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伊凡雷帝 剧照 NO.1 伊凡雷帝 剧照 NO.2 伊凡雷帝 剧照 NO.3 伊凡雷帝 剧照 NO.4 伊凡雷帝 剧照 NO.5 伊凡雷帝 剧照 NO.6 伊凡雷帝 剧照 NO.13 伊凡雷帝 剧照 NO.14 伊凡雷帝 剧照 NO.15 伊凡雷帝 剧照 NO.16 伊凡雷帝 剧照 NO.17 伊凡雷帝 剧照 NO.18 伊凡雷帝 剧照 NO.19 伊凡雷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6:12

详细剧情

  伊凡四世是16世纪最具禀赋的俄罗斯大公。影片以伊凡17岁时的加冕典礼这一宏大场面为开端。他英俊年少,踌躇满志,宣布为俄国带来新秩序,反对贵族。当莫斯科河岸谣传四起时,他在皇宫第一次会见民众。他一方面让人民相信他的智慧和治国能力,另一方面又怀疑自己的处境。他甚至怀疑库尔布斯基公爵图谋不轨。一场重病使他认清了心怀叵测的贵族,不久,他爱妻去世,许多贵族反叛。伊凡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以皇婶为首的贵族叛乱。最后,他决定放弃莫斯科并宣布退位。他民手持圣像彩旗跪在他面前。从此这位年轻的沙皇可以称为真正的“雷帝”了。  这部被公认为经典的影片获1946年苏联国家奖金。由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影片配乐。

长篇影评

1 ) 爱森斯坦的光影艺术

超多的面部特写,高颜值的演员,镶金嵌宝的服装,气势恢宏的音乐,外景镜头非常考究。演伊凡的演员摆POSE的技能逆天了,笑点是俄罗斯的宫殿门象狗洞,人人得以弯腰侧身通过,直到最后皇婶策划教堂行刺时我才发现皇帝的这个亲属是女的。

日丹诺夫说爱森斯坦把伊凡雷帝塑造了一个神经衰弱的人。而斯大林认为:伊凡雷帝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人,表现他的残酷是可以的。但应当说明为什么要残酷。伊凡雷帝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彻底铲除五大封建家族。如果他消灭了这五大家族,那就根本不会出现混乱时期了。而伊凡雷帝不管是处死谁,过后总是后悔不已,忏悔个没完。在这方面妨碍他的是上帝。应当更果断一些。

斯大林说:你们把沙皇演成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就像是哈姆雷特。总是别人告诉他应当做什么。而不是他自己作出决定。 沙皇伊凡是一个伟大而英明的统治者,如果把他同路易十一作比较(你们读过有关路易十一为路易十四奠定专制制度基础的书吗?),那么伊凡雷帝同路易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伊凡雷帝的英明之处在于,他始终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不允许外国人进入自己的国家,从而防止了外来影响向国内渗透。

2 ) 这不就一个苏联版莎士比亚大杂烩?

所以全世界所有演员端起舞台腔来都自带中二调调嘛,全程“表情包”,你们都还记得自己在演“高大全”(好吧其实也不那么“全”)帝王传记,而不是喜剧嘛哈哈哈哈。虽说有来自审查和zz的压力,但老实说爱森斯坦也不是没接过ZZ任务片啊,人家成名作《罢工》和《波特金号》哪个不是带着任务拍得啊,可人家拍得就是扣人心弦、内涵深邃,为啥两部伊凡雷帝就这么“沉闷”又神神叨叨的呢。别跟我说斯同志就抓着这两部而不看别的啊。

而且我看DB转载的那篇苏联档案讲斯同志评价剧组的文章,其实抛开私心和“歌功颂德”,斯同志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比如宗教仪式过多拖沓、有些细节不符合史实等等。他提到的把伊凡往“民族英雄”、抵抗外来侵略势力的塑造也是有理由的,联系当时的国际社会大环境和苏联本身的现实情况,这么拍也会让当时的广大人民更有代入感。毕竟光拍宫廷阴谋斗争,那离群众也太远了,何况就不久前人家才把皇室给那啥……

