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京!南京!》:战争之后,色彩是虚伪的
文:十一月的雨
德国哲学家狄奥多·阿多诺曾说过:“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阿多诺极为强调艺术的批判性中所蕴含的救赎功能,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分裂、人格丧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现实只有通过艺术这种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艺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艺术就是对被挤掉了的幸福的展示”。而作为艺术的代表之一的诗歌自然也承担了这一功能。
但是自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之后,阿多诺不再相信人性能被艺术所救赎。在我看来,他这句话的意思大抵是:人性可以丑陋到如此地步,任何浪漫与之相较都苍白虚弱的触目惊心。
如何用影像去回顾这些让人惨不忍睹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十五年前的斯皮尔伯格和十五年后的陆川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我可以说,陆川野心是宏大的,他在自己的第三部作品中就企图勾勒大师们曾经的辉煌光影,像马丁·西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像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我也可以说,有《辛德勒名单》这样类似题材类似表达方式的经典珠玉在前,陆川的尝试很有可能变成潜意识的模仿;但是我宁愿相信,最终促使他选择用黑白映画来展现这段历史的,是历史本身。
这是一段必须用黑白来展现才能让人真正理解的历史。黑白是静默、是沉重、是庄严和思考。覆上彩色之时,我们会因为血色的眩晕和废墟的荒芜,让感受止步于震惊和悲惨;掩去色彩之后,真相的厚重和惨痛才能更加拙重的撞击心灵,人们才能在压抑之后沉思到底是什么酿成这场人间浩劫?
战争之后,色彩是虚伪的。
不可否认,虽然没有颜色,但《南京!南京!》却在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华彩。开头的一段巷战,激烈程度比《集结号》开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镜头却不如后者般狂烈的晃动,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推拉挪移。自从《拯救大兵瑞恩》问世以来,但凡涉及战争的电影场面,几乎没有脱离过与它相比较的命运。陆川它在不停的向我们传递一个讯息,即便是弹尽粮绝陷入绝境,我们的同胞们仍然能够冷静的抵抗到最后一刻。
就算是接踵而至的屠戮让人压抑得无法自己,但是幸亏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脸上写着坚毅的表情,甚至还有相视一笑。面对暴徒的肆虐,面对太多麻木受死的面庞,这是我内心唯一的出路。
我无意主观的拔高这部电影,但是我要说,在中国范围内,《南京!南京》至少是前无古人的。陆川在现有体制、现有文化氛围和现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已经做到最好了,它没有达到让人仰视的高度,但它值得让人尊敬。因为它敬畏历史,敬畏人性。
因为敬畏历史,所以他极力保持客观的视角;因为敬畏人性,所以他在不停的踌躇和反思。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段屈辱惨痛的历史最容易的反应就是控诉了,因为这是人的本能。想想吧,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唾骂、抵制和反对,还有一呼百应的人为你摇旗呐喊,这种方式确实让人分外热血无比畅快。但是,然后呢?心怀鬼胎的人仍旧极力否认,置若罔闻的人依然置若罔闻,可能大多数人在这之后对这段历史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三和它后面若干个零上,可能有些人会无关痛痒的抛出一句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提起这些事呢?
