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年网友线下见面,相谈甚欢,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彼此契合。然而,老头并非良人,而是资深老千,贪婪残忍毫无人情味;老太太不但是牛津教授,名利双收,还有过世的丈夫留下大笔财富,还人美心善好哄,对自己的同龄人有天然的亲近感,妥妥一个完美猎物,就等老头出手了。虽然有个烦人的侄子,总担心姑母被骗,怀疑老头图谋不轨,可老头是谁啊,高超演技扮乖扮惨,在侄子策划的企图将他扒皮的旅行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为国捐躯带着战争伤痛坚强活下去的英雄形象。老太太终于成功入局,和老头建立共同账户理财投资。美好的理财蓝图,妥妥的一本万利,只需要两人投入自己所有的财产,就可以日进斗金。多么熟悉的配方,网络诈骗,团伙作案,骗财骗色。情节向着熟悉的方向发展,骗子在老太太投入所有钱后脚底抹油——开溜,就等把账户里的钱全提走,之后就一夜暴富衣食无忧。唯一的麻烦是,他把密钥键盘落在老太太家了,只好不情愿地回去取。可是,一切怎么变得不一样了?房子里空空如也,家具、壁画……通通不见,只是一座空房子。老太太坐在客厅唯一的沙发上,拿着老头的键盘。
至此,整个事件真相大白,老太太和侄子策划了这一切,而所有事情的起点一直都挂在墙上——那幅百合花壁画。Lily,老太太的闺名,当她还是小女孩时老头是他的英语家教,文质彬彬的外表掩盖着扭曲的人格与恶毒的本性。老头对老太太与家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老太太要用用老头最擅长的伎俩向他复仇。一切都是精心准备的:孤独的孀居老太太,独自住在城郊的高档社区的一幢town house里,乏味而毫无亮点的装修,安静而过于冷清的居住环境,愚蠢而多金,就像一块可口的肥肉,香气四溢又唾手可得,像老头这样的豺狼不可能不动心,于是一步一步走进猎人的陷阱里,终于投入自己所有的钱。先前做孽攒下的仇家也终于找上门来,不还钱就得死,这里不得不佩服老头,天生的坏坯,死到临头,在被问到还不还钱时,回答依然是:Nein。
你以为你是个高明的猎手,一切被你看上的猎物都无处可逃,结果自己才是被盯上的那个,那个让你垂涎三尺的猎物,一转身将利爪伸向你,将你撕碎。影片结尾老头不但损失了所有的钱财,还重伤中风成了个活死人,说不出动不了,但能听能想。他不但被困在那个房间里,也被困在自己的身体中,永远得不到解脱。而Lily终于将自己从被困的房间中解放出来,不再受仇恨的折磨,可以全身心地拥抱家人,放声在阳光下欢笑。她看着自己的的外孙女们在小池塘边嬉戏打闹,恍惚间应该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与姐姐们一起的欢乐时光。
从片头,男女主两人分别在社交平台上编者瞎话,就能猜到这至少是一场势均力敌较量。有点意外的是,莉莉在少女时所要面对的遭遇。
当我看到完莉莉回忆里,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我真的非常不舒服,或者说,就是被男主的恶给恶心到了。这股负面情绪中,还夹杂着对当时儿戏般情节的不可置信。
在回忆里,最开始就是以男主的视角,观察女主家的房子。门一打开,最先进入到的就是宽阔的廊厅,粗略一看,至少是两层的复式结构,这绝对不是普通人家能住的上房子,一看就是很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需要佣人才能打理好的房子。
男主进门后,是莉莉的母亲亲自接待,让男主坐在廊厅的椅子上等待。其实莉莉母亲吐槽男主,听说你只说英语,就第一次暗示了男主并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很巧,廊厅的椅子正对着莉莉父亲的会客厅,莉莉父亲的谈话被偷听到,为邪恶男主日后报复埋下伏笔。(真的很想吐槽,无论是妈妈还是父亲,在有外人的情况下,就算没有外人,谈论私事不应该关上门吗?)男主被女孩子的声音吸引,来到莉莉姐姐们的房间。这是第二次暗示男主是一个不礼貌、没有界限感的人。莉莉的姐姐们很和善,但男主显然面对善良只有欲望在膨胀,竟然当众强吻莉莉的姐姐。这是第三次非常过界的行为,当男主已经有非常不得体的行为时,作为一个有教养,被富养的小姐,不是应该立马叫人把他给请(扔)出去吗?为什么在男主已经非礼了莉莉姐姐后,他还有机会去见她妹妹?莉莉不懂拒绝的感觉,也非常的离谱,就有点像,为了让复仇剧情合理,强行变成这样的痕迹,我真的不能理解,在这样富有强势的家庭环境中,莉莉姐姐和妈妈,察觉到男主邪恶本性的情况下,还会被伤害。男主完事后下楼,莉莉的父亲居然没有揍男主一顿,真的气死我了!
