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2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3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4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5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6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3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4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5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6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7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8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19 碟中谍5:神秘国度(原声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1

详细剧情

资深特工伊森·亨特(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也有百密一疏时刻,他在接收最新任务时遭到神秘组织“辛迪加”的暗算落入对方手中。辛迪加是一支由全球各地前特工组成的秘密组织,此前一直被CIA视为空穴来风。在对方成员伊莎·福斯特(丽贝卡·弗格森 Rebecca Ferguson 饰)的帮助下,伊森逃出生天,并及时向威廉•布莱德(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 饰)汇报了辛迪加确切存在的消息。然而此时布莱德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负责的IMF机构因俄罗斯核弹头等事件遭到CIA指控并责令解散。在得知该组织密谋刺杀奥地利总统时,伊森联系上了老搭档班吉·邓恩(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展开行动,并于谜样女郎伊莎再度相会。

长篇影评

1 ) 谍战片何去何从?

算是少有的续集这么多部依然精彩的谍战剧了。

先说说情节上的小问题。一个是在摩洛哥拿到数据之后,女主没必要击昏班吉,他其实没有对伊森撒谎,确实是把数据拿给她上司,完全可以行动前就和伊森讲好拿到后给谁,如果伊森也那么就讲好复制两份,然后几个人联手把骑摩托的那些干掉走人~那段公路上的追逐根本不会发生。。这是有钱没地方花或者为了凑时长吧。。。另一个就是反派boss前面那么强大,最后居然这么轻易被骗关起来了,不太合理,于是全片高潮并不在最后和大boss的对决,整个片子就有点头重脚轻,最紧张刺激的部分在摩洛哥偷数据那一篇幅,后面从去找英国首相开始就有点走搞笑路线了,这部分的幽默轻松掩盖了不够高潮迭起的问题。

这些小问题当然不太影响我观影。动作戏酣畅淋漓,情节足够紧凑。开始跳飞机的场面和打斗飙车的场面都让我遗憾这片子咋没拍个3D版。
人物设定也很精彩,加重了女主的戏份,不再是阿汤哥带着团队走的独角戏。女主不是男主团队中的伊森领导的队员,但也不是花瓶,对剧情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没有太多的接触和沟通就能默契合作互相帮助,这种合作战斗的氛围感觉真的很好我很喜欢。最后潇洒离开也不落俗套。
总的来说看的很过瘾,爆点笑点都有,惊险刺激也够节奏也好。感觉整部片子都控制得非常好,轻车熟路。然而最大的问题也是剧情套路太熟了,每个情节基本没有猜错,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缺了点出人意料的新意和惊喜。(所有情节都猜对倒是也有点成就感)
感觉碟中谍系列已经进入了某种瓶颈,所有元素已到极致,诚然经典的元素看起来还是很过瘾的,但没一点新意还是略感失望。下一部是不是该考虑做点创新和突破?


p.s.
1.美国英国谍战片总是处于互黑状态啊。。。女主的问题上司身居要位就那么轻易被伊森乔装去接触首相。
2.张静初这么气质英文又这么好的女下属多给几句台词多露几下脸嘛,作为中国观众表示没看够啊~
3.这集伊森的固定女友一点没露脸,伊森也变得谨慎保守了啊,最后和女主居然只是拥抱,没有kiss~俩人并肩战斗的感觉还是蛮搭的~

2 ) 毕竟招牌在此

我曾经总结过《碟中谍》系列的六大特色:招牌配乐,汤姆·克鲁斯,兵不厌诈,周游世界,特工利器,些许幽默。

在这最新一作中,那段招牌配乐自然不会少,还配上了《图兰朵》的歌剧主题。大量背景配乐由管弦乐完成,让整片的气氛更加深沉,格局也更加宏大,十分好评。

汤姆·克鲁斯虽然不是顶级演技派并且身负争议,但至少是个敬业且专业的演员。他近年的科幻片和《碟中谍》系列都是成熟的工业体系下加入些许创意的用心之作。也一把年纪了亲自迪拜塔跳楼,爬上飞机拍戏。骑着摩托车飙车的一段至少是看出他的真车技和亲力亲为的。而《速度与激情》那帮人只用坐在假的驾驶室里换换档就完事了。

周游世界是现在好莱坞大片的标准桥段了,本作也带观众游览了明斯克、伦敦、巴黎、维也纳、华盛顿、哈瓦那、卡萨布兰卡。与其他大片只是在不同布景下拆房子杀人不同,《碟中谍》系列一直很好地利用了各个地标融入剧情中,比如第三集在西塘打麻将的大爷,比如第四集在迪拜塔跳楼的阿汤哥,这一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维也纳歌剧院的那一段。欧洲古典的歌剧院中,上演的是中国背景的《图兰朵》,歌剧演绎的是个彪悍的公主被降服的故事,也正映射了同时上演的女杀手连环暗杀桥段,《今夜无人入睡》,正好好几个人在暗地里行不可告人之事。在歌剧院中上动作戏不是第一次见,20多年前的《教父3》就做过了。但本作是在场景设计上用心的,比如下面这张



东方韵味浓厚的窗棂前,身着典雅的西式晚礼服的女杀手,在《今夜无人入睡》荡气回肠的歌声中,静静端起交响乐器改装的狙击枪,殊不知自己也正在别人的瞄准镜中。这不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吗?

