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怪谈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16

主演:伊娃·格林  乔什·哈奈特  比莉·派佩  哈里·崔德威  利夫·卡内  罗里·金尼尔  提摩西·道尔顿  帕蒂·卢波恩  沙扎德·拉蒂夫  

导演:达蒙·托马斯  托亚·弗莱瑟  帕科·卡贝萨斯  

 剧照

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2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3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4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5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6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3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4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5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6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7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8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19低俗怪谈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1-30 04:38

详细剧情

  《低俗怪谈》获第3季续订,2016年开播,长度为9集。

 长篇影评

 1 ) 看完以后才能说:这真是一部神剧!

第一季原声地址:Penny Dreadful - Abel Korzeniowski

第二季和第三季原声地址:在线试听



深度分析主角中比较耐人寻味的几位以及一些争议剧情:

Vanessa Ives (Eva Green 饰):

看到很多人诟病 Vanessa Ives 无非是云云“圣母”中的一位罢了,我完全不能忍!这么说非但有失偏颇,甚至有些愚蠢。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下男性角色和 Vanessa 的关系。

对于 Sir Malcolm 而言,他对 Vanessa 爱恨交织,直到最后他意识到自己是爱她的,经历了这么多,Vanessa 是他和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的唯一联系,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何以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对狼人而言,Vanessa 是他的挚爱,也是带他走出黑暗的力量。没有她,就没有 Wolf of God。他俩是一对相互救赎的爱人。

对 Monster 而言,Vanessa 是他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朋友,一个心心相惜的挚友。他们的关系很好理解,你可以从第三季的《A Blade of Grass》以及大结局这两集中体会到他们的牵绊。

对 Dracula而言,Vanessa 是一个目标,找到她,让她发挥出 The mother of evil 真正的力量仅仅是他的职责和宿命,谈不上爱情。

然而,对 Dr. Frankenstein 和 Dorian Grey 而言,Vanessa 更谈不上是他们的圣母了(女主和医生的关系可能更接近于姐弟;而对 Dorian 而言,女主就是一个猎奇的新鲜玩意儿)。而最终 Vanessa 自己选择死亡来拯救自我和全世界,没有一个主角因她丧生,反而在帮助她与恶魔和她自己斗争的过程中, 他们各自实现了自我救赎。

然后理解一下 Vanessa 的心路历程:她其实就是 The mother of evil,本身自带邪恶的力量,堕天使 Lucifer 和剧中 Lucifer 的兄弟 — 吸血鬼 Dracula 都想要获得她的黑暗力量,所以 Vanessa 其实一直在和自己抗争而非他魔。

女主小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意识到邪恶的源头其实就是她自己,就像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猪油蒙了心”一念之间做了错事的时刻,女主也是。她知道自己堕落,也觉得内疚,但是更多的则是认为自己被魔鬼追逐和操控(那时候天主教徒的思路),所以她祷告她忏悔甚至想要轻生。后来她终于想起来有两股邪恶的力量在争夺她,但她还是没有放弃。即便遭遇了常人所不忍目睹的痛苦,并且痛苦了那么久,她还是努力的与之抗衡,希望维持善良的自我,希望自己不被神所抛弃。然而人的力气和意志力总有被消磨殆尽的时候,第三季在亲友离去,又遇 Dracula 引诱的情况下,她最终放弃了和任何邪恶势力的抗争。这并不是因为她爱 Dracula (自始至终女主爱的是狼人没错的),而是像她自己说的 “I accept myself”。她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其实就是那个邪恶的源头。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彻底摧毁了她斗争的勇气。

一个坚信自己被神保护,并拼尽全力和恶魔抗争的人,最终发现自己才是最邪恶的魔鬼,她会怎么做?幸好她也知道 Wolf of God(狼人)的使命,所以她静静等待自己最爱的人,救赎自己。而救赎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 — 死亡。

很多人质疑 Vanessa 在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之后,为什么不能自杀获得解脱,而要如此大费周章,还差点导致世界毁灭?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作为一个天主教徒,自杀是会下地狱的,因为你放弃了自我救赎。其次,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之后,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在极度无助、软弱、三观崩塌的时候,她需要的是一个深爱的,信任的人的救赎。并且我们知道 Vanessa 是想要追随上帝的,只有 Wolf of God(狼人),这位上帝的使者才能把她带回上帝身边。简单的说,她的逻辑就是:自杀得不到救赎,只有狼人把她杀了她才能上天。这是命定的。

最后她显然是准备好的,脱下了代表邪恶力量的黑色衣服,换上了浅色的连衣裙,等待自己被救赎,期望自己能去天国。这个暗示不是我自己脑补的,是该剧幕后花絮里的内容。



Ethan Chandler (Josh Hartnett 饰)

Ethan Chandler这个角色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因为我觉得 Josh Hartnett 看起来就像一个廉价版的布拉德皮特,特别滑稽。然而演员的魅力最终还是展现了出来。Ethan 这个角色充满了迷惘,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狼人),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赎罪,不知道自己为何背负了大家的期望,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拯救心爱的女人和全世界,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一个活在迷雾中的人,道德的界限似乎一再捉弄他,他做什么都磕磕碰碰,任何决定都显得不正确,即便是自首,似乎也只是引发了更大的灾难。手上的鲜血越来越多,可还是被告知自己竟然是救世主。

Ethan 是个莎士比亚型的人物。 在逃避责任,帮助他人,承担责任,放弃自我,又重新自我救赎到最终明白了自己存在的目的之后,他终于理解了正义和邪恶的关系。人,并非全善和全恶,重要的是不要放弃任何自我救赎的可能,Ethan 和 Vanessa 都是如此,就像 Vanessa 咽气前说的:I saw our Lord.