真的越想越生气,莉莉这四个姐妹简直都是软蛋。我无法相信她们的家长是怎么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就是我真的觉得非常离谱,即使在相同压抑女性的生活环境中,一般而言,四个姐妹当中肯定会有个性强势的充当保护者。所有人,在面对一个15岁的男孩子的恶意的时候,就这样放弃了反抗,选择了就这样放他走了,连莉莉的父母也这样,就放他走了,什么玩意儿?
欺诈师是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在我国这一行又被称为“千门”,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其祖师爷据说是大禹。经过数千年的演化,这一行早已有成百上千的分支,所采用的欺诈方式千奇百怪,而进入网络时代以后,这一行又发展出了新的支流,其中的从业人员混迹于相亲网站上,把自己包装成成功、富有、体贴的单身男性,专挑有一定经济基础同时又渴望婚姻家庭的女性下手,上当者往往倾家荡产苦不堪言。这帮欺诈者自称自己为“杀猪盘”。
截至2019年4月的不完全统计,被发现的“杀猪盘”受害者已有876人,受骗金额超2亿,其中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受害者人数居多,统计中广东省的受害者人均被骗27.92万元。
在“杀猪盘”的骗局中,女性往往是可怜的受害者,看到她们所受到的伤害让人不胜唏嘘,不过在海伦·米伦和伊恩·麦克莱恩主演的新片《谎言大师》中,本是猎物的单身女性却成功地进行反击,将受害者变成了“复仇者”。
这部影片除了给人一种“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的快感外,我们从中还能发现女性之所以容易在情感当中处于弱势,不是因为她们无能,而是因为他们善良,但当她们被狠狠地伤害以后,将会爆发出远超过男人的能力,所以,千万别惹毛了女人。
在2019年,针对近几年犯罪数量技术上升的“杀猪盘“,公安部描述了这种犯罪的主要套路以警醒广大的人民尤其是单身女性不要上当,具体内容如下:1. 寻找目标,2. 取得信任,3. 怂恿投资,4. 大量投入,5. 无法提现,6. 销声匿迹。
公安部的描述得简单,但伊恩却在电影中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告诉人们,当面对一名水平高超的欺诈师时,普通的女性是如何的无能为力。
在选择目标的时候,老罗就非常有目的,他会挑选那些老年丧偶、单纯而又无趣的女性下手,因为老年丧偶更容易感到寂寞,单纯则难以识别坏人,而无趣则社交圈狭窄,难以接触到心仪的对象。这些因素汇集到一个人身上,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只要老罗展现一点点魅力,就很容易吸引到对方。
同时一个人身在局外是可以看得透彻,但如果置身局内,就难免泥足深陷。现实中受“杀猪盘”所害之人也大地是如此,他们平常往往耽于工作或其他琐事,没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生活枯燥乏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反倒使得他们更加渴望被关爱。而当他们上相亲网寻觅另一半的时候也不是抱着筛选骗子的态度,这时候遇到一个嘘寒问暖之人,就是很容易沦陷的了。
挑选合适的目标只是一个开头,诈骗能否还要看技术,老罗就用自己的实力告诉人们,一名水平高超的欺诈师有多恐怖。
当老罗和贝蒂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老罗先是强调自己非常讨厌欺骗别人,然后坦白自己骗了贝蒂,自己的真名不是布莱恩,而是罗。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行为,讨厌骗人你还骗人,这是要闹哪一出?但细细一想,老罗此举这是高明的,就是因为无法忍受撒谎所以才坦白,这种做法恰恰从反面证明自己的品行是诚实的,恐怕这也就只有高级骗子才做的到了。
当然留个好印象对于罗这种欺诈师而言没有实际意义,最重要的还是能够让感情迅速升温,其中最好地方法就是住到一块。所以罗在第二次约会地时候就佯装腿脚不利索,第三次约会地时候直接展示了自家那栋高高在上的小公寓,尤其是爬楼梯时老罗痛苦的表情,缓慢的动作和貌似无奈而又善解人意的笑容,不知道能软化多少女性,激发她们的母性,我想从朋友的身份出发,没有人会拒绝帮助这个可怜的老人吧。另外强调一点,在西方安排一间客房给朋友是很常见的事情。
耐心是欺诈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他们深谙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在第一次怂恿佩蒂投资失败之后,老罗开始打出情感牌,晚上摸进贝蒂的房间,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和贝蒂谈感情。女性都是感性的动物,所以要和女性增加感情,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谈感情,你和她们夸夸其谈一些大事大道理,尤其是让他们觉得你对她敞开。真实应了那句“谈钱不伤感情,但谈感情就很伤钱了”。