说到乐器改装的狙击枪,也就说到了《碟中谍》系列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间谍道具,说实话甩了《007》系列不知几条街。原来招牌式的头套已经过时了,但还是要出来现一下,而一支长笛改装的狙击枪,明晃晃的,精致无比,操作起来的咔嚓咔嚓声,那逼格真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这同样也包括动作场景设计,水下换磁卡那一段让人想起了第一集从屋顶上潜入机房那一段经典,徒手爬上飞机也是汤姆·克鲁斯敬业很拼的表现。摩洛哥飙车那一段也很过瘾,还夹杂了些许搞笑瞬间,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四人撞车打照面那一刻了,犹如第一集里让·雷诺打老鼠那一段。不过总的来讲,还是不如第一集和上一集令人印象深刻。

兵不厌诈,本作基本就集中在女主角身上了,这也是本片主要缺点所在。她的立场和目的集中了本片所有悬疑元素,虽有一定悬疑感,但还是显得单薄,与第一集更是没得比。但是女主角的气质真是没话说,和第四集里昙花一现的Léa Seydoux有的一拼,详见上图。再有就是反派的智商问题了,由于本片的反派占据的优势实在太大,只能用很低的智商来给阿汤哥铺台阶了。反派的行动在情理之中,但实在是没什么谋略可言。而身手,那个看上去很厉害的俄国人,竟然也不是女主的对手。

总之《碟中谍》的招牌在此,虽然夸张,还是贵在道出了间谍工作的艰辛。还是比纯扯淡的复仇者联盟和007要精彩不少的。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3 ) 关于《碟中谍5》你应该知道的16件事

欢迎关注公众号“电影彩蛋堂”(movierush),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1. 拥有飞机驾驶员资格证的汤姆·克鲁斯,为了感受在机舱外飞行,主动请缨为片中的“徒手扒飞机”场景亲身上阵。

这个片段一共拍了八遍,拍摄过程中他和飞机之间仅仅只用了一条非常细的绳索相连,在1500米的高空中被悬挂了二十多分钟。

2. 汤姆·克鲁斯和西蒙·佩吉在追车戏中没有使用替身。特技指导表示汤姆·克鲁斯亲自完成了所有驾驶戏份,理由是找不到比他更专业的驾驶员。

3.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汤姆·克鲁斯一共受伤了六次。 4. 本片剧情承接前作,在上一部《碟中谍4》结尾处,伊桑·亨特接受任务调查神秘组织“辛迪加”(Syndicate),它是1966年电视剧版《碟中谍》中的常驻反派组织。

5. 在本片中,IMF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在前作中出现过的“老脸孔”,其中只有汤姆·克鲁斯(左二)和文·瑞姆斯(右一)参与过《碟中谍》系列全五部作品。

6. 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的形象与同样来自瑞典的英格丽·褒曼十分相似。她的角色名字Ilsa Faust,是对褒曼在《卡萨布兰卡》中的角色Ilsa Lund致敬。

7.宝拉·巴顿(曾出演《碟中谍4》)和Maggie Q(曾出演《碟中谍3》)原定将回归本作,但由于档期冲突陆续退出。

8.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一开始是出演反派的第一人选。

9. 影片中所有好人开的车都是宝马,而反派则开奥迪或奔驰。 10 影片中,伊桑从录音唱片上获取了他的新任务,这是《碟中谍》电视剧中最早的获取任务的方式之一。

11. 影片中,伊桑·亨特的团队代号是"Bravo Echo 1-1"(BE11),这也是他在第一部《碟中谍》中使用过的代号。BE11是1138的水平镜像,这个数字比较有名的来源是乔治·卢卡斯的早期短片《电子迷宫THX 1138:4EB》

12. 伊森在水中需要打开编码为108的舱门。这个数字曾在Bad Robot公司制作的多部影视剧中出现,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是美剧《迷失》里的108计数器,108是著名数列“鲁索基因镜象”(4, 8, 15, 16, 23, 42)的总和,该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双胞胎存在这个世界的某处。从机率和自然定律推断,你永远也不会遇见这个人。

13. 为了拍摄潜水镜头,汤姆·克鲁斯需要训练在水下闭气长达6分钟之久。

14. 在影片里,一辆灰银色的阿斯顿马丁DB5出现在伦敦拍卖所的停车场中。这是著名特工詹姆斯·邦德的经典座驾,曾出现在多部007系列电影中。

15. 这是目前为止第一部大反派没有死亡的《碟中谍》电影。

文 | 彩蛋君KL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IMDB,图片来自网络及截图,侵权请联系。

拓展阅读:

《碟中谍1》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碟中谍2》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碟中谍3》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碟中谍4》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了解更多关于电影不为人知的花絮与彩蛋,欢迎关注「电影彩蛋堂」(movierush)

「电影彩蛋堂」 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4 ) 神勇阿汤的不老神话

一般的电影系列,拍到第五部总会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但《碟中谍》系列却总是能给人以新鲜感,可能是因为每一部都会更换导演,真是铁打的阿汤,流水的导演。第一和第二部碟中碟分别由大导演德帕尔马和吴宇森执导,都各自打上了鲜明的导演风格烙印。第一部碟中谍如今看来已然是悬念丛生的谍战片佳作,只是曲折深奥的剧情烧脑程度已经超过了一般暑期大片的极限,本来就是来看打打杀杀爆米花电影的观众直呼”逼格太高“,于是第二部的吴宇森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剧情薄弱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展示吴式暴力美学上,超慢镜头展现动作场面,烈火中飞舞的鸽子,一股浓浓的港片即视感。而阿汤哥在影片中风流多情的花花公子样,又活脱脱是一个美国版的007。眼看《碟中谍》就要沦为詹姆斯邦德的廉价模仿秀,却从第三部挽狂澜于既倒,全片节奏飞快让人肾上腺素激素狂飙,而阿汤哥奋不顾身的搏命演出也让只会喝马蒂尼泡美女的邦德汗颜。到了第四部,把第三部的超快节奏再次升级加速,全片狂奔毫无尿点,而那场阿汤哥勇攀迪拜塔的场面又把无数观众给”吓尿了“,看来真是和观众的前列腺有仇。

