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诗歌的恶之美戴普勒尚曾在采访中提到他成年后最热爱的就是诗歌与哲学。波德莱尔和魏尔伦对其影响很深。 毋庸置疑他的作品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波德莱尔的很多思考。被称为“恶魔诗人”的波德莱尔认为,美的定义千差万别,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 于是我们经常在戴普勒尚的作品中看到角色的离经叛道和对欲望的放肆追逐,有时甚至是单纯的恶的表达。由此他一直格外关注普通人的愤怒,怨恨和嫉妒。这种表达在《姐弟》也一脉相承:Alice与Louis互相憎恨,并毫不掩饰。至于两人交恶的原因始由,在影片中只有旁敲侧击的暗示,似乎最初来自于一个误会,然后由于两人的敏感倔强,开始的嫌隙被放大成为深刻的仇恨。 而且由于两人矛盾最初的成因没有清晰解释,两人之间的冲突成为一种抽离而独立的景观,又似乎浓郁饱满地凝聚于一个巨大的气泡之中,随时破裂的危险也让观众时刻提心吊胆。
湍急危险的情绪漩涡
辱骂,冷嘲,奚落一直充斥在Alice与Louis之间:Alice在餐厅里与Louis没说几句话就摔椅子走人;Alice在Louis的绶奖现场微笑着说:“我恨你”;Louis把前来悼念自己儿子的Alice及其丈夫愤怒地轰出家;Louis甚至把对Alice的恨转移到对Alice的13岁的儿子身上。两位角色的情绪表达浓烈而直接,这也与他们两者的职业特质(话剧演员和作家细腻敏感的性格)有所呼应。 不仅是有他们之间的情绪的互相表达,还有因为生活的重压导致他们深陷自身的情绪黑洞,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在压力下不断被击垮,玛丽昂·歌迪亚饰演的Alice因为生活中的打击和重担选择向精神科医生寻求药物并不自制地滥用,而Louis则酗酒和借助毒品来麻痹自己。 并且,情绪漩涡之中的生存与解脱也成了影片尝试探讨的主题。
脆弱男性&强势女性
在法国长久以来成熟的性别解放的文化背景下,强势女性向来是多位法国电影作者喜欢表现的主题。戴普勒尚曾说,特吕弗对他的主要影响有三点:男性的脆弱、女性强势、自传倾向。在戴普勒尚的多部作品中,这些也都有体现。 在这部影片中,Alice是众人眼中的成功女性,她瞩目的名誉使得弟弟一直在她的阴影之下生活,在接受采访时,她甚至说自己没有这个弟弟。 而且似乎是Alice先触发了两者之间的仇恨并将其表达了出来。 Alice还在与一位粉丝的交往中表现出强势保护他人的能力与倾向。 而弟弟Louis是两者之中那个耐不住性子,想要对这种矛盾的现状进行改变的一方,他主动给姐姐写信(虽然是为了不服而进行语言的攻击),还通过写书发表,公开攻击自己的明星姐姐。 但也是他最先彻底崩溃,徘徊在自杀的边缘。 与脆弱的Louis匹配的,他的妻子也是强势的女性,相遇的时候是她主动与Louis搭讪,并在Louis前往处理父母的特殊意外时,主动通过电话关心照顾Louis的身心健康,而且与Alice的见面时表现出对丈夫强势的维护。 总体来看,Alice和Louis两个角色具有着完整的弧光,随着伤痛遭遇的不断发生,人物的反应也有着细致的变化。
总结往往是至亲之人由爱生出最深的恨。 尽管中间点缀着些许温暖甜蜜时刻,这是一部无比严酷而折磨人的感性电影。
非常horrible的观看体验!反三胎宣传片,因为爸爸非常宠爱长女,记录长女的点点滴滴,等到老婆生了三个孩子后,为了养家,只在孩子生日那天出面,结果却对长子打压式教育,让他和莫扎特毕加索相比,导致弟弟仇视姐姐,姐弟关系十分难搞。最后只有长女成为事业有成家庭还算不错的演员,长子放弃工作与妻子常年隐居深山老林,幼子是个同性恋。同时这份恨意里又夹带着禁忌之情?
