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给满分是因为片子在剪辑和说明上有不够清晰的地方,比如没给每位人物注明身份,导致我看的时候有些分不清面孔;还有大楼倒塌时间线的混乱,差点没看懂。
但片子很发人深省,给我提供了几点发现:
1. 恐袭后决策者的情绪处理,在经历恐袭后,决策者们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状态持续过久后可能出现判断失误;
2. 911是史无前例的,片中人物在应对恐袭时强调过,事件过后反思时也强调过:大家对如何应对这样的事并无经验,它改变了美国人对恐袭的认识;
3. 总统在听闻消息后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发言稿,在911这一天他演讲了三次,发言内容都是用来振奋人心、减少恐慌的,其中有明确的口号:我们一定会战胜恐怖主义,保护美国的民主自由!可以说总统在此时充当了美国人的精神支柱?
4. 恐袭发生后,大家对飞机的戒备甚至有些杯弓蛇影,总统夫人提到晚上一架飞机朝白宫飞来,全部人都被疏散,后来才发现飞机上是自己人。回忆起我之前遭遇小车祸时也有这样的应激反应;
5. 对是否该击落被劫持客机的讨论,等于说该不该牺牲小部分人的生命保全更多人,这是个哲学问题,不过不同的是如果撞机,机上人员也基本无法生还。但击落客机仍然是个非常严肃的决定和行动;
6. 大楼倒下时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烟雾非常震撼,这么大又快的东西,像海啸一样瞬间就把一个个人都给吞噬了。人们都亡命地奔跑,有的勉力跑赢了,有的一瞬间就消失在雾团里。还有大厦倒塌的画面,大厦燃烧时的跳楼者,看着直击心灵;
7. 关于集体无意识:纽约市长说,恐袭后,他走在街上接受采访时,市民都紧紧跟着他走,接着变成他带领着一大群人、带领整个纽约市人在街上走。人们在六神无主时做出的行为是群盲的;
8. 我看这部片子时正值新冠肺炎,身处武汉,深深感受到稳定都是相对的。大家总觉得和平是常态,但巴黎恐袭、伦敦恐袭也就一两年前的事;就算没有恐袭,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也是隔几年就来一次;更何况像非典、埃博拉这样的传染病。稳定并不是理所当然的,生活就这么动荡,没碰上是暂时运气好,一旦碰上了,每个人都像燃烧大厦上的跳楼者,灾难前人命不值一提。
平平淡淡的影片,时间顺序记录了国家高层对恐怖事件的紧急处理,和一些感觉老百姓不会想听的国家高层的细节回忆。
简介写着“当事人视角”,跟我设想的事件的叙述者会是幸存者、受难者家属、救灾的群众、现场目睹灾害的平民不一样,出现的都是政治家一类的角色(片中要是能表明职务就好了)。他们很冷静、很客观地回忆那两天发生的事情,没有戏剧化的情绪失控。被采访时有人提到的一句“这也影响了某人的政治生涯”让我很膈应。
或从天空中坠落、被迅速膨胀的浓烟吞噬、在客机上被牺牲,或策划大规模恐怖袭击、组织发动战争,人类的个体原来可以这么截然不同,一部分渺小到像指尖上被随意吹飞的蚂蚁,一部分却有庞大力量去实施摧毁和掠夺。
历史翻到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这二页的时候,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致有人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列为将来的主要历史课题。且慢说文明究竟冲突在哪里,仅以美国在历史上遭到的两次攻击为例,就可以发现,宾•拉丹的9•11攻击与当年日本侵略者的袭击珍珠港,其涵义是完全不同的。
日本军队的袭击珍珠港,是对并吞奥地利、占领波兰的德国军队的模仿。其情形一如像当年的日本海军模仿一度称霸世界的英国皇家海军、打击中国的北洋水师。善于学习的日本人,即便发动战争,也忘不了模仿他人。更不用说,日本人的袭击珍珠港,带有明确的利益需求,怀有一目了然的政治意图。
然而,美国所遭受的9•11攻击,情形正好相反。不管攻击者是如何无情的亡命之徒,选择了不择手段的恐怖方式,但人们很难从中看攻击者有什么经济利益可图,也很难发现其中含有什么具体的政治目的。人们无可否认的只是,这样的攻击不是没有缘由的。问题只是在于,缘由何在?
