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益智游戏
当年的青涩男孩札维耶转眼间已至身为两个孩子的爹的不惑之年,但对人生的困惑依旧丝毫未减,在孩子的母亲温蒂搬到纽约后,札维耶无法忍受孩子们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长大,毅然决然也随他们移居这座世界之都,旧爱玛婷以及伊莎贝等分道扬镳的昔日室友们,也都因缘际会地与他异地重逢,再次一起上演错纵复杂的情感习题,让札维耶的生活变得天翻地覆。
2 ) 你在谈小说,还是在谈生活?
四星半给这部电影;另外半星给男主角。
这是Cédric Klapisch的“法国青年三部曲”的终章(三部曲的名号是我鬼扯的...)。继L'auberge espagnole的青涩和Les Poupées Russes的风流之后,四十而不惑的男主角Xavier转战纽约唐人街,继续抱着他的苹果笔记本,与自己的生活(及其中的女人们)周旋搏斗。
这次他丢下了俄罗斯套娃,手中拿起了鲁班锁——中国玩意儿。
法国偏远地区的电影院照例都是银发的老头老太太。电影开场,“益智游戏”四个中文大字闪烁着,这样魂归故里的还感觉还真是奇怪呢。要是有一个龙标就齐活了,唔。
===========开始剧透咯===========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向朋友说,如果我要写影评,标题一定是《初恋是道过不去的坎儿》。
影片开头的手法和第二部如出一辙,大色块、快节奏、倒叙式的入场十分讨喜。在第三部的故事开始之前,Xavier和Wendy已经经历了相恋、结婚、生子和离婚的全过程,Wendy带着一双子女Tom和Mia飞去纽约,和美国大叔John在第五大道(窗外就是绿油油的中央公园的那种...)开始了新生活。
Xavier照例在电脑上敲着字。这一次,他写下“Ma Vie: C'est le bordel.” 伴着这样一团屎的生活,他也飞去纽约。
同性恋好友Isabelle照例做他的临时房东(Isabelle总是可以在男主角出现的地方有一套大房子=.=)。此时的她已然长发,和女友Ju生活在一起,并通过Xavier的“un coup de la main一臂之力”受孕成功。Xavier最终住在了Ju以前的公寓——公寓在唐人街中,中国房东张口就是“腻耗”。
为了他的孩子,Xavier必须拿到美国定居身份。不靠谱律师则给了他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建议——假结婚。无巧不成书。Xavier在人生的关键时分恰到好处地打了一次车;小黄出租车的中国司机恰到好处地被老黑的货车堵在街上;争执中老黑恰到好处地用球棒打残了中国司机——给了Xavier一次助人为乐的机会。当中国司机的七大姑八大姨知恩图报之时,Xavier淡定地说,“我需要一个妻子,明天去民政局领证。”
就这样,Xavier和华人女孩结了婚。
前女友Martine同样莫名其妙地出现在纽约(和中国商人谈茶叶生意,并大肆用中文背诵《登鹳雀楼》...)。初恋是道过不去的坎儿。他们约炮约了十五年,终于等到Xavier玩够了这个世界,或是被这个世界玩够。
生活开始呈现出生活本应该有的样貌:Xavier和Martine开始住在一起,带着两人各自共四个孩子;Wendy准备和新男友John结婚,“我不是为了钱,我真的爱他”;Isabelle的孩子也几乎同时降生。
影片的高潮向第一部最后的桥段致敬。在Isabelle借Xavier的公寓身体出轨的时候,其女友Ju,华人女孩,移民官,Wendy和Martine同时驾临三宝殿。Xavier闪转腾挪借力打力,和华人女孩忽悠过签证官,和Isabelle忽悠过Ju。直到一切终了,在粉萌粉萌的小正太Tom怂恿下,Xavier穿过抖动的镜头,拦下正登上客车(风华巴士...)的Martine。“Reste ici.” 留下吧,为了大团圆结局。
“Tu parle de ta vie, ou ton roman?”
