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西部片提不起精神的我,居然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这部六十年代的西部片。依然是灰暗的调子,沙尘漫天,枪声大作,却改变了我对西部片的毫无道理的厌恶。对,我承认我的厌恶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之前没有看过西部片的上乘之作。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多好的名字啊,偏偏要翻成什么“黄金三镖客”,“镖客”在现代汉语中明明是指“旧时给行旅或运输中的货物保镖的人”,相当于现代的托运公司,而电影描述的是三个独行汉寻找宝藏的故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啊。我又是不喜欢事先看简介的人,差点就因为这个鬼名字而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1) The ugly 对洋人的脸有些辨识困难,所以为了早一点投入电影我总是特别专注电影开幕后出现的脸的特写,在我还没有搞清谁是主角的时候。当三个牛仔从两个方向向农舍逼近的时候,他们似敌非友,剑拔弩张的空气里预报着将有什么要发生。出乎意料地,三个人突然窜进同一扇门,不过一两秒的时间,连续几声枪响,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一个圆圆的脑袋捅出来,有些慌张又极其快速地逃离,一个停顿中字幕打出“the ugly”,而刚才的三个牛仔全部倒在农舍里。 我松了一口气,这个导演知道我的困惑,一开始就把善恶“盖棺定论”了,有强奸民意之嫌,倒是让我不必为那些陌生的脸蛋彷徨,省却不少麻烦 (2) The bad 收了贝克的500美金去杀人,抢了死人的1000美金,又杀贝克灭口。美其名为“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其实是骨子里的阴鸷残毒,从那对三角眼里射出,the bad的出现毫无争议。 (3) The good 正当我对the good的出场满怀期待,the ugly再次出现了。警察厅2000美金悬赏捉拿the bad,三个农夫即将得手,“螳螂捕蝉,麻雀在后”,the good出现了。他捉了the ugly,收了警察厅的赏金,又用枪射断了绞刑架上的绳子,救下the ugly. 他,竟然和the ugly是一伙的,串通起来骗政府的赏金。这样的“喜剧”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直到the good以为the ugly不值更高的赏金为止。 把缚着双手的the ugly丢弃在离小镇70里的野外沙地,the good扬长而去…… The good是个blonde,从头到尾the ugly都是这么称呼他,1米93的高个子,牛仔帽,风衣,年轻的Clint Eastwood帅到掉渣。他不是个通常意义上除暴安良的好人,看似一个未失去本心的好人。有时爱捉弄一下小人,以他天真的本性不知道“小人是不可以得罪的”,为此他差一点丢了性命。 至此三大主角全部登场了,以后的故事安两条线发展:the bad是一条,the ugly和the good是另一条。 (4) 故事的结局 三人最后的决斗在空旷的墓地进行,旋转的镜头,在三人的脸部特写和伸向枪套的手部特写间重复着,伴随着的主题音乐把影片推向了最高潮,留给足够多的时间让观众对即将到来的结尾坐各种假设。The good是唯一知道墓碑名字的人,the bad和the ugly只能打对方的主意,那the good呢?如果我是the good,我的子弹将会向谁飞去?这时候我开了个小差,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三人的长相,尤其是比较了一下他们眼睛的大小。光从眼睛的大小来讲,Clint Eastwood扮演的the good是最小的,他那深邃的眼睛总是眯起的状态,似乎被阳光刺到那样,可是谁也没法否认他又是最帅的。原来洋人帅哥靠的不是大眼睛双眼皮……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枪声响了,the bad倒下,the good拔枪射击的动作总是快而且很隐蔽,而the ugly枪里的子弹早在前一个晚上就被the good取走了。 