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ove is the dagger that stabbed me in the back.' —— 台词摘
"
I wish I've born a man,I would have killed thousands in battle...Take over countries,burned witches,I would've been a hero.
That is it. you are nothing but a myth.
The greeks created the gods for everything...
Because they could not figure out why the sea,why love ,why death...
Now we have created you to a peace and fears and ignorance.
Because we have so many questions and so few answers.
I have used you and prayers to forgive myself for my horrible sins.
A proper burial or feeding wolves is the same thing.
Holy water is just dirty water.
Why am I so scared to die?
Because I do not believe in you or eternity of the soul.
When I die, I shall rot,and nothing will be left of me.
Love is the dagger that stabbed me in the back.
If you are not a myth,obsorb my sins and keep me young.
I thank you,my Lord. “
...
Earth to earth,ashes to ashes,dust to dust.
---------------------------------------------------------------------------------
History is a tale told by victors. That is what left of her,
2 ) 爱情,有多少蠢事以你之名进行~~~
Elizabeth Bathory是个非常引人遐想的形象,关于她的传说很多。但就个人来说,很显然的,我偏爱那些更加黑暗阴郁变态的故事。
Bathory是匈牙利最蓝的血统之一——蓝到她在嫁人后仍然保持自己的姓氏(因为娘家比夫家牛X)。家族中数世代的内部联姻造成了显而易见的两种结果:一种是类似于纯种马的配种,家族中强者的基因得以稳定和强化,比诸如美貌和智商,另一种则类似于生物课上学到的近亲结婚,即使生理上不见异常,这一家子心理上变态的不在少数,加上权势冲天,为所欲为,犯下的公案不少。
Elizabeth的生平无疑是这两种结果的精华体现。一方面她以美貌著称于世,并且智商极高,手段灵活,意志坚定,在其夫战死后仍然能够捍卫边境保证匈牙利不受土耳其的侵略,另一方面她又是极少数女连环杀手,且是有史以来记录在案的杀人最多的连环杀手之一。
CM里曾经专门介绍过女连环杀人——相比于男性来说,女性成为连环杀手的比率小得多,原因一当然因为女人不太受性冲动的支配,所以一旦要杀人必然有一个理由,而要一再的杀人,那不仅是目标明确而且往往手段隐蔽,不会做留下什么纪念品,或者挑衅警方,或者留在犯罪现场之类多余的事情,因此比男性杀手难以捕获则是原因之二。
而Bathory杀人的目的则让她成为另一种传说的原型之一——吸血鬼。于是可想而知,我一早听闻这位女士的大名且查过她的生平。
虽然现在流行翻案,但我觉得她并不需要洗白,毕竟那个时代人的确是分高低贵贱,穷人的命在领主眼里是不值钱,再加上她家又世代守卫边疆,看惯了杀人流血的事情,为了让自己永葆青春而杀一些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生存价值的人,跟CM里的某些case比都不算怎么BT了。尽管照她本人的故事来拍难免成为B级片,但却比这些要将她拗成受害者的强多了——尤其还是爱情的受害者。
