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爷爷从机关下放边疆修公路,1980年代,爸爸和姑姑先后凭个人努力考回河南考到武汉,从此改变命运。我爸和马栓很像,学习不行,靠绘画从83年考到87年才被湖美录取,我爸和高加林也有点像,85年他被河南一所大学录取了,但他想去更大的城市,违抗爷爷的意思放弃名额。86年他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家里时,父子矛盾激化他离家出走了,痛失良机。87年爷爷瞒着我爸跪求当地招B办,白白浪费了五年青春,他认为只剩当B能救儿子。我爸看着向来骄傲、暴躁的爷爷为自己低头,再次离家考学,这次,他终于如愿以偿。
爸妈和姑姑当年都是《人生》小说、电影的忠实粉丝,这次听说改编电视剧,过去翻墙进电影厂偷看拷贝的高中生,美滋滋的充会员,仪式感很强的补上了电影票。那个场景,我刷微博的时候发现有个女儿跟我很像:虽然不知道发生过什么,可是回头看到父母激动唏嘘甚至落泪的样子,突然也难过起来,想要陪他们一起追剧。
爸爸也提出了诸如二八大杠不现实的细节问题,但《人生之路》中的场景和氛围依然在他的回忆里栩栩如生,他挺着急想知道高加林后面如何续写,所以让我上豆瓣看看。遗憾的是,我看到大多是对细节的口诛笔伐、站在原著制高点要求一比一翻拍或者纠结演员黑白胖瘦,却很少有人愿意像当年的爸妈分析《人生》一样,去探讨《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
为了考证《人生之路》到底能否还原路遥《人生》中的真实环境,我找出讨论组@人生逆旅整理的片花制作特辑看了看。这才知道剧是实景拍摄,主创为了向路遥先生致敬,保留小说《人生》中原汁原味的黄土地灵魂,带着全组几百人在路遥老家清涧县耗时将近一年置景筹备。剧中刘巧珍家开的粉店,用的是清涧特产淀粉粉条,自古以来就是清涧县家家户户的主要农副产品,用绿豆红薯高粱马铃薯加工而成,都是非常真实的陕北特色。
四十年过去,黄土高原的实景已经无法完全还原书中描绘的苍凉荒芜;而80年代的小镇,也没有选择棚拍,而是花大力气从无到有建造了一个“宽州县”。演员和制作团队在拍摄时遇到了疫情隔离、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成本拉满实地造景,还坚持在原著描写的地方拍摄。谁又能指摘现实生活中的清涧县,不是路遥先生笔下的家乡呢?
每个人的原生环境不同,哪怕都经历过八十年代,也各有各的生活细节和喜怒哀乐。有人骑摩托,有人推着破烂的二八大杠,有的只能坐“11路公共汽车”,想读书的被迫当文盲,端着铁饭碗的没几年说不定就下海做生意了——道具、造型在尽可能贴近80年代中期的同时,更多在塑造高家村、宽州县几个家庭和主人公的人物背景。
被诟病的口音方面,我觉得豆友们的解读蛮到位的。老一辈没有想过走出去,终生在土地里刨挖,操着地道方言;巧珍向往文化,但读书有限,她为了贴近加林,努力说着陕北普通话;而黄亚萍是从大上海空降黄土高坡的理想之花,又是学校播音员,高加林一心想去大上海发展,向往现代化、高度文明的城市环境,有一口字腔正圆的标准普通话。
这部剧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追下去的,因为爸爸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十年前,和爸爸一样选择艺术专业的我,考上了1986年他错失的那所北京高校。人生之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断续写,通向注定会实现的梦想。
本陕北人说几句,首先剧情偏离原著,改动内容挺多的,失去原著的内核。再说一下妆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陕北人的肤色并不是这样的,黑不溜秋的看起来真难受,服装道具太新了,没有做旧的痕迹,另外方言割裂感严重,年轻演员讲的普通话,可谓字正腔圆,老一辈的讲方言,而且讲的也不错,为什么年轻演员不能学学呢,演员跟环境也有割裂感,直观感受这里根本不是他们的家,也不是他们住的村子,只是临时演戏的场所。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感受,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我老家现在的水泥路都没有剧里那个年代的陕北高原的路好,我老家的孩子现在骑车都不敢像那个年代黄土高原的穷孩子糟蹋车子,我老家现在的年轻人说的普通话都没有那个年代黄土高原的穷孩子说的标准。
以前只是资本拍的剧离群众太远,韩雪之流不懂真正的穷是什么,现在央视又是出让人奋斗就能开豪车,又是拍这种脱离现实的剧,真的让人绝望,穷人还没灭绝呢,那个年代的人也都还在呢,就要把我们遗弃在滚滚车轮里了吗?
