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穆斯林居然有这样的作家,和水浒一样残酷,却又饱含深情和对一个更合理社会的预期……
特立独行的芒多(1912~1955)视印巴分治为巨大的灾难,两边都不讨好,颠沛流离,42岁便郁郁而终。
六次被控淫秽罪的芒多,今天备受印巴乃至世界文坛的推崇,成为南亚最具代表性的大作家。
上海的观众眼福不浅,描述这位作家生平的《芒多传》入选今年上海电影节展映单元,影片融个人命运与历史悲情于一炉,芒多我手写我心的赤子情怀动人心魄。
片头再现芒多的小说《十个卢比》,雏妓萨丽塔的辫子“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的后背”,皮肤“像橙子一样充满了汁液,轻轻挤压都会喷到你的眼睛里”;来自海得拉巴的三个青年和天真烂漫的萨丽塔到海边玩了一天,兴尽而返,萨丽塔谢绝10卢比的酬报:
我没理由拿这些钱。
多么善良、纯朴的女孩,多么悲惨的命运!要知道,不是每个客人都这么好心,萨丽塔也不可能每次都会如此幸运。
芒多擅长用冷静的笔触揭示残酷的现实,导演运用戏中戏的手法炉火纯青——皮条客逼迫女孩接客,争斗中死于非命,女孩并未报警、逃跑,而是在尸体的旁边倒头就睡,她已经几天都没合过眼了:
父亲在医院找到失踪多日的女儿,昏死过去的女孩以为来了客人,居然习惯性地解开裤子,父亲兴奋地叫了起来:
她还活着!我女儿还活着!
1934年进入孟买电影圈的芒多,在友人眼里,不算标准的穆斯林,他无酒不欢,同情女性,尽管也在欢呼印度的独立,但没有忘记英国数字化管理的优点。至于穆斯林高级知识分子谦逊有礼的风度,不存在的,有个编剧请芒多对剧本发表意见,他说现在问我要收费,并向一脸诧异的妻子解释:我在开玩笑。等人家当真付费请教,芒多口无遮拦:
完全是垃圾。
可想而知,这么一个愤世嫉俗、心直口快的作家,在较为保守的南亚将引发多么巨大的争议。
媒体认为芒多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作家,“然而,他选择了耸人听闻的道路,在《黑色的边缘》中,偷走烟蒂和尸体手上的戒指……芒多!进步派人士恳求你提升写作水平,为作品注入激情……”
以民族、宗教仇杀为背景的《冷盘肉》走得更远,女孩怀疑情人出轨,激愤之下拔刀相逼,情人被划破喉咙,承认自己闯入屋子杀了6个人,还在草地上奸杀了一个漂亮的女孩:
她死了,成了一具尸体,就像冷盘肉。
《冷盘肉》的情侣对话滚烫、露骨,符合人物个性和情节发展的逻辑,但芒多因此再次被控淫秽罪,一位毛拉作为控方证人出庭作证:“任何人在公众场合朗读《冷盘肉》,别人都会朝他的脸上吐口水。如果人们私下阅读,这篇小说会玷污他们的良心,简直不堪入目……我的天啦!”芒多问毛拉对以下诗句有何看法:
你的嘴巴锁住了我的嘴
我们的舌头缠在一起
你的爱淹没了我
你的拥抱挤压着我
毛拉非常愤慨:“你从哪里找到这些淫秽的垃圾?”
