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者

记录片英国2013

主演:内详

导演:Matt  Rudge  

播放地址

 剧照

代孕者 剧照 NO.1代孕者 剧照 NO.2代孕者 剧照 NO.3代孕者 剧照 NO.4代孕者 剧照 NO.5代孕者 剧照 NO.6代孕者 剧照 NO.13代孕者 剧照 NO.14代孕者 剧照 NO.15代孕者 剧照 NO.16代孕者 剧照 NO.17代孕者 剧照 NO.18代孕者 剧照 NO.19代孕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5-04-03 14:26

详细剧情

  探访位于印度的一个诊所,揭秘印度备受争议的商业代孕产业。

 长篇影评

 1 ) 被选择的真实

在看之前就应该明确的一点是,这是bbc拍的纪录片,他的视角再中立也无法破除这是一个西方世界看代孕产业的视角。且在英国,代孕是大面积合法化的。

确实影片展示了了很多代孕的真实面貌的,但是不管是采访对象的选择,还是案例的选择,所有呈现出来的“真实”都是被选择之后的真实。于是你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代孕流程,有人性关怀的女院长,孕母和外国人其乐融融的相处...everything is real but edited.

所以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其实是,这仿佛是一部代孕的高级宣传片,他告诉了你印度女孩的苦难,告诉了你这可能是他们摆脱贫困的一种方式,而且你合理化了这种方式,因为毕竟影片里看起来,所有人都很开心。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更肮脏更残忍的真实是什么?所有的代孕产业都是如此有序和安全吗?

影片里一个印度女人剖腹产完受了风寒,平淡又坚强地说这次很痛,旁边的丈夫开心地等她好了我们又可以回到自己快乐的生活了,女人表情麻木你,没有赞同也没有反抗。等待她回去的生活是什么?做不完的家务,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印度女人的责任...这是她的快乐生活吗?

代孕这个事情过于复杂,我认为任何一个有基本思维能力的人都无法一下子就简单地说我反对or我赞同。但至少,在绝对的贫困面前,简单粗暴的用道德来评论这件事,绝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傻逼行为。

 2 ) 印度代孕现象与思考

值得注意的现象1:

当记者问机构创始人“代孕者们会感到痛苦吗”,她的回答大意是“只有5%是痛苦的,因为之前只有2人在产后十天感到抑郁”。然而,单独采访代孕者时,一位留着泪说“没人能理解我们经历的痛苦”。送走宝宝时,代孕妈妈们默默独自目送、流泪。被采访到与孩子分别的代孕者们都是这样。

【思考】代孕这件事情牵涉到很多角色,我想说,无论是我们讨论代孕还是法律制定,作为“局外人”,都请先尽可能地去了解和考虑每个角色的真实处境和诉求,再去评说与做判断。

值得注意的现象2:

代孕机构的创始人并不是个非黑即白的人。她一边出租女性子宫从事商业(在她看来代孕者以此有了实现自己梦想——很多都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存环境),一边不时和代孕者们交流,让他们远离家暴的丈夫、教他们手工美容服务等以在出院后能赖以生存的技能。她说自己一直是一个坚定的"feminist"。

【思考】这个猜想需要更多的证据哈。一个地方的代孕产业的发展和女性的整体生存环境有关。在印度,是怎样的生存环境,让大量贫困的女人自愿去代孕、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创始人说自己给了她们生存的机会?难道对于这些女性来说,要实现家庭更好的生活,社会留下的通道只有代孕这条路了吗?这是不是阶层固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 critique分割线 ———————

我对这个纪录片有以下两点批评:

1、对印度的代孕法律与驱使女性成为代孕者的社会环境应当有更多挖掘。

印度的法律规定寻求代孕的客户必须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所以那些单身人士、想保持身材又想要孩子的人、同性恋者并不能来代孕。因此本片也就一直在“彰显”代孕对于解决不育与完整家庭梦想的贡献(说白了医学价值)。结合最近的zs新闻还有圈子相关的传闻(讽刺脸),如果只要有钱和有精子/卵子就可以成为代孕客户的话,伦理和法律问题暂且不讨论,代孕已经毫无医学价值。