懒得看文字的朋友,可以点击观看视频版。(有很多阿汤哥小鲜肉时期的画面哦) http://v.qq.com/page/x/y/v/x01629huiyv.html

而这回的第五部真是”奋四世之余烈“,把前代的诸多优点来了个合体升级:第四部的爬高楼好评如潮,这次就来个更狠的,万米高空爬飞机,这回阿汤哥依然是不用替身亲自上阵,而且来来回回拍了八次!八次!用生命来拍片这种陈词滥调实在不足以形容阿汤哥了,或许对于他来说,拍片就是生命?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估计下部碟中谍阿汤哥只能爬火箭了。第二部评价两极分化,但是追车戏还是被吴宇森拍出了不俗的水准,这回第五部同样有精彩火爆的追车戏致敬前作,而同样没用特技车手,阿汤哥亲手操控手到擒来,对此影片动作指导给出的原因是“没有像阿汤哥车技这么出色的特技演员”,嗯,阿汤哥可以考虑到《速度与激情》里客串一下了。其实阿汤哥的车技早已获得专业认可,几年前就曾经玩票F1赛车,单圈最快成绩仅仅落后F1著名车手库尔特哈德两秒而已,所以就电影里这点追车戏,对他来讲真是小CASE,在开车之余还有心情整人,他身边陪他出生入死的战友,西蒙佩吉就不幸中招。

而全片最让人惊喜的是,影片的剧情继承了第一代高度悬疑的优点,只是照顾了部分观众的智商,下调了烧脑程度,但几个重要角色忠奸难辨,剧情也由足够的张力,不再只是用来放置动作场面的理由。而且故事对间谍特工的生活黑暗面有着超越前作的深刻描写,记得当年007上映时,英国情报机关还要特别登报声明真正的间谍工作绝不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华丽潇洒,本片就绝不会让人产生那样美好的幻觉,孤独,绝望,频繁的被抛弃,被遗忘,被当做权力机关的砝码随意牺牲,这才是间谍工作的真相。这境界,都快赶上《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了,那可是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呢!

碟中谍历代的优点精华在这一带得到了汇聚升华,然而不幸的是,系列一贯的缺点居然也被发扬光大了。与其他长盛不衰的系列电影相比,碟中谍系列的致命伤就是反派的存在感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除了最后出场被阿汤哥KO一下,其他的时间都主要负责在后台打酱油。这次的反派更是创下猪对手的智商新低,几次可以轻易杀掉阿汤哥的机会都被他一一错过,而且最后大决战终居然被阿汤哥的并不高明的心理诡计轻易欺骗,乖乖束手就擒。回顾前几部碟中谍的反派再不济好歹也能在最后把阿汤哥逼得狼狈不堪,让其斯文扫地满身是伤才能堪堪获胜,这回可倒好,阿汤哥轻轻的动动嘴皮,就KO了一个BOSS,没留下一道伤痕,你这是逗我吗?

影片的宣传语“绝望的时刻,极端的方式”, 这么弱的反派,哪里看出绝望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据说本来这回想请卷福来担任反派,但是因为档期冲突只能作罢,也难怪前几部的大BOSS不是奥斯卡影帝就是各国国宝级影院,这次的反派居然连台词都说不清,原来是个备胎!

相比于大草包反派傻瓜般的表现,本作的女性角色们则绝对光彩照人。本判官在之前的节目中已经多次强调了,现在的暑期大片,没一两个女汉子,上街都不敢和人打招呼。丽贝卡弗格森扮演的女主角真是能文能武的现代女性,影片里既有性感比基尼的福利镜头,练舞蹈出身的她演起打戏来也是毫不含糊,使用各种武器也是游刃有余,而且居然在阿汤哥面临最“不可能的任务”生命垂危之际,上演“美女救英雄”的好戏。有传言说随着阿汤哥年事已高,他有退居幕后由新人来担任主角的想法,如今看来,新碟中谍的主角不如干脆就是这位女特工,是不是更有看点呢?本片其余的女性角色虽然人数不多,出场镜头也屈指可数,但是总体颜值绝对是系列的最高峰,对比现在越来越不堪入目的邦女郎,堪称业界良心。值得一提的是,张静初居然也出现在本片中,还扮演了CIA内务部的工作人员,美国最机密的中央情报局居然请中国人作内务工作,也真是醉了,你能想象中国国安局里出现金发碧眼的歪果仁吗?估计也是因为中国市场实在太过巨大,现在好莱坞大片总是免不了放几个中国脸孔讨好一下我国观众,可是这也做得太没诚意了吧?从头到尾张静初就十几秒的镜头,台词就一句还是配音,下次能别这么忽悠中国观众了吗?

今年虽然是好莱坞的超级大片年,但是对于许多老牌影星,这个夏天实在有些冷飕飕,乔治克鲁尼的《明日世界》、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创世纪》、亚当·桑德勒的《像素大战》都是口碑一塌糊涂,票房不振的失败之作,甚至在美国互联网上最近热炒的话题就是:好莱坞是不是到了改朝换代,明星大洗牌的转折点了?但汤姆克鲁斯却能逆市上扬,《碟中谍5》目前口碑票房双双飘红,续集的拍摄也立刻提上了日程。