Sir Malcolm (Timothy Dalton 饰)

Sir Malcolm一开始是一个典型的道貌岸然的贵族。他内心有许多黑暗的角落,却将一切的罪孽都推在 Vanessa 身上,一开始我觉得 Vanessa 是他的道德挡箭牌。然而在寻找女儿以及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中,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一心一意恨着 Vanessa,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Sir Malcolm 终于在失去所有家人之后,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并且把小家小爱变成了大爱,接受了狼人和医生作为自己新的家庭成员。Malcolm 这个角色和其他主角的共性是一致的,也表达了编剧的一个理念:不加思索的正义仅仅是一层脆弱的窗户纸,而经过反思的正义才坚若磐石。单纯善良的 Mina 堕落地很容易,而 Sir Malcolm 则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其实一刷的时候我对 Sir Malcolm 的关注比较少(虽然我挺粉 Timothy Dalton 老爷子的),然而在二刷后的某个临睡前,突然想听 Finale 最后怪物为女主送别时诗朗诵的配乐,就放了那首 I Was Never Going To Go To Africa。嘴里念着歌名,猝不及防地被这首曲子题目的时态给深虐了!(从没想过会我这辈子竟然会被一个“时态”虐的两行泪滴在枕头套上……这剧不但台词写的妙,连歌词名都不放过……跪下了。)

第一季的时候,Sir Malcolm 就说过,等救了女儿,他就要开始新的探险,要继续去非洲,然而 I was never going to go,过去将来时。 I Was Never Going To Go To Africa 翻译过来就是 “我不曾要去非洲”。其实整整三季 Sir Malcolm 一直是嚷嚷着要去非洲的,可惜他的内心,被这首歌名出卖了,确切的说,是曲子题目的时态出卖了他的内心。 I Was Never Going To Go To Africa,我不曾要去非洲。其实在众人猜测 Mina 已惨遭不幸的时候, Sir Malcolm 心里早就知道了。他找不回女儿,他其实早早就知道自己不会去非洲了,那无数个嘴边的“I‘ll go to Africa ”仅仅是为了逃避内心深处那个“我不会再去非洲”的觉悟。

第三季大结局,女主归于尘土后,Sir Malcolm 和小狼人坐在女主生前的房间地板上,小狼人问:你会不会要……(去非洲)?Sir Malcolm 看着小狼人说:不,我要在女主死后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然后 Sir Malcolm 问小狼人会不会走,狼人说这里就是我家。自此可以知道,Sir Malcolm 不会再以“去非洲”之类的借口来逃避自己生存的意义。这是 Sir Malcolm 这个角色的圆满结局。



Monster (Rory Kinnear 饰)

Monster(或者The Creature/John Clay)和其他原创角色不同,他来自于玛丽雪莱的小说《 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这本小说的第一版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前发表的,但是真正热门起来则是在维多利亚时代。所以这个角色和电视剧的背景很吻合。看过这本小说的人能够很快上手这个剧,但是没看过的话,维基百科了解一下也不影响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编剧并不是把已有的角色照抄进自己的剧里,而是像一个忠实的读者一样,给出自己的理解。在原著里,怪物和 Dr. Frankenstein “相爱相杀”到天涯,最终因为医生的死亡而怪罪于自己,彻底放弃了自我救赎,跳进了大海,生死不明。而在电视剧里,一开始怪物和医生的确符合小说里的设定,但是怪物和 Vanessa 的交心,则慢慢的改变了他的想法,最终,他不再固执的想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是接受了自己作为一个怪物,一个异类的命运。

大结局中,Monster 尾随 Vanessa 的灵柩到墓地那一段拍的极好,他的所有台词都是从 Wordsworth 的长篇诗 《 Ode: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from Recollections of Early Childhood》(威廉·华兹华斯《不朽颂》:咏童年往事中永生的信息)中摘取的,却异常符合剧情,配上背景乐 《I Was Never Going To Go To Africa》 在线试听)简直悲伤的教人落泪。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adow, grove, and stream,
The earth, and every common sight,
To me did seem
Apparelled in celestial light,
The glory and the freshness of a dream.
It is not now as it hath been of yore;--
Turn wheresoe'er I may,
By night or day,
The things which I have seen I now can see no more.”

给个翻译参考:

“曾几何时,草地、溪流还有果树,这大地,以及每一样寻常景象,在我眼里似乎都披着天光,这荣耀,梦的开始。只是现在已非从前;——我环视四野,无论白天黑夜,再也见不到昔日之所见。”

……

“ --But there's a Tree, of many, one,
A single Field which I have looked upon,
Both of them speak of something that is gone:
The Pansy at my feet
Doth the same tale repeat:
Whither is fled the visionary gleam?
Where is it now,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

“许多树中的一颗树,以及我曾打量过的一片孤独旷野,他们一起诉说着某些事物的消亡:在我脚边的三色堇也重复同样的流言:那如幻的光辉逃到哪里去了?那荣耀和梦境,现在在哪儿?”

全剧最终Monster避开人群,独自跪在Vanessa坟前,摸着一坯黄土其实也反映出他内心所想:他和Vanessa都是异类,都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想要的无非是一个墓地。Vanessa解脱了,而他却永远都不得安睡于地下。这是他自己的悲剧,是Vanessa的幸运。

Monster 是整部片子除了女主之外,我最爱的角色。无法想象一个本身其貌不扬,扮相更糟的演员能够通过演技让我为之深深着迷。(虽然在空镜里,Rory Kinnear 就演的超级好,可是 Monster 还是我认为他最经典的角色。)这部剧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引用了极多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包括济慈(Keats)、雪莱(Shelley)、布莱克(William Blake)和华兹华斯(W. Wordsworth)等。而大部分我喜欢的 Blake 和 Wordsworth 的诗都是由 Monster 嘴里念出的,那叫一个醉人,外貌党都挡不住。

许多人诟病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华而不实,又有做作之嫌,我觉得这种想法可能因为:1. 读的是译本,中译英的诗歌,大多读起来有些油腻,又失了原语言的精髓。2. 没有考虑其时代背景。这些诗歌在契合其背景的这部电视剧中,非但念起来流畅自然,而且大大提升了台词的bigger。

Monster 这个角色其实也是作者除了女主之外,最用心刻画的一个角色,而且和女主的戏份结合的很紧密,虽不是通常的恋爱关系,但也不愧为本剧男主。而且他是全剧结局最悲的一个角色,虐的我泪腺失控:

1虐:被自己的造物者所不齿,被人间大部分人不齿。这是 Monster 这个人物的一条明线,0理解难度,可惜相对于后面的深虐比起来,这1虐简直不值得一提了。

2虐:家庭的失去 - 失而复得 -再次得而复失。最惨的不是失去最爱的家人,而是不断的失去。第一次因为意外死亡,和家人断了联系的 Monster 已经很悲情,但和家人重享天伦之乐之后再次失去儿子和妻子,使得 Monster 认清自己和这个人世间的格格不入,继而想要自我流放。

3虐:在经受了1-2虐时候,Monster 对人间几乎是放弃的,唯一和人类的联系仅剩女主了。还记得女主领盒饭之前和 Monster 在家有一段对话,是深渊中的假光明,却显得深渊更加黑暗。女主告诉 Monster 自己以前蒙受过他的照顾,自己爱过 Monster,问 Monster 还记不记得?(详见《 A blade of grass》)Monster 很迷茫,实在是想不起来。但是被人肯定过爱过,这个事实大大有助于 Monster 找回自我找回人性。继而 Monster 问女主,像我们那么孤单的人真的能得到幸福吗?女主回答的很巧妙,说:Let us dare 让我们敢(这么期望吧)。这段对话加上 Monster 之前偶遇女主约会时的场景,让 Monster 心中充满了正能量,他相信幸福会到来,也会女主开心。结果不到几天女主竟然死了!!要知道 Monster 其实并不知道女主为什么会死,也不知道女主的男友是恶魔,他当时看到灵柩,数着人头,发现大事不妙跟去墓地,看到墓碑的那一刻,真的是天打雷劈般的悲痛。他知道他们(他和女主)这样的异类,终究得不到幸福。然而女主获得了 peace,他呢?万念俱灰的 Monster 和书中的 Monster 原型一样,消失在了人类的视野,放逐自我,生死未卜。

3虐虐完,还有一个后妈式的 plus……你说 Monster 会不会想起曾经和女主在疯人院的那一段?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就像 Lily 说的,不要夺走我的记忆,人是自己过往的总和,没有记忆我就等于死了。这一点说明作者认为:人性和人的记忆过往是捆绑在一起的。Monster 找回人性的过程也是他找回记忆的过程,他想起了妻儿,终有一天会想起自己,回想起那个因为不忍见到女主做脑前叶切除手术而辞职的自己,那个为女主化妆帮她找回自我的自己。我实在不敢想象有一天,放逐自己在天际的 Monster 突然想起这段回忆,是什么样的心情。



Dorian Grey (Reeve Carney 饰)

和Monster一样,Dorian Grey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小说人物,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啦。王尔德的这本《道林格雷的画像》,我到现在记忆都很深刻,因为这个故事短小有趣,中学时代第一遍读的时候花了一晚上就看完了。之后又去看了激发王尔德写这本书的灵感 — 法国作家于斯曼的《逆流》。所以对于道林格雷这个人物的理解,自认还是很深的。

书中的道林格雷为了抹除自己过去的罪恶,破坏了画像,结果自己随即死去。但电视剧中的道林格雷却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结尾。

谈谈剧中的道林格雷:我一开始对这个角色非常不解,非但和谁都来一炮,后面的剧情更是没头没尾,不止一次怀疑这个角色被编剧写坏了,而且没有修补的可能性。可惜编剧太聪明,道林格雷最后的一席话,圆了之前所有的莫名。

他说:

"Do you not yet comprehend the wicked secret of the immortal?
All age and die, save you.
All rot and fall to dust, save you.
Any child you bare becomes a crone, and perishes before your eyes.
Any lover withers and shrinks into incontinence and bent, toothless senility.



While you, only you, never age, never tire, never fade, alone.
But after a time you'll lose the desire for passion entirely, for connection with anyone.
Like a muscle that atrophies from lake of use.
And one day you'll realize you've become like them.
Beautiful and dead.
You have become a perfect, unchanging, portrait of yourself. "

“你难道还没有明白永生最邪恶的秘密吗?

所有人都会老,会死,除了你。

所有人灰飞烟灭,除了你。

任何你的孩子都变成鹤发鸡皮的老人,在你的眼前消亡。

任何你的爱人衰老、萎缩变成弯腰驼背、发落齿摇的老人。

然而你,只有你,从来不会老,不会疲倦,不会消失,孤独的。

但是之后你将不再有任何欲望去和任何人类建立关系。

就好像一块因为常年不用而功能衰退的肌肉。

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和它们一样了。

美丽而麻木。

你变成了一副完美的、不变的、你自己的画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对原著的提炼,直指格雷和他的画像之间的这种 duality。画像之于格雷,并不仅仅是一个反应他罪行的真实写照,而是他的枷锁。画像会老,而人不会,道林格雷的悲剧在于:他和他的画像置换了,他自己变成了一副画像,没有灵魂,一个纯粹的 monster。

至于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道林格雷要和所有人来一炮,要纵容 Lily 之前的过激行为,我觉得这是遵循了原著的角色性格。他所有的行为只是为了找新鲜感。纵容 Lily 的行为只是为了看看在他的供养下,Lily 会不会做出什么有趣的事情,然而最终让他失望了。Lily 想要的革命在他眼里只是发生过无数遍的无聊事儿而已,于是他把 Lily 交给了医生。而格雷对 Vanessa 的兴趣也仅限于 Vanessa 新奇而已。剧中的格雷显然是一个真正的怪物, amoral and indifferent。

还有人觉得道林格雷这个角色删掉也可以,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有他不可。我之前也有这种疑问,在看了大结局才想通的。剧中的人物都背负着自己的枷锁,要把人物写深刻,必须要有其他角色成全,这种关系就好像 Lily 之于医生,医生之于他创造出的怪物,那么 Lily 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如何去找人对戏,去深化呢?那个人无疑就是格雷(当然不仅限于格雷)。格雷是一个再好用不过的旗子,他疏离于众人之外,不需要再安排别的角色来烘托他。而且他的所有言行都不需要 make sense,仅仅可以是因为:不好玩儿了。Lily 这种毁灭性的人格最终得到了救赎,导火线就是格雷的出卖。格雷这个角色看似不重要,却是紧紧相扣的人物关系中的最后一环。



