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朗读者 剧照 NO.1 朗读者 剧照 NO.2 朗读者 剧照 NO.3 朗读者 剧照 NO.4 朗读者 剧照 NO.5 朗读者 剧照 NO.6 朗读者 剧照 NO.13 朗读者 剧照 NO.14 朗读者 剧照 NO.15 朗读者 剧照 NO.16 朗读者 剧照 NO.17 朗读者 剧照 NO.18 朗读者 剧照 NO.19 朗读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20:06

详细剧情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2009年初的第81届奥斯卡上,该片共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5项提名,最终温丝莱特凭借该片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

长篇影评

1 ) 生活在别处——《生死朗读》观后感之二

影片中,麦克在回顾自己失败婚姻、疏远的父女关系时,对自己的女儿说,“我不够坦诚,我对任何人都不曾完全坦诚”。这是成年麦克说的唯一坦诚的话。

当少年麦克遇到汉娜的时候,他被后者所吸引。尽管汉娜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可是在少年麦克的眼中,她几乎就是一尊女神。这时的麦克,尽管肤浅,却完全是真诚的。他对汉娜的爱慕是由性欲驱动的,但在与汉娜的交往中,这性欲又借着汉娜的推动,把他引领向某种更崇高的东西。少年麦克本能的感觉得到,他和汉娜的关系并不仅限于床第之欢,这种关系让他的整个人生都有了意义。多么美好的爱之初体验!虽然它是不见容于时人的不伦之恋。

我们可以想象,汉娜的突然消失,对少年麦克的打击有多大。不仅是一段初恋就这样嘎然而止,而且那种由爱引导的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也忽然间烟消云散了,没人给过麦克一个解释。就这层意义来说,我们也许可以指责汉娜对麦克一生的爱情和婚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这只是对汉娜与麦克关系的最为肤浅的分析。无论汉娜曾怎样刺痛过麦克的心,他在对待汉娜时都可以有其他种选择。麦克实际作出的选择,证明了他既不够真诚,又不敢承担责任。

当麦克在法庭上发现汉娜是个文盲的时候,他本可以为汉娜作证,使她免受终生监禁的严厉惩罚。麦克选择了不作为,一个方便的借口当然是为汉娜保守秘密——既然汉娜本人显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那么还是遵从她的意愿为好。可是,不要忘了,麦克是个法学院的学生,对他以及周围的很多人来说,这次审判的意义就在于伸张正义。麦克明显看出了其他几位被告是在合伙算计汉娜让她背黑锅,在这种情况下,让汉娜一人承担罪责,显然不符合正义的要求。就此而言,麦克不作为的选择,是一个糟糕的选择。问题还不止于此,我疑心为汉娜保守秘密对麦克来说只是一个应付自己良心的借口,他不作为的真正原因是为自己保守秘密——对一个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在中学时代和一个纳粹女看守(而且还是个文盲)发生过不伦之恋,绝对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如果说对法庭审判时麦克作出选择的动机只是一种凭空猜测的话,那么麦克给汉娜朗读、录制磁带其实更能说明这个男人的不负责任。麦克并不是在汉娜一被判入狱马上就给她朗读、录制磁带的。相反,那是在汉娜入狱很久以后的事情。当时,麦克的婚姻遇到了麻烦,他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回到故乡。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回忆起了尘封的少年情事,汉娜在他脑海里忽然又鲜活起来。刻薄一点说,他的朗读行为不过是在把玩一颗夹在书中的枯叶,也许看上去他对那颗枯叶呵护备至,但是他珍视的仅仅是自己的回忆,丝毫没有让枯叶复活的意思。

当汉娜终于服完了刑期,就要出狱的时候。麦克起先并没有打算去见她,后来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以后,在与汉娜见面时候,仍然是一幅高高在上的嘴脸。没有人会指责麦克不再爱汉娜,但是既然作为唯一的联系人去和汉娜见面,麦克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要求汉娜对奥斯威辛的经历作出反思和交待——无论是作为一个曾经的情人,还是作为一个知晓汉娜秘密的人,这样做都过于残忍。这不啻于对汉娜说,“你是个有污点、隐藏过污点的人,你不配得到我的爱。”

在我看来,汉娜对麦克的回答极为高贵:“在我入狱之前,我从未反思过。现在我怎么想已不重要。死了的已经死了。”这个回答,一方面含蓄的感谢了麦克对他所做的一切,承认了自己在狱中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拒绝了麦克那种虚伪的优越姿态——既然你心中已经无爱,与死人又有何差异,我的所思所感对你已经无所谓,我宁愿不说。 汉娜刚一见到麦克的时候,说他“已经长大了”,而当她最终回应麦克的时候,她叫他“孩子”,这真是恰到好处的鄙视。

成年麦克是汉娜的对立型人物:他受过良好的教育,refined and polished。影片中两次提到《奥德赛》,不无深意。奥德修斯正是一个心多机窍的人,麦克同样如此。受过教育、有文化的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往往被过多的纹饰遮蔽,不能或不敢去面对生活的真相。

用卢梭的话来说,“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真正的社会人则终日惶惶,生活在别处”。也许,汉娜和麦克正代表了卢梭笔下这“野蛮人”和“文明人”对立的两极。

文学对汉娜来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钥匙,而对成年麦克来说,它只是躲避真实生活的掩体。