我们不能仅靠激情来填充历史的空白,我们更不能把控诉永远只作为一种姿态贯穿始终。那么,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陆川用他的理性的思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种理性不是置身事外的冷漠,更不是故作高深的意淫,这是一种源于高度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尽量客观的还原这段历史而不是一味的否定一切,他明白自己可以跳脱出民族的局限而不是狭隘的发出一种声响。选择用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便是基于这种自信。如果表现在电影里,它便是平稳厚实的每个镜头,是悉心雕琢的每个细节,是内心充盈的每个人物,是苦难面前的每次微笑。
其实这也是我最欣赏本片的地方了。日本军官角川逐渐变化不断纠结的内心,让整部影片随着他的视角不知不觉进入了另一个层面的高度。他从教会大学毕业不久,这意味着他也知道上帝懂得宽容。但是现在横亘在他面前的是赤裸裸的战争和同胞的暴行,这让他困惑、恐惧、不知所措。他在随军的一个慰安妇那里找到了唯一的寄托,于是他告诉同伴说以后会娶她。但在丑恶的战争中这种天真几乎是个童话,而他最后的慰藉也随着她的死去最终消失殆尽。
我很久以前看过倪匡写的一本卫斯理科幻小说,名字就叫《鬼子》。在里面他描述了一个日本人在经历过侵华战争之后的多年后,由于无法承受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最终选择了自杀。
倪匡在后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有人说我越来越不务正业了,写的东西跟科幻越来越不搭边。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这篇文章里我虚构的这个故事,这个日本人忏悔反思的故事,我是并不相信的。对我来说,这无疑是比科幻小说更离奇的事。
我想和倪匡持同样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即使不这么肯定,也一定是充满怀疑的。就像是片中,日本军官杀了德国人拉贝的秘书之后,长久的凝视着远方的那个镜头。那一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在疑惑这个唯唯诺诺的中国人在死前那句威风凛凛的话的意思?为自己的行为短暂的反思?还是索性就是一片空白?未知往往让人恐惧,因为它让人性显得那么幽深。
我更愿意相信陆川最终的阐述。虽然在整部影片中他都在尽量客观中立的表达,但在结尾那场震撼人心的祭祀场景之后,他用角川军官的命运明确的给出了他所信仰的答案。
还记得电影的开头,在一片废墟之中,电影的名字缓缓出现,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直译过来就是“生死城”。
“南京!南京!”烙印的是中华民族的特殊记忆,而“生死城”显然是为了让外国观众更直观的触摸到这段历史。
“死”的意象显而易见,太多的已经无法叫出名字的受害者让这一个字显得愈发沉重。但是死城之中,何“生”之有呢?
借战争的借口释放兽性的人不在少数,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也是让我们濒临绝望的原因。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不是民族情结也并非同仇敌忾,而是对人性的信心。角川最后经历了作为一个人无法承受的困境,他的选择和倪匡的虚构如出一辙,但我的内心却告诉我这并非是另一部科幻小说。
正是这些残存的人性,构建了“死”城中一缕微弱“生”机。就像逃离死亡后奔跑在原野上孩子的笑容,永远的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2009-4-14
南京长镜头 之 舞蹈(摘自《看电影》)
祭祀叫松井石根入城仪式,它是一个正规的阅兵仪式,电影里的是我编的。它是一个寓意性的东西,这是我拍之前就梦到的一场戏,是我拍整部电影的动力。这场戏是核心,是我花多大功夫都得拍成的。06年9月份建组的时候,我发梦,突然看到一群日本兵在一片废墟上舞蹈,这跟我说的一拨人的死亡地狱是另外一拨人的游乐场,很有联系。当是我花了好多钱拍,教了1000个士兵跳日本舞。我先培训12个舞蹈教员,这12个人再下到里面去教给其他人跳,然后再把日本人请过来,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
我在日本看这个舞蹈时,突然就觉得,我们怎么没有啊?我们怎么就只剩秧歌了呢?我们怎么就没有一种东西,能够让大家能够忘我的去参与?我敢说这些东西都是咱们这传的。这四个舞蹈动作,是四个劳动的动作。是从他们最原始民间舞中间淘换出来的四个动作,然后我们编成这个舞蹈。日本人看了,说没有任何问题。那两个鼓手是从东京来请来的,日本最好的鼓手。鼓室在河南做的,那个声音曾让日本鼓手拒绝上去,因为好的鼓,应该是用牛皮制的。可是我们花不起那钱,用的是驴皮。拍到那个时候,我的钱其实已经没了,但是我又觉得必须得有那尺寸,一分一厘都不能少,最后只能用驴皮。那天他们下飞机,在那儿敲。记得是黄昏,鼓架在半空中,拿高台把它架起来。俩人抬上去,敲一轮儿,所有人听了,觉得必须要拍。我们发现他们那个精神一直传承着,没有断过,很可怕。
这场舞蹈是一个极端暴力的东西,它在控制你的精神、你的愿望。在我们的废墟上,他们的舞蹈其实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占领。而且70年后的战争,即使不用武器的形式,他也会用别的方式占领你。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狂欢,比如说突然一片儿出来,它可能很烂,可能就是个精神垃圾,可我们也陷入其中,每天孜孜不倦的聊着等你回想,为什么?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这种被洗脑,麻醉、狂热,战争行径也是如此。
———陆川
摘自我的博客:
http://www.mtime.com/my/mxl117/blog/1812369
联系方式,转载请与我联系:
邮箱:nicolas_mi@163.com
2 ) 南京!南京!