其实我觉得本片更像爱森斯坦试图朝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靠拢的一个尝试。《麦克白》的神秘主义气息,《哈姆雷特》的贵族斗争,《奥赛罗》的猜忌背叛,《李尔王》的命运悲剧,就连那股拿腔拿调的戏剧表演风格也非常莎剧……导演似乎只是学了个皮,本质还是个实验舞台戏剧,但碍于外部的压力或者说期待吧,也不敢过于随心所欲。到最后感觉不上不小的,既不算那种内核红色shzy的帝王将相宣传片,也没达到莎翁对角色的深度挖掘。就拿导演本人的作品来比,我也更喜欢罢工和波特金号,大场面调度也是后两部作品更加气势磅礴啊。只能说光影取景、镜头构图是一流水平。哦,还有那华丽丽的服设布景。真就是连黑白色彩都挡不住的金碧辉煌、繁复精致啊。

3 ) 光影大师以及…

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最强烈的就是它的光影的运用。有些镜头赋予伊凡以一种神性,很多处让人联想到基督。由于年代原因,片子的虚实手法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有很大差距,很戏剧化的表演给人以一种新鲜的体验。不过片子中对斯大林赤裸裸的吹捧让人汗颜……道具之强无可比拟,深以为在考据方面下了功夫。

4 ) 光影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小导演儿】,转载请说明出处 。

墙上光影与下面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墙上光影特写,与下面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墙上光影说话的嘴在动

光影压迫下面地球

S曲线全景

S曲线远景

S曲线

S曲线近景

近景大特写的人物与远景人们形成强烈对比。显示皇帝伟大,人民像蚂蚁一样向他走来。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小导演儿】,转载请说明出处 。

电影网络面授班报名微信:wyy99389505

5 ) 【67】《伊凡雷帝》:蒙太奇游乐场——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蒙太奇游乐场

《伊凡雷帝》 Ivan the Terrible 年代:1944年、1958年 / 国家:苏联 /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 主演:尼古拉·切尔卡索夫、柳德米拉·采里可夫斯卡娅

可以这么说,《伊凡雷帝》拍出来不是给人看的,没几个人能忍受近三个小时冗长的宫斗。最初爱森斯坦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拍摄该片,却由于“涉嫌”讽刺斯大林专制而被禁映十三年。可见,爱森斯坦并没有把电影拍成政治宣传品,而是当成了给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
脸部特写充斥着这部电影,不论是伊凡雷帝睁大眼珠的面孔,还是贵族和地主们私下勾结暗算的心机脸,全都在层层递进式的镜头组合下,显得格外昭彰。恰是这些有些咄咄逼人的特写,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表露无遗,而它的拍摄角度、布光手法,也成为了日后正派反派的脸谱化拍摄程式。所谓的镜头组合,就是爱森斯坦倡导的蒙太奇。他还创造了“杂耍蒙太奇”这一技法,通过“杂耍”的概念强调了“瞬间”、“局部”在一束整体中的重要性。在《伊凡雷帝》中就有大量的杂耍蒙太奇,比如在表现一个动作时,就连续用多个不同景别的镜头排列衔接,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冲击。像伊凡雷帝加冕仪式上,两盆金币从头上浇下,这么一个动作,前后用了13个镜头,从人物到地上的钱币反复出现,延长了心理时间,增强了仪式感。但那时还没有多机位拍摄,演员只能在换个景别之后重新表演,动作难免会有差别,这就导致在技术上割裂了整体的戏剧连贯性,而且过分强调蒙太奇的理性思维的功能,也有炫技之嫌。因此,爱森斯坦对表现事件的方式,比对事件本身更感兴趣。但尽管如此,蒙太奇这种创造性的电影理念,仍是被爱森斯坦发扬光大的,而且再说一个让人惊讶的事,你以为《新华字典》改编成电影很扯是吗?其实爱森斯坦曾打算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改编成电影呢!这才是最早的IP啊!只是这个想法后来并没有实现。
本片是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展映作品。