善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会为了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不会有泛滥的贪念。The good自然不会杀了the ugly,却也没有错过这个捉弄他的好机会。于是又一次,the ugly的脖子上套上了绞绳,策马远去的the good转身射击,绳应声而断,the ugly的头重重地敲击在石头上。不过等着他的结局还挺好的,the good留了一半的金子给他。 (5)真实滑稽的小人 导演赋予了他许多黑色幽默的台词,让这个初见粗鄙猥琐的无赖显得有点滑稽,又因为真实开始讨人喜欢。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一种是切断吊索。 ——世界上有两种马刺,一种是走正门的,一种是走后门的,嘿嘿 ——如果你打不中,那最好就干脆打死我,你对我非常不了解,哼哼 ——如果干活是为了活着,为什么要为活着而累死呢 ——土豆,哼哼,吃土豆的人一定是穷的要命的人 ——在我们生长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除了当神父就是当土匪。你选择你的路,我也选择了我的,我选择的要比你艰难得多。 ——我吃饱了,我哥人不错吧? 像我这种流浪汉,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到我哥哥那里,保管一日三餐不愁。 ——当你想开枪呢,就尽管开枪,别废话 ——多少钱??哥们你理解错了,我不是问这把枪多少钱,我是问你能给我多少钱 相比the bad和the good,小人更具多面性,他“抢劫”枪店的时候凶恶狡黠,泡澡时杀了长近来报仇的农夫,来一句:when you have to shoot, shoot, don’t talk, 不失喜感。跟着the good去炸桥,是为了去河对岸找金子,客观上解救了几千个人的性命;一分钟前还趾高气扬要把好人折磨之死,后一分钟为求金子的下落满脸堆笑,好话说尽,一副唯利是图的嘴脸;和哥哥久别重逢,真情闪现,那是他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弟弟,述说着生活的无奈;匍匐在铁轨边,让火车的车轮碾断手上的铁链,这方法残酷,无疑又是有效的;杀人前后总是“伪善”地在胸口划十字;找到伤心坡目的的时候,他在艾艾草青上喜悦地狂奔,穿梭在林林墓碑中,略带慌张地搜寻目标,那种对于金钱的疯癫…… 默默的,我期望这个小人能够回到家乡,用这点钱做一个神父和强盗之外的正常人。 (6)战争背景 好人与小人冒充南军和对面开来的北军打招呼,他们是凭着灰色的军装判断的,不料,尘土拍去,对方露出蓝色的军服,阴差阳错,他俩成为了北军的俘虏。时代的大环境是任何一个个人无法脱离的,牛仔们再特立独行,命运也再三被也被这南北战争牵来扯去。 战争是什么?是两支军队守驻在桥的两头,互相攻击,死伤千余人,为了保护大桥的完整?是明知战争的无谓,又无法从这极度荒诞的大屠杀中解脱出来的军人捍卫军人荣誉的一个信念?“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好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导演的心声。 北军军营里,坏人在音乐声的掩盖之下,虐打俘虏(小人),小提琴手眼中躺下了泪水…… 在西部片“好人不死”的眷顾下,the good始终是最幸运的一位。南北战的大炮使得他从容地摆脱了the ugly为他准备的绳套;Bill Carson临终的遗言又使得他在沙漠中奇迹地存活下来。我们喜欢这样的安排,他让我们心中燃起正义的信念,在残酷的现实生活获得些许活下去的勇气。 (7)西部精神 牛仔精神,或者称为西部精神更恰当一些,对我而言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它到底是什么?是即使杀人如麻的坏人也不杀女人?是好人为垂死的士兵盖上自己的风衣,递上点燃的雪茄?还是那标志性的音乐,口琴、口哨及小号的相互伴奏,洋溢着野性与桀骜不逊,甚至是玩世不恭?有或者是那戈壁滩上单调重复的马蹄声?