9•11攻击显然既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商业行为或者政治行为。因为二十世纪很有一些佯装疯颠的艺术家,做出各种古怪的行为,以图成就一世的名声。此外,以往许多恐怖行为,又大都以商业利益或者政治意图为目的,致使被劫持者、被攻击者通常还有谈判的余地。比如以金钱赎买,或者交换人质。但9•11的攻击者却什么都不要,只要大家同归于尽。
毋庸置疑,这样的恐怖行为是必须制止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要加以制止。然而,制止恐怖是一回事,解读这样的行为又是一回事。
对此进行商业性的阅读,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即便是攻击者们相信他们的灵魂因此可以升上天堂,这也不能读作是攻击者们跟上帝之间的一笔交易。政治性的阅读也同样没有根据。再疯狂的人,也不会疯狂到自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攻击,建立一个阿拉伯帝国。也许像心理医生那样的精神分析,是成立的。只是在那种隐喻性的读法上,必须区分由点及面的读法和由面及点的读法。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整个殖民时代,地球并没有像当今天下这样,经由现代传媒、现代通讯、现代交通、还有现代高科技所带来的电子时代和全球化经济等等原因,成为一个村落式的世界。因此,许多历史事件都有必要进行由点及面的阅读。正是这样的由点及面阅读,使《鲁宾逊飘流记》有了历史的隐喻意味,使鲁宾逊和星期五的故事成了一个可能至今尚未完全解开的历史情结。
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全球化时代,由点及面阅读却可能会丧失事件背后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冷战时代结束之后,人们可以发现,过去那种意识形态式的界分,乃是非常可疑的。因为相同的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可能发生你死我活的战争;而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却会结成联盟,不管这联盟出自利益上的一致,还是由于其它原因。当世界还没有被全球化、人类还没有如此紧密地相关的时候,由点及面的历史阅读通常具有揭示事件背后种种联系的效应;而当世界被全球化到当今这种程度时,由点及面的阅读显然会使事情更加复杂化。换句话说,由于太多的联系,迫使人们不得不从对联系的揭示、转向寻找联系背后的真相。那个真相很可能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点。或者说,隐藏在一个巨大的话语背后的事实真相,很可能只是很个人的恩恩怨怨,很狭隘的一己私利。由此可见,鲁宾逊和星期五故事的历史含义不是永恒的,而是有限的。比如,9•11攻击就不能被读作是星期五挑战鲁宾逊的隐喻,更不能因此而由点及面地读作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这可能应当成为一种常识,即在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着的,不是冲突,而是差异。文明之间的差异通常是互补的,虽然不排除冲突的可能性。一般说来,总是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由彼此之间差异演变为冲突的可能性、远低于因为彼此之间的相同而发生的龃龉。从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例来看,即便是不同的民族之间发生战争,彼此间的文明却并不冲突。亚历山大的征战,并不意味着希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或者波斯文明之间的冲突,相反,彼此之间恰好由于战争而发生了互补性的交流、融合。在中国历史上,异族入侵甚至异族占领,非但没有使文明受到什么损害,反而使得所有的入侵者最后都被所他们侵入的中华文明所同化。所谓的五胡乱华,最后结果却是五胡入华。就拿世界近代史上的殖民战争来说,不管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战争激烈到什么地步,彼此间的文明也并不冲突。长期的战争结果,一方面是东方国家的依次西化,另一方面是西方文化越来越带有东方色彩。因此,文明冲突理论与过去的阶级斗争学说具有相类似的性质,乃是将个案性的利益需求,夸张成公案性的、或者说共案性的历史话语。