是不是大家其实都变富了独独在演我啊???是不是全世界只有我一个穷人了???
这不叫改编,这叫同人创作。
这不是路遥的《人生》,这是烂俗的青春励志偶像剧。
槽点太多,别人都吐过的地方,我就不再赘述。只说几点不吐不快的:
1,一直以来,我都很纳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央视喜欢在青春励志剧里,一些原本看起来无比正常的人物,会莫名其妙突然发起疯来,故作热血。比如上海教师来到宽州县后,看见丹霞地貌,然后突然就发病了:
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身边,除了精神病院,哪个地方的正常人是这样的。
想表现热血可以,90后小时候看日漫为什么越看越觉得热血?那是因为日漫对情绪的把控非常精准。剧情张弛有道,前期有过多少努力、挫折、不甘与难过,高潮就有多燃,多热血。
而不是这样,刚才还在正常走路聊天呢,下一秒立马犯热血病了。这种人你生活中真遇见了,估计以后见面都得绕着走。
编剧对热血青年的理解,非常狭隘。另一个佐证就是高双星的宿舍里,又住着一对热血神经病。这两位文学青年的形象塑造非常刻板、单调,从开学就一直在吵架,吃饭吵、走路吵、回宿舍吵,就好像文学青年不吵架不能显出自己对文学的狂热。
编剧对大学生的了解、对文学爱好者的了解,浅薄、无知,他的青春如果一直是如此嘈杂,活在一堆精神病人中间,那只能对他的经历表示不幸。
2.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一部陕北农村的戏,非要找高贵到两只脚碰不着地面的魔都编剧来写。很多情节,感觉不像是80年代的偏远山区贫困县,倒像是上海某弄堂的少年时光。
刘巧珍家的拖拉机总有用不完的油,干什么都让她开车,她竟然还说出要开拖拉机每天送高加林去县里上班这种话。暂且抛开“恋爱脑”不谈,那个年代,偏远山区,贫困县,柴油是免费的还是国家白送给你的?就算现在,全国大部分普通家庭想要开车出远门旅游,还都要等到节假日高速免费呢,一个陕北农村的女孩居然把拖拉机当共享单车一样随便开?
城里人当宝贝的二八大杠成了农村飙车党的玩具、动不动就下馆子、喝着那个年代陕北明显喝不到的冰峰汽水就不提了。估计魔都的大编剧脑海中最穷光蛋的一群人,最多也就是这样了,对吧。再穷也要活出小资范。
3.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疑惑,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剧,每逢地名,全部架空。明明是在榆林拍摄的,非要凭空捏造出一个“宽州县”。如果说是反腐剧、扫黑剧,倒是可以理解。问题是一部励志剧,提一句榆林清涧是会掉大编剧的身价还是会抹黑当地?网络小说兴起之后,奇幻仙侠剧架空历史也就罢了,现在现实题材的连地名都不敢提,这还谈个屁的这个自信那个自信?
