的无味问题。卡普拉和刘别谦的电影就有这样子的魅力,他会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电影之中,并且每分每秒的跟着电影的情绪在走,没有一秒的冷场,没有一刻的乏味。就好像是走进仙境的爱丽丝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奇妙和变幻。如今《你逃我也逃》应该可以算是刘别谦的第一代表作,虽然《街角的商店》《天堂的烦恼》一样非常出色,但是相比于《你逃我也逃》而言,他们并没有让人在观影的过程中不住的拍掌叫好或是无法形容的激动。《你逃我也逃》在当时上映时并不受待见,有人指责其低俗和无趣,然而经过了几十年时间的洗礼和大浪淘沙,《你逃我也逃》越发的彰显出其无语伦比的特质。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的沙特,德国的进军让百姓人心惶惶。一个剧院的演员意外的发现了德国间谍的行动,于此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和纳粹进行了一场滑稽有趣的较量。老实说,对于这部影片的剧情说的越少越好,然而事实上你也很难从一个角度去叙述这部电影,或者这么说,我根本没有能力去复述好这个故事。脑子里塞满了的是对刘别谦完美指导,演员完美群戏,编剧完美剧本,影片之中透出的幽默,聪明,机智和嘲讽的赞叹。然而也正是刘别谦指导下演员的出色以及影片精彩的剧情和台词让这样一部喜剧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层次。单单演员的表演,影迷就有足够的理由珍藏这部影片,从影片最开始剧院的排练,到之后真正的为了国家利益为了生死存亡的表演,每一个演员都赋予了角色最鲜活的个性。无论是戏中戏,还是惟妙惟肖的模仿,亦或是时不时的吐出令人冷峻不惊的台词都让人深深的陶醉和沉迷。
影片的剧本更是非常的讨巧,这样一个沉重的背景却用以表达一个如此充满了隐喻和讽刺的喜剧,在产生巨大反差的同时也增添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一切的优势都掌握在刘别谦的手里,他将其组合拼装出一部充满了滑稽桥段,精彩台词,夺目群戏的喜剧,而最重要的是,影片结束之后,你不仅仅会回味那无比美妙的观影经历更会直观的感受到导演对战争对纳粹对希特勒的嘲讽和批判。影片没有血淋淋的场面,没有负伤士兵饱含辛酸的目光,却在大段大段喜剧之间隐隐的出现一些令人沉默的场景。这或许就是刘别谦的选择,以喜剧的方式表达战争,用一颗热忱的心讲述着故事,而这种热忱会让人感到喜剧之下隐含的嘲笑和愤怒。这或许就是喜剧的最高境界,欢笑之后留给人的不仅仅是充满了快感的回忆,还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执着的价值观念。
刘别谦的电影很典型,很有刘别谦的风格,无论是这部《你逃我也逃》还是《街角的商店》亦或是他的其他电影,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个事实,这个导演很会说故事。刘别谦的电影不艰涩,不隐晦,而是用台词很直白的展示给我们看,什么叫做妙笔生花;用演员告诉我们什么才叫黄金时代;用自己本尊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电影大师,不是那喃喃自语不是不可亲近,而是让观众很本能的爱得死心塌地。就像特吕弗说的一样,刘别谦是一位真正的王子。纵使现代电影技术再怎么进步,事实是近十几年来,没有几部电影可以和刘别谦的,卡普拉的喜剧相提并论,绝对一点说,是没有一部。是的,电影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但好的电影的基本需要是不会变的,表演,剧本,指导,这些不是随随便便或是满心敷衍就可以磨得出来的,可惜的是现在很多的电影并不在乎也不想在乎。
年代的关系不免有些许瑕疵,夫妻关系的梗贯穿始终,最经典的第一是老公进房门,发现陌生男人在床那段逗逼死,第二是老公发现尸体,冷静解套一段牛逼死,那个年代的片子永远不要给主角设定一个固有印象,后面你会大吃一惊的! 一个演员知名度的梗,一个假胡子的戏中戏,还有官僚体系的迂腐,玩得十分溜。不过刘别谦touch好像在这一部没什么体现。
之前在《希特勒万岁,猪死了!》一书中读到此片的介绍,今终于一睹其风采。我在午夜4点非常享受这部69年前的电影,几乎笑到断气。精彩的剧情,战争的讽刺,让人喷饭的笑点、台词,大师刘别谦的指导,这是你一生中不可不看的电影。副作用是今后当你听到:“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句经典台词时,会爆笑。
刘别谦毫无疑问有天才,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让人捧腹和反思的尺度和转换上都把握地相当好。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种喜剧化的手法显得过于乐观了,一副隔岸观火的逍遥态度。
刘别谦式笔触果然不同凡响。相同题材中,[大独裁者][虎口脱险]笑点直接,本片则较为含蓄,兼具优雅、机智与玩世不恭感,昆汀[无耻混蛋]在致敬之余更为疯狂戏谑。影片节奏紧凑,毫无冷场,多处戏中戏反讽与幽默极为精妙。|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我自己万岁。(9.5/10)
简直爆笑啊!这才是好喜剧啊,笑点一百年不过时!每一秒都满分!
