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缝这样的明媚女子--壬生义士传
“我不是怕死,而是不在乎。我不死,是因为没人杀得了我。”壬生狼的斋藤一,在《浪客剑心》里如此的瘦削,恶即斩的男人,在这部电影中,同样的角色,却让人感到鲜活了许多。他善良的内心,和故意表现出来的冷漠,形成有趣的对比。当然,使他人格完整的一大亮点——还是在于他和小缝的爱情。
那个可爱的女子小缝,被他称为丑女,却彼此用最真的爱对待对方。
“先生你看那里”小缝指着一边,他转过头去看,于是小缝趁机亲吻了他的脸。然后小缝走后,他还在偷偷笑……让我窝在沙发上看到后由衷感到幸福的画面(或许始终喜欢纯情的男人吧)。
后来政局突变,杀了要人,他不想牵连小缝而跟她分手,把所有的钱留给了她。于是,那清秀的女子在某一天躺在了花朵中间,血染红了白色的花瓣……
男主角的中井贵一所塑造的角色吉村贯一郎,武士中小人物的真实生活,让人为之折服。那种精神,是一种浓缩的不朽。他凭此片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当之无愧。虽然我对他在《阴阳师2》中的表现几乎没有印象,但这部片子真的让我看到他的演技。
匆忙中连图片都没截,但关于新撰组的故事却久久,久久温暖着我。
2 ) 乱世之镜像
这是一个貌似武士的人,对另一个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武士、最终却履行了武士的义务、死于乱世之人的回忆。 片中,斋藤一与吉村贯一郎构成一对镜像。前者非常符合“大众”对“武士”的想象:形貌壮伟,武功卓绝,矫矫不群(见出场镜头),气性强横,行事诡秘,但实际上他的“原则”与普通人无异:趋利避害。后者一看就是小人物,每一个眼神、表情、动作都透着“小人物”气息(中井贵一大概能演阿Q,有日本导演想改编《阿Q正传》吗),但电影花了一定篇幅表现他在故乡清贫却不乏温馨的生活:和孩子玩,教孩子读孔孟,而他也把交给他们的东西贯彻到底了 。 导演对这两个貌似武士的普通人与貌似普通人的武士都给予了同情之理解。可惜,从吉村回到南部藩在大阪的藩邸到影片最后都很拖沓,吉村死前的一大段独白更是矫情。另,铃置洋孝(浪客剑心 / 配音)、佐藤浩市(壬生义士传)、小田切让(大河剧《新选组》)是文艺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三个斋藤一;但要说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一个,恐怕是《八重樱》里那个年轻的野兽。
3 ) 关于亲情与武士道义的抉择
武士题材的经典之作,全片最令我深刻的是主人公那种背叛了自己家乡的那种愧疚感。回想起那种感觉,会让我想到远离父母在外为生活忙碌的自己,本质上是否也像主人公一样背叛了自己的家乡?影片中主人公并不是什么胆小怕死的武士,却为了家人一直以一种较为圆滑的方式生活。然而这样一个看似较为善于变通的武士,最后真正致他于死地的依然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影片最后主人公长子要去送死的那一段。不禁让人在感叹于武士慷慨赴死的勇敢的同时也令人回想起电影切腹中对于武士道精神的种种批判。另外影片中堺雅人饰演的冲田总司真是不小的亮点,不多的戏份足以吸引人的注意力。
4 ) 是剑侠义士,更是人
03年就有的片子现在才看过是不是有些晚?————对我这么一个对幕末历史深感兴趣的人而言。
但我对新撰组的了解也不过近几年的事情,起初只是对这班敢于在历史车轮前螳臂当车的剑士的勇敢和无畏深感敬佩,后来渐渐了解到幕末各种力量角逐的环境,慢慢地将冲田、土方等从曾经的英雄主义符号转化成活生生的人。
相信很多人对幕末的了解都是从二次元的世界开始的,当时一部历史戏说类作品《幕末机关说》就在开篇这么说道“幕末,是最后一个男人能够仅凭手中的剑就能开创伟大的前途的时代”。确然,乱世风云、时局更替造就一大批英雄,顺时而为当如龙马,敢于逆流而上则是新撰组。