在第二次游说投资失败后,老罗并没有老羞成怒,而是一口气又砸了1万英镑来了一场柏林游。对于女性而言,无论哪个年龄段都非常乐意看到有男人往自己身上花钱,同时共同到一个城市旅游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感情的手段。
另外老罗对于如何蛊惑他人进行冲动的投资也是非常在行的,比如电影中到了投资的最后关头,本来已经同意投钱的贝蒂又表现出了迟疑和犹豫,面对这种情况,老罗干脆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共同账户中,而且贝蒂仔细一看竟然发现对方投的钱还比自己多了50万,面对这种自信满满的举动,她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这帮欺诈师的毅力、计谋以及手段,他们往往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受害者完完全全地听从自己。
在怂恿投资方面,官方的描述是非常抽象和简单的,但如果我们看了电影中老罗的表现后就会发现真正的老千远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想象中厉害,更不用说他们的对象还非常单纯了。
老罗和文森特在第一次怂恿贝蒂投资的时候就传递了收益可观的信息,而第二次的时候向贝蒂实打实地展现了2万英镑的收益,第三次老罗更是把全部积蓄投了进来坚定对方的信心,这种做法估计没有几个人还会认为这次地投资不会赚钱了。
在当今社会,或许是理财真的赚钱,或许是是理财公司做的“洗脑”宣传,亦或者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工作者需要一个主题来吸引流量,总而言之,理财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发展至今已有不少人深信“理财等于理生活”、“理财可以发大财”等说法。但同时大部分人对于理财的理解又连入门级别都还没达到,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此时此刻如果有个熟人跑了出来,大肆宣扬自己通过理财赚了不少钱,把“大部分人”说得大为心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都不需要对方如何推荐,“大部分人”都会想着法子要对方帮忙买理财产品了。当然刚开始地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谨慎的,只会投入少数的金钱,而欺诈师方面则会制造一种收益非常可观的假象,随后蛊惑人们加大投入。面对不劳而获的诱惑,再加上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已经掉入陷阱的“大部分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大部分积蓄投入欺诈师的腰包中。
所幸这一回,丧尽天良的欺诈师碰到的是更为棋高一着的对手。
莉莉的父母双亡后,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放过她,在二战的最后阶段,她的3个姐姐在厨房作饭时被盟军的炸弹击中,全部遇难,莉莉彻底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而她所生活的地方则被划进了东柏林,为了生存,莉莉不得不以谎言为武器。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有人说是兴趣,但事实证明,应当是“生存”。在残酷的环境中打磨多年之后,莉莉已俨然变成了一名水平高超的欺诈师。而到了晚年,为了不让自己留下遗憾,她终于决定解决埋藏心中多年的痛苦——解决掉老罗。高手之间的对决,往往取决于谁做得功课更多,谁的方法更有效。
为了采取相应的手段针对老罗,莉莉安排史蒂芬充分地调查了对方,结果发现老罗虽然行骗范围较广,但其目标有着共同的特点,于是她也将自己包装成了单纯、无趣的贝蒂。
为了让老罗能够坚信他可以在贝蒂身上大赚一笔,从而投入更多,贝蒂制造了大量的假象。比如在认识之后没多久,贝蒂就买了一辆新车,虽不是豪车,但人家可是全款买的哦。随后贝蒂又邀请老罗参观自己的house,地处郊区,环境优美,装修朴素当中带着一股殷实,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而且依然是全款支付的。这些表象都让老罗大胆猜测这一票大概能赚五十万,只不过他还是不够自信,贝蒂的身家接近300万。这个数字让老罗几乎失去了理智。
让老罗相信自己是个富婆,从某种成都上来说也是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但这些并不足够,贝蒂同时还要让老罗加大投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投入越多,他越不容易放弃,而为了把这件事完成,这个人会投进自己都想不到的成本。