第一次没看完,因为害怕沉重害怕承受痛苦。比我预想的还要沉重还要震撼,黑白画面营造的逼真范围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侵略者的灭绝人性、受害者的悲苦无助,让我欲哭无泪,多么希望最后日本人的醒悟能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发生。
“《南京》每一分钟的剧情,全部有史料作支撑。 当它公映后,有很多方面的批评声,但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历史学家站出来指责这部电影,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真实的“当在讲座中听到陆川郑重说出以上这段话,我被震撼了。 《南京》不是一部商业片,它甚至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卷37年的胶片,带着历史的沉重感将那一段痛苦的经历向我们重述。 如此再来看各种批评,几乎是在没有理解这不是一部商业片的情况下就开始评价它。我坚信, 《南京》是会写入历史的。
3 ) 南京的悲痛
1937年12月13日,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沦陷,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
宋锡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 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金陵女子学院安全区,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饰)奔波往复,尽力帮助和拯救所有来此避难的同胞,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妇女;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 饰)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为此付出代价;舞女小江(江一燕 饰)纵使逃亡避难也不愿抛却女性的柔媚,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则在其女性的外壳下注入一份刚强;日本人角川(中泉英雄 饰)随部队进驻这个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城池,在这个人间炼狱,他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4 ) 果然还是笨蛋多
1.
对于陆川,我有两个不信任,智商不信任和灵魂不信任(这是我照搬了某人说黄继苏的话)。对于陆川的电影,我秉承着两个凡是,凡是陆川拍的电影在观看之前一定要慎重,凡是陆川拍的电影绝不能听主流媒体的声音。
2.
当初的《可可西里》,我是抱着一定要被感动的决心观看的,看完之后我却苦笑都笑不出。当一个新导演露不出丝毫才气与灵性的时候,所谓的“真诚”与“艰苦”就成了最好的说辞。后来又听说他盗用别人拍摄素材被起诉的事情,再后来就没有音讯了。前天去看了《南京南京》,不是非要看,是因为这个档期实在太完美了,五一放假,如果不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的话总觉得有件事还没干。
平心而论,《南京南京》有它自己的品质,比如摄像不错、配乐我很喜欢,战争的场面与气氛也十分到位。但是这和导演有多大程度的关联,我没法考量。这不是陆川一个人的电影,幸好。
此片最大的亮点在于一个面对战争的辩证的角度。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视角:战争中的日本人依然具备人性,在用枪杀人的刹那,也会闭上双眼。可惜的是《南京南京》采取了一种笨蛋的方法来表达,当镜头对准角川,你会清楚地看到他的惶惑、挣扎、爆发与崩溃。这条线索步步为营,却一点也不妙,陆川总是把故事讲得很直白,就连小学生也瞧得出。而人性往往要比这模糊复杂许多。
照我的看法,《南京南京》的剧本缺乏张力,手法粗陋而笨拙。他企图用一个难民营的笔触,去描绘一个城的灾难。这种野心因为自身的功力不足而显得颇有些狼狈。
3.
真正杰出的作品也许会令人产生不安,但我认为《南京南京》不在这个范畴。它所给我带来的心理恐慌是用冰冷的沉默的镜头和残忍的叫人不忍心看下去的场面拼接而成的。这种不安就像你还没上中学时第一次看A片,他不需要拍得很好一样可以让你感到害怕和难忘。
陆川想通过对那段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为这个老旧的题材打造一个全新的签上他的名字的作品。然而这些对于一部出色的电影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影片有很多地方让我费解,光是慰安妇这个话题大概就占去了三分之一,在这样冗长的段落里,除了中国女性被硬生生的劈开双腿,我看不出导演还想说什么。当然你可以说历史就是这样,可这样一个导演和一台中立的机器又有什么分别呢?