阿汤哥能永葆票房吸金力的秘诀,就在于他总能用超人的意志力改变自己的戏路,来适应市场的新潮流。看着现在上天入地的阿汤哥,有谁还记得他当年也是枚演青春偶像片的小鲜肉?但是不同于众多昙花一现的小鲜肉,汤姆克鲁斯抢在观众厌倦自己颜值之前就果断转型,通过《义海雄风》《生于七月四日》等几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把自己慢慢打造成了演技派新秀。冲击奥斯卡屡屡未果,再加上私生活上的几次闹剧让公众开始厌倦了阿汤哥,尤其是他在2006年奥普拉秀上向霍尔姆斯示爱的夸张举动,直接把自己沦为了小丑,在美国观众心中的地位直接跌至谷底。阿汤哥不得不开始专攻国际市场,毕竟相比起喜新厌旧的美国观众,海外观众则要忠心的多,不管在美国如何他如何受到争议,在海外观众眼里,他依然是那个完美的阿汤哥。这也让阿汤哥坚定了走起了动作片硬汉路线,因为海外观众最爱看不就是子弹拳头乱舞的好莱坞大片吗?于是《碟中谍》到《俠探杰克》再到《遗落战镜》,阿汤哥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成长为了为好莱坞动作大片代言的打星。相比于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阿汤哥没有变态的体格,但却有着变态的执着。

电影中的英雄们总是可以无数次的突破自我的极限获得成功,但是现实中能像阿汤哥挑战自我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冲着阿汤哥的这份拼劲,本来本判官是应该给出5道令牌的,可惜想到片子的反派,实在掉价的厉害,人家反派都是来搞破坏的,他纯粹就是是来搞笑的,实在忍不了,只能给四道令牌了。

5 ) MI5完胜MI4,因为Simon Pegg戏份更多了

看MI的有两种人:喜欢Simon Pegg的,和不知道Simon Pegg的。

我认为MI3完胜前两部,因为前两部没有Simon Pegg。我又认为MI5完胜MI4进而完胜MI3,因为第五部里Simon Pegg戏份更多了。

认可这种强盗逻辑的请和我握个手,然后继续往下围观我全程舔有Simon出场的屏。





————剧透,警告,二次警告————



0.

第五部从Brandt的夺命连环call开始:“Benji?”“Benji?”“Benji?”

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瞬间就炸了,一秒进入状态。看过太多众里寻他没找到,看完卡司才认得的角色,这么直白、堪比读心的出场方式,实在是业界良心!

然后伪装成草垛的Benji开始各种划拉PDA,和各种谦虚“不行”“这也不行”“那还是不行”,最后在心焦如焚的“你到底行不行”的怒吼中——

成功开错了机门。

不!不要嫌弃Benji坑队友!要知道,没有他,就没有阿飞哥,不,阿汤哥的1200m高空无替身246°花样耍帅,就不会有这么拉轰的片头!

每一次成功的阿汤哥背后,都有Benji这样萌萌的Piggy队友!



1.

然而纵使阿汤哥是如此拉轰,Brandt是如此嘴炮,MIF还是(又!)遭遇了信任危机。由于历次任务的不低调、太拉轰,怒刷了存在感,导致CIA头头屡觉被打脸,这个本来只想静静地活在传说中的组织被取缔了。

知此噩耗的阿汤哥开启了潜逃地图,铁骨柔情的Brandt被消化进了CIA,重情重义的黑硬汉子怒炒鱿鱼,而Benji——

在用3个Dell屏玩Halo 5:Guardians。

不,你要相信,身为一个被盯梢的外勤特工,这个游戏绝对不是Benji普通的消遣娱乐,从它的名字,你就可以看出玩家选择它时倾注的情怀。同样,被Benji嚼了又嚼的口香糖肯定也是他对当前工作之枯燥无味的一种用以泄愤的隐喻。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测谎环节中,Benji.Guardian.Dunn充分胜任了守护者的角色。就像他自己说的,“让我在每周的测谎环节中又多吹几个牛皮。”

你说,这样的人,怎么不值得维也纳国家剧院奉上的图兰朵赠票呢!



2.

上一秒钟,Benji还是那个办公室开小差电游男。
下一秒钟,Benji就穿白衬衫黑西装系上了领结。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就这样被Benji帅到世界的尽头。第11任时间领主所言不虚:“Bowties are cool!”古人诚不欺余!

“Nice suits.”就凭这一句话,我确信阿汤哥读了我的心。

简而言之,一袭黑装,一副黑框,加黑科技,Benji一路黑进了剧院的监控系统。于是我想,此行不虚,能够看到Benji这样一个技术流特工又称邋遢不碍事特工盛装出席,足矣。但是Benji永远在超乎我的期望,他,这样一个技术流特工又称外勤必碍事特工,居然在阿汤哥分身乏术之际,选择勇闯监控室怒斗狙击手,险些中弹。

听到他飞车去接空中滑索二人组时的那句”Get in!“,我明白了,Benji,其实有着外勤特工的情怀。



3.

听完Benji的怒吼,我发现我错了,原来,他本来就是一个外勤特工。

阿汤哥也知错了,虽然Benji还是一紧张就话唠,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组员,但他更是自己在险境中为数不多的朋友。

好的朋友,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于是哥俩开始循着本片最明显线索——的载体——口红小姐,跑去了摩洛哥。

在使用(从MI4里Benji就一直很向往的)面具的提议被否决后,Benji开始了本片第三次坑汤哥行为。“哦,你尽管放心,闭气3分钟的同时还要在湍急的水流中避开冷凝机械臂兼更换安全档案?他当然行的啦~”

谁人能敌Benji充满信任的小眼神呢?阿汤哥只能微微苦笑,开始完成又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Friend like Benji,坑你至深,而不自知。



4.

Benji外勤有三宝,电脑、外语、加现充——现场以假充真,简称现充,又名唬人。

在随口切换阿语模式,徒手(机)旋开密码锁,随手(表)看了看倒计时后,Benji深吸一口气,走进敞开的玻璃过道,步入了步态分析仪的扫描范围之内。与此同时,Ethan正挣扎在湍急的冷凝水中。

虽然我是闭着气看这一段的,但我敢说,Ethan的压力,我连十分之一都感受不到,Benji的紧张,我更连百分之一都难以想象。但是我知道,Benji必是怀着对Ethan的全然信任,相信他能及时更换安全档案,相信他不会让自己终老于摩洛哥监狱,才能有勇气踏上那条走廊。

如果我是Ethan,肯定会想:得友如此,之前坑我又如何。



5.