“爱情”这个词,现在简直跟“愚蠢”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不管什么,哪怕她是Dracula的后代,是以铁石心肠闻名的女伯爵,失恋时居然跟Twilight里面的那个小花痴一样的只知道自我摧残,实在让我狂翻白眼——好像这部电影的前几分钟说她童年如何的冷酷云云,还有电影中段在餐桌上的唇枪舌剑,勾引小正太时的步步为营,这些都是在讲冷笑话似的。以这位夫人的能力、权势和心性,失恋了应该把浆糊化为戾气,有计划有手腕的疯狂报复才对。结果却是一个更年期妇人的高龄在那里上演林妹妹的戏码,让人很是惊讶这个角色到底是怎么塑造的。只有把割开自己的胸部把小正太的头发放进去的那一出还有点原来的风采。
诚然,当时国王欠了他们家的巨债;诚然,贵族之间有这样那样的利害关系;诚然,她是个异教徒(会在城堡里养女巫的不可能是纯然的清教徒,电影中却把她拍得很虔诚的样子);诚然,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别人想灭她的理由。但是17世纪也没有离现在很远,而上百人的受害者实在也很惊人,就种种证据来看,要说她是被陷害的实在勉强。我倒是对以前捷克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拍的那一版比较有爱。虽然一样是走翻案风,不过至少她不是什么狗屁爱情(整部电影里重复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爱情”,前后左右还往往要佐以“高贵的”之类的形容词,弄得好像莎翁剧一样,把我恶心了一把)的牺牲者,而是时代的牺牲者,不是输给了自己的花痴,而是输给了自己的强大和个性。
事实上,Bathory在其夫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杀人了(我有点怀恶意的想大概是Delpy演不了20出头的小姑娘了,所以才故意把案发时间推到她丈夫过世之后)。她老公也是传奇人物,号称“匈牙利的黑英雄”。但是对老婆的出轨和同性恋爱情则是完全的睁只眼闭只眼,两人携手创造了当时国内最强大的家庭。就算要拍一个爱情故事,我也会比较倾向于这一对奇怪的夫妻之间的感情纠葛——没办法,重口味嘛。像本片中这样走古典莎翁式爱情路线的,比较无趣。
不过电影里的衣服都很好看。尤其是领子和肩袖那部分的设计,还有饰品,太有吸血鬼的风采了。我完全是看在衣服的份上推荐。
PS:没看出小正太哪里好看了。我觉得那只M君还要好看点。
3 ) 我喜欢才女
Julie Delpy——此女绝对是那种坦然明快面带微笑静水流深历久弥香型。怨妇般哼哼几许小调婉转哀怨也有,却仍然明快带着微笑的味道,她从容明亮的微笑,大概是生活本来应该有的味道...之一。
看过《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巴黎时》这两部片子,对她不会陌生。
出于对这两部的钟爱,发展到关注她的音乐。
《爱在日落时》结尾部分,Julie Delpy抱著吉他在客厅为男主角伊森霍克弹唱的"A Waltz For A Night"最是动人。随性的唱作方式,把帶有梦呓般动人情境氣氛的香頌。掩饰不住的那份眷恋,却又不可耐何的现实。Julie Delpy嗓音沙哑却不干涩,听她唱歌,悲而不伤。
“An Ocean Apart”,无论我的MP3怎么换,都不会少掉这首歌。
女伯爵,Julie Delpy自编自导自演,并自己做制片人。
看着那双冷峻孤傲的双目,完全找不到一丝当年那个清新淡雅的Julie的影子。
如果你是冲着吸血女伯爵血腥哥特式的画面而来,估计你看了会睡着。
如果你是冲着史诗巨作而来,这片完全不沾边。
对于一部影片的评价和喜好,是非常个人色彩的。如果我说我喜欢这部电影,其实更多的是喜欢Julie Delpy这个才女。
岁月使女人老,但岁月历练才女。
4 ) 不要再给纯洁的爱情栽赃了
这部片子是一个好友推荐的惊悚片,之前也看过一些介绍,以为会有一些骇人的嗜血情景,自己胆子又比较小,所以等了好久才来看,做好了一切随时切换窗口,关小声音的准备。但是显然是多余了,没有太多惊悚的场景,倒像是一部沉闷的人物传记。影片比较平实,和我们普遍了解的欧洲上层社会一样,沉闷,腐朽,压抑。但是制作确实很精良,女主角衣服并不多,但是尽显高贵气质。