可能是剧本的原因,我总觉得有些地方非常骇人。比如那句震天响的“中国不会亡”,还有在被日本人包围的安全区里,居然有几个缺心眼的姑娘,拿起手绢唱起戏来了,最要命的是影片的结尾处,小豆子那充满希望又莫名其妙的笑容,简直令我毛骨悚然。我只能赞叹一句:搞,实在是搞。
4.
中国导演似乎不大能接受自己全方位的平庸,所以他们有些时候喜欢撒狠。《南京南京》为什么会受王朔的青睐?因为它确实没有美化战争,把残忍放在桌面上一一呈现给你看。这样的电影你没法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导演的态度参入得越少就越能赢得影评家们的口碑。
当初看《绿帽子》,别的没印象,就发现刘奋斗这导演真有股狠劲儿。宛如一台电线短路的机器,不停地咆哮和发泄。问题是伎俩的拙劣让这种发泄物很接近排泄物。
一个排泄物即便再真诚我想也不值得赞美。
5.
观看《南京南京》,你得结合着一点相应的花边新闻,作为切入点。前两天我听说,陆川许诺只要《南京南京》的票房突破1.5亿,他就去裸奔。从现在来看,全国人民都在帮助他完成裸奔的愿望。那时候,陆川一脱,观众们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妈商业片啊。
我还听说天津的不少中小学组织集体观看《南京南京》,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这段时间最令我咋舌的新闻,我永远无法原谅这群脑里长J8的傻逼。
6.
让人内心异样,却没有回味,真是很奇怪的一部电影。
草威
脉搏:
http://www.mtime.com/my/caowei/
5 ) 被陆川牛逼到了,狠狠地
当镜头掠过一张张俘虏的面孔时,我发现这些面孔是极有品质的,是经得起特写的,他们真的挺像三十年代中国人民的脸(也许没有像到理想的极致,但在现实可能性的范围也许已经到极致了)。
《南京!南京!》中,连每一个龙套都是有品质的。
于是我就想,陆川也许就是想拍下一些面孔。
回来看关于《南京!南京!》的一切信息,发现陆川果然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想,我应该是看懂了陆川了。
又一次,有无数人和陆川较劲儿,网上的电影青年们似乎对这部片很不满,包括一位我颇喜欢的电影博客作者,在他们看来,《南京!南京!》近乎一无是处。
人和人的感受,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人和人的感受,差别就是这么大。
意识并接受到这一点,也许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诞生。
我意识到了,我也接受了。
不过我继续认为:《南京!南京!》是一部世界级的杰作,面对《辛德勒名单》和《钢琴师》,陆川可以面无愧色。
有人说,《南京!南京!》中的南京不是一座城,而是布景?哦?莫非应该配上带箭头的战术图?给每条炸毁的街道插上路牌?莫非《南京!南京!》应该是一部旅游指南?或者,请告诉我,哪一部优秀的电影给了您一座城市的地理图解?
有人说,《南京!南京!》在电影艺术上无大新意。我同意,没错,陆川不是戈达尔,《南京!南京!》在技巧上是主流的。那又怎么样?关键不在新旧,在品质,把主流的、传统的技法用到极致,照样是大师——《钢琴师》有什么电影艺术的突破?
《南京!南京!》的技法表达了它要表达的,它的声像品质营造了一个足够强的气场,这就够了。
有人说,线索太多,故事太碎。这有2点:1、就观影体验而言,我完全feel good,我觉得线索之间的切换很自然,符合事件之间的时间和逻辑的自然次序;2、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想要的是什么?我只能猜测,莫非他们想要《两杆大烟枪》或者《爱情是狗娘》那样的多线索之间的巧妙衔接、勾连?如果是这样,那我只能说,这部片千万不能有“巧妙”的情节,这个题材不容许人工的痕迹,越巧妙,越出戏。
有人说,人物不够丰满、概念化。OK,我承认,人物可能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的那么深刻,但也远非是扁平的。很显然的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大事件中几个平凡人的故事”,它不是一部“性格研究”(character study),而一幅“群像”(Gruppenbild);因此也只能与同样是“群像”的作品比较,《七武士》是影史上公认塑造的比较成功的群像吧?看看里面的人物,又能有多么“立体”,多么“非概念化”,“非功能化”?