如果你到现在还没看出来,Benji是在用生命信任着Ethan,那导演的下一把友情牌可以直接甩你一脸。

根据法律或者常识,你不会把驾驶座让给一个醉酒的朋友。但是Benji,却忽略了常识的警告,把驾驶座让给了一个“嘿,你一分钟前还半死不活呢”的朋友。

当副驾驶位上的Benji半小时后也被颠得半死不活时,我想说,Ethan,他只能帮你到这了。

如果我是Ethan,肯定会想:得友如此,之前坑我三次又如何。

(友情提示:以上动作均由专业人员在相关指导下完成,请勿轻易模仿。)



6.

事不过三,在Benji坑了队友三次之后,一句得意的”Of course!“,让我相信MIF终于时来运转,却也让人想起自己不曾备份的憾事,流下悔恨的眼泪。

事实证明我太乐观了,Benji耍帅卖萌还没一分钟,就被骨科医生拐走了。尽管Brandt种种为大局考虑,Ethan还是决定去救深陷(捆绑play)险境的Benji。

Ethan,值得你信赖!

最后阿汤哥是如何扳回一局我会剧透吗?当然不会!我只能说,在最后的最后,Benji深藏功与名,融进了伦敦的夜色之中。



7.

很难想象你不是冲着Simon Pegg来的,却一路看到了这里。但如果你真的属于看MI那两种人中的后者,那我要说:

你用一张mission impossible的票钱,就能看到戛纳影后Bjork复出,而且还是首度挑战动作片,在大屏幕上打打杀杀——嘿,这也太值了吧!

6 ) 哎哟,不错哦

一部合格但并没多出彩的好莱坞工业体系下打造的商业片。比前作增加笑料,但挺多似曾相识桥段,感觉把前四部各种元素打乱重组,阿汤哥徒手扒飞机惊险远没上部徒手爬迪拜塔更刺激。

虽然突破不足,但仍有一种本系列独有的特工电影的老味道,几场重头戏印象深刻,紧张感十足。佩服人家的编剧,在完成固有元素拼接的同时,让你不觉得俗套。设计感再重,也心惊肉跳。太喜欢西蒙·佩吉,又贱又萌!配乐不错,女主加分,风韵犹存胜在气质。

7 ) 关于片中英国首相用作声音密码的那首诗

在读首诗再睡觉也曾推荐过。如下:

http://www.bedtimepoem.com/?p=2508


如果

如果当你周围的一切都失去理智,
咒骂你的大脑,你仍然能够抬起头;
如果你所有的人都在怀疑你,
你仍然相信自己,但同时允许这种怀疑:
如果你等待而不疲于等待,
或者承受关于你的谎言,
而不将错就错从中牟利,
被憎恨却不被恨意侵蚀,
如果你可以做到看起来不那么好,
说话也不显得那么聪明;

如果你可以做梦——而又不让梦成为你的主人;
如果你可以思考——却又不把思考当作目标,
如果你可以和胜利与灾难相遇,
并且把它们看作完全相同的幻像:
如果你可以忍受你说出的真相被流氓歪曲,
做成欺骗傻子的陷阱,
或者看到你毕生的事业破碎,
然后再次躬身拾起那磨钝的工具,把它们重新建造,

如果你能聚起所有的成功,
把它当成孤注一掷的赌注,
然后失败,又重头再来,
而且对你的损失不报以一声鼻息:
如果你可以强迫你的心脏,你的神经,你的筋肉
服务于你的行动,即使它们已经衰微,
如果你可以在身体中一无所有时,
仅靠“坚持”这个信念坚持下去!

如果你可以和大众说话,同时保持你的美德,
或者和国王散步——脚步如同往常,
如果仇敌和挚友都不能伤害你,
如果每个人都信赖你,但又不过份信赖:
如果你可以把无情的一分钟,
填满六十秒的奔跑,
你就拥有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
还有——更可贵的——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我的孩子!

作者 / [英国] 吉卜林
翻译 / 光诸


If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
Or, being lied about, don’t deal in lies,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If you can dream—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If you can think—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Twis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And stoop and build’em up with worn-out tools;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and-toss,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And never breathe a word about your loss: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g in you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 “Hold on!”

If you can talk with crowds and keep your virtue,
Or walk with Kings—nor lose the common touch,
If neither foes nor loving friends can hurt you,
If all men count with you, but none too much: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Yours i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which is more—you’ll be a Man, my son!


Rudyard Kipling



本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向不喜欢“一览无余”的诗。上周被讨论得很多的“励志诗”我从小就不喜欢,那时觉得有模糊的意象和隐喻才是诗。不过随着成长,我开始觉得一览无余有时也不错,可能是因为已经看到了人生“丑陋的真相”,觉得不用遮遮掩掩捉迷藏了吧。

今天这首诗就是一首“一览无余”的励志诗,看到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打穿了。这得是自我强迫多厉害的人写的啊!一看诗的作者——吉卡林,我想:“果然”。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是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用英语写作的获奖者。吉卜林出生在印度的孟买,父母是在印度生活的英国人,他的童年在印度和英国两地度过,中间充满了颠沛流离和养父母的虐待。后来吉卜林自学成才,成为20世纪短篇小说的领路人之一,他也名列最有才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列,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吉卜林也是英国最受争议的文学家之一,因为他经常被斥为“种族主义者”。吉卜林认为白人比有色人种优越,不过这种优越感更多立足于文化,而非种族本身。吉卜林写过一首诗叫《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其实我更愿意译作《白人的担当》)堪称“罪证”,这首诗和《如果》一个调调,诗中写道:“负起白人的担当,发挥出你们族群的最大力量/把你的儿子们流放,去为那些俘虏效力/在凄清的乡野,等待沉重的挽具/那些刚刚被你俘虏的愠怒的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孩子”。