芒多回答这是印度大诗人达尔德的诗句,引用它们意在说明:"只有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整部作品,不能根据片言只语批判一位作家。"法官赶紧请毛拉退下。
作为专家证人,诗人法伊兹认为《冷盘肉》的语言不是很文雅,总体而言尚未达到一流文学的标准,但不属于淫秽作品。作家、法学专家相继出庭,让人想起1960年英国学界争先恐后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辩护的情景。
法官最终判决芒多淫秽罪不成立,但作品有违国家的道德标准,处以300卢比的罚金。
芒多的杂文犀利、辛辣,《给山姆大叔的信》邪趣横生:
你是我最喜欢的叔叔,所以我请求你大发善心,送我一颗细小的原子弹。你做了很多高尚的事,比如毁灭广岛和长崎,多亏有你,很多美国孩子在日本出生。在我们这里,很多人随地小便之后,把黏土塞进裤子给自己干洗,每当我看到这样的人,都很想向他投掷小型原子弹,这样他便会和他的黏土一起消失。
1943年《Kismet》成为印度首部票房破亿的大片(连续放映187周的纪录保持了32年),传奇巨星阿肖克库马(1911~2011)塑造的印度影史上第一个反英雄形象俘获亿万影迷。
汽车驶入穆斯林街区,芒多吓得赶紧掏出白帽子,阿肖克笑着拒绝,穆斯林都是他的影迷:
这一细节意味深长,艺术超越宗教、种族,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像阿肖克这样家喻户晓、人见人爱呢?
强扭的瓜不甜,强行切割亦必流血。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南亚次大陆陷入刀山火海,种族、宗教仇杀造成近百万人死亡,约1200万人无家可归。
芒多的密友希亚姆(1920~1951)22岁踏入影坛,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因亲人死于暴乱,希亚姆怒火中烧:“穆斯林都该死!”
芒多大惊失色:“我也是穆斯林。要是发生骚乱,你也要杀死我吗?”
“是的,我也可能杀死你!”
尽管希亚姆后来为自己的话语道歉,但芒多无比真切地体验到了恐惧的滋味,拖家带口汇入迁移巴基斯坦的人流。
离开熟悉的孟买,官司缠身的芒多终日借酒浇愁。希亚姆的演艺事业风生水起,一直试图在经济上资助身陷困境的芒多:
1951年4月26日,希亚姆拍戏时不幸坠马身亡,芒多为之心碎,孟买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酒瓶中……
1955年1月18日,芒多因酗酒引起的肝硬化去世,数千人自发参加他的葬礼。
2005年1月18日,巴基斯坦发行邮票纪念芒多去世五十周年。
2012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日,巴基斯坦政府追授芒多卓越勋章(Nishan-i-Imtiaz),这是巴基斯坦的最高荣誉。
芒多1955年发表的短篇小说《Toba Tek Singh》,2018年被BBC列入影响世界的100个故事,跻身荷马史诗、水浒传的行列。
《芒多传》的片尾即为《Toba Tek Singh》:印巴分治之后,两国相互交换一些精神病人,印度的穆斯林精神病人交给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和锡克教的精神病人则交给印度。一个病人索性躺在两国交界的无人区:
巴基斯坦!印度!去你的!
明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却硬要分离,此痛绵绵无绝期……
曼托是印度193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著名作家和编剧,印巴分治后,被迫迁居巴基斯坦拉合尔,离开他事业的中心和最爱的城市孟买。他因在作品中大量描写妓女和情欲,六次被控告淫秽罪。左派批评他不够进步,右派指责他的作品有伤风化。在巴基斯坦,曼托描写了分裂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身份难题。那是他人生最为落魄的岁月,最后于1955年死于长期酗酒导致的肝硬化。
宝莱坞在2018年推出了备受争议的巴基斯坦作家芒多的传记电影[曼托](国内译为[芒多传]),以他的一篇小说中的情节作为开场:十多岁的小女孩正和小伙伴们玩耍,忽然被大人叫走,一番梳妆打扮后,被送上一辆坐着三个年轻人的小汽车;小女孩熟练又天真地陪他们到海边嬉戏,晚上三人送她回家并付了10卢比作为酬劳;小女孩高兴且羞涩地把钱扔回车里,说自己没理由要钱。
从小说情节回到曼陀的人生,左派朋友抱怨他只关心妓女,问他为什么不写工人奋斗或者揭露英国暴行的文章,劝他加入印度进步作家协会。对此,曼托不以为然。他反问到,自己22岁来到孟买,住的地方,目之所及都是女人和可耻的男人走进小房间,为什么不能写她们?她们不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吗?
