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晓庆的确不简单
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一次打牌的时候听我姐说的,被骂的我很晕,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完这个片子很high的短信我姐我已然知道对白的出处,只收到2个字:后生。
1987年凭这部片子拿下金鸡百花双料影后,刘晓庆,厉害,我刮目相看。
另外徐松子演的公社革委会主任李国香给我印象很深,非常出彩,丝毫不让刘晓庆,面目可憎到了极点,赞。但是只在1988年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得了“捷克戏剧家协会评委奖”,影片在该电影节上获水晶球奖,国内似乎没拿什么奖,亏了。
国内87年的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给了徐宁,片子里演黎满庚的泼辣老婆,演的也很好,但是肯定没有徐松子出彩啊。
姜文拿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谢晋说了,拍这部片子就是要告诉我们,文革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要忘记,苦难深重的中国人,何时才再也不受那种罪?
姜文在里面说了两句话我印象很深,一句是被捕入狱前对怀了他孩子的刘晓庆:活下去,像畜生一样的活下去!(老实说这个场面很有些熟悉,只是上来抓人的既不是日本鬼子和伪军,也不是什么国民党反动派,而是我们的人民警察……)
另一句是姜文出狱以后在渡船上碰见老冤家徐松子,面对这个整了他半辈子的孤家寡人,他说:别在做跟老百姓过不去的事了,他们活着也容易,也不容易……
这场斗争就这样以姜文和胡玉音的全家团圆而胜利结束,但是胜利的太晚了,也太苦了。
2 ) 身体可以阉割 精神永远勃起
影片中唯一的硬汉就是谷燕山了,但奇怪的是导演却把他安排成一个被阉割的人,仅仅是因为剧情的需要吗?
看到在医院里的一场戏,我突然恍然大悟,这应该是谢导有意为之。在医院里,谷燕山看着闪闪的红星,回忆起往事,他为了革命事业,端着机关枪在战场上冲锋,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裆部……
谷燕山是广大苦难民众的代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了江山,却被阉割了,失去了话事儿权。
谷燕山的身体虽然被阉割了,但精神永远勃起。酒醉之余,他就端起心中的机关枪对着茫茫黑夜扫射!
谷燕山的状况其实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现状,第四代、第五代的文艺工作者们至少没被阉割干净,大约还留下了半个睾丸,而90年代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连输精管都被摘干净了!
但是,我们不可以阳痿!手中没有机关枪,我们心中还有!像谷燕山一样勃起吧!对着茫茫的黑夜开火!开火!
3 ) 官场秘诀:平反是我签的字
官场秘诀:平反是我签的字
李国香对秦书田说,平反是我签的字。十年前,也是她把秦送进了监狱。作为太子党,李国香舅舅是高官,李国香先是搞垮了国营餐馆,然后借着政治权利淫威,搞垮餐厅的竞争对手。即便被揭发是破鞋,转眼间也能官复原职,乱搞更是变本加厉。十年浩劫结束,却赴省城高就。这就是政坛常青树,不倒翁。新中国的历史大可简化一下,就是李国香这种货先把人民逼疯,经济搞瘫痪,社会搞乱,国家无路可走的时候,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改革先锋,国家功臣。于是你就天天听说咋中国是何等贫穷,基础差,底子薄,领导如何高瞻远瞩带领大家致富。人民的人生就是他们乱搞的试验田,但你还得感谢他。