2 ) 杀人犯在我们当中

《朗读者》作为爱情片,很赚人眼泪,可惜导演对人性和纳粹历史的反省,却做了大量的减法。 比如: 二战结束后的15年中,西德对纳粹历史的态度以沉默与回避为主。因为纳粹政权有关的人数太多,从军人数1500万……光妇女就有230多万是法西斯团体成员,6千多名女青年是集中营的看守。 到了战争的最后几年,集中营全面深入整个国家的日常生活,被形容为“集中营宇宙”,大大小小的工、农、商和军火工厂,都利用集中营供应的免费劳力。 另外供应商提供集中营所需物资,如木材、建材、布料、脱水蔬菜、尸体的火化炉、毒气室的毒药、追踪受害者的制表机(如IBM),实在很难相信供应商从没注意到物资设备可能的用途。——男主角的父母为何对大屠杀只字不提?电影没有交代男主角父母战时的经历。为何法庭上唯一的证人就是幸存者? 西德检察部门虽收集了65万名纳粹战犯的资料和物证,侦查的涉案战犯总数16万人,约8万经法庭审理,3千多人被判刑,可仅12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在各个集中营犯下罪恶的战犯,仅1517人被宣判有罪。后两德统一之际,女战犯不问罪行轻重一概释放。——女主角所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电影中仅判决了5人,判刑最重的还是一个文盲看守,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没有交代。 因为当时西德重建缺人才,而绝大多数优秀人才已被纳粹招募,1951年西德通过了恢复1945年被撤职的原纳粹官员职位的法律,大批的原纳粹高官重掌大权。60年代末的联邦总理基辛格和总统吕布克均为原纳粹高官;国务秘书为当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的起草者,西德17个部长当中,有8 人曾在纳粹德国国家机关中担任过领导职务。20世纪50年代末期,西德司法界担任法官和检察官的前纳粹分子多达9000余人。这些人在纳粹时代,判决数十万反法西斯主义战士长期监禁,处死了其中6 万人。——审判女主角的法官是否原纳粹成员们,电影没说。 还有一大批从事过活人试验、无痛致死、化学战、细菌战的纳粹战犯,因为拥有教授、专家、学者、博士、研究员等显赫的头衔,二战后仍然在西德各大学执教,逍遥法外,无人问津。——男主角的教授说“社会赖法律以运行,而非依靠道德来维系”,这是绝大多数战犯所谓的“我仅奉命行事”的学术说辞。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在得知男主角掌握女主角减刑的重要证据隐而不报时,教授什么都没做,为什么? 西德新一代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曾出现过极左潮流。少数大学生试图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会制度。——而男主角当时的行为未免太温和了,仅仅是袖手旁观。电影中情绪最激动的另一男生,也仅仅是质问其他集中营的罪犯为何不处置……他们真的生活在象牙塔中,置身事外。 80年代,对纳粹历史的出现了所谓的“历史学家争论”,一方认为,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大屠杀事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很有可能是对斯大林“大清洗”的回应,犹如一种正当防卫。——男主角突然开始给女主角寄朗读磁带却源于自己失败的婚姻,他活得真自我。 90年代新一代大学生认为纳粹时期普通德国人都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自愿帮凶,而男主角所代表的60年代的大学生却持反对态度。《辛德勒的名单》恰逢其时地塑造了犹太人救世主的英雄形象。 事实上,集中营一开始是政治恐吓中心,之后变成死亡工厂,接下来是取之不尽的奴隶供应库,到德国政府垂死之际,就成为德国政府最大的威胁,因为其中隐藏人类史上最大的罪行。纳粹之所以进行俘虏大迁徙,是希望转移俘虏到安全地带继续剥削其劳力。俘虏在途中死亡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说出他们的故事。——好了,我们再来看电影中集中营的幸存者,母女俩作为集中营罪行的见证人出现,奥斯威辛集中营110万被杀7千多人存活,她们的生还是运气,还是技巧? 普利摩•李维曾说:“所有幸存者的回忆都不可靠,不全面,因为他们有幸活到解放。而活得那么久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喝多一口水,吃多半块面包,甚至可以做轻微一点的苦工,他们是特权俘虏……特权俘虏是集中营人口中的少数,却是幸存者中的多数。他们甚至把反抗的囚犯压进汤锅里活活淹死。纳粹让这些人满身罪恶,满手血腥,尽可能地受到牵累,建立起强烈的共犯关系……这些犹太人连自己人也不放过,只是为了多活一个礼拜。这才是集中营的真面目,不只杀人,而且毁灭灵魂。” “其实能侥幸能活过集中营的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见证人。他们其实并未陷落地狱底层。那些真正掉入底层的人,那些亲见蛇蝎恶魔之人,不是没能生还,就是从此哑然无言。” 《美丽人生》以喜剧诠释集中营的悲惨世界,《辛德勒的名单》塑造了一个犹太人的救世主,《朗读者》仅把不伦之恋和对罪行的宽恕与否挂上钩……我们有太多问题等待解答──专制体制如何形成?在什么情况下普通群众会成为专制体制的帮凶?人的个性为何如此容易被磨灭?受害者如何变成魔鬼?如何反抗和预防?…… 不了解这些,我们会跟我们的上一代同样盲目。