曼托全名萨达特·哈森·曼托(Saadat Hasan Manto),1912年出生于今天的印度旁遮普邦北部城市卢迪亚纳的中产阶级穆斯林家庭,父亲是名法官。他一生创作了22部短篇小说集、1部长篇小说、5部广播剧,以及一系列电影剧本,曾是孟买电影圈炙手可热又固执的编剧,和著名影星阿肖克·库马尔等人熟识。
阿肖克·库马尔是印度电影圈早期的巨星,有一个传闻常被拿来说明他当时有多红。印巴即将分治期间,宗教矛盾导致的暴力冲突频发,阿肖克和友人坐车经过穆斯林社区时,被街上愤怒的人群逼停,但当他们看到阿肖克后却非常兴奋,热情地为他指路,尽管知道他是印度教徒。友人一开始吓得失色,正准备套上头巾,证明自己是穆斯林。在电影[曼托]里,这个友人正是曼托。
1947年上半年,印度虽然很快就要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解脱出来,但局势一片混乱。穆斯林主张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巴基斯坦,脱离印度教的印度。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宣布独立。此前几个月以及独立前后的几天,印度次大陆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冲突,估计有1000多万人迁移,200万人因暴乱遇害。
作为穆斯林,曼托不够虔诚。他抽烟、喝酒,在文章里描写“道德败坏”的落魄之人。孟买虽然离巴基斯坦很远,但分裂引发的宗教冲突蔓延至此。曼托不想离开孟买,那里有他的家庭、事业和最好的朋友。1948年初,冲突仍未完全平息。曼托的一个印度教同事曾对他说,如果他们不是朋友的话,他也会杀他。正是这件事让曼托决定移居巴基斯坦,尽管他极力反对印度分裂。
人生的最后几年,曼托和家人住在拉合尔,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他把印巴分治带来的个体痛苦写进文中,探讨那些世代居住在一条街上的人为何一夜之间反目成仇、互相攻击,一个人为何能对自己最好的朋友痛下狠手。他的一篇小说里,有个身体虚弱的锡克教老人被巴基斯坦移送给印度,老人口中不停地念叨家乡的名字;到了边境,印度军官告诉他,他的家乡在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则要求他去印度;老人站在印巴分界地带,无处可去。
曼托小说的主角通常是社会边缘人,妓女和皮条客亦在其列。他从不掩饰女性对性欲的追求,刻画她们作为女性的悲剧——男人的玩物,以及反抗——她们不懦弱、不卑微,敢于挑战男性权威,甚至也会玩弄男人。曼托第一次被告上法庭是因为在小说中写了一个富家子弟和妓女的情欲故事。在巴基斯坦,他三次被告淫秽罪,跟在印度时的三次一样,都未被定罪。
1950年代初,曼托在一系列名为《给山姆叔叔的信》的文章中的一篇里写到:“我叫萨达特·哈森·曼托,出生于现在属于印度的地方。我的母亲埋在那里,我的父亲也埋在那里。我的长子也在那片土地”。曼托回不了带给他成功和荣誉的孟买,也回不了给他生命的故乡。
曼托一生嗜酒,去世前几年,即使经济拮据,仍然沉迷于酒精,最后在精神病院死于肝硬化。半年前,他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萨达特·哈森·曼托与他书写文字艺术的秘密和谜团一同长眠于此。坟墓下,他依然在思考谁写的故事更胜一筹,是上帝还是他?”不过,这些文字并没有刻在他的墓碑上。
这是一部关于作家的传记电影。
电影《芒多传》讲述了乌尔都语文学家萨达特哈森曼托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一段写作经历。
在动荡的印巴分治时期,曼托坚持书写底层人物的生活,描写妓女的凄苦,揭开分治的悲剧,却遭到公众不满。
作为作家,曼托追求言论自由、希望可以替那些底层人民发声。