面对9•11攻击,用文明冲突作解释,远不如追寻攻击背后的个案事实更符合实际真相。打个比方说,当一个大家庭突然遭到不顾一切的疯狂攻击的时候,除了自卫、除了制止那样的疯狂,这个家庭完全有理由转而询问自己的家庭成员,究竟是谁与攻击者结下了如此重大的梁子。虽然攻击者明确表示他们仇恨全体美国人,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美国人不仅是无辜的,甚至是毫不知情的。在这种显然被夸大了的仇恨背后,实际情形很可能是仅仅起因于对方与个别的美国政客、美国商人、甚至美国政府的某些情治人员之间的磨擦。而且,从攻击的如此不顾一切来看,那样的磨擦与其说是利益上的冲突,不如说是心理上的不平衡。利益上的冲突对象,通常是相当具体、相当明确的。唯有心理失去平衡造成的仇恨,才会变得盲目和夸张。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一不小心就被夸大成了国家之间、甚至种族之间的深仇大恨。仇恨者如此夸张是没有理性的,被仇恨者接受这样的夸张,也是没有道理的。一旦双方都随着这样的夸张,彼此无限上纲,冲突无限升级,那么人类的末日也就真的降临了。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的现实世界中,有许多难解难分似的问题,大都出自彼此之间那种由点及面的夸张。明明是这个政府与那个政府之间的磨擦,却要上升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就像过去一个雇员与一个老板之间的关系,可以生发出阶级斗争的理论;如今一个叫做阿卜杜勒的阿拉伯人与一个叫做亚当的白人吵架,可以引申为阿拉伯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文明冲突。如此等等。西方思想家们虽然非常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但一涉及具体的案例,又习惯于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龃龉,说成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斗争。甚至非常个人化的情绪,都会变成一种哲学。就像法国以前有个叫做萨特的哲学家,竟然有本事把他个人的恶心感受,夸大成所谓的存在主义哲学。
在如此这般的夸张面前,胡塞尔当年提出的走向事物本身,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胡塞尔在《几何学起源》中提出的“活的现时”(living present),更是显示出了实际的意味。“活的现时”意指在一个生存空间里的当下的、具体的、共时性的个案,以此区别于此一个案背后可能存在着的过去的、历史沉积的、抽象的、历时性的公案,或者说共案;用胡塞尔的话来说,叫做“主体间性”。虽然存在具有海德格尔揭示的时间向度,可以被时间所遮蔽,也可以在时间向度上被敞开;但存在者之间的生存,却具有无容置疑的共时性。在一个共时性的空间里、或者叫做在一个共时性的结构中,点不仅是成立的,而且是有实际意味的。这就好比在波粒二像性所揭示的物理现象中,电子和电子波一样,都是实在的。只是当观察者想测准波的动量时,粒子的位置就模糊了;而想要测准位置时,粒子运动的动量就只能被忽略。在胡塞尔所说的“生活的世界”(Lebenswelt)里,个案性的零点假设,不仅是有意味的,而且是必要的。就像零作为一个实数是不成立的,但在数学中却绝对不能没有零的存在。由于零点的假设,使由面及点的阅读成为可能。
零点的假设,也使人们将9•11攻击事件朝着个人恩怨的个案梳理,成为可能。相比于在事发之后对于美国总统是否作出了正常的反应、纽约市长是否尽到了责任之类的诘问和调查更有实际意义的,也许是对所有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过宾•拉丹的美国官方或者非官方人士的采访,以此弄清在一个巨大的话语和一次史无前例的攻击背后、是否存在着极为私人性的的个案真相。假如要对这个历史事件进行哲学性的思考的话,胡塞尔的《几何学起源》显然要比德里达的《胡塞尔几何学起源引论》更有价值,也更加实在。
德里达在他的《胡塞尔几何学起源引论》一著中,以玩弄概念的手法,从过去、现时、未来的时间向度上,硬把在空间座标上的“活的现时”说成不可能,从而杜撰出他自己的那个“分延”(“differance”)来取代胡塞尔的“活的现时”。德里达由此模糊从而取消了现时性个案的不可夸张性,或者说,点的不可延伸和扩展。德里达非常武断地断定,现时不可能驻足于“点”,也即是不可能驻足于个人的个案,断定现实生活中不能做出“零”点的假设。换句话说,德里达借用海德格尔的时间,否定胡塞尔对空间的论述;其情形一如以对波的动量的测定来否认粒子的位置的存在。
但在事实上,对9•11事件进行个案性的定位,可能比公案性的调查更加重要。把9•11的恐怖袭击夸大成阿拉伯文明和西方文明世界的冲突,绝对不会比把这一袭击限定为宾•拉丹与美国具体什么人的恩怨的个案更符合实际。这就好比一个德国家庭的孩子和一个美国家庭的孩子吵架,仲裁者是从零点的方向、从个案的角度将此判定为仅仅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吵架符合实际情形呢,还是从德里达那个“differance”的方向、从公案的角度将此延伸为是德国法西斯和美国民主政治制度之间的斗争更符合实际情形?