壬生义士,重点肯定是在“义”。新撰组成立是为了匡扶幕府的大义,斋藤沉醉厮杀是追求武士视死如归之“义”,而吉村则是坚守对家人幸福的承诺的“义”。这部影片中,很欣喜地看到除了对历史细节的再现、酣畅凌厉的剑道表现,吉村这个形象也是别具新意:一反以往武士严肃、视生死无它,吉村显得那么的“怕死”,对待同伴也是处处谦让,听说能够有更多的报酬时表现的异常兴奋——这些都于传统的武士价值观而不容,但他也有相切合的地方:精湛的剑术、面对枪炮而无畏的神态,留给我一种矛盾为表、实则相容的体悟。
所谓义士,应该兼顾大义小义,于家国责任,应当尽职到底;于亲人福祉,则全力圆善;生死之说,攀扯到大义之上,其实已太过勉强。回到一个最为本质的人:活着,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但是吉村并没有完完全全地脱离掉时代给他设定,抱着不至部族连累的决心——还有最让人感动的对家人的牵挂——在雪夜自尽赴死,于情于理都能让人接受。
可是他的儿子却接过遗下的宝刀去了函馆,并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那里,这让人真是无法接受,应该说一种悲剧的宿命吧。
故事的层次结构把握的很好,频繁地追忆、倒叙并没有损害整体的连贯性,反倒能一步步揭示人物间的瓜葛,让每一段情节的展开令人信服。
5 ) 狼的末日
—— about 壬生义士传 - When.the.Last.Sword.Is.Drawn
好久没有为了一部片哭得淅沥哗啦了。
这是部看似平淡的电影,回忆的涌现,交叉的过往,两个人的视角,在暗夜里缓缓道来。
里面有发型依然难看但是却那么潇洒那么明亮的冲田。
总是轻松地笑着但是却没有忧伤或者落寞的感觉。
自信,阳光,偶尔有点调皮似的。
杀人时毫不犹豫手脚利落。
但是却忽然倒下了再也看不见了。
斋藤一是真正的狼,自信,决绝,强势。
他不认为有人能杀他。他满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但是吉村呢,他是一个父亲。
这样一个,深爱着家乡,深爱着妻子,深爱着孩子的人。
这样的人不应该死去呢。
原谅我开始时误以为这个人是多么多么有心机多么多么笑里藏刀的。
他只是太单纯。
美丽的东西都是容易被毁掉。
被号称珍惜他的人毁掉。
在下出生在南部的盛冈,是那么美丽的地方呐。
南边很远的是早池峰山,西边是南昌山和东根山,北方有岩手山,姬神山,多么美丽的
在日本没有我更喜欢的地方了。
昨天我梦见我女儿了,在乡下她是最美丽的女孩,象我的妻子一样是个美人。我离开她的时候,她才五岁,多么美妙的一个小女孩啊。
我的儿子会成为南部的武士……
大摇大摆地夸赞自己家乡美丽妻子漂亮儿子优秀女儿绝妙的人。你知道他爱得有多深。
斋藤一和吉村。
爱上斋藤一的女子,使小计谋亲吻他的女子,唱歌的女子,不美丽的女子,捉萤火虫的女子。是幸福的。她帮助了她的爱人,她到死也没离开自己的爱人。
吉村见到这个女子,就象见到自己的家乡。
会想起很多吧,家乡有他爱的人。
他明白斋藤一的心。肃杀但不是冷酷的人。
斋藤一总说他恨吉村。
吉村他贪财贪得过分。
他大喊大叫装腔做势逃避杀人。
他听说他们被称为壬生之狼时很是惊恐。
他杀人后总说对不起。
他不允许自己再度背叛。
可是他还是死了。
死的时候手里的钱依然不够给儿子买把刀。
死的时候他仿佛听见小女儿在唱着歌。
有那么一刻,我恨大野。
作为朋友,他不能为吉村做些什么么?
说什么只有自己的话,生命都可以给你,但是不能牺牲部族。
但是即使真的只有他自己,他也会说什么为了家人,不能救他吧?
我宁可吉村死在枪下,也不愿,他那么孤单地死在自己朋友的手里。
当初的当初,如果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吉村,让他不至于不背叛家人就会饿死的话,事情怎么会走到这一步田地?
什么饭团,什么剑,不要假惺惺了!你记得他肚子饿着,却视而不见他满身的鲜血。
他不愿意死啊,他早就说过。他那么那么依恋着他美丽的妻,他美妙的小女儿,他出色的儿子,他未见过面的婴孩。
他只想回家,想见他爱的人,想家乡的米家乡的空气。
而吉村死去后又伤心着,到底还是打仗了,结果到最后,谁也没能救了。
既然还是要打,既然还是要什么武士的精神,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救救吉村啊?!
为什么?
不想把这归结为时代,归结为历史的必然,吉村不过是小小乡下武士,爱财如命的俗人,他的命运影响不到历史的车轮,他是真的,可以活下来的呀!