如上现象3的思考所述,如果一个社会能有如此多的贫困女性把代孕视为生存与改善家庭生活的手段,这个社会的阶级固化、性别不平等、贫富差距是不是已经烂透了呢?所以社会环境值得探寻。

2、代孕过程中逆人性的“技术性问题”应有更多披露。

比如客户因为有绝对话语权,在挑选代孕者时候可以提出多么非医学相关、不把代孕者当人的要求?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代孕者中途的流产、经历第一次剖腹产、因为客户需求所以没有怀过双胞胎的体内同时孕育起了多个胚胎。在代孕过程中,代孕者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能有多少?他们的健康在代孕中能有多大的保障?代孕这件事对他们的身体损伤,是否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写在最后的话】女性不是工具、不是任人挑选的商品。即便是自愿的那些印度代孕者们,在采访时候也说了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成为代孕者。虽然当下代孕现象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它能够推动我们走向一个更好的社会。

 3 ) 人非草木

代孕,是一个很高科技的问题。人类掌握了胚胎技术后,开始找寻分离胎儿孕育和成长的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繁衍后代的夫妇们寻找一位愿意出租子宫的女性,为其完成生育任务。听起来理性又理想,但人是否真的能够如此理智?
        全片分三个视角。经营者、代孕家庭及雇主。经营者是女权主义者,认为代孕行为和其他打工行为一样,女性有权在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身体获得收入,改善生活。这个道理没错,但是子宫牵扯到社会伦理部分,应另当别论。我实在不肯定雇个代孕女士和请个女佣等同的说法。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在怀孕的10月期间,经营者会为其提供一些实际的课程,同时教导贫穷的女性该如何将收入花在实处。而且也会限制代孕的次数,禁止多次代孕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代孕家庭是很矛盾的存在,往往孩子很多,丈夫只有微薄的收入,甚至还有许多是酒鬼或赌徒,伸手向妻子拿钱度日。印度妇女地位很低,即使做代孕的收入全拿去为家里建房子,也因为代孕这件事被夫家看不上。心理郁结。
        寻求代孕的夫妇,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的高龄夫妇,欧美夫妇为主。印度的法律政策宽松、代孕价格低廉,为代孕产业发展形成可能。也许是性格外向,欧美夫妇中的妻子一方往往只关注孩子,对代孕母亲漠不关心,冷漠得可怕。我不喜欢这种隐隐约约的优越感,觉得多少应该Keep in touch吧,但雇佣关系里似乎没有要求这么多温情的部分。
        经营者和雇主的经济条件往往较好,而代孕母亲家境贫穷且社会地位低,双方冲突较大。尽管代孕母亲早在怀孕之初便清楚孩子与自己全无联系,但我想说的是,人非草木。其中有一位代孕母亲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她为一对日本夫妇代孕,孩子生下来只看到5秒,就被匆匆抱走了。她称其为我的儿子。曾经以为自己代孕后可以拿钱回归到原来的生活,但才发现根本回不去。丈夫完全无法理解她的心态变化,也很难排解。
       代孕,大概真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吧。

 4 ) 我支持正规的程序化的代孕

我支持像影片里这样正规的、程序化的代孕,理由如下:1.女性有权处理自己的子宫,当然有权让自己成为代孕者;2.对于代孕者来说,代孕可以给予他们较为丰富的报酬以完成他们的心愿。对客户来说,这可以为他们提供孩子,改变他们的人生;3.正规的代孕机构可以为代孕者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完善的合同以及法律保障,实际上没什么对女性的剥削;4.针对评论区有人提出的“如果代孕合法,那么很多女性将被丈夫强迫代孕,或者被拐卖强迫代孕”,就前者我想说,就算不允许代孕,与这样强迫妻子的丈夫生活就是受压迫的,这样的丈夫总会想方设法找妻子麻烦。而针对后者我想说,正是因为代孕的法律真空状态才导致许多代孕者没有法律保护,卫生条件过差,应该正视一个我们取消不了的现象;5.就评论区有人说一个代孕者表示自己永远不希望自己女儿成为代孕者的反驳意见,我认为这仅仅表明代孕是辛苦活。正像煤矿工人,拾荒者等是辛苦活,从而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孩子做这些工作一样,也没有一个代孕者希望孩子做辛苦的代孕工作。这种“不希望”并不取消代孕、煤矿、废品回收作为一个工作的正当性,因为在贫穷普遍存在的时代,我们需要允许贫穷者有上升之路。我不否认当所有人都富裕,都幸福时,应该不会有特别多的人还会想从事代孕工作,但是,如果事实就是贫穷的普遍存在,为什么允许穷人去做煤矿工人得肺病却不允许穷人在正规机构做代孕者呢?造成工作的辛苦的根本原因是贫穷的存在,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条件辛苦就取消煤矿工人一样,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条件辛苦就取消代孕者的正当性;也同样正如煤矿工人在辛苦条件下需要得到保护,代孕者也需要被正视,被法律保护。