就9•11攻击的攻击者而言,他们可能正是按照德里达的那种书写方式,将个人与美国某些人物之间的恩怨夸大为阿拉伯人与美国人之间的仇恨。而且,攻击者似乎也是按照德里达的那种解构主义方式,追求策略上的完美和操作上的可行,而根本不考虑行为本身是否有违世人公认的价值观念和普世共识的伦理道德。按照德里达的学说,9•11攻击可能是最为后现代、或者说最为解构主义的行为,彻底到了看上去除了操作,什么都没有,甚至德里达所讨厌的语音也没有,只有轰然爆炸的声响。但德里达绝对不会承认说,这就是他在《胡尔塞几何学起源引论》一书中津津乐道的那种先于说话的“书写”(L’ecriture),也不会承认说,这就是他所强调的Differance。因为德里达不会不知道,这样的操作并不是没有意义在内的;不会不知道,这样的意义是相当具体的。
假如说,9•11攻击真正摧毁了什么的话,那么其摧毁的就是风行于美国大学的德里达学说。虽然9•11攻击者将目标锁定为美国、锁定为纽约具有地标意味的两座高楼大厦。这让人想起一句中国谚语、叫做,歪打正着。因为被炸掉的建筑物,都是可以重新建造的。死难者的死难所激发的,并不是恐惧,而是美国人对当初立国时的基本价值的记忆。但德里达的学说,却因为这种解构主义式的攻击而遭到了空前的嘲讽。当年以索尔•贝娄为首的十几位美国教授学者,曾经非常严肃地抵制过德里达的学说,却没能收效。如今9•11攻击一声轰响,德里达学说应声而倒。
2003年5月31日,9•11事件发生一年半之后,德里达和另外一个学者,在法国《解放报》和德国《法兰克福报》上同时发表联合签名文章,《首先在核心欧洲捍卫一种共同的外交政策》。该文声称,欧洲要有一个领导核心,欧洲人要寻找一种能够带动欧洲联合的共同价值观,这种统一的欧洲价值观将体现在未来的世界政治设计上,说得更明白些就是,用一种建立在国际法基础上的国际政治秩序抗衡美国的超级霸权政治。且不论该文的观点和立场如何,饶有意味的是,该文似乎是向世人公开表明了,德里达不再是那个力图消解语言的声音和言词的意义的德里达了。德里达终于用声明式的语言,向全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也即是他过去要解构的语音。德里达不再对统一的、共同的价值不屑一顾了,而是热情洋溢地追求起了那样的价值观。德里达也不再坚持他在《胡尔塞几何学起源引论》一文中的立场,而是不言而喻地承认了胡塞尔的“活的现时”和“生活的世界”的共时性和结构性,虽然德里达将他的结构和空间仅限于欧洲。德里达当年向美国学界宣布“结构主义已经死亡”时,绝对不会想到,他自己在9•11攻击发生后,竟然会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回到被他声称已经解构了的结构主义立场上。由此看来,德里达确实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策略家,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
既然德里达走出了这一步,回顾一下德里达在哲学上、在思想界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也许就不是没有必要的了。
《911:改变世界的一天》,2011年英国纪录片。本片主要记录了911当天的一些亲历者的采访,这些亲历者主要是一些头脑人物,但不包括总统小布什本人。主要有小布什的太太劳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幕僚长,随总统一号的记者,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等等。故事从911撞击前1小时左右开始,知道当天深夜白宫首脑开完一系列会议后休息为止。总体还算是平铺直叙,但是911事件本身的惊天动地,还是让这部纪录片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特别是前半部分。
那整个一个星期,我都在辽宁省大连市参加辽宁编辑学会的一个会议。现在想起来那种会议蛮无聊的。一些人在展示权力,另一些人在巴结权力,大家都在表演。
当时正在备考硕士研究生,带了一本不知道是《生理学》还是《生物化学》去参会。记得有一天一位不知什么职位的领导坐在我旁边,而我还在看我的书。领导问,在看什么?看书看到游离恍惚的我顺口答了句,看书呢。领导很生气。我和那个世界的不谐调从那时就一目了然了。
因为911,这一切记忆特别深刻。自己在为生活奔波时,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在分崩离析。