Xavier抱着厚厚的书稿,被胖而秃顶的出版社老板问道,“你是在说你的小说,还是在说你的现实生活?” Xavier和Martine一同出现在Spype视窗前。“La vie.” 他们说。
===========剧透结束咯==============
法国青年三部曲,在Xavier的四十岁完结。
从第一部中青春和自我的碰撞,第二部荷尔蒙下的猎艳和寻觅,直到第三部中,生活终于成了主题。就像每一个人都会从无知走向起伏,从挣扎中归于平淡。我们遇到人,经历和他们的故事,并在其中塑造自己的形状,藉此生活。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Xavie的故事映射到我的身上时,我感受到的是不可逆转的成长。
犹记得尾声前的一幕。Isabelle,Wendy和Martine,三个出现在Xavier生命中的女人共坐一把长椅。纽约的地铁站灯光昏暗却闪烁,流浪的黑人乐手用塑料桶敲着鼓点,Xavier站在镜头中,我忘了他说了什么。
===========我要开始吐槽============
Martine在谈判桌上信手拈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字幕很识趣地消失了。整个影院,只有两个奇怪的中国人知道电影上在说什么...咻。
莫名的中国元素卖点。谈判桌上操着广东普通话的茶叶商人,背景音是最炫民族风(大误...)的老年广场舞,从扭腰到巴黎莫名会乘坐的华埠风华巴士,点点点。可是为什么Xavier要和小朋友们在家里吃洋快餐,难道不能换成肉夹馍小笼包驴肉火烧麻辣香锅么么么!?
导演你真的是想开拓中国市场么,你知道广电总局会把你的片子剪掉九又四分之三的...而且,那样的黑体中文标题,你的目的其实是忽悠很傻很天真又东方脑残粉的外国人吧,一定的。
这么文艺的电影难道就不能有一个文艺一点儿的名字吗?为什么“西班牙客栈”就听起来那么文艺,“俄罗斯套娃”就听起来很二逼,而“中国益智游戏”简直就是脑残...
然后竟然还能“中国七巧板”“中国鲁班锁”“中国华容道”“中国九连环”“中国奥赛题”“中国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样来一个系列啊摔!
3 ) 让我感动的小插曲
(应该不算剧透吧?不过请谨慎浏览)
故事的男主有着失败的婚姻,他妈妈反对他离婚的时候说到,就像你爸爸当年一样。在故事的后半段,男主的父亲去纽约看他,之后男主一系列的内心独白,让我感到了原来亲人之间的关爱,最具渗透力的表现形式,其实是陪伴和不过问。在很多年没有相见之后,男主在纽约的街头和父亲一起穿梭,他奇怪父亲没有机关枪式的对他生活境况的提问,而是欣赏着街景,回忆和他母亲在纽约度过的时光,路过的街道。当男主接到电话说他的蕾丝朋友在医院生产了,需要他感快过去看望。他很自然的把事情告诉了父亲,他自己都很惊讶本来无需解释的事情,他却如同倾诉般的道给父亲听。父亲得知事情的紧急之后,没有说一句话,伸手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把他送上了去医院的路上。
很多时候,最得体的关心人的方式,其实是沉默,即使脑海里有100个问题需要解答,当你知道对方没有欲望倾诉时,沉默是一种对他选择不告诉的尊重。而不是想:我是你的xx(父亲),我有权知道你的一切。
电影里的这个小细节,让我觉得亲情又多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中国的父母很难想象并且难以接受,但有时候确实化解很多矛盾的很好的方式 。
4 ) 我看了中国益智游戏
这个题目似乎起的有点草率了,朋友说这里(Casse-tête Chinois)chinois大概是复杂的意思,这样确实通顺不少。 总之一个刷新三观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笑点似乎与槽点并行。大概是40左右人的心理,刚看完时在一个年满19却依旧母胎solo的人眼里被深深震撼又无力吐槽的感觉。 比如拉拉好基友Isabelle,婚后生子在非常爱妻子的同时也勾搭这另一个姑娘,你指出了,这对ju并不公平,人家却满不在意的说这并不冲突啊。 又比如奥黛丽塔图饰演的人物在两人是好基友的情况下,依旧和男主发生xx。 看完回味下,顿时感觉不会再爱了,婚姻爱情也不过如此,像Isabelle辩解的情人是充满活力的而ju已经没了火花。渣女的辩解必然可笑,可谁又能保证未来是可预测的能。 就像豆瓣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热评, 这本书包含了爱情的全部答案。