最近很忙,是人开始变得懒惰的一个托词。看电影的人不一定爱玩游戏,爱玩游戏的肯定爱看电影,当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上映时,更多吸引人的是埋藏在其中的200多个游戏彩蛋,是游戏发烧友的天堂。而本片也让我看到一个游戏对它致敬。
《黄金三镖客》其实是导演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的终结篇。当一部影片开始能称之为经典时,那就是有人开始模仿影片里的经典桥段或人物了。我觉得本片称为经典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拍摄剪辑手法的集大成”:现代人回过头来看这部60年前的电影,反倒觉得这部老片子显得有些非典型。没有特技加成,影片更加返璞归真。说实话我对一部1966年的影片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期待。然而开头的彩色动画,色彩对比强列的字幕却是让我一惊,这样的手法多见于动画电影或者漫画改编的电影开头,套用在一部西部片身上,至少在那个年代是开创先河的。开头至正片开始的交接处,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彩蛋:动画绿色背景里出现一匹奔跑的马,时间持续了好久,其实这是在向1877年爱德华·幕布里奇用连续拍摄法拍出的一组马奔跑的图,著名的《奔马》——电影的起源致敬。可见大师都是对电影怀着一颗崇敬之心的。
影片开始就是广袤的荒漠,三个牛仔静默无声,相互对视靠近。镜头拉的很近,基本都是脸部特写,这个距离让人不舒服,产生压抑感。此处没有台词,只有背景音,渲染浓重的紧张气氛,大战前的前兆。大量的近景特写是本片的特色之一,导演意在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特写突出人物性格。从开头至10:37秒完全没有一句台词,一度以为这是一部彩色默片。这种只用音乐,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拍摄手法充满仪式感,有点舞台剧的感觉(这里我也是拾人牙慧了)。“the ugly”“the bad”“the good”三个出场人物出现时边上都是有字幕打出来的,这在电影史上也是非常经典的,早期电影没有台词,当人物形象和情节不够丰富时,导演需要在后期剪辑加上字幕,用以说明人物身份,丰富人物形象;小时候看邵氏电影的武侠片里经常见到。而在这部有声电影里,其实我们已经对人物有了解了(导演开头用了大笔墨来描绘这三个人形象) ,为什么还要用加字幕的方式来表明他们的身份呢?这种着重强调的方式恰恰表达了仪式感。可以说在这一部粗矿气息的西部片里注入了丝丝文艺气息。
交叉剪辑是本片的另一大特点,当“the ugly”带着三个小兄弟去找“the good”复仇时:屋外踏步前进的军队,悄悄上楼的牛仔,屋里擦抢的“the good”,其实这三件事情同时发生的,影片通过三个场景的转换来推进情节。又如本片的高潮,结尾部分的三人对决,镜头在三个人的脸上不断切换,然后切换速度越来越快,凸显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触即发,压迫感逼近。这种单独而纯粹的表现手法现在的片子已经很少见到了。由繁化简,现在看到这种纯粹的东西反而让人欣喜。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荒漠上,南北战争人民水深火热,有不少描写因为战争而受伤的士兵,还有城镇被大炮轰击的镜头,我们的三个主角也多次与军队发生互动,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笔巨款。故事脉络并不复杂,也没有太大的新意(至少现代人来看),可是我们发现但凡经典的影片大都会将人物至于一个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时代的烘托和考验,人物的形象就会变得多层次,有立体感。“the bad”在破败营地找人打探消息时,给失败的南军军人喝的酒也没有要回来,而是送给军人了;在残疾军人提供情报后,也没有一脚踢开。似乎这个坏人也不是坏到骨子里的坏,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做一些恶事,做的苟且营生为了在世上生存。而“the good”也不是那么好,为了金钱和“the ugly”搭伙,骗取赏金,同时杀掉了许多其他赏金人,为了利益还把“the ugly”给放逐了。同样“the ugly”也做了不少恶事,但在面对自己哥哥和听到父母都已去世时的悲痛所表现出来的柔情,让人开始觉得他也不是那么“ugly”了。可以看出在战争时期,所有人都是夹缝中求生存。我们能看见“the bad”对受伤军人的怜悯眼神,也能看见“the ugly”对身上怀有财富的死亡军人的贪婪。这和之前导演给他们贴的标签并不完全契合,这就是外界给予主角的“社会面具”,他们在这社会里扮演这样的角色,但在面具背后主角的真实状态又是另一幅样子。当人物的标签变得模糊时,这种矛盾感就会给人以思考了。当大背景的矛盾冲突出现,人物的个人抉择也就更容易凝炼出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我想这也是第三部比前两部个出彩的原因。
