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的相遇和结交成为朋友是从小就开始的。一起登山的经历,即使分别15年后,仍然感觉不变。仿佛这个世界只有我懂你,只有你懂我。
几乎在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房贷压力,没有车贷压力,也没有对物质的过多追求,平平淡淡的生活。领多少人称羡啊。反观国内,教育压力,生存压力,医疗压力,养老压力,8座大山压死你。
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将自己父亲带入情节,久久在思索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习惯了父亲的形象总会有些许距离,也如同电影之中的大山一般厚重且深远。作为一部探讨男性之间的兄弟情的影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本身就稀缺如此的亲密关系——一种建立在伦理关系上的理性爱和命运共同体。
“I sought my God and my God I couldn't find;
I sought my soul and my soul eluded me;
I sought to serve my brother in his need, and I found all three; My God, my soul, and thee.”
——William Blake
‘八山’让电影从标题上带有足够的灵性色彩,也正好对应于佛教中的概念Parvata,这个梵文词如今能在许多领域中找到它的身影,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它宽泛的定义
//www.wisdomlib.org/definition/parvata#buddhism
近些年的电影探讨趋势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共处发展,大命题“寻找自身意义”在近几年的大环境之下变得越发重要,苦行僧般地修行,虔诚皈依。
Pietro在八座山Yugaṃdhara,Īśādhara,Khadiraka,Sudarśana,Vinataka,Aśvakarṇa,Nemiṃdhara,Sumeru中挑出了处于佛教世界中心的Sumeru(代表excellent/wonderful Meru)作为叙述中心,可见他跟伙伴两人对阿尔卑斯山的独特情感。这座大山是他俩的友谊见证,一种象征的标识。正是因为这座大山,Pietro体会到短暂逃离城市的生活清净,找到一位亲密无间的伙伴——家族里的几代人靠山吃山的Bruno。从对大都市的希冀,期望破裂,与家庭的和解,与大山的共处,与自己的独处,Bruno也在此完成了成长的蜕变。
电影之初就注定了一种悲情的语调,在Pietro向母亲大吼:“让Bruno去都灵会毁了他这样的人.....我讨厌这种决定...."Pietro没有再出现在接下来的夏天,跟父母的脾气让他在接下来与好朋友将近15年没有双方任何消息,见面也没有任何招呼,这两条平行线一直这么稳定的运行着, 交点出现于Pietro的父亲过世,他与Bruno再次相见...... 31岁的Pietro到了父亲当时的年纪,只是他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工作.....在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堆“废墟”——在Bruno的邀请下,为了应许Pietro父亲的诺言,他们开始收拾动工....
导演设计结构较为巧妙,并未刻意有强烈的故事性情节,整个电影非常舒缓,中间穿插一些意大利的特有的森林,山谷,河流,就像悄悄话让人分心一下,转而又再次回到生活之中。生活里的Pietro在尼泊尔寻找自己的“苏美尔”完成自己的修行;在大山里的Bruno与家人热爱土地,熟悉土地,他围着妻子和女儿尽力。“父亲”这个形象在电影中并未直接细节刻画,反倒是隐形的被印刻于“大山”这个形象之中,这仿佛预示着一种既定的命运,作为一个电影中非常重要的线索,串起了儿子与伙伴之间完整的友谊,这份延续的友谊也随着两个家族进一步推进,发展。
电影选择用4:3的屏幕格式,将风景精炼的扁平化,如同一个轮廓。这样技术上的选择,让人直观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崎岖,加上长镜头的完全解放,配合Daniel Norgren 的舒缓乐,使无人机的拍摄奏出一首难以宁静,无法放纵的协奏曲。 后期在雪屋的长镜头刻画,后退镜头,情感的克制达到一个顶峰,成为一个比任何图像都要强烈地诠释出Bruno所致力于孤独和归隐的愿想。
最后电话那头过来问Pietro:“....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吗?..."