3 ) 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虽然标题这么写了,但如果这仅仅是一出十六岁夏天的故事,那么Oscar的挑剔的评审们也不会把它列入最佳影片的角逐名单。 当初我在一所美国大学学习日本历史的时候,一个韩国助教这样问我们,亚洲战场的元凶到底是谁:是天皇还是政府,是国民还是军队,亦或是,如日本右翼认为的,是欧美列强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迫使日本不得不走上绝路?也许在欧洲,诸如很多对于这一部分历史存在盲区的朋友们来说德国人并没有回避这个责任。我们看见的是勃兰特(感谢jade同学的更正)在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的双膝跪地;以及在柏林,以Gretel Bergmann命名的体育场馆。这个国家是要以总理下跪来认错,以拥抱所有族裔的运动场来纪念当年希特勒千方百计要封杀的德国犹太裔女子跳高世界冠军,如此的胸襟和海量,难道还不能打消那些怀疑者的顾虑吗?我说,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2008年有两部杰出的电影,从德国人的视角出发,从内向外来重新看待这一场60余年的灵魂救赎。 Valkyrie让德国人第一次几乎可以用自豪二字来向这个世界呼唤,在德国内部,也有反对独裁,反对屠杀,反对战争的正义之士。他们的计划如果实现,数以百万的生命就可以从枪口下被救回。值得关注的是,当这部"德国爱国影片"即将上映的时候,德国媒体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因为男主角Tom Cruise的信仰,Scientology,在德国是不被承认的,是违反德国宪法的"邪教" (Sekte)。 这从一个局部反应了德国主流社会在战后的普遍心理。他们在战战兢兢中度日,唯恐被邻国认为检讨得不够彻底,这不仅是一种对于战争本身的检讨,推而广之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德国人认为可以检讨之处。 本片中的Michael在首次踏入法院之前与教授的一番对话,讲述了警察戒备森严,防范的是支持或者反对这六个受审的女守卫的舆论双方,就充分说明了以上的观点。然而这里有一个很浅显而又深邃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在观看本片时已经发问,或者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或者仍然困惑于Hanna的选择。为什么,她在法庭上,不肯低下头颅,承认自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这难道,比承认自己是一个杀害了300多名妇女和儿童的凶手,要来得更为艰难吗? 我觉得这才是原著作者所希望读者们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一点也不复杂,就如同今年早些时候德国老太太Angela Merkel呼吁国民要放弃民族仇视和岐视一般,德国人在自己最需要检讨的环节上居然掉了链子,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一颗民族高傲的头颅 德国人在一战前的识字率就超过了90%,一个如此“高贵”的民族,怎么可能在连导弹都研制出来的年代里,还存在着目不识丁的人?这个畸形的社会能容忍这样的一员吗?这位曾经进入西门子,转而进入SS ,战后在公交公司晋升,一直优秀地工作着的Hanna,到底是为了什么才频繁地更换职业?作者恐怕不仅是要抨击纳粹当局疏忽了千万个Hanna的小学教育而把心思都用在战争机器上那么简单吧。 德国人,你们何时才能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政治上所要披露的问题,其实已经借由Michael法学院的同学,在观摩了第一次审判后宣泄殆尽了。错的,显然不是千万个在集中营里本分工作的Hanna。她如果良心泯灭,那也是一个时代的泯灭,一个国家的泯灭。沙丘之中,如何开出洁白的莲花?一个时代的过失,不应该只交由几个Hanna去抵罪。以五步笑一百万步,把没有开启教堂大门的Hanna换做开启了整个东亚战争的东条英机,恐怕很多人的风度就不会如片尾的女作家那样儒雅含蓄了。 ------------------------------政治和爱情的鸿沟线------------------------------ 这部影片,以及原著,假如只是要讲述以上这样一个"富有政治教育意义的革命故事",那么片名就可以简化成,Reading,而忽略了爱情这条主线本身。我们在钦佩Kate Winslet醇酒般的演技时,也不要忽略了第一人称,Michael,the reader。在这个从十六岁的夏天所展开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他夜以继日地录制着一卷卷卡带,当Hanna在狱中打开那第一盒包裹时心中的五味杂陈,这个设计,可谓巧夺天工。这里省略了多少不必要的语言文字,你只需要看见这些卷卡带,一切就都尽在不言之中。这才是伯牙子期的故事,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明白的Hanna的苦楚。 我知道那份记录不是你写的。 我一直深爱着你,从没有变心。 现在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念书给你听了。 你最喜欢听我念书,不是吗? 我会一直默默地念书给你听。 然而当男女主人公在监狱里重逢时,当我落下大颗的眼泪时,Michael将手局促地回抽,这映衬了他在22年前的那个下雪天,在监狱门口扭转的身躯。这是多么无助的一个转身,在一个雪天,虽然雪并不大,气氛尴尬;再往前8年,他16岁的那个初春,也是一场小雪,天作之合,被她拥抱在无助的一刻。24岁的Michael,有着一颗和他在46岁时一样,渐老的心。 他为什么不当庭作证?他为什么探监途中折返?他为什么要把手抽回?他又为什么,在对他的挚爱做出以上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举动时,更不可思议地,经年累月,一卷接一卷地默默地录制着读书的声音? 这是一份尴尬的爱情,而它终将在一个无奈的寓言里做终: The Lady with the Dog,契科夫让对于婚姻不忠的男女主人公坠入了彼此的爱河,却最终对于两人的未来一筹莫展。 16岁时的他,可以近乎毫无顾忌地当街拥吻35岁的爱人,回击店员对于他"母亲"的祝福;可以在小教堂里和她相视着孩子们,露出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却不知Hanna泪水的深意;可以放弃美貌的同学和生日宴会去为她朗读下一本书。当这颗心看见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时,他就开始渐老了。自此之后,他始终没有释怀。他所不能释怀的,是震惊于审判席上的恋人,居然在父辈的战争里(他不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暗示了他父亲在战时的作为,以及他对于这一部分的是非曲直的困扰),是这台机器中的一枚螺丝;更多的,也是,他对于一直以来,她把这一切的秘密掩埋在心底的一种谴责。 然而很多年之后,经历了婚姻挫折的他,以及那颗渐老的心,始终不能放下的,还是那个在诀别前用肥皂为自己搓背的Hanna。当镜头切换到监狱里,裸背的Hanna用同样的手势给自己搓背时,我的眼泪夺目而出。正是这颗挣扎在渐老中的心,让审判时绝望与无助的Hanna,在狱中重新燃起了爱与生的希望。在这十数年的狱中生活里,所能支持她的生命的,唯有爱人的声音,仅此而已。 Hanna在最后的见面时对Michael说,在审判之前,她从未审视过过去。在22年的囚禁生涯中,她所学会的只有阅读而已。 这真是一个弥天大谎。她至少,也学会了拼写(这不是一个笑话)。 如果观众们只是认为,她终于醒悟了读书识字的必要,以弥补她一生中最大的耻辱,那这充其量也就是一部三流剧本。Hanna所迫不及待地,在她学会认字之后,便是辛苦地一笔一划,用粗陋的字体,给爱人捎回她的心声。 她以前总是被动的,紧闭心房。她聆听他的读书声,聆听他出游的计划,聆听他点的午餐,聆听他的诉苦和抱怨。她很少用语言去表达她的感情,因为她做惯了一辈子的听众。即使偶尔开口,仅也只掷出You don't matter enough to upset me这样恶毒的字眼。这是一个时代的罪孽,造就的是只需要聆听和顺从的机器! 那么信纸上这几个苍白无力,蹩脚丑陋的字母,所连成的恐怕连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写得更为高明的句子,所要发出的讯息,就比千金还重。她曾经无奈地不辞而别; 但现在,她回来了。是他的声音,彻底打开了她的心扉。 然而,出狱时的Hanna已经66岁。她在狱中度过了生命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这也许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光。Michael的猝然抽手,让她从美妙的回忆中回到无奈的现实。再出去,做一个裁缝,接受社区救济,去图书馆阅读,与她都毫无意义。审判之后,对于战时自己的作为,她一定是有了不少的悔悟;更多的自我审视,恐怕来自于她对于最后十几年之内两人之间爱情的感悟。她也许不能原谅自己在战时的所作所为,更多的不能原谅,也许是她在多少个瞬间与这一份可贵爱情的失之交臂。于是她用这些本教会她读写的言情小说,做了她黄泉路上的垫脚石。这些字,她曾经镌写在信纸上,也永远铭刻在两个人的心里。 犹太女作家毕竟不是被一名只在审判时诚实到近似张狂的纳粹女凶手所感动,才接受了她的小茶叶罐,而是被Michael眼神里的那份至真的感情,以及夺眶的泪水。 这一颗渐老的心,终于在片尾,面对曾经疏远的女儿,在挚爱的墓前,又焕发了新生。 I'm not frightened. I'm not frightened of anything. The more I suffer, the more I love. Danger will only increase my love, will sharpen it, will give it spice. I will be the only angel you need. You will leave life even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entered it. Heaven will take you back and look at you and say: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

4 ) 羞耻与谎言

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你,该怎样做?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

对Holocaust的控诉、描述和反思,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The Reader?