亮点1
第一部第96分钟,莫斯科人民排着长队来到亚历山大村请见伊凡雷帝,而导演爱森斯坦用这了这样一个镜头来表现人民和皇帝的关系,前景是伊凡雷帝的侧脸,背景则是排着长龙的人民,由于调整景深、充分运用了前后景,突出了皇帝的主体,象征着他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从而更有信心回到莫斯科。这又是爱森斯坦创造的一个伟大的影像。
<图片1>



亮点2
第二部第56分钟,在表现皇帝宴会的场景时,画面忽然变成了彩色。这也是这部沉闷压抑的影片,难得一见的欢腾场面,以红色和黑色为主的镜头里,舞者热情洋溢,伊凡雷帝眉飞色舞、骄横跋扈,把气氛和性格全都直观表现了出来。但这并不是影片唯一一处彩色场景,在第73分钟变回黑白,第83分钟又变为彩色,直至结束。这种变来变去的色彩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很惊艳,也有观点认为纯属多余。
<图片2>

加我微信jingyurizhi

6 ) 极度个人化的影像风格

很显然,Eisenstein对于黑白光影的痴迷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将这种充满无穷魅力的影像风格完美的融入到了对于主角(伊凡大帝)的“性格分析”中去。
影片中的伊凡大帝,是“救世主”?(有趣的是,伊凡大帝在电影中的形象本身就酷似“上帝”)。还是暴君?
抑或导演Eisenstein本就在此表达了他对斯大林的看法?(既是一个暴君,也是一个救世主)。我得说,我更倾向于这第三种意见。
最后顺便说一句,斯大林仿佛很喜欢他在这部影片中的形象,所以让Eisenstein拍了《伊凡大帝》第二集。(笑)

7 ) 斯大林与电影《伊凡雷帝》创作人员的谈话记录

我们应召来到克里姆林宫时已将近晚上11点钟。10点50来到会客室。11点整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出来领我们去办公室。

在办公室的最里边坐着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同志。我们进屋后同他们打过招呼就坐到了桌边。

斯大林同志说:
你们写了一封信。今日答复有些迟了。本想作书面答复,但觉得还是谈谈好,由于我很忙,没有时间,所以拖了很久才决定在这里会面。我收到你们的信是在11月份。

日丹诺夫:是的。您在索契就收到了这封信。

斯大林:你们对历史有研究吗?

爱森斯坦:多少有点儿。

斯大林:多少有点儿!我对历史也知道得不多。你们对禁卫军的刻画是不正确的。禁卫军是沙皇直辖的军队。为有别于随时可能卷旗罢战的封建主军队,成立了正规的军队,进步的军队。你们把禁卫军演得像是三K党。

爱森斯坦:三K党戴的是白色尖顶帽,而我们的禁卫军戴的是黑色尖顶帽。

莫洛托夫:这没有原则区别。

斯大林:你们把沙皇演成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就像是哈姆雷特。总是别人告诉他应当做什么。而不是他自己作出决定。
沙皇伊凡是一个伟大而英明的统治者,如果把他同路易十一作比较(你们读过有关路易十一为路易十四奠定专制制度基础的书吗?),那么伊凡雷帝同路易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伊凡雷帝的英明之处在于,他始终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不允许外国人进入自己的国家。从而防止了外来影响向国内渗透。
在刻画伊凡雷帝时,这方面有些偏差和失误。
彼得一世也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但他对外国人过分纵容,国门开得过大,听任外来影响向国内渗透,听任俄国德意志化。叶卡捷琳娜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再往后看,难道亚历山大一世的宫廷是俄罗斯的宫廷吗?难道尼古拉一世的宫廷式俄罗斯的宫廷吗?不,他们的宫廷是德意志的宫廷。
伊凡雷帝采取的一个令人称道的措施是,他第一个实行对外贸易垄断制。实行这种制度。伊凡雷帝是第一个,列宁是第二个。