片子无疑将伯爵夫人最终的堕落残忍归罪于对她来说那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爱情。这不过是伯爵对这个可怜寡妇的陷害罢了。正如伯爵夫人所说,所有人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对无辜生灵的谋杀上的,只不过她在明处,即使她杀人嗜血是真的,其他伯爵杀人数量和残忍程度也许远远大于伯爵夫人。尽管她聪明一世,却最终敌不过男权社会对她的排挤。她就是过于精明强干了,没有了丈夫在前面的抵挡,要么按照世俗的规矩嫁给只是在金钱上或权势上需要她的随便一个什么权势,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只因为她的聪明,强干,傲慢,高贵,手里还握着国王都还不起的借条,这就是古今中外女强人共同的宿命。
尽管剧中伊斯特凡自始自终一直在说自己爱着女伯爵,但是我持保留态度。他对伯爵夫人是真的爱情吗,明知道父亲反对他们的结合也可能耍出各种手段来,他应该更清楚父亲的为人和手段吧,竟然不采取任何措施防范,听任父亲的安排,相信父亲编造的各种谣言。直到被派去逮捕伯爵夫人才再一次重逢。这只是误会?性格的懦弱?我真怀疑他对伯爵夫人的感情到底是出于什么。这不是一个真正情人应该做的。
最终伊斯特凡的父亲的计谋成功了,他提醒国王如果伯爵夫人有罪,那么国王的欠债就能一笔勾销,又去挑拨伯爵夫人的孩子尽快瓜分伯爵夫人的财产,而最后最大的赢家却是他自己,成为朝廷的最权贵大臣。而他的儿子却作秀似的,一直在说爱她,一直爱她,但是亲爱的那真不是爱情,别再给纯洁的爱情泼脏水了。
5 ) 女伯爵
电影剧情的起伏虽然不大,但这部电影胜在它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女主角的原型名叫伊丽莎白,她为了年轻的爱人,一直在寻找保持青春的方法。 她让人给少女放血,然后用这些鲜血沐浴,或者干脆喝掉。另外,本片也不是第一部将这个故事搬上荧幕的电影了。 1971年,英国就曾拍摄了一部恐怖片《德拉库拉女伯爵》,就是以这个故事为基础。新版的《女伯爵》,由演员朱丽·德尔比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连配乐都是她独自操刀,台前幕后的亲力亲为,足以支撑她担纲制片人,完成操作繁复的古装片。 作为一个法国女人,即借助欧美电影基金的支持,又依靠自己的“全能”发挥,把一个血腥的老故事拍得如此细腻、凄美,朱丽·德尔比的“才女”之名无可争议。 朱丽·德尔比镜头下的女伯爵,被还原成一个为了爱情走火入魔,恐惧年华流逝,对处女的鲜血形成心理依赖感的贵族寡妇。 摒除巫术和传说,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女人,在爱情的创伤中逐渐变得极端,在生死的麻木之后,依然期待情人温柔的双手。
6 ) 那些女人......
是爱情?是政治?不,那是疯狂!
古老欧洲、征战时代、贵族女人、爱情悲剧、传记题材,已经包含了太多足以吸引观众的特征与关键。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为爱疯狂!
相似的影片还有几部:
《疯女胡安娜》(Mad Love),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8495/;
《马尔戈王后》(La reine Margot),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0802/;
《叶卡捷琳娜女皇》(Katharina Die Grosse),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3648/;
《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3340/;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67197/。
片中的女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一系列共性:强权地位却毫无自由,聪明绝顶但极端固执,魅力摄人又何其孤傲。也许,正是这些,注定了她们的悲剧。或许正因能量太高,她们最终只好毁于自己的烈火中......
在统治上,她们因强于男人而被排挤甚至压制,这无疑又激起她们本能的反抗与憎恶;而在感情上,怀疑、背叛,加之无法逃避的现实,又造成其永久的心灵伤害。
她们是一类特殊的女人,政治、宗教、战争、婚姻,使她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尤其艰难,没有一件事是单纯的。她们是挣扎在爱情边缘,被幸福驱逐的女人,难怪会“疯狂”......
愿上帝怜悯这些孤独的灵魂吧......