“非典型英雄的塑造”:影片的大部分时间,我并不认为“the good”是英雄,他和其他两个主角一样,是战争幕布下的“丧家之犬”,只不过他长得比较帅气,形象比较好,他的所作所为并不牛仔,也不侠义,有的只是相互利用和牟取私利。直到最后的高潮:三个人站在用石头围砌的圆圈里,相互对峙,相互观察。有人把这一场景比作是在古罗马竞技场里,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很多书籍里也多次引用这个寓意。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圈并非单纯的表象含义。
镜头慢慢往后移动,变成远景,圈外层层的墓碑包裹着圆圈直到地平线尽头,对中央地带形成一种无形的威压。类似的镜头我在《三毛从军记》中有看见过,在片尾三毛站在墓地的中央,远处是无尽整齐的墓碑,也是包裹着三毛的状态。《三》要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人物在战争里的渺小与无奈,而本片是一种讽刺。墓地本就是神圣的地方,庄严肃穆悲壮,而三个主人公却要这里进行比枪对决,这不是很滑稽吗?这种场景的不协感带来视觉的冲突,矛盾感十足。“the ugly”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他认为战争是无意的,那他们为了20万金币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是有意义的?圈外是因为无意义的事而死去的士兵坟墓,圈内是三个人即将为无意义的事而死去镖客。这个一道圈将他们与周边隔绝开来,看似不同,实则是无意义的大圈包裹着无意义的小圈。这样的讽刺内涵才更深刻。一阵枪响,“the bad”翻身倒地,滚进圈外的坟墓里,他也进了那个无意义的外圈。至此,圈内圈外才彻底隔绝开来。剥离了无意义的外圈,才是有意义的本质内核。随后情景是两个人按以往的约定分赃,然后“the good”逼迫“the ugly”上吊,重塑被审判的场景。在“the ugly”快被吊死时,枪响了。“the good”遵守了诺言,“the ugly”得到了救赎,这一刻“the good”是英雄。他没有落井下石,遵守诺言,坚持做人底线,他还干掉了名义上的坏人。似乎他是正义的化身,也符合做英雄的资格,只不过他这个英雄不那么典型,而且有很多污点。
早期的英雄电影就是各种英雄主义,坏人出现,英雄出现打跑坏人,拯救大家。时间久了,大家就开始厌烦,因为这样的人我们生活中并不存在,虽然我们心向往之。当人物脱离了原型,脱离了实际,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电影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一定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于个人英雄更是如此。所以后来的英雄电影开始加入感情线,英雄开始有情感困扰了。再后来英雄变得有恶习或者性格缺陷,甚至生活窘迫,日常大坏人的英雄行为变成了偶尔为之,英雄变得大众化,他们只在关键时刻是英雄,平时他们都是普通人,需要面对不同生活烦恼,呈现普通人才有的懦弱。这样的形象更贴近生活,也让我们更加易于接受。“the good”就算那么一个。
影片结束后,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所以当我回过头去看那段精彩的对决场景时,我赫然发现“the good”的装扮竟然和麦克雷一样,长着黄金络腮胡子,嘴里斜叼着雪茄,带着牛仔帽,披着羊毛斗蓬,右手按在腰间的左轮枪套上,连神情也类似,我真怕他开枪的那一刻大喊“午时已到”,这一刻他才是我心目中牛仔的形象。这也是我认为暴雪的《守望先锋》里的麦克雷形象是在致敬《黄金三镖客》的原因。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开幕片《黄金三镖客》,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西部英雄们电光火石的评价了!
土:
其实是个猜疑链电影。
George:
厉害死了,太好看了!
zzy花岗岩:
擦,怎么能这么好看!Eli Wallach的表演太赞了!
