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雾》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也是之前最期待的电影之一,个人觉得这部影片运用非常慢的远焦镜头配合各种精致的人物特写,用非常流畅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影片的节奏非常的慢,但是观看中确是高度紧张,它看似简单的故事,却直接震撼到了人类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底线,影片结束后,全场不由自主的响起一片掌声,并且人们迟迟没有离场,我想大家都是无法马上从影片中释怀吧,影片的也让我们去思考过去,正视历史。同时小演员的演技太出色,之前在《杰克》中就有关注,这部影片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期待以后的更多精彩作品。
一直认为,好的影片并不是有多曲折的剧情或者多煽情的表演,而是你看完了会去思考一些东西。如果要我定义,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应该算是一部披着剧情片外衣的恐怖片,为什么说它是恐怖片,是由于本片是站在一个孩子懵懂的视角去看一段全民皆为恶的历史。
我家学德语的妹子曾经说过,不要轻易去看德国电影,因为他们拍出来的影片属于绝对虐心的级别。果不其然,《浪潮》《八月的雾》这两部影片都让我感到了毛骨悚然。这也算对我的一个提醒吧,看来以后真的要远离德国电影了。
《八月的雾》剧情很简单,但剧情背后的故事却异样沉重,看过本片后,我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德国纳粹于1934年实行了T-4行动,表面上,该行动是为了那些因心智缺陷子女困扰的父母,利用国家将这群孩子收养治疗,以便父母能够再度生育健康的婴儿并将其抚养成人,而收治的病患,国家在判断其有无法治愈的可能后,有权采取“安乐死”的方式。听起来是不是还有些人道?带着这种疑惑,我又多点开了几十个网页,但随着浏览资料的增加,却发现这是一段赤裸裸的历史上的全民为恶的行动。和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犹太人毒气室不一样,这次行动中被披露的资料并不是那么多,很多资料说的还有些晦涩,只能是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二战德国,“优生学”“遗传学”大行其道,而某些智障弱智精神病等残疾人士,被视为“累赘”,在1935-1945期间,在德国政府主导下,有近20万德国人死于这场以安乐死为名义的国家谋杀。有一个根据相关医学研究得到了一个数字比为1000:10:5:1,其意义是1000人中有10人需要精神病治疗,其中5人住院,这5人中有1人要被列入“安乐死”计划, 根据当时德国人口数据计算约为6.5-7.5万人,但实际上死亡人数远超于计划人数,多余的人数是某些有身体残疾人士,年老体衰不能工作的人士,”难以教化”的青少年,甚至于战争中受到战争创伤和心理创伤的战士等。很显然,到最后,纳粹帝国已经将这些人视为“累赘”,作为无法在对外战争中提供支持,反而需要消耗国家资源的“工具”,予以“毁灭”,自然,这种大规模的“毁灭”并非某人所为,而是全民默许下的行动。
本片是我看过的最恐怖的恐怖片,在人道的外衣包装下,全民皆恶,谁都是罪人。
|本文为电影天堂原创,电影天堂公众号:dianyingnews
在二战的屠杀中,以“安乐死”进行的屠杀也许是痛苦最小的,但也是最残忍的。
1939年,屠杀被视为“精神上有问题”儿童的“安乐死”计划启动。
后来这个计划从儿童扩大到成人。
被划入死亡名单的人们要么被注射致命药物,要么被送去毒气室“淋浴”。
1941年8月,因为抗议声高涨,希特勒下令终止这场“不健康人种清洗”。
但在某些地方,安乐死方式的屠杀还在秘密进行。
当战争远去,艺术却可以用各种方式来铭记。
用电影再现,最有名的莫过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了。
在影片最后,两个男孩紧握对方的手,迎接最残酷的黑暗。
堂叔这种轻易不落泪的直男竟也看得动容。
当儿童的纯真情谊和战争的残酷屠杀相对比,由不得看的人不震惊。
今天堂叔要安利的《八月的雾》也是这样一部探讨“安乐死式屠杀”的电影。
13岁的洛沙因母亲去世、父亲在集中营而被安置在了一家病院做杂工。
他一直相信父亲会来接他一起去美国。
他勇敢,不畏强暴。
当大点的男孩让他擦鞋时,他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他机智,并且为朋友两肋插刀。
当同伴把马铃薯扔到护士身上时,为了帮同伴免除责罚,他大声说“希特勒万岁”来转移话题。
他被安排给解剖师做助理,清洗解剖台和解剖用具。
他遇到一个有癫痫的女孩,两人生出朦胧又真挚的情谊。
他和这里的每个小孩都玩得很好,但快乐何其短暂,
战争的残忍正向他们袭来。
在病院,经常会有一批人被送上一辆黑色巴士,
去了的人再也没有回来过。
巴士还是引起了市民的注意,
安乐死计划被市民和神职人士抗议,
终于希特勒下令停止此计划。
但柏林方面支持病院自己处理,院长以“去除不健康人种,净化德国民众”为由开始了在病院实行安乐死的秘密计划。
他找来一名护士,让护士给虚弱的病人注射药物,
护士则建议把药物放入树莓汁让病人喝下,这样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死去的人的死因会被确认为肺炎,
他们的大脑会被送到研究院做实验。
一个又一个前一天还好好的,
后一天就莫名死去的人让洛沙和修女开始疑惑。
修女坚定地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给的,院长没有权利决定其他人的生死。
但单凭她自己又怎么能阻止呢?