谷燕山作为建国元老,流血伤身,失却欲望的男人成了影片中唯一的正面形象干部。若不是不能,谁能保证他不会是和李国香搞在一起,或者霸占胡玉音呢。干哥哥先是抛弃初恋保党籍,被王秋赦夺权后死心塌地当秘书,出卖昔日恋人以保政治职位,这是中国大多数官员的生存法则,不干净的底子,终生夹着尾巴做人,当然无论如何变革的社会,他们都有一席之地。王秋赦是真正赶上了,任何时代底层人都有向上爬的梦,搞运动就是他的天赐良机,在破坏社会结构中搞到女人,享受美食,夺得短暂的权力,但没得“舅舅”,他注定是难以长久的,所以最后以疯癫收场,但依然天太呼唤运动。官场是个隐秘的东西,芙蓉镇的普通老百姓就是被看不见的政治如“文件”“通知”反复愚弄的。
民营经济的兴起与原罪
建国后大锅饭对生产力的摧残恐不亚于战争,工商业,手工业的“改造”彻底造就了贫乏的城镇生活。没有胡玉音们起早摸黑的米豆腐,你就得天天忍受国营餐厅的苍蝇。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民营经济在政治权利的压榨下的生存之路,从米豆腐店可见一斑。尽管我们可说胡玉音以勤劳起家,年赚6600,与省委书记相当收入,买地盖新房子是自力更生的代表。但从影片来看,与这权力的照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粮站主任对其倾心支持,镇书记是初恋情人,遭到竞争对手打压也有政治背书。在影片的结尾,平反的胡玉音米豆腐点再度开张,初恋情人恢复了管制,清新的政治环境下,胡玉音们率先开始了第一桶金的积累。米豆腐店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优先发展起来了。
胡玉音的成长史
芙蓉镇电影以微观视野胡玉音近二十年的遭遇窥视社会政治的变化,是深刻的,也是小清新的美好。影片的胡玉音是勤劳善良美丽的模板,在社会压力和家庭变故中隐忍而饱含希望地生存。在推磨豆腐,扫街跳舞,2个人筹办婚礼等清洁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生意中善于多方兼顾,对供应商,前男友,外来劳改者,本土乡邻都善于取巧。在困难时期,依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爱情充满期待,为故事的温暖结局发挥统摄作用。青年的刘晓庆将胡玉音的单纯,美丽诠释的淋漓尽致,婴儿肥的面庞加上丰腴的身材惹镇上男人怜的同时,也遭女人们恨。秦书田作为胡后期勇敢生活的动力,在影片中的表现犹如王二般的玩世不恭,导演也借秦之口完成了说教的煽情。
4 ) 不能忘却的年代
在ftp里面总会把电影分为国内国外这样的目录,刚开始还是每个目录都打开来浏览的,后来就很少进写着dosmetic的那个文件夹子。成功的电影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这些年来包括那些大牌导演,都开始学着做fusion的菜肴。不知道除了视觉效果的提升和电影科技的运用以外,我们还得到了什么。先前看了《无极》,是因为采访陈凯歌的一篇报道,上面对这片的说法让我觉得有点意思。尽管很多人告诉我说看过未免失望,还是坚持的看完了全部。结果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不喜欢批评电影或者别的什么文艺创作,毕竟都是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换马克思的话说也是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所以关于此片包括《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始终都没有说过什么。昨天,看了《芙蓉镇》之后,才明白那些地地道道的中国菜已经很久没有品尝过了。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吃的品种繁多,竟然也是对味觉一种无意的破坏。可能是太保守落伍了,不过坚持各国特色的风味佳肴对我来说确实很重要。