Lily (Billie Piper 饰)

Lily 这个角色其实并不难理解:一个低到尘埃的人的病态反弹。但是最终由于医生的一番话,她找回了自己的人性,也认清了自己和格雷的不同。

医生本来想消除 Lily 的记忆使她变得听话,但是在意识到 Lily 残存的人性之后最终给了她自由,并且告诉她:做一个怪物很容易,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好人。(这句话对片中很多角色都适用。)这一幕写的很妙,这对冤家的释然,完成了各自的救赎。Lily 找回了人性,而医生则将自己从偏执的神的视角拉回了人类的视角。关于医生的分析下面还会接着说。

除了和格雷以及医生的对手戏之外,Lily 有一场和 Monster 的对手戏非常有看头。仅仅是这么一场戏,就同时深化了 Lily 以及 Monster 这两个角色。首先 Monster 其实在死之前是一个非常有爱(在疯人院照顾女主),家庭美满的普通人。死后复生变成怪物之后,他其实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人性。虽然看起来非常可怕,被医生看做是“怪物”而抛弃,但是这个 Monster 的内心并不是怪物。而 Lily,在死之前是一个非常卑微的人,死之后意识到自己被造出来仅仅是一个“贡品”(贡献给 Monster 做伴侣),她其实开始迷失了一部分人性,变得非常的残忍。Lily 和 Monster 在医生家里的那段“反强暴”戏码其实点出了一个事实:被医生唾弃的“怪物”实则是富有人性的,而被医生认为“完美”的 Lily,在那个时候反而内心是怪物。


Victor Frankenstein (Harry Treadaway 饰)

聊完 Lily 和 Monster,才能开始聊小医生,也就是 Victor。先普及一个背景知识,Frankenstein 这本书的作者玛丽雪莱就是诗人雪莱的老婆,学者根据手稿发现诗人雪莱非但是 Victor 的原型,也是实际塑造者。玛丽雪莱手稿中 Victor 的台词有非常多的地方被证实是诗人雪莱写/修改的。所以我觉得电视剧中对于小医生的塑造非常有意思了。

首先,小医生和诗人雪莱一样,是一个具有革命精神同时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天才。而且剧中的小医生最喜欢念的也是雪莱的诗。其次,小医生和雪莱都有一些恃才傲物的性格,这种性格其实就是书中以及电视剧中 Victor 这个角色的“原罪”。

他是造物主,但是他并不尊重每一个生命。不喜欢就逃走,喜欢的就要占有。但凡所谓的“丑陋”(比如 Monster)和完美(比如 Lily),都是他一个人的说的算,喜欢强加自己的意志在自己的 creatures 身上。所以 Monster 恨他,很好理解。Lily恨他,更好理解了。这种喜欢强加自己意志在他人身上的人,无论以多么谦卑的面孔出现,内心都是狂妄自大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很多,请远离。当然,最终小医生也改过自新了,通过最后他释放了 Lily,以及和 Lord Hyde 的对话就能看出来。





1. Dracula和Vanessa是真爱吗?

不是。Dracula只是视The mother of Evil(也就是女主)为自己的侍奉对象,他看中的是黑暗的力量,对Vanessa这个人没有私情。可以从Vanessa死了之后他脸不变色心不跳,立刻逃跑看出他对Vanessa没有爱情。在Dracula身份被戳穿之后,Vanessa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爱的是Ethan而非Dracula,在她被吸血的时候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她说的是:我接受我自己(而非Dracula)。



2. 为什么Dr. Jekyll没变身?

Dr. Jekyll在大结局其实已经变身了,这种变身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他骄傲的告诉医生他的爸爸终于死了,他可以世袭爵位了,成为了一个上等人。医生一脸震惊的看着他,说:所以现在……我应该叫你……Lord Hyde。

一个一辈子都被看不起的人,最终成为了看不起他的人群中的一员,他感觉终于翻身了,他的愤怒终于得到了释放,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格上的变态,也就是这个角色的“变身”。



3. 为什么剧中很多新人物都没用上就大结局了?看起来感觉烂尾了?

不能以看《绝望主妇》的方式去打开每一部电视剧。这部剧更多的是在描绘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并不是每次有新人物进来都必须花同样的笔墨去描写的。对于重要的角色,大家都有了一个最好最诗意的结局了,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烂尾的地方?



4. 这剧还会有第四季吗?是不是被Showtime砍了?

这部剧真的完结了,但不是被showtime砍掉了,大家可以去研究下penny dreadful幕后花絮就会知道:Showtime的高层对拍了三季就要大结局感到很震惊,还力劝过编剧继续写下去。但编剧表示他希望他讲述的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该结束就要结束,并且给所有人物一个graceful并且poetical的结局。并不会为了赚钱一直写下去,破坏了故事应该结束的截点。

更加大胆的是,一般一个剧的finale都会提前告诉观众以获得收视率,但是这部剧没有。这也是剧组的决定,宁可没人看也不能自己先剧透了,影响大家的观剧完整性。



5. 这片子是在伦敦拍摄的吗?