法罗岛帝国皇后:
年轻老东木帅得惨绝人寰,镖客三部曲治好了我的西部片ptsd。
sparrow:
OST无敌销魂。融入南北战争的西部风光,在平纠纷、讨赏金、寻宝藏的反反复复中推至高潮。人物性格鲜明却略显刻意,在时代政治背景下寻找反战的象征性意义。
野凡:
一场跌宕起伏的寻宝之旅融入了南北战争的大时代背景,巧妙展示了战争场面,将小人物与大时代缠绕在一起。开篇给主要角色打上标签的做法也显得与众不同,充满新意。终于在第三部,做到了尽善尽美。
盆满钵满赵+:
好看!祖传BGM的氛围排面+典型的正反丑,一切都按照自己想的发展(包括最后对枪)依旧很好看~ 技术受时代限制很多地方蛮糙,但仍看到很多让人心动的镜头。 年轻的东木老爷子太帅了,就觉得像谁,原来是贝克汉姆。
曲有误:
最后三人对峙的场面看呆了,导演的调度,节奏,动作把控简直无懈可击,配乐更不用多说萧索的浪漫,战争中无忧的过客,好的,坏的,丑的无非彼此,电光火石间划下句号,这是只容纳他们的竞技场,只属于他们的奔腾年代。
supremacyacron:
当好坏丑陋在一开始就被贴上标签之时,似乎一切的结局终将注定,所谓的好人得到了金钱,坏人被除掉,丑陋的人虽然活了下来但仍在荒野之中挣扎。但话说回来,这三个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金钱而互相利用,一切的善而恶并非分明,而这才是真正的人性所存在。
Bob_Chow:
这是一部杰出的西部片,但是也无奈止步于此。结构完整,人物略重于特定的特性而缺乏立体的多样性,“特征代人”唯有技巧性。前半段略有拖沓,后半段加入人文的气息的确有超脱西部片的尝试但略有尴尬之处,南北内战的背景本身已极为有争议,反而前往哥哥家那段私人情感更加动人。三者之间的斗争的确丰富,较有看点。
子夜无人:
原声带酷到没朋友,那些不知起源的经典旋律原来都出自这里。人物对峙的气场、枪战节奏的把控、动作场面的设计,不仅是西部片宇宙里的恒星,也是为后世香港类型片立下投名状的宗师。 各路人马在荒野与恶土之间不断追逐、彼此折磨,缠绕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我们生长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除了当神父就是当土匪。你选择你的路,我也选择我的,我的路比你要艰难得多。”悬赏和宝藏引发的反目成仇,又或者只是简单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好的坏的都是金子般的赤子之心,像是军营之外围在一起奏响手风琴就能忘却暴力的嚣音。 看这种电影对激涌与疯狂都很容易免疫,就怕那一点流露在粗放荷尔蒙之下、令人心折的萧索和浪漫。南北战争像个过客一样嵌套在这几个人淘金搏命的故事里,恶人像孩子般在墓园上自由奔跑,这一切是史诗也是游戏。
#FIFF12#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1、 片头
1962年“007系列”首作《诺博士》问世,除了宣告电影史上寿命最长的电影系列诞生以外,它还带来了电影片头的“革命”——这个片头也在整个“007系列”中延续下来。
1964年,赛尔乔·莱昂内在《荒野大镖客》中已经使用了动画片头,配上莫里康内打造的“口哨声”,让人耳目一新。
到了“镖客三部曲”的最终章《黄金三镖客》,动画片头仍然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但从长度到花样,都全面升级了,成为了电影史上经典的片头之一。
这个在当年非常炫酷的片头,是“意大利西部片”或“通心粉西部片”最具仪式感的开场,也预示着《黄金三镖客》是“意大利西部片”的集大成之作。
2、 人物出场
《黄金三镖客》的片名直译其实叫“好、坏、丑”,是指影片中的三大主角:好人布兰迪(金毛仔)、坏人桑坦萨(天使眼)、小丑图科。
在影片中,三大主角的出场顺序却是倒过来的,先是小丑搞笑登场,接着是坏人残暴登场,最后才是好人幽默、耍酷地闪亮登场。
影片虽然将三大主角定义为“好、坏、丑”,但所谓好人,只是有底线的聪明狡猾的赏金猎人,坏人虽然残忍,却非常讲信用,小丑确实是丑角,但他出身于一个“不当教士就只能当匪徒”的荒蛮之地——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人,也有些可爱之处。
三个人物的出场,除了表明这是一部非传统的西部片——善与恶、正与邪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的,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人物“隆重”出场的仪式感。
在我看来,《黄金三镖客》是一部以暴力为载体的谐剧,但赛尔乔·莱昂内如此“正式地”让人物登场,带给了影片剧场般的庄重感。
在庄与谐之间,是赛尔乔·莱昂内对剧场、对仪式的迷恋。
3、 南北战争