4.口音问题,主要人物说普通话可以接受,但是,既然说了普通话,就别夹杂自以为是的方言了,看得人尴尬到能抠出一整个地下大明宫。魔都大编剧、知名导演两位大聪明,请问你们去陕北的哪个市,说话后面要加一堆“嘞”的?我每次看到他们这样说话,我都想用关中话送他们一句“嘞个锤子,一群瓜怂”。既然选择普通话,就普通到底,要不就稍微加重点鼻音,是个意思就够了。不要拍甘肃、内蒙、陕西、山西四个地方,都搞成一个味,“嘞”来“嘞”去的你们不累观众累。
5.小说里的80年代,是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的年代,农民苦于重税的压力,和城里人越来越多元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时代造成的割裂,造就了高加林这个心有不甘的年轻人想要改变自己命运,却又无力改变命运的悲剧。到了魔都大编剧手里,结局估计会非常和谐,非常HE。淡化社会问题,只强调个人努力,这就是央视评论孔乙己文学时被骂的原因所在。在央视看来,孔乙己是咎由自取,所以央视拍一系列所谓的励志剧,让大家看看“靠努力赚钱心里才踏实。”可惜大家不傻,也不瞎,拉车人背后是两辆保时捷。央视眼中最美的人再拉一千年也超不过开卡宴的富二代。所以我为什么说剧中的所谓“热血”看着尴尬。高加林这样优秀的人,其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必须适应时势。有时候,人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样,都没法逆天改命。
已弃剧。
高加林和刘巧珍肯定是有爱情,这种爱情源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源于朴素的彼此关心温暖,跟西西和香香的爱情,跟三星和巧玲的爱情并无二至。但因为加林进城了,巧真遇到的竞争对手过于强大。扪心自问,高加林已经表现的相当有定力了,怎奈诱惑实在太大。
刘巧珍跟黄亚平正面PK的时候,正值巧真半土半洋走杀马特路线的阶段,碰上的对手黄亚平,走文艺范,动不动就是芭蕾舞上身。巧真跟加林在一起,讨论的是鸡鸭牛羊;亚平跟加林在一起,讨论的是文学、艺术、舞蹈和摄影。天差地别,但即便这样,加林依然能顽强顶住压力选择巧真,她第一次回村子,还给巧真带回去了红纱巾,只是推后了跟巧真的婚约,并没有拒绝。
但令高加林没有想到的是,黄亚平来真的了,非高加林不嫁,并且直接扔出来大招:带高加林回上海,天降上海户口。这谁能受得了,高加林直接被砸晕了。连景老师、德顺爷这种高人都没法给高加林拿主意了,让他自己来定。实际上,高加林已经具有超越普通人的定力,已经非常珍惜同巧真的感情,怎奈诱惑实在太大,如果这都能拒绝,高加林好的就太不真实了,成圣人了。
黄亚平的两大杀手锏:高冷文艺范+命运大爆发,别说两招,只一招,普通人就很难招架得住。年轻的你我,都如高加林一般,人性驱使之下,做出了选择。高加林选择困境,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有反人性特征。这就像炒股,散户在股市中永远都在追涨杀跌,人性使然。能在股市中成功的,是在长期的磨砺下,实现了反人性操作的人。
高加林是彻底觉醒的人,具备成熟的人格。他很清楚自己的境地,知道自己工作有走后门的嫌隙,知道刘巧珍对自己很好,也知道黄亚平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很清楚,选择刘巧珍,可能面临类似摄影老头家那种夫妻不同步的苦恼,但能过上预期中稳定生活,他很清楚跟黄亚平无法融合的风险。
刘巧珍明显行动力更强,更懂得现实生活变通,具有强大生存能力和情感魅力,但她没有实现人格觉醒,或者说,他就像渴望母爱的参宿一样,对高加林的爱情抱有过高预期。他不顾大姐给自己留后路的建议,选择飞蛾扑火般的相信高加林,相信这个从小就崇拜并深爱的不可能有问题的男人。
如果没有去上海的巨大诱惑,高加林两难选择下,更倾向于选择巧珍。他反对父母立刻订婚的建议,但也没有一口拒绝跟巧真的婚约,他在观察等待做出最后的决定。相对而言,他对黄亚平能为他改变,相比巧珍的成长进步,对后者更有信心。他回村后仍然坚定选择巧真牵手。这是内心挣扎之下的高加林的顽强选择。刘巧珍也看到了高加林的挣扎,但他相信冷静之后,高加林一定会回来。
当黄亚平告诉高加林,跟我在一起你能去上海之后,高加林刚刚恢复平衡的内心开始彻底动摇,从倾向于巧珍一头倒向黄亚平。刘巧珍笃信高加林的爱情是飞蛾扑火,那么高加林选择跟黄亚平去上海则是铤而走险,这俩人都在赌。刘巧珍赌高加林的人品,高加林赌自己的前程。
结果,俩人都赌输了。
自己长期心心念念的加林哥背叛了自己,只有这五雷轰顶的般的打击才能让巧珍真正觉醒,开始面对现实,面对真正属于自己的现实人生之路,补上女性独立自强这一课。而自以为胜券在握的高加林如此轻易的被命运击败,败的如此的彻底,他别无选择、愿赌服输。