不仅如此,院长还实验了新的办法,更隐蔽的杀人的方法:
把蔬菜煮到没有任何营养,然后让病人一天三顿只喝蔬菜汤,
这样他们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死。
当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死去,洛沙和女孩决定逃走。
当飞机炸弹袭来的时候,他们想从防空洞逃走,但女孩不幸地被炸伤了腿。
重情义的他说,没有女孩,他不会自己走的。
修女为了保护另一个女孩而死,在修女的葬礼上,院长却说着冠冕堂皇的话,
人性的伪善在这里暴露无遗。
洛沙拆穿了他的虚伪,说他是凶手。
小孩子总是太耿直,却不知人心险恶。
院长决定给这个“惹麻烦”的男孩实行安乐死。
当人性的恶与人性的善对峙,在战争年代里,掌握权力的恶可以一手遮天,视人命如草芥。
从来没哭过的解剖师在看到洛沙的尸体时,忍不住落了泪。
堂叔看过电影已有两天,但一想起洛沙的死,心还会生生的疼。
这个善良、勇敢、机智、重情义的男孩,
这个想要长大后当市长的男孩,
这个等着父亲来接他去美国的男孩,
就这样被残忍地杀害了。
堂叔不敢想,等洛沙的父亲来接的他的时候,他的父亲的神情该是怎样悲哀。
在洛沙来病院不久,父亲来接他了一次,却因为没有居住证明而无法接走他。
从父亲想要带洛沙走的迫切甚至哀求,可以看出父亲对洛沙的爱,
而战争却让洛沙无法在父亲的爱中长大。
父亲当时告诉洛沙,他只要再等两三周就可以了,
但是洛沙再也等不到了。
骨肉亲情被战争阻隔,作为父亲的无奈,作为儿子的无辜承受,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战争这个非常时期里,人性的恶像是被恶魔召唤,善恶分明,善不敌恶,让人心疼。
《八月的雾》用儿童的视角看待战争的残酷,
用儿童的纯真无畏对比人性的恶毒伪善。
不像《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侧重对两个男孩情谊的表现而显得有些煽情,
《八月的雾》画面冷峻,尽可能避免煽情,让剧情更接近战争的残酷。
这种冷峻不带评判的电影,也只有德国人拍的出来。
由德国来反思这场战争,似乎更有深意。
但用儿童视角讲述战争的电影实在太多了,《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白丝带》都关于儿童(青少年)和战争,
或者以儿童的纯真加深战争的残酷,或者以儿童的恶毒注解战争的根源。
水涨船高导致《八月的雾》算不得上乘,但被一部电影所触动流泪,因一部电影而铭记一段历史,
变得越来越难得,所以也越来越珍贵。
德国的电影一向克制,但这种冷静下的残酷更让人震撼。而全片最让人震动的是最后的字幕。
原来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当德国投降后,在法庭上,院长被判三年,
而护士——安乐死的直接执行者,被判四年,之后继续从事儿童护理工作。
数以万计的人死于他们手中,而他们却只受刑三四年,堂叔表示哔了狗了。
那些逝去的生命不会再回来,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铭记。
除了再现一段残酷历史,电影还把人性的伪善表现得淋漓尽致。
院长一面道貌岸然说要帮助弱者,一面又使用手中的权力“清洗人种”,大肆谋杀病院里的人。
可是就像修女所言:你没有权利决定人们的生死。
当院长的险恶面目被洛沙揭穿,恶会滋生更大的恶,
医生出身的院长不是反思自己,而是害死揭穿他面目的人。
在任何时候,伪善都比直接显露出的恶更可怕,更具杀伤力。
战争给了伪善膨胀的土壤,伪善则使得战争更恐怖。
影片讲述了一位年仅13岁的吉普赛少年在二战中与暴虐的德国法西斯政权抗争的故事。1933年纳粹上台以后,对外穷兵黩武、蓄意发动侵略战争、屠杀600万犹太人;对内则建立法西斯独裁、叫嚣种族主义、大肆迫害进步人士。本片揭露纳粹政权为“净化雅利安人的血统”,以“安乐死”手段对德国境内的智障残疾人士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谋杀。