《黄金三镖客》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个故事背景是可能让影片的叙事变得“宏大”的,但赛尔乔·莱昂内却无意于此——实际上,南北战争在莱昂内的仪式化叙事中主要是服务于剧情需要的。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至少扮演了四次推动叙事进展的重要“角色”。
第一次,也是战争的作为故事背景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
在旅馆房间内,图科逼布兰迪把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图科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报仇泄愤。
布兰迪的生命危在旦夕,能够拯救他的只有一场意外。
意外适时出现了,一颗战争的炮弹打到了旅馆房间内,旅馆塌了,布兰迪却因此逃过一劫。
第二次,布兰迪在沙漠中被图科折磨,将脱水而亡。
这个时候,载着南军士兵卡森的马车“路过”了,而布兰迪又“意外”地成了卡森身上的“宝藏”的秘密的唯一知悉者。
为此,他不能死,图科必须救活他。
第三次,在北军的战俘营中,好、坏、丑因为“宝藏”而走到了一起。
第四次,在南军、北军的一场“虚无”的争夺战中,布兰迪和图科联手炸毁了木桥,从而打通了通向墓地的道路。
也是在这场惨烈无比的战役中,布兰迪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
他道出了战争的虚无。
战争是暴力的终极方式,那么,暴力也是虚无的。
这场伟大的战争,在赛尔乔·莱昂内眼中,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游戏,一如他的电影。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关键时刻,它是莱昂内的“暴力仪式”的最佳衬托。
4、 莫里康内的音乐
没有莱昂内,“意大利西部片”将无法成立,同样,没有莫里康内,“意大利西部片”也难以确立。
莱昂内和莫里康内是小学同学(好像还同桌过),这两位有着相似背景的“好哥俩”一起创造了“意大利西部片”。
莫里康内在给“镖客三部曲”配乐的时候,特意避开了传统西部片的配乐方式——以交响乐为主,他以粗砺、潇洒的小号主题和空寂、辽远、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让观众耳目一新,赋予了“意大利西部片”标志性的特色。
在《黄金三镖客》中,莫里康内的配乐风格与前两部并没有明显区别,但随着影片越来越丰满,莫里康内的配乐也更为圆熟,比如图科在墓地狂奔的那段MV,在别的影片中可能是BUG,但在莫里康内手中,他却用欢快、激昂的音乐化解了单调的高速摄影的枯燥,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
5、 剧场时间
《荒野大镖客》只有99分钟,《黄金双镖客》132分钟,而《黄金三镖客》的完整版长达3个小时,是1960年代美国“史诗片”的长度了。
《黄金三镖客》之后,莱昂内拍摄了另一个经典系列“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1968)、《革命往事》(1971)、《美国往事》(1984)。这个系列中,最短的是《革命往事》,157分钟,而《美国往事》的导演加长版长达四个多小时(251分钟)。
一般来说,戏剧演出的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
莱昂内在拥有掌控权的时候,他的影片的长度大体上是和一场戏剧演出的时间相吻合的。
也许,莱昂内制作如此仪式化的影片,恰恰表明他希望观众在观看他的影片的时候,能够获得在剧场观看戏剧的仪式感——在电影普及之后,戏剧带来的仪式感更为突显了。
6、 决斗的仪式
墓地决斗一场戏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其特写镜头和剪辑技巧的运用,无须我赘言。
这场戏中的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应该是一瞬间,但莱昂纳却通过递进式的剪辑,将时间不断拉长,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也成就了这场决斗的“仪式感”。
这一场戏,也是整部影片作为一场狂欢仪式的高潮。
庞大的墓地让整场决斗仿佛是在古罗马斗兽场中举行,而好、坏、丑之间也仿佛完成了一场古罗马式的决斗。
古罗马式的角斗是血腥、残忍的,而墓地决斗在“庄重的仪式”之后,却干脆利落地收场了——暴力已经在仪式中消解。
7、 环形三部曲
在完成对伤兵的“临终关怀”之后,好人布兰迪拿到了《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中的标志性披风。