斋藤一老了,子弹穿过的腿走起来很不方便,可是他的眼神依然锐利。
他还是,壬生之狼。
他终于见到了他的御津,他美妙的小女儿御津,他想见却到死也没能再见到的御津。
他的御津会握住丈夫的手,不想再失去幸福。
而他,深夜里想起了吉村。
6 ) 小人物的日本时代剧
接触了日本的一些时代剧,讲述小人物的时代剧其实也有一些,这个电影的故事从另外的角度解读了新选组以及那个时代。
不是日本人,仿佛很不客气的分析日本的时代其实是很没意思的,最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不过这个片子里要不说上这个民族性,真的很难接受和理解主角的牛角尖逻辑。
日本的时代剧有这样的特点,类似中国的侠骨柔情,但又有不同,日本的儿女情长更加的含蓄,少了几分快意,而“侠骨”应该是对武士道荣誉的极致追求,而这种追求会因为地域还产生不同,而且不会重叠于中国式的“侠骨”。例如电影中吉村,他的武士荣誉首先是乡土荣誉,并不是忠于幕府或者天皇或者国家命运,对他来说,南部就是他的国家;其次是武士的信诺,新选组是他的单位,而他收了幕府的钱,就为幕府战斗到最后一刻,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最后是武士的礼仪,为了武士的礼仪和尊严,选择了承受好友的误解、学生的蔑视离开了故乡,脱藩挣钱(加入新选组砍人)。《壬》就依着这样的套路展开:小人物日式侠骨柔情,侠骨+柔情,穿插两条线的展开,使人物丰满。
其实片子的故事很简单也很廉价,一个很猥琐贪钱但很能砍人的民工,进城加入联防队。随着故事展开,我们发现这个民工其实很心酸的“含着泪微笑”的小人物。原来这个猥琐中年男是一个乡村民办教师,家乡闹饥荒,忍受侮辱脱藩进城打工了,之所以贪钱,是因为他要很“温柔”的寄钱回家,养活一个老婆三个孩子(越穷越生啊……)。故事后半段,政府换届了(比较激烈换届),联防队跟着正规军去打叛军了,叛军凶残,正规军被干趴了。正规军都跑了(变叛军了),男主角却用行动表明战斗到最后一刻,充分表现了其敬岗爱业的宝贵的劳动者精神。最后,男主角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无限的荣誉死啦死啦的。
日本的时代剧有一个套路,同样的特点是,日式的故事的娓娓道来,尤其是男女之情的平淡如水,故乡之情的眷恋难忘,最后视死如归的武士荣誉。节奏不快,波折也不大,但是最后却能夺泪。同时时代剧的特点是一种人生的众象,除了上述写的主角主线外,其他支线人物也相当的丰满,这更有一种大时代感丰富感,而这种丰富感产生的层次,在几百年后的后人看来更有一种历史碾压的无奈和惋惜。
特别说下最后男主的死法。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天龙八部的萧峰之死。我一开始是无法理解导演为什么要愚弄这个小人物,求死而不得死。一个义士,求死而不得死,最后竟然十分苟延残喘的低三下四的祈求生路,一瞬间抛却了所有武士的荣誉以及礼仪。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对亲情的无限眷恋,以及小人物一贯的为人处世的容忍。后来我突然想起了萧峰之死(我第小时候看小说的时候这里还哭了),原来这本不是我们中国的侠士的快意恩仇。萧峰的死是可以引大好男儿落泪(我很自觉的大好男儿了一把),而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男主冲向枪阵,除了唏嘘感慨,大概还是感慨唏嘘吧。这个片子有泪点的话,也是小人物最终死的人情亲情而感慨吧。
日本之义士——私以为,日本之义士和中国的义士有很大的区别,我觉得日本义士更有中国先秦的味道。这种义气可以无关民族大义,而更讲究下对上的忠义。(跟日本的人文环境有很大关系啊)因此,哪怕壬生狼明明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宪兵队,在那么多的文艺作品表现来看,更受到大众的同情。不管“义”的内容,而因为武士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不动摇的荣誉使命,这是日本的义士吧。很狭隘,也很匹夫,但是很直接,男人本可以很直接。