”不,.....我知道我撒谎了...."
电影中将主题Otto Montagne选择在酒后微醺状态下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推出来,酒足饭饱之余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换八卦般自然,Pietro向Bruno幽默地分享到“当我在尼泊尔的时候有个人把我拦住,他跟我说:你是在做八山游(这里带有宗教色彩)吗?然后他给我画了这 个...."
他还跟我说“这个对我们来说,就是世界,有八座山八片海,中间....(画外跟Bruno说像‘屁股’)有一座很大的山,叫Sumeru (the Excellent mountain)....." 紧接又向Bruno提出问题:“谁学到的东西更多?是走过八座山跨过八片大海的那个?亦或者是最终登山苏美 尔山顶的那个?“
如此熟悉的场景正好与他们过往的生活对应,于是乎,Bruno回答说“我是那个站在山顶的那个,你是在山腰周围环绕着走的那个,....这个只是八座山中的一座...." Pietro呼之欲出:“我是那个到处跑遍的那个,我赢了, 那个赢的总是我....grappa della buonanotte(晚安酒)...."
作为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两位导演在这方面做得到位且谨慎,作品呈现代表了一次在黑暗中冒险的一次独特经历。
《八座山》让我想起同样意大利背景的《灿烂人生》,似乎《八座山》的布鲁诺和《灿烂人生》的马里奥是另一个自己,皮埃特罗和尼古拉是体验过无奈和绝望后重生的自我。
八座山拍的即生活又艺术。
生活的是人物心态自己感同身受,艺术的是导演可以通过皮埃特罗和布鲁诺不同的人生轨迹表达个体差异人生态度,而我们自己有时候只有一种选择一条路。
想离开这座山的人最后却留在了这座山;
想留在这座山的人最后奔走于另一座山;
无数描写大山的镜头,不变的是大山,变幻的是季节。电影里的镜头只有进山,唯一一次的下山描写镜头是给了皮埃特罗,那是一个远景镜头,茫茫雪山之中,一路打滑下山,不仔细看,都不知道他在哪,那是一次永远的离别,想想导演的的那个镜头是不是预示着皮艾特罗永远走不出这个山,也在永远不想在走进这座山。
喜欢欧洲这一类型的影片,电影里不同背景出生,不同人生追求,不同人生轨迹,没有偏见,没有审判,没有答案。
导演通过一个镜头就交代故事中人物的心路变化,通过几个镜头就可以描写他们的人生轨迹,电影里导演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是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这样的答案,至少我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样子。反复的进山出山,直到找到那座“山”对自己的意义,努力让自己不要变成电影中的布鲁诺。
可能皮埃特罗回头看,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和自己和解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他需要那座山需要布鲁诺,当然我们也可以是那座山那片海和生活中的那个他/她/它。
电影中是两个男人不同的人生历程,但是生活里可能是一个男人/女人不同时期的两段心路历程,有些人走过来了,有些人永远的留在了那座山。
还不错,布鲁诺山里孩子体质,每次都把Peter拖在后面,Peter在后面跟着偷笑,无奈又甘之如饴。没有拍成断背山很好,不然我就不想看,太俗了。盖房子很有意思,以前农村男的基本都要会,家家盖房子都要请人帮忙,所以大部分人都知道流程。看布鲁诺打铅垂线还是很熟悉的。不过让我疑惑是Peter那么小就能对城市有非常明确的厌恶感,还能说出都灵会毁了布鲁诺的话。观察周围的小孩子无不在小区里嬉戏打闹,好像快活的不得了。布鲁诺太牛了,晚上电灯看书早起敲锤子干活,Peter还在睡觉。嗯有机会回老家去爬大山山顶,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渐渐城市化了,大山顶估计已经没有路,只能凭印象去看看。爬山的乐趣就是这里,爬到山顶,不管怎样都要鬼叫几嗓子,不然对不住一路攀爬。虽然但是,文人的忧郁+泥瓦匠的朴实,简直绝配。篝火、烤鱼、石屋、几座山峰、还有你,每年夏天的短暂相聚,谁不想有这样的永远呢?好看!布鲁诺说得好,只有你们城里人才会说自然,把它说成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对于山里的人,是无法把自己抽出来和自然对立的。——请让我继续做梦吧!