从这几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身份来讲,Schindler是与德国军队做交易的一个德国商人,他本身并不属于集中营体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则是victim的一员,是受害者的视角。而The Reader里的Hanna,她却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但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这部杰出小说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个人尊严与羞耻感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心有着深刻羞耻感的人,往往外表会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和尊严。这样的人也常会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谎言掩盖内心的羞耻。内心藏有的秘密越多,他们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拥有权力(以获取安全感)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据说希特勒就是这样。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经受过很大的创伤,而他在成年后攀上权力高峰后表现出的趾高气扬、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也许恰恰倒映出他内心深刻的不能为人知的羞耻感。The Reader在拷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是否敢承认,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裤脚让人看没有烧到的脚后跟?内心的羞耻感从何而来?谁界定什么是羞耻、谁需要羞耻?承载着深刻羞耻感的民族又能给人类历史造成怎样的恶果?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培养出体格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对迫害者形象的改写也非常独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里,迫害者都是身着纳粹军装的军人,双手沾满犹太人鲜血,杀人不眨眼的恶魔。The Pianist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纳粹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远,它呈现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现的迫害者的形象: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丰腴美丽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没有类似 Hanna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参与支持,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进行大屠杀?并不是所有魔鬼头上都长两只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并不是所有的魔鬼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前几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里面采用了大量二战时法国维希政府的资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个大跌眼镜。法国面对希特勒的铁蹄不战而败,是很多战后法国人都不愿提起的羞耻。当年德国军队还没过来,法国资产阶级舆论倾向已经一边倒,高高挂起免战牌,打出小白旗,主战派则被抓进大牢,靠越狱才得逃生。而二战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践踏,也不是一般的残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车经过法国的车站,法国女人身着制服,争先恐后地与希特勒握手亲吻,追着火车奔跑,唯恐落后。而希特勒却评价说,法国女人太没格调,一群烂货。和她们生出的孩子会乱了我们的高贵血统。不许和法国人通婚!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有革命传统,法国人有革命精神,谁能想到,法国人的奴性也并不亚于经常遭受批判的中国人呢?!

电影The Reader挑选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丝,但约两年前,当我站在某个书店角落一口气读完The Reader这部小说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Hanna几乎就是Winslet的样子 -- 身体丰腴,身量较高,容貌姣好,眉目间带一点近于阳刚的坚毅,金黄而浓密的卷发服帖地向后高高梳起,行动利落而干净。总之,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国女人。Winslet身上那种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结合的双重气质,正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

5 ) 爱是

真的,有“合理”的爱吗?
1959年,15岁的少年迈克,站在一个乡村教堂的门口,注视着36岁的女人汉娜,她独自坐在听众席上,听着儿童唱诗班的歌声,为歌声的美妙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他觉得她太美了,那些儿童的歌声太美了,那天下午的阳光太美了,那一刻他如此迷恋她,他此后的一生都成了那个片刻的囚徒。
这是电影《朗读者》里的一个镜头,也是该电影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多年以后,成为法律系大学生的迈克,在旁听一场纳粹审判时与这个女人重逢,得知这个为儿童歌声而热泪盈眶的女人,曾经是一个纳粹,她曾经组织奥森维斯里的囚犯来给她朗读小说,然后再无动于衷地将他们送往毒气室。
坐在法庭里,迈克泪流满面,他无法将“那个女人”和“这个纳粹”拼贴到一起,“那个女人”在艺术面前如此敏感,而“这个纳粹”则视生命为粪土。当他的同学指出冷静思考纳粹罪行之不可能时,迈克大喊一声:“让我们试着理解!”
他试图理解。他试图理解为什么一个如此善感的女人可以如此残酷,一个对杀人没有羞愧感的女人却以不识字为耻。只要一个人还有羞耻心,他想,她就还有救。于是他开始了对她的救赎。他朗读文学作品,录音下来,然后寄给狱中的她。她根据这些磁带,对照图书,最终学会了阅读。影片结束处,汉娜自杀了,并要求迈克将自己全部积蓄交给一个纳粹幸存者。如果必须总结这个电影的中心思想,它就是:在对一个纳粹文盲的救赎过程中,新一代的德国青年洗刷了自己的罪恶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又或者,真的存在所谓救赎吗?
在这个电影中,比“为什么一个如此善感的女人可以如此残酷”更难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无辜少年会这样热爱一个残酷的女人。抛开她的纳粹史不说,她对他也只有粗暴可言:她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辱骂他,扇他耳光,理所当然地使用他的身体,最后她一言不发地抛弃他,留下这个心碎的少年穷其一生也没有恢复爱的能力。
比为什么纳粹也会爱更难理解的,是为什么纳粹也会被爱。比一个纳粹的爱更难理解的,是爱的纳粹性。
在所有对“爱”的定义中,有一个曾最深地打动我:“True love is love for humanity”。我想它的意思是,只有真正爱人类的人才可能爱上一个具体的人。就说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这份爱是在表达这个人靠近真善美的决心,就是说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遭遇,就是说真正的两性之爱是对正义之爱的一个分支。
但,如果“真爱是对人道精神的爱”,又如何理解一个人对一个纳粹无怨无悔的爱呢?如果迈克不能宽容汉娜残酷地对待犹太人,他又怎么能宽容她那样残酷地对待自己?更可怕的是,如果他不仅仅是在“宽容”她,而是,他对她的爱就建立在这份残酷之上呢?
也许爱与人道不但没什么关系,它甚至是它的反面。爱的非理性、破坏力、以及它将人向毁灭、疯狂、痛苦诱惑的引力,都与人道精神背道而驰。正如政治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爱情世界也是。正如政治不可能合理,爱也不可能。所谓爱,就是人被高高抛起然后又被重重砸下的那种暴力,就是被征服者,在自我的废墟上,协助那个征服者残杀自己。
又或者,汉娜并不反人道,她只是以纳粹的方式重新定义人道秩序。在那个秩序中,美,文字的音乐的美,至高无上,而生命,那些密密麻麻的肉体,却可有可无。对她来说,坐在教堂里被歌声感动和把儿童送往地狱并不矛盾。别忘了,希特勒也曾一边坐在瓦格纳的歌剧中热泪盈眶一边把600万犹太人送往集中营。从这一点来说,汉娜是整个纳粹美学的化身。在这个美学中,生命并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它只是权力意志的容器。
影片最后,中年迈克问老年汉娜是否会想起那些犹太人,汉娜冷冷地答:“我怎么想无关紧要,反正死的人都死了。”“我以为你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我学到了,我学会了阅读。”汉娜学会了阅读,也仅仅是阅读而已。