导演一边没把姐弟关系生分的原因说明白,我感觉导演也没指导明白演员,演员确实很努力在表现姐弟情感上的愤怒,但是好像无源之水,只会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一边又用了很多碎片化叙事,野心是有的,但还是先把故事讲明白了,再搞形式上的内容吧!
马良这部居然是她第九次征战戛纳主竞赛?咋说呢,她的表演都程式化了,她怎么抬眼怎么微笑怎么表达尴尬,我都能在脑海勾勒出来了!所以不得奖很正常,但希望她好运!不过已经有奥斯卡的她,已经够好运了,所以……多多磨练演技,跳出程式化的演技,或许还有得三大的机会吧?!不过,64分钟药店爆发的戏,确实带给我一种新鲜感,一直到结尾演得还是不错的!
女主小儿子是怎么做到既年轻又苍老的?好神奇啊!
那时我们
where were are
在甲板上抽的烟 终日时分从床榻起身
on the deck having a smoke after a day in bed
诡谲的橘色与蓝天鹅绒勾勒着顶棚
odd oranges and blue velvet outline the roof
我们从前也在这汽笛声中伫立
we've stalled in this whistle before,
暮色时分的火车
the train at dusk
遥想那
thinking oompahs
斑驳黄铜的嗡鸣,在旧时的道路上呼喊
of dented brass yesteryear calling on the road
布料
cloth
头发
hair
用丝线引导我们
and a string to guide us
带我离开
take me away
并不去否认过去的年月
not to negate these years
但我需孤身一人反复碾过这轨道
but i need to stay rutted in my own
以至于能轻易的驶向别处
long enough to swerve outside
我正舞弄着我的双手
i'm working on hands to field
去挥舞求救的旗杆
other hoists of rescue somthing
作为戛纳电影节的无冕之王,法国导演阿诺·戴普勒尚今年又有新片入选,忠实的影迷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他第七次进入竞赛单元!尽管再一次空手而归,却丝毫无损他首屈一指的欧洲作者地位。紧接着去年改编菲利普·罗斯小说的《欺骗》,今年这部《姐弟》又回到导演亲自创作的剧本故事。
戴普勒尚不是第一次拍家庭剧类型,早在多年前的《国王与王后》和《属于我们的圣诞节》中已做过出色的尝试。这部新片的片名开明宗旨,讲的就是一对姐弟的故事,他们彼此憎恨、不相往来已有20年,却因一件家庭悲剧不得不重聚,从而解开彼此的心结。
爱与恨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在亲密的家人之间,憎恨这种情感表现得更为复杂,承载着许多外人看来无法理解、内在却合乎情理的羁绊含义,这对姐弟之间的关系莫过于此。然而,戴普勒尚狡黠地隐去了姐弟彼此憎恨的原因,或许在闪回情节里,我们间接了解到姐姐看到弟弟的成就而心生妒忌,或者弟弟写的新书内容影射了姐姐,说不清的恨意开始蔓延。
更关键的原因似乎是父母在姐弟年幼时的教育方式,父母偏心姐姐而对弟弟严格要求,因而埋下了弟弟对姐姐憎恨的种子。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剧本巧妙地将化解姐弟敌视关系的方式归结到其父母身上。父母出车祸入院的突发事件促使两姐弟再次聚首,不得不在尴尬的场合里重新面对,而其后父母的相继离世使姐弟两人多年的心理郁结找到释放的出口。