本片改编自保罗·科涅蒂同名小说(特雷加文学奖、美第奇文学奖)。讲述了两个男孩跨度长达三四十年的友情的意大利电影。两个孩子幼时相识这部彼得罗来自城市,而布鲁诺则是一座被遗忘的山中小村的最后一个孩子, 两人在阳光灿烂的山水间度过一段美好童年时光。随着时光的流逝,布鲁诺依然忠于大山,而彼得罗则回来又离开。各自的经历都让他们品尝到爱与失去,带他们回忆各自的起源,看命运的画卷徐徐展开。彼得罗和布鲁诺也最终发现了永恒友谊的真谛。
全片拍遍意大利春夏秋冬山川河流,音乐轻松流畅,意大利语缠绵悱恻 温润如玉,完全可以当成最美阿尔卑斯山风景片来看。 与此同时 如这个国家语言一般 意大利人缠绵悱恻 温润如水的特色在这个电影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自述方式娓娓道来。。。 幼年小盆友攀登冰川 长大后与老爸争吵 勇闯世界 。。。。一桩桩 一件件 絮絮叨叨
吐槽一下 相比好莱坞,欧洲电影情节推进的确很慢 就像流行音乐和交响乐 需要一个无所事事的夜晚 躺下来 慢慢享受
这部戛纳获奖影片讲述了两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复杂生活与友谊。
《八座山》是两个一生的朋友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于生活本身的故事。这也是一部似乎在你眼前成长的电影,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跨越了大陆,同时慢慢积累了力量。到最后,它达到了一个顶峰,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人生经历的视角。
比利时导演菲利克斯·范·格罗宁根(Felix van Groeningen)和夏洛特·范德米尔施(Charlotte Vandermeersch)以两个男孩和一本儿童读物的简单和智慧开始了他们的电影。彼得罗和他的父母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度过了他的夏天,离开了都灵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布鲁诺似乎是一个人口达到两位数的古老山村里的最后一个孩子。这个腼腆的城市男孩似乎注定会遇到更大胆的乡村男孩。
他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从彼得罗的角度,通过一个深思熟虑的画外音巧妙地叙述了一点。山上的草地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和乐趣的地方,尽管不是所有的乐趣,因为布鲁诺已经在为他的家人做农活了。影片很快跳转到彼得罗与父亲闹翻后,这对情侣在青少年时期分道扬镳。当两个朋友作为成年人重新联系时,他们通过手工重建小屋来重新建立联系。
自始至终,彼得罗和布鲁诺为彼此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镜子。彼得罗周游世界,一路旅行到尼泊尔,并写了一部小说。卢卡·马里内利(Luca Marinelli)饰演的这个角色充满了警惕的幽默,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另一个跨越时间的故事《马丁·伊登》(Martin Eden)。布鲁诺(亚历山德罗·博尔吉饰)适应了养牛和卖奶酪的生活,尽管与流动工人父亲关系紧张,但他仍感受到祖传义务的牵拉。
《八座山》在最佳状态下实现了电影作为心理时光机的承诺。在某一时刻,彼得罗似乎迷失了方向,而布鲁诺则与拜访彼得罗的朋友劳拉建立了家庭。后来,你开始怀疑的是布鲁诺,因为他对农业的一心一意开始看起来像是自我放逐。“时间似乎很长,”他有一次说,这是当地人表达情绪低落的一种强烈表达。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脉成为了一个既崇高又平凡的地方,而这部电影的摄影师鲁本·因彭斯(Ruben Impens)不断地寻找新的视角来拍摄那种引人注目的高山美景,而这种美景在银幕上很容易变得反常地司空见惯。(影片中有几个徒步旅行的场景非常引人注目,其中有斯坦尼康出色的无重力巡航效果。)这些电影人同样擅长于营造家庭空间的亲密感——无论是温暖的还是令人窒息的——通常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八座山》去年在戛纳首映,并获得了评审团奖。直到我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时,一个早期镜头才展现出它的全部力量:两棵树长得很近,一棵树在顶部微微歪斜。这是一种风景照片,很容易被忽视为风景如画的场景。