阅读本书的好处是重新相信爱情;坏处是意识到即便相信也无济于事。 电影已经开始报上演员清单,男主也在复杂的生活中找到了爱情,可谁想到了那个中国女人的感受?法国电影似乎很擅长用冲破现实的阻挠而实现的感情的真挚的表达,有种生活虽然虐我千百遍,无论如何我也会找到一个办法。像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十全十美的结局,既然这样,那我就尽力圆的差不多就行了。 在静下来思考的时候,我突然体会到,这个电影,大概不是在叫大家评判男主在生活中的选择,而是去体会生活赋予男主的艰辛,可他却依旧寻找脱身的办法,最终圆满。是在激励一个40岁的人,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不要因困难的生活而消沉,而且去寻找摩擦出火花,继续演绎人生。
5 ) 随便写写
不知什么原因,一直以为哈维只有二部曲,直到偶然在硬盘里找到这个片子……
简简单单几个镜头,寥寥几个人物,把典型的美国拍得淋漓精致。虽只是点到为止,不求犀利,但还是牛。见功底的。
片中也偶有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并不让人反感,反倒让人觉得亲切。至少我是这么感觉。
片中哈维从送报小哥开始纽约的生活,看到那里时我就想说,其实他是个名声在外的职业作家,妥妥的文化人。所以法国可能真的有工人阶级,法国艺术中是没有真的工人阶级的。对工人阶级的描绘要么被小资化,要么被浪漫化。这是这个国家的性格倾向,挺好的。
哈维三部片,泡了无数的女人,可他十几年真正的女友一共也就两个。他如浮萍般四处奔波,却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照顾他的孩子。他对着镜头旁白,我的人生从来就不是从A点到B点,却总会坐在同一张椅子上,看着同一个中国邻居跳广场舞。他看似不羁,却能让人察觉出道德感;看似从不负责,却让人觉得他一直在寻找归宿。最终我似乎从哈维身上找到一种普遍的法国人性格,外在浪漫,内在真诚,外在潇洒,内在细腻到不时拧巴。于是终于在三部曲的结尾,对这个人物,对整个系列都充满了好感。
6 ) 人生不是脚踩西瓜皮
===================本文严重剧透==================
在BnF学习完顺便一个人就进了MK2看了这部电影。
大妈健身舞开头,延续了题头四个中文大字“益智游戏”的穿越感。不过出现了好几次的大妈健身舞真的很有亲切感。
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与黑格尔的灵魂对话我很喜欢。懂事的大儿子真是莫大的安慰。
只是结尾落入了俗套。什么男主在孩子怂恿下阻止爱人去机场之类的。“给你找个美国男人假结婚”,这竟然是最后的解决方案,让我觉得你要是相信法国人现实中也是那么无厘头/浪漫/随性(随便你说),那就要被坑惨了。决不可相信法国电影鸡血的煽动。退一万步讲,他们真的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拿的法国护照。
奥黛丽塔图饰演的玛蒂娜,反映了40岁女人的现实也点亮了她们的希望。单身、带两个孩子、曾经的情人、身体的需要,有什么豁不出去的。于是她说:你有两个孩子,我也有两个孩子,他们相处超好,我们搭伙过日子吧。现实部分是:男人没想好。但是切不可相信电影结局的反转也会发生在生活中。他只是人在异乡寂寞。你知道雄性动物不在自己领地的痛苦吗?不过也许给“搞定墨迹男”出了个主意:把他带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让他更需要你。
总之这部电影很多笑点,延续了轻松幽默的气氛。只是纠结的我每次看完此类地域与恋人相处及新城市的文化碰撞主题电影(包括Before midnight)就更纠结。不去想太多可能依然会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太无厘头没有指导意义的情节忍不住让我怒吼:“玩够了没有!人生是脚踩西瓜皮吗!(包括Isabelle和比利时小保姆出轨,她们不用想结果是不是?40不惑了啊还这么乱来)”
题外话:
奥黛丽塔图的中文商务谈判整个没有字幕,电影院里除了我是认真在笑,其他法国人竟然也有笑的,是因为好笑?为了在Xavier面前不丢面子而突然背诵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个桥段,整个就是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吧?
