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橙路与棒球英豪
找到了这段互文:1988年上映的橙路第一部剧场版里 恭介第一次明确拒绝了小光之后 和阿圆去看了1986年上映的棒球英豪第一部剧场版 在那段里 小南拒绝了和也的摊牌
Touch的TV中 和也在决赛前明确提出了订婚 而剧场版中只是首次向小南讲明了兄弟二人的尴尬境况 TV更表现了“没有绝对的完美者”
不知道橙路使用这段版权等等现实情况 我唯一知道的是望月智充参与了这两部作品
不过这段遥相呼应很有趣 Touch中哥哥达也是那个退让者 TV中的弟弟和也是进取者 不同的是剧场版中 和也并没有做出一场明确的告知 小南也从没有回应变成了剧场版中这样拒绝去改变的对白 在橙路中 已经摊牌三人关系的二人去看了如上内容的电影
2 ) 就想霸占你最好的时光
喜欢一个人的二十几岁,却总惆怅错失他的十几岁。
这是《橙路——但愿回到过去》带给我的贪婪。
“一次偶然的邂逅,3个人的微妙的相处,充满温馨甜蜜的滋味,我是春日恭介,17岁——我恋爱了!”。
17岁时我是恭介,圆子亦或阿光,或者每个角色都尝试过。被两个人喜欢,喜欢的人有其他人喜欢,喜欢的人喜欢另一个。迷乱的青春期,初初遭遇的爱恋,纵使纠缠,如今回味都是淡而甜。
在很多年后,几乎忘了纯净味道,一坛回忆被打翻,翻腾的人和事,早就过眼云烟。
在雨中哭过吧,为临街重叠消失的背影。也曾得意的笑过吧,在屋顶闪亮的星空下。
无比坚信爱的力量,只有17岁,再往后,我们都败给了世俗的寓言。
突然想起马男,他的名字来自橙路,一个五一后的艳阳天,我们坐在西单文化广场,这是当年最好的朋友,我分享过的他初夜的秘密,也记得他问过我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做爱,有爱和没爱一样吗?一个是,我就不信你喜欢葛优不喜欢王力宏?我回答,当然不一样,如果选择,宁可葛优,我就是不喜欢阳光少年。我喜欢忧郁的忧郁的。。。。。。从没变过。
如今那个少年已为人父了吧,我们在他的婚礼后,失散很多年。没什么原因,就是觉得一个人属于另一个人了,他就会变,终将和我们渐行渐远。
再看《橙路》有少年的残酷,那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伤人。因为选择,因为贪享而优柔寡断,因为冰淇淋催生的KISS,太甜蜜不用负责。
再看《橙路》我又一次见证了我的贪婪。我就想霸占你最好的时光,初初,没有杂质,哪怕那时候的真似把利刃,刺穿一生之伤。
要了爱恋计较初恋,要了成熟计较纯真,要了现在计较流年。
就像现在,喜欢一个人,也总想去探险他的少年,那时候头发长不长,帅不帅,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做过哪些疯狂的事儿,好奇还带点酸。
很多年后,我想你17岁的长发披肩。很多年后,我想去你出生的地点,在你成长过的地方,刻两个名字,似乎我伴随过你的成长,似乎,我们宿命因缘。
似乎, 17的纯真,留下过一颗眼泪,在彼此的心间。
我们相逢,我们失去,我们永远再没有17岁。我说爱死了,你信?