文化大革命是个特别的时期,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的人来说,那基本上是不可触及的记忆远处。很小的时候就听妈妈说那个时候家里的故事,全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直到这么大了,看谢晋的《芙蓉镇》,还是很震撼。整部电影堪称经典制作,虽然拍摄上显得技术很简陋,不过在人物的刻画还有一些小细节的处理方面却是很到位的。这也是为什么老说现在的歌手不如以前了,因为音效技术的变革,使得歌手们的声音得到了更好的处理,那么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声音的本质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话说回来,看过影片的人,肯定知道男女主角。刘晓庆,这个名字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大陆无数次的被提起,因为各种原因。暂且不论其人如何,对于那个时候来说,她算是演员中的佼佼者,谢导也称她敬业。我素来喜欢的是那些很自然的表演,所以对于胡玉音的角色,总感到有一些别扭,考虑到年代和那个时候电影表演艺术的不同,这些也就是小问题了。相比之下,很喜欢姜文,反动右派的角色,夹着尾巴做人的生活,不失乐观的精神境界,都拿捏的很好,完全超过了22岁这个年龄的水平。
电影里面有很多情节很有意思的。在刻画胡玉音的时候,两次体现了她因为生活的折磨而迁怒于秦叔田,说他,“做什么喜歌堂,败了彩头”“请你来写字,你为什么偏偏写反社会的对联来害我们?”这实际上体现了在那个年代里面,一般民众的心理,都是受到了文革的影响,相信那些所谓的“黑五类”就是祸害。
另外,关于那段扫大街的华尔兹,谢导讲了个故事,“《芙蓉镇》在法国上映,拍到姜文跟刘晓庆两人在街上扫街,劳动改造,天不亮就扫街,扫着的时候,姜文这个角色秦书田,心血来潮,一边拿扫把扫,一边还舞一下,然后一二三,二二三,这个全世界都懂得,这是“华尔兹”的旋律,一二三、二二三,刘晓庆不会跳,跟着学,后来会跳了。在中国放的时候,我在观众席里看,买了票在那里坐着看,观众心里很难过。我自己也劳动改造过,扫过厕所、扫过什么,看到这个很心酸。在巴黎放“一二三,二二三”的时候,观众鼓掌。我奇怪这怎么鼓掌啊?我回来问记者,我说昨天放电影的时候怎么鼓掌呢?后来我问了一些观众,问鼓掌是什么道理?法国没有经历过什么文革,也不了解,但是他们感觉中国这么小的一个镇,这些挺善良的人遭到这么大的灾难,姜文这个文化馆的一个小职员,他最后被打成右派,被劳动改造,他居然还对生命充满着追求,对爱情充满追求,这个民族是了不起的。”
还有黎满庚对胡玉音两次的背叛,都是跟党籍有关,他是个骨子里面和懦弱的复员军人,在每一次的危机面前都会低头。相比之下,谷燕山却是个耿直的人,他为了新中国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却被侮蔑乱搞男女关系。之后,成天买醉街头。到胡和秦成婚那天,他的心情激动而复杂,“既然成了夫妻不管是红是黑,孽根孽种,总得要有后代”。后来,秦去坐牢,胡生下了孩子,取名谷军报答他,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也许看得还是不够仔细,也不够深刻,许多东西都没办法说的清楚,不过倒是网上有一篇说的很不错,叫“《芙蓉镇》里的性史”(
http://www.heiyou.com/tribe/828/1021202.shtml),通过“性”的线索把里面几对人物的关系串起来,特别是老处女李国香和二癞子王秋赦的苟合讲的很巧妙。至于其他的细节,还是让有心人去慢慢挖掘吧。
5 ) 电影中出现的民歌
《芙蓉镇》的评论已经够多,无须我再来置喙,这里整理一下我比较在意的剧中民歌的歌词。歌词收集自网络,有错误请提出。
1. 开场曲,改编自嘉禾民歌《半升绿豆》。
来源:
http://tieba.baidu.com/f?kz=20565312
(女)半升绿豆选豆种呐,我娘那个养女不择家呀。
妈妈呀害了我,妈妈呀害了我。
(男)碧水河水呀流不尽呀,郎心永在妹心呀头,哎哟,妹呀心头。
罗罗里,来来来,嗯。
(男女)半升绿豆选豆种,我娘那个养女不择家。
妈妈呀害了我,妈妈呀,妈妈害了我,害了我。
罗罗里,来来来。
2. 胡玉音得知黎桂桂自杀后来到坟地,秦书田坐在一旁所吟唱的曲子,据来源说名字叫《女歌堂改》。
来源:
http://hi.baidu.com/feidam/blog/item/779e08b662eeecfc31add117.html
蜡烛点火绿又青,烛火下面烛泪淋,
蜡烛灭时干了泪,妹妹哭时哑了声。
蜡烛点火绿又青,陪伴妹妹唱几声,
唱起苦情心打颤,眼里插针泪水深。
影片中只唱了第二段。
3. 胡玉音回忆当初与黎桂桂的婚礼中,由秦书田指挥,众女声合唱的《喜歌堂》。
来源:同1.