 5 ) 关于代孕,一些想说的。

记得第一次自己仔细思考这一命题时是在三年前,那场讨论中,同性恋群体以及女权主义者是参与的主力。那个时候,自诩自由主义的自己,在理想主义的幻想下,认为代孕在相对理想化的情况下,即经济发达,法制健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是可行的。但是三年后再看自己当时记录的文字,结合着刚看的BBC纪录片,“何不食肉糜”的无知理性显得让自己显得过于残酷。

“自愿”如何来定义?设身处地地以自己女性的身份想了一下,我有一天会自愿为别人代孕吗?联想开始,我会想到,一对富豪夫妻,支付给我一笔甚至可以下半生衣食无忧的钱让我代孕他们的胚胎;我会想到,或者是和我很亲的亲人,或者是有恩于我的人,或者是我超级要好的挚友……要我去代孕;我会想到,我即将忍受着十月妊娠的种种艰辛历历痛苦只是为了帮助别人完成繁衍后代的愿望……联想结束,仅仅是联想已经让自己重重叹了口气。那么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女性是“自愿”做这件事的呢?

那些“自愿”,只不过是披着贫穷的外衣罢了。关于寻求代孕的一方,网络上可供了解的视角已经够多,不必说那些生活在象牙塔尖的富人们,生活中的中产,如果有心的话,寻求代孕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自己一直想要更多了解和关注的,是那些代孕妈妈,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男女地位差距较大,法律没有对此禁止的地区。所以看着这部纪录片,这些来自印度的代孕妈妈的形象才渐渐在脑海里清晰了起来。

她们来自于印度一个贫穷的小村落,家里身强力壮的丈夫每个月也只能赚40刀,一年下来也仅仅480刀。但是如果自己的妻子去代孕呢?一年的时间,妻子就可以赚1000刀,或许更多。所以那些渴望摆脱贫穷,梦想住进大的砖瓦房,想要给自己的儿女更好的教育的妈妈们,代孕是她们找到的一条残忍但便行的捷径。她们在孕前会接受一系列身体指能检测,然后会和那些不远万里来到印度的有钱人见面,他们用温暖的微笑和和善的语气,礼貌且关心地询问着代孕妈妈们的年龄,身体情况,像是挑选着某种陈列的商品。孕期这些印度妇女非必要不允许离开代孕机构。为孕妇们准备的住所,一个不算大的屋子,拥拥挤挤地摆了十张床。孕妇们小心翼翼地款待者这些称之为“住在自己子宫里9个月的客人”,时间一到,就要将孩子交给在生物学上称为父母的人。所以记录片中有很多幕这样的场景,怀胎九月的代孕妈妈看着另一个新来的陌生女人,抱着在她身体里九个月的生命,满脸开心激动地说着“我的宝宝,妈妈接你回家”,然后这辈子不再和这个孩子见面。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代孕妈妈,所以就算足够有钱,也难以安心让世界上另一个女性去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去帮助自己承担生育的风险,来满足自己的繁衍需求,自己却仅仅需要付出金钱的代价就好。

之前有过悲观的想法,我们无法到达世界上每一个地方,我们无法认识世界上每一个人,我们无法经历千百种人生,所以终其一生都难以避免地带着巨大的偏见而活,所以会有逃避评论和表达的时候。后来被罗曼罗兰宽慰:“倘若活着不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思想和心胸,那么活着有什么用?”