不是,大部分是在都柏林拍摄的。本来剧组是很希望能在伦敦取景的,但是伦敦贴钱支持全世界到伦敦来拍电影电视,导致整个城市档期太满,Penny Dreadful就决定去一样有优惠政策的都柏林拍戏啦。也是个节约成本的剧组。但是演员们很满意都柏林的场景,因为那里改变比较少,很多地方依旧完整的留有维多利亚时代的风貌。比如剧中在伦敦自然博物馆的戏,其实是在都柏林自然博物馆实拍的,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维多利亚时代完整留下来的。


最后:为了在第一时间追绿娃(Eva Green)的这部剧,放着各种资源我并没有做伸手党,而是去Amazon上买了全集。然而看完大结局回过神来之后,很庆幸自己GRE红宝书背的还不错,更庆幸自己没有为了偷懒看熟肉,否则则无法真正体会到这部剧精巧雅致的台词设计。

欧洲演员的台词功力普遍过硬,即便是我特别不喜欢的“面瘫女”Marion Cotillard在《麦克白》中的台词功底都叫我刮目相看,更别提Penny Dreadful里一众我爱的演员了。当然,客观的说,剧中的三位美国主演,也都不错。

在我的心里,台词功力最强的一定是Rory Kinnear(演Monster),Eva Green(女主)次之, Timothy Dalton(Sir Malcolm)的对白比较日常,但老戏骨的修养放在哪儿,念起台词依旧是“一口酥”。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演员Josh Hartnett(狼人)、英国小生Harry Treadaway(Dr. Frankenstein)以及美国女演员Patti LuPone(老女巫/心理医生)的台词功力都很好!相较之下,我们挚爱的Rose姐Billie Piper(饰演Brona和Lily)和前面这些主演比比就有些差距。而大家最不看好的Reeve Carney (Dorian Grey),从一开始蹩脚的美国英音,到第三季一口似模似样的伦敦上流社会口音,还是能明显看到进步。

而演技方面,这套卡司无疑都维持着很高的水准,虽然一开始我时常诟病这个中分头的村炮版Dorian Grey,但是在看完所有的27集之后,竟然觉得他这么演也没什么大问题……

 2 ) 向死而生

先从瓦妮莎来说,她阴郁,她恐惧,连她的笑都散发出来深深的孤独和悲伤,她失去挚友,失去家人,信仰上帝,却被路西法纠缠,她心中向往爱,相信世上还有善意存在,自己爱的人却一个个的离开,终于在本季开始,她孤零零的躲在废墟一样的房子里,被唯一一个留下来的还关心她的人介绍给心理医生,她去了,见到那个曾经用生命保护她的女巫的后人,那个叫她“我的小蝎子”的女巫的后人,她试图改变自己,试图走出恐惧,心理医生建议她去尝试新事物,去做让自己高兴的事,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她也因为这段治疗回忆起自己失去的那段记忆,终于明白自己的这段记忆并不像医生说的那样是禁忌,而是属于自己的力量,被路西法和德古拉所惧怕的力量,因为她相信上帝,她得到保护自己的力量,不管她是什么人,不管她身体里的那个拥有强大力量以至于被多数邪恶力量觊觎的人是不是莉莉丝,她不会屈服,因为她有自己的意志,她有坚定的信念。

医生,可怜的医生,这一季的医生心中的阳光渐渐被乌云遮挡,从小失去母亲的打击让他沉迷于重塑生命,成为创造者,并且极度渴望被需要,但是接连的打击让他对自己创造的第三个人抱着很大的信念,终于,那个女孩重生以后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需要他,爱他,并且成为他的初恋,他也爱上这个女孩,但记忆总是带给人伤痛,不死之身则会让人无所顾忌的报复,女孩的离开让他崩溃,试图挽回爱情,但被拒绝以后,他沉迷于药物,并且试图利用科学让女孩重新成为他一个人的天使,他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理由,他依然只是渴望被爱的那个小男孩。
好吧,感觉这一季几乎没有爵士和道尔什么事儿
狼人,曾经的记忆让他越陷越深,在加上离开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人,包括前一个爱人的死亡,父亲为抢回他的不择手段,女巫对心智扰乱,终于,让他的信念倒塌,成为反派。但是真心不喜欢这种设定,本来以为他会是那个站在女主身边守护她的人,结果呢,感觉他的智商真的在这一季不停的秀下线。

 3 ) 分享一个懵逼的道林格雷

对道林格雷最终季的走向谈不上喜欢,但这几个场景实在好笑。

“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下图让我联想到这个笑谈。道林格雷大概没听过这句话,十分无畏地一次招鸭上万只,席间太阳穴被吵得突突直跳,还得艰难维持风度,简直苦不堪言。
运气中的道林格雷(╬ ̄皿 ̄)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心情美丽了一点点。
让我优雅地喝一口酒( ̄口 ̄)

结果酒杯被抢走了!当着众人的面!啥玩?我老脸还往哪搁?
咦(⊙口⊙)?

***快把我杯砸还给我!
幽怨(눈_눈)

说好做伙伴的呢!?察觉到事态跑偏的道林格雷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解决危机后回到家中。
神清气爽ㄟ(≧◇≦)ㄏ




你说我为啥作的呢?
-
end

 4 ) 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Penny Dreadful中Vanessa Ives一角

Penny Dreadful的编剧John Logan据传本人是Eva Green的粉丝,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撰写打造了Vanessa Ives这一角色。乍看之下这个角色几乎是人人都会爱上的那种“理想女神”,美丽、坚强、善解人意但是又不失之于古板无趣。恰恰相反,她身上的黑暗、神秘和诱惑力至少和她光明的一面一样吸引人,甚至在性魅力上来说更加吸引人。角色的塑造当然很成功,也非常有观众缘,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角色的塑造乃至她的成功都充满了男性主义的视角。

Vanessa在剧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她的两面性:一方面她坚韧地包容和滋养,反映传统社会中赋予女性经典的“母性”角色的一面。剧中其他主要人物不论社会地位和内心各种心理阴影,在她那里似乎总能找到包容和安慰。S1中德古拉手下的一个男孩被马尔科姆爵士一众人抓住后囚禁于地下室,神智不清中每每呼唤Vanessa。马尔科姆曾经问他为何要找Vanessa,男孩的回答几乎代表了剧中所有疯狂追寻Vanessa的雄性心态:“Why does everybody want her? So nurturing,isn’t she? ” Vanessa从广义上代表的是“自然”,是那个和人为力量创造出来的世界相对的自然。自然神秘而永恒,产生创造一切、包容一切。而回归母体,回归自然几乎是每个在这个险恶世界求生生物的本能。