6 ) 罪与罚

大约是1999年的夏天,我那时正在北京一所法学院做大二学生。一天晚上,学校4号阶梯教室有一个日本青年学者来做讲座,讲的课题是战后日本司法改革。演讲完毕后,照例是讨论时间。不知道怎么的就扯到了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战争罪行,不肯谢罪的问题上了。一时间学生群情激奋,大有这个“日本鬼子”说个不爽的字眼就要揍他的架势。这时这个“日本鬼子”问了那个提问的同学一个问题:“请问这位同学,您是那一年出生的?”
“1980年”学生回答道。
“哦,那么您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喽?”,
“是的”学生。
“那么我请问您,您会因为贵国建国以来的文化浩劫向陈寅恪、熊十力、老舍等许许多多知识分子谢罪吗??”
“不会。”学生
“为什么?”鬼子
“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呢。”学生
“我今年44岁,是昭和30年(应该是1955年)出生的,离战争结束已经10年了,现在主导日本的人大多都是战后出生的,即使是战前出生的,在战争中也都是小孩子。请问我们这些根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为什么要谢罪。我们这些战后一代人有罪吗?”鬼子
“你们的民族犯了罪,所以你们。。。。。”学生
“那么贵国的文化浩劫不也是一个民族犯下的罪行吗?难道你们真的认为只是那么4个坏人(大概指四人帮)创造了可以说是一场人类的浩劫吗?”
当时对我的震撼现在我都记忆犹新。我真的没有从这个角度审视过文革。是啊,我们这些80后、乃至90后有罪吗?这个问题荒谬吗?
去年我在逛书店的时候发现一本叫《朗读者》的小说。当时这本书还没有火爆起来,我看了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简介——法学博士、德国北莱茵威斯法伦州宪法法院法官。可能由于相似的学术和职业背景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刚好这本书也在打折,我就买了一本回家。等我一气看完这本书,我突然回忆起了前面那件往事。这本小说可以说是一本二战反思的力作。同时它也涉及到了爱欲、实证法哲学与新自然法哲学的冲突,但最根本的是讨论了一个古老的话题“罪与罚”。
昨天在电脑上看完了电影《朗读者》,我觉得拍的很好,把小说的精华拍出来了。本来早就想写一篇《朗读者》读书笔记了,今天在电影的感动下,我结合电影和小说来说说自己的一点感想。

这部小说首先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小说,它讲了少年伯格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年,偶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在3次短暂的接触后,他们发生了关系,成为了情人。有朋友问我伯格为什么喜欢汉娜,他们之间有爱情吗?朋友的观点是,汉娜爱上了突然闯入她生活的阳光男孩,而伯格对汉娜可能更多的是生理性欲使然。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是汉娜突然闯入了伯格的生命中,伯格被汉娜独特的生命气质所吸引。是伯格爱上了汉娜,而且从此再也没法从这种爱中自拔出来,他生命从此再也没有为其他女人敞开过。
我这么说有证据吗?有的,电影里面伯格偷看汉娜穿丝袜那一幕,很多人认为伯格是被肉欲所吸引,但小说明明白白的把伯格的心理写出来的,只是电影不容易表达而已——
“另一个谜是在厨房与门廊之间所发生的那一幕情景本身。为什么我不能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她的身体很强健,极富有女人味,比我曾喜欢过的、博得我的青睐的姑娘们的身体丰满。我相信,要是我在游泳池看见她的话,她不会引起我的注意。她也不像我曾经在游泳池见过的姑娘们和妇人们那样裸露。另外,她也比我梦想的姑娘们年纪要大得多。她有三十多岁?人们很难估计出自己还未曾经历过的,或尚未达到的年龄段的人们的年龄。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并不是因为她的身体本身,而是她的姿势和动作让我目不转睛。我请求我的女友们穿长统袜,但我不想解释我的请求,我不想告诉别人那个令我迷惑不解的、发生在厨房与门廊之间的那一幕情景。这样,我的请求就成了寻求肆无忌惮的情欲、寻求高潮的一种愿望。一旦我的这种请求得到了满足,它也是以一种卖弄风情的姿态出现,并非那种让我目不转睛的姿态。汉娜并没有拿姿态,没有卖弄风情,我也不记得她曾拿过什么姿态、卖弄过什么风情。我只记得她的身体、她的姿势和动作,它们有时显得有点笨重。但那不是真的笨重,那是她让自己回到了内心世界,那是她不让由大脑所支配的任何命令来干扰她这安静的生活节奏,那是她完全忘却了外部世界的存在。这样的忘却外部世界的情形还体现在她那次穿长统袜的姿势和动作上。但那一次,她的动作并非慢慢腾腾,相反,它非常麻利、妩媚和具有诱惑力。但诱惑人的不是乳房、屁股和大腿,而是吸引你进入她的内心世界而忘却外部世界的一种力量。”