而作为巴基斯坦公民,他因为作品内容太过黑暗、露骨而被告上法庭。
“如果你想拥有写作自由,你就要知道作家的责任。”
这是别人对他的控诉。
曼托的作品针砭时弊,揭露现实,描写露骨,而这却引起了部分人的抵制。
有人认为曼托身为作家,理应让青少年看到祖国的光荣与胜利,描写勇气与希望,而非一味地描写妓女生活,输出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肮脏。
“我只写出我知道和我看见的事。”
曼托以此来为自己辩护。
不论是对底层妓女生活的关注还是露骨的性爱描写,在曼托看来,他不过是将自己所看见的表达出来。
他将自己对社会的愤慨和心中的力量倾注到笔尖之上。
读者可以决定是否喜欢他的故事,文学评论家也可以辩论故事是否达到他们的标准。
但曼托认为,他的作品是文学,文学从来不会是淫秽。
历史上的曼托是一位乌尔都语短篇小说家和电影编剧。
印巴分治后,他移居新成立的巴基斯坦的拉合尔,此后的短篇小说为人们所熟知。
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乌尔都语文学家,正是他的小说,将分治的悲剧带入人们的视野。
在影片中,有人购买《玛莎法》杂志,只为读他的文章。
法庭上的文学教授甘愿为他的作品《冷盘肉》进行辩护。
法官承认曼托的作品确实具有文学价值,但不符合国家的道德标准,“淫秽的文学”也是淫秽。
最终,按照法律规定,曼托和他的编辑都需要受到惩戒。
在《芒多传》中,导演始终对曼托的作品保持中立态度。
这个世界上,有人认为文学作品从来不会是淫秽,就有人认为淫秽的文学同样也是一种淫秽。
对待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定始终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有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名著,正是因为它在特定的时代具有特定的价值。
文学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上,有污秽、有黑暗、有贫穷,也有性与爱。
而文学正是那束让大众得以看到它们的光。
写与不写,说与不说,有些事情始终存在。
借由文学,我们直视人心,最终才能冲破真正的黑暗。
-END-
原创:艺小萌
首发于公众号:汇点文化
三星半;手法纯熟的传记片,插入的故事演绎模糊了现实与文学的界限,也提高了影片的可看性,前半个小时尤其好看,后半部分有些拖沓,将人物命运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的文化政策紧密联系起来,反映了社会问题和时代问题,男主角这种善良、自大、耽于理想化的文人倒是很有团体代表性
又一部在影展看的作家传记电影,联系印巴独立的大背景,作家的狂态、醉态以及癡态淋漓尽致。中间穿插的戏中戏也出彩。导演的电影语言运用更西方学院派一些。只能说拍得比较稳吧,有几处感染到,还是缺了成为杰作的那一份劲。
难得从这种沉稳、成熟的当地视角看待上世纪刚独立时的印度及巴基斯坦。知识分子拍知识分子,当然满是理解和敬意。又结合主角人物的真实作品和印巴分治的动荡时势,把忧国忧民的作家气质表现得深入人心。但可惜影片的独特也停留在这种典型的形象刻画上,故事反而平淡直白,叫人感受不到足够的批判力量。
时代削尖了芒多的铅笔,世界割开了自由的冷肉。印楝树叶虽苦涩却能净化血,社会小说虽辛辣却能正衣冠。喝酒可以暖和身体,忍耐痛苦,缄默良知,芒多却借酒创作南亚社会的悲哀与无奈。当宗教从心里转移到头上,就得准备两顶帽子。当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交换疯子,他躺在中央,带着一腔苍凉写下心内悲歌。
还行吧,倒是被影星朋友的友谊感动了,那一封封电报,对应了芒多妻子的话,你爱小说里的人物多过身边的人。