然而另一方面,Vanessa又是邪恶之母,是带来“人类”全体灭绝的终极恐怖存在。这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另一面态度:自然同时代表着力量和毁灭。有生既有死,生生死死,轮回不息。在这生死轮回中,人的存在是短暂、脆弱而渺小的,而自然是神秘、永恒长存、无情地看着这生死轮回一遍遍上演的。人可以膜拜自然,利用自然,但是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自然。因此女性原始丰饶的生育能力对男人而言既神秘又有些莫名的恐怖。经典男性的形象是“超人”,“超”意味着超越自然性、动物性,男性在征服改造自然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经典女性的形象是“神性”的,代表安稳、亘古不变的春华秋实、出生死亡的轮回。很多远古文明中,包括罗马(基督教之前),南美等,都崇奉大母神一类的角色,形象常常是个丰乳肥臀的女性。这位神祇除了掌管生殖,往往还掌管刑罚和死亡,正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从而对代表自然的女性这种又爱又畏的矛盾心理。

Vanessa这一角色堪称是男权视角下对女性这一双重矛盾印象的现代版演绎。伊森的阿帕奇父亲对着Vanessa道出了所有男性的心声:“You’re one evil fertile bitch. You’re the love of all our dreams and the terror of all our nightmares”。然而不管是被捧上神坛的圣女也罢,还是被唾弃的邪恶贱人也好,在男权世界的传统观点里女性唯一不能切合的角色就是和男性一样的凡人,有血肉,有同样生理缺陷和需求,有人性的各种优点缺点。女性因为生育和照看幼儿的生理机能被牢牢绑在“天然动物性”的角色里,很难实现社会意义上的“transcendence”。因此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父权社会女性无法成为“主体“,永远只能作为被动的、次级的”客体“存在。Vanessa“邪恶之母“的身份,换成是相似的男性角色必然会被设定为邪恶本身,而不会变成别别扭扭的“邪恶之父”。就算表面上把她捧上了天,作为全人类生杀大权的掌握者,她也还是个“客体”,无法主动地创造和毁灭。她的功勋和罪过要通过她的丈夫或儿子才得以间接实现。

再来说说Vanessa的“原罪”:女性的性魅力。男性作为“超人“的特性,希望对周遭的世界有掌控感,因此对自然、尤其是让自己失控的动物性有着本能的排斥。吸引越强烈原始,排斥感就越强。所以女性的原罪就是她们的性魅力。S1中一众男性角色在破译了路西法的预言后曾经讨论,为何Vanessa被认定为邪恶之母,以及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带来末日的多是女性,(如:埃及的阿姆奈特)。马尔科姆爵士说了大实话:女性对男性这种性诱惑力和基于性魅力上的掌控力普遍被认为是“邪恶”的 (怪罪外界诱惑比深究自身的禁不起诱惑容易的多)。所以Vanessa每次开启自己邪恶的一面(从第一次勾引Mina未婚夫被路西法附身,和格雷一夜情后又被附身,最后沦为德古拉的新娘)的契机全部都和她放纵的性行为有关。这一点在表现传统男权世界压抑女性性欲和性快感上如此明显,以致于女性自己都将任何“性快感”内化为邪恶和堕落。对比之下,格林和剧中那么多男男女女,不论死人还是活人地乱搞也没见引出什么世界末日的预言来。

Vanessa从格林家回来发病后,维根斯坦医生其实对马尔科姆爵士说过一段心理分析,认为Vanessa的病不是什么恶魔附体,而是人生早期受过性创伤,所以在一些“变态”性行为(和格雷那一段是有点儿虐待的意思)中激发出潜意识深处的负疚感,因而作出了应激性反应。这一段分析实在精彩。Vanessa遭遇的种种,既可以顺着剧中故事明线按照天使恶魔的设定解释,又一路暗含着各种从维多利亚晚期兴起的心理学尤其是性心理的分析。从S1中维根斯坦到S3中心理医生对Vanessa的分析都反映了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性心理造成的扭曲和压抑。

此外,剧中很多设置,尤其是Vanessa被送入精神病院的部分也不是编造,而是维多利亚时代确实存在的社会现实。女性任何的心理问题,不分析她们的处境和社会根源,动不动就被归咎于“女性癔病”或“神经症”。如果任何女性表现出明显的不合当时社会规范的“女性行为”,从对抚养孩子没有热情到“性欲过剩”,都有可能被认为是“精神病”或发疯的表现。甚至有些时候仅仅是亲属、丈夫为了倾吞她们的财产也可以编造她们有病,而将她们送去精神病院。而那里种种打着科学名号的“治疗”,多是惨无人道的虐待。剧中Vanessa所忍受的高压水击,身体束缚,甚至终极解决方案“切颅术“全部都是当时这类精神病院实际进行过的操作。

Logan为女神所写的剧本,恰恰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里即使被架上神坛也难逃的被压迫和牺牲者的身份命运。希望维多利亚时代后已经200年的现代女性能在享受追剧的同时,对自己的性别有更加觉醒的意识。

 5 ) 我的法克

作为penny dreaful的忠实拥护者,第三部真是让人disappointed到极致。
我有多爱这部剧呢,我会把前两季的台词打印下来一遍遍的读,那些又长又作的句子那么诗意的打动我的心。
刚开始看怪谈是因为我把美恐看完了,无意中打开的,这无意却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纪的大门。相较于美剧的血腥爆头破肠子断手脚这部剧的恐惧很多时候来自对人性的探讨。而且我很喜欢那种诗意化的形式,dramatic又华丽,文学感极强,演员们神经质的表演破格的剧情,真是让人沉迷到不行。剧情的离奇很大程度满足我们这些循规蹈矩乖宝宝对破格的好奇。剧情的跌宕起伏让人永远猜不出谁是大反派。
然而这么好一部剧,第二部就开始蹦坏了,第三部就彻底蹦坏了,看的我真想骂娘。为啥第二部就变成抓鬼敢死队啦?一堆人聚在一起保护女主,四不四傻?第三部又分散各地故事又扯不到一起,角色加的太多,每个人都有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关系或有或无又不够深,最后莫名奇妙的结尾,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比起第二部,第三部把医生和lily的爱情变成了难以忘怀的初恋,四不四傻啊!医生成瘾的事也没有下文,四不四傻!还有为什么多林是永生人的事你为啥没有交代,虽然我知道画像梗麻烦编剧发挥一下想象力在剧中扩展一下好不好,lily的去向能不能在dramatic一点好嘛,如果john和ivy有爱情线麻烦刻画一下好嘛?为啥后面john要离开疗养院后的事不提呢?还有为啥要塞一个新的考古学家角色?除了漂亮真的你和我说有什么鬼用,为什么第三部这么一点都不够深刻,混沌的剧情,还有奇怪的故事发展,真是x!