对汉娜来说,一开始伯格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男人。汉娜对伯格反而是从性欲开始的,因为“小家伙”什么都不懂,也没必要和他谈了自己的过去。汉娜害怕谈论自己,但她又渴望爱欲。伯格这样的小男生无疑是最佳人选。
那么汉娜爱伯格吗?汉娜爱伯格的。她的爱应该始于收到伯格的录音开始,当她觉得自己被世人抛弃,生命枯萎的时候,“小家伙”没有忘记她,他的爱依然是那么炙热,虽然伯格从来不来看她,给她写信或打电话。“小家伙”重新点燃了她生命的热情,让她看到了救赎的希望。
影片还有一个让人不容易看懂的地方就是——汉娜为什么要离开。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可能都不明白,电影把这个细节表现的很隐秘,可能导演觉得大家应该都读过小说。小说是这么说的——
“游泳池里又变得和往常一样:做作业,打排球,聊天,调情。我已记不得了,当我抬头看到她的时候我正在做什么。
  她站在离我二十到三十米远的地方,穿着一条短裤,一件开襟的衬衫,腰间系着带子,正向我这边张望。我向她回望过去,离得太远,我看不清她的面部表情。我没有跳起来向她跑过去,我脑子里在想,她为什么在游泳池里?她是否愿意被我看见?她是否愿意我们被别人看到?我是否愿意我们被别人看到?因为我们还从未不期而遇过,我该如何是好?随后,我站了起来,就在我没有注视她的这一眨眼的工夫里,她离开了。
第二天她不在了。”
电影里是有这个场景的,但是没有出现汉娜的镜头。汉娜是因为伯格没有在公共场所和她打招呼而离开了。很显然,汉娜认为伯格害怕别人知道她和他在一起。汉娜受到了伤害。
那么伯格的犹豫,是不是伯格对汉娜的爱有所保留呢?我认为不是的,小说写的很清楚,一个从来没有恋爱过,对汉娜生活、经历、喜好一无所知的15岁的男孩,他在突然与汉娜不期而遇,“我该如何是好?”。各位回忆一下自己的初恋,这种复杂的心理,应该不难理解。
如果我喜欢的女孩突然和我说“你嫁给我吧”,那一刹那我也会有“该如何是好?”的问题。不是我有所保留,而是我与生俱来的生命气质决定的,但凡生命感觉比较敏感的人可能都会在爱中“犹豫”。最典型的就是卡夫卡,这位先生订婚——解除婚约,来回折腾了好几回。爱的“犹豫”不是保留,而是敏感的心感受到那喷薄欲出的激情的巨大能量,他被这种力量所震慑,在爱的力量面前短暂的晕眩。
那么汉娜为什么会怀疑伯格的爱呢?这一误会为何发生?
我认为这就涉及到本片的核心问题“罪与罚”
小说很大一部分讲审判,汉娜因为在纳粹统治时期做过集中营的看守,因此在战后被审判,这场审判在法哲学领域是非常著名的,他直接促成新自然法哲学的复兴。电影中,汉娜以执行当年的法律来抗辩,她认为自己无罪,因为当时的法律就是这样的,她只是执行法律,维护当年法律所确定下来的秩序。这也就是法哲学中实证法哲学主张的 “恶法亦法” 。然而通过纳粹的暴行,人们开始反思,难道大量屠杀犹太人的法律有存在的理由吗,难道法律可以无视正义、自由、人权等理念吗?19世纪被“奥卡姆剃刀”剃除的形而上的概念重新回到法哲学领域。大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国家法律之上依然有法律也不可剥夺的权利,如自由、平等、公正等等。
汉娜正是因为执行了违法自然法的法律,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小说的作者虽然是法学家,但他并不是想用小说来讨论法哲学的问题,他不是在这个层面讨论“罪与罚”。他探索的是更为深沉的“罪与罚”。
集中营的经历时刻的压迫着汉娜,她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经历(包括她不识字,这个问题我以后再说)、她不敢和什么人深交,因为那不可避免的让他人看到她的过去,因此她独居寡出,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电影结尾监狱长给伯格的电话可以知道)。这种压抑让她时常产生自己被人抛弃歧视的感觉。在游泳池汉娜认为伯格疏远她,这不是偶然的事件。汉娜的历史包袱即使没有这次的相遇,迟早有一天也会发生同样的误会。即使永远没有这样误会的事件出现,汉娜知道伯格永远深深爱上了自己,她也会离开伯格。因为她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是没法和伯格在一起。爱代表着相契,而这是汉娜害怕的。她的过去犹如让自己染上了麻风病。
影片的结尾,伯格终于来到监狱,看见了白发苍苍的汉娜。汉娜抬头看见伯格,眼神中流入出被爱所救赎的生命之光。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而伯格更多的是压抑,当汉娜伸出手,想让伯格握住她的时候,伯格再一次“犹豫”了。是啊。这个从他15岁就开始让他魂萦梦绕的女人在又次出现在他面前。他再一次遇到了“该如何是好?”的问题。朋友说这证明伯格的虚伪。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伯格已经不在乎汉娜,他有必要这么压抑吗。就我的经验来说,如果我不在乎一个女孩了,我反而可以和她很好的沟通,因为放下了所以就不在沉重。然而伯格始终在一种让人窒息的压抑中艰难的靠近汉娜,这种阻力恰恰来至于伯格对汉娜不可抗拒的爱。
汉娜再一次误会了,原本被燃起的生命之火在汉娜的眼神中暗淡下去。伯格走了之后,汉娜选择了自杀。
我看网上有评论说,汉娜通过坐牢和自杀,最终得到了救赎。虽然这种乐观给人带来一种安慰,然而我认为汉娜恰恰是因为失去了救赎的希望而自杀的。伯格从15岁就爱上她,在她被所有人抛弃的时候,一如既往的给她寄送朗读小说的录音带,有这样一个男人用这样一种巨大的爱(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的),一直支撑着她,为什么汉娜不敢相信?还是前面说的“历史的包袱”,她自己就没有原谅她自己,所以她不相信还有人能原谅她,爱着她。
这应该才是作者所要表述的“罪与罚”。