3 ) 黑白的现实,彩色的过去,梦该醒了
鲇川圆是少年时期的初恋女神,我个人的代入心态,从没在两个女角之间徘徊过。既然喜欢阿圆了,而且别人也释放出善意,那么对另外一个应该决绝就是了。因此很久之前就一直不喜欢此剧场版。恭介和阿圆确立了关系,共同渡过了中学生涯的最后阶段,走向大学,本来应该是温馨甜美的新开端,但却感受不了恋爱的温馨,却充斥着现实的灰白和迷茫,感觉很不舒服。看起来更向两个毕业的大学情侣要投身社会,而为不太体面的工作发愁;甚至是两个高考落榜的小情侣即将投向社会所面临的压抑。
很难揣测编导当时的心态。我再次观看的时候,才发现,过去的回忆,是彩色的。但是剧情也很讨厌,很扎心。就是在讲男主怎么拒绝阿光,阿光如何纠缠;基本很不喜欢看,每次都跳过,之前也懒得分析这些剧情如何摧毁前期的人设。可是很遗憾,现实大多充满了这样的苟且,连过去彩色的剧情,其实也不复美好;动漫版世界,只是梦。
这部剧,我最终只己住了压抑的氛围,灰白的现实和未知;哪怕彩色梦境也在撕裂。估计编导更多的是在写实吧。
4 ) 知道电影版已经是20多年后的事情了
90年代,青涩的年龄,在那个文化资源不怎么丰富的年代,我从表妹那弄到了一套橙路的漫画,看了1本后,初体验了青春期的躁动与心跳。
我决定将整套书藏在阁楼,看的时候拿下一本,看完再爬上去换另一本。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容易被老爸老妈抓到看不健康书籍,就这样一个暑假,每张画每个字都仔细的看了一遍。这就是我对橙路的年少记忆,距今已过20余年。
大约十年前,遇到一个成熟的姐姐,我们聊起小时候的动画,她跟我说起橙路,她说的情节,我猜出的名字。那时候我还未看过动画版。于是我有闲暇就去看,画面粗糙,逻辑幼稚,但是依然不能阻止我偶尔看看,在那个已经已经体验不到青春躁动与心跳的年龄。
无论是漫画还是TV版,都是轻松的过程,懵懂的学生时代,没有戳穿的三角恋情,仿佛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昨夜,在电视上看的时候,看到推荐剧集里有这个剧场版,该死,手一抖点了进去。。。
认真你就输了,输了你就长大了,长大了你就不会回头了!
一个留给我年少无尽怀恋的玩意,终于不能再治愈我了,被我玩坏了。
残酷的青春,青春的成长一定伴随着残酷。
不愿意接受事实的我,只是想穿越回去找到那时候的感觉罢了。
我不想伤害他人,也不想被他人伤害,但是我阻止不了成长,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迈入中年。
人的感情控制力必然是伤害与被伤害中强大起来,每一个冷静面对感情的人,都是有经历的人,只是经历多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种简单的,不顾一切的想要在一起的单纯想法,再也回不去。
5 ) 長鏡頭與蒙太奇~望月智充的動畫寫實主義?~
「沒所謂好壞,是兩種說故事的方法,某方面也代表說,你看世界的方法。一個就是蒙太奇(montage),一個就是長鏡頭(long take),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系統的語言。」──朱天文。
1987年,剛結束與押井守合作的《トワイライトQ 時の結び目 REFLECTION》,29歲的望月智充開始《橙路》相關工作,儘管他不是這部動畫的導演,但兩者的關係密切。畢竟,在電視版動畫開播前,作為商業前導性質的《橙路》特別節目,即是由望月負責。而該片中,高田明美典雅的人物設定獲得相當好評,並延續到電視版動畫。可說電視版《橙路》的部分基礎,早在1985年的望月手中奠下。