两颗星是给情怀的,还有那糟透了的台词,生搬硬照到了极点……诗呢?诗呢?除了怪人给ivy读的那首,诗呢?我x
anyway,all the best。

 6 ) 可惜没有如果


        是的,当看到最后一集我还想着女主死了下一集要怎么演的时候,THE END这2字出现时,愣了半天。随后更让人绝望的消息一个接一个,那一天基本就是懵懵的。最后想着竟然已成定局,那怎么也要小小的诉说一下。
        在下认为不管编剧怎么给脸东家,被砍大家多少是看的出来的,其实从每一季都看得出本剧制作上还是有点拿捏不住的(控制不好的结局刷boss,角色莫名的走向)所以应该直接影响到了大家追剧的动力,乃至s2收视不利s3直接就不续订了。编剧拿捏的住的并且想好要诉说的一些女主的回忆独剧真的很棒,s2的女巫s3的舞台剧式的与大儿子演技爆表。相信大家都爱上了大儿子与他的演员。但是纵观整剧还是会有时候显得不够话题性与俗套的戏剧性起伏。
       想唠叨的还是如果不受受众群影响不受收视率影响就按编剧的节奏走下去会是怎样~yy如下orz
       首先说说女主——在下认为如果能顺利续订并且编剧保持水准,不管s4也好s5也好不管能出多少季最终的最终女主是会死的,这剧很难有完美的收场,考虑再三,被狼神杀死可能是最好的解脱但不应该是这么生硬。缩水的如今编剧明说了女主是恶魔之母,重要的回忆剧集也说了双生子们都希望得到她,这种得到并非拥有,而是找到她,服侍她,然后开战,之前分析记得说是埃及的一个古神之类没记错养父,第一季的食尸鬼,养父的儿子其实应该会有一季埃及篇章的揭露更多养父儿子的事情,包括食尸鬼的boss与揭露一定女主的身份。
       弗兰肯斯坦的孩子气爱情与lily的崛起是硬生生停住了,编剧也把lily的设定女儿直接用几分钟讲完了,相信在lily的陨落结局篇章前用整整1集洗白她完全没有问题也会很符合本剧没有一个完美结局的设定,而维克多对自己“孩子”们的追杀也好修正也好从中慢慢成熟会是一个很能带着观众成长的篇幅,完全的权利与控制是否就能创造一个自己希望的未来?
      大儿子算是比较圆满的了,从医院离开后到被维克多搞来重生其实有很多可以书写的地方包括那时候怎么就与家人分开了。其孩子也许不是死亡让维克多复活饱受自己的困扰(同时让观众更能理解他的处境)而是让化身博士医治好他?都可以。最终在妻子绝望的话语中掐死了她再次毁了这个本来就支离破碎的家庭堕落或重生。
     范老爷的知识与武器提供,死亡专家的传说与预言解惑,基德船长,化身博士。基本还没铺开。
     道林的确都可能是个boss,他对众人都是只是兴趣,3季几乎都没有能达到他兴趣以上的人或事,最后的一席话诉说了永生的代价,但是这谁都懂,而在永生这个活地狱中优雅的存在着与看着镜中老态的自己的愤怒,他一直在等女主,这个通过她的能力打败他,摧毁镜子让其安息的女主而不是挑起注定阅过无数的革命起义。也许应该在lily崛起后毁灭中引出道林篇,道林的过去,道林的过去,道林的过去。婚姻孩子战争等等永恒类主题,最终剩下的只有满墙的画与如画的自己。
    小德与小撒都基本安然无恙,虽然失败了但是也就会引出更大的boss,之中会经历埃及篇啊不死人崛起篇啊狼神篇大儿子真男主穿插其中说完他的一生,最终一些超人类会被终结,道林等应该都会死包括女主。而大儿子应该还是与原著一样,永远的孤独。维克多要么疯要么在追杀大儿子的最终死在大儿子手中。而老爷这位凡人应该不会死这也是他的可怜之处。
    我们的狼人低配版皮特故事也算比较圆了,本来蛮好的s3堕落篇也算开过头了。。。狼人没有很经典的故事所以倒也适合那本作来当男主好好写,狼人是吸血鬼的宿敌大家都知道,狼神与老德的恶战或是初战在s3结尾也许才是真意,至今也没有说亲是如何传给他的狼化与狼神的真正含义,总觉得应该会与埃及篇里有所联系,毕竟所有神话都是共通的世界末日应该就是最终季。居中也有中国元素但是无缘续写或出来个亚洲篇章了。小狼神的迷茫逃避到堕落到被拯救直面宿命最终却不得不了解自己爱的恶魔之母,想想就悲不止1个档次。而小狼的家族也明显被弱化,应该是个能贯穿s3整季的庞大初次描述,爸爸手下可是连基德船长都有的大人物啊!!!其实到s3与女主的爱情篇也一直没有很正式的开始,也许就像之前传的s4会是,可惜没有如果。
     最后还是感叹一下此剧的服装道具,音乐,演员的优秀演出,与主创的坚持。虽然片子告终了,但是希望留下的画面,诗词与面对宿命时的对峙能在如今的生活中起到一丝波澜。
     
    