看到双子大厦被撞,是在9月12号的早上,在自助餐厅。因为与美国东海岸十二个小时的时差,事件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了。当时看到的感觉,特别不真实,以为是什么类似愚人节的笑话,一个假视频。回到沈阳后,其他同事也有同样的感觉。
那天被劫持的第四架飞机,是美联航的93号。因为飞机上乘客与机组人员的奋勇斗争,这架飞机没有飞向华盛顿,而是坠毁在南宾西法尼亚的一处无人农田里。
有一部根据此事件改编的电影《联航93》。
93号有182个座位,但当天机上只有33名乘客和4名劫机犯。因为那天早上机场太忙,本该8点整起飞的93号拖到8:42才起飞,这样机上人员在掌握了纽约的情况后对机上形势有了大致判断。共有10名乘客和2名空姐给家人打了电话。后来人们根据机上录音和这些电话,大致了解到具体发生了什么。
前两年又读过关于加拿大纽芬兰省的一个快要废弃的国际机场的文章。911之后,美国领空封锁,直到9月14号才重新开放领空,在此期间,与亚洲的航班都停在温哥华机场,而与欧洲之间的航班停在东海岸。读到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发生在甘德机场的感人事情。
以上都是关于911的碎片。今天(恰好是北美时间的9月11号)看了《911:改变世界的一天》,把这些碎片都整合到了一处,对那天发生的事情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它的缺点就是写政客太多,写普通人太少——几乎没有。总统是慌乱的,纽约市长不知所措,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有近五十分钟不见人影,处于失联状态。
在911之前,美国人真是被宠坏了,特别天真特别Naive。所以对这种突发状况,没有人知道如何应对。
如片中所说,人们还处于冷战思维,军备和思想都已经陈旧,还停留在可能发生核攻击的状态。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空军力量锐减,整个东北美只有四架防空战机,保卫一亿多人。
情报部门的失职是明显的,很多劫机犯的名字在名单中已经亮起红灯,而且联航93号还有一个劫机犯登机前搜出了爆炸物,但最终还是全体登机了。
911这天,战机飞行员接到命令,可以击落不听指挥更改航向的民航飞机,也就是可以射杀自己的同胞。
一位黑人消防长官说,身边只剩下七八名消防员,以前有四五百名。不由想起《切尔诺贝利》里那些牺牲的消防员。
看到片中200多人从101楼102楼跳下,听到坠地的声音,比什么都震撼,比什么都让人感觉到人之脆弱。
911确实改变了世界。
对自己生活的改变,一是每次登机前的安检都越来越严格。二是美加之间原本没有边检站,真是地上画一根线就当作边界,如今虽然还是不设防,但互设海关检查,彼此都怕恐怖分子从对方那边跑过来吧。
片子拍的很浅,流水账叙事。 前面为了突显袭击的突然性,玩感性,做的铺垫过长,拖拖拉拉,明明可以新闻一样几句话带过,直奔危机现场和危机应对。 此外,在主要内容上,仅展示政府高官在对外安抚情绪的作用,(纽约市长不离开现场;总统回华盛顿) 对实质性的危机应对方式介绍很有限。 (授权战斗机;保护总统) 媒体发达的今天政府官员们在影响舆论上得作用比以往更大,但影响舆论仅仅是官员门职责的很小一部分,片子不该把重点放的如此局限。 另外,b站评论区和弹幕真是让人看不懂,讨论这件事里谁对谁错、哪方在道德高点,根本没有一点意义;永远不要高估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群体的道德水平,并且高尚也不是建立在批评之上的。 值得追寻的应该是不同角色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式,结果怎么样;反思如果我们是危机中的角色我会坐的更好还是更坏,这才是纪录片中有价值的地方。 一般来说b站很多网友表达的观点具有一定价值,但在这个片子上有失水准。
从片子本身来说,看到了很多以往不知道的细节资料,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
不过,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片中很多人在回忆时都说:这一天改变了美国!这一天改变了世界!
但是,真的如此吗?
美国改变了吗?