日丹诺夫:爱森斯坦塑造的伊凡雷帝成了一个神经衰弱的人。

莫洛托夫:总的来说影片注重心理描写,极其强调内心矛盾和个人感受。

斯大林:应当正确地表现历史人物的风格。例如。在第一集中,伊凡雷帝长时间地与妻子接吻,这是不真实的。在那个年代这样做是不容许的。

日丹诺夫:影片带有拜占庭倾向。而这在当时也是没有的。

莫洛托夫:第二集中处处可见拱顶建筑和地下室。既看不到莫斯科的繁华,也不见人民的影子。表现阴谋,镇压是可以的,但不应局限于此。

斯大林:伊凡雷帝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人,表现他的残酷是可以的。但应当说明为什么要残酷。伊凡雷帝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彻底铲除五大封建家族。如果他消灭了这五大家族,那就根本不会出现混乱时期了。而伊凡雷帝不管是处死谁,过后总是后悔不已,忏悔个没完。在这方面妨碍他的是上帝。应当更果断一些。

莫洛托夫:应当正确地反映历史事件。例如,就拿杰米扬 • 别德内的剧本《勇士们》来说吧。杰米杨•别德内在剧本中对罗斯受洗加以嘲弄,而实际上接受基督教在那个历史阶段是进步的现象。

斯大林:当然,我们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不能否定基督教在一定阶段的进步作用。这个事件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这表明俄罗斯国家开始同西方接轨,而不是向东方发展。

斯大林同志在谈到与东方的关系时说,伊凡雷帝急于把刚刚摆脱了鞑靼人桎梏的俄罗斯统一起来,是要使其成为抗击鞑靼人可能发动的侵袭的堡垒。阿斯特拉罕虽被征服,但随时都可能向莫斯科进犯。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也可能这样做。杰米扬•别德内对历史前景的估计是不出确的。我们动工将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移到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近旁时,杰米扬•别德内表示反对并写信给我(斯大林同志指指自己),说根本就不应当保留纪念碑,应当彻底忘记米宁和波扎尔斯基。我在给他的复信中称他为“数典忘祖的伊万”。历史我们是无法删除的。

接着斯大林同志就伊凡雷帝的形象处理谈了几点意见,他说马柳塔•斯库拉托夫是一位杰出的军官,在与立窝尼亚的战争中英勇牺牲。

契尔卡索夫同志在谈到批评有益,普多夫金经过批评拍出了一部好影片《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时表示:“我们相信我们会干得同样出色,因为我不仅在银幕上而且在舞台上都塑造过伊凡雷帝的形象,我已爱上了这个形象,我认为我们改编的电影剧本可以说是准确和真实的。”

对此斯大林同志回答说:好吧,那就试试看。

契尔卡索夫:我相信改编定会成功。

这时斯大林同志说:“愿上帝保佑我们万事如意”(笑)。

爱森斯坦问斯大林对影片还有哪些专门指示。

斯大林同志回答,“我不是向你们作指示,而是作为一个观众谈谈看法”。

日丹诺夫同志说,爱森斯坦过于喜欢阴影,他用伊凡雷帝的大胡子转移了观众对剧情的注意力,伊凡雷帝为了使人看清他的大胡子,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抬起头来。

爱森斯坦答应日后把伊凡雷帝的胡子剪短。

斯大林同志在谈到伊凡雷帝第一集中的一些演员时说:
“库尔布斯基演得极为出色。斯塔里茨基(由卡多奇尼科夫扮演)演得也特别好。他逮苍蝇的技术特别高。都要当沙皇了,还用手逮苍蝇。这些细节是需要的,它们有助于揭示一个人的本质。”

斯大林同志说:好吧,问题到此可以说已经解决了。至于完善主题思想,把影片拍好,就由契尔卡索夫同志和爱森斯坦同志去做吧。

他又补充说:请将这个意见转告博利沙科夫。

契尔卡索夫同志询问对于影片细节和对伊凡雷帝外貌的意见。

斯大林:外貌符合实际,没有必要改变。伊凡雷帝的外貌很好。

契尔卡索夫:影片中可不可以保留斯塔里茨基被暗杀的情节?