也许今天的观点又会被明天推翻,谁知道呢?继续扩大自己的思想和心胸,将克服自己的偏见和局限性作为终身要做的事。

 6 ) 简单的笔记

女院长的话术迷惑性很强,谈钱的时候跟你谈感情,谈心理的时候又能拐到生存现实上。这个纪录片客观上确实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多的认知。我先前也疑惑过——很多因为生理疾病或缺陷不能孕育孩子的夫妻,为什么不能选择领养。尽管我知道很多地区还是很重血脉的,总希望孩子各种意义上与自己有不可否认的bonding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纪录片里就提到了除血脉论之外,有三点领养不可行的解释,我做个简单记录。

第一,无法接受酗酒者或瘾君子的孩子。我无法苟同,但我试图将这句白话延伸一下,人们想要健全,没有遗传隐患的清白孩子,而这些因素都要从亲生这个关键词上做减法,无法尽善尽美。我不知道在领养程序上国家机构给予养父母选择的自由有多大,因而也不好说。

第二,领养程序过于繁琐复杂。领养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折合起来甚至超过了看似需要远渡重洋的代孕。有些夫妻是在尝试了领养途径之后望而却步而转向的代孕。纪录片里有一个孩子是用的法律意义上父亲精子以及某个不知名印度女性所捐献的卵细胞所结合生下的,可见血脉论以外确实存在隐情。

第三,说烂了的年龄问题。其实可以和第一点相结合,健全清白的小小婴儿真的很抢手很稀缺。孤儿院里多的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但是凭常识判断,婴儿本身可知的信息,例如父母信息以及存在的身体健康问题是不能隐瞒的,而我们也该承认,很多平时我们不会在意的点,在孤儿身上会被无限放大。加之养父母也有常人的情感,也会焦虑退避,就使得领养过程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我想简单思考一下代孕产业带来的潜在影响。每个代孕点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不尽相同。这个纪录片里选取的代孕点,我估摸着至少是中上等的那批,或者为了迎接摄制有所遮掩。全篇只字不提产妇的健康问题和代孕过程中的伤残死亡率。女院长说,她们为产妇提供营养全面的饮食,但事实上也就是一些饮品和充饥的谷物制品,如果要说好,那只能说,对比代孕者自身社会地位所能得到生活保障是要全面一些。

代孕者自身在这个买卖的过程能得到多少利益。里面给了很多代孕者丈夫的镜头,懒汉家暴者以及普遍可见的小家庭里的封建霸主。他们在这场买卖中完美隐身,是除了组织者以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身体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必自己承受代孕的不利后果,而在家庭结构中,他们某种意义上居于“主人”的地位,可以没有争议地享有代孕所得的全部利益,可谓是再卑微也有妻子兜底。看到有个丈夫说妻子很快又能回家活蹦乱跳,他们又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我脑子里只有一个画面——丈夫啐了几口唾沫数着美刀,妻子从产房回来,按部就班进入厨房,简直像下班回家一样,边上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等着喂养,里面很多是女儿。

纪录片里提到代孕所得的全部款项不会直接一并发给代孕者,而是有规划地指导代孕者进行有意义的消费。我起初认为这不过是某种隐形的克扣和控制,但信息有限,不做定论。女院长自称女权主义者,在组织女性合法出卖自己身体和健康的同时,假设真如她所说,她还教授她们家务活以外的生产技术,并进一步将她们从代孕的承受者转化为整个代孕产业运行的管理者。这里的管理者并不是女院长一样掌握核心技术和利益的人群,而是从代孕者本身脱身为依靠代孕产业获得工作的护工和保姆一类服务人员,比起当底层家庭的主妇,似乎有了更多自主和赚取生计的路径。总之,还是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制定政策的领导者们会跟你谈政策,谈十年百年的规划远景,谈结构问题,谈发展问题,谈道德伦理,谈剥削被剥削,而代孕者及其家庭眼前只有具体的生计,只有眼前的美刀和暂且健全的一副生殖器官。那些动辄道德动辄尊严的话就像在一个快要淹死的人前面谈救援成本,还和濒死者打商量,事实上她什么都听不清了,也习惯少去听。

最后是一些个人情绪,我对那个朝代孕者大笑,并对代孕者身体条件大谈特谈的买家没什么好感,尽管她提到无法生养的苦痛,但她欢喜的笑容和代孕者丈夫一脸无辜的表情,给人的只有有过之无不及的不适。她自称基督徒,宗教当真是要完了。文学里的宗教和文学里的爱情一样,纯度太高,都是现实盛不下的。