从影片开头的几个场景就能看出这是部女性导演的电影,虽然是芒多的传记片,但导演将重点放在了芒多坚强独立的妻子以及其作品中闪耀生动的女性人物上,即使芒多笔下的女性多是妓女,但她们拥有男性所欠缺的对爱的勇气和自我意识,在印度风起云涌的独立年代,芒多亲历了印巴分治的惨剧,见证了民族相残的悲剧,在他的创作中,人性的恶被放大,历史的幻灭以及理想主义的失败,孟买是芒多的心灵寄托,那里有他的好友和事业,更重要的是那里有自由,但拉合尔呢,只有创作的污蔑和生存的艰辛,酒精是麻醉品更是逃离现实的出口,在最后一幕中,倒在两个国家之间的疯子,是芒多送给这些痛苦与愤怒的浓墨重彩的注脚
以为着重是印巴历史
芒多是印度1940年代至1950年代的著名作家和编剧,因印巴分治被迫迁居巴基斯坦拉合尔,离开他事业的中心和最爱的城市孟买。他因在作品中大量描写妓女和情欲,而多次被控告淫秽罪,被左派同行批评不够进步。影片刻画作者对现实冷暖的关注,穿插其作品的影像,凝练出他所讽刺的罪恶。以印巴分治为背景,道出宏大现实环境下渺小的个人。
印巴作家芒多的传记片,其背景恰是印度独立、印巴分治之时。作为一个出生于印度的穆斯林来说,印巴分治犹如将芒多分成了两半,他人去了巴基斯坦,但他的灵魂却留在了印度。这样的分离,其实存在于当时许多人的头脑中。影片最后以演绎其最有名的小说来结束。精神病院的病人也在分治,或去印度,或去巴基斯坦。这让本已精神分裂的病人无所适从,“我哪里也不想去,我只想呆在中间。”
过平 有点软 对于不了解了解这个人物都看不出什么力量 单影片描述的经历也平 这个世界有太多比这个斗争苦难的作家多去了(那个时代下应该可以更丰富)
有好的地方,比如小说用真人进行演绎,但是也不新鲜。很多戏单独看都不错,凑一起太松散了,再说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过芒多的作品。
争议文人的官司,赶上了印巴分治的开始
ambitious but powerless.
对这位作家不了解,“因写作获罪”的情节却很熟悉。电影本身把一些作品剧情拍成片段放在里面的做法感觉不太自然。
这个中立的主题值得赞赏,情节设定无力
对印度作家芒多比较无感。之前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不过据影片剧情交待,他的作品可能多半是禁书。所以很难见到也属正常。他喜欢描写社会阴暗面,善于描绘情爱的场景。这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想必确实是不合法的。就算放在今天的天朝,就冲他的小说,判个10年8年的也正常。
【印度】并非陈铺直叙的流水账传记片,而是透过Manto的几部故事串联起他所处的独特时政背景(印巴冲突,宗教对峙,脱殖进程)和为文学自由做出的伟大牺牲。与旧友真挚的友谊,历经磨难也要发出的呐喊,始终调动着观影的情绪。至少看完之后,希望能够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以及阅读他的文字,也算是成功了一半。
写作自由的代价是带来责任的丧失:(1)社会责任。 有无社会责任,永远是按照社会大众的标准来判断的,社会大众需要活着,需要正能量的激励,消极的东西不利于他们活着;即便作家和少数的精英认为,揭露真相,暴露阴暗面,会让人们更好地活着。(2)家庭责任。纯文学作品往往是小众的,即便以后成为经典,这就注定了作家得忍受贫穷,一个争不到钱的作家,如何养家?(3)道德责任。同样,道德的判准最终也是社会和大众的。给作家以良心自由,需要社会有极大的宽容,作家的良心往往是在对抗社会道德过程体现的,否则谈何良心?《芒多传》是一部能引人深思,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没想到穆斯林居然有这样的作家,和水浒一样残酷,却又饱含深情和对一个更合理社会的预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