斯大林:可以保留。暗杀在过去是常有的事情。

契尔卡索夫:我们的剧本中有马柳塔•斯库拉托夫勒死都主教菲利普的情节。是否需要保留这个情节?

斯大林:要保留这个情节。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

莫洛托夫说:对于镇压总的来说是可以也是应当予以表现的, 但应当表明为什么要进行镇压,原因是什么。为此应当表现国务活动,不要光是地下室和密室中的情节,而要表现英明的国务活动。

契尔卡索夫就今后剧本的改编谈了自己的设想。
斯大林询问影片的结尾将如何处理。怎样拍得更好些,因为还有两集即第二集和第二集,或者说我们对此有何通盘考虑。

斯大林:你们的影片将如何收尾呢?

契尔卡索夫说,影片的结尾将处理为:立窝尼亚被击溃,马柳塔 • 斯库拉托夫壮烈牺牲,向海洋进军,伊凡雷帝站在海边,对周围的将士们说:“找们已经立足于海上,我们将要继续这样做”。

斯大林:这样结尾符合事实。恐怕还有点儿不够。

契尔卡索夫询问将来剧本的草稿需不需要拿到政治局审读和批准。

斯大林回答:剧本用不着送审,你们自己处理好了。一般来说光看剧本作出评判是困难的。还是谈拍成的影片容易些。

斯大林对莫洛托夫说:您一定特别想看剧本吧

爱森斯坦说,如果摄制这部片子时没人催促就好了。

这条意见引起了在座的所有人的热烈反响,斯大林同志说:
"无论如何你们都不要急于求成,而且凡是匆忙搞出来的影片我们都将扣住不发,列宾的《札波罗热人》这幅画整整画了11年”。

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只有付出长期劳动才能真正拍出好的影片。

斯大林同志针对伊凡雷帝这部影片说,如果影片需要拍一年半到两年,甚至三年,那你们就按这个期限去做好了,只要影片能拍得好,只要影片能做到“精雕细刻”就行。

斯大林同志说:总之,我们现在应当提高质量。影片可以少拍一些,但质量要高。

他说,采利科夫斯卡娅演其他角色演得很好。她的表演很出色,但她是个芭蕾舞演员。

我们说,无法把另一个女演员从莫斯科请到阿拉木图。

斯大林同志说,导演应当有股子韧劲,要求做到他需要的一切,向我们的导演往往过于轻易地就放弃了自己的要求。

爱森斯坦同志说,找阿纳斯塔西娅找了两年。

斯大林同志指出,演员瓦罗夫对其在影片伊凡雷帝中扮演的角色态度不端正、不认真,不像一个威严的军官。

日丹诺夫同志:这不是马柳塔•斯库拉托夫,而成了随便一个戴大礼帽的人。

斯大林同志说,伊凡雷帝是一位民族意识较强的沙皇,是一个较有远见的人。他不允许外来影响渗入俄国,“彼得鲁哈却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放进了太多的外国人”。

谈话结束时斯大林同志祝大家成功并说:“愿上帝助你们一臂之力”。

我们互相握手并告辞。谈话于零时10分结束。

以下是几点补充:
日丹诺夫同志还说,影片中宗教仪式出现得太多太滥。

莫洛托夫同志说,这造成了某种神秘色彩,而这是不应当如此大加渲染的。

日丹诺夫同志接着说,大教堂里的“炉中得救记”那场戏场面拍得过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斯大林同志说,跳舞时的禁卫军拍得像是野人,并使人觉得和腓尼基人和巴比伦人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契尔卡索夫同志谈到他已经多年在电影中和舞台上扮演伊凡雷帝这个角色时,日丹诺夫同志说,“我已安安稳稳当了5年多沙皇了。”[1]

契尔卡索夫同志伸手去烟盒拿烟时问斯大林同志:“可以抽烟么?”

