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上午,突然想起这部剧,莫名其妙的。
可能我还没真正到达回忆的年龄吧,记忆中只有这部剧的残片,远远没有历历在目的清晰。譬如,恒沙数镇定的焦灼、左冲右突、闪转腾挪以及身上的斑斑血迹,当然,也没细想“恒沙数”到底啥意思。再如,悲壮的片尾曲中模糊的生离死别。和其他人的感觉一样,我竟然想不起来这部剧的情节,能够回味的只有动荡的时代、爱恨情仇、国破家亡以及白如梦模糊得不能再模糊的影子,——我一度认为和恒沙数纠缠不清的女人叫白如雪。
这部剧上映于1991年,即20世纪九十年代初。那个年代,经历过的人都有无法抹灭但一时难以言说的东西。它给我的印象就是动荡。动荡意味着生机勃勃,也意味着怅然若失,更意味着变动不居、惟有前行。总之,一个时代过去,一个时代开启,无序中寻求有序。至少,对于我的生活和我的观感是这样的,或许我的观感的来源之一是影视作品。不可否认,其时电影和电视剧中,动荡似乎是个主题,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在历史巨变中交错出现,虽然荡气回肠,但常常潦草结束。毕竟,时代容不下太多小我的荣辱浮沉、儿女情长。如果说这部剧有意象的话,那么,我想应该是悲怆,“流水绝无回头悔,生死相依跟着他”,爱得如此纯粹、决绝,让人心碎。
这部剧是导演的东北抗日三部曲之一,据说导演排完后就退圈了。做过如此热血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话说回来,如今怕是容不下悲怆了。不知道这个时代如何塑造童年回忆,也不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年人如何回忆和叙述这个时代。我只能说,小弟我动荡过,还有东西可回忆。
我觉得,抗日神剧的定义,并不是飞檐走壁就是神剧,也不是会跳高躲了子弹就是神剧,而是逻辑性。 纪导的作品,就算有飞檐走壁,但结局也是悲壮的,而不是乐哈着就抗战了,也没有弱智化了当年所谓的“反动派”或者是“鬼子”,动作场面属于艺术创作也增加可看性,不然仙侠剧武侠剧除非架空背景,不然就都是神剧弱智剧了。 纪导的作品,我看了两部,就是康德第一保镖和乙未豪客传奇,故事传达的基本上都是就算你再强大,再热血,再刚正,也挡不住枪炮的屠杀,剧中人物就算有再多的私人恩怨爱恨情仇,在面对侵略的外敌的时候,也会团结起来,尽自己的一份力挽救自己的国家。 当战争到来,亲朋好友父母家人都死了的时候,那种夹杂着悲愤的无力感,那种已经无力改变现状的绝望感,祈求上苍开眼的穷途末路的感觉,才是他的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 说实话,动作片只是影视剧市场的元素之一,要成为经典,需要的还是作品传达出来的气度和胸怀。
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极度不发达的时代,这部片子陪伴一家人度过了多少个吃饱了没事做的夜晚。 聊一聊印象最深的两个细节。 第一个是正反两个主角(反方的是个女的)面对面有一大段对白,身后是各自带来的小喽啰。两人念对白的同时,镜头不断切换两个人的特写,由于审美疲劳,我开始留意主角身后群众演员。其中一个不太专心,眼神溜号的家伙引起了我的注意,当镜头再次切换到另一方的时候,这个家伙换了一身打扮,又站在了另一方。几次下来,我还是不敢确定这是一个人。莫非是群众演员里有亲兄弟?另外还有一点提示就是两个人身后的天色随着镜头的切换忽明忽暗。简单地说,一伙人身后天色是下午时分,另一伙人身后天色明显已经擦黑儿。我当时大约小学二年级,被那【兄弟二人】困扰了很久。后来根据天色变化,猜想,莫非是为了换衣方便,且人手不够,两伙喽啰兵其实是一伙人扮演。今日回想起来,这大约是我头一次懵懂的知道了什么事 蒙太奇。而且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同以前一样,只从纯欣赏的角度来观看西游记了。 另外一个细节导致了我对该片彻底失去了耐心。想必各位童鞋还记得临近结尾,有个古墓的情节。MS有个知道古墓秘密的家伙死了,他留下了一个发【乌】的音时的口型。围绕这个U,各路人马展开猜测,这个线索指的可能是恒沙【数】,也有可能是白【如】雪,就是没有人猜到古【墓】。突然觉得难怪编剧给恒沙数起了这么费解的名字,原来一开篇就为了这【古墓谜团】埋下伏笔,用句时髦的话【够坑爹】。 最后一个小花絮,还记得当年班上一个小班花还会唱主题曲【谁说也不管他,只要我今生认定了他】。不知道是审美问题,还是小班花的代言起了作用,当时认为这个主题曲很好听的说。
2018年补记
感谢沧河的指正,已经修改【难以费解】这个错误表达。
另外沧河提醒恒沙数是佛教用语,表示数量多。我也才想起来日语里也有【恒河沙】一词,表示10的52次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日语次方中极大和极小部分都有佛教用语的表示方法。
这个电视剧给我心中留下的印象非常怪异,虽然我一点也不记得剧情了,可能和主题歌有关。
记得开头的歌曲里那些狗(狼)很慎人
只剩模糊的记忆,有一幕记得很清楚,被迫住在古墓里的女人,一心求死,结果遇到蛇,就恳求蛇咬她,结果蛇跑了,囧。。
童年时看过的武侠剧里可以拍倒数第二差,倒数第一自然是《江湖恩仇录》
这个屌。主题曲 还会唱:谁说也不管她... 哈哈
风狂不管它,雨骤也不管它。只要心中认定了她,走遍天涯去寻她。哈哈,我童年的幸福全靠它了啊。。
有记忆以来看过最早的一部武侠电视剧...片头歌曲的几个人物介绍,至今颇有印象..哈哈 我叫&&&在剧中扮演恒沙树。。。。
比《江湖恩仇录》稍微好半颗星的大陆早期土味武侠烂片,后劲十足,20年了,还是记忆深刻。也算cult片的一种吧。
儿时的记忆啊!!!
很明显,大陆有几个土老帽看了《霍元甲》之类的香港武侠剧之后,很激动,很激动很激动。然后他们忽然觉得:这个,老子们也会玩呀!不就是搞几个男的女的,打打架,谈谈情,再配点小音乐什么的:搜衣贼!
我大约已经上初一了,当时这个剧火得不行,带有cult意味,镜头喜欢放三遍。歌曲都会唱。
你为什么不自杀 我们车骑家的规矩是先报仇后自杀
抗日神剧之父
应个景,90年代众多cult影视之一
当年很喜欢这部剧,每次都早早等在电视机前面。。。记得那时还买了磁带,现在一听前奏都还会唱。。。哈哈哈哈。。。
从画面到配乐,都是相当有时代印记的。恍惚间我也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是否已经看过了。当然现在看是相当有喜感的,重要演员的演技尚可,群众演员马上出戏。
前些日子回家时邻居叔叔说的,多沙子你终于还是会讲日文了呢。不记得电视剧讲了什么,单单留给我一个小绰号许久。真让人怀念的一段旧事。
童年记忆,一窝蜂向着来的路上走那一个也不要回头~回头就要错过黎明赶不上决战的时候
忘得只剩下了片尾曲“谁说也不是她,谁说也不是她~~~”
当年的抗战片还是蛮好看的,主题曲和配乐太强大,日本车骑姐妹、太乙胜男、玉湖西子的四角恋很带感,武功再高也怕火炮很真实。缺点是节奏太慢,演员演技是优秀的,但过度的表演反而让剧情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