关于至亲死亡的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去年戛纳另一部与死亡有关的《在他的一生中》,而戴普勒尚在本片中更制造了三个死亡事件(弟弟儿子的死在开头揭露,紧接着是公路上一名陌生女孩的惊悚车祸,最后是父母的去世)来铺垫姐弟两人关系演变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诗歌文学、犹太教、戏剧表演、移民、滥用药物等话题不时浮现,使叙事显得斑驳不堪。
然而,这部作品的核心仍然是两姐弟水火不容的对峙关系,这种血缘羁绊的反面示范透过两人声嘶力竭的对骂吵架、突兀爆发的情感反应段落徐徐展现,不时营造出夸张失常的漫画效果,比如女主角在医院看到弟弟后情不自禁倒地的画面。
尽管有这种激烈的情感作为叙事的推动力,但是对亲情关系的描绘又不免浮现出乏味平庸的倾向,也许是矫情的中产阶级属性,又也许是缺少了导演以往作品中那些顺手拈来的类型情节嵌入(仅仅剩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惊悚车祸,以及男主吸毒后在巴黎上空飞翔的一幕),无法与中产家庭的伦理故事产生对比的反差,沉闷感自然难以避免。另一个逊色之处在于导演削弱了他引以为傲的复杂叙事结构,现实与幻想交融的画面似乎也不见踪影,也大大减弱了影像上的趣味性。
4.5
好喜欢医院走廊晕倒那场戏,如同整部电影的抓马力度始终紧绷且随时都可能断裂崩塌(表演亦如此),不断上演Mélancolique情感冲击,无因的仇恨和愤怒由始至终拉扯又捆绑着角色和叙事,最后非洲段落的嘲讽技能max。
意外地并不讨厌……如果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用影像表达情绪,最讨厌的是纯文本性的叙事,那么戴普勒尚刚好处于一种用文本来表达情绪的中间状态。是给我一种启发的。只不过他的电影总让我有一种对法国资产阶级无病呻吟的确信 une maladie bourgeoise
又是一部或许只有戴普勒尚才能拍出的法式伦理抓马电影。按寻常拍法,姐弟间如此“深仇大恨”的原因理应在后半程通过充分的闪回(或其他形式如旁白+书信等)揭示出来,但戴普勒尚继承的恰是法国新浪潮的非连续性哲学(当下状态才是重点),他就是拒绝给你一个清晰明确的原因/原委,而是将其切分打乱、丢掉一些碎片,再插入到影片各处,让你自己拼接与琢磨。比及导演前几部作品,本片其实并未在结构上做特别大胆又精巧的编排(大体上还是以顺时线性叙事为主),但正是那些时而闪现的断裂、空白与时序上的小错位,让影片变得更加未知难测,部分诙谐情境甚或超现实段落(如男主嗑high后在城市夜空中飞翔,直到医院母亲病房窗外,很夏加尔,也令人忆及[生人勿进])及玛丽昂·歌迪亚+梅尔维尔·珀波的精湛表演也让这个比较矫情的故事有趣了起来。(8.0/10)
人总要在审视过去中学会与自我和解吧,无能狂怒真的很伤身体。
#戛纳2022# 两姐弟这是有多不想见到对方...多年后第一次在医院走廊碰弟弟 姐姐自己晕倒过去...导演自己估计也没想明白为啥吧 就是把人物关系拍的那么深...
我这代被计划的国人,可能绝大部分都不太能理解这种相爱相杀的sibling complex…“我好爱你所以我恨透你”真是妙不可言啊,马良太适合这种笑靥mean女了,而珀波,如果有这样的弟弟,我怎么舍得从此不相见!
情绪作为状态贯穿始终,从内而外构筑了人物所在的世界,也将他们与外部隔绝开来,演化成了独特的法国中产表述。一体两面的是,这种崩裂的情绪没有给出支撑点,但却能完成叙事,铺满所有的场景,这种对于人物的催化让人好奇最终落点会是什么。那些愤怒、厌憎与崩溃是否同阶级有关尚且是揣测,但导演连同演员们对情绪把控的细腻与突出居然有一种宣泄式的松弛,那些随意穿插进去的亦幻亦真的想象,可以怀疑的空间,或许这就是我喜欢法国电影的原因之一吧。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戴普勒尚 。3.5.