因此这么想,人物的逻辑又清晰起来了。吉村最后,身为武士的荣耀,在所有人败退的时候,希望以死战成全武士的荣耀,实现对雇主的信义。死战而不死(不管情节多操蛋了,就这样十多杆枪都没打死他,坑爹啊,前面死的人都吃大便的吧),吉村侥幸跑回了南部的驻京办。吉村已经用生命完成了对雇主的信义,已经死过一次了。死过一次的吉村,不再是一个新选组的武士了,而是一名南部武士,一个渴求回归家乡的武士。吉村出于对“家”的眷恋,用他小人物的生活方式,抛却了武士的一切,祈求得到故乡的原谅。
这就是吉村,一个刻板分裂的日本人——本可以不冲向枪阵的,本可以在战场上死掉的。
最后,就用最后的台词吧。
超越时间绽放的花朵!(印象是这样吧)
已经不太记得为啥喜欢上佐藤浩市了但这版阿一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所谓survivor。斋藤的妾Miki居然被称为丑女,怎么选角的。主角中井贵一,盛冈口音好难懂,所有角色都是吉村此人各侧面的见证或作用对象,爱家爱乡忠义两全却死无居处,悲情至极不过赴死前特妈哭诉20分钟我每次看都走神到天外。卡司灰常有趣,片源糊导致很多人一眼认不出比如这次才发现近藤的养子是加濑亮orz
向生而死的武士
不一样的冲田总司
卡司很强大 一点也没浪费大牌们的演技
完美男人
结构很像夜访吸血鬼,编导演摄乐俱佳
像武士一样去战斗
又是一部新撰组
中井贵一的乡巴佬武士演的很真实
最后的武士,为了家庭和信念奋斗的人。
如果这片是相米拍的话,肯定又是另一种调调
完全可以当做是是吉村贯一郎的个人表演,对于不十分了解幕府末期那段历史的来说可能某些地方存在疑问。对于幕府末期的武士基本都是以悲剧形式落幕,本片也不例外,只是这里的武士表面上没有以往武士的所谓高贵品质,但其内心——强大无比
这个卡司实在是太棒了,还有久石让的配乐。片子本身也很好,真是太赞了。堺雅人就是一阴笑的小白脸哈哈哈。中井贵一、佐藤浩市都是神
勉强两分。这电影似乎想要树立一个落伍于时代的悲情武士的背影,但是制作水平太次了,开场讲述两个非典型又能打的新撰组武士还略有趣味:油滑守财奴中井贵一和神经质杀人王佐藤浩市,但中段开始全面垮塌——那么顾家又爱钱的中井贵一,怎么突然就跳到他老婆孩子快饿死了?钱都去哪了?佐藤浩市的卧底任务也乱七八糟不知讲了些什么,中井贵一冲向敌军的调度更是不可能,双方对峙于一条窄巷,他怎么可能活下来还逃出来?(要么把对方全砍死,要么身后的佐藤浩市他们帮他活下来,不存在佐藤浩市不知他死活的可能性!),逃出来的中井贵一来了段冗长的死前告别,这是最恶心的一幕,因为纵观全片你根本不知道他忠于的信念是什么,这个人主动选择死亡,可你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死,就这,后面还煽情他儿子也去寻死,人物塑造完全莫名其妙没有逻辑,全是硬煽
很厉害的武士电影
还是英文译名比较好,我们的主人公虽算是取了大义,可是却实在不像个武士,他絮叨、锱铢必较、心中一直想守护的不是所谓的天空、国家、武士道、他的脱藩也不像坂本、伊东那样有着华丽的理由,他的人生就像南方的雪、静静的落下,盖住所有遗憾、感动、悲壮也算一场完美的落幕。
不愧是胖子的得奖作品啊!虽然后半部略拖沓,但吉村这个人物塑造的非常立体。胖子该逗逼就逗逼,该气概的时候有气概,演活了这个义士。啊,还能再爱贵胖五百年!!
现在的武士电影老是磨磨唧唧的,不干脆缺力量。
诀别是不可相送,无法相送,无能相送。
暮年斋藤一拾起地上的照片喃喃自语“我恨这个男人”时,竟然会想到了莫扎特传。剧情上看,导演也的确有把吉村塑造成另类天才的意图。天才在强武/极智,另类在贪财搞笑。当然貌似行贬的后者,要给个能够荣耀的借口:只为养家糊口。不过,此角色诠释效果实在有待商榷。中井贵一的形象摆在那里,对比新选组近藤勇诸公更加高大帅气不像草根;也因此使得往穷贪方向急转的那些瞬间被表现刻意不自然到近乎于离间自嘲,其中以刀伤判断斋藤一为真凶之后瞬间变脸索要封口费那一幕为最甚!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如同山田洋次的清兵卫系列:新世纪的日本电影总爱将视角瞄准低阶草根武士,同时却又不愿抛弃传统剑戟剧主人公的武艺高强,初衷本想人性丰满,结果却是塑造过满,快成了寅次郎与椿三十郎、鲁达与李忠的结合体,优点太多而近伪,性格乱杂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