据说陆川最初设想刘烨后来有很多戏,比如和高圆圆的爱情戏。那样,也许人物更“丰满”,情节勾连更紧密。但是万幸没有那么做!那样不符合事件的逻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谈恋爱?救命啊......我们要的可不是《珍珠港》那样的blockbuster。
在那样的历史情境下,一张面孔、一个手势、一个瞬间,让人性闪现,足矣。
《南京!南京!》塑造人物够牛逼了。喝汽水那一场,几十秒钟,角川这个角色就活了(黑泽明也不过如此),我不得不说,从那一刻起,我就care for这个角色。
什么?你care for一个日本鬼子?是的,作为一个戏剧人物,如果你不care他,就是作者的失败。在观者不care的人物身上发生的事件,全都是废材。而care for角川这个角色,不等于就认同了角川;甚而即便认同了角川,也远远不等于认同了“日军”。同情一个日本兵,就等于同情日军?就等于“同情”日军的暴行?就会软化了仇恨?就忘记了历史?牛屎!!!
某些人概念的粗疏和混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Ok, 你可以满足于思想的懒惰,我也能接受这一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思考),但请不要阻止、鄙视别人思考。
在我看来,陆川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另一个层面:以前的电影只呈现了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的暴行,而这部片则呈现了人对人的暴行。
对南京大屠杀的最稳妥的再现是这样的:1、充分展现屠杀的杀戮强奸,以满足观者对暴力色情的消费;2、旗帜鲜明地表现种族仇恨,这样就实现了政治正确性,既满足了观者对“爱国”情绪的需求,同时可以使对暴力色情的消费合理化。于是观者可以在双重的满足之后走出电影院,并继续不思考,影片也可以无毁无咎。
某些愤青或许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东西?至少,这样的东西不会激起他们的不满。
而陆川牛逼的一点是:《南京!南京!》中所有的慰安妇场面,没有任何一个镜头在我心中激起丝毫的情欲。
对于那些指责作者“过于冷静”,对作者“思考”表示不满的人,我想说:我就奇怪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一件脆弱的东西吗?它经不起冷静,经不起思考?它像冬天的雪一样经不起阳光照射?它必须要靠拒绝“认识”来维持?牛屎!在我看来,任何畏惧思考的东西都是虚弱的,信仰如是,仇恨亦如是。
对于那些指责作者“思考”不够深刻的人,我想说:一方面,我同意,思考更深刻的可能性是存在,但我不知道中国哪个导演在类似题材做到了、或者将做到,而陆川已经够好了;另一方面,可能您更适合去读一部历史著作或论文,电影毕竟是电影,它只能呈现影像所能呈现的。
南京大屠杀究竟是什么?战争?军国主义?精神病?......不,我认为,它就是赤裸裸的“恶”,是人类进化不完全的产物,是蛮性的遗留,是基督教所说的原罪。套一句成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南京城。
特定的政治、历史、文化情境会催生人心中的恶——当行恶不但不需要承担责任,甚至会被赞同、鼓励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抵御心中的恶?