我觉得全剧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我已经和两个女同有了孩子,还要和一个中国人结婚为了变成美国人。中国人太威武了。女演员的选择我也很满意,大脸盘细眼睛姑娘,脾气耿直又善良,该挺身而出时绝不退缩~相比之下罗曼杜里斯怎么越看越屌丝了。
估计又要掀起一阵说“NI HAO”的风潮了。哎,我头晕~~
请原谅这篇文章是一个极度纠结想解放自我又不断提醒自己现实的日射月摩羯所写。
四星半,温暖小品,励志真诚,不咸不淡
节奏稍慢,但故事很耐看,几条线一一铺开然后迅速卷到一起掀起高潮。法国人在美国的唐人街拍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好多网站写着中法合拍,完全没有任何国产气息,万幸!!
对前两部印象不太深了所以没法比较,但这一部挺好看,笑料很足,而且看法国人在纽约四处碰壁有种很邪恶的快感哈哈,算是为三部曲划上了圆满句号。
算是美满结局的小爱情故事吧……
嗨,老朋友们好。嗨,情人还是老的好。这群人,恋爱、分手、结婚、偷情,都在眼皮子底下发生。特别是开头的那些剧照,这些是我们共青春的小伙伴啊!无论多蠢多不上道的事,都是老友间的会心一笑。40岁可以果断从零开始从头开始,这些普通人都是生活的冒险家。
广场舞大妈怒刷存在感,还有塔图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时候太欢托了。
广场舞植入
7年前跟我一起看第一部滴人 7年后跟我一起看第三部
很多想法都有创意。很好玩的电影。看在片名的份上多加半星。罗曼·杜里斯、奥黛丽·塔图两个演员好讨喜啊!特喜欢这两个演员说话语调。
“屌丝”三部曲
名字翻译得太差 片子比期待中好多了 奥黛丽装保姆那段笑cry 不是让人讨厌的那种喜剧 就是ending有点太好莱坞2014.1.7
越拍越無聊
虽然是三部里面最不好看的一部吧……@小猪大侠
其實就是3星的標準。說人生複雜,但也不打算探討很深。就是輕鬆有趣吧。但看在同學會的氛圍(可惜沒有所有室友都出現)與最後那段致敬第一集拯救Wendy大作戰的梗。多加了感情分一星。Audrey Tautou那大段中文還背詩太搞笑了XD
塔图的中文赞!!百合的ABC姑娘美!男主一对儿女大萌!!看到男主狂奔回家那里几乎泪目,重温西班牙旅馆旧梦啊!!这帮人仍然获得乱七八糟真是太好了,不过不太喜欢结局,要是早结束个几分钟就好玩了
圆满
4星半!看法国人(尤其是艾米丽)说中文简直绝了!
美国确实是个国际化多人种的国家,
看到后来,两人分别带着各自的孩子以及闺蜜的孩子一大堆孩子在一起,乱哄哄的简直太可爱了。故事的情节和节奏非常巧妙,关于移民局的突击审查以及闺蜜的出轨约会和情节重叠展开,即紧张又好玩。但是每次看到奥黛丽塔图,我都不由得感叹她老的太快了些,像天使一样的艾米丽怎么突然就老了呢。
虽然有广场舞大妈以及奥黛丽·塔图说中文,但这个片名还是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片子主线是讲法国男主角在纽约艰难度日的故事,而这其中又牵扯到移民,同性恋,人工受孕,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等等,看似复杂实际上都是浅尝辄止,就像结尾的混乱被轻松化解一样,还是想得太简单。