除了試片外,望月智充也負責了《橙路》最終話的分鏡演出;依照日本動畫慣例(當然不盡然如此),最終話通常由導演或副導演(最有份量的演出)親自負責。由於最終話往往代表全劇的哲學性總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非對影集有相當瞭解,是無法擔任此職務。但讓望月智充聲名遠揚的,不只是這最終話以及後來的《橙路劇場版:但願回到過去》,還有《橙路》播出時的OPED。
《橙路》的四個OP即使以當今視點來看,仍然極其大膽、刺激、挑釁、且富有啟發性,例如OP1以節奏強烈的〈Night of Summer side〉搭配極端零碎的短鏡頭剪輯,將時間空間切割成碎片,刺激觀眾視覺,形成快速跳動的節奏感(順帶一提不用多心,此時距離庵野秀明的《EVANGELION》,早了8年有餘);OP3則與OP1截然相反,用連續不分割的鏡頭拉遠、旋轉,藉此詮釋人物彼此關係。這有多難呢?這樣講吧,動畫不是電影,沒辦法將攝影機換個位置,就能得到新的角度,新的角度意味著新的畫,連續的角度變動則意味著極複雜的空間概念與極高的穩定度。在有限動畫觀賞歷程中,《橙路》的OP3是我見過最早的日本單鏡頭商業動畫(再順帶一提,此時距離大友克洋的《MEMORIES》,同樣早了8年有餘)。
同樣的對比彷彿反映在《橙路》的兩個結局,電視版與劇場版結局,很難相信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敘事技巧、甚至最終結尾,都是出自於望月智充與寺田憲史之手。電視版最終話,恭介隨著蒙太奇在不同時空間快速跳躍,最後以成功的告別收尾。而劇場版則使用相當數量的長鏡頭,將場景牢牢鎖在記憶中的夏天,劇中的接吻是對三角關係的殘酷剖析。如果說電視版給人留下「從此幸福快樂」的美好想像,那劇場版則告訴觀眾「別傻了,哪有這種好事」。可想而知,上映後在原作讀者間引起軒然大波,以致湯山邦彥若干年後又拍了一部續集。
「長鏡頭,如眾人所知,意在維持時空的完整性,源於尊重客體,不喜主客的切割來干擾其自由呈現。長鏡頭的高度真實性逼近紀錄片,散發出素樸的魅力。」這樣對現實主義的要求,構成了《橙路》劇場版的最大魅力,誇張點說,這部動畫簡直是對真人電影的挑戰,開場字卡與高度逼真的黑白都市風景,還有影片中無處不在的細節,都呈現寫實的質感。舉例來講,恭介與鮎川進入大學時,校園入口放置反核的告示牌;小光在恭介家樓下聊天時,一旁的車輛不斷經過(別忘了這是動畫,要成本的);恭介床底下放置的黃色書刊等等,寫實無所不在。這讓我想到細田守,他在《我們的戰爭遊戲》採用大量照片輔助構圖(Layout),配上對原畫的高度要求,達成異乎尋常的真實感。與細田守不同的是,望月智充要求的不是動態的真實,而是演技的真實。
演技的真實,意思是人物在該場景下,會呈現什麼樣的動作反應。用侯孝賢的話講,是「拍出自然法則底下的人們活動」。當然這是動畫,所有的動作都是畫出來的,因此對導演的要求也更為苛刻,「我還記得有人說過如果畫成這樣,還不如直接請真人來演……如果拍成真人版的電視劇,會拍下很多累贅的東西,好比演技以及背景,都會影響到質感,動畫的優點恰好可以把這些累贅去除掉。」望月智充這段看似平淡的話,講得輕鬆,我聽得倒是膽戰心驚,這難道容易嗎?其背後含意不正是「動畫可以達到沒有累贅的演技」?