例如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贝蒂就问罗是否经常约会,另外还隐晦地表示每次约会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样的措辞是很容易产生尬聊,其目的无非是想要老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更好的问答方式。
随后罗和文森特两次邀请贝蒂加入投资,都被贝蒂巧妙地拒绝了,而每一次的拒绝都迫使罗加大投入,第一次婉拒后,两个老骗子给贝蒂看了一张两万元的支票,第二次老罗更是不惜血本的带贝蒂去柏林旅游。
而在去柏林旅行之前,贝蒂又来了一场“假痴不癫”,假装身患重疾,命不久矣。此计的目的主要是想把罗骗到德国,同时让他心软,从而在最后会把钱都投进来,但同时也让罗感觉到如果把握好贝蒂生病的机会,可以极大地增加诈骗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他开始细心地照顾贝蒂,每天管理后者的饮食,叮嘱她按时吃药。
这些不仅让罗投入了金钱,同时投入了时间、精力、甚至情感。
当然很多时候,一场完美的欺诈总还是需要至少一位忠诚可靠的伙伴。史蒂芬在这起欺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详细调查了罗的背景;在贝蒂的家中以及柏林试探并揭露老罗的真实身份,以确认他就是当年的小畜生盖格;在文森特和罗二次游说贝蒂投资时,非常“不合时宜”的出现,搅乱了他们的计划。
虽然在柏林揭露罗的身份时,由于老骗子一直口口声声强调自己没有伤害任何人,斯蒂芬出于对贝蒂的爱而被激怒,险些失控曝光对方曾经在莉莉家的所作所为。但这也显现出斯蒂芬与贝蒂之间的联系比文森特与罗之间的更加牢固。贝蒂与斯蒂芬之间是以亲情和关爱来维护,而文森特与罗之间只有利益和恐惧,这也是为什么当文森特受到斯蒂芬的威胁后,马上选择了背叛。
此时此刻,贝蒂已经计划的相当完善了,但若要让老罗就范,还差最重要的一点,她需要制造一个机会,让罗的情绪上流露出可乘之机。正如前文所说,贝蒂装作命不久矣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把罗骗到柏林,另一方面则是让罗心软。从实质上来说,像罗这种人即便是心软了,也会毫不犹豫的骗光目标所有的钱,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是有良知的,他也不例外。
从柏林回来之后,贝蒂已经决定和罗建立一个共同账户共同投资,但是在交易的最后她又表现出了犹豫。也就是在此刻,由于深知贝蒂命不久矣,罗不由的联想到贝蒂失去所有积蓄后的悲凉生活,他的良心开始蠢蠢欲动了,他内心中中仅存的善良在质疑自己的行为,这让罗整异常矛盾和痛苦,为了平息这种感觉,罗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欺骗,只不过这回他欺骗的是自己。他往共同账户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以此向自己自己证明:我把所有的钱都投进了共同账户,这回我没有骗人,我想和贝蒂一起生活。
就是利用罗这一瞬间的软弱,贝蒂实现了复仇,当罗把钱打进来的一瞬间,贝蒂知道自己成功了。
其实从电影中不难发现,欺诈师的手段是层出不穷的,而且他们更了解人心,更加懂得如何愚弄他人,所以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待宰的肥羊。但错误又是出在我们身上的吗?对于大部分上相亲网站的人而言,目的无非是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共同步入婚姻家庭。婚恋网站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用尽各种手段劝客户充值以收获更多的人选推荐,这种赚钱方式倒也是无可厚非,只不过在面对“杀猪盘”巧妙利用漏洞骗取他人财物时却保持沉默,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效采取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使得顾客在婚恋网站上消耗一定数量金钱的同时,还加大了成为“杀猪盘”受害者的可能性,这种赚钱手法就有点不上道了。
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uch am Ende Menschen. 他们开始烧书,最终也将焚人。
很妙的故事,仿佛用一个女子的一世验证了一件事,我们与恶的距离一直都是那么近,如果不去抗争,那就只能等待被吞噬。感激编剧没有用俗套的恶人被爱情感化作为故事结尾,在酣畅淋漓又令人唏嘘的复仇故事结束后,那个芳华逝去的女子远远望着三个嬉笑打闹的明朗少女,一切恍然如梦,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她在那一日勇敢说出遭遇,是否家不会散?父母依旧?姊妹团聚?
