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治愈
很喜欢影片中对城市建筑的描述,也很喜欢对年轻人困惑迷茫孤独生活的描述,都很真实。 曾经的自己,也在毫无美感的钢筋丛林里感觉压抑得喘不过气,也有过荒诞不羁的想法与浮萍一样的生活,甚至都有跳进大海变成一只鱼的念头。 只是,这些都过去了……那个愤恨一切的自己终于安定了下来,起码在大多数时候是如此吧。但这个转变,并不是因为生活变得安逸,而是知道生命中太多的不可能与那些美梦的一一破灭。 现在,回看过去的自己,想说:不要太困惑于宏大的命题,比如人世风尚、比如社会时事,不要操心已所不能之事,不要伤感于天气的时雨时晴;也不要认为目前的困境与自己的格格不入会一直存在,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有那样的无力与无助之感,这只是阶段性的心境,是与自己内心和解的必经之路。 但是,我也知道语言无益,最后的最后,还是要自己去经历才行。 茫茫人海中的相遇,我相信有天定,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己,内心的转变与豁达,才是真正让自己变得幸福的神力。 而幸福,也不过一种心境,是相对的,也是自我的。
2 ) 相逢是两个人的宿命
这部片子的导演和大多数演员都是不太知名的,唯有女演员还稍稍有些知名度,但他们这个了不起的团队创造出了一部伟大的电影,观众感受到了伟大的情感并将之痛快地释放。这部电影做到了让人意犹未尽并拥有讨好观众的一切要素。
马丁和玛丽安娜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条街道,但她们从未蒙面。每天他们白天各自过着所谓“痛苦难熬”的工作时光,晚上在家独自分别享受属于自己的“百年孤独”。偶然一次机会他们通过社交网络互相认识了,但在关键时刻(互留联系方式)却停电了。但这并没有让有缘的两个人错过认识对方的机会。正因为她们的爱好、性格、品味极其相似,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再次找到了对方,相信相识的那个结尾画面会是大多数观众观影时候最感温馨的。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都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我们这么要好,岂不是上辈子光回头了!”按照原文字句的理论确实不假,但此句中“回头”的含义意在两个人之间的渊源,抑或指的是相逢的次数多少,交往的情感深厚,深入彼此内心的程度境界等等,不可简单论之。但有一点我是依然相信的,今生你们这么好,上辈子肯定没有少在一起搅和!
本片导演塔雷托之前默默无闻,在私下看过女主角西班牙女演员德阿亚拉之前在《在希尔维亚城中》的表演后便想选她来出演片中角色。正如周董当时找桂纶镁拍《不能说的秘密》一般,原因正是桂老师启发了当年年幼的周董(语言挑逗陈柏霖那段),看来启蒙老师的重要真是无可取代啊。
当他们两个人走在路上,双肩相交组成一个心型的时候,内心地情感瞬间无法抑制,敢问世间什么东西逃脱的了宿命和姻缘两个词?有的爱再伟大也无法抵御这两个词的力量,有的日子过的再平凡也终究是它的现世幸福的体现。爱他就去勇敢的追吧,姻缘和宿命有时候也是可以自己创造和争取出来的。
一座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想想就觉得精彩,往往佩服国外的编剧大师会把一个小枝末节、被人不屑的小故事撰写成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爱情史诗。即使爱情还没有开始,正如这部平淡如水的电影中那样,但后续的爱情以俨然在观众心中滋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大树。片中男女主角喜欢宅,喜欢上网,喜欢看类似的杂志和电视,就连在屋里打洞都颇有一家人的感觉,都去尝试。难道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奇怪建筑和交叉缠结的电线阻碍了两个人的相聚?她们后来的装修也预示着相见不晚,当光照射进屋子那一刻,他们都看见了前方的光明。
这么美的电影的影评就应该写成如诗一般美妙才般配,不知道我这篇合不合格呢!