这么一个喜欢以“优越与否”来判断事物的人,自然会对自己相当残酷。这种残酷对有的人来说是纯粹的“中二症”,但是看看吉卜林的成就,我想他可能真的像诗中写得那么狠。

无论如何,今天这首诗把我吓到了,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这里要重提一下我经常说的“诗的定义”。我认为,诗就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一篇励志短文,能把人吓到也是诗。

最后,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好像和今天的主题多少有点关系似的)。


荐诗 / 光诸
2015/05/04

8 ) 聚光灯下消失的角色:伊森•亨特这个人

严格来说这不是篇影评,更像是一个fangirl不吐不快二三事。别吐槽我较真;就是觉得Ethan Hunt值得一篇关于他的影评。

======================================

碟中谍系列电影走过将近二十年,整整五部电影,卡司成员换了一波又一波,导演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一个角色从头到尾一直陪着我们:Ethan Hunt。

Ethan Hunt是谁?他是有光环的主角,是开挂动作王、不死小强、魅力先生、不知疲倦的人类超级英雄。五部碟中谍电影轰轰烈烈的围绕他展开,他是绝对的leading man,所有关键任务的中心和绝对完成者;说到电影,人们兴奋的谈论那些壮观的动作场面多么刺激、多么惊险,那些搏击充斥着多少暴力美学;从碟中谍4开始,说到角色们,人们又开始说原参谋长有着怎样令他悔恨过去,Benji技术宅得有多么可爱。伊森呢?人们热衷于谈论他是怎样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动作场面,打败一个又一个boss,每部电影里身边在换不同的妹子(和汉子们)。

其他呢?嗯?什么其他?

人们不关心这家伙的内心世界。你会说,别傻了,这就是个商业电影,有什么角色可深刻挖掘的?可是人们喜欢探索Benji技术宅从坐在办公室到外勤人员的心里转变,喜欢探讨他看似不靠谱的外表下实际上对友谊有着坚定的忠诚。Benji和Ethan在他的船里那段谈话,当Ethan第一应对计划是让Benji离开、并且举报自己时,足以说明他是多么本能的拥有保护欲,多么本能的害怕自己会拖累别人,多么本能的想要做个独行侠(而我会不自觉的把它和第一部里的Ethan所经历的那些挂钩);当Benji愤怒且坚定的告诉他自己不会离开时,这家伙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多么强烈,我发誓我觉得他帅得掉渣。

我看到人们讨论这些情节,每个人都在赞扬Benji,赞扬他平时不靠谱得好像随时会插朋友两刀,但是总还是为他们两肋插刀,赞扬他实际上对IMF小组的贡献有多么大,他为Ethan做了多少。不过……Ethan呢?

嗯?什么Ethan?

Brandt告诉Ethan说IMF被解散时,Ethan没有要求更多,他第一句话是“当这场对话没有发生过”;他自己度过六个月时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请Benji帮忙,失败之后他匆忙让Benji离开,让他送上可能会害死自己的信息,害怕连累朋友。然而这些没有人提。人们夸赞他的朋友们在IMF为他打掩护,却不在乎Ethan一样在本能且努力地保护他身边的人。似乎没有人记得Ethan Hunt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一个动作特技符号,或是万能特工的代名词。所有好莱坞商业动作片的聚光灯都打在这个男人身上,人们惊叹于他每部电影带来的各种视觉和感官刺激,那些跳来跳去、跑来跑去的动作特技,那些高空、竞速、下水、搏击所有这些是多么过瘾和痛快,于是渐渐的,人们忘记了Ethan Hunt是个角色这回事。对人们来说,碟中谍系列就是看他开挂打败boss,Ethan Hunt是碟中谍系列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他会负责给人们带来各种无与伦比的精彩场面,负责娱乐大众,负责长得好看,打得好看,挨揍得好看,仅此而已。

人们对Ethan Hunt做为一个角色的忽视让我觉得惊讶。碟中谍4让很多人对Brandt产生了兴趣,5让人们更喜爱Benji,而Ethan似乎还是那个不知疲倦的万能特工主角。除了荧幕上的耀眼,在人们的讨论中他好像并不存在,似乎也没有人在意这个角色。

碟中谍5到现在我只刷了两遍,然而我可以清晰明确的感受到编剧对他做为一个“人物”的刻画着了更多笔墨。它们很微妙,或者只是人物的第一反应,或者是其他人的评论,或者是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但是它们就在那儿。碟5的Ethan是碟4的直接延续,他依然坚持信念、依然是简单愚蠢的正义使者,但是我们看到了他更人性化的一面;他可能还是无畏、无惧,但是在面临危险时他会先说句No Shit,和我们一样在操蛋情况出现时心里会想“真是日了狗了”。他也会被抓,可怜兮兮的摔到车上,最后被人送到医院去。5里的伊森遭遇了更多,他看起来更加不知疲倦但是又那么疲倦。细节是很微妙然而是最能触动我的,扒飞机那场戏,Benji终于开对门时他像个布偶一样被冲击到另一侧,在歌剧院和敌人搏击时要趁机找机会喘口气(还自黑了一下身高);Benji说他摒住呼吸没问题的时候,他没有露出什么自信的笑容,还是和4被递手套时一样一副被队友卖了的表情;缺氧去追人的时候,想要跨过车去结果一脑袋栽在地上。这些小挫折让他更让我喜爱;人们喜欢有点儿缺陷的角色,不管是这个角色遇到了挫折,或是他本身性格中的问题。Ethan遇到的那些挫折,被观众们理所当然的作为电影剧情本身吸收,看完就看完了。哦,他第一部被自己的导师和爱人背叛了,自己的队友被杀害了,诶他最后赢了耶!于是人们就忘了前面的全部事情;第三部里自己带出来的徒弟被杀死,妻子被绑架,4之前不得不放手让她离开,不过,谁在乎这些啊?快看那些酷炫的动作啊!而且那些只是因为演员变动想出的蹩脚连理由啊!