斯大林同志说:“禁止吸烟的决定好像还没有。我们是不是要举手表决呢?”他示意可以抽烟。

补遗(关于剧本)。
当谈到剧本不需要报批时莫洛托夫同志说:
剧本不需要报批,再说爱森斯坦同志在这段时间内大概已经对有关伊凡雷帝的所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考虑。

斯大林询问了爱森斯坦的心脏病情况并说他的气色看起来非常好。





[1].这是普希金的剧本《鲍里斯•戈杜诺夫》中的一句独白。





1947年2月25日

谢•爱森斯坦,尼 • 契尔卡索夫记录整理

出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3卷 №06448

短评

晚期的爱森斯坦放弃了成名作时期那样激进炫目的革命化表现形式(蒙太奇)。在这部电影中非常平稳地掌握摄影机,着力点在于室内场景的光影呈现。多个极度夸张的影子设计,大量的面部特写镜头使得本片颇有一种表现主义的味道。叙事上还是没有摆脱默片时代的习惯,不够精炼。

7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推荐

我其实对格林纳威拍爱森斯坦搞基更感兴趣,至于他拍的电影,实在是⋯⋯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第一部:青年加冕与笼罩的贵族恶意。。。征喀山战役。。。生病(真还是假)验贵族。。。以退为进退到亚历山大村。。。

14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当作学习俄罗斯历史了,光影美,雷帝的演员还是蛮俊俏的。。。至于表演嘛想默片,开口一唱歌就吓尿了。。。还有突然之间的彩色片是怎么回事?

19分钟前
  • tehom
  • 推荐

爱森斯坦晚年作品。和《战舰波将金号》不同,这部作品突出的是舞台剧表演风格和光影显著的摄影风格。以及对暴君伊凡四世的表现。似乎在影射或是吹捧斯大林。这马屁也算是拍在马腿上了。表演风格仍然停留在默片上,过于夸张和戏剧腔。看完第二部和背景资料再回味。

2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是的,它的场景设计很牛,它的摄影很棒,几个斜线分割的构图和墙上无处不在的影子足够好几个教授混一辈子饭吃了。但我就是不喜欢这种样板戏美学!傅满洲的造型不知道有没有参考过这部里的伊凡。

25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北京电影节上有幸在大银幕看了此片,堪称宏大叙事的顶峰之作!我并不觉得夸张和缓慢。无论光影、造型、构图都极有范儿,对后世的史诗电影、传记片影响巨大——国产老片中英雄人物总仰头30度即来源与此……没想到主题竟是围绕贵族与平民展开的。战争场面及最后平叛都拍得气势了得,充满庄严感!

28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历史宫闱片,表演上的舞台戏剧感很强,据维基日文词条说可能受到歌舞伎风格影响(1928年有赴莫斯科演出)。对应真实历史,17岁加冕称沙皇,22岁喀山攻城战,34岁离开莫斯科,主演按时间顺序逐渐增加胡须长度和妆容,但在第一部后半段长胡花白的造型感觉远远老于34岁。谈论对外策略时,巨大的身影投射在墙上指向地球仪。众叛亲离后退居亚历山大罗夫村,伊凡四世的头部近景特写,侧望着大远景里来效忠的芸芸民众。豆瓣条目现在用的海报图上人物不是伊凡雷帝本人,而是叛徒,不知道怎么选出来的。

3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那个影子用得,华丽丽的。不过感觉几个人的表演,还是有点默片的痕迹哦。

35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推荐

“蒙太奇”源考。在“慈父”注视下诞生划时代影史传奇,这注定了在剧情上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的颠覆,但是这丝毫不能掩没其在镜头语言上的颠覆性创新。考虑到其未全部完成,尤其是那场伊凡四世人生最高潮的弑子大戏还未出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0分钟前
  • 安短
  • 推荐

就电影本身来说,叙事太拖沓,戏剧冲突也不明显,温温吞吞,演到第二集时好多人都撤了,但是镜头和光影的运用又太让人着迷,黑白色调充实着沙皇高冷的孤独感,就凭这一点足以撑起一部巨著。。。