壯哉此言,有了這理解前提後,讓我們回到《橙路》劇場版,鮎川圓在房間中崩潰流淚的場景(用了180度的旋轉鏡頭,角度的翻轉與情緒的宣洩同時發生,時間連貫沒有剪輯,因此詩意而迫人,最重要的是,真實);恭介在吵雜房間讀書的動作(用恭介的主觀鏡頭,配上畫外音顯得其心情煩躁);鮎川與小光在河岸邊走著的場景(長鏡頭,凸顯兩人間的遲疑、猶豫,還有漸增的張力,如果用短鏡頭剪輯則會壓縮時間,無法達成此效果);鮎川在房間等待恭介時,手指無意識的開關電燈,燈光閃爍,心緒起伏不定。難以想像望月智充如何設想這些動作與情緒,它代表對人無意識行為的精確捕捉,也只有在這嚴苛的前提下,平凡動作與對白才會如此詩意,如此具有指涉性。
現實主義也出現在背景音樂,《橙路》劇場版除少數場景,幾乎沒有使用背景音樂,全片一小時,音效佔據絕大多數時間,包括引擎聲、蟬鳴、人聲歌曲(作為音效而非音樂使用)、開關門、電車行駛、直昇機運轉、畫外音(例如講課那段,畫外音運用之巧,實屬罕見)。這直接帶來的效果是,《橙路》劇場版從開場即給人冷峻壓抑的印象,它給人的感覺是真空,好像有什麼事要發生似的,籠罩著不安的情緒。觀眾們很容易將此情緒引導到電影主題,三人間的愛情關係上,因此,與其說悲劇的是結局,倒不如說悲劇無處不在,從開頭到結尾,每分每秒都是。
如果將望月智充與幾原邦彥對比,可能會是有趣的討論,他們像是相反的存在。望月智充的動畫中,總是擁有高度的真實,樸素的畫面,人物情感內斂含蓄,而且很少使用符號來指涉、隱喻,對他而言,場面調度就是真實物件的調度,不該出現的東西就不要出現。小光打電話給恭介的場景,可能是全劇最富象徵意義的段落,但望月仍然只使用長鏡頭拍攝電話線、用電話卡餘額象徵兩人所剩的時間、用凌亂的廣告象徵小光的心情,並從側面拍攝小光時,用廣告遮住她的臉部表情。換成(年輕時的)幾原邦彥一定不會這樣做,幾原邦彥是擁有華美想像力的動畫藝術家,他的動畫總是超現實,人物的動作優雅刻意,光怪陸離的物件無所不在,即使是現實的東西,他都有辦法將其抽象化變成符號,《美少女戰士SuperS》的馬戲團簡直是寺山修司的《死者田園祭》。但詭異的是,這兩人恐怕同樣是青春題材最優秀的動畫導演,像是光譜兩極,遙遙相對。
該如何理解這兩人,或者同一人身上的兩種性質呢?我想,或許像朱天文講的吧,兩種說故事的方法,兩個看待世界的角度,它們用各自的美學形式(或者同一人的不同美學形式)揭示著各自的真實。
6 ) 但愿时间可以倒流,这就是成长的烦恼
如果你看过橙路的电视版,一定要看这个剧场版,这是对剧情的延续和补完
如果还没看电视版的,先看电视版吧,你不会后悔的
甜甜的初恋感觉
细腻的感情描写
轻松的气氛
早期日本动画片的美
经典
看过2,3次了,但是每次重温
还是觉得很好的感觉
如果你想保留对橙路开心的回忆
这部剧场版你可以跳过
因为,的确有点。。。。。。悲
是的,虽然当时再成熟一点,拒绝小光的时候会处理得更温和一些
噢!这停滞的镜头,是想挽留什么吗?
橙路,我们的八零年代
當光與恭介各自在後照鏡的視角亮相,光看的是自己,恭介看的則是圓的倒影--此時此刻,觀眾就默默底知了三人的結局。風鈴、椰子與杏仁的香氣終究會隨隔夜過去,不抵歲月的無形累積。
不喜欢这个画风,还是TV版顺眼。
纯真の年代
这是我 到目前 唯一看完的 有关爱情的。。。。
80年代的爱情
隐约的童年。
可怜的小光
望月智充pan镜狂
每次看都想哭,青春啊青春!因为CV的关系,不时感觉阿姆罗乱入啊……
望月智充的去超能力化的橙路日常……不过如果看过前一年OVA迷宫物件里的穿越戏《交错的时空》,总让人感觉,后面的那部橙路剧场不该继续让望月拍吗哈哈哈
春日真是幸运的直男啊
雖然一直覺得小光是花癡,不過最後當恭介做出選擇時,依然替她感到心疼。
这导演拍的就是特别真实走心
剧场版之小时候
橙路,成长之路
青春啊。
少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