于是角色的suffer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电影的可遗忘情节,当然就没有人去想这些事情对一个人的内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或许人们会说你太较真了,一个商业系列电影何必去挖掘什么角色呢?不,不是这样;人们喜欢挖掘角色的内心,不管是写影评,写吐槽,甚至是写fanfic。为什么Marvel的角色那么受人喜爱?Tony Stark是一个内心有挣扎和冲突的角色,Captain America是,Winter Soldier是,Thor是,小蜘蛛是,其他还有很多人都守着自己的心理阴影面积。再比如Star Trek(AOS),Kirk表面上的玩世不恭和Spock表面上的不通人情和他们内心所展现的不一致让人们为这些角色着迷,想要去探索,越探索就越发喜爱。而Ethan,他一直以来站在如此强烈的聚光灯下,他的一切都太过耀眼(连身高都可以完全忽视),导致这个人,做为“角色”来说,已经被照耀到看不见了。

因此人们在Ethan和Benji对话时看到的是Benji对友谊的付出,在Ethan眼中喷火要求Lane放了Benji面对自己时,兴奋的把它当作是某种bromance素材。拿同人圈举例,从碟中谍4开始,大部分的fanfic都以非Ethan角色为中心,虽然人们喜欢让他在其中扮演所谓“重要的另一半”,但是几乎没人在意他做为角色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我看到Ethan在无数文里沦为看到xxx就精虫上脑的痴汉、爱妻狂魔、男友力专业户的时候,做为fangirl的我感到愤怒又悲哀。你可以说这只是fangirl们的表现而已,但是它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对Ethan做为一个角色有多么的不尊重、不在意。

让我们稍微来好好看一下Ethan Hunt这个人。

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Ethan做为一个角色在不断的发展。第一部里的Ethan实际上颇为内化,开头时以为自己的mentor和队友们死去之后,所有的情绪都被他压制起来;当他知道队中有人背叛了他,他不动声色;他打电话让对方来捉捕自己时浑身上下都是危险的气息。第一部对Ethan的刻画是比较完整的;他有愤怒、受伤、悲痛所有这些压抑下的大情绪,而被导师和女友背叛,不可能不对他的内心造成冲击。

第二部的Ethan像是换了个人;他变得外向、魅力四射、充满引诱力。当然你可以说“换了导演和编剧嘛,伙计!别这么认真!” 但是我愿意把它作为in-character来看。为什么后来他执行任务时身边的小组成员一直在换?“呃,因为演员去演别的戏了嘛。”让我们认真对待角色来看。Ethan不肯再靠近别人,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不愿意轻易和人熟悉,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就像是Tony或者Kirk或者Supernatural里的Dean,成为Mr. Charmer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所以第五部小组成员的延续,宣告着Ethan的再一次改变。他再次选择相信别人,愿意接受友情,或许会let people in,这是他的第二个arc。或许过了这么长时间,他终于愿意稍微放下一些心里的围墙;或许只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传奇特工经历了太多,让他觉得有点儿疲倦。我喜欢这种充满人情味的Ethan。虽然我必须承认我爱碟1里嫩的能掐出水的小队长,爱2里意气风发的动作英雄,爱3里最后满脸血被虐的很美味的倒霉蛋(抱歉,Ethan),我更爱4和5里有挫折、有挣扎、有玩脱时刻的Ethan。

有几个地方让我觉得蛮值得玩味,一个是Ethan在Brandt说自己是想要打败那个总是打败自己的人时一脸的不可置信和受伤(你觉得我就是这样吗?你们就觉得我是这样吗?),这让我忍不住想知道Ethan之所以成为Ethan更多的深层动机。靠近最后的地方,Brandt说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你回不来了怎么办?这时候我一个自私的部分想让Ethan真的挂掉得了;人们总是把他的胜利看得太过理所当然,他总是会回来,他所有的付出也被一并无视了(做为电影消遣娱乐的主要元素,当然没有;作为角色塑造因素,是的)。

我还喜欢小组成员对Ethan强烈的保护欲。Luther威胁Brandt的话让我想要抱住这家伙;不管是Brandt还是Benji,他们都不顾一切的帮助Ethan。你在Ethan Hunt身边呆久了就不可能不整天为他提心吊胆(不管是何种形式;Brandt的争吵或者是Benji的话痨),不可能不喜欢他。混到活生生的传奇这种地位还让身边的人如此protective,对他的性格不是说明了很多吗?至少让我觉得想要去探索。

碟中谍5里我最爱的部分是溺水缺氧之后,万能特工Ethan脑部受损晕乎乎对着Benji傻笑;当他们去追Ilsa的时候,Benji试图阻止他开车,Ethan说你在瞎扯什么啊?([哇哦等等,你确定你要开车吗?一分钟之前你还是死的!][你见鬼的在说什么啊?])实际上自己才是脑子进水的那个;还有他们从翻了的车里出来之后,Ethan骑车追上去时,脸上还保持着那种水没放干净的表情。

我真的很爱这个虽然疲倦但依然凭着他不知疲倦的惯性在拯救世界的Ethan。

短评

真踏实,连一个吻戏都没有,女主出浴的裸戏也就只让人觉得土肥圆;阿汤哥全程高能,苦大仇深一脸咒怨地打完了全场,都没笑过,只有Simon一个人负责卖萌。故事很完整,只是城市拍得不美,音乐剧,摩洛哥戏份最精彩,和4的迪拜有一拼。系列水准颇高直逼007。

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Nessun dorma三次变奏太让人心碎,伦敦夜雾太美。请拍下去!请阿汤再演下去!不管多少部都请继续拍拍拍!TAKE MY MONEY!!! TAKE ALL MY MONEY!!!!!