电视剧人生之路的两大主题:对男人来说,前程不能赌,要稳健;对女人来说,男人不能赌,要自强。男人不能高估运气,选择稳妥的发展路线;女人不能高估人性,要跟男人同步发展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解读
小说人生有深刻内涵,电视剧人生之路巧妙改变,非常有启发意义。
高加林和刘巧珍,用德顺爷的话来讲,是天生一对,一个有志气,一个有灵气,两个人互相了解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高加林和刘巧真开始阶段互相吸引。
刘巧珍喜欢高加林身上的人文气质,但更多是崇拜,不是爱情;高加林在最落魄时被刘巧珍滚烫的心暖热,但更多的是感动,不是爱情。
第二、高加林和刘巧珍彼此开始真正了解。
刘巧珍,敢爱敢恨,光明磊落,令高加林钦佩,渐生爱慕之情;高加林,才华横溢,深深吸引刘巧珍。俩人爱情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萌生真正爱情。
第三、高加林的两难选择。
高加林成功进城,面对黄亚平的追求,陷入两难。当时城乡差异巨大,高加林有强烈逃离农村的渴望,对农民身份深深厌恶。出现逃离机会后,高加林头脑发热,放弃跟巧真的爱情,选择了自由。为了逃离农村,跟黄亚平的男朋友张克南发生冲突,被其母告发而丢掉工作。黄亚平无法接受回农村的高加林,俩人分手。
第四、高加林才真正认识到:刘巧珍是他的真爱。
真正的爱情,需要共同爱好,也需要彼此付出。刘巧珍有灵性,能不断跟高加林缩小差距;高加林有担当,能慢慢会学会爱人,俩人能发展成神仙眷侣。
第五、高加林和刘巧珍分手的遗憾。
高加林失去刘巧珍,再难找到金子般的巧真。刘巧珍选择了马栓子是对的,物质不缺,家庭幸福,而且,马栓子其实就是另一个刘巧珍,他也有学习和成长能力。
第六、人生之路中的两对CP。
刘巧珍和高加林,刘巧珍有灵性,懂得爱,但没有文化;高加林,有志气,不懂得爱,不懂得付出。在逃离农村的诱惑之下,错失真爱。
陈秀礼和高双星,陈秀礼有灵性,懂得爱,但不会为高双星牺牲自己;高双星,才华不如人,活在他爹的阴影下,但懂得珍惜爱情,在陈秀礼的帮助下,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高加林和高双星相比,像龟兔赛跑,高加林聪明,高双星愚笨,最终高双星成功,原因在于,高双星更能抓住真爱。
如果没有掉包事件,遇到陈秀礼的是高加林,陈秀礼就是另一个刘巧珍,高加林可能失去陈秀礼,就像他轻易失去刘巧珍一样。
城乡跨越之路易,阶层跨越之路难
取材于路遥小说人生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开播引来争议。原著中,高加林考不上大学被迫务农,其民办教师资格被村支书儿子顶替;到电视剧里,高加林被改编成学霸,县高考第一名,考中大学,但村支书儿子高双星顶替了高加林的大学名额。这个改编引起很大争议。
路遥先生小说人生发表于80年代初,在当时存在两方面价值:第一、城乡跨越;第二、道路选择。
作品深刻揭示了80年代初城乡差异,农村青年改变命运必须跨越城乡鸿沟,高考困难,门槛奇高,造成高加林为代表的普通农村青年无力改变命运。现在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城市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城乡跨越已经不是问题。现代人关注的是阶层跨越问题。
所谓阶层跨越,是道路选择问题,即人生之路很长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小说人生引导年轻人对人生之路进行思考。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两方面力量:一个是外界体制障碍,一个是个体道路选择,需要深化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也需要个体正确选择。对于当下的高加林们来说,决定个人成败更多在于道路选择,外界障碍是定量,而个体选择是变量,普通人阶层跨越不在于外界定量,而在于个体变量。
社会不断进步,个体命运差异并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作为30多年后小说的影视化,聚焦阶层跨越问题是一种进步。阶层跨越,是世界面临的永恒话题,美国也有阶层跨越问题,所谓美国梦,正是个体经过道路选择实现阶层跨越的梦。探索阶层跨越问题,更具普遍意义、现实意义和启智意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反思人生之路,是路遥先生作品的初衷,也是电视剧改编的目的所在。
开场就扯淡,毫无年代感,淡化历史的沉重和命运的沉重,农民这么幸福还奋斗个蛋。
口音非常差劲,你当你是北京知青吗?