人性未知,也许生来每个人都怀有恶意,而道德和法律像一道道紧箍咒,从成长伊始就牢牢控制住人类邪恶的本性。战争、混乱无形中打破这些禁制,促使着罪恶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在一次又一次得逞之后,那棵看似苍翠的植株肆意生长,一路钻研着局势带来的缝隙突破天际。以至于每一场悲剧背后,人们都分不清因果,恶的源头到底是那些肆无忌惮的同类,还是被他们顺势利用的灾难?又或者,事情起源于每一个个体的沉默。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人类永远不会找到恶的起源,就像人类永远也无法预测灾害来临,只要有一天人类没有把自己的欲望锁进海底深渊,那么每一天,每个人都有可能遇见恶,每个人也都有可能变身为恶。如果你还善良,请你记得,伤痛可以过去,但请不要忘记。今天的无所作为就是明天的无能为力。
很好看的一部悬疑片,虽然一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但是再加了一段复仇经历,是为了剧情和以前的电影有一些提升吗,仁者见仁吧!电影最终诠释了一个普世观点: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最后的场景来个大对比:孤狼终了对比儿孙满堂。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两位老戏骨飙戏(今年真流行),海伦米勒真有魅力,让最后跟孙子的调情让人浮想联翩,麦克莱恩也是,阴险狡猾,一副坏人变老的典范。
谎言大师 工整而老套。不能剧透,剧透就没法看了,因为老套的简单。只能说受众不同,并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所以看评论说没看到老戏骨飙戏很失望。但这种老套应该会被老年观众喜欢吧,骡子 尚且有点奇观,谎言大师 就干脆目标老年观众。其实很好,教科书版的工整而古典,毕竟写教科书的都是上个世纪的人了。唯一的瑕疵是在09年伦敦街头出现了摩拜。大概是老导演不认识吧。
海伦·米勒 VS. 伊恩老爷子,两个老演员的演技大碰撞。
剧情发展十分紧凑。两个人相识于老人网路交友平台,米勒饰演的贝蒂是牛津的历史学教授,而伊恩老爷子饰演的罗伊则是一个江湖骗子。伊恩老爷子在外骗钱暴力杀人无恶不作,在得知贝蒂的身家后想要骗心骗钱。
伊恩老爷子的面具换得之快,一会儿是温柔善解人意的孤寡老人,一会儿是狠心绝情的杀人熟手。帽子一盖,他的蓝眼睛就突然变得不一样了。无愧大骗子之名。
作为观众简直揪心。虽然贝蒂的孙子一直不信任罗伊,生怕贝蒂被骗了,但贝蒂就算在得知罗伊的假身份后依然相信他。而罗伊也因此居然犹豫是否真的要下手。
看到这里我以为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恩。以为是。最后怎样了呢,就不剧透了。
两个老演员演技就不用说啦。几个在回忆里表演年轻时代的故事的演员也是帅到不行,特别是表演1岁的罗伊的小孩子,那种阴郁的气质让人恐惧。
本来可以打五星,但正好接在《爱尔兰人》之后看就觉得力道不够。
stupid woman?
maybe ignorant girl but strong woman
who put an end in her way to the harm she had suffered.
End of the film, as Lily sees the playful granddaughters running away from her sight, she anxiously catch up with them
“Be careful,it’s deeper than it looks ”
——It's not just Lily's admonition to her young granddaughters to keep them away from the hurt she had suffered,but also what the film tell.
虽然剧情老套,但是只要看到海伦奶奶这个年纪还能演女一号我就开心!
本想看两位老戏骨飙戏时刻结果剧情发展越来越奇怪,二战背景像是生搬硬套加上去的。此外套路化设计让我老在看出女主会反杀
最大的反转是,Ian居然演了一个直男......