LUBITSCH万岁。大笑过之后想起那个总是跑龙套演配角的演员,他一直觉得自己能演好夏洛克,同伴总是嘲笑他一番,后来家园被德国人占领,两人连龙套都跑不了,在街上铲雪的时候,他又背诵起夏洛克那段经典的台词,这次同伴说,你能演好夏洛克了。经历过那些痛苦愤怒之后,我们才能真的写出读出那些诗行吧
To Be or Not to Be,土鳖拗孬土鳖,刘别谦导演作品,1942年的黑白片,教科书般的杰作,告诉你一个剧团怎么以自己方式愚弄第三帝国,正义怎么欺负邪恶。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在这电影上耗费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因为充满了魔术般的逆转和杂耍般的狂欢。——鹦鹉史航
第一部刘别谦。1.在评论区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我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懂却全程没爆笑过的人了...2.作为我接触的第三位早期喜剧大师,刘与卓基之流差异明显。对比同为有声/二战的《大独裁者》,仍可见两者在语言与肢体性幽默的倾向分别,但戏剧共通。3.本片精神续集:《无耻混蛋》。
有别于卓别林和巴顿明显的肢体滑稽,刘别谦的喜剧就在于文本台词的出彩。严肃下的戏谑,整个剧院临时剧组现场演戏逃离魔掌,台词处处出梗,戏中戏的剧情天衣无缝。解构、巧合、错位、反讽,上下误会、左右逢源、临机应变的巧妙,这剧情这台词这桥段,纵使莎翁再世也不过如此!1942年呐,战争还没打完,德国人刘别谦就敢于如此讽刺纳粹,真厉害!8.9
#重看#完美的喜剧范式,绝妙的讽刺功力,教科书级别的剧本结构,超级优雅的刘式触点,举重若轻的尺度拿捏——喜剧模式覆盖的深沉家国主题,可谓是以四两拨千斤挑起泰山于顶的负载力,当之无愧且不会过时的泽被后世名作。将剧团人员配置/空间结构/剧作文本完美契合到现实的战争状态和对立冲突,一浪接一浪的戏剧性矛盾席卷而来,节奏丝滑顺畅,跌宕之起伏让人沉醉,是谓轻盈感;莎翁名句的反复运用,在不同场景承载不同功能,文本细节的对应着实值得称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彰显其有效性,且在重复的节奏中“再创”倒映般的喜剧效果。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主角自不必赘言,就连渴望出演夏洛克的小人物也被描摹得可怜又可爱——在戏剧和人生的舞台上,你们都是优秀的。
“我真讨厌把我们国家的命运交到笨演员的手里“,最乐的部分是正乔装纳粹的演员会忽然分不清戏内外的身份,演哈姆莱特时台下总要重复跳出些喜剧状况,夸张、解构、反讽、利用巧合,想演《威尼斯商人》的龙套演员在不起眼的垃圾时间念了几次夏洛克的控诉,纯属夹带私货,是犹太导演内心最深最真的愤怒吧
一根筋的醋坛子丈夫以高超演技拯救了一个国家,个中桥段太幽默了
反转再反转,好玩。Jack Benny老了长残了,不过眼神还是很逗趣。Robert Stack演这部的时候才23岁,英俊死了,要命啊(¯﹃¯)
“to be …… or not to be…… ”没办法不喜欢这样的影片,设定有趣,幽默无处不在,各种冷嘲热讽,但或许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始终没有感受到其他人那种或忍俊不禁或捧腹大笑。★★★★
脸盲者慎看
喜剧电影分两种:一种是刘别谦玩过的,一种是刘别谦玩剩下的
刘别谦是个德国人,1942年二战还没结束就在美国拍了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喜剧片。更重要的是,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比起来,这部喜剧的笑点更加高级。刘别谦电影的魅力真是奇特。
一波多折,层层推进,细节处处迷人,严肃、紧张、诙谐并存,有我喜欢的一切喜剧元素。刘别谦的绝妙台词令我不断在深夜大声发出阵阵惨笑(希望没有太扰民= =)“她的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XXXXX,你一定听说过吧。”“是的,我看过他的舞台剧,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纳粹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 we are now doing to Poland.
始祖级的戏中戏,无论是环环相扣的情节还是字字珠玑的台词都已经超神;看完这种电影会让人语言贫乏,只能默默在心里大叫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