7 ) 寂寞的恋人啊

成文于09年1月

个人评论 转载请告知

   奥斯卡走的到底是什么路线我们不要再深究了吧,我只是想根据我自己的观点来看这部电影,不引经据典,不查阅任何相关资料,但从故事里面的感情让大家去体验。
   影片采用插叙的方式展开情节,Ralph Fiennes饰演的Michael Berg,将煮好的鸡蛋扣放在杯子上,接着将杯子放在小碟里。自己则倒了一杯咖啡。这是一个干净、隐忍、有故事的男人,Ralph Fiennes穿着白衬衫西裤,头发梳得整齐,他就是成熟的Michael Berg,如今的一名成功的律师。
   女人裸身起床,抱怨Michael不愿和她久睡,并问:Does any woman ever stay long enough to find out what the hell goes on in your head?她也已经察觉到了他是一个有心事的男人,一个放不下过去的人,她也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过客。这在Michael接下来问她到底她说的是咖啡还是茶中可以看出,他心不在焉。
   于是循窗望去,仍是一个雨天,Michael看到几十年前的自己在公车上一闪而过,故事回到几十年前。他瑟瑟发抖,淋得湿透。
   不得不说他和女主角Hanna Schmitz的相遇并没有太多美感可言,Hanna的坚忍成熟,或许这也正是吸引Michael的地方,临别时一句Look after yourself,Michael心里应该泛起了涟漪。
   可以说,Kate Winslet在片中并没有饰演一位异常美丽的女子。Hanna那时已经36岁,然而正是这种成熟而独立的韵味,在片中不可遏止地散发出来。她或许孤傲,然而她也渴望爱情。
   15岁的Michael家境应当算比较宽裕,家教也教严苛,从家庭饭局的气氛还是可以窥知一二。Michael去找Hanna的时候,画面告诉大家Hanna独居在一个建筑工地对面,环境较为恶劣。再一次看到Hanna,Michael才真正为之吸引。但是到底Hanna在Michael面前宽衣解带是有意还是只是偶然,此处值得推敲。但毫无疑问的是,Michael虽然逃跑,他却心如鹿撞,被Hanna成熟的美丽所俘获。年轻的未经人事的15岁的少年,对于性爱有着天然的向往,那就像是一片神秘的禁区,他深深为之倾倒,却不得诉说,心事矛盾而复杂。在公车上再次看到Hanna并了解其工作的地点,对于女性天生的好奇使他决定铤而走险,向着自己未知的领域进发。于是他回到Hanna的住所等待,Hanna却正好回来。
   后来的进展超乎了Michael的想像,然而这到底是一次预谋或者只是巧妙的机缘,只有这个36岁的女人知道。懵懂的少年第一次体验性与爱的滋味,却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片中对于Hanna的心理描写较少,只是侧面描绘了她的那些为了掩盖自己不识字这一事实的行为。可是Hanna本身寡言少语,她想法简单而固执,正义与非正义,在她心中简单不过。
   她对于Michael的感情描述,只有简单的一句话:So I am with Michael.
   Michael希望得到Hanna爱的告白,然而Hanna却不懂得如何言说。她的受教育程度是有限的,她对于自己笃定的信仰,不想要太多的解释。两人的第一次矛盾于是在Michael见到Hanna在班车上被Hanna发现时爆发。
   Michael要的是她的承诺,她没有。她只有简单的行动。
   Winslet演得镇定而真实。一个女人,有点些些慌乱,却把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在听Michael读书的时候,从Odyssey(奥德赛)的奇幻旅程,到Romeo and Julie的悲欢离合,Hanna在一点点体会这美妙。她对于性爱的观念其实还是保守的,她甚至反对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来夫人的情人)里面的性爱观,而实际上,她自己也跨越了伦理,不知道是她自己的不堪还是自己的保守,使她对这本书十分厌恶。
   第一次出去游玩,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两情相悦的见证,但是也暴露了Hanna的忐忑。她害怕世俗的目光,又担心自己不识字的真相暴露。点菜单的时候,她的表情很复杂。其实聪明的观众在很早之前就应该猜得到Hanna不识字了,但是却不知道这一系列伏笔是为了什么。
   教堂里的唱诗班一幕,是美丽的。如果一个女人心地不纯净,为何她会在这样一个场景中潸然泪下。这也印证了后来Hanna在集中营的行为是因为无知被洗脑后的产物,与她本性的善良是无关的。
   Michael写的小诗,尘封了这么多年,拿出来依旧温暖。只是过往的那些恩怨是非,实在无法承受。他如今独当一面,成了八面玲珑的律师,而当年的他,不过是法学院里一个普通学生。那个夏天的情味弥漫,少男少女之间暧昧横生。然而Michael有着对Hanna的种种承诺,他还是回到Hanna身边,为她读一本The Lady with a little dog。
   此时有个小插曲,Hanna被上级通知将得到晋升,将在办公室工作。她的表情再次复杂,这也是为将来审判埋下的最大伏笔之一。或者说,这也是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一个重大转折。
   夏天的情味依旧,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急转直下,两人之间虽存在摩擦,此次却显得分外焦躁。一次大打出手的争吵之后,Hanna为Michael擦拭身体,就如母亲般体贴,然而Michael却不知道,Hanna去意已决。
   人去楼空后,乖乖仔重回家庭,他离经叛道,也不过一个夏天,就像短暂的一段出轨,返回后,世界照常。
   然而夏天渐行渐远,少年心里也有过挣扎,时光切回现在,父女重逢的一番谈话很耐人寻味。Michael的一句:I'm not open with anyone,正是他内心深深的自责。他的那深深埋入的内心,也是最终导致Hanna终身囚于牢狱的罪魁祸首之一。
   夏天结束后的日子过的飞快,Michael也在法学院如沐春风。女学生和他眉目传情,他似乎抛却了过去。然而一次旁听,却揭开了他的旧伤疤。
   故事发展到现在,一切矛盾突然洞明。导演开始满足地展现他铺垫的种种情节所指向的现实。Hanna简单的思维,正如我所说,不是她的大恶,正是她的大善所在。然而她的无知又是谁的过错呢?她只是被纳粹利用的一颗棋子罢了。她自身的可悲,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吧。
   她眼中的世界,从来没有轻松可言。她之前的那些过去已经无从知晓了,从影片的开始,她就是个36岁独身在公交车上工作的没有文化的女人,她是社会最底层的那些《被欺凌与侮辱的》一群人中渺小的一个。这不是为她找的托词,她有罪,但是造成她有罪的,却是和Michael一样放弃她的人。
   这时候观众或许会想,起码她是诚实的,她并非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她只是完全被欺骗完全被蛊惑了。她的无知成为众矢之的,最后的那纸协议,撕毁了她的尊严。
   作为一个法学学生,我也一直在试着理解,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契合,或许需要太多太多的努力。在本片中,Michael面临自己良心的谴责,却最终没有站出来。他在真正的正义面前选择了退缩,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退缩的自我保全。当Hanna苦等在审讯室里的时候,我想观众看到Hanna那焦虑而渴盼的眼神,很少有人不会为之动容的吧?
   Michael最终选择了move on,他拥着新欢云雨的时候,想着的是谁,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所幸,导演没让我们伤心得太过,Michael和现在一样,不喜欢和除Hanna以外的女人一起起床。都说男人到底爱不爱一个女人,要看他起床的时候爱不爱看到她。那如果这样理解,观众最美满的愿望便实现了,Michael或许只真正爱过Hanna一个人。
   最后Hanna像命中注定一样被判为无期徒刑,此时我的心也凉了半截。