7 ) 爱情,凶器也。
一个男人为了自己得到更高的权势,于是,向本国最富有的,拥有最强兵力,最善理财的新寡女人求婚,却被这个女人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你的贵族是婚姻得到的,我的贵族却有了数百年历史。”。
随后,这个女人邂逅了这个男人的儿子,二十岁的差距,并没有阻止他们相爱,却让那个女人爱得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当这个男孩子的父亲设下圈套,一点点地让这个拒绝了他,却爱上他儿子的女人,为了爱情的安全感——青春美貌,成为了历史上最血腥的女子。
此后号称——吸血鬼女伯爵的她,以来自那个男人“借刀杀人”之手而得到的土耳其巫术,杀害了数百名处女,希翼以她们的血换来自己的青春。
(一)那是个真实的故事
这片子源自十六世纪(1562年),一说是十七世纪,真实发生过的一个匈牙利女伯爵的故事,只不过,无数时光和无数张嘴将这真实的本来面目给变得不知其实了。
法国影坛才女朱丽·德尔比(Julie Delpy)编剧、导演、主演、音乐于一身,于2009年,以法国演员用纯正的英语演出这部片子。
而我看出来的故事便是上面我写的故事简介,而非那些煽情的广告。
在这片子的精巧构思里,这位影坛才女,揭开的是一个三十九岁,自幼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女子,为追求此生唯一一次真爱,以爱为名,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孽。
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实际上,这位从出生开始,就将冷漠的尊贵,聪颖的强硬,刻入骨髓,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女伯爵,拥有一个强大的家庭,女伯爵自身的理财能力,让国王成为她的借贷者,而女伯爵的丈夫,另一位伯爵更以强悍的军事能力,拥有匈牙利最强大的军队,对国王来说,这个家庭,强大得——“功高震主”!而对另外一个野心勃勃的新贵族来说,这个女子是他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的助推力。于国王来说,她,是债主,于这个被拒绝的男人来说,他需要用另外的手段夺得那些他需要的。
这新寡的女人强悍得似乎无懈可击,然而,她遇到了一位21岁的爱人,那个野心勃勃的男人的儿子,这便是宿命。
片子里曾经在开始有一段,当女伯爵青春年少的时候,她目睹这个还是婴儿的爱人受洗,她说想嫁给他,她母亲说,当他长大,你已经老了。
她在于这个年轻人相爱的时候,在与他高调结合的时候,甚至不在乎被世人皆知的时候,她忘情地在爱情中她温柔妩媚地享受女人的幸福,早忘却了母亲的这句忠告。
结果,在那个野心勃勃的男人设法阻止自己儿子的时候,或许,写得更深一些,他从一开始就在布下一个死局——以“爱情”去征服——无懈可击的女伯爵,因为,她有钱,有军力,却没有爱情。
于是,爱情成为凶器,那个父亲美其名曰为了儿子好,实际上呢,还是说了那句话——“完成了这件事情,你就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了。”他在告诉儿子,其实也是告诉自己,蒙在鼓里的儿子依然单纯地指出——那是在你之后。
权力,金钱,为了夺取它,用了爱情做武器。而昏庸的国王,为了不还债更甚有之——为了侵吞她庞大的财产而默许了个阴谋,事实上,她的罪行已经无可反驳。
爱情,成为了凶器,国王和那个男人获得她的财产,军权,释放自己债务的凶器。
这就是这个法国影坛才女深层想说的话。
(二)女人之爱情
我在看完两天之后,才开始去豆瓣给它打了五颗星,看见评分并不高,看看评论,有句话想说,却没有说。
因为,我发现,说了等于没说。不管女性还是男性,要懂得一个三十九岁的女性的第一次爱情,需要很多很多的经历和阅历,或许也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爱?!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可以爱上一个大他二十多岁的女子,却未必会懂得她内心里的恐惧不安,因为,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却渴望着不需要金钱权利计较的纯洁爱情,对方早都有了。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可以爱上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男子,却永远不明白他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因为,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同样,金钱权利,他都有了,她会相信他真的爱的是她。
爱情,凶器也。
人生过半,不合适的时候,遇见合适的人,本身便是上帝的讽刺。
Julie Delpy所在的国度,或者说,整个欧洲,都不会计较这样的理由的,但,事实上,这样的理由,就是上帝给人类的一个讽刺微笑。
在多年征战忧郁辽阔的匈牙利原野上,在阴森坚实高耸于山巅的城堡里,在卸下了伯爵头衔,脱去了美丽皮囊的那个女人,她那从囚禁她的高塔里投射出的,清幽的眼神里,青春的逝去,爱情的保留,以及阴谋下的血痕,受害的是她,更是那些被她残忍害死的无辜少女,