但它总结了这部电影的口才,它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向我们展示了道路的曲折,而不是不断地告诉我们该去哪里。
电影的前半段,我跟随Pietro的视角来到他父母在乡村长足的度假公寓初次见到了Bruno,村里唯一的孩子,一个山民。作为城市长大的独生子女我非常轻易地与男主角Pietro共情了:乡村生活的简单纯粹放大了他对工作狂父亲,肮脏、拥挤的城市生活的排斥;他产生了一种非常天真的对于山民生活的认可,一种对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此时“山民生活”与“城市生活”似乎成了两种并列平行的选择、各有利弊;又好像是站在对立面的两种人生哲学,在不同角色的个人选择中体现出来。这种对立在Pietro青春期发誓绝对不做他父亲那样“放弃了自己的一生”的人上得到了最大化地体现。然而就像很多典型的第一世界国家/Overly educated youth一样,Pietro只是明确了自己不想要什么,而对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在世界中的位置”并无明确的认识。父亲六十二岁去世时他三十一岁,却连份稳定的工作或感情都没有。因为父亲去世的缘由回到乡村与一心想着回归山民生活的Bruno相对比,城市vs.山民的这组对立的意向似乎正向着“山民”的一方倾斜;我在荧幕外恍然觉得在Pietro身上看到了自己和身边很多在城市中出生、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年轻人的影子。
再次见到Bruno给了Pietro(非常刻板印象地)离开固有的生活环境去攀登喜马拉雅山、成为一个作者的勇气。此时Bruno的芝士作坊生意和家庭生活也正风生水起。两个好友夏天重聚的时候Pietro引出了电影中第二组对立的意向:“深耕一座高山”或者“游遍八大山、八大海”——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座高山或者游离四海似乎都是值得的选择,两者之间难分高下。
然而剧情急转直下,Bruno的芝士作坊只有夏季能够维持生计,冬季没有收入便只能靠夫人外出打工度日;Bruno倔强的性格是他当时决定留在山间的理由,也是现在不懂得变通,宁愿放老婆孩子回娘家,芝士工坊破产也执念于心中“大山”这一抽象却具体的概念,独自留在山间的理由。(相比之下,Bruno的夫人Lara虽然也是山民出身并选择了回到大山之间,却能够在面对生计压力的时候有所变通;男女在适应能力上的区别真的是世界通用。)Bruno芝士工坊经营不善长期依赖政府补贴、最终家庭事业双输的局面,以及Bruno与Pietro来自Turin的朋友的对话破除了都市中产对山民生活的浪漫幻想。
在电影的后半段,这两组对立似乎都被打破了。Pietro终于发现自己的父亲也并不只是是一个“困于城市生活的工作狂”这样地单薄形象;他也有过想要抛下一切躲进山里成为一个山民的畅想。Bruno的夫人Lara最终还是搬回了娘家,让孩子接受了普通学校的教育。Pietro虽然选择了定居尼泊尔,但爱人Asma跟自己的母亲一样也是一名学校教师——Pietro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推开了过往的制约,但仍然是成为了一个定居者适应了当地社会。电影里所诠释的做一个“游遍世界的游牧者”和“成为一个山民”的人生哲学是两个极,“生活的责任”在两点之外与它们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整部电影中只有Bruno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个极致;剩余的每个人,如同银幕外的我们,都在这个三角形中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平衡点。无论如何选择,生活总是喜乐参半的。
Bruno也许并不为自己葬于大山,尘土化为山间养料的结局难过。留下的妻女和朋友呢?