冲着两位大神看的。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故事。反转早就料到了,主要是看两位飙戏。蛮喜欢。我们一直亲热地管甘道夫爷爷叫老骗子,现在可好,伊恩演了个纯正老骗子。
(6.0/10)在一部靠谎言维系的电影中掺入了太多暴力。
Highly watchable. "Fond is a very English word." 2333 PS.结合故事情节来看,配乐和色调营造的诡异感是相当成功了。。
看爷爷
以为要看一对英国老骗子谈恋爱,后来发现是两个德国人要复仇……好的吧。
的确是出乎意料,加入二战背景的时候我还以为要讲一个老兵如何被辜负于是踏上犯罪道路最后迷途知返的故事,对Ian的确有滤镜,但是这个电影是看得很爽,终于不是混蛋只要有一念之善就能happy ending的故事了,虽然他的确一念之善都没有。看到女主揭露身份那里我还以为会是他顶替的那个英国人的家人,英国人的死也可能是他利用英国人不会德语串通了盖博杀掉的,不过没想到,原来是强奸,而且从小就很会颠倒是非黑白。挺带感的反正
两个老人宿命纠缠的互相伤害,彼此都足够冷血无情。故事没什么惊喜,名言永远是对的——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小狼又本色出演了一次gay嘻嘻~
精彩绝伦!!故事太棒,爷爷和Hellen女士几乎等于一人分饰两角,因此两个顶级卡司大篇幅对戏看得超!爽!年轻演员都要看一看,老辈演员现在还能够如此生龙活虎地呈现出这样的表现和高质量作品,isn't that marvelous!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也在于它那么自然地结合了两个和我最有渊源的地方:英国和德国,伦敦和柏林,实是美妙极的惊喜。Ian爷爷献出了他这些时间以来我最喜欢的演技。Hellen女士!她那句“I have long already forgave you. Now I beyond you.”太棒太powerful了,献上5秒膝盖!有趣的是有时我也爱用fond这个词,它听上去确实是那么英式,现在这个词对我有更多的意义了。衷心为两位戏骨鞠一躬,小狼和唐顿管家的演员也很增光添彩。
说真的,这个类型的电影就是从一开始你就知道结局,看它无非就是欣赏两位老戏骨对戏罢了。
二战与性侵的背景加的有点生硬,更想看两位职业诈欺师的职业对决。
3.5 so fond of you
剧情实在是有点扯。加星给演员的演技。伊恩简直了。这俩老艺术家的肉搏也够拼的。虽说也大概知道是咋回事,总得说还是挺耐看的。
老家伙们稳如老狗!原本我期待的是海伦女士能重现赤焰战场中的人设,然而没血腥也没特技,看来整体是什么也没沾上,不够聪明不够硬核也不够精妙,戏烂人不烂,挺可惜的。大基带小基,你狼老公最近的资源不要太好哦~
被豆瓣简介骗了还以为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可爱夕阳红,半小时后开始不停卧槽,怎么这么硬核……且俗套啊
两星半,《骗徒臭事多》和《龙凤斗智》的变种,可惜缺乏戏剧元素和张力,缺乏悬疑和紧张。结尾受害者的回忆部分无法产生共情,这一方面它就远不如《记住》深刻。当我以为它还会双重反转时没想到就这么落幕了,本可以成为更好的浪漫悬疑片,可惜。幸好还有两位老戏骨的动人表演和个人魅力撑场。
老戏骨表演没得说 剧本跟闹着玩儿似的 三脚猫骗术 公众场合随手杀人翻个摄像头就仿佛当众隐身了 悬疑桥段基本上在开头也预示了结局 历史背景的嫁接好突兀 老年时期油嘴滑舌的性格和年轻时的阴郁也仿佛根本不是一个人 人物动机也是莫名奇妙 每一层所谓的揭秘都让人感觉“何必呢 至于吗”
资深演员和经典剧场搭档来到大银幕的交手合作,火花十足,也似乎充满着某种“不战而胜”的意味。只可惜两人这种“有生之年”级别的合作最终被禁锢于这样平庸的,如同Betty形容的“小剧场”一样的故事中:本是充满着危险的情欲骗局,却又自作主张塞入不着调的历史背景与生硬的复仇反转;角色的每步充满预料,又鲜有真正的爆发点,真的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