团团圆圆唱个歌,唱个姐妹分离歌。
今日唱歌来送姐,明日唱歌无人和。
今日唱歌来送姐,明日唱歌无人和。
原小说的在线版还有更全的版本。
来源:
http://www.eduzhai.net/wenxue/ddmj/guhua/frz/005.htm
青布罗裙红布头,我娘养女斛猪头。
猪头来到娘丢女,花轿来到女忧愁。
石头打散同林鸟,强人扭断连环扣,
爷娘拆散好姻缘,郎心挂在妹心头……
团团圆圆唱个歌,唱个姐妹分离歌。
今日唱歌相送姐,明日唱歌无人和;
今日唱歌排排坐,明日歌堂空落落;
嫁出门去的女,泼出门去的水哟,
妹子命比纸还薄……
4. 剧末秦书田与胡玉音重逢时的女声背景歌曲,张家界民歌《韭菜开花》。
来源:同1.
韭菜开花细茸茸,有心恋郎不怕穷。
只要两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
6 ) 生活的样子
生活的背景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时候会让你觉得过不下去,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只是影片把那一部分表现的很明显,然而我们在这样的痛苦的经历之下,更应改开心的生活。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改变对环境的态度,对事物的看法,自信快乐的度过艰难的日子,跳着舞步扫大街,不被批准的自由婚姻,看后很有感触,生活原本如此,我们善待自己,善待她。
跑偏一句,年轻时候的刘晓庆真美。
7 ) 电影《芙蓉镇》的叙事缺失
电影《芙蓉镇》是以胡玉音为主线进行的线性叙事,讲述的是小人物在时代中的悲剧。这样的叙述方式和小说《芙蓉镇》是不同的,小说是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展开的,两条线索齐头并进,一条是胡玉音在芙蓉镇上的生活及其周围人物的故事,不同于电影经由回忆来补充每个人物的“前史”,小说采用的是插叙的方式,详尽地交代了每个人物得以形成的核心事件。另一条线索讲述的是几次政治运动悉数在芙蓉镇开展的过程,这条线索的隐去使得小说和电影的内核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
小说的第二条线索以杨民高和李国香作为切入点,杨民高传达中央文件和批示,李国香到芙蓉镇进行具体的政治实践。于是,数次政治运动经由李国香和第一条线索中的胡玉音等人产生了连动。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策略是不同的。在电影中,第一条线索的人物:胡玉音、桂桂、黎满庚、谷燕山和秦书田,在围绕着胡玉音的线性叙事中,或多或少经由回忆的形式补充了人物各自的“前史”,其中包括了桂桂与胡玉音相识婚配的过程,黎满庚与胡玉音的青梅竹马之情,谷燕山在战场上留下的难言之隐以及秦书田和胡玉音的第一次见面。一方面,这使得群像中的人们不再面目模糊,另一方面,也补足了上述人物在处理与胡玉音相关的事件中的动机,使得叙事更为流畅。但奇怪的是,小说第二条线索的人物在电影中失去了他们的“前史”,无论是吊脚楼主王秋赦,还是国营饮食店女店长李国香,他们对于胡玉音的处理方式由于“前史”的缺失而无法提供行之有效的动机。于是失去了前史的这两个人物,似乎成为了携带着电影创作者意图而来的,推动电影叙事的设置。
在小说中,李国香的“前史”叙述的是她作为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她对于政治身份和性吸引力要求的对象,并在此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和性欲望,与已婚男子有染的故事。如果我们假设这段“前史”在电影中出现,观众很可能会对李国香产生一种道德判断,并且它将持续会影响观众的后续判断而扰乱主线叙事目的。大概出于这样的考虑,电影中李国香的“前史”被抹去了,于是她的身份便不再带有道德的负面印记,而是单纯以县委工作组的干部身份进入芙蓉镇开展工作。这就导致了后对于胡玉音的审查工作的动机与小说中截然不同,她不再是因情欲不满而嫉妒陷害胡玉音,而是以她政治身份所代表的权力秩序作用于胡玉音。这样的改编直接左右了电影的叙事目的,不同于小说通过李国香这条线索呈现的是上层的政策指示经由个体实践时由私欲而发生的偏差,电影将小说所观察的导致文革灾难原因的复杂性简化了,不仅是李国香“前史”的缺失,县委书记杨民高这一角色被删除也是出于这种观察下的考量。杨民高在小说中作为中央的政策和地方的实践人员的沟通者出现,在电影中这一功能被李国香这个角色所包揽。那么,如果芙蓉镇的阴影不因李国香的私欲而起,电影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否就是,可以简单地把文革在地方实践造成浩劫的原因指向文革本身呢?