 7 ) 和有尊严的世代贫穷比,她们选择用身体跳出困境

有天一对夫妇来找帕特尔医生希望她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人做试管婴儿的代孕,帕特尔医生发现整个印度居然没有从事代孕的女性,也没有这个产业。最后这对夫妇让男方的母亲代为怀孕,由祖母怀胎九月把孙女生了下来。这在印度掀起了轩然大波,伦理批评,道德质疑,死亡威胁蜂拥而来。不过帕特尔医生却在其中看到了机会:为什么不把这做大呢?

在帕特尔医生的观念里面,“代孕是一位女性帮助另一位女性的行为。只有这两位女性之间才能感受到这有多么的特殊和不易。”她这样和代孕母亲介绍她们要做的工作,“你就像是主人招待九个月客人,等时间到了你要欢乐的把他们送走。你要明白孩子并不是你的。”

到2015年10月为止,总共有超过一千个代孕的孩子在她的诊所里诞生。

《代孕者》这部纪录片从帕特尔医生的角度记录了她诊所里面代孕女子的日常,更多的是讨论为什么帕特尔医生觉得她正在做的是正确的事情,以及代孕对于那些代孕母亲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几乎影片中出现的所有代孕女性都是二十多到三十多岁,已经有过一两个孩子。她们做一次测试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孕母能够获得75美金,如果成功怀上孩子前三个月能够拿到600美金,过三个月再拿600美金,而六个月以后无论孩子是否能够成功出生她们都能够拿走8000美金。她们的日常就是在帕特尔医生的诊所里面吃饭睡觉修养,纪录片的开头一个女子说,“在家里有无尽的家务活等着我,在这儿日子就显得无聊了起来。” 为了一个孩子,一对寻求代孕的夫妇会总共付给帕特尔医生2万8至3万美金。

如果从西方视角或者说富裕国家的视角来看,这部纪录片展示出来的是让人感到很不舒服的东西。寻求代孕的顾客像挑剔牲口一样挑剔孕母,他们会评判孕母的身材体型,对她们之前怀胎几个月生下来的孩子到底有多大是否健康也会仔细询问。而有个顾客会一意孤行的强制想要双胞胎,或者生完一个又想再让代孕生一个。在合同法的课上大家讨论到政策角度是否应该开放代孕合法化,或者说代孕合同到底是否应该有效时,最多的关注点仍然是“人权和道德”。

“女性身体商品化”是一个可以从双面探讨的问题,从正面来说,如果女性有绝对的自主权应该也有权力觉得是否贩卖自己的身体;从反面来说,这是对女性的贬低和物化,对女性作为群体来说有着负面的影响。

但是看了这部纪录片才是深刻的感受到,“女性拥有自主权”这句话在我们眼里可能是樊胜美不给家里寄钱,女性要自主选择岗位和职业,或者是决定是否结婚而不受社会观点的影响控制。但是在印度,那些从小就被包办婚姻,被丈夫毒打还要给他送钱,因为是女孩就不受教育而辍学的女性眼里,代孕获得的钱可以让她们有勇气和丈夫离婚,有能力给自己买一套房子给自己和女儿居住,甚至还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去英语学校走上摆脱贫穷的第一步。

“我做孕母就是为了让我的女儿不再给别人做代孕。”

帕特尔医生说,“我自诩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不仅让这些女性用自己的身体来赚钱,我还教她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她替代孕女子们开人生第一次的银行账户,告诉她们定期存款是什么,替她们做好所有的文件。她在每周的诊所集会里面告诉代孕女性们,“你们不可能一辈子做代孕,这只是你们漫长人生中的一年,我希望以后你们可以通过这笔钱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她教她们谋生的技能,也教她们应该脱离渣男的掌控。

为什么通过做一次代孕这些女性就突然有了反抗的资本和权力呢?因为印度的贫穷让人难以想象。当地的男性一个月平均工资是四十美金,而他们一般需要养活一大家子七八口人。所以八千美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完全可以给自己买一套赖以安身的房子。看影片的时候我问男朋友,“我简直不敢相信真的有那么贫穷的地方。”他说,“这还算好的了,在中国给六万块钱包吃住一年生一个孩子,也是有人做的。”