在我看来,电影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塑造都非常有普遍意义;从人物塑造、故事叙述、镜头语言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出色的。除了主线情节之外,电影中含蓄地提及了当代青年的信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基督和佛教意向,生活方式的选择),如何处理代际关系、家庭关系等等。虽然故事仍然是第一世界白男之间的问题,但女性角色也是有血有肉且非常典型的——一部电影毕竟不能什么都囊括。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我挺喜欢的。
小说改编,很干净的影像,看的心旷神怡,Daniel Norgren的几首插曲也很迷人。
3.5 不断重复的母题
我太异端了,这样异性恋夫妻执导的白人中产的自我意淫和对自然的剥削真的只会让我坐在银幕前假笑。抛开旖旎壮丽的阿尔卑斯风光带来的视觉鸦片滤镜,本片的质感还不如一部剧。任你是相遇、重逢、冲突、和解,处理方式一律是拉个大全景看看山。最空洞的是,电影其实没能回答“山是什么”的问题。两个主人公承载着西方中产者的梦寐以求的两种状态:生活在别处的浪子,与世隔绝的村夫。但“山”对于前者是解放的天堂,后者却是永世不得出终被吞噬的囹圄。而电影只选取了前者的声音,以浪漫化的姿态支配了后者一生的故事,这样的情感真的真挚吗?或许只是矫情罢了
朋友的死亡与离弃多少有点不能理解。
我有两个父亲,一个是跟我一起生活二十年的陌生人,一个是日记里那个更熟悉的山中人。父亲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走过七山七海的儿子,一个是栖居须弥山上的儿子。有的人生像树,移植时茁壮,生长时脆弱。有的感情像水,冰川里坚定,雪融后蒸腾。人总会在不经意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也都有此生再回不去的山。
印象最深的镜头是男主角在石坡上从右往左蹦,与校服小学生从左往右铺对照。两个半小时predictable的剧情太多余了,到上山看到父亲的日记就差不多了,非要把旅行作家人生交代完,是写畅销书的思路。不如《山》。
几乎理解不了任何成年人物…但是摄影真厉害啊,每次看hiking都挺提神的。
金棕榈
看简介还以为是:以断背山的名字呼唤我八次——简称八座山!
#FilmFestMünchen,4.5,打分很多都是私心,因为电影的前半段我几乎可以完全共情,从小辗转于城市和农村两个割裂的世界,被城市的车水马龙所压抑的自由和天性只有在田野之间才能得以释放,电影的摄影也几乎完美的展现了主角的童年生活;而到后半部分电影开始向着更加深层次的人生生活哲学靠拢,借山这一具有多重隐喻和含义的意向,展现了主角的成长和对人生目标和生活意义的寻求,大量琐碎的生活碎片缺少具有爆发力的戏剧冲突也许会显得有些枯燥,且最后也没能给出终极答案,但又如何呢?电影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和所引发的思考感悟已经足矣(电影展现的阿尔卑斯山脉徒步的太过于熟悉,似乎源自自己的记忆,喜欢电影里山所充当的见证者的角色,它印有主角父亲留下足迹,也有发小呼唤的声音,它是记忆封存的载体,是人类短暂生命的依存)
Everything You Know Melts Away Like Snow (多少勾起了些乡愁
在戛纳睡得很香系列…画面很美挑不出毛病,剧情…剧情…哪有剧情啊