   故事此时开始进入顺叙,Michael开始给Hanna读书,我不得不说,这是全片最感人的一段。自98年开始我沉迷于外国文学阅读,虽说只是爱好也阅过不下百本,不得不说,正是那些书陶冶了我的心性,告诉了我善恶,让我逐步拥有自己的品性。我曾希冀美丽的人生,正如那些书中描述的一样。
   Hanna默默听着Michael的声音。不得见面的曾经的恋人此刻显得如此贴近。影片此刻伴随着徐徐的音乐向前。然而伤心的是,Michael对于Hanna的出狱,仍旧是那么忐忑和不确定。他似乎还是一个摇摆不定的kid,如在Hanna心中一直不变的形象。只是见面的过程不如想像中快乐,我似乎能从Hanna眼中读出几十年积攒的泪水,然而Michael只是静静地离去,他想着的,却是Hanna的忏悔。
   就是这个男人啊,他造成了Hanna二十多年的牢狱之灾,却在这一刻要求这个女人面对他对于那些不该她负责的过错忏悔。他不肯放过一个年事已高孤独寂寞的老者,只是为了一点点假意的虚荣么?
   我能感受到Hanna费力地搬起那些书,整理自己的仪容,一步步爬上那些自己曾经深爱过,以为读过了,自己同样爱着的孩子便会重新接受她的那些书,闭上眼睛,短暂整理自己隐忍却寂寞的一生。
   再也没有比这更悲伤的情境,and tell Michael I said hello,几十年的阅读,或许只是融成了这简单的一句,爱人,你好。
   于是再也不要计较那些战争的伤死亡的痛,即使它们是永恒的主题又怎样,爱总会在我们的身边不经意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对生活,有着更大的憧憬。Hanna从不期望被别人宽恕,她的爱,只是寂寞而隐忍的一段长久的年华,而待到时间淘漉铅华,冲刷走了那些不堪的记忆,剩下的,只是她盛放在爱人心中,永远的美丽。
   寂寞的恋人啊......


http://vividtime.spaces.live.com/

短评

她是纳粹集中营里的一名女管理员,她喜欢听别人朗读,她宁愿背黑锅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她在20年的牢狱生涯里听着录音带一个字一个字地自学。她在被刑满释放的前一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因为不识字放弃了公交车办公室的工作,误入纳粹歧途。抛开所做之事来说,她确实只是在做一份她觉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可以说她也很有责任心。只是这份责任心用错了地方,而她全然不自知。她在法庭上也诚实地说出一切,却被坏心的同事共同指责为祸首。或许她认罪,也是一种自我的惩罚。我们都该庆幸在酿成大祸前知晓世事,庆幸平安地活过了这么些年。火车通过黑暗隧道转换了男主年岁,此去经年凯特苍老花白。你一生平淡婚姻不幸,我一生辗转牢狱未嫁他人。岁月弄人。以我的离去,将故事停留在遥远的美好。

4分钟前
  • 焦糖爆爆D
  • 推荐

看了爱乐之城,毫无感觉,还以为自己麻木了呢,翻到这部片子,一对比,才知道不是我的问题

7分钟前
  • 阿妩
  • 力荐

对于失望这个东西,除了无奈还能抱有什么。

11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后又一部性启蒙电影,探讨了战争和人性,罪恶与救赎。

1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上、下部跳tone太厉害。影片末尾真是累赘至极。有一个镜头很美,汉娜离开后,麦克在湖边,他脱了衣服,把脚放到湖中,幽幽的湖水裹住他苍白的脚。这个镜头很独特。(为什么独特我说不上来,我只能感觉到。应该要把抽象的感觉化为理论的东西,我仔细想想。)还有,汉娜到底有没有罪?虽然良知薄弱,但片中教授说到,主导我们生活的是法律,法律要的是证据。道德虽广,但毕竟抽象;法律狭隘,但约束力强。在当时法律来看(纳粹时期),汉娜没罪,她遵守规定,以看守犯人为责任,但是泯灭良知。

17分钟前
  • 苏更生
  • 推荐

文盲的悲剧

1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男孩流着泪的脸经过隧道的阴影,变成了男人,但对她的爱从未消逝,从十五岁开始,一直到她死。甚至他死。

2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要不是那天的呕吐,也就不会有这么一段爱情。

28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人因羞耻感而保有秘密,却又因秘密而困锁,但又因坚守秘密,留有一份尊严。难以言述的电影。

31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我看这片时心态很恶俗。

32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我们最终原谅那个少年,因为知道那也是我们人性同样存在的软弱。

3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在他渐老的心里永远住着那个15岁的朗读少年,如果生命可以定格在那个夏天该有多好。之前的任它错过,之后的不重要了。文学部分略单薄...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

45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2008剧情类年度最佳!“我什么都不怕,越是痛苦,我越是喜欢,危险只能让我更加爱她,能让爱升华,带给爱趣味…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肥温演技的完美之作,史蒂芬·戴德利没有让人失望。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可以讲述的如此曼妙与深刻,爱真的可以超越一切。

4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49分钟前
  • 沈书君
  • 力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以为了保守它而付出一切,而这些做法经常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

50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爱煞凯特逐渐老去的眼角与眉梢。情恋与爱欲,唯有她的眼角眉梢才能将闪现的一切不可能全然变成了一种可能,即便面如枯槁,依旧是迷住少年人的优雅与魅力。

53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还好她选择了自杀……

56分钟前
  • Miss Lucky
  • 推荐

终于有从另一个角度看纳粹的电影了。人性的愚笨,执着,甚至荒谬,却又是那样的自然,值得同情,甚至是值得尊敬的。这是今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里面我认为最有深度和内涵的片子。Winslet的表演也相当棒,把一个低层劳动妇女的善良与粗犷刻画得入木三分。

57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Hanna其实不在乎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在乎的东西,也不在乎她自己的时候,真正了无牵挂,她就可以非常决绝。她的自杀应是情理当中的而michael这个角色让我觉得他怎么这么糊涂,一直与两人见面时,那番犀利的话还有沉迷的糊涂的一生,到了女猪脚死后的最后才真正觉醒....

5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