但是,对政治、历史、文化情境的研究永远无法完全解释,更无法消解“恶”——除非人进化成“超人”,否则“恶”永远存在,永远在黑暗的角落里蠢蠢欲动。
读读历史吧,你会看到无数个南京。看看蒙古人对整个亚洲和部分欧洲干过什么,看看满人对华夏民族干过什么,看看中国人对中国人干过什么......鲁迅说过,二十四史就是一部“相斫书”,别以为中国人能够免于“恶”,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免于“恶”,包括圣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恶斗争:包括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一份。
《南京!南京!》选择了讲斗争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受难的故事。在大屠杀这赤裸裸的恶面前,它试图寻找“善”。这是《南京!南京!》最有价值的地方。
善,来得越轻易,也就越廉价。在黑暗最深的地方找到的光明,才最有价值。
去年,我读了张纯如的《The Rape of Nanking》。
这是一部好书,但也是一部让人郁闷不堪的书。因为,在这本书里,我看不到中国人的主体性:中国人是受难的、被拯救的、无用的。
而陆川告诉我们,我们有过主体性,我们有过抵抗,我们有过主动的牺牲,我们在最深的黑暗中,曾经闪过光。
我对这部影片的唯一保留就是结尾。
当我看到角川向他的士兵行礼的时候,我就想:莫非他要自杀?不要啊,陆川,我求求你,别让角川自杀!
这不是因为我“同情”这个角色,而是因为,这不可能。
电影是关于可能性的艺术,你可以在历史细节上有不忠实的地方,但可能性的界线却是严格的。
《窃听风暴》中那个特工被布莱希特的诗感动,转化了。有人问柏林监狱博物馆长,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案例?馆长回答道:一个也没有。
南京城中的几万日本兵中有没有一颗良心?我想应该有的。会不会有人因此而自杀?以我对历史和人性的了解,我可以下一个武断的判决:没有,一个也没有。
6 ) 经典二战电影推荐
电影大量运用了满景镜头,手持镜头,晃动感强,带有人的行动特征的晃动感,目的是为了打破画面的平衡感,营造情节氛围及人物心理状态。! 导演陆川想努力用客观角度镜头诉说基调 ,把我们变成了中日战争之外的第三方,以一段钢琴曲开场把整部电影变成了一场真正无言的倾诉,倾诉一种逝去的美好包括景色 南京这座城和人心。在生存和道义表现方面更多加入了南京大屠杀的导演意识,让整部影片充满对峙和融合。
7 ) 《南京!南京!》:一场迎合主流历史观的意淫
终于去看了《南京!南京!》。一部只有结论和导演意淫的影片。
屠城,这是一场人道惨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是战争史上最肮脏的篇章,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最悲痛的一页。我要强调下这个观点,免得有人说我立场不对。有些人讨论问题总喜欢先看立场,不管问题是不是问对了,自然也就掩盖了追寻答案的要求。
影片《南京!南京!》,简直像一部科幻片。别误会,我不是说南京大屠杀是幻想的,毫无疑问,我从不怀疑这段历史的真实。但是,我们需要的「真实」不只是 Yes 和 No 的答案,我们还需要「为什么」和「怎么样」,需要「谁」和「什么时候」,只有这样,我们的反思和讨论才有真实的基础,我们得出的判断和结论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以史为鉴,史之不明,何以鉴之?
然而,这些问题,在影片《南京!南京!》中,全部找不到。我说《南京!南京!》像一部科幻片,是因为,整部影片像是一个虚拟出来的时空,一个漂浮在黑暗太空中的舞台,没有前史,没有周边,没有上下文。片中出现的人没有名字,没有来历,没有生活,没有灵魂,没有与其所在世界的任何关联。即使是导演偶尔试图描写的人物心理活动,也是断裂的、碎片的。
动机甚至都不存在。日军为什么屠城?或者下放到个体,一个日本士兵为什么会嗜杀成性?人们为什么不抵抗?同样地,下放到个体,一个普通市民,为什么不抵抗?我要的,不是「抵抗」这个结论,我要的是「为什么」,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他们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怎样面对一场要夺去自己和至亲好友生命的战争?怎样面对一支和我们同样面孔和体格却像恶魔般行为的军队?
影片预设了这一切,即日本军队的嗜血、残暴、无人性,是无需解释的。影片同样也预设了,中国人就是麻木的,是随时待宰杀的,是命如蝼蚁的。影片中的日本士兵(除角川外)就是用来杀人的。同时,片中的中国人,就是用来吃枪子的,用来成片地倒下,用来快速、高效地达到导演的预期。他们像麻袋一样,被堆叠在洪水之前,面无表情,亦无生命。这和我们多年来习惯的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主流历史观,有何不同?