对这一罪行,此前上个世纪70 年代末国内翻译出版的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所著《第三帝国的兴亡》曾经系统介绍过。在二战片当中,这一历史事件大概是第一次被作为中心事件搬上银幕。在另外一部美国连续剧《大屠杀》中,男主人公因被法西斯暴徒强暴而精神失常的妹妹最后也是这样被杀害的。
男主人公埃勒斯·洛沙,曾经是一位放浪不羁、勇敢坚强的吉普赛少年。和许多雅利安孩子们一样,他也有着活泼好动、乐于助人的天性。
由于身份卑贱,他被纳粹从居无定所、做流动商贩的父亲身边强行带走。
最后他被收容在一家专门收留残疾人士的疗养院里,这里风景如画、人流熙攘。
也就是在这里,小洛沙亲眼目睹他身边熟悉的小伙伴们——艾蜜丽、托尼、特丽萨......一个一个的离奇死去。
在这家神秘疗养院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在一位修女的帮助下,洛沙同装扮成白衣天使的法西斯恶魔展开抗争、试图挽救伙伴们幼小的生命。
最后,修女在一次空袭中为掩护残疾儿童而死去。
悲愤交加的少年同伪善的院长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恼羞成怒的院长无言以对,最后签署了埃勒斯的死亡证明。
当晚,年仅13岁的埃勒斯·洛沙也被纳粹注射药物夺走了生命。
除了注射药物,刽子手们还用饥饿疗法来残害病人们
法西斯罪行,罄竹难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让我们记住这些凶手们的嘴脸吧。
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啊!
——尤利乌斯·伏契克 ·《绞刑架下的报告》
/个人感想很xxj不喜就跳过/
《八月的雾》有感 之前说写《香水》的观后感,也没有写(鸽王),今天看完了《八月的雾》真的很难受,再看了简介的那一刻,我就对这个电影很抵触,希特勒年代,发生在病房的事情。如果说之前《希特勒的男孩》是讲述当时的教育体系,来反映当时年代的黑暗,那么《八月的雾》就是讲述了方面除了教育的另一面,病残。 故事发生在一家医院,小男孩Ernst因为在教育所太淘气被视为精神不正常的人来到了医院,父亲答应来接他,并带他去美国,却因为是流动商贩居无定所被驳回请求,走前承诺两三周后回来接小Ernst却再也没回来过。就这样,突然间来了个护士,她会给小朋友们喝甜甜的果汁,可离奇的是,这些小朋友第二天都会死掉,用突发急性肺炎的方式,那时他才知道这不是医院,这是一个利用药物使那些老弱病残的人亦或者是孩子毫无选择的安乐死。理由是为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未来,我们不需要这些对未来没有贡献的累赘,或是弱者。男孩和同伴试图去阻止,最后却被认为是绊脚石,强行使用了安乐死。 文章的支线让我觉得感人,女孩(原谅我没记住名字)是个有着癫痫的病人,两个人第一次相遇就吵了起来,后来在一次捉迷藏中了解,并成为朋友,一起外出活动中,女孩突发病症,男孩救了她,女孩别别扭扭的在回程中印在男孩脸颊上一个飞快又青涩的吻。夜晚,男孩带女孩来到医院顶部,对她说,我们叶尼赛人会实现愿望,但只能实现一个愿望,你一定要好好考虑告诉我,我帮你实现。在后来,女孩和男孩准备逃离这个可怕的杀人场所,却遭到了导弹的突袭,女孩的腿不再健康,她让男孩自己离开,男孩却说我不会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你。女孩说,这是我的愿望,我唯一的愿望,你答应过会实现的。男孩摘下象征着叶尼赛人标志和信仰的项链交给她,说我走了。男孩最后也没有活下来,成为了那20万茫茫人海中的一员,那为了战争,为了“更好的”希特勒统治中的一员。 这部电影反映了多方面的问题在那个时代。