3 ) 阿根廷奇事:一狗跳楼自杀,两行人受伤
阿根廷的狗为何跳楼?因为主人工作时总把它锁在狭小的阳台。狗如此,更何况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鞋盒子”公寓的人。当然,这样离奇的事件也只有在马尔克斯生活的拉丁美洲才会如此“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提起阿根廷,我们会想到足球、会想到探戈,但很少有人会记起这个国家曾经的繁荣,就像今天很多人热衷于移民澳洲一样,一百多年前,阿根廷也是春风得意的发达国家。本片开头的独白,既是男主角的内心写照,也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示了这个城镇化畸形发展的国家其建筑是多么的奇葩:现代的、过去的、未来的;豪华的、简陋的、破旧的。混搭的建筑风格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得到了最天马行空的融合。
这片光怪陆离的土地是一切离奇故事发生的温床,就连这儿的狗也如此有个性。它的自杀导致男女主角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集,两人分别为受伤的行人打电话叫救护车。从短暂的秋天,到漫长的冬天,再到久违的春天,本片的风格就和显示季节的字母一样俏皮。
《在人海中遇见你》可以说是阿根廷版的《向左走,向右走》。看过漫画、也看过电影、甚至还买过手办。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受几米的影响,但拉丁风格的《向左走,向右走》却多了几分随性和洒脱。
女主角很喜欢看一本叫《威利在哪里》的插画,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知道找的是谁,都找不到他;那当我不知道要找谁时,我怎么能找到那个人呢?”这句话说出了多少都市男女的心声,寻寻觅觅很多年,却不知道要找的那个人在哪儿?
如果真的存在缘分,那么一定如几米所说:“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所以当她希望有人停下来看她设计的橱窗时,路过的他刚好在窗边驻足;所以当他和她在路边停留时,导演画了一个小小的心;所以她和他在各自的屋里同时看伍迪-艾伦的老电影;所以当他和她同时在侧墙处新开一扇窗户时,看到从巨幅内裤海报中探出头的他,她会心一笑。
看《向左走,向右走》时总担心男女主角会一直擦肩而过,看本片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即便因为停电,网上聊天的两人错失了留下电话的机会。我想,一定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座城市过于慵懒的缘故。
最后的相遇来的很突然,依然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就那样随意的一瞥,便看到了自己一直寻找的穿红白横条纹的“威利”。在人海中遇见你,四目相对,笑容是如此甜蜜,传说中的幸福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4 ) 界墙
情节也许刻意了。
爱情是一件红裙子。是在寻觅之中的思念。是某种味道让你想起他。是想触摸。是你们的手指互相问询。是某种畸形的期盼,彩虹的那一端。
其实是那么一个人,让你觉得不在乎其他,想唯有和他做一些事。想一起生活,还必须战胜所有的其他困难。在另一个offer随来的独立的邀请下,我顺利地撤离了现场。30岁,一包手拉行李加一个背包,从欧洲回到香港。在一个昏沉的午后,与如此尴尬的年龄来看这么些事情和这部电影也许过于理性,但片子里男孩的一个笑容可能触动了我一点什么。
或许,还有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那些描述单身的片段。比如:
“这明亮的晨光,让我看见更明确的映像。稍晚,和往常一样地在橱窗里,我领悟到我是什么了,一个人形模特儿,僵直,无言和冷漠。”
【电线杆。斑驳的墙。水泥糊上像花开一样的纹路,大小雷同的建筑和蓝色的天空。广告。】
“毫无疑问地的,所有的建筑都有没用的一面,不是在前面,就是在后面。公用墙或边墙。大面积的外表隔开我们的视野,在瞬间的视线中飘过的破乱的和烟雾状霉斑。[公用墙]展现出我们最恶劣的特质,他们反映出容易变质的,会破裂的,不长久的解释。像是我们从地毯里扫出来的脏东西。唯一能回忆的,就是这些都是依据优质的建案盖出来的,坏天气侵蚀多时后,这些墙像是在广告滤网一样。……有个方法可以解脱住在鞋盒式套房的压迫感,一个逃生路线,所有逃生路线都违反了规定 —— 一些很小的,违规的,不安全的窗口。可以创造奇异般的日光浴,让光明照进我们的黑暗。”
这片段的结束,是一阵捶打后,那么柔和的光线探入的室内。
我好像知道幸福的秘诀,可是它总需要那么一个悄然的时机。
5 ) Timing
前几天朋友们卧谈,一个姑娘说,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Mr. Right是谁、在哪里、几时出现,但是已经好恨他,因为错过了她那么多。
我们说,以后一定代为转告,让这位好好反省。
C'est la vie.<图片2>Or<图片3>
6 ) “遇见”就是美好了
一般看到这样的题目,都会很自然的觉得是一个相遇和恋爱的故事。 这部电影和“一般”不一样,它只讲“遇见”,而且,之后的大家能够或多或少得知的内容,它完全省略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看了若干次地图,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百度才发现,是某拉丁美洲一国的首都。 不得不说,我与世界的距离并没有因为网络而变得短了。也不得不说,我与我的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弱化了。电影时不时的旁白正视了这个问题。回归本质,人就是孤独的个体;在没有“遇见”之前。 以前有人说,我喜欢你,只是因为你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正好穿了一件我最爱的白衬衣。 也是少有的电影,会把爱情片里面的建筑物拍得,这么“骨感”“阴沉”“冷峻”“利落”。话说,阿根廷说什么语来着?肯定不是英语,电影里面的都不是英语交流。肯定不是法语,法语是外语中的一种,字幕都没翻译。貌似是,意大利语?我去百度下。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布宜诺斯艾利斯社恐日常
哈尔推荐
有点闷,睡着了,但是结局还是美好的,在人海中遇见你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看在男猪脚穿着和我那件一模一样的德军驼绒大衣的份上,给个好评吧!