有时候开玩笑会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但是更多情况下是富裕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想象力。豆瓣上很多评论还是在探讨道德尊严的问题,只有一条ID是Finch的豆友写的非常戳中我,“ 穷人只想要口饭吃,精英却是满口的道德。生存高于尊严,认为尊严高于生存的人大部分都是没生存压力的人。当然,话语权在精英这里,同情权和鄙视权也在精英这里。 ”

读黑人文学的时候会被很多情节震惊,比如带着孩子逃走的母亲在奴隶主追来的时候会选择先杀死孩子再自杀,“我不会让孩子再重复我的命运。” 而在这里帕特尔医生也算是提供了另一种让这些女性和她们的后代逃脱的途径,“我希望我的女儿不用再给别人做代孕。”

2015年印度通过文件禁止替外国人代孕产业,现在还有一部完全禁止商业代孕的法案正在等待通过。

 8 ) 对于处于深渊的人而言,到底谁才是魔鬼?

在看之前,内心所想是,我要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把代孕当成事业来经营?

在看的过程中,因为看到代孕者所处的生存环境之恶劣,因为看到那些努力了很久依旧没办法通过自身拥有孩子的男女,因为看到经营者一系列看起来好像全是善意的举措,产生了迷茫。

但最后,“但是我不会让我的女儿成为代孕妈妈”这句话重新点醒了我。

代孕这件事情,无论披上了多少的善意的外皮,对于女性来说依旧是存在很大恶意和隐患的。

但是这件事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能发展?大概因为魔鬼太多了。

 短评

里面来代孕的夫妻中有一对拒绝领养的理由是,宁愿没有孩子,也不要那些有酗酒,吸毒倾向的孩子。大部分会接受代孕这一行为的父母本质上根本不是喜欢小孩,而是喜欢有自己基因的小孩,她们的处子情节一点也不比直男癌差,都是喜欢brand new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反对代孕的人有为穷人做什么吗?穷人想改变自身命运只能靠成为富人的机器,就算是代孕机器。

8分钟前
  • September
  • 推荐

挺复杂的。穷苦的女性用代孕给家庭赚了一大笔钱,无法生育的夫妻通过代孕得到一个自己的孩子,看似一个大家都获利的好事——这也是代孕创办者极力说明的。但是,代孕妈妈要自己承担所有生孩子的风险,无法和自己分娩的孩子亲近。而且最可怕的就是女性被利用(想到莫言的《蛙》),当然本片中的代孕妈妈都是自己来做代孕的。就像影片最后一位代孕妈妈所说的:我不愿意我的女儿成为代孕妈妈。这句话我觉得应该是所有女性的心声。

13分钟前
  • miarielchang
  • 力荐

“代孕妈妈总是说自己代孕是希望自己以后的女儿不用变成代孕妈妈”—《代孕者》

18分钟前
  • 猫哥
  • 推荐

本质是人口贩卖和奴役剥削,结果被美化成了温情的两全其美,人为了金钱可以突破伦理道德和良知,再多美丽的夸夸其谈,背后都是血淋淋的肮脏生意

21分钟前
  • 人工小火龙
  • 力荐

看得我非常难受。特别心疼代孕的印度妇女。我能理解她们为什么做代孕,贫穷,盖房,抚养子女是最大驱动力,为此她们出卖子宫,一次又一次。也看到了盛气凌人的西方人像挑选牲口一样挑选孕母。这种赤裸裸的身体剥削简直让我看不下去。我能理解一些人对拥有自己基因的孩子渴盼,理解孕母们的困境,但,反对代孕。改变妇女的贫困应该由其他更人性化的进程来完成,代孕,太残酷了。而另外一些人试着接受不能拥有自己的生物基因的后代吧。哎。

22分钟前
  • 老郑卖茶🌈
  • 力荐

我觉得片子里代孕妈妈的镜头少了一些,应该把镜头更多地交给她们,这些妈妈选择代孕绝不是自愿的,她们是被生活所迫,真正应该改变的是导致她们贫穷,无法自立的社会制度,这部纪录片的影评给我很大的启发,坚决抵制代孕合法化,要帮助女性摆脱贫穷,应该靠发展教育,靠改变社会的文化和制度。