第一,叶尼赛人。希特勒当时的思想,除了日耳曼名族的人其他人都算是“杂种”,理论上都应该清除,而德国需要的是一个高贵的纯种人民。所以才会有当男孩和他父亲说出他是叶尼赛人时,院长的那种轻蔑,并告诉他,作为叶尼赛人,这里就是他最安全的选择。第二,人民对这个政策的麻木和听从。为了给人民交代,政府说明不再用安乐死,背地里却依旧实行着这些可怕的手段,他们会被剥开身体,取出大脑,成为实验品,而最小的才3.4岁左右大。而做了这些的人,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思想错误,认定他们这种人就不值得活着,而自己只是给他们解脱。第三,强者生存,希特勒当时很大的一个主要思想体系就是,病残,同性恋等都视为弱者,视为心里亦或者是生理上的不正常。而他们不需要这些人,他们是社会的败类,而国家只需要强者中的强者而已。 电影给我最大的震撼不只是孩子抛开内脏的模样或者是那些员工的冷漠,而是电影结尾的那句“故事改编为真实故事”。
我永远庆幸我生长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
如果你向叶尼赛人许一个愿望,他不能拒绝。
每年都有这么几部以孩童的视角来表达的类型片,有的叫嚣呐喊,有的像本片样涓涓细流。都在面对历史,总有人让你别忘记他们。挺好。
人性,人心,人先
德国二战题材影片,全球第一
当人类将自己所不需要的孩子和敌人的孩子都以“关爱”的名义消灭时,我们还何以配生存于世上?
沉重压抑
非常典型的德国电影,两个多小时看似沉闷却暗藏波涛,踏实的剧本稳重的节奏揭开了人性的两面性以及所谓优胜劣汰的残忍和披着宗教的杀戮。影院上座率一半,大多数都是一个人来看,没有一个迟到的,没有一个随便说话制造噪音的,没有一个提前离场的,最后结束掌声整齐的响了起来。都是尊重电影和自己的人
拍的很棒,从画面到剧情都属上乘。灭绝人性的长官们、善良的中年护士、被洗脑的年轻护士、犹豫的男医生、态度暧昧的教士、麻木的解剖师、天真无邪身患残疾的儿童及我们最善良的小男主角,角色特点显明。埃勒斯被迫害了,但小女孩和大家说他去了美国,这是希翼也是深深的绝望。而刽子手并未得到应有的惩
太沉重了!真的无法想象人性到底有多阴暗
选择克制的表达方式并不等同于平淡的叙述。最终,Lossa变成了一只黑色的乌鸦,飞到心爱女孩的窗前停驻,萦绕的低语,虽有不舍和未达成的愿望,但它告知了灵魂已到达自由之国的喜悦。八月的雾,浓烈而冷寂 弥漫开来,将他的生命扼于其中,期待风吹散雾的那天,有你垂头哭泣的痕迹。
冷门好片。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之一,莫过于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有权利决定另一部分人的生死。
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战争的残酷,用儿童的纯真善良来抵抗肮脏的世界,用最德国的方式来批判德国曾犯下错误。
理性克制把感情给克制没了。
拍的很克制,包括几场高潮戏份都没有太刻意煽情,反而是几个小孩角色间的情谊更让人感触。只给三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类似题材确实太多,如果单纯的以为从孩童视角入手便可先声夺人获得满堂喝彩,那么导演就想的太简单了。客观上来讲,本片在诸多方面都仍存在些许不足,在同题材中仅算中等,远非优秀。
向来不啻以最坏的恶意面对人性,团体,政党,国家。如果真的有上帝,上帝估计真的已死。
怎样一种共鸣才能震撼人心
并与朋友们团结在一起,企图破坏这个计划,影片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令人震撼的一段历史,以及人性的善恶,二战时超过五千名儿童死于纳粹安乐死计划
可怕的犯罪
压抑
人性的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