很多人提到了《南京!南京!》片中对「人性」的描写。是的,「人性」是有的,但只赋予了一个主角。但即便如此,这个叫角川的日本士兵,没有身份,没有军衔,没有部队番号,没有年龄,没有出生地,除了他妈妈做的火锅很好吃,你不知道关于他的一切。影片粗暴地省略了任何合理的交待,角川没有任何来历,没有关于这个「人」的任何背景。因此,虽然角川有了去向——自杀,但也无法掩盖这个全片唯一被真正「描写」了的人物的苍白与空洞。
甚至我们只被告知他姓角川,连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想象一下,这还是全片主角的待遇。至于陆剑雄(估计你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吧?)、姜老师、拉贝,这些配角甚至更不配获得交待。至于南京城,影片根本就无暇顾及了。导演希望我们有一些新的理解,但理解什么?用什么去理解?
《南京!南京!》迎合了主流的受害者控诉心理,这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没有本质不同,区别只是韩国大片式的声画效果,以及一个导演幻想出来的日本士兵的视角。是的,我说它像韩国式的大片,而不是好莱坞式的大片,因为它学会了在电影中使用大量惨烈与血腥的镜头,但连好莱坞那种通过现成套路造出内涵的技巧都没有掌握到。
至于导演幻想出来的日本士兵视角,这是一次创新,我必须承认,这毕竟打破了以往以“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来异化战争的主旋律做法。但它仍然是幻想出来的,角川缺失的人格和身份,与我们的教科书对「董存瑞」和「雷锋」的描述方式一脉相承。内心挣扎而后自杀的角川,不过是导演从受害者的角度去幻想施暴者的心理,从而获得补偿。
严格说来,痛苦的角川是一个被疏离了的旁观者,他连施暴者都不是,除了偶尔的军事行动和只言片语的对话,你甚至不知道角川和其他日本士兵的关系。导演真正去试图了解施暴者吗?一个人、一个军队、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充满戾气、乃至变成恶魔?施暴的过程中,他们内心是怎样的?施暴之后,他们如何面对自己恶魔的那一段历史?
抱歉,这些问题,看来都不是导演陆川想要提供的。《南京!南京!》一片,只提供了一个叫做「南京」的地方,它甚至连城市都算不上,因为它只有一个军营、一个难民区和一个教堂,甚至连军营和难民区的描写都是缺失的。
历史也是缺失的。南京,堂堂中国首都,为什么会沦陷?市民为什么无法逃离?日军的暴行为什么没有人干预?在影片中,一切皆只有果,没有因。角川的死,貌似有因,但却是被强行施加了导演意图之后的因,是被粗暴剥离了若干内容之后的因,因此也是不完整的因。这就像,当我们听说某大学男生跳楼自杀之后,我们如果只想知道他是为情所困,因为一个他喜欢的女孩拒绝了他,从而寻了短见,那这只会是小报新闻,或称社会新闻。我们也许无法对每个自杀的孩子充满探因溯源的动力。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小报水平上。
《南京!南京!》,把一切都变成了符号,侵略者、中国士兵、被屠杀的平民、施救者,包括南京这个城市,以及屠杀本身。
然而,任何一个事物,若变成了符号,它的深度和关于它的严肃讨论便会被消解。而当历史事件和人物被符号化了,便会变成一个不可言说、不可探究的主题。
而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最大担心正是,我们对历史仍然是遮遮掩掩的态度,真话仍然夹杂着假话,并且禁止让人去讨论和辨别。同时,我们的主流历史观仍然只有整体,没有个人,这种视角和思维方式维系了两千年,至今未变。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惨剧,它需要我们去勇敢地直面和公开地讨论,需要我们还原历史事件本身冷酷的起因和过程,也需要我们还原里面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被数字取代了的人。但我担心,《南京!南京!》只会推动新一代人沿着旧的惯性前行,让我们继续难以真正去研究和反思。
系上团总支召各班团委看的,才看到一半旁边一个07级的学姐就哭抽了
别叫南京南京了,叫角川角川吧。。。