让光明照进我们的黑暗。
我什么时候才能遇见你……
get到所有的梗……关于城市……建筑……橱窗……游泳……烟……《曼哈顿》……铁臂阿童木的心……where's wally……这部电影太美好了。
这半年来看过的最佳电影,跟个人情绪有关
小清新!各种静态影像的拼接,排列的短语,排比句,很带感~喜欢女主角站在橱窗里,喜欢两人在街头偶遇帽子拼成的心形,喜欢在墙体上开窗一个人被箭头指中另一个人刚好在内裤上,喜欢玩具阿童木一按即开的心~~总算,他们相遇了。。外国版《向左走向右走》是吧。。
同类题材里最好的一部。看的时候突然想到《贝阿提丝》了。“突然感觉某种奇怪忧郁,属于灰蓝加上浅绿,整个屋子冷得像水族箱,里面只有一只孤单的鱼。”
最后她在人海中一眼就发现了她的“wally”
拍得做作又肤浅,90分钟不如拿来跳操更划算。
两个阿根廷文艺青年相遇的故事,特别喜欢片子中的城市空镜和monologue部分,那些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毫无章法、没有逻辑的建筑和鞋盒套房,把宅男宅女的孤独之感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有那角落里的杂草和植物,虚拟表情和文字,片中有句话说得很对,人类的语言被这些短信啊光纤的数字信息破坏殆尽,而且还要求实时连接,人和人的交往不再是面对面,变成了虚拟世界的交互,现代化的孤独感可能就是这么滋生的。【ETHiCS/ENSUBBED/英语硬字幕/8.6GB】(深夜看完电影天色亮起的感觉太美妙了,光线的渐变成了电影的一部分。看完电影想去布宜诺斯艾利斯了。)
“是谁在对岸 露台上对望 互传着渴望 你熄灯 我点烟 隔住块玻璃 隔住个都市 自言自语地 共你在热恋 在池袋碰面 在南极碰面 或其实根本在这大楼里面 但是每一天 当我在左转 你便行向右 终不会遇见”故事摄影配乐包括节奏都很美
真心很文艺,但剧情稍显意识流了。。
一个不完美但很美的电影。虽然有一些我不喜欢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有太多自白和细节我都太喜欢了。为此截图无数张。真爱会找到你,但你也要去寻找它。我们都是都市病人,我们都有各式各样因为过去生活而落下的病根,但这无碍于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我们,即使是渺小,即使迷失在人群,也会有人找到我们。
阿根廷王家卫。
西班牙独立文艺小清新版【向左走 向右走】,文艺男青年死宅,文艺女青年自闭,两个人在同一座城市不断的擦肩而过,过着各自的苦逼日子,经过漫长的严冬,True Love Will Find You In The End。大量构图精美的空镜头和文艺范儿的逼叨逼旁白,文艺范儿十足,死宅男基叔范儿了,文艺女杀马特了。★★★
难得看看阿根廷的时尚生活片。不知道导演是否出身建筑专业,里面不少唠叨都是针对建筑和城市的,而且女主角也是个落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