电影自行添加了一段李国香与秦书田在文革结束后,一个在返乡途中,一个在迁职路上相遇的桥段,并发生了如下一段对话:
“秦书田同志,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吧?”
“哈哈,秦书田同志,听着,不大入耳啊。”
“你这次平反,还是我签的字啊。”
“对,正当手续嘛,少不了你这一关。”
……
“一切都过去啦,也许,我还能帮你什么忙。”
“我看,你还没成家呢吧?啊?”
“我这就到省里去结婚。”
“安安静静地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和他们过不去,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啊!”
在这段对话之前,电影中所发生的与李国香直接作用于胡玉音身上的政治运动是两次,第一次是清算胡玉音米豆腐店的经济情况,把她划入富婆阶级,没收了她新盖的楼房并派去打扫青石板街。第二次是否定胡玉音和秦书田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反革命罪判处秦书田有期徒刑十年,和胡玉音有期徒刑三年,并使二人分隔两地。如果说第一次政治成分清算尚且还能算做上行下达的政治任务,那么第二次对他们反革命罪行的论处在文革政策中是无法找到相对应的依据的。那么,李国香判处他们罪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秦书田认为李国香获取了家庭身份后就不会通过政治身份将罪行加之于他和胡玉音?
电影的叙事中秦书田是知道李国香和王秋赦存在肉体关系的,当他得出李国香拥有家庭身份后便不会为难他和胡玉音合法夫妻身份这一结论时,基于的是一种由己及人的道德判断,其中所暗含的语境是对李国香自身也无法拥有合法夫妻身份的观察。但是这个观察缺失了电影细节的铺陈,也就是小说中李国香“前史”所提及的她的择偶政治标准,由于王秋赦远远无法达标,所以李国香不可能和他结为夫妻。这是电影逻辑中的空白,如果不是借鉴了小说中的“前史”,电影中的秦书田是不可能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样,这也证明了电影对于文革观察的漏洞,胡玉音得以在文革中像畜生一样活下去的理由是家庭价值的支撑,秦书田认为李国香为难他们的原因是她没有成过家、不懂老百姓的日子。家庭似乎成为了个人抵御来自外部的恐惧的有力因素,这个判断本身或许是正确的,但是家庭如何影响象征着权力秩序的人,直接作用于外部以瓦解秩序,这一点在电影的逻辑中是缺失的。
《芙蓉镇》的电影和小说都叙述了一个关于欲望与爱情的故事,但叙述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电影具备了不同于小说的内核。在电影中,胡玉音在第一次政治运动中失去了丈夫桂桂而一度轻生,但在第二次运动中在孩子军军和服刑的丈夫秦书田的支撑下像畜生一样活了下来,这是个人通过家庭的力量尝试着抵抗社会暴力,这或许是电影所指示的在文革浩劫中的一条出路。另一方面,对于李国香所代表的权力秩序的想象却过于薄弱,失去了小说“前史”的李国香,她/权力秩序苛难于胡玉音和秦书田的动机对观众来说较难理解,人物逻辑的缺失暴露了电影观察文革的视角仍旧有待补充完善。
代入感好强,这片子像一个巨大的黑洞。
相比胡玉音与秦书田,女干部李国香才是政治运动中最大的牺牲品,她一片真心又红又专,已丧失人性。变成了专政机器。折射出政治斗争的可怕。徐松子演活了这位招人恨的样板戏主角一般的女干部形象。电影一些段落的处理显得刻意拖沓。我在睡梦中居然续写了故事,还是很震撼的。远比当今电影有深度。四星半
米豆腐西施,蛾眉曾有人妒。“我是秦书田,外号秦癫子,专业是扫大街。”得知有了孩子后兴奋地在凌晨的石板街上翻跟头。大字报、挂破鞋、白对联。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革命如同醉酒,有人精神亢奋,有人昏头晕脑,总归都不清醒。何必,何苦。