在我看来,并没有。
今天的美国,还是和20年前的美国一样,是一个傲慢的、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国家。
片中被采访的人说,他在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显然,根据今天美国的表现来看,他们并不会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由于美国自身的傲慢。
世界因此被改变了吗?
当然没有!
改变了什么?世界的版图?文明的发展?强者为尊的相处方式?……什么都没有。
所以,这还是只是美国人自己,还是基于他们傲慢的心理得出的结论而已。
站在历史的长河看来,911事件,真的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大的国家本土被袭击,死了3000人。仅此而已。
改变世界?真的远远谈不上。
绝望的人们纵身跳下。当说出当时有两百人选择跳楼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人雨点一样掉下发出撞击声的画面……天呐……
小时候只有个模糊的印象,一直以为只撞了一次,现在回看发现远比我想象的惨烈多了。看到绝望的人民从高楼往下跳,看到整栋楼直接垮掉,实在对人冲击太大了!一方面,为遭遇不幸的平民感到深切的哀悼;一方面,又极其厌恶发动战争利益至上的政客。这么多年了,地球依旧不太平,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现场实拍。有两百人选择跳楼。不明成分的浓雾,在一线指挥的纽约市长。极其厌恶某幕僚接受采访时特意提及桌子上的小饼干,那一瞬间此人好像在忍着笑,好像忍着不让自己回忆当时身处暴风眼是多么享受,对,就是享受,乐在其中。小布什真实的第一反应一点也不蠢。以及,现实中的电车难题对大多数人而言似乎都是很容易的选择题。
无法忍受双子塔上高温炙烤的人,从100多层的高楼一跃而下寻找解脱的画面,他们不止让你看到跳楼,也让你听到跳楼。为了不让华府遇袭而为国捐躯的第四架飞机上勇敢的人。来不及释放任何情绪,一直奔波在一线与纽约人同在的纽约市长。这些画面太有冲击力了。911那年我十岁,回忆起来应该是前南斯拉夫使馆轰炸的事,让整个国家充斥着很强烈的政治情绪、反美风气。本拉登当年在好多人口中是向帝国主义开炮的英雄,我十岁我懂什么,随波逐流跟着其他人吆喝过“本拉登万岁”。回想起当时的国内教育,潜移默化间都是政治(虽然现在也是),不由觉得后背一凉。
纪录片里出镜的被访人物,旁边不是有一竖的身份说明才对吗?
武汉,就是世贸中心。世界在改变,在未知面前,我们永远没有经验。
央9放了两集后就没动静了,难道就两集?
原则上谴责恐怖主义,道义上同情死难者。但究其根源毕竟是美国自作孽在先,挨了反咬也怪不得谁。难忘01年那个秋天举国吃瓜的香甜。
片子中规中矩,事件让人大为震撼。
无论如何,三千多个平民遇难,背后又有多少个走不出阴影的家庭,对无辜人我没办法不保有同理心和同情心,衷心希望世界和平吧。
悲悯的心,同时感慨天朝
这部纪录片着重讲述了911当天政府高层,特别是总统的应对流程,算是决策程序层面上的记录,而非倾向于民众方向的煽情,也是一个很宝贵角度了。我最大的感想是,涉及到国家级别的危机,再多的预案都意义不大,所有的临时处置都只能是勉强的亡羊补牢,美国做不到周全,任何一个国家也做不到,所以预防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今看来,预防的措施是否就成为了多年后“棱镜”丑闻的借口,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tags: 2010s / 美 / 纪录片
b站弹幕里山呼海啸一般的幸灾乐祸,让人恐怖。这些人和恐怖分子没有本质区别。
五点感想。触目惊心的事实;十恶不赦的恐怖分子;可怜可敬的美利坚人民;迟钝到近乎痴呆的布什政府;and最后,天道轮回,记得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吗?
片子本身还可以 流水账 不够深入(b站某些弹幕确实 展示了很多人毫无人性的一面 不是要你装圣母 但是基本的人性和善良总要有一些吧 而且b站用户我相信有很大比例的90、00后 现实中是乖仔 看不出在网络上却那样恶毒 叹息(愿世界和平
政客们的那一天
基本讲述了当天的过程
让我震撼的不是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瞬间,而是一个个绝望的人抱着并不存在的希望从大楼高处跳下的镜头以及极具冲击力的撞击地面的声音。
为什么被访人物画面上没有一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