最后,在她坟墓上,花开了,一个小女孩去拔掉它。
(三)男人之阴谋
这片子归类惊悚片,其实,没有任何惊悚,我想,它能让任何一个超过三十岁的女子去考量自己的爱情。
女伯爵一直在说,上帝以他自己的模样造了男人,所以,她敬仰的上帝其实在惩罚她。
那个时代,就算是欧洲,女人还是没多少地位的,她的地位来源于她的家族,她自身经营的财产,没了财产,或者没了爵位,没了权势,她只能听凭国王和那个家伙的欺凌。
还有爱情么?年轻的那个男孩子,单纯得懂得这里面的那些奥秘吗?片子以这个男子的口气叙述,他也到了后来才明白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与她。
他说他深爱着她,他相信她也深爱着她。他以前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她对他的爱,让她容忍他所有的背叛直至知道他来调查她,也不曾欺瞒他。
此刻,爱情,多么渺小,卑微到乞求。
上面的三个主角都是名演员演出的。
片子的色调和音乐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一场男人对女人的阴谋,一场争夺利益权势的阴谋,只不过,对象是那个强悍的女人,她的弱点是爱情。
片子里有个女巫,是个对女伯爵的同性恋者,幸好她在伯爵夫人死之前死去,不然,她恐怕也逃脱不了中世纪那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对女巫的杀戮。
其实,记得与朋友讨论过,所谓的女同性恋者,大多数都不是真的同性恋,实际上是因为缺少一份异性的安全感而存在的,她们仅仅是自己的同性里寻找着那种不被背叛的感觉而已。
片子可拓展的地方很多,如有一天有人将它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倒是可以好好写写那个时代,那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那些血脉里的闪亮点,很让人心动的。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909476308&PostID=22078556&BlogID=150117
8 )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伊丽莎白•巴托里,著名的吸血鬼,曾经的“匈牙利第一美人”,富可敌国的女伯爵。而历史只能由胜利者书写。
比起血腥,本片更多的聚焦于女伯爵的悲剧性,没有像《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那样,将女伯爵塑造成傻白甜,然后将恶果全部推给爱情。 儿时的家庭教育教她冷酷,却忘记教她死亡。她亦是矛盾体的结合,她有善心,也暴躁;她与男性贵族争论平等,却不把农夫当人。她在与其他男人的讨论中高傲而冷静,却深陷虚渺的爱情无法自拔。
毫无疑问,巴托里女伯爵杀了不少年轻的处女,无论是如同片中被恶人一步步引诱,还是自己寻求。她是凶手,而世人并不在乎死者中有多少死于女伯爵之手,历史只要记得女伯爵的血腥凶残。神明编好了故事,立好了牌位,然后告诉你,妖是坏的,妖吃人的。
史书中记载的女伯爵,从小就喜欢穿男装,按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早年也曾行善事、建医院,是个精明并且富可敌国的漂亮女人。然而这是表象,据说她在丈夫还在世时就开始了血腥的“狩猎”,用处女的鲜血来维持青春。
片中前后的镜头相互照应,使影片看起来非常完整,形成一个悲剧的闭环。
命运将每一份礼物都明码标价,也为每一次起伏埋下了伏笔。
相当压抑悲伤的影片。德国片儿阿,说不出的感觉。不过Julie Delpy真的很牛逼,编,导,演,配乐全包了。
她对不起全世界,却独独对的起那个她爱的男人。
就那样,总之你不会讨厌,欧洲气息的文艺片。
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片中的台词很赞。
我也喜欢她~~~
口味重的快赶上电锯惊魂了。朱莉蝶儿,你行的!
你没有风情~你没有风情……没有……没有……
吸血女王
集SM,姐弟恋,拉拉,自残,凌虐为一体啊。julie delpy绝对的御姐范,那么有才这片子可惜了
Julie Delpy 捉襟见肘。不导也罢。
女人相信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惊悚的事情。
朱莉都这么老了啊,这里她几乎没化妆,不过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没有法国口音,丹尼尔的德国口音也很轻。。觉得她还是老老实实去拍文艺片吧,她不适合这种角色。ps:结尾处的台词很不错,把头发塞进肉里看得我胸口疼
天啊,我要是从小被教育着看打人、摸死人、揪花、拔树、活埋鸡.......我长大了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东西——能变态已经很不错了!
爱在处女血滴时……
把爱人头发划个口埋在乳房里。
all about love
因为是JD的片子,多加2星。话说,这编剧实在太弱了……
首尾的高傲女伯爵和中间的脑残怨妇气场不顺。
香水与朗读者的结合体,可惜你不是本杰明巴顿
那口味重的呦~幸好我及时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