《活着》《霸王别姬》《芙蓉镇》讲述的都是中国同一段沉痛的史诗。《活着》戏谑荒诞,《霸王别姬》撕心裂肺,《芙蓉镇》直接将人间描述成无间地狱。人像牲口一样活,革命小将们做着布朗运动一样无秩序且永不停歇的勾当。这风云间打倒了多少胡玉音般的劳动人民?斗垮了多少秦书田般的知识分子?抛弃了多少谷燕山般的战争英雄?沉默了多少黎满庚般的普通军人?处决了多少黎桂桂般的有妇之夫?却又得势了多少王秋赦般的狗腿奴才与李国香般的地头蛇?在呓语中的“运动,运动”警醒着我们那个时代并未离去。无间地狱之所以无间,是因为时无间,空无间,受者无间。难定你是你来负我是我的道。
目前看过的最佳大陆电影(与[霸王别姬]并列)。①不仅直面历史批判极左思潮与政治运动,还上升至人性探讨;②意识流手法(如醉酒战场幻梦)和对性心理隐晦而高妙的描写;③演员表演登峰造极,尤其刘晓庆;④扫帚华尔兹,翻跟头与白对联;⑤珠玉台词:完了-没完,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运动了-,世道不变。(9.5/10)
活下去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谢晋凭借这一部电影就可以跻身世界一流导演的行列了~
你们人类总说,活比死更难,为什么个个还总是求生怕死呢。《芙蓉镇》告诉我,因为一死,我就是鬼了,而活着,哪怕像牲口哪怕再难捱,我总归是个人。
艺谋和第6代的反思是流于愤怒诅咒的“倒霉蛋”似叙述,谢晋×阿城突出的是历史背后所坚持的“牲口一样活下去”的韧劲人格和冷静的明鉴,格局高下分明。有人在私欲中跟着党,有人在不公中喘着气,有人在现实里低着头,约莫是不分时代的 @2017-02-09 23:01:26
和胡玉音的苦情戏相比,“恶之女干部”李国香更引人注目,本以为她结尾也会遭到惩罚,结果却看到她继续平步青云,和自己迫害过的人谈笑风生,真是(真实得)可怕。
片尾一幕。“运动咯!运动咯!”疯了的王秋赦敲锣大喊,引发众人连连嘲笑。谷燕山故意逗他:“运动咯?”王秋赦连忙附和着,“是该运动了,该运动了!晚饭后集合!” 秦书田(姜文)神色凝重且严峻:“世道不变,要是不防着点,他说的兴许是道理。”原本嬉笑成一团的众人,脸刷的一下变得惊慌失措和失去了血色。34年过去了,我也觉得好恐怖。
美好的人性,来源于美好的制度
“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
你说要文斗,我偏要武斗,你说矛头对准特权阶层,我偏要对准黎民百姓,你说要理性对待知识分子,我偏要阶级斗争迫害到底。这段历史,太多空白期,从教科书知道只言片语,就以为是他一人的错。世道如此,不癫的癫了,癫了的不癫
我极少会因为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不爽而发火,深刻的政治电影却有这个魅力;我也极少会因为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快而落泪,细腻的爱情电影却有这个魔力。而《芙蓉镇》则罕见地让好久好久没有实践过这两种行为的我,火并幸福着。2008年10月26日,【电博】谢晋影展第二次看。
房子可以还,1500块可以还,甚至男人也可以还,时间呢,你拿什么还!?
原来姜文从来没有年轻过!
到如今看,依旧是一部牛逼闪闪的片子!刘晓庆美的不成活,男女间的情爱也自然真实不装逼。最后送给大家那句话: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别人践踏你,你不能也作贱自己。
重看胶片版真是牛逼!竟然是2.35:1的超宽银幕版本……先前没注意的许多细节毫发毕现,这部片子真勇猛!
这部电影公映于1986年,很难得地反映了极左时期中国底层社会人民的众生相。这种电影也只有1980年代中期领导人比较宽松开明的年代才能拍出来并上映。。。真是难得。1990年代同样题材的《活着》《蓝风筝》都被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