从这个细节看,《黄金三镖客》应该是《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的“前传”。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荒野大镖客》是“为了一点钱”,《黄昏双镖客》是“为了更多的钱”,而《黄金三镖客》明显是“为了最多的钱”,钱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镖客也从一个到两个到三个,《黄金三镖客》又成了“最终章”。
实际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三部影片中所扮演的“镖客”,个性、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观众完全可以认为这三个角色并非同一个人。
也就是说,“镖客三部曲”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绎的是三个“镖客”的故事。
我们也可以将披风这个细节理解为莱昂纳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他的“小伎俩”让“镖客三部曲”成为了一个“环形三部曲”,“最终章”是“最初章”的开篇,而“最初章”又引致“最终章”。
8、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导演的所有电影都充满了暴力。
每次观看他的作品,我都获得巨大的快感,这份快感来自影片中的暴力,却又消解了我内心的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电影中的暴力不同于《不可撤销》、《感官王国》等影片中赤裸裸的暴力,也不同于哈内克等导演作品中的冷暴力。
他的暴力是仪式化的,而仪式化的结果就是消解了暴力。
莱昂内之后,在电影中将暴力仪式化地呈现的,香港有吴宇森,美国有昆汀·塔伦蒂诺。
看了他们的电影,我想说——
在电影中,我们有那么多那么美的暴力,在现实中,我们其实不需要暴力了。
最近三天看完了《黄金三镖客》《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美刀三部曲".当然,看的顺序是312,没办法,谁让最后一部名气最大呢. 看完之后,惊呼过瘾,这么酣畅流离的电影是好久没有见到了,现在那些都爱装深沉,不爱好好的讲故事,看的我是经常分神睡去.三部片子看下来,有了很多的想法,总结一番. 1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真帅,最初认识他的时候,还觉得他是一个挺有型的老头而已.看了这三部电影,我被他迷住了,那个眼神,那个嘴角,那个微笑, 叼着个雪茄,真他妈的型男.还有那个墨西哥方格的斗篷,真是帅气.还别说,眯着眼睛一笑,跟贝克汉姆还是挺像的.当然了,按照辈分来,小贝要叫他大叔了. 不过,都是一个帅哥系统的. 第二三部里面的里夫.三角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阴鸷的人,当好人的时候是个心机很重的人;当坏人的时候,就是个心机更重的人了.不苟言笑,咪咪眼睛就放了电.而且,穿起衣服来时一丝不苟,衣服是整整齐齐,配件是妥妥当当,那像是个刀口舔血的人,明明是个富家子弟呀.让这个任务别有了一番滋味. 那个ugly是个丑角.但是表扬同样不遑多让.虽然不会让人觉得他有多大的魅力,可是他的喜感,却总是让人一遍遍的回放看他,不由得喜欢上他.最后一场决战,别人都是眯眼睛,就他反而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笑死我了. 2配乐.最好的是第二部,克林特策马的那一段,口哨声一响起,我也想策马扬鞭,离开城市森林,到一马平川的荒野去奔向遥远的天际线.猛然间,我也有了飙车的冲动,血液一下子热了起来.马达的轰鸣声,就是现代社会的马匹的嘶鸣吧.看来,不论人们怎么进化,雄性荷尔蒙都是不会改变的. 每到决战的时候,音乐也会想起,烘托了气氛.颇有雄壮的感觉,而且很轻松,没有让人踹不过气.这就很好的放松了画面紧张带来的压迫感,相得益彰.不愧是大师. 3剧情.从题目也能看出来.三部是一部比一部的镖客多,时间也是越来越多.当然了,剧情的层次也是越来越厚重.第一二部应该说差别还不是很大,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一个是"为了几块钱",另一个是"多为了几块钱".都是正义侠士锄奸的故事.到了第三部,就一下子变了.改成了对宝藏的寻找.一下子就突破了好与坏,正义邪恶之间的区别.虽然有个人的名字是"bad"可是其实也谈不上邪恶,最多是比较狠.这让第三部的可看性一下子上来了.