4星半,以当下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准而言,这样的作品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杰作了。我们的影评人对那些一无是处破绽百出的烂片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对有点瑕疵的杰作总是百般挑剔恨不得一棍子打死。
我不知道角川为何要自杀,两个中国人为什么笑得那么灿烂…………
真想敲碎前面上热评的脑壳 从日本人视角来讲这一则故事怎么就是在给日本人正名了?怎么就是把中国人拍窝囊了?内心也太脆弱了 一共就那么几个主要人物 刘烨作为中国军人的慷慨就义 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作为一个弱女子却始终冲在保护难民的第一线 就连范伟这个德国人的秘书最后都选择保护中国军官一命换一命 可以说本片在表现民族气节上下的足够的笔墨 并且力度正好 并且本片通过一个有良知日本人去记录日本人的暴行 更加能够增强真实度与说服力 说陆川是日本导演的 我看是从小神剧看多了
生日【中关村美嘉】,荒腔走板。超越无极,不予评分。
这个题材以日本人视角为主不是惹起争议就是遭人唾骂,那点儿艺术追求全压在黑白摄影上了,可惜陆川你离大师还很远,剧本单薄靠煽情,明星演员一秒出戏,结尾收得可真一厢情愿又充满希望呵,国人看了会窝火,但其实更适合给日本人看
看过十三钗想起标记这部了。片子有五大缺点:情节散、起伏欠、高潮俗、结尾乏力,且为渲染悲情很多地方都太刻意,也有四大优点:黑白造就伪纪录片感,包括祭师等的细节更强调了这点,刻意导致人物性格凸显,小豆子这个人物把全剧首尾成功收拢了,角川兄及数位女演员的演出很到位,没有刻意加重强暴描绘
绝对杰作!!
“战争是什么?就是异族的文化在我们的废墟上舞蹈。”——陆川 电影结构上有点零散,依旧“救赎与希望”的主题,煽情伎俩也是套路。熟悉的史实,陆川做到了让人窒息。
为啥那么美的高圆圆居然没事儿?!里面居然还有日本慰安妇,比较少见,角川这样的日本兵也并不能让人对日本战犯测目同情!范伟秦岚演得小人物的悲惨让人震撼!历史不能忘!
战争是全人类的悲剧,愿世界和平。
人物性格、心理逻辑、故事连贯性、甚至南京城本身,在这部电影中,我都没有看到。陆川不应该试图去驾驭自己能力之外的题材。
沉重!!
“宁愿深刻同情,畅快痛恨,也不要模棱两可地冷静。”这部电影的问题不是如何看待历史,而是究竟有没有尊重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巨得不能再巨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公器事件,个人的认知在此面前从来是渺小的,只有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国导演才会跃跃于此,欲图博个功名。
陆川想用所谓21世纪的新视角讲述这段大悲剧,可惜刻意太过,深度不再,而且只拍出了日本人的善良,中国人的窝囊!只能看到人性被摧残的堆彻,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人性导致的悲剧,电影没有足够的交代,特别是被大屠杀时面目表情全是麻木的,就让人觉得中国人天生是孬种。终究意难平……
我觉得挺好的,从人性的冲突来看待这个事件。70多年过去了。不该只记得仇恨。该记得的是每个死亡背后的悲伤。这电影很凄美。
通片的黑白色调让人在压抑的气氛中听导演讲他的故事,演员表演还是合格的,只是故事的厚重感总觉得欠缺了些。
陆川把善恶是非的判断都推给观众,这种表面客观冷静的态度反而显示他的摇摆不定。拉贝秘书为了换取一张良民证和日军做了交易,透露难民营里还留有中国士兵的消息,最后把生的机会让给同事又表现得无比悲壮,真是莫名其妙。搭建出来的南京城没有任何南京的气息。
【B】整部片没一个像样的主线剧情,只能以日本军官来串联起故事。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奇观赏"式影片,为了营造"奇观",将性和暴力放大,频繁的炫技,失了本心引人反感,战争格局也变小了。可又确实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段落,尤其音效很赞。对这片感觉,还挺矛盾的。另外高圆圆演技真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