 7 ) 夜色是最美的外衣,蔽藏着世上的丑陋,人性是振翼的蝴蝶,却难逃世俗的织茧。

《低俗怪谈》第三季完结,同时也宣告了全剧终的来临。在这部完美融合西方黑暗美学与欧洲怪谈的剧集你能窥探人性丑陋的极点,也能因发现人心尚留余温而深以为慰藉。
       道林·格雷的画像,堕天使,德古拉,狼人,弗兰肯斯坦等诸多的黑暗传奇都在最恰当的时机最得体的位置推动着成为着剧情的一部分,相对独立也交织相融。编剧并不善于直接叙述世间难得的美好,却钟爱运用人性的脆弱与丑陋反向造化与叙说,所以,看懂这部剧的人一定会觉得这部剧阴暗却不可怖。
        理智与野性搏杀,欢愉与苦痛交融,沉沦与挣扎共存从而占据着人们心间的每寸土地,时不时在上演着令人叹惋的战争却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剧情末尾温妮莎在情爱的包裹下驱散了阴霾获得了救赎,这是观众们早有预期的,或许是意犹未尽吧不过我并不认为这就足以匆匆宣判了剧终的来临。毕竟,真的是太仓促了......

 8 ) 莉莉和紫罗兰



莉莉是个骨骼粗大的妓女
她得了肺痨后失去了原本的丰腴
弗兰肯斯坦医生用浸过欢爱汁液的枕头
夺去她的最后一丝气息

前夜与她缠绵的情郎不知所踪
也许是去追踪那流淌着蓝血的巫女
情郎甚至没有掏出钱包为她置办个小小的坟茔
他将她全权交付吮吸着吗啡的造物神祇



当电流经由神秘的羊水刺活死亡的莉莉
她赤裸着重新开始颤栗
样子与过去她接纳情郎无异
莉莉暂时忘却了过去,莉莉现在不再是妓女



可是重生的莉莉忘不了遥远的坟茔
那里一朵小小的紫罗兰早已枯萎得像朦胧的月影

                           2017.1.16 于邹城

 短评

就这么没了。。。

5分钟前
  • 于是
  • 还行

什么鬼了,剧终慢走不送。

6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一部完全失衡的剧,女主仿佛赶档期一样急转直下地黑化,反而让第四集近乎完美的剧本和表演更加突出。一个房间,两位演员,三个角色,“一为恶灵,一为野兽”,另一个是被全世界抛弃却仍然坚持信仰的女人。好一台戏。Rory的台词功底熠熠生辉。唯一遗憾的是铺陈了这么大的设定,却只配一个仓促潦草的结尾

11分钟前
  • ANNA
  • 力荐

推荐给任何对哥特文学有哪怕一点点兴趣的人。大段大段像是从19世纪哥特小说中直接摘出来的华丽台词从演员口中说出有着舞台剧一般的效果;服装布景也很棒。Eva Green本人就是活着的femme fatale的定义。

14分钟前
  • Kat
  • 推荐

虽然剧情牵强不少但是本身带来的艺术和哲学思想已远远超过剧情的需要。可是这基调,这如莎士比亚般的台词,这令人不得不爱的#温妮莎#支撑着我到最后一幕,全剧终的同时也是新的开始吧。

18分钟前
  • oh la la
  • 推荐

Dracula出现了 编不下去 把女主搞死 全剧终

23分钟前
  • Su3苏三
  • 还行

那些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在这部剧里读出来,是多么的天然契合。

28分钟前
  • 被迫改名
  • 推荐

showtime一生黑,不说了

29分钟前
  • 黑娃
  • 很差

前面是组队打怪,打到最后才知道是吸血鬼爱女巫,女巫爱狼人的三角恋情,中间还夹杂着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和道连·格雷的画像。女巫不死,折腾不止。女巫一死,戛然而止。

3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本剧最大的败笔是所有角色都塑造的不错除了女主。女主如唐僧,三季以来原地踏步,也怪每季主线无一例外都关于XX想要女主的submission。前两季的看点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主角团如何像家庭一样联合起来战怪,本季线散怪老且cliche,亮点寥寥,幸好结束了。

34分钟前
  • Rebel Scum
  • 较差

后几集快进看的,剧情越来越没意思了

36分钟前
  • 铅黄
  • 很差

居然就这么剧终了,狼人亲手杀死自己心爱的黑化女主,这不是X3的故事么……Abel Korzeniowski后两季的原声碟还不出我真的要骂人

4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结局仓促不理想,应该是黑发女神把德古拉玩死才对。恶狠狠地杀到这里,怎么可以就这么投降了。

46分钟前
  • Jane
  • 推荐

这大概是去年到今年最爱的一个系列剧了。要说铺陈太大倒也无所谓,此片最引人入胜的是它宏大的宿命感和哲学观。每个人物的出场,故事的展开似乎都若有似无的在提醒观众:即便超越神之上,你我也终将孤独,无法逃脱。在这份痛苦里,唯一甘美而稍纵即逝的大约只剩友谊与爱情。情感总是最好的致幻剂。

47分钟前
  • 🌊🌈♐
  • 力荐

这才是戏剧啊,画面打光服装场景台词表演全部牛逼。不晓得为虾米颁奖季没有大放异彩。第4集还能更牛逼一点么?基本上就一个场景,两个演员走完整集。我勒个去。

48分钟前
  • randyblue
  • 力荐

看到Eva Green听到她说话就头脑空白了。

53分钟前
  • 端木悠悠
  • 力荐

这不是一个理智评分 剧情全三季也就2星……… 但颜值即正义 再加上小医生和Mr.Clare那么可爱 所以… 4星拿去

55分钟前
  • No thx
  • 推荐

女神已走我心已死,14年以来最喜欢的剧,Eva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

56分钟前
  • Malotru
  • 力荐

匆忙的剧终季,唯有狼人返乡之旅划上了句号。其余的故事线均草草收尾,化身博士、弗兰肯斯坦新娘的女子军团、包括主线德古拉阴谋在内都无疾而终。特别集总是格外好,本季是白色房间。大结局如诗如画。

57分钟前
  • 旧书君
  • 还行

我是eva脑残粉

59分钟前
  • 不开心的小怪兽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