因为能让人体会的东西多了.其中帮助南方军队炸桥的那一段尤其让人感动.深刻的批判了战争的荒谬性.在算是娱乐片中加上这种元素,一下子扩展了这部片子的内涵,让人大呼痛快之余还可以深深思考. 虽然第三部是集大成之作,看上去也更过瘾.但我还是对于前两部那种一人一枪一马那种独行侠的设定更偏爱.为什么呢,这和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深深的陶醉在一个有一个的清官戏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有了修脚刀,可是有了驳壳枪,不就是更安全了么.没有正义与法治,我们只有寄希望于超于制度的纯粹正义化身的存在了.虽然我知道这根本是无政府的不理性想法,可是你让我跟谁理性呢? 4决战.看这些电影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最后的决战.因为一部比一部参与人数的增多,看上去也是越来越爽.到了第三部三p,我简直难以控制内心的澎湃之情.也想拿一把枪上去跟他们pk.这三部片的决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酝酿久出招快.就是把时间用在了前戏上,到了真正发射才一下.当然了,这在床笫之间当然是不好的,但是拍成电影就好看得很.第三部的三p决战,酝酿了七分钟.从三个人的穿着配置眼神动作无不捕捉到.而且镜头的切换时加速的,气氛就慢慢的热了起来.淡了枪响的一下,高潮戛然而止.爽.一点不拖泥带水,藕断丝连.这个就很像日本的剑侠片,虽然那个不能一刀毙命,像这样一下子解决战斗.但是在动的之前,都是会有静的酝酿.而且,拔枪也跟拔刀有的一拼.都是一瞬间的高潮,让人回味.也有点事古龙笔下的决斗. 相较之下,武侠片功夫片往往就一味求快,虽然很爽.但是对于气氛的烘托不够,是让眼睛high而已.有点像美式恐怖和日式恐怖的区别. 5总结.这三部片子是任何人都不应该错过的,尤其是雄性激素分泌正常的男性所不应该错过的. 以上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tin1016.blogbus.com/logs/40952138.html
哎,瞧瞧人家故事写的,现在这种经典的传奇式电影快绝迹了
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这片子,有点,基。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的确帅,不过更喜欢那个丑,希望他俩幸福。
年轻时候的伊斯特伍德长得太像裘德洛了!
几欲睡找 3个小时 我现在好想打人
如果更纯粹的拍一部娱乐片而不是刻意、做作的在时代政治背景上大作文章寻求象征性的深度意义的话,会简练刺激很多。有些情节太浮皮潦草,一个靠卖枪过活的老头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劫了?前戏太多太长到令人厌烦以致严重破坏了悬念的构成。L确实离约翰福特意义上的类型片大师有一定距离,影评人没有看走眼
看完脑子里都是自己像ugly扑金币那样扑倒在帅成仙儿的东木大爷脚下 爷眯着眼睛叼着雪茄给我啪一枪 我捂住心口:啊!您tm这些身儿好看的衣服都哪儿买的给个链接吧!
最棒的西部片。最后贝克汉姆赢了。
电影院看了加长版,我都没有形容词了,真是坐在那儿激动的坐不住,看完了死活不想走,回来的路上还是回不过神。简直就好看的可以让别的导演都去自杀。。。我要是个导演我对我的人生都没有指望了,完全没法超越这了
Clint Eastwood做了一辈子的帅哥
像是在看贝克汉姆、刘德华和徐锦江一起演戏……OST真棒!!!!
配乐太给力了!
the bad 也太象刘德华了。。。><
Tuco很出彩
怎么看都觉得good和ugly有基情~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看的是英文配音加长版。。于是乎故事就不很紧凑了555
The good loves the ugly. laf
三小时剧情不拖沓,畅快淋漓。人物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绝对是西部片中最好的作品。融入南北战争的元素使电影的立意得以提升,思考深度增加,又不失当地充斥着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
那个受伤的南方士兵本来还有气,结果吸了东木大爷两口烟立马死翘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
太喜欢他了,音乐自是NB的不用说~这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这么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