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碟5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带来了一个非花瓶、特能打的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奉献了多场精彩的打斗以及动作戏,甚至最终的大战也是她完成的,尤其礼服美腿那部分真是太帅了。以及阿汤哥仍然非常拼命,虽然已经明显看出他的老。至于其他方面,暑期档大片正常发挥。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自《碟中谍4》和《明日边缘》后,烂片无数的阿汤哥似乎突然开窍,《碟中谍5》不但剧情节奏靠谱,特技也各种逆天:徒手扒飞机、歌剧院追逐、潜入大水池、飙车加翻滚、摩托追逐赛,必须怒赞!#瑞典女主黄裙子好评,张静初好大酱油,歌剧《图兰朵》乱入,电影频道阿里巴巴乱入#

14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一颗星送给了阿汤哥身高

16分钟前
  • 猪大勇
  • 推荐

在5部《碟中谍》系列中,只有这一部令人遗憾地不思进取,没有在之前4部开创的体系中做任何重要的创新,几乎全盘照搬了最成功的第4部,结果成为最缺乏导演风格的一部《碟中谍》。不过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股「快看老子好有钱!老子就是这么任性!」的气质,所以还是蛮值回票钱的。

1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啥都不说了,这部的意义在于奠定了benji该系列绝对女主角的地位

23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推荐

一把年纪还扒飞机着实不易,然而我还是想说一句——mediocre. 碟4的机灵劲完全不见,只有模仿碟4的毫无新意的笑料、捉襟见肘的动作戏以及强行装哔无果反而像三流同人小说的剧情。连感情线都像上个世纪的。编剧已被我列入黑名单。

28分钟前
  • Rebel Scum
  • 还行

看完电影,仁波切突然很认真地问我:那个,艾伦·佩吉在哪里?

3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本集卖点是强强斗智,反派高能,情节跌宕,转折不少,需要用心看。节奏和娱乐性没《谍4》掌控得好,开场爬飞机除了知道是实拍很拼很厉害外,远没有爬迪拜塔刺激,跟后段联系不大,像强加进去似的,中段追车追摩托反而更赞。张静初然并卵打酱油堪比TDK里的陈冠希。总感觉故事没完仍有续集。8/10

34分钟前
  • 瓦力
  • 推荐

这就是那种不出也不期待。每部出来都会去看。看的时候也挺开心的。看完之后两小时就把剧情忘清光的那种电影。说实话前四部都讲了啥我一毛印象都没了。PS: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鹰眼比阿汤哥帅!很!多!么!怎么有人能把「性感」和「安全感」平衡得这么好啦!!完全把持不住!!!

37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我们可以成为任何人,我们可以做任何事,就取决于你愿不愿意…” 碟中谍系列到第五部,已经能看到同为特工的惺惺相惜,那种“一个人,没有同类”的温存,是再多运气也抵不过的。从第一部就一直跑啊跑啊跑到老的阿汤哥,让人感动。“我想不到别的办法了…但为了朋友总要做点什么对吧?”

3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导演的节奏感和镜头感太赞了,更重要的是这次讲了一个Skyfall式的好故事,精彩扎实扣人心弦。卡萨布兰卡段落或许比不上第四部的迪拜段落,但仍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最后高潮也终于不是肉搏而是斗智斗勇。放在整个系列里面仅次于第一部。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剧情紧凑但愚蠢,女主把“我是无间”都贴脑门上了,结果硬(èn)是没人做掉她。让阿汤哥退休吧,求你们了~~~~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好喜欢《图兰朵》那段的设计!与之相比潜水和追车戏份都得让位,女主某些角度神似英格丽·褒曼,而且给阿汤哥留下的线索还是卡萨布兰卡。在各种名牌中惊魂一瞥地看见了诺基亚,感人至深,寓意:就算变老过气依然是硬汉

50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编剧的胜利!再怎么看似交行货的铺陈都能嘻嘻哈哈漂漂亮亮的给兜回来。那些已经被拍滥掉的戏,还……能把人看的不要不要的完全停不下来,废话少说,请给我继续拍下去。

5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各种追击桥段的节奏感相当不错,紧凑抓人。此外都是典型的大片快餐,各段衔接比较粗糙生硬,视觉刺激效果明显。本片最大的优点是女主,样貌气质都像英格丽褒曼,身手佳,真让人目不转睛。

53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二個多小時沒有冷場,沒有虛假的CG,沒有令人噁心的3D, 風格完全延續第一集硬派風格,光看阿湯哥沒有替身親身趴飛機就超出五星了.推薦IMAX版本

57分钟前
  • hwf254
  • 力荐

Simon Pegg从来没这么萌过!!鹰眼从来没这么帅过!!阿汤哥在飞机上头发都快被吹掉了,心疼。。这一集加了好多好笑的元素,就连阿汤哥也开始扮萌了,张静初打了不到一分钟的酱油,还不如某冰冰了,不过口语还不错

60分钟前
  • 浮生若梦
  • 推荐

本片有大量管弦樂,事先不知,但冥冥中選了ATMOS版本,至今仍感恩戴德。本系列最忠於電視版之作,劇本首尾兼顧,詭計雜技逆轉道具一個不落。重點是音樂真的好加分,音響設計真的有花到錢。

1小时前
  • sean cheu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