经典画幅比,文学画外音,高山流水的岿然情感,这年头还能讲两个男人打滚、搂抱,却是纯友情的“正常电影”,就如同主人公之一的山地人身份一样稀罕,濒危灭绝。与原著相比,童年时期被压缩,聚焦于成年时光,却也因此令女性角色几乎隐身。父子与朋友两组人物关系,在时空与地理上,越来越来越远,但观众会觉得愈发趋近理解。绕圆的圈与不动的点,线覆盖着线,84年之夏与年轻的冰川永存,当男主形象慢慢蜕变成南亚人,围绕城乡/不同文化观点的生活方式冲突,更多了一层耐人寻味。
开头以为是《断背山》,后来才发现是《爬坡人生》,但观感更像是一个《锡尔斯玛利亚》式的寻求自我的私人故事,然而当然比不上前面任何一个。如果不嫌如此冗长乏闷,意大利的山村美景和马丁伊登男主的颜值可能还是可以看的。 两星半
一些场景让我总共想起了六部男同电影,但它确实是在讲两位男主的友情和人生。排片太晚了,不小心睡着了一会。。#主竞赛首映
【阿姆Studio K】4.5倒数第二个离场,一位胡子拉碴的大叔坐在后排掩面啜泣。前三分之二真的很好,即便几次转折缺乏合理性(莫名与父亲翻脸,家人与Bruno暗中保持联系),但依然数次眼眶湿润,归功于全程都极其出众的摄影。沉默巍峨的大山既是父亲的梦想,友谊的萌芽,发小的归宿,更是男性孤独、不擅交流、执拗而坚守事理原则的象征。走出农业文明,来到工业文明后,整套男性逻辑已成昨日黄花,城乡对比亦是女性和男性思维的对立,由男子气概(大山)孕育的Bruno拒绝下山,跟1900拒绝下船一样,是过去对未来无力的抵抗。这让通篇洋溢的男性气质既压抑无力,又充满了乡愁的滤镜。可惜的是,从男主走向世界之后,剧情有跑偏和画蛇添足之嫌。大多数男性都输给了自己的过去、出生和执念,任凭多坚固的友谊都无法撼动。
情节看似和小说一模一样,吊诡的是,体验却是截然相反的。小说最好看的是童年的部分,因为真正写出了登山运动的魅力,而电影到成年阶段才变得赏心悦目,因为电影就是两个很有魅力的男演员在或壮丽或秀美的阿尔卑斯山风景里盖房子。归根结底,我想登山运动并不能被还原为山本身,即使是伟大的阿尔卑斯山脉也不行。但是导演可能根本没想解决这个问题。(原著里,男主一家生活在米兰,电影随手就改为都灵。说实话这让人有点茫然,难道Milano da bere已经不属于意大利人的集体记忆了吗?)当然,的确,亲眼看到所有这些雪山,冰层,树林,溪水,岩山羊,无论如何都是文字无法替代的。而且两位男主留起胡子仍然很帅。【最后,如果你真的喜欢看两个男人在山上生活:Ermanno Olmi《时间凝固》1958,quello si' e' un capolavoro.】
#75 Cannes主竞赛# 媒体场从晚上十点半看到凌晨一点,白天经历各种繁忙到疲惫至极后看到这样一部平淡,无聊,冗长,重复,琐碎的影片,内心就会不停大喊人生中宝贵的两个多小时又被浪费了,这种类型的影片进什么主竞赛,直接去非竞赛或平行单元不行吗
来戛纳头天晚上第一场主竞赛 虽然说旅途的疲惫的确让我容易随时陷入昏迷 但不得不说这部)无聊透顶的旅游宣传片加重了我的昏迷速度 一句话 无可奈何变成父母的复刻品 好了知道了 这故事需要讲俩小时吗(? 男主好像Jack (所以为啥不整个和哥弟cp还能挽救点
#HKIFF47# 没想到高山徒步风光大片也能入围戛纳还能拿奖了……大概只有小男孩的部分是好看的,成年了之后就变得非常说教且自恋,制作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摄影尤其好,大银幕看观感勉强有加分,但不太明白为啥会拍这么长。男主Luca演得很好啊,居然没拿奖,去年戛纳是不是在瞎颁?两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