城里二八大杠都是宝贝,到农村直接成了狂飙党的玩具。
更别说穿帮的农村柏油路、处处绿意盎然的黄土高坡(?),以及县城墙上的空调外挂机……毫无真实感可言。
整部剧充满了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苦难,娱乐化倾向严重,把路遥拍成了偶像剧,离原著的内在的精神之核差了十万八千里,烂片。
前半段(到上海之前),我准备给这部剧五星,但后半段开始,越看越觉得剧情怎么如此拉胯,一查发现不是路遥原著里的内容,1. 在老奶奶家当佣人的剧情太过单薄,作为从未来过城里生活的人,不可能没有生活习惯差异导致的冲击和不和,这个很正常啊,为什么不写呢?2. 马拴和奶奶的死都太过突然,为了造悲剧而造悲剧,奶奶早上查出胰腺癌晚上就去世了,实在是突兀。3. 后半段编剧的逻辑就是:只要来了大上海啥都能干成:高加林事业有成,高双星步步高升,巧珍说贷款就贷,说开面馆就开,说承包食堂就承包,编剧这样“何不食肉糜”,剧情怎么可能打动人?4. 奶奶把洋房留给巧珍本来就很戏剧了,最后加个多余的打官司的环节后,又把房子捐了?捐了…?编剧是在逼着穷人去给社会行善吗?一点也不动人。5. 编剧对上海人的偏见太重。编剧能力太差
李沁在这部剧里的演技确实不错,可圈可点,每一集都有高光
李沁就像是被刻意做旧后丢进潘家园的假文物……
单从角色来看李沁演的挺好的,而且有很多小细节都是经过用心设计的,赞一个。
黄土地教育疼痛文学。。这种剧 看多了就累了。。
看到预告李沁为了和人物形象贴合,直接变身小黑妞,造型上的突破增强了角色的真实感,是印象中纯真质朴的农村姑娘没错了!
把文学名著变成普通励志剧,将人生的无奈改成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主旋律励志传奇,肯定不对味儿了呀
小说里人生的苦难,变成了电视剧里的奋斗鸡汤,就像高考的一道命题作文,立意很高,但没什么价值。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所有的文学作品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件事:‘人生太难了’”。剧中,被玩弄被错待的,在生活里碰得头破血流;偷走他人人生的,双脚被荆棘磨烂;把自我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注定会被辜负。也许到最后,剧中过得最幸福的人是脚踏实地认清现实的马栓,以及内心自洽的黄亚萍。
现在这样的剧很不好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好还原老一代的建筑,不过还算是做到了,很不错的场景还原
为什么就必须按照原著拍呢?剧组已经声明,是部分取材,并不是拍原著,有什么问题吗?请问西游记是还原了原著吗?还是说金庸还原了哪朝的历史呢?虽然早在八几年就看过原著,但不妨剖析一下,原著党一般有两种心理,一种是表达自己早已看过原著,且先入为主,思维已定型,你们这些看剧的人不过拾人牙慧,还津津乐道,一副没见识的样子,他们最想说的是:你们不懂....你们知道什么....。另一种是以自己为世界中心,企图阻止别人修改原著,破坏自己心中先入为主的“神圣”,当然他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打1星泄愤。
不建议对这么经典的文学作品做明显的“改编”!编剧的文学功底没有作家好,想大刀阔斧改编还是对网文下手吧!
真的非常庆幸我们生逢当下这个信息发达的世代,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人顶用。
美黑版李沁一时没认出来哈哈哈
陈晓真的很好的演绎出了高加林身上的自尊,自卑,脆弱,勇敢,朴实,虚荣,坚毅,浮躁等各种情绪,而且陈晓的演技完全能够把高加林的自尊和自卑,脆弱和勇敢这种复杂的情绪表达出来~看他的剧总能被他惊艳到!
巧珍真的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女孩,她好勇敢
李沁把刘巧珍演活了,眼神揣摩的很到位
李沁的演技好细节,刘巧珍的很多小表情都十分灵动,爱了爱了
原著里的一些基本设定都做了修改 咱们亲爱的巧珍开起了拖拉机 而且主角们竟然没有一个说方言?《平凡的世界》里连晓霞都说的是方言,好!你说他们是在县城里上学的学生,也就罢了!可是巧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搞什么飞机呀!
为什么米粉和羊肉烩面会出现在同一个陕北高原?陕北高原怎么可能会有米粉??谁能告诉我??没办法打分,我觉得这是魔幻剧,平行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