+
B. 马良姐看到弟弟直接在走廊晕倒的那场戏,除了iconic我无话可说。This is the level of extra-ness I aspire to in my life. 2022.5.20 Bazin
4.8/10 #PFF 戴普勒尚吵闹依旧,在影片开始不到五分钟处就有让人想要捂住耳朵的冲动,但似乎后续展开依旧有其魅力:姐弟之间的仇恨情结并未被清晰叙述,而是作为一种“状态”,来持续性地在戏剧性的家庭变故中来激起两人的夸张肢体,类似于不匹配的双向“崩塌”。但是此外依旧过于古典,不加掩饰的欧洲中心的高知中产视角,结尾如同《塔尔》般将“自我救赎”的舞台放置在第三世界来剥削这层可被消费的“异色”,手段令人发指,而姐姐对于贫困的移民前来的年轻追求者自上而下的“怜悯”更是加强这层西方中心的狂妄。对于“演员”和“作家”的身份塑造也流于表面,缺乏细致或独到之处,落入诸多既成的模板中。众多姐弟周遭的人物也并未和两人形成更多元更微妙的关系,而是始终被笼罩在迷雾中模糊不清。
戴普勒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冲突关系基座,姐弟在爱意、妒忌、孤傲中互相折磨。奈何过强的戏剧张力、碎片化的处理方式,无形之中削弱了Alice和Louis两个角色各自的人物完整性,更多时间是靠着暴戾积攒情绪。玛丽昂·歌迪亚、梅尔维尔·珀波都在努力地演绎着角色,但按照剧本的需求,一旦怒气值井喷,表演方式就非常令人窒息。当然,就像片中书店老板饶有兴味地观赏Louis咆哮一样,法国人骨子里就很好这一口。琼瑶老师的书,真应该集中拿给法国导演们看看。
无可救药的一种倾向,好在剧作有效率与秘密,并且总能将剧力凝聚在一瞬间,几乎可以确定戴普勒尚自己也将这种情感视为未解之谜。
【4】戴普勒尚展现了八点档家庭抓马大戏的正确处理方法,无需故事背景的清晰,高效地排布所需的偏转与碰撞才是重点。在各自的空间里,人物状态被舒展到淋漓尽致,始终保持着张力,因此过火的演绎也算自洽,甚至更显得剧力万钧。
3.5 杏仁导演再拍几年,应该就是德斯普里钦了
原来, 法国人也可以演《情深深雨蒙蒙》的.......
中产的无病呻吟和莫名其妙
人与人瞬间崩溃倾泻情绪又莫名无力冷静的情绪状态还在,这也是戴普勒尚的精华,但建筑在这样两个中产废物的身上实在是无聊倦怠,通篇顺拐。这种废柴自暴自弃又自我怜悯的情绪在几年前他的御用阿马立克自导自演的《巡演》中反而更精致动人卓尔不群。戴普勒尚个人情绪化的电影其实更适合和先前他影片的谍战、凶杀、商战、战争、种族矛盾或者摄政时代古装剧搭配,形成了有效的反差,把内在小资布尔乔亚的情绪平衡掉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电影太French了,环顾当今世界,还能拍出与好莱坞完全不一样风格自成一体的Drama类型片的,只有日本和法国了。这也是它存在的意义吧。
纯正的Desplechin Shot。姐弟在矫饰的表演间隙轮番失控,一边不慎露出爬满虱子的长袍一角,一边急不可待扔掉优雅的中产阶级姿态。尖酸刻薄的对白喷涌而出,相互牵引的磁力场被破坏又重建,像两幅叠化的心电图震颤着逼近,却永无交汇之时。多么难以捉摸又赤诚袒露的怪诞情感:用恨证明活着,于是也证明了爱,在那些一不留神忘了去恨的奇妙瞬间。
戛纳第二场。挺莫名其妙的电影。等了半天姐弟闹掰的原因结果原来就是嫉妒,歇斯底里地怨恨对方“我才是天之骄子我不能接受你比我优秀”“你个疯女人居然这么恨我所以我要写书骂你”。。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和解了,还莫名其妙地来了段姐弟同床,搞得我从困意中清醒过来兴奋地以为要开始上演背德骨科戏码=_= (不过珀波确实还蛮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