43分钟前
  • 一朵Faye魚
  • 推荐

这部电影向人们交代了沙皇伊凡刚刚成为俄罗斯统治者时的故事,如加冕典礼以及和Anastasia Romanovna的婚礼;他努力维护自己的国家,与来自内外两方的阴谋诡计做斗争。伊凡是俄国历史上公认的暴君,但影片把他塑造成人民的伟大领袖。

47分钟前
  • 力荐

看电影截图觉得美术很赞!加上导演疯癫的发型吸引了我!就破天荒的看了平时不喜欢看的政史军事题材。可惜好不容易找到的资源居然是国语配音!一口一个“皇上”叫得太出戏了!最近看的电影多是老片。画面的每一帧都在追求美,对比下来,现在的电影过于商业化,真心谈不上美。且越看越觉得以前的人都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眼里有灵,深渊一般的眼珠子黑洞洞。现在的人大概被物质填得太满,所以精神力量已荡然无存。

48分钟前
  • 坏露露
  • 推荐

虽然不乏凹造型的痕迹(凹得超美),但是爱森斯坦的不同景别神奇的组合构图、多处的高反差打光近景与特写同演员瞪眼式默片表演,联合他独有的剪辑方式放大了构图象征意义和渲染效果,这让事件的描绘抹去了叙述上的僵化反而增强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51分钟前
  • 奥利
  • 推荐

#BJIFF第十一场#难以想象这是一部艾森斯坦的电影,全片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突破,并且依旧沿袭三十年代的浓烈舞台剧风格,人物表演夸张,实在是无感

55分钟前
  • typacm
  • 还行

应该算主旋律电影,歌颂统治者,有声片用默片式表演也很违和,更别提满到爆炸的配乐,耳朵要聋了。只能说审美极好,剧情、表演麻麻。

56分钟前
  • Spy Liu
  • 较差

怎么讲!感觉是炸天的!明明一脸严肃,然而实在有趣!被那些故作正经(实际上确实正经)的真貂真皮真金白银吓懵,那些精心构筑的画面,夸张的打光(有的影子好像不是打光打出来的)让我完全在跳戏。那些祸心包藏的情节,又让我不停跳回来。啊,十足宫廷连续剧的节奏,故事其实不太重要。

58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爱森斯坦的《伊凡雷帝》本打算拍3部的,可惜第三部未能完成。在对伊凡雷帝的解释上他从А.С.普希金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中汲取了灵感,而在结构上则借鉴并超越了世界经典艺术家们的经验。主演尼克拉·契尔卡索夫也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主演,这一部对角色的塑造上更见功力。

1小时前
  • stknight
  • 力荐

大银幕看4k修复的爱森斯坦,在还没有多机位的年代很了不起,面部特写和阴影处理尤其深刻。可是我受不了这平铺直叙的故事,而且杂耍蒙太奇呢?!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9.3/10。①伊凡雷帝登基到短暂退离莫斯科后人民求他回去的故事。讲了他规划宏图、爱妻死去、平定贵族内乱等剧情。整个电影可以看成是对斯大林的指代;②表现伊凡雷帝「爱民的伟岸君王」的视听设计包括:光影的明暗对比(比如加冕典礼那场伊凡雷帝周围是明,其他地方都是暗)、伊凡雷帝投在墙上特别大的影子(大骂那些贵族然后坐下来摆弄棋盘那段)、结尾伊凡雷帝“大”的面部特写充满感情地看着“小”的远处人群的构图;③电影以大量表现主义的光影/面部特写,配合上高水平构图和夸张的表演,营造了一种高度抓马的气氛(手法上同《圣女贞德蒙难记》),但运镜、剪辑节奏、甚至配乐却很缓慢,导致视听的整体观感破裂而错位。其实换成默片那些设计就不抓马了,只能说爱森斯坦对有声片的视听的掌握不够到位。

1小时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