26分钟前
  • 医学小仙女
  • 推荐

无法认同片中那位医生所说代孕者是为另一个家庭奉献她的子宫且这奉献是有偿的 我不明白有偿代孕与买卖婴儿之间的区别 片中随处可见的是医生和那些求子家庭的富足宽裕与那些代孕者的无知贫穷 怎样的家庭会需要出卖女主人的子宫才能盖起一间能遮风挡雨的房 但愿所有的女孩都不会成为所谓的“自愿”代孕者

30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你说代孕是没有道德的 你在印度七个人住一间房温饱都是问题的环境里面讲道德 道德这个词在温饱面前提起来简直是低微至极

31分钟前
  • wildpf
  • 力荐

多年前对代孕还没有明确看法、姑且态度中立的我看了这个片子找到了立场。我们身为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到底有多么盲目愚蠢束手就擒才会对代孕产业不警觉啊?

33分钟前
  • 愣了愣
  • 推荐

女权从头到尾都反代孕,所以别浑水摸鱼装什么普世英雄。片中这位看起来散发圣光,号称拯救印度女性的人满脸只写着两个大字:吃人。 评论里也别扛女权大旗掩盖你自己混乱的内心,只和既得利益者共情你不觉得可笑吗? 代孕不可能放开,放开这个世界会完蛋

36分钟前
  • момо
  • 还行

片尾一位代孕妈妈说:“我这一辈子都不愿意我的女儿做代孕妈妈。”这句话就足以说明代孕到底该不该合法化。一旦合法,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各种利益纠纷。必定产生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剥削:1、一些有权有财的上层女性,她们可以正常孕育孩子,可是不想承担自己生孩子的损耗与风险,所以就选择代孕,像挑选一件商品似的去挑选代孕妈妈。2、会出现贩卖妇女女孩的现象,被当作生育机器,强行她们给别人生孩子。3、家里欠巨债的丈夫逼迫妻子去做代孕来偿还和养活自己。总言之这里面存在了太多太多问题,以上提的三点仅是冰山一角。

38分钟前
  • Leslee_H
  • 推荐

穷人只想要口饭吃,精英却是满口的道德。生存高于尊严,认为尊严高于生存的人大部分都是没生存压力的人。当然,话语权在精英这里,同情权和鄙视权也在精英这里。

41分钟前
  • Finch
  • 力荐

为什么印度成为代孕天堂?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934729

45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人从出生就是有阶级之分的,在这部纪录片里特别明显。

46分钟前
  • taltalxun
  • 推荐

“你要把这件事看做一个客人在你家住了九个月,然后送走他。”这个理解方式非常理性且冷酷。//看到那孩子法律上的妈感谢并拥抱了生下ta的妈,而ta生物学的妈都不知道是谁的时候,能强烈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 //而且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女权体现。

47分钟前
  • 朔夜ネコ
  • 力荐

这部纪录片的倾向性源于这个女医生坚定的价值观:代孕拯救印度女性。 而代孕者vasati则说:我一生都不想让我的女儿再去代孕了。 一群无可奈何的女性生存所迫选择代孕。这是被拯救?还是被利用? 代孕得到钱之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吗? 无解

51分钟前
  • 盐水
  • 还行

在一个自认为女权的女医生的管理下运行,明码标价,按时付款,还教孕妇手工技能。这样出卖身体9个月后赚的钱都去了哪里呢,无非盖房和养丈夫儿女,这种程度的牺牲,各种无奈,无力。假如在无良利益集团的控制下运行,那一定是人间地狱

54分钟前
  • 苗斑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代孕者就很心酸,还是不支持,觉得对代孕者真的不公平,不论是金钱还是情感

58分钟前
  • 荒度
  • 推荐

在一个男人月收入40美元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国家,就别谈道德这种奢侈品了,没钱,买不起

1小时前
  • 摩尔乌鸦
  • 还行

在代孕过程中,Patel医生试图教导代孕者们如何去理财,甚至培训她们一些生活技能,方便以后就业。为此,她宣称自己是一名坚定不移的女权主义者,可同时,她却让500名女性成为了生育机器。很复杂也很无奈,或许就是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吧。

1小时前
  • 拧发条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